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

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

2022-11-22 08:50:5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秋暮渐晚”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

篇1: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

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

教学目标

知识结构

距今

时间

(年)

发现

地点

所属

时代

生产

工具

经济

状况

社会生活

状况

社会组织

特点

历史

地位

元谋人

170万

云南

打制

石器

迄今为止

发现的我

国最早人

北京人

70~

20万

北京

周口

打制

石器

天然火

简单语言

集体劳动、共享食物、群居生活

早期人类

的典型代

母系

氏族

公社

山顶洞人

1万8

北京

周口

打制

石器

磨制

石器

用骨针将

兽皮缝皮

衣服、人

工取火

按血缘组成固定集团、集体生活

母系氏族

公社的开

半坡人

5千~

7千

陕西

西安

磨制

石器

弓箭

粟、菜、

麻、家

用麻织布、

彩陶定居、建房屋

母系氏族繁荣时期妇人居主导地位共同劳动、消费平等生活

母系氏族

公社繁荣

时期在黄

河流域的

典型

河姆渡人

5千~

7千

浙江

余姚

磨制

石器

骨器

木器

水稻

家禽

陶器、定居、建木结构房屋

母系氏族

公社繁荣

时期在长

江流域的

典型

父系

氏族

公社

大汶口中晚期

4、5

山东

泰安

陶器、玉器

贫富分化、

私有财产、

阶级产生

父系氏族

公社时期

在黄河流

域的典型

原始社会

开始解体

原始

社会

解体

黄帝、炎帝、尧、舜、禹

4千

黄河

流域

部落联盟

及其战争

大禹治水

禅让制度阶级社会逐渐形成

原始社会

向奴隶社

会的过渡

教学建议

易错概念

处于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前期为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中晚期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是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典型。课文中,着重介绍了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社会状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误将整个大汶口文化看作是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典型代表。

教学设计思路

在学生阅读本课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梳理本课知识结构,教师帮助学生理清我国原始社会的分期以及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母渡文化、半坡文化、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炎帝、黄帝和尧舜禹时期的特征。

扩展资料

遍布中国大地的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一、我国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化石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经历了数十万年以上的原始社会时期。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的古人类化石遗址和考古学文化,有以下几种可作代表:

元谋人。早期类型直立人的代表。1965年5月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元谋盆地东侧山麓的小丘上,发现同属一个不大年龄的人体左、右上内侧门齿化石两颗化石。以后经多次发掘,在元谋人化石所在的褐色粘土层里,又发现了石器、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表明约在170万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已在这里生息繁衍。(胡承志:《云南发现的猿人牙齿化石》,地质学报,1973年第1期)

蓝田人。1963年在陕西省蓝田县发现蓝田人头骨、颌骨化石及其文化遗物。蓝田人属中更新世时代,包括蓝田县城东的九间房公王岭和城西北的泄湖陈家窝两个点,前者距今78~80万年,后者距今50~60万年,两地相距29公里,除发现人类化石外,还出土有石器、动物化石、炭屑等。(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陕西蓝田新生界现场会议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65年)

北京人。距今约40~50万年,北京人化石自1921~1966年历次发掘所得,共有头盖骨6个、头骨碎片(包括单独的面骨)14块、下颌骨15块、股骨7段、胫骨1段、肱骨3段、锁骨1根、月骨一块、零散和附连在颌骨上的牙齿153颗、约代表43个个体。除人类化石外,尚有大量的石器、骨器和角器以及丰富的用火遗迹。(贾兰坡:《中国猿人及其文化》,中华书局,1964年)

丁村人。1953年在山西襄汾丁村一带,发现有旧石器和动物化石,1954年和1976年又两次发现人类化石。丁村遗址是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典型遗存之一。在石器中,三棱大尖状器最具特色。丁村文化距今15~10万年。(裴文中等:《山西襄汾县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9年)

