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田看春优美散文
“大学如此痛苦”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车田看春优美散文,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车田看春优美散文,希望大家喜欢!
篇1:车田看春优美散文
车田看春优美散文
我与车田相识是在三年前的秋天,再次造访是四月的一个周末。
车还没有进入村庄,一幅乡村美景图展现在眼前。
路边的杨柳已经抽出了嫩绿的叶片,并不停地在春风里妩媚地展示着她的舞姿。路边的菜园里菜草青青,原生态的青菜叶子上,淌着几滴水珠,在阳光的余辉下显得晶莹透亮。田地里,无论是田野、小草、篱笆,还是小桥流水的村落人家,全都披上了一层深深的绿色,就连村里的少妇,也穿上了绿色的春装。
“车在绿中走,人在画中游”。汽车行驶在高低不平的机耕路上,被村里的绿所笼罩着,被春天的绿所描绘着。
村民庭前屋后的桃花争相盛开,在春风里妩媚地摇摆着,向人们傲慢地展示着她少女般的身躯。村后的片片竹林把小村装扮成一个错落有致的绿色世界。村庄的正前方是一条干涸的小河,河边长年驻守着一座绿色的高山。因为村前这条小河的隔离,形成了村里并不发达的交通。小河把山外的文明与繁华挡在了村外。然而,不发达的交通却形成了村里绿色安全卫士,为小村保存着这里的一片原生态的.绿。
刚进入主人家,我们便迫不及待地走出家门,沿着村前江边的小路去采摘野菜。江边眺望村子,好一派江南水乡之美景。沙滩边的野丛中,生长着诸多的野菜。野蕨是这里的特色产品,每天都吸引着一些人来采摘。我们穿梭于江边的荆棘丛中,不停地弯腰采摘,人人都象一个不谙世事的幼儿。主人还引导我们采摘一种长得象小竹子一样的植物,当地人叫它为“酸管”。我咬了一口,一股酸味沁入心田,让我体会到大自然一种原汁的风味。此时,我全然忘却了山外的烦杂世界,让我真正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是人类真正的幸福。
此时,想起宋代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仿佛是他特意为我们勾画出心灵深处的一片净土。
除了村里满园的春色,这里春居的素淡与春色的艳丽此时全然如画、融为一体。小桥、流水、人家,山、水、人和春日、江南水乡的丝丝雅致,造就了山民们质朴、善良的性格。村口小河边,一位大爷牵着一头老黄牛,老黄牛沿着菜园在静静地低头吃草,小牛在旁边嬉闹玩耍。顺着晚霞,几位把柴刀夹在裤带上的大伯,背着一捆捆柴,与我们擦肩而过。望着这几位村民渐行渐远的背影,突然觉得,他们健壮的身躯在我的心中变得渐渐高大起来。村落的春天,因为他们的出现,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原始山民生活的缩影图。
车田,是一个养在深闺的处女。
黄昏时分,我拿起了相机,走出村外对准了村口的小路。镜头里香樟流水的妩媚之姿,此时也被片片晚霞笼罩,整个村落变得金色耀眼了。石桥、民居还有随风拂起的垂柳条犹如披上了一层白纱,瞬间闪亮起来。站在村口眺望,眼前成片的油菜花,蝴蝶、蜜蜂依然在枝头花间舞蹈,虫儿在草中跳跃,孩童在旁边嬉戏,一切竟是如此的惬意,我分明又回到了我的乡村童年。
