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基础小常识
“Carollllll”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元曲基础小常识,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元曲基础小常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元曲基础小常识
元曲基础小常识
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元曲一出现就同其他艺术之花一样,立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是文人咏志抒怀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且为反映元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
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元曲以其作品揭露现实的 深刻以及题材的广泛、语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泼、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手法的多变,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异彩。
元曲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先代的社会现实是元曲兴起的基础,元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宏大的剧场,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 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进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展的必然结果。
元曲兴起并代表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就其本身而言则是由于元曲确立并完善了体制形式,曲的`体制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1、 宫调:宫调是指中国古代音乐的调式,曲与宫调出于隋唐燕乐,南北曲常用的有五宫四调,通称九宫或南北九宫,包括有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 (五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四调),曲的每一个宫调都有各自的风格,或伤悲或雄壮,或缠绵或沉重。元曲中的戏曲套数和散曲套数,是由两支以同一 宫调的不同曲牌相联而成。
2、曲牌:俗称“曲子”,是对各种曲调的泛称,各有专名,如《点绛唇》、《山坡羊》等总数很多,元代北曲共 335个,每一个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同时也规定了该曲的字数、句法、平仄等。据此可以填写新曲词,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故曲牌 名也有和词牌名相同的,但是内容并不完全一致。此外,还有专供演奏的曲牌,但大多只有曲调而无曲词。
3、曲韵:元曲在押韵方面严守《中原音韵》十九部的要求而分平、上、去,用韵上有以下特点:平仄通押,不避重韵,一韵到底,借韵、暗韵、赘韵、失韵。
4、平仄:曲在用字的平仄上比诗词更严,而特别注重每首末句的平仄。
5、 对仗:曲的对仗要求比较自由,可平仄相对,也可平声相对,既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曲的对仗形式有“两字对”、“首尾对”、“衬字对”等十三种,在语言 的运用和词序组合上有许多特点,主要表现在:有工对也有宽对,但宽对的现象更普遍;句中自为对;错综成对或倒字为对,如“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以俗 语入对。
6、衬字:曲与词最显著的区别是有无衬字,有衬字的是曲,没有衬字的是词。所谓“衬字”指的是在曲律规定必须的字数之外所增加的字,它不受音韵、平仄、句式等曲律的限制,衬字一般用于句首。
元曲作家中留有姓名、曲作的共二百二十多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四千五百多首(套、部),其中小令三千八百多首(含带过曲),套 数四百七十余套,杂剧一百六十余部(本)。
在众多作家中,对元曲的形成作出开创性贡献的是元好问,他生于金元战乱之际,是名冠金元两代诗坛的巨星。他的作品清润疏俊,迥出时作,对元曲创作起着启导统领、规范的作用。
元曲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初 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这一时期元曲刚从民间的通俗俚语进入诗坛,有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和犷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致。作者多为北方人,其中关汉卿、 马致远、王实甫、王小军、白朴等人的成就最高,比如关汉鲫的杂剧写态摹世,曲尽其妙,风格多变,小令活泼深切,晶莹婉丽,套数豪辣灏烂,痛快淋漓。马致远 创作题材宽广,意境高远,形象鲜明,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被誉为元散曲中的第一大家“曲状元”和“秋思之祖”。
中期:从元世祖至元年间到元顺帝后至元年间。这一时期的元曲创作开始向文化人、专业化全面过渡,散曲成为诗坛的主要体裁。重要作家有郑光祖、睢景臣、乔吉、张可久等。
末期: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此时的散曲作家以弄曲为专业,他们讲究格律词藻,艺术上刻意求工,崇尚婉约细腻、典雅秀丽,代表作家有张养浩、徐再思等。
总之,元曲作为“一代之文学”,题材丰富多样,创作视野阔大宽广,反映生活鲜明生动,人物形象丰满感人,语言通俗易懂,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宝贵遗产。
篇2:经典元曲
10首经典元曲精选
1: 四块玉.
关汉卿
旧酒没,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
[负责任背景]关汉卿的[四块玉]《闲适》是一组小令,共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二、四首。中国古代士人的处世态度,总而言之就是入世、出世两种。但大凡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不论入世也好,出世也好,总是要和现实产生矛盾,和世俗发生齿龃龉,因此他们要保持自己的人格,常常需要一反流俗,孤标独立。关汉卿这组小令,可以说是这种意识的代表。他向往那种闲适清静、无拘无束的散诞生活,而对那“官囚”、“利牢”的名利场、是非海,则感到厌倦、蔑视和憎恨。
[注解]
没:尽。
新醅:新酒。醅,没有过滤的酒。
泼:倾倒。
老瓦盆:粗陋的盛酒器。
和:吟诗唱和。
南亩:指农田。
东山卧:指隐居。用晋代谢安隐居东山典故。
[译文]老酒喝光了,新酒也心情地喝了,老瓦盆边几个良朋好友围坐一团,喜笑颜开,意气扬扬。和山野中的和尚、田叟一起饮酒赋诗,吟咏唱和。今天他拿来一对鸡,我带来一头鹅,大家在这里自在消受一番,好不快活。
在南边地里耕种,在东边山上仰卧。经历的世态人情那么多,闲暇时把往事一点点再想一遍。聪明的是他,愚蠢的是我,有什么可争的呢!
2: 白鹤子.
关汉卿
鸟啼花影里,人立粉墙头。春意两丝牵,秋水双波溜。香焚金鸭鼎,闲傍小红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注解]
春意两丝牵:春意即春情,指男女恋情。丝指情丝。两下里情丝相连。
金鸭鼎:铜制的鸭形焚香器具。鼎,三足两耳的香炉。
[译文]鸟儿在花影里啼叫,少年站在墙头观看。姑娘和他情意相连,清澈的眼波溜溜的转。金鸭鼎里焚上了香,姑娘悠闲地倚在小楼旁。月儿挂在柳树枝头,二人约会在黄昏之后。
3: 大德歌.
关汉卿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黄芦掩映清江下,斜揽着钓鱼艖。
[注解]
华:光彩、光辉。
黄芦:枯黄的故事。
艖:小船。
[译文]大雪粉白光华,像飞舞的梨花,遮住了郊野三三两两的农家。雪花密密层层的漂洒堪描堪画。看那稀疏的树林上鸣叫着晚归的寒鸦。一条钓鱼的小船正斜揽在枯黄芦苇掩映的清江下。
4: 大德歌.关汉卿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也睡不着。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写作背景]这首小令描写的少妇的烦恼,是因为“人未归”而引发的.。
[注解]
便做:就算,即使。
陈传:五代宋初著名道士,字图南,自号扶摇子,宋太宗赐名“希夷先生”,曾修道于华山,常一睡百天不醒。
扑簌簌:流泪的样子。
蛩:蟋蟀,又名促织。
淅零零:形容雨声。
[译文]寒风吹,冷雨落,就是陈抟那么能睡也睡不着了。说不完的烦恼和愁苦伤透了心怀,伤心的泪水扑簌簌地落下来。秋蝉烦噪完了蟋蟀又叫起来,渐渐沥沥的细雨打着芭蕉。
5: 碧玉箫.
