飞机发动机操纵系统地面模拟电动加载变结构控制研究
“贝加尔湖畔”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飞机发动机操纵系统地面模拟电动加载变结构控制研究,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飞机发动机操纵系统地面模拟电动加载变结构控制研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飞机发动机操纵系统地面模拟电动加载变结构控制研究
飞机发动机操纵系统地面模拟电动加载变结构控制研究
研究了飞机发动机操纵系统地面模拟实验中用力矩电机进行电动加载控制问题.为了克服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多余力的扰动及时变性等因素影响,在线性化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变结构控制器作为加载系统的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变结构控制能达到较高的精度.
作 者:王新民 朱明辉 刘卫国 WANG Xin-min Zhu Ming-hui LIU Wei-guo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西安,710072 刊 名:机床与液压 ISTIC PKU英文刊名:MACHINE TOOL & HYDRAULICS 年,卷(期): “”(9) 分类号:V228 关键词:力矩电机 加载系统 变结构控制篇2:飞机防滑刹车系统模糊变结构控制方法研究
飞机防滑刹车系统模糊变结构控制方法研究
对飞机在复杂路面条件下的刹车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飞机在此条件下刹车效率低的原因.介绍了模糊变结构的基本方法,针对飞机在复杂路面刹车效率低的.原因,将滑移率、滑移率变化率和结合系数变化率作为系统输入,设计了模糊变结构控制器并进行了仿真分析,说明本方法在复杂路面上有更高的效率,同时具有刹车平稳和鲁棒性强的优点.
作 者:于守淼 刘永新 于春风 作者单位: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分院航空电气工程教研室 刊 名: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 英文刊名:CHENGSHI JIANSHE YU SHANGYE WANGDIAN 年,卷(期): “”(8) 分类号:V2 关键词:篇3:飞机地面操纵动态特性和方向稳定性研究
飞机地面操纵动态特性和方向稳定性研究
充分考虑飞机地面的'受力情况和轮胎的侧偏特性,建立了飞机的平面运动模型,并通过物理方法对飞机的运行状况做了定性分析;基于ADAMS/Aircraft软件建立虚拟样机模型,并对飞机地面操纵和高速滑行时的方向稳定性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轮胎的侧偏特性决定了飞机的地面运动轨迹,通过操纵前轮和对称刹车可以使飞机的运行方向趋于稳定.
作 者:孙泽鹏 聂宏 郑蓝 SUN Ze-peng NIE Hong ZHENG Lan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先进设计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南京,210016 刊 名:机械工程师 英文刊名:MECHANICAL ENGINEER 年,卷(期): “”(11) 分类号:V214.1 关键词:地面操纵 ADAMS/aircraft 轮胎 仿真篇4:发动机地面试验点火时序控制研究
发动机地面试验点火时序控制研究
分析了固体发动机试验点火控制电路及其三个主要环节:交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及引线.后者为长约300m的.导线,模拟研究表明,在点火瞬间及点火前预调点火电流时,引线会产生自感电压对线路产生干扰.研究了提高时序控制精度、点火可靠性及电路安全性的途径.
作 者:庞海洋 郭军 卢江合 李东红 丁新赦 作者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四○一所,西安,710025 刊 名:固体火箭技术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LID ROCKET TECHNOLOGY 年,卷(期): 25(4) 分类号:V433 关键词: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 地面试验 点火电路 时序控制篇5:舰载视轴稳定系统的变结构控制研究
舰载视轴稳定系统的变结构控制研究
为了消除舰船摇摆对舰载光电跟踪设备稳定精度的影响,提高系统视轴稳定性能,根据舰船摇摆对视轴偏差影响的随机性,在描述视轴稳定回路的`基础上,设计视轴稳定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并引入约束条件,以减弱系统抖振.利用AR序列预测估计方法,实现视轴偏差预测估计,完成视轴稳定滑模变结构控制律的求取,并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对视轴稳定滑模变结构控制律进行数字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有效地消除了陀螺测量随机噪声带来的影响,减弱了系统抖振,对舰载视轴稳定有良好的性能.
作 者:王辉华 刘文化 张世英 刘淼森 WANG Hui-hua LIU Wen-hua ZHANG Shi-ying LIU Miao-sen 作者单位:王辉华,WANG Hui-hua(海军工程大学,湖北,武汉,430033)刘文化,张世英,刘淼森,LIU Wen-hua,ZHANG Shi-ying,LIU Miao-sen(海军装备研究院,北京,100073)
刊 名:光电工程 ISTIC PKU英文刊名: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 年,卷(期): 34(3) 分类号:V556 关键词:视轴稳定 离散变结构控制 AR预测 光电跟踪系统篇6:飞机操纵系统舵机与助力器运动碰撞研究
飞机操纵系统舵机与助力器运动碰撞研究
飞机操纵系统中因舵机输出较快,助力器响应较慢而存在相互运动碰撞,影响操纵品质和飞行安全.对发生碰撞的'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建立了舵机与助力器运动特性匹配关系和用于碰撞研究的数学模型,通过实例,找到了对碰撞最有影响的参量.