车田看春,让我忘却了工作的繁杂,忘却了生活的烦恼,心中获得了犹如水中涟漪过后的平静和安宁。就在这暖暖的绿色世界里,我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梦中的世外桃源。再次来到车田,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原始乡村的山清水秀和村落美景,更是感受到春天里人与自然和谐的惬意。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在这座遥远的小山村里,我完全能领悟白居易先生发出的感叹。
篇2:看田的优美散文
看田的优美散文
黄昏到了,天静下来的时候。父亲跟母亲说:“我去看田”。他抽着烟,边走边看,走走停停。有时候,他会在一块田边停留很久,眯着眼睛,默默地注视着那片庄稼,从近处看到远处,从现在看到遥远。有一只迟归的鸟儿贴着稻禾掠过,又一只鸟儿在稻禾上低飞,它们飞得很慢,像在称心地漫步。田野里的事,总能使父亲欢喜。对于一个热爱土地的人来说,田野就是他的圣地,就是他的希望。这些土地的朝圣者必然继承并终生不渝地保存了它的质朴、善良、宁静和谦让。
有一次父亲回来的时候对母亲说:“稻子吐穗了,白嫩嫩的稻穗”。父亲说这句话的时候,声音里透着无限的欢喜。土地就是农人生命的希望,庄稼则是土地生命的希望。那声音是一种喜悦,是一种在田地里生活过的人才能体会到的喜悦。不然,你无法理解一粒种子在田地上经历了秋冬春夏的艰辛,不能理解一个生命发芽、破土、抽穗、青黄不接时那份日渐成熟的微妙,更无法理解那种只有在田野上才能产生的.感恩和欢喜。它散发着阳光的芬芳,泥土的清香,雨水的甘酣。
我读懂父亲的心思,却无法读透田地上的一切。父亲耕了一辈子的田,却什么都没教会我,他没有教我何时播种,没有教我何时插秧。我曾经在田野上做过许多事,跟随着父亲去拔草,杀虫,割禾。而在十七岁那年,他让我背着书包离开村庄,离开了生我养我的黄土地。
夜色降临了,田野上的人开始陆续收拾农具回家。父亲绕了一大圈,又沿着田埂边的黄泥小路回到了村口。他站在那里张望,习惯性地望望他那几块田,望望远方。母亲告诉我们,自从我们兄弟姐妹一个个离开家乡后,父亲经常驻足在村口守望。有时候在早晨,有时候在黄昏。父亲说,心就是一块田,你不在那里种上庄稼,它就会长荆棘。是的。一块田就在那里,如果你不耕种,杂草与荆棘就会生长。人活着总得有点盼头。而我们都是父亲田野上的庄稼,是田野上一颗颗种子一粒粒希望。他们喜欢看田,喜欢看庄稼茁壮成长。茂盛的庄稼带给父亲的是无限的满足和丰收成熟的喜悦。
夜色更浓了。村子里,有狗在叫,鸡也早已上笼。父亲边走边看,走走停停。在晚霞消逝的天边,田野上的树木开始模糊,远远看过去,就像一个个站立的人影,在守望着一片片的庄稼。
篇3:看车窗外散文
看车窗外散文
小时候喜欢乘车,尤其是火车,占据一个靠窗的位置,扒在窗户旁看窗外的风景。这爱好至今未变。
列车飞驰,窗外无物长驻,风景永远新鲜。
其实,窗外掠过什么风景,这并不重要。我喜欢的是那种流动的感觉。景物是流动的,思绪也是流动的,两者融为一片,仿佛置身于流畅的梦境。
当我望着窗外掠过的景物出神时,我的心灵的窗户也洞开了。许多似乎早已遗忘的往事,得而复失的感受,无暇顾及的思想,这时都不召自来,如同窗外的`景物一样在心灵的窗户前掠过。于是我发现,平时我忙于种种所谓必要的工作,使得我的心灵的窗户有太多的时间是关闭着的,我的心灵的世界里还有太多的风景未被鉴赏。而此刻,这些平时遭到忽略的心灵景观在打开了的窗户前源源不断地闪现了。
所以,我从来不觉得长途旅行无聊,或者毋宁说,我有点喜欢这一种无聊。在长途车上,我不感到必须有一个伴让我闲聊,或者必须有一种娱乐让我消遣。我甚至舍不得把时间花在读一本好书上,因为书什么时候都能读,白日梦却不是想做就能做的。
就因为贪图车窗前的这一份享受,凡出门旅行,我宁愿坐火车,不愿乘飞机。飞机太快地把我送到了目的地,使我来不及寂寞,因而来不及触发那种出神遐想的心境,我会因此感到像是未曾旅行一样。航行江海,我也宁愿搭乘普通轮船,久
