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文字看文字散文
“渺渺”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跳出文字看文字散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跳出文字看文字散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跳出文字看文字散文
跳出文字看文字散文
我们都习惯于文字中,寻觅作者的内心波动,猜疑他的情感世界,其实,很多时候,他只是不经意间,被一花一草,一景一物,触动了灵感,使指尖文字飞舞。
不要一味地追寻作者文中的一言一行与谁有关,他只是习惯了把所见所闻,赋予文字的美,凭着对文字的痴傻,用这种无声音的方法倾诉,诉说着心中对世间的种种。
依心而走的文字,流淌着暖心的'故事,字字入心,句句含情,却不一定是自己的故事,也不属于某一个特定的人,只是借用了作者的手与情感,表达出来而已,若你非要找主人翁,那只能是自找心累。
很多时候,连作者本身也很难说的清,此文为谁而写?说不定,不经意间,你已经入了他指尖柔,而你却并不知道,作者笔下行云流水,喜忧参半,更多的是代表一个群体,而不是个人,只是,习惯性地把第一人称呼定为了我或是他。
若作者只局限于自己的故事,那他文字已经有了禁锢,笔下天地无边际,他又岂会轻易捆住自己的灵魂,禁锢自己的思绪呢?只要记得,你是他的听众,你是他篇篇文字的动力来源,他的文字因为有你的品读,因为有你的共鸣,而有了温度,又何必去追寻作者为谁倾心,为谁而失落呢?
每位作者都可以掌控文字,只是,很难掌控情感,可以美化文字,却美化不了内心的感受,故事多变,情感却是真实的,内心的些许无奈与憧憬,加上细腻的情感和善于发现的眼睛,便可将文字温润。
很多文字,都经过包装,打磨,美化过后才呈现出来的,所以,当我们单看文字的时候,已经不是它原有的模样了,一些快乐或忧伤的文字,只能代表作者当时的写作心情,若把文字错开发表,那么,品读者看到的一些文字,已经不是此时的心情了。
跳出文字看文字,是一种阅读的升华,你不再紧紧局限于文中的情感故事,而是真正知懂作者写文字的初衷,他只是想通过文字,向你默默地倾诉,诉说着满心的眷恋、不舍与感悟。
篇2:文字散文
文字散文
一
光阴催夏夜,清风戏鸣蝉。
待到白发时,才知泪浅灰。
二
明月轻轻探,珊斓云影间。
不知夕几何,唯见荷欢颜。
三
昨日寒守塞上前,今夕已处明月间。
欲愁挥手攀星辰,只忧战友天河间。
四
取月摘星为欢颜,只祭塞上战士现。
亲手轻挥清风圆,但愿能飞玉门间。
五
明月星辰聚欢颜,万花芬芳无极限。
挥手飞星入凡间,心盼塞花满墓野。
六
蝉棘裂弓惧,黑云掩明天。
花落本无情,唯见魂遍野。
七
清风抚我眉宇间,圆月伴我到天明。
弹指一间荷花颜,寄入不现彩云间。
八
挥衣袖,明月星辰沧桑现,待我乔装一云间。天之痕。战士东征西边过,不见还。星天外,圣上黄金殿内俱欢颜。怒发冲冠,不见潇潇雨歇现,愁入眠。塞上夜紫凝满野。英魂悲。将军角弓已惨烈,入眼唯见百川血海一片,染江山。杯酒一唱寄云霄,愁不变。叹不眠,我敬边塞英雄情一遍,可感天。三峡现,滔滔黄河竟折无数好汉无限,猿鸣三声泪无边,力锤鼓声声不起,红颜老。望穿黄鹤难入彩云间,倾世容颜已成白骨一片,待郎回。只愿胡马难敌王师军,可平冤。
【前七首挑战极限是3分钟一首,第八首是15分钟来完成,可能有些差错,莫见怪,有些是用他人角度来写的】
篇3:文字散文
关于文字散文
当来到一块很久都没有来过的故土时,那感觉真的是熟悉又陌生。
或许已经全然忘却了当时的那份心境,究竟为什么会选择淡紫色的背景,会选择《不怕痛》作为背景音乐,会把这块土地的名字叫做月光下的彼岸花。或许已经忘记了那段心境,当我想重新拾起这样一份恬静的时候,不停闪现的过往却难以拼凑出一幅完整的画面。
既然没有发现文字的踪迹,那么就从这样一个话题开始吧:文字的感觉。
我记得很久以前我是一个不善于使用文字去交流的孩子,那个时候看到一条短信都不知道该怎么回复,甚至被老师说:“你写过作文吗?!”以前与文字之间总是有一种隔阂,总会有一种难以拉近的疏远感。