关汉卿
盼断归期,划损短金篦。一搦腰围,宽褪素罗衣。知他是甚病疾?好教人没理会。拣口儿食,陡恁的无滋味。医,越恁的难调理。
[写作背景]此曲写闺妇离愁,盼君归的情景。
[注解]
一搦:一握。此处形容腰细。
宽褪:指女子因身体消瘦,而使衣带显得宽松。
没理会:不明白。
陡:突然。
恁的:如此的,这样的。
越:格外,特别。
[译文]一天天地盼,也不见你回来,划线的金篦梳也磨短了。腰已经瘦成一握,素罗衣变得宽松了。不知道他得了什么病?让人想不明白。挑着东西吃,怎么突然那么没滋味呀!这病呀,特别难治吧。
6: 普天乐.咏世
张鸣善
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花倚栏干看烂熳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
[注解]
洛阳花:即洛阳的牡丹花。欧阳修《洛阳牡丹记》称洛阳牡丹天下第一。
梁园月:即梁园的月色。梁园,西汉梁孝王所建。孝王曾邀请司马相如、枚乘等辞赋家在园中看花赏月吟诗。
月曾把酒问团圆夜:化用苏轼《水调歌头》词逾:“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三春:孟春、仲春、季春。
译文:在洛阳赏花,到梁园赏月,好花应不惜钱去买,明月也应不惜钱云买。依着栏干观赏花开放得一片烂熳,举酒问明月为何如此团圆。月有圆有缺花有开有谢,想到人生最苦的事情莫过一墩别。花谢了到了三春再开,月缺了到了中秋又圆,人去了什么时候能再来呢?
7: 普天乐.
张鸣善
雨儿飘,风儿扬。风吹回好梦,雨滴损柔肠。风萧萧梧叶中,寸点点芭蕉上。风雨相留添悲怆,雨和风卷起凄凉。风雨儿怎当,雨风儿定当,风雨儿难当。
[译文]雨在飘洒,风在吹扬。地场好梦风惊醒,细雨断人肠。风过梧桐叶,寸点落芭蕉。风雨交加令人增添悲怆,雨和着风卷起阵阵凄凉。风雨让人如何承受,但是它却一定让人承受,它实在难于让人承受啊!
8: 咏雪
张鸣善
漫天坠,扑地飞,白占许多田地。冻杀吴民都是你!难道是国家祥瑞?
[注解]
白占:强取豪夺。
吴民: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原作“无民”。《全元散曲》校记:“疑‘无民’为‘吴民’之讹。如作‘吾民’亦通。”
祥瑞:瑞雪兆丰年。
[译文]漫天飘坠,扑地飞舞,白白地占了许多的田地。把黎民百姓都冻坏了,说什么是国家祥瑞?
9: 折桂令.席上偶谈蜀汉事因赋短桂体
虞集
鸾舆三顾茅庐。汉祚难扶,日暮桑榆。深渡南泸,长驱西蜀,力拒东吴。美乎周瑜妙术,悲夫关羽云殂。天数盈虚,造物乘除。问汝何如,早赋归欤。
[作者简介]虞集(1272-1348),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四川仁寿人,八百居崇仁(今属江西)。官至奎章阁待书学士,晚年以目疾辞官回乡。以诗文著称,有《道园学古录》。现存散曲仅一首。
[写作背景]此曲由席上偶谈三国蜀汉事引发。元末陶宗仪曾记载集作此曲的逸事。虞集一次在童童家宴集时,有歌儿顺时秀唱一支[折桂令]:“博山铜细袅香风……”一句两韵(如:铜、风),名为“短柱”。虞集爱它新厅,就以席上偶谈及蜀汉史迹为主题,即席赋成这支“短柱体”曲子。
[注解]
鸾舆:皇帝的车驾,亦指代皇帝。此处指代刘备。
祚:皇位。
桑榆:指日暮时,因日暮时夕阳光照在桑树和榆树梢上。古人据此又用以比喻人的暮年垂老之时。
泸:泸水,今金沙江。
云殂:死亡,云为语气助词。
天数:天命。
盈虚:圆缺。
造物:指主宰创造大自然万物的神灵。
乘除:增减。与“盈虚”意近,都是指此消彼长的变化。
归欤:即归家吧。欤,语气助词。
[译文]刘备三顾庐请诸葛亮出山。可是蜀汉王朝难以扶持,已成了一蹶不振的残局。诸葛亮五月渡泸,南抚夷越,西和诸戎,北拒曹魏,力阻东吴。美妙呵周瑜的神奇兵术,悲叹呀关羽早早死去。人世间一切世事全由天定,造物所致。问你要怎么办?还是早点归隐吧!
10: 四块玉.别情
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指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作者简介]关汉卿(1230?-1297后),号一斋、已斋叟。一生主要生活在大都,与杨显之、王和卿、珠帘秀等有来往。后南下漫游,晚年主要生活在杭州、扬州,大德年间尚在世。多才多世艺,是位编剧、导演、表演全能的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散曲现存套数十三套,小令五十七首。
[写作背景]这首小令是在女子送别情人后,凭栏望远相思企盼时的深情表露。
[注解]
杨花雪:像雪一般的杨花。
[译文]自从把你送走,习中总是难离难舍,一缕相思的情意在心中萦绕不绝。凭倚栏干眺望,衣袖轻指着银雪般的柳絮,看横斜的小溪空自东流,重重的山峦把小路遮没,心上的人真的去也!
篇3:元曲
元曲精选十首
最美元曲十首
人月圆
元·倪瓒
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
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
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
当时明月,依依素影,何处飞来?
【译文】不要再问前朝那些伤心的往事了,我重新登上越王台。鹧鸪鸟哀婉地啼叫,东风吹着绿草,残阳中山花开放。
我惆怅地独自仰天长啸,青山依旧,故国已不在,满目尽是布满苍苔的乔木,一片悲凉。头上的明月,柔和皎洁,仍是照耀过前朝的那轮,可是它又是从哪里飞来的呢?
【点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亡国之恨,故园之思,在亘古常新的大自然里慢慢消融。
普天乐·咏世
元·张鸣善
洛阳花,梁园月,
好花须买,皓月须赊。
花倚栏干看烂熳开,
月曾把酒问团圆夜。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
想人生最苦离别。
花谢了三春近也,
月缺了中秋到也,
人去了何日来也?
