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里的故事美文
“人中喽”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棉花里的故事美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棉花里的故事美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棉花里的故事美文
棉花里的故事美文
国庆假期回老家,正赶上拾棉花,于是扔下计算机,跟娘去了地里。
一大片一大片的棉花开得正好,盛开的是白白的棉花,蕴含的,却是农人浅粉色的祈愿,这棉花地里,将要收成他们一春一夏辛劳的成果啊!
我伸出手,摘下一朵棉花。软一软的丝绒轻一触着我的手心,一股久违的柔软从心底缓缓地漫上来。这是棉花啊,我小时候穿着她盖着她长大的棉花。最柔软的可能最让人流泪,棉花,就是。
一垄棉花拾下来,手背已被棉枝扎得一道道血痕,指甲周围也戗起了小刺。这是我整天敲计算机的手,做起农活依然灵活而熟练。我的手,它本来就不细一嫩。纵然它已敲了十年计算机,仍是一个乡下妹一子柴禾妞的手。
想起小时候,每年秋天棉花收获的季节,总是跟着奶奶去地里拾棉花。印象里那时的棉花总是比现在开得白,朵也大,许是人儿小手也小的缘故。但那种柔软的触感,真的比现在的棉花来得深刻。
那时的地头总是那么长,而棉花总是开得那么旺。小小的人儿跟在奶奶后面,小手不停地在棉花与棉花间舞动,小布袋越来越沉,而终于拖不动了,就去倒在大包里。那时候拾棉花,中午也不回家吃饭的,就在地边的树下,随意吃一点饭。
似乎总是带咸鸡蛋,那时的咸鸡蛋怎么那么好吃啊!不小心剥坏了蛋白,金黄的油油就迫不及待地跑了出来,赶紧拿馒头压上,浸得馒头也一片金黄。
再小的时候,父母带着我下地干活儿,虽然我是他们的宝贝女儿,可是地里的活儿一忙,就得把我放在地头自己玩耍。玩累了我就躺在棉花包里,乖乖的睡觉。小时候我还算是个不让人操心的孩子吧。躺在棉花包里,看云彩在秋日的天空中飘过,游来荡去的云彩,总是有着淡然的轻一盈,让小孩子的心里总有着新鲜的向往。棉花柔软的温暖拥着我,睡梦总是那样香甜。
现在,奶奶早已不在了。在仁慈而宽厚的地母的怀抱里,奶奶她这些年肯定过得很好。那个世界里,没有冷漠,没有欺侮。奶奶是个极其与人为善的人,她不懂得恨,也从来不抱怨。奶奶默默承受着生活所给予她的磨难,一个人辛辛苦苦地带大了儿女。年轻守寡的奶奶早年受了很多苦,直到后来儿女长大成家立业,生活才好转。可奶奶从没说过命运不公之类的话,她只是尽一个母亲的.责任,把孩子带大,教育好。从小,奶奶就教会了我不抱怨,教会了接受与包容。奶奶,像棉花一样平凡,也像棉花一样把爱与温暖给了别人。
娘,近来也见老。种不动棉花,今年回家时,娘就在说,明年不种棉花了。我知道,种棉花是个很辛苦的活儿,从种下,到收获,没有闲下来的时候。盖地膜播种,一捅一眼儿放风,提苗挪苗,打叉修枝,还有三天两头地喷洒农药,几乎每天都得泡在棉花地里,才有了秋后那一片雪白的棉花。那哪是棉花啊,那是农人天天月月的心血!