久站在甲板上,看波涛万古流涌,而不喜欢坐封闭型的豪华快艇。有一回,从上海到南通,我不幸误乘这种快艇,当别人心满意足地靠在舒适的软椅上看彩色录像时,我痛苦地盯着舱壁上那一个个窄小的密封窗口,真觉得自己仿佛遭到了囚禁。
我明白,这些仅是我的个人癖性,或许还是过了时的癖性。现代人出门旅行讲究效率和舒适,最好能快速到把旅程缩减为零,舒适到如同住在自己家里。
令我不解的是,既然如此,又何必出门旅行呢?如果把人生譬作长途旅行,那么,现代人搭乘的这趟列车就好像是由工作车厢和娱乐车厢组成的,而他们的惯常生活方式就是在工作车厢里拼命干活和挣钱,然后又在娱乐车厢里拼命享受和把钱花掉,如此交替往复,再没有工夫和心思看一眼车窗外的风景了。
光阴蹉跎,世界喧嚣,我自己要警惕,在人生旅途上保持一份童趣和闲心是不容易的。如果哪一天我只是埋头于人生中的种种事务,不再有兴致扒在车窗旁看沿途的风光,倾听内心的音乐,那时候我就真正老了俗了,那样便辜负了人生这一趟美好的旅行。
篇4:春优美散文
春优美散文
我驾着寒冬之梅、乘着冬日的雪花自由的遨游在天际。
恍惚中,我来到了一片圣地。眼前的一切使人心旷神怡。随之,我的花离我而去,雪花飘向他方――这里是春之都,有春的美意,更有春的暖意。
就这样,春天在这座高原小城中悄悄降临。小草透出了新绿,柳树吐出了嫩芽,草地上的野花也在互相提醒着。
我独自漫步在山间、草地,看到枝头有几只小鸟儿嘴里叼着树枝,“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情景随即进入眼帘。脚下的草多了几分坚硬,是呀!破土而出是它们的本性,我又算得了什么呢?
走马观花的我却对那突如其来的“嗡嗡”声产生了好奇。跟随它的身影,我来到了杜鹃林里。紫色的花互相争放,鼓动的花蕾在默默等待着,众多的蜜蜂在忙碌着采撷花粉……大自然中,我们何尝不是一个大家庭,为以后的幸福而努力着。
碧塔海的绿波荡漾,金沙江的清流倒影,山中泉水的甘甜都是春的气息。
我爱春天,爱田野中的生机,草原中的.清新,花圃中的芬芳,万千世界,万种风情,春天让我陶醉。
春的到来给我们敲响了前进的钟声,也给我们增添了几许信心。在这满园的春里,让我们补充残缺的激情,拥有充足的动力。这将是我们的出发点,让我们勇往直前。
让我们都来感受这一诱人的春天吧。让我们唱着春之歌,踏着春之路,走向春的光明。让我们成为春的孩子,带上春的气息走向大地。
篇5:灵境田春峡散文
灵境田春峡散文
田春峡,这个在白云深处缥缈的峡谷,是许多人所不知的。附近的村民几年前常作为放牧之地,但近年为保护生态和水源,就将此作为保护区了,人畜就渐渐稀少。田春峡这个名字叫了不知道多少年,谁都不知道它的来历和意义,没有历史渊源,且生在僻壤,进路难行,生就陡峭而落寂。每年的四五月间。田春峡的高寒之地生长一种奇特而金贵的东西—冬虫夏草。成百的人,从四里八乡骑了摩托车、开着过期的小车、拖拉机赶来。寂静的峡谷,在白天就被来往的、采集虫草的人的喧闹所覆盖,傍晚依星伴月,一片空寂。采虫草的人有些早早回了家,以便晨起,有些沾亲带故的就在附近住下,继续第二天的辛苦工作。它的好处大概只有朴实乡民能体会到。
但从去年开始,它的美景渐渐被驴友所发现,来往游人由此增多。
田春峡的景致让人筋骨放逐忘其形的,但真如同洗涤一下疲惫而累的心灵,那蓝天、白云、溪水、植物、飞鸟、岩石……瞬间从一个空间蹦了出来,像空气一般绕在你周围,你的眼神、你的呼吸、你的双脚、你的只手、你无处安放的肢体,都尽在这里伸展,在这里融入,也许你本来是一棵树或者是一块岩石,不过是以生命的状态回归了。
8月15日。