【译文】在洛阳赏花,到梁园赏月,好花应不惜钱去买,明月也应不惜钱去买。依着栏干观赏,花开烂熳,团圆夜举酒问明月。月有圆有缺,花有开有谢,想到人生最苦的'事情莫过离别。花谢了,到了三春再开;月缺了,到了中秋又圆;人去了,什么时候能再来呢?
【点评】逝去的一切不会回返,谁能将远去的人儿唤回?思念是一种病,久久不能痊愈。
白鹤子
元·关汉卿
鸟啼花影里,人立粉墙头。
春意两丝牵,秋水双波溜。
香焚金鸭鼎,闲傍小红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译文】鸟儿在花影里啼叫,少年站在墙头观看。姑娘和他情意相连,清澈的眼波溜溜地转。金鸭鼎里焚上了香,姑娘悠闲地倚在小楼旁。月儿挂在柳树枝头,二人约会在黄昏之后。
【点评】一场风花雪月的恋爱!一个人总应该在人生的某一时刻好好谈一场恋爱,青春的恋爱往往太匆匆,来不及好好品味;中年的恋爱往往患得患失,不能好好投入;老年的恋爱往往有点疯狂,“老房子失了火,救不得!”
四块玉
元·关汉卿
旧酒没,新醅泼,
老瓦盆边笑呵呵。
共山僧野叟闲吟和。
他出一对鸡,
我出一个鹅,
闲快活。
南亩耕,东山卧,
世态人情经历多。
闲将往事思量过。
贤的是他,愚的是我,
争什么!
【译文】老酒喝光了,新酒也爽快地喝了,老瓦盆边几个良朋好友围坐一团,喜笑颜开,意气扬扬。和山野中的和尚、田叟一起饮酒赋诗,吟咏唱和。今天他拿来一对鸡,我带来一头鹅,大家在这里自在消受一番,好不快活。
在南边地里耕种,在东边山上仰卧。经历的世态人情那么多,闲暇时把往事一点点再想一遍。聪明的是他,愚蠢的是我,有什么可争的呢!
【点评】天下的事就让聪明人操心去吧,肉食者谋之!吾辈闲人,喝几杯劣酒,说半天风月,看蚂蚁上树,自得其乐!
驻马听·吹
元·白朴
裂石穿云,
玉管宜横清更洁。
霜天沙漠,
鹧鹕风里欲偏斜。
凤凰台上暮云遮,
梅花惊作黄昏雪。
人静也,
一声吹落江楼月。
【译文】笛声象裂石穿云一样高亢,笛子横吹,音调就更雅正了。就象下霜天气里的大漠,连鹧鹕也想要飞舞了。凤凰台上黑云遮盖,梅花竟被惊动,化为黄昏的雪花。人声都没了,笛子的声音把江楼上的月亮都吹落了。
【点评】音乐声里的风花雪月。以色列前总统佩雷斯写过一首《中国旋律》的歌词,“悸动的心跳,如青葱春天,也神秘似秋;古老的智慧光芒,如樱花绽放。中国旋律,涌流如江水;中国旋律,悠扬如笛声;中国旋律,携手来高唱,让我们到永远”,可以看出一个外国人对中国古典音乐和中国文化的感受。
落梅风
元·马致远
人初静,月正明。
纱窗外玉梅斜映。
梅花笑人偏弄影,
月沉时一般孤零。
【译文】人刚刚静下来,月色正是明亮的时候。白梅花枝斑驳地斜映在纱窗上。梅花偏偏弄影戏笑人,夜深了月亮沉落,庭院里一样凄凉孤零的景象。
【点评】月照纱窗,纱窗映梅,梅花弄影。月落寒夜,人与梅花同怜。古人的喜怒哀乐都能在大自然,在田园生活里得到释放和寄托。
拨不断
元·马致远
布衣中,问英雄,
王图霸业成何用!
禾黍高低六代宫,
楸梧远近千官冢,
一场恶梦!
【译文】在平民百姓中,问千秋历史曾出现过多少英雄,可是成就了王霸事业又有什么用!登高望远,高高低低的玉米高粱地里,还可见六朝残宫,荒草野树下,远远近近都是达官贵人的坟墓,不过是一场恶梦!
【点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沉醉东风
元·胡祗遹
渔得鱼心满意足,
樵得樵眼笑眉舒。
一个罢了钓竿,
一个收了斤斧,
林泉下偶然相遇,
是两个不识字的
渔樵士大夫。
他两个笑加加的
谈今论古。
【译文】捕到了鱼便心满意足,砍到了柴就眼笑眉舒。一个拿起钓竿,一个收起斤斧。两个人在林下水边偶然相遇,交谈起来,原来是两个不识字的打鱼砍柴的士大夫。他们两个笑呵呵地谈今论古。
【点评】渔樵代表中国文化中闲适避世的部分。古琴曲有《渔樵问答》,“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千载得失是非,尽付之渔樵一话而已。”
卖花声·悟世
元·乔吉
肝肠百炼炉间铁,
富贵三更枕上蝶,
功名两字酒中蛇。
尖风薄雪,残杯冷炙,
掩清灯竹篱茅舍。
【译文】侠肝义胆千锤百炼像炉中的钢铁,荣华富贵有如三更枕上庄生梦蝶似的虚幻。功名两字恰似杯弓蛇影全是庸人自扰。世道似尖利寒风,人情似疾风中翻卷的薄雪,一盏灯照着一杯剩酒和半盘冷菜,还是掩好灯守着这竹篱茅舍。
【点评】《菜根谭》:“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富贵三更梦,福禄情爱九月霜。”
卖花声·怀古
元·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
战火曾烧赤壁山,
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
读书人一声长叹!
【译文】美人虞姬自刎在乌江岸,战火焚烧赤壁万条战船,将军徒然老死在玉门关。伤心啊!秦汉的烽火,让百万生民涂炭,读书人只能一声长叹。
【点评】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天下纷争,群雄逐鹿;立功塞外,开疆拓土;最让读书人感触的却是生灵涂炭,百姓遭殃!