棉花,是农民的小银行,棉花里,供出了农村多少大学生,棉花里,农民的生活越过越好。棉花,她不欺人,只要你辛勤地付出了,她就会开出满朵满朵的收获给你。
父母都是农民,直到今天,他们都在庄稼地里操劳。我的农民父母从来没对我说过一句豪言壮语,他们,也讲不出灵魂在高处的大道理。但是他们,用坚实的脚步给我指引了努力就有收获的方向,用豁达的心灵教会了我朴实真诚,宽容善良。
棉花里,留存着我的记忆。棉花里,记取着我的童年。棉花教我做人让我成长。明年,家里不种棉花了,我再回老家,就再也没有棉花可拾了。
篇2:亲情故事精选:阳光钻进棉花里
羊奶奶、羊爸爸、羊妈妈和小羊咩咩生活在林子里,羊爸爸在这里搭建一件小屋。
春天,林子里不仅有甜甜的泉水,还有美味的青草。但是,到了冬天,这里就会变得很冷。所以,小羊咩咩不喜欢冬天。
又是一个冬天的早晨,小羊咩咩赖在床上不肯起床。
“咩咩,快起床啦!太阳都快晒屁股了!”羊妈妈拍了拍咩咩的屁股,咩咩不情愿地爬起来,慢慢地走到了阳台上。“哇,好暖和呀!”咩咩睁开眼睛一看,太阳照在阳台上,暖暖的,像个小火炉。
看到羊妈妈在给羊奶奶晒棉被,咩咩问妈妈:“奶奶的棉被一点儿也没有湿,为什么要拿出来晒呢?”
“棉被晒过了,奶奶盖上会更暖和的。”羊妈妈说。
“为什么呢?”咩咩又问。
羊妈妈说:“让阳光钻进棉被里,你说暖和不暖和?”
吃过午饭,羊奶奶要睡午觉了,妈妈把棉被收进来铺到床上。奶奶脱下棉鞋,躺进被窝里,说:“哇!这被子可真暖和呀!”
羊奶奶睡着了,咩咩忙碌起来了。他先轻轻地把奶奶的两只棉鞋摆在阳光能晒到的地方,然后又溜进爸爸妈妈的房间,抱出了大被子,放在院子里晒太阳。
下午,羊奶奶就快睡醒了,咩咩把棉鞋放回奶奶床前。羊奶奶起床了,把脚伸进棉鞋:“咦,棉鞋怎么变得这么暖和了?”
咩咩笑了笑,说:“奶奶,棉鞋里有好多阳光呢!”
咩咩又把大被子抱回爸爸妈妈的房间,妈妈闻了闻:“呀,被子里有阳光的味道呀!”
“还有幸福的味道呢。”咩咩不好意思地说。
晚上睡觉的时候,咩咩不再觉得冷了。他做了一个香甜的梦,在梦里连太阳公公都来找他玩呢,他觉得浑身暖洋洋的。
篇3: 白棉花美文
白棉花美文
那一片田野上纯白的棉花终于也奈不住寂寞晚秋的离别场景在远征之人挥刀上马之时寂静的裂开了自己,展露出自己洁白的丰硕的身躯。那一次它静静地望着出征之人的远去,默默地看着他们一个个倒在了血泊之中。
一天又一天的过去棉花悲痛地看着那些躺在干裂大地上的士兵再也没有起来过。寒风凛冽的.吹动着沙尘掩埋过了尸首。出于同情的棉花想用自己的柔软的躯体去保护那些尸首让他们不至于那么快的腐朽。
可它始终挣脱不了泥土对他的束缚,解脱不了它命所相连的茎。它知道它的命中就注定了不会像蒲公英一样可以随着风而飘荡于世间,也不会像浮萍一样任意地随处飘零,也永远不会像挺拔的苍树一样屹立在大地上。
但它知道它有着的是洁白的果实有着让人羡慕的清纯,它不必飘荡不用飘零也更不会用挺拔的身躯来证明自己的能力。风还在继续吹,远处的号角还依旧在响。
那个战乱年代棉花经历了太多,当鲜血抹杀了伊人细腻的脖颈染红了棉花的洁白谁还会看见那一片白棉花在独自怅然时而倘下的泪水胀大了自己的身躯。
篇4: 棉花糖的美文
棉花糖的美文
那年,老家的炊烟像云朵一样悠悠地飘着。
晌午,父亲拖着一身的泥巴吭哧吭哧地走回家。这日头!父亲心里一阵嘀咕。
“回来了?”母亲把毛巾递给父亲。
“嗯,先喝口水。”父亲走到水缸边,用勺满满地盛了一碗凉水,咕噜一声灌进肚里。
我那时年龄小,每天屋里屋外跑。父亲背着一大摞农具进院门时,我每次比母亲跑得快。
“丫头,又看我喝水?”父亲滴着汗珠朝我笑。
“甜吗?爹。”我两手搭着缸沿咯咯地笑弯着头。
“甜,很甜,像吃棉花糖。”爹又笑。
于是那天起我记住了棉花糖的滋味,做梦也想吃棉花糖。后来我上学了,看到学校的门口有流动的商贩卖好看的棉花团一样的东西。同学们说那是棉花糖。棉花糖?我禁不住诱惑,用零碎的硬币买了一小团吃。真的很甜,还带着香味。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着父亲陶醉的样子。父亲说缸里的水是棉花糖味,这是真的吗?难道是棉花糖化了变的?