可是慢慢的,文字一点点的多了起来,开始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于是,很多情感以文字的形式夸大着,很多情感也被文字的局限所缩小着,也许会有一点点文字能够碰触到自己内心很真诚的角落,而那毕竟只是一点点。
叶兆言老师说过:“写作是一桩寂寞的买卖。”也许古人对于文字一泻千里的感触永远是想象罢了。如今,会有几个人静静的沉淀下来,去品读谁的文字中贮藏着怎样的感觉呢?毕竟是少数。
韩寒的文字是犀利的,小四的文字是悲伤的,其他人的文字也都有着自己的特点,或者是朦胧或者是直白,或者是含蓄或者是坦荡。当然有的人为了文采而大量的堆叠华丽的辞藻,有的人为了创新而编造着让人难以接受的故事。无权去评论谁的文字,文字,靠的应该是缘分,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可以甩一句:“写的什么玩意儿。”然后把它们放在一边。
文字是交流的一种方式吧,可是终究不能被理解的是,为什么内心的情感通过文字表现出来就剩下了矫揉造作?为什么辛辛苦苦的炼词造句就成了无病呻吟了呢?为什么心情明明是阴天却还会有人去给你泼上一场倾盆大雨?也许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代沟罢了。也许我也曾受不了写一些文字却得不到一个人的评论,受不了那种被人忽视的.感觉,所以今天才选择了这个没有人认识的地方进行写作,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有一个上语文系的梦。希望自己的文字能让更多与我感同身受的人看到。但是这个梦又显得如此的遥远,还驾驭不了很高深的文字,也许语文水平只是平平,不足以走进理想的大门吧。
虽然我的文字总是被冷落的,虽然我的文字在某些人眼中是很矫情的,但是我还是希望能够继续的去写下去。也正是文字,一次一次舒缓心中的伤痛。
文字的感觉,是淡淡的不加修饰。我爱这种感觉。我爱每个人的文字。
心,不平静
从来没有想过,她会爱上我爱的人。就像他说的,我爱你,心。也像他说的,心,我感觉我爱上晴了。
晴,我一辈子最重要的人;晨,我一辈子最爱的人。我不知道我竟会这样自私,有一天我对晨说,照顾好自己,我希望你离开晴。我不希望你对一个不值得你爱的人动感情。
我爱你,晨。你的心在这里等你。
篇4:透过文字看人生散文
透过文字看人生散文
文字是花、文字是泪,文字是我心中的一个梦。华美的文字犹如一束鲜花,芳香而美丽,令人赏心悦目。沉郁的文字则像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令人向往、令人恻隐。
其实很多时候我是不敢谈文字和人生的。唯有通过写作来表达。身边经常接触到的也就那么多人,也没有如我这般热爱文字、喜欢观察生活的人。
然而再好的文章也做不到让每个人都喜欢,里面难免会有一些读者不喜欢的字词……就是大作家的文章也是一样。因为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学识阅历不同,对社会的认知不同,对文字的理解也就各有不同了。所以交谈只能和有共同语言的人;文章只能写给懂你文章的人。
要一起谈论文章首先得有个喜欢文字的'、喝过墨水的人。若是遇到工地工人和环卫阿姨,就是让他们看著名作家的文章,在他看来也不过是一些聚集在一起的方块字。和他们一起谈社会,讲社会主义,就是把《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读给他们听,他们或许也会觉的站不住理,依然会感觉自己的看法才是对的。
就是弹琴的高人俞伯牙,也做不到让每个人都喜欢听他弹琴。否则钟子期死后他就不会因为再没有能听懂他弹琴的人而摔碎琴,终身不再弹琴了。
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匆匆地在世上走一遭就要匆匆地离去了。叹息时光短暂,岁月蹉跎。难道是我们真的不如人?