篇4:元曲基础知识
元曲基础知识大全
〔般涉调〕
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般涉拾掇坑堑。”
〔哨遍〕曲牌名,散套可作首牌。剧套嵌入套中,亦入〔中吕〕,与宋词、诸宫调略同。有〔么篇〕换头,散套用否均可,剧套不用。首末句与始调不同,余同诗调。此曲诗调定格14句,定格字句:六、七、六、七、六、三、五、五、五、七、七、六、六、七、(/五、七、七、七、四、五、六、四、四、七、七、四、四、四)计81字,〔么篇〕换头,定格13句,定格字句:四、七、七、七、七、四、五、六、四、四、七、七、七,计69字,全曲共150字。
{:请大家注意核查此曲牌真正的格式!}
〔耍孩儿〕曲牌名,散套可作首牌。剧套嵌入套中,又名〔魔合罗〕。南北曲中都有。北曲多用在〔正宫〕、〔中吕〕、〔双调〕大套曲后。也有开首即用此曲,后面加煞曲七八支,作为一套的,即〔耍孩儿〕—〔煞〕(数量不定)—〔尾声〕。没有单独作小令用的。诸宫调同,〔南曲〕不同。
〔幺篇〕同始调,用否均可。定格9句,定格字句:七、七、七、四、七、七、五、四、四,共52字。
〔黄钟〕
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大凡声音,各应于律吕,分六宫十一调”“黄钟宫富贵缠绵。”
〔醉花阴〕曲牌名,套数首牌。古近二体。古体5句,宋词牌小异。近体七句,前五句同古体,北曲多用之,定格7句。定格字句:七、六、五、四、五、五、七,共39字。
〔人月圆〕曲牌名,属北曲,小令用。有〔幺篇〕换头,须连用。全同宋词。北宋人王诜(shēn)词中有“人月圆时”,故名。又叫〔青衫湿〕。金元时北人喜欢唱它,随入散曲。定格11句。定格字句:七、五、四、四、四;〔幺篇换头〕四、四、四、四、四、四、,共48字。
〔正宫〕
元曲宫调之一,又作“正黄钟宫”。周德清《中原音韵》:“正宫惆怅雄壮。”
〔端正好〕曲牌名,属北曲。套数首牌。与《仙吕》同,与宋词略异,定格工5句,定格字句:三、三、七、七、五,公25字。
〔叨叨令〕曲牌名,小令兼用。前四句多作对句,五、六两句叠,“也么哥”是定格。通体都是去声叶韵。有叠字体,叠字须有平声。定格共7句,定格字句:七、七、七、七、七、五、五、七,共45字。
〔塞鸿秋〕曲牌名,小令兼用。亦入〔仙吕〕、〔中吕〕宫调内。格式与〔叨叨令〕基本相同。凡叶韵处皆须作平平去。定格7句,定格字句:七、七、七、七、五、五、七,共45字。
〔小梁州〕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小梁州〕。亦入〔中吕〕、〔商调〕。有〔幺篇〕换头,须连用,与诸宫调〔梁州〕。始调定格5句,定格字句:七、四、七、三、五、,计25字。〔幺篇〕换头,与始调不同,定格七句,定格字句:七、三、四、三、三、四、五、,计29字,全曲共50字。
〔醉太平〕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凌波曲〕亦入〔仙吕〕、〔中吕〕,首二句须对,五六七三鼎足对。北曲入正宫单曲、平韵,也入南曲,仄韵,定格8句,定格字句:四、四、七、四、七、七、七、四、,共44字。
〔菩萨蛮〕曲牌名,散套首曲,亦入〔中吕〕。同词牌,惟不用换头,亦不换韵。定格4句。定格字句:七、七、五、五,共24字。
〔黑漆弩〕曲牌名,小令用。有〔幺篇〕换头,须连用,,白贲以此凋咏《渔父》,句首为:“侬家鹦鹉洲边往”,后人又称此调为〔鹦鹉曲〕。因白氏曾官至学士,所以,此曲还称〔学士咏〕。定格8句,定格字句:七、七、七、六、七、六、七、七、共54字。
〔绿幺篇〕曲牌名,属北曲,小令用。又名〔柳梢青〕。开头两个三字句;只乔吉写过一首,大约是乔吉自度曲。乔吉的曲。开头两句都有衬字,定格9句,定格字句:三、三、四、四、四、四、七、二、七,共38字。
〔大石碉〕
古代戏曲音乐名词,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大石风流蕴籍。”
〔青杏子〕散套首牌,亦入〔小石〕,名作〔青杏儿〕,小令用。〔幺篇〕同始调,用否均可。定格7句,定格字句:五、三、四、七、四、四、四, 共31字。
〔仙吕〕
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仙吕清新缅邈。”员杂剧第一折多用仙吕宫套曲。
〔赏花时〕曲牌名,散套首牌。亦入〔商调〕。〔幺篇〕同始调,用否均可,定格5句,定格字句:七、七、五、四、五共28字。
〔八声甘州〕曲牌名,散套首牌。〔幺篇〕同始调,南曲极相似,宋词牌不同。定格9句,定格字句:四、四、四、四、六、七、七、五、四,共45字。
〔点绛唇〕曲牌名,多用作杂剧或套数的首曲,其后紧接〔混江龙〕。定格5句,四、四、三、四、五,共20字。
〔寄生草〕曲牌名,小令兼用,亦入〔商调〕。首末二句对,中间三句须作鼎足对。整齐匀称是本曲特点。定格7句,定格字句:三、三、七、七、七、七、七,共41句。
〔一半儿〕曲牌名,小令兼用,属北调。与〔忆王孙〕实为一体,因末句定格嵌入两个“一半儿”,故名〔一半儿〕。曲中多用此体,用〔忆王孙〕甚少。定格5句。定格字句:七、七、七、三、九,共33字。
〔游四门〕曲牌名,小令兼用,亦入〔商调〕。一字句可减。定格六句,定格字句:七、五、七、五、一、五,共30字。
〔后庭花〕曲牌名,小令兼用,亦入〔中吕〕、〔商调〕。小令首句必叶韵, 套数可不计;第六句反是。小令不能增句,套数可增句增句在末句后,先将末句五字改作六字折腰句,增句即照作,句数多少不拘,须每句用叶韵,小令均用平韵。与词牌异。定格7句。定格字句:五、五、五、五、三、四、五,共32字。
〔后庭花破阵子〕曲牌名,格律与〔后庭花〕基本相同。定格7句。定格字句:五、五、五、五、三、四、五,共32字。
〔中吕〕
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吕宫高下闪赚”。
〔迎仙客〕曲牌名,属北曲,小令兼用。诸宫调同,南曲略同。亦入〔正宫〕。定格7句,定格字句:三、三、七、三、三、四、五,共28字。
〔红绣鞋〕曲牌名,属北曲,小令兼用。又名〔朱履曲〕。亦入〔正宫〕。定格6句,定格字句:六、六、七、三、三、五,共30字。
〔普天乐〕曲牌名,又名〔黄梅雨〕,亦入〔正宫〕。南北曲都有此曲牌,但句法不同,全首多对偶句,定格12句。定格字句:三、三、四、四、三、三、七、三、四、四、四、四,共46字。
〔喜春来〕曲牌名,又名〔喜春风〕、〔惜芳春〕、〔阳春曲〕、〔喜春儿〕。是散曲中常用的调子。格调和律诗中的七绝,词牌中的望江南、捣练子等相近,亦入〔正宫〕。定格5句,定格字句:七、七、七、三、五,共29字。
〔上小楼〕曲牌名,小令兼用。有〔么篇〕换头,小令不同,套数宜用。亦入〔正宫〕。定格9句,定格字句:四、四、四、四、四、三、三、四、七,共37字。