我急切地穿过窄窄的.田埂,我没见到父亲行走的身影,却看见母亲提着竹杆沿着河塘在追赶鸭群。
我打开家门,扔下书包就蹿到院里的水缸边。我个子矮,踮着脚看不到水的影子。我端来一把椅子站上去,才终于看见那一汪被父亲快喝光了的棉花糖水。
“你不要命了?”母亲不知啥时候进来的,见我的头隐没在缸里,大叫起来。
我后来对母亲说:“没有您一声叫,我也许就掉不进缸里去,也不会明白缸里的水根本不是棉花糖的味。”
父亲惊慌地把我湿漉漉从缸里拎了出来,嘴里咕噜噜地想说什么。然后我看见父亲舀了一瓢水喝,父亲那会儿喝水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当然我不敢问缸里的水甜不甜,因为我已经知道水不是棉花糖味的。
惊魂未定的母亲给我换干衣服后去了堂屋,我根本没想到她会去找那根赶鸭的竹杆来打我。
“你这是作啥?放下!”父亲扔了水瓢吼道。
“今天不打她一下,明天还会掉进缸去。”母亲气着说。
我受了太大的惊吓,在两个水缸缝隙里躲藏。
“出来!”父亲朝我喊。我从缸缝里看见父亲的脸铁青,筋脉一根根在颤抖。
“不出来我要砸缸了!”父亲嗓门特别大。
我只好出来,我想父亲一定不会打我,因为他从来没打过我,刚才还阻止了我母亲的竹杆。但我很快感到不妙了,父亲的眼睛转来转去显然是在寻找打我的家伙。
篇5:美文故事:荒凉里的毛毛雨
美文故事:荒凉里的毛毛雨
从早上一直阴到下午的天空,不知啥时候悄悄落起毛毛雨来。一直在房里接待各村干部的我,在怒骂声中送走最后一波村干部后,走出单位办公室房门,用手锤锤像打了一楞棍的脑袋,才感觉天空有毛毛雨。连日来的计划生育等工作,像块大石头压在胸口,抬头望望天空,迎住一脸似针尖样的雨滴,一股清新的空气渗进肺腑,哦,久违了的雨滴,等你好痛啊!
乡干部问我忙完了没有,随声应道忙完了,才细看院子里两三个一攒的乡干部站着说说笑笑,看我过来了,又对着我说今一天又没电,饭大师说晚上电来才能做饭。我才感觉肚子有点痛,知道一天没有吃饭了。因为早上八点去灶上吃饭,是两个鸡蛋和馒头,我是胆囊炎没有吃。一般是早上十点和下午五点吃两顿,因电网改造晚上供电,所以就两头吃饭了。这样的日子恐怕一个月没有个头。
加入干部说笑的行列,又都聊起心烦的工作来,说县上的担子压得太重了,完不成的扣工资写辞职报告等等。看看这些来自于城市有妻室老小的乡干部和领导,一个个头发乱乱的,衣服脏脏的,脸上尘土的,心里真不是滋味。这些乡干部,也许都在家里吃好的,睡舒服的,但在远离城市的乡镇单位集体生活里,开水煮面条都抢着吃,因缺水省着水洗脸。
春天的脚步来到这地方很迟,迟得连今天的一场毛毛雨都成了盼星星盼月亮的奢望。于是我默默走出乡镇府大门,漫步行走在过乡镇府通往另一个乡镇的柏油路上,任思绪飞扬。仰头用肉眼盯住天空的云,一直盯着寻找云的流动,丝毫找不到像马儿跑的云。这云被四周雄伟的大山圈住,变成了能下雨的云。这云给大山披上了梦般的雾,让风儿也服服帖帖,静悄悄,萦绕梦境。
这一切造就了雄伟的大山,在这时候更显得庄严肃穆。太阳在傍晚消失的'时候,拿出吃奶的力气,总算留下了微弱的痕迹,但在雨雾笼罩里很快没了踪迹。身边晚归的牛羊,在一声声的“哞咩”叫声里,在孩童的笑声里,更显得没有污染的山野的瓷实。牲畜粪便的气息,炊烟的蒿草味,和着毛毛雨里由微风吹拂着,使当今浓浓的现代化气息在这里更显得苍白无力。