山顶洞人。1930年在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发现,故名。属于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距今约18,0。除人类化石外,还出土有穿孔饰物及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并发现中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埋葬方式。(贾兰坡:《中国在陆上的远古居民》,天津人民出版社,1978年)

我国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还有马坝人、长阳人、资阳人、柳江人、河套人等,古人类化石遗存十分丰富。

二、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遍布中国大地,从内蒙古到海南岛,从东海之滨到西藏高原,到处都有发现,迄今总计在6000 处以上。典型的有:

仰韶文化。19首先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名。时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其分布为以渭、汾、洛等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地区为中心,共发现遗址1000余处。重点发掘的有:陕西的西安半坡、郑州大河村等十余处。仰韶文化的陶器以手制红陶为主,房屋遗址发现400多处,建筑形式有半地穴及地面营造等。仰韶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兼作采集和渔猎,一般认为具早、中期为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晚期开始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苏秉琦:《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考古学报,1965年第1期)

龙山文化。泛指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也有称为金石并用时代的。1928年在山东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首次发现而命名。龙山文化内涵丰富,主要分布在山东境内,时间为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河南龙山文化,分布在豫西、豫北、豫东等地区,发展为中国文明初期的青铜文化,年代为公元前2600年到公元前年;陕西龙山文化,主要分布泾河、渭河流域,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共性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石器、骨器、陶器等手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在某些遗址发现了铜器。揭开了青铜文比的序幕。

篇2:远古传说

公元前209年,邪帝鲁司.安达斯出世,并运用其邪恶之力带领小妖与正义力量对抗.其波动之大,影响到了现实世界……

一天夜里,我进入了梦乡,忽然听见有一个声音说:“你是魔界的拯救者,我惊醒过来:“谁?你是谁?“我是引领你到魔界的使者……”说完,我就被一个强大的旋涡卷起,失去了知觉。

我醒来后,发现自己身在一个不知名的森林之中,身旁坐着一个武士,看样子已经死了。忽然,森林深处响起一声吼叫,一只浑身火红的怪物朝我扑来,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寒光一闪,怪物即刻倒地。只见一个少年挡在我前面,他对我说;“我叫岑,你怎么会在这里?”正邪双方正在开战,这里很危险!”我回答道:“我也不知道,一个神秘的声音把我带到这里。”他指了指那个死了的武士,说:“是他把你带到这的,他就是战神哈特,

我们撤出了森林,在一个叫安宁村的地方过夜,我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进入了梦乡。

篇3:远古的传说

在小石林内,有一泓湖水碧波粼粼,湖畔屹立着一座独立的石峰,每天都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观赏、留影。瞧,那颀长高挑的身段,风姿绰约的动人体态,还有那包头衫,身后的背篓,多么像一位彝族撤尼少女啊!这就是著名的阿诗玛石峰。她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故事呢。从前在阿着底地方,贫苦的格路日明家生了个美丽的姑娘,爹妈希望女儿像金子一样珍贵闪光,给她取名叫“阿诗玛”,也就是金子的意思。阿诗玛渐渐长大了,漂亮得像一朵艳丽的美伊花。她能歌善舞,许多小伙子都喜欢她。她爱上了和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相亲相爱的孤儿阿黑,立誓非他不嫁。一年的火把节,她和聪明勇敢的阿黑订了亲。财主热布巴拉的儿子阿支也看上了美丽的阿诗玛,便请媒人去说亲,但不管怎样威胁利诱,都无济于事。热布巴拉家乘阿黑到远方放羊之机,派人抢走了阿诗玛并强迫她与阿支成亲,阿诗玛誓死不从,被鞭打后关进了黑牢。阿黑闻讯,日夜兼程赶来救阿诗玛,他和阿支比赛对歌、砍树、接树、撤种,全都赢了阿支。热布巴拉恼羞成怒,指使家丁放出三只猛虎扑向阿黑,被阿黑三箭射死了,并救出了阿诗玛。狠毒的热布巴拉父子不肯罢休,勾结崖神,乘阿诗玛和阿黑过河时,放洪水卷走了阿诗玛。十二崖子的应山歌姑娘,救出并使阿诗玛变成了石峰,变成了回声神。从此,你怎样喊她,她就怎样回答你。她的声音,她的影子永远留在了人间。阿诗玛的传说故事还被改编成了电影、大型歌舞剧,在国内外放映和演出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阿诗玛的故事也随之广为流传。