有人做过调查:人类智商最高的和智商最低的占比例很少,有百分之八九十的人智商都是差不多的。他能发财你不能;他能做领导你不能。并非自己智商低,只是你把机会让给了别人。这些人前显贵的人,也并非是三头六臂、足智多谋。而是懂生存之道、知处事之理、善察颜观色、能运用自如。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安贫乐道即可。
安贫乐道,并非苟活于世。是看透了社会、看淡了人生、看尽了繁华后的沉静。不再如豪放派那样大肆泼墨;不再像年少时那样挥霍青春。慢慢地开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安之若素。写一篇文章、述一点感悟,悠然的品一杯茶,读一卷书,如此甚好。
如果看开了,名利真的是虚无缥缈的。到最后还不是: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在我看来还不如留一些文字于世,写一些感悟放飞。让它发出一些光和热,遨游世界将温暖蔓延。
篇5:杂谈散文:文字
杂谈散文:关于文字
我喜欢周末或者放假的日子,可以静下心来安静地写文字。因为上班太忙,腾不出时间和精力。
写文的最大坏处就是把自己的心情和生活全暴露了。有同感的人会保持沉默或者发个说说,持否定观点的人在心里不知会怎么想。我读别人文字的感受大概也是这样。
其实这都属于正常。写文字就像一个人在自己心灵的山谷里呐喊,你喊什么呢,听到看到的人自有回声。而有些场景是不需要回声的.,就像山谷里生长的花或草,或者溪流,或者丛生的野鸟,都各自安静地活着,谁也惊扰不了谁的幸福,抗干扰能力特别强。
想想写文字到底有何意义,也不过是自己一吐为快舒服罢了。如果这样想,那文字又有何价值,鲁迅先生又为何弃医从文,以笔作为战斗的武器去唤醒更多沉睡麻木的灵魂。
看来文字还是自有它的妙处。它可以拯救心灵,泅渡人们走出生命的困境,走出内心的痛苦和艰难的人生。我们从文字里看到别人走过的路别人的生活,对我们是一种帮助和指引。
文字只是记录思想的一种符号。丰富的生活,伟大的人生,宏大的历史场景总需要恰到好处的文字来展现。文字着实有严谨修炼的必要,表达不清晰或一字之差会误人千里。
我重拾文字,也是出于生命的一种需要和表达,为了拯救自己泅渡自己,通过文字寻找到自己生命的出口。在因了生活里发生的一些事,在心灵世界最艰难的日子里,因心情抑郁而精神生病,通过一篇篇的文字释放自己才能走了出来。
如果你觉得生活没有那么好过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写写日记,不论写得好坏那都是写给自己看的,无需讲究文风或格式,它只要能够帮助你度过那段时期就行了。
写文字不分彼此,拿起笔来你就是作者和自己的读者,就是如此简单。没事的时候不妨动动手动动脑子写点什么吧,它会丰富你的思想和生活,而且也是一种美容美心的工具,仅此而已。
篇6:亲爱的文字散文
亲爱的文字散文
1、写下的文字。
坐下来想写一些文字,终于不知如何开场而放弃。我写文字许多时候是因不知如何开场而放弃。在我,文字的开场总不是一件轻而易举和随心所欲的事情,有人说,人有话要说而无处说才想到写。
其实,我总是有话要说,却不知对谁说,想写,又不知如何开场,因此,我的写总是困难,我总希望自己给人惊喜,自有一格,不俗于世又不重复自己,所以其中艰辛可想而知。而有时,写完字后又总是战战兢兢,心中像揣了一只小兔,诸多不安跳动着。于是放着,放着,直到对那段文字的感觉冰凉一片,知道再也捂不出什么热度了,知道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才真正的放弃,然后出炉。于是,搁置也就成了写作的习惯,许多的文字就这样搁置起来,有时已经成篇,有时是一个残品,有时只是一个题目。
有些题目已搁置了两年之久,而内心的话语却无论如何没有要开场的意思,怕随意的开了场,说了,诉了,之后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终于有冰凉一片的时候,如许多自己写过的文字,再好也不愿再去碰它,何况自己不满意的,那文字的标题上自然就挂了蛛网,连掸一下都懒得掸掉它。所以更多的时候有话要说,又因为知道不知如何诉诸,于是搁置,于是捂着,直到有一个适当的机会,一个必要的口子,一个充足的理由。而有些东西总也没有要开场的意思,那么就这么搁置起来吧,直到有一天想说了,再慢慢说出。