思绪随着脚步信马由缰着,湿湿的柏油路在毛毛雨里黑黝黝拐过山边,把思念和迷茫捎走,去寻觅希望和寄托。
一位大娘路过真诚让我吃她饭盆里的菜,说是回族念诵的菜。我知道这菜是贵重,特别好吃,馋得嘴里直流水。我深知我是刚来这里工作的,要特别注意影响,以便于以后开展工作,于是给大娘弯腰一个“色俩目”揖婉言谢绝。抬头看看近处山坡上的树,仍裸露着枝条透着灰色,远处一绺空地里的人工膜侧冬麦,在毛毛雨洗涤里让塑料更突显白色。
刚回到乡政府大院,有人突然喊着电来了,于是院子里的说笑的干部欢呼起来,纷纷离散跑进各自的房里,一个个房间亮了,连成了一片,成了一处光明和希望的风景。
一个小时候后,吃饭铃声响了,响得很脆,又是一阵欢笑声。这时候已是晚上十点了!
明天是什么?又该是如此!
毛毛雨下着,希望明天继续…憧憬也在明天继续…
篇6:我的棉花写景美文
我的棉花写景美文
这个时节,正是种棉花的时候了,田野里,麦苗已经成了一大片绿色的海,麦苗的长到小腿肚了,在田间劳作的人们,就像趟着绿色的水波。
小时候,每到这个时节,父母就开始浸泡棉种,准备种棉花了。我一直跟着父母在田里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其实干不了的活也抢着干,只当是很好玩吧。往往母亲就把盛了棉花种的小铁碗拿给我,让我跟在她身后往她刨的小土坑里放种一子,一个坑里放3--4粒。一开始还干的很认真,很开心,没一会儿,就分了心,近处的麦苗,远一点的油菜花,天空中飘过的白云都成了牵挂。无论怎样吧,棉花播种的过程每年都参与,我们家的棉田里,总有几棵棉花是经过的我的小手种下去的。
种棉花的过程总是比较辛苦,从春天一直到秋末,要不断的打理。农田里的不只是种棉花,别的农活也很多,母亲就显得特别的忙碌。往往晨晚间就泡在棉田里,剪枝修叶,除草打虫等。我多数会跟在母亲身边,看着棉花苗发芽破土,看着小苗一天天长高,看着开花结果,然后看着棉桃开一苞。等棉桃开一苞,母亲就在我腰间系一个小包袱,我就跟着母亲,姐姐在田间拾棉花,开了苞的棉花雪白雪白,一毛一柔柔的绽在桃壳上,拢起五指捏住一提,一朵花就摘下来了。我最喜欢摘棉花了,有时候放了学,一个人就拿着小包袱去棉田。风爽爽的吹着,棉花的枝叶翩翩的浮动着,金色的夕阳暖暖的罩着整片的田野,真是一幅绝美的图画。我那时个子还很小,进了棉田就被淹没了,母亲或者姐姐从别处劳作过来,常常先站在地头喊我的乳名,风儿把她们的叫一声拖得长长的:四妮儿---------我便昂头应声,声音也是细细长长:唉---------每每记起这情景,那一喊一应的调子就会丝丝缕缕的飘过来,就仿佛又看见了那一大片棉田。
棉花采摘后需要晾晒,这依然是我喜欢做的事情,每天到大晒场上去,带个席子或者旧床单,把棉花匀匀的摊开来,我特别喜欢新棉花那软一软柔柔的感觉。这个时候,玉米棒子也陆续扒了皮,也摊晒在晒场上,远看了去,一片金黄,一片雪白。母亲告诉我,棉花是否晒透,就要咬种一子,响声干脆就不怕捂了。我于是就捏起花一瓣挨个的咬里面的种一子,大概有一多半的种一子就被我咬破了。
晒好的棉花挑了最好的卖到收购站换些钱,乡里的棉花收购站门前排起长长的队伍。一包包棉花堆在收购站的大院子里,像一座座小雪山。人们背一大包棉花换的几张薄薄的钞票,一张张黝一黑的脸上挂着丰收的喜悦,开始盘算着该添置的物品。母亲就常常哄我说,等卖了棉花就给我扯件花衣服等,多半诺言是实现不了的,总有一些比花衣服还重要的事情等着花钱。