篇4:《远古的传说》说课稿

《远古的传说》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远古的传说》是部编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本课主要讲述了远古传说时代华夏文明的发展概况,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生感知和探究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奠定了基础。

2、教学目标的确定

知识与能力: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禅让”是远古时代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从了解华夏族的形成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探索历史演进过程的兴趣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感知教材和搜集的相关资料,使学生知道炎帝、黄帝的发明对中华文明做出的贡献,引导学生将传说中黄帝部落的发明与前课介绍的考古成果图片进行印证,帮助学生分辨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正确的社会发展观,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文明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学生在了解“禅让”含义的过程中,感受远古先民的大公无私、唯才是举等优秀品质,继承并发扬这些优秀品质。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和华夏族的形成历史。

教学难点:理解“禅让”的含义;了解传说与史实的联系和区别。

二、说教学理念

1、师生互动:教师设置问题有针对性,突出学生参与,突出互动探究;淡化知识背记,突出体验感悟。

2、目标生成情景化: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和知识构建的主要参与者。

三、说学法

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好奇心,接受能力较强,渴望亲身体验。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并给予充分肯定,增强自信心。同时注重加强学法的指导,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对七年级学生也是十分必要的。

四、说教法

依据历史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在本课设计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问题探究法、史料分析法等,并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学生感知、探究历史的兴趣,促进学生唯物史观和辩证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五、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我遵循“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真理”这一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课前搜集、整理炎、黄、蚩尤的传说资料。

(二)新课教学(40分钟)

为了顺利地实现三维目标,我将本课设计为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感受新知

第二环节:合作交流,探秘炎黄

第三环节:故事演绎,走进华夏

第四环节:角色扮演,解读禅让

第五环节:创新训练,拓展延伸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感受新知(2分钟)

播放PPT:4月5日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黄帝陵隆重举行,一万多名海内外中华儿女齐聚桥山轩辕殿祭祀广场,满怀虔诚地参加公祭典礼,追念人文初祖功德,表达炎黄子孙敬意,听音乐《黄帝颂》。看完后以问题“黄帝只是传说中的一个人物,视频中的海内外华人为何要祭拜他”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新闻音乐,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营造积极探究的心理氛围。

第二环节:合作交流,探秘炎黄(10分钟)

活动一:杰出的首领

情境一:多媒体展示三个部落的相关地图。

问题1:请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结合课本内容,介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和蚩尤,并讲讲他们的传说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表述,可以了解学生对传说的认知程度,为下面的教学做好准备。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予以总结。

问题:2:有许多为中华文明发展做出贡献的远古先民,为什么只有炎帝黄帝被尊称为中华“人文初祖”?

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黄帝在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伟大作用,思考炎帝黄帝被尊称为中华“人文初祖”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上述活动,达到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目的。

活动二:传说与史实

问题3:我们已经知道,传说中黄帝和他的部落有许多发明创造,前课介绍的出土文物哪些能印证这些传说?传说与史实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情境二:多媒体展示考古成果图片。

①河姆渡人房屋复原图

②河姆渡人骨哨

③大汶口陶器刻符

④河姆渡水井复原图 组织学生将组织学生将考古成果图片与传说中黄帝部落的发明创造进行比较,并出示远古传说和历史事实的概念,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传说与史实的区别和联系。

设计意图:运用史料分析法来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对传说进行理性认识和甄别,从而理解传说与史实的区别和联系,初步培养理性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三环节:故事演绎,走进华夏(8分钟)