2、无懒的文字。
现在时兴读古,中国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让人折服,而千年《诗经》就成了古典文学的代表,那么多人在读,在写,在诠释,在给它一种全新的意义。这是古人也不曾预料到的`吧。
我读文字也是挑剔,不是随便哪样的文字就被折服了,有些文字读过一遍就不愿再看,或者有些只开个头就已知道它要说什么,全没新意的文字又是这么多,我实在没有时间在那些文字上下功夫,更没有时间去分辩好坏,但总有一些文字会让我倾心,而这样的文字少而又少,这样的文字也总带着一些蛊惑的道行,走啊走的,就径直走到你的内心深处了。然而,有时候,走到你内心深处的文字,却又不得不死拉硬拽地从心里剔出来,这时,你才看到了它的泼皮无赖相来,你为它的泼皮无赖相感到好笑,同时,你又想哭。哭得自己无处安身,无法睡眠。
这个晚上注定是无法安静下来的。心又一次疼了起来,若隐若现的,直到一点点清晰,直到一点点完全陷入。不为别的,只为它们,那些曾经为之哭笑的文字。那些字啊,每次读它们都听得到隐约其间的轻轻叹息,那是一个个为生活的女人,一个个为生活的男人,或者一个个为生活的倾诉者在灵魂深处发出来的声响。那曾经是一个睡着的灵魂吧,在一个适当的时机悄然醒了,对着窗棂外的光阴不经意的叹了一口气。其实,我觉得,那是一颗心在那个气清神明的世界里徜徉,往返,流连,累了坐下休息时,就轻轻叹息了一声。而一个人和他同时沉入到那个世界的时候,也就听到了文字里的叹息了。
我是这样的一个人,我听到了那文字的叹息,于是为它们疼了,越来越疼,难以逾越。
3、亲爱的“散文”们。
20xx年的第一晚以为下了雪,待扑到窗前看,却是大白的月亮照的天空煞白。于是笑自己痴癫,可等第二天早起,习惯性地走到窗前,发现真有一地雪,白汪汪的。知道这不是我痴,更不是我癫,是天知我心,还我心意来了。
也是这一天,我拿到了20xx年的第一期《散文》。翻书看时,打头的是李汉荣的《购物记》,一开始写的还都是较低调的物件,六七十年代的日常必备品——皮鞋、纯棉,罐头鱼,顶针,草冒,之类的,要不就是他母亲喜欢穿的阴丹布啊,他小时候吹的笛子啊,连环画啊,农民们出出进进的农具店之类。后来他往高层次上走,也就是说从过去一步步走到了现在了,看那瓶装水,丝绸店,华盛顿州的苹果,新西兰奶粉,巴西咖啡;就这样不知不觉地,他一步一步往高品位的康庄大道上走着,后来竟然购起了印度檀香,巴西亚马逊红木地板,意大利红酒,鳄鱼牌皮带。一看就知道,这生活的走向够散文。其实,散文也是需要这样一步一步走向高品位才行,哪里有越来越低俗,越来越让人无心展读的呢?
喜欢散文这么些年,喜欢的是那些散散漫漫的句子,喜欢那些句子中透露的心情,喜欢那些纯白描的事物。拿到一本散文,最先看卷首语,卷首语似乎代表了那期刊物的好,其实也不是,它并不能代表什么。一部卷首语,洋洋几百言,只不过是个药引子。说穿了,药引子在一付中药中起的不过是一种意念——心里作用罢了,中医汤药的药力全在药方中看家的几味中药上。而去年的《散文》翻来看去,老旧的几张面孔,道不尽的家长理短,未免有一个绣花的枕头装了一袋稻草的嫌疑。所以,我对去年的《散文》有些失望,不知是它越办越低级,还是作者们越写越差,或者是我对它的要求越来越高吧,反正让我爱不释手,又震撼了我心的没几篇。到是以前的《思想的芦苇》、《此岸花》、《上海荼糜》、《让味道上天》、《息妫的悲剧》们让我百读不厌。
所以拿到今年的第一期我实在是希望它如今年的第一场雪一样,让我痴,让我癫,让我爱不释卷地流连其间才好。
篇7:维修和文字散文
维修和文字散文
谨以此文献给真诚对待文字的人们。
------题记
我是做电子技术服务的。
前儿去老师的儿子彭哥家宴,师嫂子说去年前买的电磁炉不能用了,是她用过的几个炉子里最好用的一个:好看、调温操作简单、火快、省电、风扇噪音小、便于清洁......,一大堆惋惜的话。我谑笑说我愿意做个炉子,嫂子白眼,又说当时拿到售后维修点,那里的师傅检测后说暂时没配件,嫂子拿着炉子又走了几家维修部都说不好修,就拿回来了放到现在。
我有好多年没动过电络铁了,这半年来闲点的时间也都被张廷玉大人占去了,平日里亲朋的家电坏了我都推说没空。那会儿,忽然动了心,想重温一下往日艰苦求技、艰辛求生打拼时的感觉。饭后,就顺手把这个炉子带了回来。