〔满庭芳〕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满庭霜〕。〔中吕〕宫中一个常用曲调。与词调满庭芳相同,但词中多双叠,用韵也疏些,中间两个七字句要求上萨那下四句法。亦入〔正宫〕、〔仙吕〕。定格10句,定格字句:四、四、四、七、四、七、七、三、四、五,共49字。
〔朝天子〕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谒(y è)金门〕、〔朝天曲〕、。亦如〔正宫〕、〔双调〕。两字可重韵。定格11句,定格字句:二、二、五、七、五、四、四、五、二、二、五,共43字。
〔山坡羊〕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苏武持节〕。亦入〔黄钟〕、〔商调〕。北曲属〔中吕〕,南曲入〔商调〕,二者小异。定格11句,定格字句;四、四、七、三、三、七、七、一、三、一、三,共43字。
〔卖花声〕 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升平乐下〕、〔秋云冷〕。亦入〔双调〕。定格6句,定格字句:七、七、七、四、四、七,共36字。
〔骤雨打新荷〕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小圣乐〕。多入〔双调〕,抒发激越昂扬的感情。元代陶宗仪《辍耕录》:“元遗山先生好问所制,而名妓多歌之,俗之为骤雨打新荷是也。”有〔幺篇〕换头须连用。〔幺篇〕首句换为“平平平平仄仄”六字,余同始调。定格10句,定格字句:四五四四五六七三四四,共46字,双调20句,共92字。
〔醉高歌过摊破喜来春〕此为带过曲,由〔醉高歌〕和〔摊破喜来春〕两支曲牌组成。
〔醉高歌〕又名〔醉高楼〕、〔最高楼〕,小令兼用。亦入〔正宫〕,与词调〔西江月〕近似。〔摊破喜来春〕格式与〔喜来春〕不同。第三句破为三个三字句,每句再加三字成六字折腰句。定格12句,定格字句:六、六、七、六、七、七、六、六、六、三、三、五,共68字。
〔十二月过(兼)尧民歌〕此为带过曲,由〔十二月〕和〔尧民歌〕两支曲牌组成。〔十二月〕小令兼用。亦入〔正宫〕。每句首常加三衬字。〔尧民歌〕小令兼用。亦入〔正宫〕。定格12句,定格字句:四、四、四、四、四、四、七、七、七、七、七、五,共64字。
〔南吕〕
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南吕宫感叹伤悲。”
〔一枝花〕曲牌名,套数首牌。又名〔占春魁〕。唐人传奇《李娃传》中的李娃,艺名一枝花。这支曲牌大约是从说唱一枝花的曲子中传承下来的。定格9句,定格字句:五、五、五、五、四、五、五、七、七,共48字。
〔梁洲第七〕曲牌名,套数次牌。亦简称〔梁洲〕。首二句对,第三句单句,四字句四句做两对,七字句二句对,七字三句鼎足对。二字句两句,亦可成四字一句,减一句。第十一及第十七句,剧套均叶韵,散套可不叶。定格18句,定格字句:七、七、七、四、四、四、七、七、七、七、七、二、二、七、五、七、四,共99字。
〔四块玉〕曲牌名,属北曲,小令兼用。末句多用上声韵。定格7句,定格字句:三、三、七、七、三、三、三,共29字。
〔阅金经〕曲牌名,属北曲,小令兼用。又名〔西番经〕、〔金字经〕。亦入〔双调〕。小令用者多。定格7句,定格字句:五、五、七、一、五、三、五,共31字。
〔翠盘秋〕曲牌名,来自民间小调,小令兼用,又名〔干荷叶〕,亦入〔中吕〕、〔双调〕。此曲〔南吕〕专作小令用,〔中吕〕、〔双调〕只作联套用。定格7句,定格字句:三、三、五、三、三、五、七、五,共29字。
〔玉交枝〕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玉娇枝〕。亦入〔双调〕,〔南曲〕有异。本曲可带〔四块玉〕为带过曲。定格8句,定格字句:四、四、七、六、七、七、四、七,共46字。
〔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此为带过曲。由〔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三支曲子组成。〔骂玉郎〕小令兼用。又名〔瑶华曲〕。本曲为带过曲,带〔感皇恩〕、〔采茶歌〕不能单用一曲。套数中亦须连用。〔感皇恩〕小令兼用。〔采茶歌〕小令兼用。又名〔楚江秋〕。定格27句,定格字句:七、五、七、三、三、三、四、四、三、三、三、四、四、三、三、三、三、三、七、七、七,共89字。
〔双调〕
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双调健捷激枭。”
〔新水令〕曲牌名,套数首牌。仄韵,〔幺篇〕同始调,用者极少。三、四两句定格作三字句。但普遍多作五字句,须对句。第五句下句增四字句,平仄同第五句。每句叶韵。
〔南曲〕引子异。定格6句,定格字句:七、七、三、三、四、五,共29字。
〔驻马听〕曲牌名,套数次牌,小令兼用。〔幺篇〕同始调,用者极少。前四句作扇面对,五、六句做对,末句仄韵。定格8句,定格字句:四、七、四、七、七、七、三、七,共46字。
〔沉醉东风〕曲牌名,小令兼用。定格7句,定格字句:七、七、五、五、七、七、七,共45字。
〔步步娇〕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潘妃曲〕。多在套数里用。小令中少见,与〔南曲〕小异,定格6句,定格字句:七、五、三、七、三、五,共30句。
〔夜行船〕曲牌名,散套可作首曲,〔幺篇〕同始调,用否均可,与宋词异。定格5句,定格字句:七、七、四、四、七,共29字。
〔乔木查〕曲牌名,散套可作首曲,又名〔银汉浮槎〕有〔幺篇〕换头。散套始调连〔幺篇〕作首牌(仅1例)。嵌入套中,只有〔幺篇〕,不用始调。始调定格5句,定格字句:五、五、七、五、四,计26字。〔幺篇〕换头同始调,全曲共52字。
〔庆东原〕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东庆圆〕、〔恽(yùn)城春〕。首二句对,四、五、六句作鼎足对,末二句可减为两个三字句,宜对。定格8句,定格字句:三、三、七、四、四、四、五、五,共35字。
〔拔不断〕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续断弦〕。末句上三句可省。本曲另一种分段法:首二句对,中三句鼎足对,末句独立。定格6句,定格字句:三、三、七、七、七、七,共34字。
〔落梅风〕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寿阳曲〕。第三句及末句均上三下四,与第四句上四下三配合,节奏上有特殊风味,与诗词不同。定格5句,定格字句:三、三、七、七、七, 共27字。
〔风入松〕曲牌名,散套可作首牌,小令兼用。与词牌同,但只作半阙。与〔南曲〕大致相同。单调定格6句,定各7字句:七、五、七、七、六、六,共38字。