说一说:华夏族的形成过程。

故事会: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代表黄帝、炎帝、蚩尤三个部落。各小组围绕课本内容和课前搜集的资料讨论后,派代表分别以炎、黄、蚩尤的身份讲述与其他部落间的故事。在学生讲述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理顺三个部落之间的`关系,并且将其以提纲的形式展示出来。

设计意图:设计上述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储备(黄帝、炎帝、蚩尤的传说),自主学习课本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进行交流探讨,并将交流探讨的成果以提纲的形式展示出来,以此加深对课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尊敬先祖、爱我中华的情感。

第四环节: 角色扮演,解读“禅让”(5分钟)

根据课本内容编排历史剧进行表演。

剧情一:部落首领召开“联盟会议”,介绍尧的优秀品质,并推举尧为联盟首领。

剧情二:尧老了,再次召开“联盟会议”,介绍舜的优秀品质,推举舜为联盟首领。什么是“禅让”?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概括“禅让”的含义,并投影在大屏幕上。

问题4: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首领?

引导学生归纳尧、舜的高尚品德,并加以勉励。

设计意图:通过历史剧表演突破难点,加深学生对课本相关内容的正确感知和初步理解,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历史想象力,在表演中感受远古先民的人格魅力。

第五环节:创新训练,拓展延伸(15分钟)

知识巩固:以问题“通过本课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引导学生回顾新知,以提纲形式归纳全课知识。然后完成练习。

篇5:远古猛兽的传说

《远古猛兽的传说》

夔(kui):传说中国东海上有一座“流破山”,夔就居住在此山之上。夔的身体和头象牛,但是没有角,而且只有一条腿,浑身青黑色。据说夔放出如同日月般的光芒和雷鸣般的叫声,只要它出入水中,必定会引起暴风。在黄帝和蚩尤的战争中,黄帝捕获了夔,用它的皮制作军鼓,用它的骨头作为鼓槌,结果击打这面鼓的声响能够传遍方圆500里,使黄帝军士气大振、蚩尤军大骇。

禺疆:“禺疆”为传说中的海神、风神和瘟神,也作“禺强”、“禺京”,是黄帝之孙。海神禺疆统治北海,身体象鱼,但是有人的手足,乘坐双头龙;风神禺疆据说字“玄冥”,是颛顼的大臣,形象为人面鸟身、两耳各悬一条青蛇,脚踏两条青蛇,支配北方。据说禺疆的风能够传播瘟疫,如果遇上它刮起的西北风,将会受伤,所以西北风也被古人称为“厉风”。

猰貐(yayu):又称为“窫窳”(yayu)。传说猰貐曾是天神,被名为“危”的神杀死,后来被复活,但是变成了食人的怪兽。关于猰貐的外形有很多种说法,比如人面龙身、大小和狸一样,也有的说是人面牛身马腿,或者说龙头虎身的巨兽(如图)。据说由于猰貐喜食人类,所以尧帝命令后羿将它杀死。

祸斗:“祸斗”原本是指传说中居住在中国南部的少数民族,但是它被形容为外形象犬的妖兽,吞吃犬粪、并且喷出火焰。祸斗所到之处皆发生火灾,所以古人将它看作火灾之兆和极端不祥的象征。也有说法称祸斗吞食火,并且排出带火的粪便。

祸斗应该是在神话中被妖魔化的中国南方部落的象征。

九头鸟:原名“鬼车”,长有十个脖子、九个头,据说它的第十个头是被周公旦命令猎师射掉的。那个没有头的脖子不断地滴出血,古人宣称如果九头鸟飞过,要吹灭灯火、放狗把它赶走。有些传说宣称九头鸟的每一个头拥有一对翅膀,结果18只翅膀互相挤兑、导致全都派不上用场。另外,九头鸟也被称为“姑获鸟”,这种鸟掠食人类儿童,喜好群居。