经过两个夜晚的不懈努力,这款简洁大方的炉子的维修终于成功告罄。这两晚为它脑袋瓜子转了很多弯路,总以为毛病出在大件上或通常线路上,其实就是这两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东西捣的鬼,如果其他电路整体达到设计要求它俩可以不工作<图片中正中间那两个小元件>,是电子元件里最常见的型号,市值不到1元。
总结一下经验:
1、商业承诺并不代表质量和守诺。 “诚信”二字,早已经被用的.泛滥成灾,街头巷尾大人小孩都会说几句有关于诚信的话,国学里的N多经典也早已成了现代“文明人”武装自己的神器,实际行为呢?我看来,华夏族发展至今,应是到了一个经济高速发展、人文停滞状态。冀望国学精粹不会遗失,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时候,人们会自然而然会想到国学,国学的好处,承之、染之、浸之、传之。唉,也许这要过十年、二十年或几十年。
2、再美好的事物也有瑕疵。
3、自我提升是主要因素,我有好多年没去更新自己的技艺库了。彭木木的魅力风靡全球,并不是马可姑娘设计、装扮出来的,而是她的内涵迸发体现!经常浏览九九网、等网页,许多的文字篇名都很好,文字流畅,描述画面也很优美,似是很有意境、怡情,但经不起推敲,功底何在?几句家常话分段就成了现代诗、按律填字就是古体诗,我自己也是这样子的,而且在生活圈子里沾沾自喜、洋洋得意。真要到了内功深厚的先生面前,我就成了三季人了。世事繁杂,许多文友们并没有太多精力投资于阅读,有选择性地大量阅读适合自己心境、情性的文字,能尽可能快的提高自己并努力钻之研之,我认为这样做是有必要的。
4、别看元件小,市值不到一元,但它的作用不可动摇。狐儿登陆至今日整整五个月了,每次看到网站管理“晨暮随心”的个性签名都会升起莫名的感动:“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社会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地位、能量、价值、名品固然有区别,社会分工不同,支撑社会发展、文明进步还是要靠全民共同努力改造、征服这个世界。可以这样说。这里每一位用真诚的心、忠实于文字的人,对文学的良性发展都是有力的作用者。
5、元件小,在想不到会出故障的电路上,走了很多弯路才找到故障点。需认真对待每一可能。君子可靠,小人难防啊,呵呵呵。
韩非亦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人,都有错的时候,经常自检自、责己、自律,再小的不良习惯也极有可能酿成大祸,警钟长鸣,鸣的不是别人,应该是自己。我经常犯一些习惯性错误:试图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之心、作秀摆弄等诸多毛病。说好听点,叫文风;说实在点,是在玩弄文字、亵渎神圣的文字!我自责!
从古到今,写作大师都很重视文字的修改。有个小故事,摘录来一赏:欧阳修伏案灯下,专心致志地修改自己的文章.他的夫人打趣说:“你又不是小学生,还这么认真地改文章,难道怕先生责怪吗?”欧阳修说:“我写文章是要留给后人看的,这样认真修改,是担心文章里还有什么毛病,怕后生笑我啊!
巴老也说:“写到死,改到死。”鲁迅先生、路遥前辈更是如此。注重修改,认真对待每一可能给读者带去的不愉,是必要也是责任。
6、建议友们选购商品时大众化点好,省去了很多维修、维保的麻烦,从善如流。当然,土豪除外,呵呵呵!
在过往的书文典籍里,我个人比较喜欢白居易、陆放翁、司马迁等多一些,原因就是他们的文字容易懂一些,不像近几月看的《明史》,太晦涩。文艺是为社会服务的,是人们的精神食粮,作者在抒发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同时更要在审美的位置上为社会服务。简单一比:《梁祝》是个悲剧为什么长诵于世?情节透明、审美价值高!当然,做学术研究的除外,他们是土豪,是几千年文化的传承者,占主导地位,我们应在内心里感激他们为国学的延续而默默的耕耘。
维修、维保文字,是我多年的夙愿,我愿用余生尽力之!