〔水仙子〕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凌波仙〕。〔凌波曲〕、〔湘妃怨〕、〔冯夷曲〕。亦入〔中吕〕、〔南吕〕。头两句相对,下接一单句,最后三句可用三字、四字、五字。以三字为佳。定格8句,定格字句:七、七、七、五、六、三、三、三,共41字。
〔大德歌〕曲牌名,此曲牌只有关汉卿用过。《全元散曲》中只收录关汉卿的10首。可能是他自创。因作品写于元代大德年间,故名。定格7句,定格字句:三、三、五、五、五、七、五。共33字。
〔殿前欢〕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小妇孩儿〕、〔风将雏〕、〔凤引雏〕、〔燕引雏〕。末二句一般对仗,也可以作回文。不少作品在第六句增加两个衬字,使五、六、七三句成为五言鼎足对,定格9句,定格字句:三、七、七、四、五、三、五、四、四,共42字。
〔折桂令〕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蟾宫曲〕、〔步蟾宫〕、〔天香引〕、〔秋风第一枝〕。它的特点是完全的摆脱了五言、七言诗的句法,七言句用三四句法,不是七言诗的四三句法。句子又可增减,即结处可减少或增加四字句。其第二节的.三个四字句要作三句对,即鼎足对。有了这些特点,在格调上就跟诗词明显不同。定格11句,定格字句:六、四、四、四、四、四、六、六、四、四、四,共50字。
〔清江引〕曲牌名,可代尾声用,小令兼用。又名〔江水儿〕。与〔南曲〕的〔江水儿〕不同。第三四句宜对。曲调轻倩疏快。除独用外,还可与〔雁儿落〕合为带过曲。定格5句,定格字句:七、五、五、五、七,共29字。
〔碧玉萧〕曲牌名,小令兼用。头四句做扇面对。第九句为一字句,偶有减者,除独用外,还可与〔雁儿落〕、〔清江引〕合为带过曲。定格10句,定格字句:四、五、四、五、五、五、三、五、一、五,共42字。
〔得胜乐〕曲牌名,小令兼用。与〔得胜令〕不同。定格5句,定格字句:三、三、六、六、六,共24字。
〔雁儿落过得胜令〕此为带过曲。由〔雁儿落〕、〔得胜令〕、两支曲牌组成。〔雁儿落〕小令兼用。亦可带〔得胜令〕或〔碧玉萧〕、〔清江引〕合为带过曲。四句宜做两句。亦入〔商调〕。〔得胜令〕小令兼用。又名〔阵阵赢〕、〔凯歌回〕,可独用。曲调与〔雁儿落〕相似,亦入〔商调〕。南北曲合套中,〔雁儿落〕必带〔得胜令〕、,成了定格。全曲定格12句,定格字句:五、五、五、五、五、五、五、五、二、五、二、五,共54字。
〔楚天遥过清江引〕此为带过曲。由〔楚天遥〕、〔清江引〕两支曲牌组成。〔沽美酒〕小令兼用。通首五言八句,与词牌〔生查子〕相同。〔清江引〕基本上也是五言七言句法,因此,这支带过曲有最高诗词韵味。定格13句,定格字句:五、五、五、五、五、五、五、五、七、五、五、七,共69字。
〔沽美酒过太平令〕此为带过曲。由〔沽美酒〕、〔太平令〕两支曲牌组成。〔沽美酒〕小令兼用。又名〔琼林宴〕。连套须带〔太平令〕。〔太平令〕小令兼用。可带尾声用。亦入〔正宫〕。第五、六、七句为三个两字句,文义独立或连贯即可,谓之短柱体。短柱体偶有增至四句或减为两句的。全曲定格13句,定格字句:五、五、七、四、七、六、六、六、六、二、二、二、六,共64字。
〔越调〕
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越调陶写冷笑。”多用来抒情写意。
〔斗鹌鹑〕曲牌名,套数首牌。用上声韵,韵脚上面的一字必须去声。定格10句,定格字句:四、四、四、四、四、四、三、三、四、四,共38字。
〔小红桃〕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平湖乐〕、〔采莲曲〕、〔武陵春〕、〔绛桃春〕。亦入〔正宫〕。定格8句,定格字句:七、五、七、三、七、四、四、五,共42字。
〔天净沙〕曲牌名,小令兼用。原作〔天净沙〕,又名〔塞上秋〕。头两句宜对,也有三句做鼎足对的。体段短小,近于六言绝句,宜于写即景抒情的小品。定格5句,定格字句:六、六、六、四、六,共28字。
〔寨儿令〕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柳营曲〕,与〔黄钟〕之〔塞儿令〕不同。定格12句,定格字句:三、三、七、四、四、五、六、六、五、五、一、五,共54字
〔凭阑人〕曲牌名,小令兼用。与诸宫调不同。句法和情调都像词中的小令,宜于写小景抒幽情。定格4句,定格字句:七、七、五、五,共24字。
〔商调〕
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商调凄苍怨慕。”
〔集贤宾〕曲牌名,套数首牌。北曲多用于套数的首曲。〔幺篇〕同始调,用者甚少。与宋词、南曲不同。末二句须对。定格10句,定格字句:七、五、七、七、七、七、七、七、五、五,共64字。
〔梧叶儿〕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知秋令〕、〔碧梧秋〕。亦入〔仙吕〕。与〔南曲〕不同。末句也有作六句者。定格7句,定格字句:三、三、五、三、三、三、七,共27字
篇5:元曲经典句子
元曲经典句子
1.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
2.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霎时间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斜阳满地铺,回首生烟雾。兀的不山无数水无数情无数!
3.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4.如今凌烟阁一层一个鬼门关,长安道一步一个连云栈。
5.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6.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7.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8.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
9.乱云不收,残霞妆就,一片洞庭秋。
10.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老天只恁忒心偏,贤和愚无分辨。
11.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
12.爱他时似爱初生月,喜他时似喜看梅梢月,想他时道几首西江月,盼他时似盼辰钩月。当初意儿别,今日相抛撇,要相逢似水底捞明月。
13.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14.两处相思无计留,君上孤舟妾倚楼。这些兰叶舟,怎装如许愁?