我们从西宁出发,结伴的有姑父一家。天气有些蒙,阳光戴了纱,周围有漂浮的尘土,空中含些蓄势的闷热。半路接了父亲和哥嫂及侄儿。细数下来也有十几人之众,田春峡的轮廓在眼前逐渐清晰和明朗,近到前,有头脑灵活的乡民用彩钢板搭设的农家饭庄,但据朋友的说辞好像味道不大好,而且价贵。姑父早已备齐了野外的东西,肉、水果、菜、帐篷一应俱全。驱车进到里面,选择在一处平坦的地方停下,山路尽是石头,不大好走。平地处的一侧有股溪水,流的很急,河床有四五米宽的样子,清澈见底,冰凉之气在阳光中跳跃。最喜的是溪水中滑溜的小石,被水和时间打磨的五彩缤纷,干净的空气,灿烂的野花和深绿的松树和茂密的.灌木丛,鸟儿隐在树间脆生生的叫,仿佛回到童年时光,熟悉的山鸟,苍苍的天地,如果我们没有老去,那眼前的景致就是手中扬起的小鞭,悠远的口哨,移动的羊群、短暂的暑假和一群皮肤黝黑的少年,时间就如这溪水,带走容颜和天真,掺一路风雨和细沙。
这方平地,今夏无人来过,草势飞长,厚如帛棉,犹如一条绿色的毯子,侄子和女儿不住的欢呼,从眼神中流露出的对于大自然那种神往,让人感动,我轻轻的问女儿这个地方好不好,她不住的点头,嘣出七八个好来。姑父熟练的用铁铲挖锅台,其实是选个地势较高处掏挖一个坑道,仅能架锅生火即可。父亲负责劈柴、生火,女眷们在溪边摘菜、洗菜,我支好烧烤炉,专等表弟和弟媳穿羊肉串了。现在天气逐渐转好了,先前的雾气从山腰撒去,听那天籁,看那碧空,觉得自个轻了很多。生命的真谛大概在自然中,这一山美景,这一谷溪流,这低声蝉鸣,这半空飞鹰,这纤虫微蝇……虽人迹罕至,但那高昂的生命状态,让人动容,那豁达包容的真性情,让人自叹莫如。
姑姑和父亲好久没有见面,因都有腿疼的病,那种关心和牵挂尤甚,姑父有高血脂不能喝酒,但回归之心岂能无酒,想来真的跟心情有关,况且在这里喝酒又是另一种感觉,大家因多年未见,平常只是通电话而已,但约好今日见面,尤其是共约大自然这种彻底的放松心情的方式。就喝点酒,吃煮羊肉和多种烤肉吧,醉在山水间,也是人生一幸事。只可惜我开车不能喝酒,要不会惬意十分。
归去时,夕阳映照,山的剪影叠在一起,形成一个大手掌,朝我挥,我们随溪水一起向山外走去。
现在想来,那是多美好的事。
篇6:闺中车田初出岫散文
闺中车田初出岫散文
新年伊始,没有如约休息,而是忙着为新的一年开始寻找些惊喜和乐趣。元旦的清晨,天空灰蒙蒙的,没有前一日的艳阳高照,虽然显得有些低沉,不过对于寻找惊喜和乐趣的人来说是没有丝毫影响,要说有影响,那就是拍摄的照片质量欠佳。
车田,本来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寨,名不见经传。但是因为贵安新区的开发,给了它又一次新的生命,或许这样说是不正确的。车田本笼罩面纱,就像闺中新娘子出嫁时等着心恋的她来揭盖面纱。
单说车和田怎么就搭在了一起,我不了解官方的解读。车田这地方是山头相连,水系贯通,而且还有陡峭的峡谷和岩壁,通行条件较差,能用着田的地方也较少。但即便是狭窄也有车行,即便是山丘也有水田,车与天的相连,不知是巧合还是必然,但是连在了一起就是一种文化。车在象棋里读(ju),是象棋中最具杀伤力的.棋子之一,极具代表性,而象棋的棋盘就是由多个田字镶嵌组合而成,车田大致就是象棋文化吧,足够古老,足够智慧。
车田有天然的美丽,我不清楚它具体的历史年轮,但是它天然的美足够证明它具有悠久的历史。车田河沿着村寨蜿蜒流过,静静的,不声不响,除了把山的倩影倒影在水中,把清澈的水底呈现给山色,一切都像是在说悄悄话。车田湖也是静静的,在微风中凌凌荡漾,延伸在湖里的走廊,如置身一叶扁舟,随心漂流,湖的一段,残桥暗伤,先贤的泪成了今天的温情,湖的岸围,青青小草,不因寒冬枯萎,可喜。