穷奇:“穷奇”是中国传说中抑善扬恶的恶神,它的大小如牛、外形象虎、披有刺猬的毛皮、长有翅膀,穷奇的叫声象狗,靠吃人为生。据说穷奇经常飞到打架的现场,将有理的一方鼻子咬掉;如果有人犯下恶行,穷奇会捕捉野兽送给他,并且鼓励他多做坏事。古人也把那种不重心意、远君子近小人的人称为穷奇。

但是,穷奇也有为益的一面。在一种称为“大儺”的驱鬼仪式中,有十二种吞食恶鬼的猛兽,称为十二神或十二兽,穷奇就是其中之一。

共工:共工是古代传说中神农氏的后代、属于炎帝一族,身为水神,共工有人的面孔、手足和蛇的身体。在黄帝的继承人颛顼治世的时代反叛,被颛顼击败,共工怒而头撞不周山(传说中支撑世界的支柱),造成世界向东南倾斜。之后共工仍不断地作乱(代表洪水的爆发),最后被禹杀死(指治水成功)。

篇6:远古时期的民间故事传说

远古时期的民间故事传说篇三

这天中午,张寅汉走在山间小路上,忽听得林中有响动。他壮着胆子,伏在草丛中向林间探望:原来远处有个人在树枝上结绳要上吊!他不由自主地大喊一声:“且慢!”

那人站在石头上本就有点晃晃悠悠站不稳,猛听得身后一声大喝,吓得滋溜一声,从石头上一屁股坐到了地上。他见张寅汉跑过来,疼得龇牙咧嘴、泪眼婆娑地说:“我的钱财已经被你们都抢光了,我没法再活了,只好上吊,难道你们连死也不准我死么!”经张寅汉一问,原来这人叫林中鹗,江夏人,也是去重庆做生意的,就在刚才,劫匪将他的钱抢光了,还将他狠揍了一顿。张寅汉发了恻隐之心,便说:“你不必寻死了,不如我们打伙一起做,多个人多个帮手,赚了钱我俩二一添作五。等你做生意发了再还我,你看怎样?”

林中鹗听他这么一说,翻身就拜:“恩人,你真是在下的救命菩萨,你不仅救了我一命,还救了我全家!”张寅汉慌忙将他扶起,说:“这可使不得。相逢即是有缘,为了今后行走方便,我们就以兄弟相称吧,你的年纪比我大,今后你就是我大哥了!”

就这样,他俩结伴同行,走了近一个月,总算到了重庆,谁知上街一打听,说这阵子贩蜜的人多了,所以蜜价下跌。有人问他俩为什么不自己到山里野人洞去采野蜂蜜呢,这样既省了钱,蜜的质量又高,卖的价钱还好些。

张寅汉和林中鹗一合计,觉得这人说得有理。好在张寅汉懂得养蜂采蜜的事,便备齐了工具,和林中鹗一起到深山采蜜去了。

他们按当地老人指点,在一座大山腰看到了野人洞。这个洞,在高高的绝壁中间,壁削如镜,人根本爬不上去。正因为人兽难近,所以野蜜蜂都在那里做窠。林中鹗过去开过矿,他想出了个办法,说可以到山顶上去,用绳子将人吊到山腰,然后像荡秋千那样荡进去。

张寅汉说:“好,我年轻,又懂得割蜜,再说我还习过几年武,手脚轻便,就是在洞里遇上什么情况,也可以对付。”林中鹗说:“好兄弟,只好辛苦你了。你可要小心啊,如果在洞中发生什么不测,你只要一拉动绳子,我立马便把你拉上来。