15.有钱的纳宠妾买人口偏兴旺,无钱的受饥馁填沟壑遭灾障。
16.玉宇净无尘,宝月圆如镜。风生翠袖,花落闲庭。
17.两叶兰桡斗来去,万人呼,红衣出没波深处。
18.携一壶儿酒,戴一枝儿花。醉时歌,狂时舞,醒时罢。每日价疏散不曾着家。放二四不拘束,尽人团剥。
19.别时只说到东吴,三载余,却得广州书。
20.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21.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22.不是不修书,不是无才思,绕清江买不得天样纸。
23.日月闲中过,**梦里惊,造物无情。
24.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25.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6.无官何患?无钱何惮?休教无德、人轻慢!
27.功名百尺竿头,自古及今,有几个干休:一个悬首城门;一个和衣东市;一个抱恨湘流。一个十大功亲戚不留;一个万言策贬窜忠州。一个无罪监收,一个自抹咽喉。仔细寻思,都不如一叶扁舟。
28.自天飞下九龙涎,走地流为一股泉,带风吹作千寻练。
29.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30.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
31.杨柳深深小院,夕阳淡淡啼鹃。巷陌东风卖饧天。
32.山藏白虎云藏寺,池上老梅枝。洞庭归兴,香柑红树,鲈脍银丝。白家池馆,吴王花草,长似坡诗。可人怜处,啼乌夜月,犹怨西施。
33.手执著饯杯,眼阁着别离泪。刚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34.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有限杯。
35.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36.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37.江水澄澄江月明,江上何人搊玉筝?隔江和泪听,满江长叹声。
38.瓦垄上宜栽树,阳沟里好驾舟。瓮来大肉馒头,俺家的茄子大如斗。
39.碧云深,碧云深处路难寻。数椽茅屋和去赁。云在松阴。挂云和八尺琴,卧苔石将云根枕,折梅蕊把云梢沁。云心无我,云我无心。
40.天公尚有妨农过,蚕怕雨寒苗怕火。阴,也是错;晴,也是错。
41.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
42.文章糊了盛钱囤,门庭改做迷魂阵。
43.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44.月缺终须有再圆。圆,月圆人未圆。朱颜变,几时得重少年?
45.有声名谁识廉颇,广才学不用萧何。
46.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47.投至两处凝眸,盼得一雁横秋。
48.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49.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这首小令写闺妇在寒冬到来时给远方征人寄军衣的矛盾心理,表现了妇人的复杂微妙的心理,寄与不寄都渗透了深深的爱。
50.四十年绕湖赊看山,买山钱更教谁办?
51.斜阳万点昏鸦,西风两岸芦花。船系浔阳酒家。多情司马,青衫梦里琵琶。
52.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篇6:元曲名句
元曲名句
1、更蛾眉强学时妆,是老子平生懒处。――冯子振《正宫・鹦鹉曲》
2、投至两处凝眸,盼得一雁横秋。――马致远《汉宫秋》
3、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白朴《中吕・阳春曲》
4、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一粒铜豌豆。――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5、天公尚有妨农过,蚕怕雨寒苗怕火。阴,也是错;晴,也是错。――陈草庵《中吕・山坡羊・叹世》
6、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周德清《中吕・寒鸿秋》
7、忆疏狂阻隔天涯,怎知人埋怨他?吟鞭醉袅青骢马,莫吃秦楼酒、谢家茶,不思量执手临歧话。――白朴《仙吕・点绛唇》
8、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白朴《中吕・阳春曲》
9、无官何患?无钱何惮?休教无德、人轻慢!――张养浩《中吕・山坡羊》
10、四十年绕湖赊看山,买山钱更教谁办?――张可久《双调・落梅风》
11、江水澄澄江月明,江上何人o玉筝?隔江和泪听,满江长叹声。――张可久《南吕・一枝花》
12、苍波万顷孤岑矗,是一片水上天竺。金鳌头满咽三杯,吸尽江山浓绿。――王实甫《西厢记》
13、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老天只恁忒心偏,贤和愚无分辨。――无名氏《中吕・朝天子・志感》
14、手执著饯杯,眼阁着别离泪。刚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关汉卿《双调・沉醉东风》
15、四周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马致远《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
16、长江浩浩西来,水面云山,山上楼台。山水相连,楼台相对,天与安排。――张养浩《双调・折桂令・过金山寺》
17、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有限杯。――白朴《中吕・阳春曲》
18、如今凌烟阁一层一个鬼门关,长安道一步一个连云栈。――查德卿《仙吕・寄生草》
19、长江万里归帆,西风几度阳关,依旧红尘满眼。夕阳新雁,此情时拍阑干。――吴西逸《越调・天净沙》
20、月缺终须有再圆。圆,月圆人未圆。朱颜变,几时得重少年?――吴弘道《南吕・金字经》
21、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无名氏《正宫・醉太平》
22、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明年又着来,何似休归去!――薛昂夫《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
23、瓦垄上宜栽树,阳沟里好驾舟。瓮来大肉馒头,俺家的茄子大如斗。――无名氏《商调・梧叶儿・嘲谎人》
24、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徐再思《双调・蟾宫曲・春情》
25、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蒲道源《黄钟・人月圆》
26、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霎时间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斜阳满地铺,回首生烟雾。兀的不山无数水无数情无数!――无名氏《正宫・塞鸿秋・山行警》
27、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王实甫《西厢记》
28、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29、自天飞下九龙涎,走地流为一股泉,带风吹作千寻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
30、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31、叹乌衣一旦非王谢,怕青山两岸分吴越,厌红尘万丈混龙蛇。――汪元亨《正宫・醉太平》
32、有钱的纳宠妾买人口偏兴旺,无钱的受饥馁填沟壑遭灾障。――马谦斋《越调・细柳营》
33、有声名谁识廉颇,广才学不用萧何。――无名氏《正宫・醉太平》
34、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范康《仙吕・寄生草・酒》
35、乱云不收,残霞妆就,一片洞庭秋。――盍西村《越调・小桃红》
36、吴山越山山下水,总是凄凉意。江流今古愁,山雨兴亡泪。沙鸥笑人闲未得。――任昱《双调・清江引・钱塘怀古》
37、红叶落火龙褪甲,青松枯怪蟒张牙。――一分儿《双调・沉醉东风》
38、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老天不肯辨清浊,好和歹没条道。――无名氏《中吕・朝天子・志感》
39、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关汉卿《窦娥冤》
40、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王恽《越调・平湖乐》
41、伸玉指盆池内蘸绿波,刚绰起半撮,小梅香也歇和,分明掌上见嫦娥。――马致远《仙吕・赏花时》
42、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张鸣善《双调・水仙子・讥时》
43、杨柳深深小院,夕阳淡淡啼鹃。巷陌东风卖饧天。――马致远《中吕・红绣鞋》
44、别时只说到东吴,三载余,却得广州书。――徐再思《越调・天净沙》
45、不是不修书,不是无才思,绕清江买不得天样纸。――贯云石《双调・清江引・惜别》
46、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纪君祥《赵氏孤儿》()
47、文章糊了盛钱囤,门庭改做迷魂阵。――张可久《正宫・醉太平》
48、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严忠济《越调・天净沙》
49、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关汉卿《窦娥冤》
50、论,半生名利奔;窥吟鬓,江清月近人。――任昱《南吕・金字经》
51、日月闲中过,**梦里惊,造物无情。――钟嗣成《双调・凌波仙》
52、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白朴《双调・驻马听》
53、两处相思无计留,君上孤舟妾倚楼。这些兰叶舟,怎装如许愁?――姚燧《越调・凭栏人》
54、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杨果《越调・小桃红》
55、两叶兰桡斗来去,万人呼,红衣出没波深处。――王恽《越调・平湖乐》
篇7: 元曲名句
元曲名句
一画
1、一自多才间阔,几时盼得成合?今日个猛见他,门前过。待唤着怕人瞧科。我那里高唱当时《水调歌》,要识得声音是我。(徐再思《双调·沉醉东风·春情》)
2、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眼底离愁数行雁。(倪瓒《越调·小桃红》)
3、一阵风,一阵雨,满城中落花飞絮。纱窗外蓦然闻杜宇,一声声唤回春去。(马致远《双调·寿阳曲》)
4、一声画角谯门,半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白朴《越调·天净沙》)