要是有娶媳妇或者嫁闺女的人家,就要把最好的棉花留下来准备做新被褥。出嫁的女孩家里再穷,也要做好几床新棉花的被子。这大概就是父母对女儿最朴实也是最厚实的疼爱了,女儿盖着蓄的厚厚的棉花被里,就像在父母宽大温暖的怀抱里。到如今,各种材质的被子又时尚又漂亮,我仍然盖着出嫁时母亲做的棉花被子。时至今日,我们老家仍然保留着这一古老的传统,不种棉花了,也要挑上等的棉花买上一些给女儿做被子。
等秋后,棉棵上的叶子枯黄落尽了,枝条上挑着一些空的空壳或晚结的.棉桃。晚结的棉桃来不及开,被摘下来放在太阳下晒,晒透后,用小锤子敲开把里面的棉花抠出来,这些棉花颜色不好,有一些发黄,等弹出来,棉絮也赖。这些多半就做成小孩的尿棉褥。那个时候家家都穷,日子紧巴巴,大都物尽其用,不敢奢侈浪费。
到了这个时候,时节该进初冬了,农田里的活也渐渐少了。棉花棵子也连根拔起垛在院子里。放了学,依照母亲的吩咐,拿柴刀把那棉棵上的枝枝叉叉剁下来,一捆捆码好。剁下来的枝枝叉叉就做了烧柴。棉棵的主干留到来年初夏,被堆在一起,用麦瓤厚厚盖了,每天往上泼水,等泡透了,就开始剥皮,把棉棵上棕色的皮一条条剥下来一搓一成一米半长短的小绳,收麦的时候捆麦子用。母亲要给我们定下任务,每天必须一搓一够多少条。我最不喜欢这个活,做起来不耐烦,为了凑够数量,往往长度不够,母亲或许不理睬我的偷懒。等收割麦子的时候,短的绳子捆的麦个也小,母亲就派我搬小麦个,大的我也搬着吃力。原来母亲总有她自己的打算和用意。剥了皮的棉棵白光光的,菜园地里种的豆角要爬架,棉棵就被编成了豆角架。
到此为止,棉花的一生才算寿终正寝,没有一处浪费。
家里已经多年不种棉花了,孩子有一天问我:妈妈,棉花是从哪儿长出来的,地上还是树上。我就给孩子细细的讲了关于我的棉花的故事。之所以成为故事,就是因为离得我已经很远了。我常常把美好的回忆或者友情说成是纯棉的,那是因为纯棉的是美丽的,干净的,温暖的。
篇7:《棉花里的父亲》阅读答案
①回家的时候,大门紧锁着,只有那条癞皮狗还在门前吐着舌头。我左右喊了几声,没有人应声,这人都去哪儿了呢?他们应该知道我回来呀,突然看到场院里如雪的棉花。是捡棉花去了?赶到大叔家一问,他说父亲去前山捡花去了。
②我放下行李,奔向棉花地。正午的太阳火辣辣的,晒在身上毛毛刺刺的,像是有虫子在爬,十分不自在,还没走几步就汗流浃背了。空旷的田野里没有风,也没有一个人影。是啊,这样的毒日,谁不愿意窝在家里,躺在电扇下面?可是,父亲?不知说过多少回:棉花少种点,有事情做就行。可是他却非要拉上上十亩棉花,还说,自己动得,不要我们负担。但是你也不要这样拼命哪。
③我循声站进棉田里。父亲正弓着背捡着棉花,腰间系着蛇皮袋,鼓鼓囊囊的,每移动一步都显得吃力。两只手却不闲着,熟练地抓住盛开的棉花随手塞进袋里。父亲看着走近的我笑着,打着招呼。黢黑的脸上深深的皱纹颤抖着;白发凌乱地贴在额前;衣服就像从水里捞上来的一样,还结出了盐花。
④阳光下,父亲的背影溅起凄惨的白光,坚硬而嶙峋一种说不出来的酸楚涌上心头。父亲的一生都是在这片洁白的棉花中佝偻着前行的。一天天,一年年,他就像一个倔强的牧民看护着自己的羊群,就像一个固执的渔民守望着自己的鱼塘,不眠不休,不离不弃。父亲啊,父亲!