祝文友们圣诞快乐!
篇8:文字情缘散文
文字情缘散文
生活是什么呢?柴米油盐,喜怒哀惧?我也说不清,偶尔发呆地坐着,偶尔兴奋地跳着。人都活在现实,心却游离于虚拟。不喜欢活在想象的梦境之中,因为梦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不论你是谁,现实都是工作、学习、家庭;无论你有多少不同,也都一日三餐;无论心怀多少壮志,也必须养家糊口。而除去这现实的表面,每个人又都只是自己,不是其他什么人,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世界,独秀你的与众不同。里面有什么,自己真的了如指掌吗?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我想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我需要什么呢?我曾经一次次地追问自己的内心。可是岁月在流逝,我却依然没有一个答案。
与文字结缘,究竟是人生的偶然还是一个必然呢?遥想最初的相识,或许应该只是对文友“梅”的羡慕,读她笔下流淌的文字,看她的无奈,她的倔强,她丝丝缕缕的心事,方知作文原来,可以如此直白地我手写我心。
学生时代,便是在心里仰望着“梅”的文字,一路走来。后来为了求学各奔东西,飞雁传书成了那个时代里最快乐的记忆。也许就是从这些书信开始,我更喜欢上了文字。那些年里沉默不语,也让我与文字走得更近,慢慢养成了写心情日记的习惯。人总是需要表达、需要沟通的,当声音被有意的压缩,内心的独白便如破土而出的竹笋,在泛黄的纸页肆意地长大。就这样一步一步沉沦在文字的情缘中,直到婚姻。.
婚后一度停笔,那些没有文字的日子,是什么样子呢?也许度过的那些黑夜..还曾记得,也许枕过的枕头还有残迹。没有文字的日子,人变得麻木,只是为了生.存而生存,心已经随着文字被封冻,转眼几春秋。文字再不是心的依托,真正地只成了工作,寒来暑往,朝朝暮暮。
六年前有了网络,偶然间发现了空间的存在,似乎在一颗封冻的心中,射进了一缕阳光,从此流连于空间,心渐渐融化。文字的再次出现,使得原本死水一般的生活,再次掀起涟漪。从只言片语,心中疲惫的感觉渐渐释放。终于,我在文字里找到了归属感,找到了安全感,在文字里有了温暖。文字不是为了给人看,不是为了让人评,更不是为了名和利,它只是自己的心,痛了它能滴血,欢乐它能飞扬,愤怒中怒发冲冠,悲伤中满眼泪光。
有时自己就会想:如果没有文字,自己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会干什么呢?看电视吗?进家,先把电视打开,找一个电视剧,也许法制节目,也许科普片,让屋子里充满声音。然后自己随着节目或悲或喜,或甜或苦,嬉笑怒骂;或者只是一种空荡荡地填充,自己不知所云?
是不是会去跳舞呢?也许会吧。找一个同伴,吃过晚饭,和人一起溜溜达达来到广场,音乐响起,自己便在人群中随着音乐和一群老太太扭扭跳跳,这不也是自己曾经想过的一种生活吗?
亦或者没事了,就找人一起逛街?找个谈得来的朋友,相约而行,在商场里,瞅瞅这个,看看那个,囊中羞涩,过过眼瘾?会不会也学着别人玩麻将、打游戏呢?似乎更不是自己的风格,我本是个喜静之人,那些吵吵闹闹,真快烦的人犯心脏病了,这个是万万不会的。
像同事那样十字绣吗?看着人家一幅一幅的作品,真的很养眼,可以装裱起来挂在家里,也可以送给朋友。可是想想,那低着头一针一针就感觉头晕眼花,脑袋疼,脖子疼,恐怕以自己的个性,情愿躺着,也不想了吧?要不也学着养花种草?自己小时候也是十分喜爱花草的。一花一世界,一草一春秋。自己是真的想过,什么时候,再重拾这一爱好。一想到因为自己的笨手笨脚,将原本鲜活嫩绿、生机勃勃的花儿,养成了空花盆的时候,自己还是很失落的。总有一天我会尝试着再做起来的,可也不是现在啊!