作 者:王艺兵 王占林 Wang Yibing Wang Zhanlin 作者单位:王艺兵,Wang Yibing(青岛大学,青岛,266071)王占林,Wang Zhanlin(北京航空航天大学303教研室,北京,100083)
刊 名:航空学报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ACTA AERONAUTICA ET ASTRONAUTICA SINICA 年,卷(期): “”(3) 分类号:V249.11 V249.12 关键词:飞机操纵系统 舵机 助力器 碰撞篇7:电动加载系统转动惯量测量及多余力矩消除方法研究
电动加载系统转动惯量测量及多余力矩消除方法研究
介绍了电动加载系统的系统构成,并分析了加载系统中多余力的产生机理,介绍了对转动惯量的一种动态测量方法,提出了基于这种方法的.测量系统组成及测量算法的实现,并对多余力的消除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方法.在某飞行器模拟加载系统中,使用此方法进行转动惯量的测量和多余力的消除,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对电动加载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作 者:高飞 林辉 杜晓岗 Gao Fei Lin Hui Du Xiaogang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西安,710072 刊 名: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ISTIC PKU英文刊名:COMPUTER MEASUREMENT & CONTROL 年,卷(期): 13(7) 分类号:V217.32 关键词:电动加载 角加速度 转动惯量 多余力矩篇8:一体化变几何冲压发动机控制规律研究
一体化变几何冲压发动机控制规律研究
为达到减轻导弹发射总重和提高导弹机动性的目的,建立了基于能量法的一体化超声速导弹/冲压发动机控制规律优化设计模型,通过合理调节尾喷管喉部面积,减小进气道的'亚声速溢流阻力和提高总压恢复系数,降低冲压发动机的耗油率,实现一体化控制规律,在优化设计模型中,包含导弹升阻特性预测模型、冲压发动机特性与安装特性计算模型.将相应的计算程序在iSIGHT软件平台中进行集成并利用其优化功能,实现了尾喷管最优控制规律设计.对某型冲压发动机的计算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调整尾喷管喉部面积,可以显著降低导弹的发射总重,并明显提高导弹机动性.
作 者:杨云铠 陈玉春 黄兴 孙祥逢 作者单位:杨云铠,陈玉春,孙祥逢(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72)黄兴(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89)
刊 名:计算机仿真 ISTIC PKU英文刊名:COMPUTER SIMULATION 年,卷(期): 27(6) 分类号:V235.21 关键词:飞/发一体化设计 冲压发动机 可调尾喷管 控制规律 优化设计篇9:变质心旋转弹头变结构控制研究
变质心旋转弹头变结构控制研究
针对弹头变质心这种新的控制方式,建立了变质心旋转弹头准弹体下的动力学模型,由于模型是复杂非线性的',通过按线性化族近似化理论对模型进行了合理简化,并用变结构控制理论对系统的姿态控制进行了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变质心弹头变结构姿态控制具有很好的快速性、稳定性,而且相对减小了抖震现象,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作 者:毕开波 周军 周凤歧 Bi Kaibo Zhou Jun Zhou Fengqi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西安,710072 刊 名:航天控制 ISTIC PKU英文刊名:AEROSPACE CONTROL 年,卷(期): 24(3) 分类号:V4 关键词:变质心 线性化族 旋转弹头 变结构控制篇10:变循环发动机总体结构和模式转换机构研究
变循环发动机总体结构和模式转换机构研究
根据1种涡扇发动机的.总体结构设计方案,围绕变循环特征的适应性进行了改进设计,给出了变循环发动机的总体结构初步方案,设计了模式转换原理及其结构实现方案;以其可调面积涵道引射器的设计为例,进行了模式转换机构运动仿真及其关键件的有限元分析,从机构运动和强度分析方面确定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作 者:刘洪波 王荣桥 LIU Hong-bo WANG Rong-qiao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刊 名:航空发动机 英文刊名:AEROENGINE 年,卷(期):2008 34(3) 分类号:V2 关键词:变循环发动机 总体结构 模式转换机构 运动仿真 有限元分析【飞机发动机操纵系统地面模拟电动加载变结构控制研究】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