草丛里一张古香椅子静静等候谁的光临,有缘人?是我吗?崖壁刃砺,溪水沿缝隙流过,崖壁上精韧树枝随风招摇,不知招了多少次?仍是招摇,还好我看见了。湖水边上是夹杂着树林的民居,依山而建,石头相砌,石板相嵌,就是车田人的房屋,造价低廉,实用美观,特别是夏天,透心凉爽。车田的人,他们是苗族,能歌善舞,有着自己的节日、语言、服饰、生活习惯和民族风俗,是他们赋予了车田最生态的魅力。
我来到文化广场,已经是人头攒动,舞台上穿着奇特服饰的人演绎历史传奇,通过节目单才知道是地戏《王玉莲征西之黄龙关》,我惊艳它的服饰以及木制面具,或凶神恶煞,或温情文雅,鼓点声中,一幕历史画卷就进入我的眼帘。接着是本地少数民族服饰表演,苗族、布依族,老年、中年、少年,男士、女士,十多套服饰,鳞次栉比,惊艳华美。
随后,穿带着银饰的小苗女登场,活泼可爱的样子加上她清亮动听的歌声,把一首《火火的姑娘》唱得无比柔美高大,更是把苗家人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善良美丽展示的淋漓尽致。一个个充满原始魅力的少数民族歌舞,让我如痴如醉,铭刻成记忆。我对于少数民族文化是非常喜欢和认同的,它的特别,使我感觉到比现代歌舞更具神秘力,所以我感慨,看一场没有聚光灯、大字幕、银光棒,而且中途断场的村民表演的文艺演出,比看一场大礼堂演出的文艺活动享受得多。
因为车田拥有天生丽质的美,在贵安新区的开发建设中,它便成最早揭开面纱的新娘子。经过一年多的装扮,它已经是即将出阁的新娘子了,所以我的新年惊喜和乐趣就是去探索车田这位天然美的新娘子。早早来到车田,沿路已经是前来观光的游人,我就沿着车田河窥了一圈,无比让我惊喜,非常荣幸能在新年的第一天置身山水画卷中偷窥者新娘子的美和神秘。
轻松欢喜的一个上午,期间夹带着冬季的寒风,不过我总是不断惊喜着、开心着,我也看到身边的人开心着,因为我和他们的脸上都带着笑容。
篇7:田园丁宅优美散文
田园丁宅优美散文
有朋友问我,去丁宅最好在什么季节。我沉思良久,说:不知道。
其实,丁宅本身就是一个宁静如水、悠远如画、质朴如处别样的天然大花园。只要你有闲情逸致,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季节,去了都能欣赏到一幅幅如诗如画般的田园风光。
早春的原野还在酣睡,连柳枝都低垂着头,任凭乍暖还寒的春风亲吻,却始终温暖不出点滴鹅黄。但在丁宅的田野上,早已春意盎然,游人如织,人声鼎沸。在那连片的塑料薄膜大棚里,正孕育着一颗颗水灵灵、红艳艳,仿佛要滴出水似的娇嫩的草莓。每当我徜徉在草莓地里,望着那些镶嵌在碧绿丛中,带着几分羞涩、几分妩媚,宛若红玛瑙似的草莓,总会滋生出一腔怜悯之情。我轻轻地抚摸着草莓,仿佛抚摸女儿细腻稚嫩的脸颊。我默默地凝视姑娘们采摘草莓时扭动着的婀娜的身影,聆听村妇们招呼客人时那委婉亲切的乡音,总有一股暖洋洋的情愫、甜蜜蜜的喜悦在血管里流淌。
初夏的丁宅景色怡人,花香缭绕,那错落有致的翠绿色、金黄色、紫红色……如锦如缎。还有喜鹊的乖俏、黄莺的婉转、布谷的敦促,漫山遍野荡漾着如梦如幻般的迷人景色。但最令人神往的还是那连绵不绝的桑树林,熟透了的一串串紫红色的'桑椹,半掩半露在茂密的绿叶之中,像一群天真烂漫的乡村少女,娇羞之态可掬。我漫步在一片葱郁之中,眼前禁不住浮现起童年时爬在桑树上,沐浴着和煦的阳光,摘桑椹吃桑椹的愉悦情景。摘一颗桑椹含在嘴里,那甜甜的滋味令我油然联想起小时候吮吸母亲乳房的感觉,温柔而温馨。
丁宅夏日的晌午清静怡然,云卷云舒,刚才还是烈日当空,刹那一朵乌云飘过,一场瓢泼大雨不期而至,瞬间又雨过天晴,在青山绿水间架起一道绮丽的彩虹。雨水将天洗涤得更高远,将山滋润得更青翠,而池塘里的荷花妩媚得如刚出浴的美女,楚楚动人。青蛙也欢呼雀跃地热闹起来,知了放开嗓子唱起了舒心的小调,人漫步在田间地头,徐徐清风早已将暑气吹得烟消云散,真是神清气爽。