还有什么其他的?似乎那些都是别人的日常生活,怎么自己就不喜欢呢?在空闲的时间不写点文字,我还能干什么呢?唉,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呀!还是不勉强自己啦。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自己的文字中,没有那些作家的丰富多彩,只是自己的喜和泪;没有五花八门的内容,只有自己的一路风光;没有变幻莫测的体裁,只是自己的随意涂鸦。在空间终于找回了自己,失落已久的色彩,在这里也认识了许多一样喜爱文字的朋友。
和“细雨”的相识是那么的偶然,只是一个日志发表后弹出的自动链接,把两个天南海北的人联系在了一起,一见如故,文字的路上又多了一份惺惺相惜。有一天,在浏览细雨空间突然多了一个马帮的称呼,看着细雨的文字,听着她的介绍,马帮――一个热爱文字的群体,就这么走进了我的视线。
最初加入,看着群友的日志眼花缭乱,有点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慢慢熟悉了,知道在这里自己走进了一个更大的空间,也认识了更多喜爱文字、文采飞扬的朋友。一提命题作文,开始心里真的没底,很怕,怕这些命题,会把自己弄得焦头烂额。毕竟自己太过随心随性,如果不能坚持便成了逃兵。一直不敢承诺期期参加,生怕什么时候自己便违背了诺言。不管多么忙碌,心情多么不好,总会抽出一些时间来看看朋友的文章,感受着不同的喜怒哀乐,享受着群里写作的快乐。在沙沙和江南的介绍下,又认识了江山文学,一个更高的文字殿堂。
文字本就是一种真情的流露,是内心世界的一种呈现。自从和文字为伍,最初也便只是记录一下自己某时某刻的心情。当一步步走过来,才发现,只如此还是无法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我要将自己的人生和所见所闻,用简陋的文字来做个记录。而懒惰如我,时常是等到心情不爽,才会提笔。
而自从加入马帮,可以经常看到朋友的文字,从朋友的文字中去想象,文字背后那是一个怎样的人生?每隔半月就要提醒自己:喂,动动啦,你看题目出来啦,这一期的题目你又想到什么啦?不管好坏,自娱自乐吧。何况还有很多朋友过来串门呢?于是懒惰便靠边啦。现在我已经喜欢上了每次看到题目,任由自己信马由缰,悲伤也好,快乐也罢,那些文字里都有自己想要诉说的某种东西。
如果没有马帮,我是不是依然会不想动笔了就一直沉默,直到生活把自己压得不得不弄点声音出来?是不是自己依然在自己的空间坐井观天?如果现在没有了马帮,真的.会让自己重新陷入困境中,陷入僵硬麻木的思维中,任凭自己一天天的老去。没有了督促,便没有了进步。
突然得知沙沙离开了,继而落叶也走了,平时群里人员的变动我很少在意,但这次心中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更主要他们都是马帮的核心。看着她们离开,其实自己可以理解,累了就休息吧,她们已经付出了太多太多,我们在享受着惬意的写作的时候,她们却在默默地付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看着大家的讨论,心里如此的疼痛,更多了一种危机,心里感觉慌慌的。生怕帮主突然又来一句解散,大家便树倒猢狲散,再也寻觅不见了。在那一刻想到冰儿老师写过的一篇关于马帮的文字,当马帮真的面临解散的时候,那种心中的惶恐不安、度日如年。
我的文字写写停停,停停写写,还未完成,稻香也离开了。也许是自己本就淡漠人生,又觉得自己似乎不那么执着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马帮已经不是哪个人的马帮了,它是喜爱文字的人的马帮。一批一批的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只要有文字,它便有了存在的价值。没有多少激动的语言,祝愿马帮里的、走了的、将要来的每一个朋友快乐永远。
有时我也会突然觉得心意已懒,不知自己能写出什么,能看懂什么,倏地就感觉自己是那么孤单。文字中的桃花源是那么遥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种旷达,不知何处去寻。“山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终是让自己有了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身居陋室,心游天下,指尖流转,文字纷飞。人生如字,是用文字来诠释人生,还是用人生来注解文字?今天如此,明天如何,谁又知道呢?今天的朋友,明天又将在何方?痛定思痛,觉得还是一切随缘,“乘兴而来,兴尽而归”;心中有,天涯咫尺,心中无,咫尺天涯;情缘二字,就在须臾间缤纷如虹。
【跳出文字看文字散文】相关文章:
1.文字散文
2.文字的魅力的散文
3.浅说文字缘散文
4.文字的情感散文
5.我和文字散文
6.文字也是良药散文
7.文字伴我成长散文
8.文字签名档
9.文字语录
10.文字签名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