5、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关汉卿《双调·大德歌》)
6、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张养浩《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7、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双调·水仙子》)
二画
1、人海阔,无日不**。(姚燧《中吕·阳春曲》)
2、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白朴《双调·驻马听》)
3、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张可久《正宫·醉太平》)
4、九里松,二高峰,破白云一声烟寺钟。(张可久《越调·寨儿令》)
5、几枝红雪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胡祗y《中吕·阳春》)
三画
1、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马致远附录七·元曲名句集萃《双调·阳春曲·平沙落雁》)
2、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奥敦周卿《双调·蟾宫曲》)
3、万顷波光天图画,水晶宫冷浸红霞。(钱霖《般涉调·哨遍·看钱奴》)
4、飞来千丈玉蜈蚣,横驾三天白EX,凿开万窃黄云洞。(乔吉《双调·水仙子·吴江垂虹桥》)
5、万顷沧波浮天地,烂银盘寒褪云衣。(曾瑞《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
6、才社日停针线,又寒食戏秋千。一春幽恨远。(李致远《中吕·红绣鞋·晚春》)
7、万里夕阳锦背高,翻身犹恨东洋小。(王和卿《双调·拨不断》)
8、才欢悦,早间别,痛煞煞好难割舍。(卢挚《双调·阳春曲·珠帘秀》)
9、三千尺侵云粪土,十万家泣血膏腴。(徐再思《双调·蟾宫曲》)
四画
1、手执著饯杯,眼阁着别离泪。刚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关汉卿《双调·沉醉东风》)
2、长江万里归帆,西风几度阳关,依旧红尘满眼。夕阳新雁,此情时拍阑干。(吴西逸《越调·天净沙》)
3、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老天只恁忒心偏,贤和愚无分辨。(无名氏《中吕·朝天子·志感》)
4、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张鸣善《双调·水仙子·讥时》)
5、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6、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周德清《中吕·寒鸿秋》)
7、文章糊了盛钱囤,门庭改做迷魂阵。(张可久《正宫·醉太平》)
8、长江浩浩西来,水面云山,山上楼台。山水相连,楼台相对,天与安排。(张养浩《双调·折桂令·过金山寺》)
9、瓦垄上宜栽树,阳沟里好驾舟。瓮来大肉馒头,俺家的茄子大如斗。(无名氏《商调·梧叶儿·嘲谎人》)
10、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白朴《中吕·阳春曲》)
11、忆疏狂阻隔天涯,怎知人埋怨他?吟鞭醉袅青骢马,莫吃秦楼酒谢家茶,不思量执手临歧话。(白朴《仙吕·点绛唇》)
12、无官何患?无钱何惮?休教无德人轻慢!(张养浩《中吕·山坡羊》)
13、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有限杯。(白朴《中吕·阳春曲》)
14、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关汉卿《窦娥冤》)
15、天公尚有妨农过,蚕怕雨寒苗怕火。阴,也是错;晴,也是错。(陈草庵《中吕·山坡羊·叹世》)
16、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白朴《中吕·阳春曲》)
17、月缺终须有再圆。圆,月圆人未圆。朱颜变,几时得重少年?(吴弘道《南吕·金字经》)
18、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范康《仙吕·寄生草·酒》)
19、不是不修书,不是无才思,绕清江买不得天样纸。(贯云石《双调·清江引·惜别》)
20、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老天不肯辨清浊,好和歹没条道。(无名氏《中吕·朝天子·志感》)
21、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白朴《双调·驻马听》)
22、日月闲中过,**梦里惊,造物无情。(钟嗣成《双调·凌波仙》)
五画
1、四十年绕湖赊看山,买山钱更教谁办?(张可久《双调·落梅风》)
2、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徐再思《双调·蟾宫曲·春情》)
3、四周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马致远《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
4、叹乌衣一旦非王谢,怕青山两岸分吴越,厌红尘万丈混龙蛇。(汪元亨《正宫·醉太平》)
5、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严忠济《越调·天净沙》)
6、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蒲道源《黄钟·人月圆》)
7、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霎时刻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斜阳满地铺,回首生烟雾。兀的不山无数水无数情无数!(无名氏《正宫·塞鸿秋·山行警》)
篇8:元曲名句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
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7、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9、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10、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1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3、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14、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5、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1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7、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19、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20、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2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元曲名句(二):诗中“离别”的描写
1、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2、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6、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元曲名句(三):诗中“江”的描写
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6、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7、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元曲名句(四):诗中“云”的描写
1、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4、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7、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9、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10、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宗元《江雪》)
篇9:唐诗宋词元曲
唐诗宋词元曲
唐诗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代的诗。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诗、宋词之说。
大部分唐诗都收录在《全唐诗》,自唐朝开始,有关唐诗的选本不断涌现,而流传最广的当属蘅塘退士选编的《唐诗三百首》。按照时间,唐诗的创作分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宋词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宋代最有特色的文学样式,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
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一般称“词牌名”,依调填词叫“依声”。词别名“长短句”( 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
目前比较流行的宋词精选书籍是晚清四大词人之一朱孝臧于1924年编定的.《宋词三百首》,其选录标准以混成为主旨,并求之体格,通俗简介适合学习之用。
元曲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
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元曲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楚辞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精选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元曲基础小常识】相关文章:
1.中秋节小常识
2.外国文学小常识
3.与秋天的元曲
7.科学节水小常识
8.书法文学小常识
9.小学生科普小常识
10.衣服护理小常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