丁宅的夜晚是静谧的,特别是夏日的夜晚,真的叫人心醉。这里,没有霓虹灯炫目的闪耀,没有歌舞厅嘈杂的喧嚣,惟有深邃的夜空点点繁星照耀着宁静的村庄。人静坐在院子里,踯躅在小溪边,只见那月亮从树荫里筛下一地光斑,闪闪烁烁,飘忽不定。如水的月光飘落在树林里,静洒在草坡上,跳跃在溪水中,给人以扑朔迷离的神秘之感。还有那些躲在草丛里的蛐蛐,瞿瞿的叫声,或长或短,或急促如繁管齐奏,或幽宛如琴筝颤动,聆听着这天籁之音,让人感触到月下乡村的恬静和美妙。
丁宅秋天的清晨是朦胧的,群山、田野、村庄在弥漫着、升腾着、飘逸着的晨雾里若隐若现,白纱般的雾气似少女细腻柔和的手,扶摸着那山、那树、那水,显现出宛若仙境的虚幻和飘渺。雾霭散尽,草尖上挂满晶莹的水珠,在阳光下闪烁着璀璨的光芒。此时,金灿灿的稻田里晃动起收割者忙碌的身影,茂盛的栗树林里飞扬着打栗子捡栗子的欢声笑语……不知谁家院落里的石榴熟了,一枝出墙的树梢上挂着几只垂涎欲滴的大石榴,随手摘一个剥开皮,里面的石榴籽像一颗颗熠熠发光的红宝石,很是诱人。放在嘴里轻轻一咬,又甜又酸的汁液顿时溢满了嘴。这甜,甜得醉人。这酸,酸得不同寻常。
丁宅的冬季是清净淡定的,小鸟在空旷的田野里觅食,大雁唱着歌悠然飞向远方,各家各户的屋檐下悬挂起腊鸡酱肉,村子里飘荡着淡淡的家酿米酒的醇香,熏得人也有了几分醉意。真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丁宅的米酒,丁宅的农家菜早已遐迩闻名,特别是颇具特色的“本鸡煲”,更是名声斐然。家养鸡辅以珍贵的野生中草药做佐料,用文火慢慢炖煮,食之顿觉得肉嫩汤鲜,回味无穷。难怪城里人纷至沓来相聚在丁宅,烫一壶浊酒,点一只鸡煲,在远离城市奢华和繁杂的丁宅,让紧张的心松驰下来,享受那份久违的逍遥和惬意,感受乡村人特有的憨厚和热情。
每当沉醉在丁宅的山水间,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惦记起丁宅老街那曲折幽静的小巷,以及爬满厚厚青苔的石板路。行走在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我的步履总会变得很轻很轻,从斑驳的粉墙以及鱼鳞瓦上摇曳着的小草里,寻觅丁宅昔日的风韵;从鞋与石的碰撞声里,倾听历史沧桑的回音。伫立在幽深狭窄的小巷口,展现在眼前的却是一幅姹紫嫣红欣欣向荣的风景画,还有一张张充满喜悦的笑脸。
篇8:田坝行优美散文
田坝行优美散文
想象与现实总是存在着差距。就像我将要讲述的“田坝”一词所引发的联想,就曾让不少人蒙受欺骗。据传,某女生师范毕业分配工作时,原本分到一个坝区乡工作。但该女生看到还有一个叫田坝的乡,就坚决要求到那个乡去。等她搭乘一辆货车七弯八拐,颠簸七八个小时,一眼看到现实中的“田坝”时,顿时哭倒在地。
在女孩的想象中,田坝应该是一望无垠,物产丰饶,稻花飘香的田园水乡。实际上,田坝,连巴掌大一块平地都难以找到。
我与田坝是有些渊源的。三十多年前,我父亲曾在田坝教过书。但说来惭愧,在今年以前,我从未去过田坝。凭父亲和一些在田坝工作的熟人朋友的零星叙述,加上我的想象,田坝在我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大概的轮廓。我总是像那个女孩一样,一厢情愿地对田坝加以理想化。