⑤棉花,就是父亲的花朵,就是父亲的攒钱罐。父亲用自己最虔诚的跪拜来侍弄棉花育秧,移苗,间苗,施肥,打药,锄草,每一个环节他都一丝不苟,就像培育着襁褓中的婴儿。那些岁月,父亲就是用自己坚定的脚步,羸弱的肩膀种下繁华的棉花,背起一家丰满的希望我们的学费,过年的新衣,喷香的猪肉,还有久违的微笑。现在,我们都已经成家,他也应该停下奔跑的脚步,和我们一起分享这棉花一样舒适而温暖的生活。可是,山一样的父亲依然像一头倔强的老牛一样默默守护着,坚持着。父亲啊,父亲!
⑥一点多钟我们才回到家。父亲草草地扒了几口饭,就又坐到了簸箕前剥起棉花。也许是太疲劳了,还没一会儿,父亲就躺在棉花上睡着了头枕着棉花一动不动地睡着了。他睡得是那么酣畅,睡得是那么沉静。
⑦他侧着身子,躺在灰色的棉花壳上,头枕着雪白的棉花。头上银白的头发根根扎眼;一张脸就像皱缩的核桃沟壑纵横;青筋暴突的手就像柘树枝,上面是道道血口。看着日渐苍老的父亲,我真想摸一摸他粗糙的手,抚一抚他的白发,对着他的耳朵说说心里话,可是,他睡得那么沉,那么香,我又怕惊扰了他的清梦。
⑧静静地睡着的父亲,脸上露出淡淡笑意,粲然如盛开的棉花。他是看到了桃红李白的绚丽,还是闻到了油菜芝麻的浓香?是尝到了大米麦子的绵软,还是摸到了蚕茧棉花的和暖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父亲一定在惦记着他的春种秋收,他的夏播冬藏,不然,他的笑里怎么会飘来丝丝的甜呢?
⑨也许怕打扰了父亲,风顽皮地小跑来;也许怕惊醒了父亲,太阳躲进了云里。在这里,除了父亲均匀而舒畅的呼吸在轻轻地流淌,再也听不到一点声响。
⑩这个世界仿佛成了一种永恒因为有一朵厚实、热烈的棉花在我的心里霍然盛开。
(选自《思维与智慧》第4期,略有改动)
篇8:《棉花里的父亲》阅读答案
1、请你联系全文内容,说说对文题的理解。(3分)
2、按要求品味语言。(4分)
(1)父亲用自己最虔诚的跪拜来侍弄棉花育秧,移苗,间苗,施肥,打药,锄草,每一个环节他都一丝不苟,就像培育着襁褓中的婴儿。(品析加点词语的含义)
(2)头上银白的头发根根扎眼;一张脸就像皱缩的核桃沟壑纵横;青筋暴突的手就像柘树枝,上面是道道血口。(请任选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3、看着日渐苍老的父亲,我真想摸一摸他粗糙的手,抚一抚他的白发,对着他的耳朵说说心里话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此时此刻,你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呢?(3分)
4、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第⑩自然段的作用。(4分)
【棉花里的故事美文】相关文章:
2.粥里粥外美文
3.美文故事:大姑
5.家教故事美文
6.《照片里的故事》
7.三字经里的故事
8.棉花姑娘课件
9.四两棉花歇后语
10.拾棉花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