计议已定,林中鹗用一根又粗又长的绳子,将张寅汉荡了进去。

张寅汉荡进山洞,仔细一瞧,心里顿时乐开了花。原来洞壁上到处是深黄色的蜜脾,只是上面爬满了野蜂。张寅汉有养蜂的经验,他砍来许多树枝,堆在山洞中,点燃了火,顿时毕毕剥剥地青烟蒸腾,整个山洞便如乌云封住了一般。那些野蜂怎禁得起这样烟熏火燎,便都夺路而逃,一时间青烟裹着黄云,向洞外卷去。那蜂群飞动之声,如雷鸣,似海啸,好不怕人!等青烟消尽了,那些野蜂也飞得无影无踪了,这时张寅汉便从腰间拿出弯刀,将大块大块的蜜脾割了下来,放在吊筐内,拉动绳铃,由林中鹗一筐一筐地拉上去,再用带来的摇蜜器,把蜜摇出来。

就这样采了几天,黄澄澄的蜜,着实采了不少。可是这天,忽然再也不见林中鹗将筐子放下来了。张寅汉站到洞口,只能看见天上的白云,他伸长了脖子,喊破嗓子也没人应。看看天色暗了下来,仍不见上面有什么动静,他只得在洞中呆呆地坐了一夜,想破脑壳也猜不出林中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被山中猛兽吃了,还是不小心滚到山崖下去了呢?

夜深了,火也熄了。张寅汉无心去添柴加火,只是望着天上的星星想心事,全没有一丁点睡意,无意中一回头,忽然看到山洞深处有一对灯笼,缓缓地向他移来。他高兴得跳了起来,想不到这山洞深处还住有人家?他大声打着招呼向那灯笼跑去。跑着跑着,他忽然觉得有些不对,那对灯笼显得有些妖异,它不是火红的光,而是一种磷火般的幽绿!那分明是野兽的眼睛啊!

虽是冬月,张寅汉的手心却像握着一把水,冷汗津津而下。他退到石壁前紧贴石壁站着,等待着那野兽最后的一扑!好一会儿,它更近了,张寅汉借着洞口的月光,这才惊骇地看出那原来是一条大蟒!这蟒的身子比大桶还粗,一颗脑袋足有小水缸那样大!张寅汉闭上眼睛,心想:完了,这次是死定了!谁知这条大蟒见了张寅汉,不仅没有要吞下他的意思,反倒就在他的身边盘了起来,将一颗硕大的蟒头搁在了张寅汉的身边,然后一动不动,似乎已经睡熟了。过了好久,张寅汉才谨慎地移动了一下身子,那大蟒只抬眼

篇7:穿越远古恐龙时代随笔

穿越远古恐龙时代随笔

“如果到了南京,不去南京博物院,即使你游玩了再多的景点,那也不算你真正到过南京。”儿子如是说。

我也没向儿子再多问其中的缘故。因为我们在决定来南京游玩之前,儿子已经在网上收集了有关南京的多方面的信息。我想儿子既然这样说,自有他的道理。

于是,我们驱车前往到南京博物院,为了方便人们更好的了解江苏过去的历史,除周六、周日闭馆以外,其余时间均向人们开放。只需要到大厅凭个人身份证通过扫描就能领取参观入场券,就OK了。

我们每人手持入场券,随着长龙般的队伍缓缓移动,终于到了我们检票,检过票后,我牵着孙孙在前面,孙孙奶奶和他爸爸随后,左转便来到了一个大厅里,这是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主要以古生物化石为本,以古无脊椎动物、古植物和微体古生物为主,截止,是世界上最大的古生物专业博物馆之一。博物馆藏品丰富,展品精美,其中尤以“澄江动物群”和包括“中华龙鸟” 在内的“热河生物群”化石标本最为珍贵,堪称国宝级的化石精品。呈现在大厅中央的是一具高大的恐龙骨骼化石旁边还有几具翼龙、飞龙骨骼化石,在四周围依次陈列的有野牛、羚羊、梅花鹿、野生大象的骨骼化石,我被眼前的古生物骨骼化石给吸引住了,同时小孙孙瞪着一对杏仁眼,一眨不眨的定定的看着这些稀奇古怪的古生物化石。