秋末冬初之际,我们到田坝乡公干。那天上午八点,我们一行五人乘坐单位的三菱越野车从昭通城出发。昭大公路正在建设之中,在驶往田坝的七个多小时的行程中,我们乘坐的车子不断受阻。好在带队的张主任风趣幽默,说不完的笑话,让人忘记了颠簸之苦和等待疏通道路的`焦灼。中午一点,我们才到达大山包。大山包刚刚雪后初晴,洁白无垠的雪野、明净幽邃的天空、灿烂温暖的阳光,以及黑颈鹤天籁般的鸣叫令人心旷神怡。但因还需赶路,我们在高原红宾馆匆匆吃了午饭,又马不停蹄地上路了。下午三点左右,我们终于来到了仿佛漂浮在白云中的田坝乡。
一百三十多公里路,三菱越野车跑了七个多小时,平原地区的司机恐怕打死也不会相信。那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去田坝,需要一副好身板,不然一不小心,猛烈颠簸的车子就把你抖散架了;去田坝,还得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然峰回路转之间,猝然而遇的对头车,令人心惊胆寒的悬崖深谷,会把你吓出心脏病。
随着张主任一声到了,我放眼一看,一条很袖珍的乡街子呈现在眼前。那天是闲场天,乡街上人很少,深冬的阳光像给小街镀了一层金。车子行到小街尽头,陡然右拐,努力爬上一个陡坡,再往右拐,吃力地爬上另一个陡坡,然后才能驶进乡政府。车技娴熟的陈师倒了两次车才进得乡政府大门。下车,举目四望,发现田坝政府所在地上不挨天,下不着地,俨然别在大山腰间的一件饰品。民居晨星般三三两两随意洒落悬崖峭壁间。来路上那些倒退而过的村庄,全都立在悬崖边,似乎大风一吹就要飘落下来,烟雾缭绕间,犹如仙境一般。往下俯瞰,蜿蜒而过的牛栏江,深不见底。远方,关山重重,云遮雾障,引人遐思。
田坝乡是昭阳区最边远,人口最少,山最高,坡最陡的小乡。但小乡无小事。田坝乡党委、政府班子一班人没有抱困守穷,怨天尤人,而是从本乡实际出发,确定了调结构,促增收,抓试点,建新村的工作思路,采用“参与式”培训方法,广泛教育、发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引导群众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环境,找准存在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他们树立主人翁意识,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通过教育培训,广大农民群众建设自己的新家园的热情高涨。酒房苗家寨苗族同胞男女老幼齐上阵,纷纷义务投工投劳,仅用了六百多元钱,就修通了一条按预算需二十多万元的乡村路。林边苗族自然村村民义务投工投劳建设的民族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即将完工。届时,沉寂千年的大山深处将会多出一些别样的风景,农民群众劳动之余,也有了一个娱乐、学习的场所。其他工作也是风生水起。目前,田坝乡的青花椒种植已发展到万余亩,白魔芋四千余亩,沼气池建设方兴未艾……
夕阳如血,苍山如铁,烟霞缭绕。田坝风光的壮美灵秀令人赞叹。壮美灵秀的风光让酷爱摄影的彭老师忙得不亦乐乎。工作之余,他一边忙活摄影,一边感叹真是不虚此行。
吃晚饭的时候,田坝乡人大刘主席一直不住的看我,最后他终于忍不住说,令尊是不是叫某某。我点头。刘主席突然激动地说,他是我当年的老师!在座的同志一听,立即要求我们师兄弟干一杯。那晚,不胜酒力的我,一不小心就多喝了两杯,晕乎乎不知东西南北。田坝的土产烧酒真的有点好喝!
【车田看春优美散文】相关文章:
1.暖春优美散文
2.春你来了优美散文
3.春的童话优美散文
4.春满茶园优美散文
5.春来的优美散文
6.致田散文
10.车的优美句子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