眼前的景象似乎把我引到了远古蛮荒的古生物时代,这是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新奇、有趣的精心设计让科学不再枯燥。置身馆内,我和小孙孙似乎随着时光机,穿越回到了1亿6千万年前的远古恐龙时代。古老繁茂的小叶型蕨类植物,体格庞大的食草恐龙在茂密的森林旁悠然地吃着树叶,凶悍无比、追逐猎物的'霸王龙从身边快速掠过,头顶上盘旋着无数的翼龙。

听人介绍,我们兴致勃勃地边听边看,从中我们得知最早的动物出现在海洋里;早在恐龙时代,蟑螂和老鼠就已经存在了,真让人不得不佩服它们的生存能力! 来到“恐龙园”,我看到一个几层楼高的骨头架子。这种龙叫合川马门溪龙。 “爸爸,好高好大呀!”小孙孙对他爸爸说,孙孙那疑惑的表情,惊奇的目光,把我们都引得哈哈大笑。

然后我们上了二楼,见到了距今九千万年前的恐龙蛋,还有一种叫“蜂巢珊瑚”的动物。哈哈,珊瑚原来也是动物,真是意想不到呀!接下来我们还参观了各种稀奇古怪的化石,大家不由得发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的感慨。

这次古生物馆之行就这样画上了一个句号,由于时间的关系,看得出来大家都意犹未尽。

我想待到明年有机会,我们一定要再去那儿,细细的品味一番,何许会有更对的新发现。

篇8:七年级历史《远古的传说》教案

【学习目标】

1.记住远古传说中的重要人物,记住汉族的前身和中华人文始祖。理解传说与史实的联系与区别,理解“禅让”的含义与实质。

2.培养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以传说应正历史的基本方法。

3.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了解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验大禹治水的艰辛并了解其业绩,体会人生的价值。

【重点难点】

1.炎帝,黄帝与华夏族的形成,禹治水的传说。

2.传说与史实的区别与联系,部落及部落联盟的构成和实质,“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学法指导】

独立预习,敢于表达,学会聆听,合作讨论。

导学过程方法导引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

一、自主检测:

.1、远古时,我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传,在黄河流域的xxx和xxx领导的两个部落十分有名。在东方,xxxx领导的部落力量很大。

2、xxx战胜xxx以后,两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生活、繁衍,并不断融合邻近的部落,构成后来xxx族的主干。

3、华夏族尊奉的祖先是xxx和xxx。

4、黄帝以后很久,相继接替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是xxx、xxx、xxxx,他们都是经过民主推选实现的,在历这一制度被称为“xxxx”。其中在治水的过程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xxx。

二、我的疑惑: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1、我国的远古传说为我们了解原始农耕时代的历史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

2、禅让的实质是什么?

3、大禹治水的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检测反馈,学以致用】

1.)禅让制的依据是

A.财产B.武力C.才德D.门第

2.某台湾旅行团要来内地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该去()

A.黄帝陵B.大禹陵C.秦始皇陵D.中山陵

3、下列各项,与炎帝无关的是()

A.制作耒耜,教民耕种B.尝百草,寻药物C.创制历法D.发明陶器

4.“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孙中山先生的这首诗歌颂的是()

A.女娲B.黄帝C.炎帝D.禹

5.今天汉族的前身是()

A.蚩尤部落B.华夏族C.匈奴族D.东夷部落

6.根据“禅让制”,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的选拔是由()

A.前任部落首领任命B.部落首领推选

C.全体氏族成员表决D.德高望重的人竞选

7.传说中的原始部落联盟首领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舜②尧③禹④黄帝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②①③D.③④①②

8阅读下列材料,正确回答问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xxxx《礼记?礼运篇》

(1)《礼记》中这段材料讲的是什么社会时期的情况?

(2)“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什么意思?这种办法历史叫什么?

(3)举例说明当时是怎样“选贤与能“的?

(4)“贤”与“能”具体指什么样的品质??

【总结提炼,知识升华】

1、学习收获

2、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何在浩瀚的史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和感悟并逐渐掌握方法。

【课后训练,巩固拓展】

课本p16学习测评

【课后反思,自悟自励】

自觉预习,独立完成。

有疑惑一定要记下来。

小组讨论完成,并展示按照老师的要求,分组展示,(可以抽取一三五组到黑板前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二四六组准备评价,不参加展示的同学应认真倾听或认真观察展示情况,随时准备补充或更正,2、展示完毕后,进行互评(可以生生互评,组组互评,也可以师生共评。)

独立完成,老师点评。

篇9:社会时代观后感

最近观看了《社会时代》大型纪录片,该片共6集,每集讲述的都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不同主题。如第1集《城市化》,第2集《幸福园》,第3集《活力源》,第4集《社工情》,第5集《公益行》,第6集《和谐梦》。

该纪录片由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北京电视台、17创意机构联合创制,历时三年,以中国社会转型为背景,通过讲社会故事、写公益人物,充分展现中国社会的发展图景以及在城市化发展过程所积累的矛盾和暴露的一些问题,体现了我们党事实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为民服务的担当意识,更是突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通过观看,我对该纪录片中的第6集《和谐梦》印象最深,讲述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但是人们在享受丰衣足食的同时,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同时出现,如环境问题,住房问题、医患问题、食品安全、教育不公等矛盾此起彼伏,愈加复杂。此时,我们的社会服务单位就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中有几个例子:,一个因经济问题被坐牢出来的李某来到北京市朝阳区中途之家,这是一家专门为社会三无人员免费提供3至6个月的生活和住宿,在此期间,学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一些技术,如驾驶证、厨师证等等,李某在那里就拿到了驾驶证,后来在一家公司开车,同时,他也享受到了第一批公租房。另外还有一个名叫张淑琴的一级警督帮助服刑人员抚养孩子的故事,她了解到一些女犯因为孩子越狱、自杀的情况后决定帮助他们。于是她翻阅各种资料,向政府写了调查报告,希望政府能给这些孩子提供帮助,管这些孩子,可是政府没有回应,于是她离开她的工作岗位―监狱,决定自己干,5月21日第一个儿童村在陕西三元县东周村成立,来,张淑琴在北京、辽宁、江西等多个省市建立起9所太阳村,代养了6000多个孩子。然而在她建立太阳村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阻挠和困难,但是她一直都没放弃,为了孩子们的生活、成长她坚持下去了。如果我们的社会像他这样的人更多一点,我想我们的社会肯定是会越来越好。

总之,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必须明白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邓小平讲过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不动摇,我们发展了,经济总量上去了,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更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真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缩小差距,社会更加和谐。

篇10:社会时代观后感

我单位根据公司的精神,组织全体职工观看了大型纪录片《社会时代》,职工普遍反映觉得这是一部好的作品,该片通过讲述社会故事、反映时代变迁,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特别是北京社会建设的巨大变化,对积极探索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中国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通过几个公益人、公益组织创业和发展的感人故事,让我们了解了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一种社会责任。通过反思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带来诸多社会矛盾的现实,让大家了解,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任何一个国家从落后到发达,都要经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都要经历社会转型。从历史经验来看,社会改革,一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二是着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如何使社会更加有序、更加活跃,从而更加和谐,已成为历史性的考题。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任重道远,作为我们这一代人,正赶上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的使命神圣光荣,一定要担负起肩上的重任,努力工作,为祖国的发展,社会的和谐,人民幸福,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北京市顺义王各庄粮食收储库

二一四年十月九日

【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相关文章:

1.七年级历史《远古的传说》教案

2.远古家园范文

3.大型纪录片《社会时代》观后感400字

4.立冬的由来和传说

5.新年的由来和传说

6.清明节的由来和传说

7.关于端午节由来和传说

8.复活节的由来和传说

9.重阳节的由来和传说

10.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下载word文档
《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