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初一议论文:震惊!海底发现神秘人类

初一议论文:震惊!海底发现神秘人类

2023-02-04 08:33:2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如意”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初一议论文:震惊!海底发现神秘人类,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初一议论文:震惊!海底发现神秘人类,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初一议论文:震惊!海底发现神秘人类

篇1:初一议论文:震惊!海底发现神秘人类

有一种观点认为,“海底人”既能在“空气的海洋”里生存,又能在“海洋的空气”里生存,是史前人类的另一分支;另一种种观点认为,“海底人”不是人类的另一分支,很可能是栖身于水下的特异外星人。

在神秘莫测的大西洋底,生活着一种奇特的人类,他们修建了金碧辉煌的海底城市,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无忧无虑地和海底的生物一起生活着。忽然某天,有些海底人感到孤独时,便好奇地浮出海面,混入陆上的人类之中,于是,一系列有趣的事情发生了……读过科幻小说《大西洋底来的人》的读者

对这些故事都不会陌生,也许许多读者都会问:大洋底下真的生活着另一种人类吗?

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尚无法给予明确回答,毕竟我们生活在这个巨大的星球上,而人类目前的认识水平还极有限,还有许许多多我们尚未认识的事物。虽然现在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海底生活着某种人类,但是,有关海底有人生活的传闻却不断,而且说得有鼻子有眼,令人惊讶无比。

1958年,美国国家海洋学会的罗坦博士在大西洋3英里深的海底,拍摄到了一些类似人的奇妙足迹。

1963年,在波多黎各东面的海里,美国海军在进行潜艇作战演习时发现了一个“怪物”,它既不是鱼,也不是兽,而是一条带螺旋桨的“船”,在水深300米的海底游动,时速达280千米,其速度之快是人类现代科技所望尘莫及的。

1968年,美国迈阿密城的水下摄影师穆尼在海底看到一个奇异的动物:脸像猴子,脖子比人长4倍,眼睛像人但要大得多。当那动物看清摄影师后,就飞快地用腿部的“推进器”游开了。

1973年初,一个名叫丹·德尔莫尼的船长,在大西洋斯特里海湾发现水下有一条形似雪茄烟的“船”,全长40~50米,以60~70海里的时速航行。船长怕与他相撞,千方百计地躲着它航行,而它却很“大方”,直奔该船而来。船长惊魂未定,他却悄然而过。

时隔半年,北约和挪威的数十只军舰,在感恩克斯纳歧湾发现了一个被称为“幽灵潜水艇”的水下怪物。用多种武器攻击,全无效应。当它浮出水面时,这么多舰上的无线电通讯、雷达和声纳全都失灵,它消失时才又恢复正常。

在西班牙沿岩采海带的工人反映,他们在海底见过一个庞大的透明圆顶建筑物,而在美洲大陆边缘的渔民和海员也说见过类似的东西。美国专家认为它不像是某种国防设施。那么,这又是谁的杰作呢?

联想起美国海军上校亨利在百慕大三角区水下360米处发现的金字塔,以及美国探险家特罗纳在巴哈马群岛海域发现的“比密里水下建筑”,有人认为这是海底人用于净化海水的设备,甚至还有人猜测,这是海底人用来发电的电磁网络。看来,地球上真的有另外一种人存在?种种离奇的发现,不禁使人回想起发生在1938年的一件事:在爱沙尼亚的半明达海滩上,出现了一个“蛤蟆人”:鸡胸扁嘴、圆脑袋……当它发觉有人跟踪时,便一溜烟跳进波罗的海里,速度之快,使人几乎看不见它的双脚。

时隔半个世纪,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比维尔市郊沼泽地区,多次出现一种半人半兽的“蜥蜴人”:身高达2米,有一对红眼睛,全身披满厚厚的绿色鳞甲,每只手仅3根手指,直立行走,力气过人能轻易地掀翻汽车,跑起来比汽车还快。目击者说,它是上岸的海底人。

面对这些稀有的水下智能动物,美国科学家认为,它们既能在“空气的海洋”里生活,又能在“海洋的空气”里生活,是古人类的另一分支。其理由是:人类起源于大海。

这是对达尔文得出的“人是由古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结论提出挑战了么?是的。法国着名医生米高尔·奥登进一步强调,他根据自己多年来对水与人类的关系的研究认为,人类的祖先很有可能是水中的某种灵长类而不是猿猴。作为这一论点的根据,奥登列举了人与猿猴之间的许多不同点,这些不同点大部分与水有关。例如,猿猴厌恶水,而人类婴儿几乎一出生就能游泳,猿猴不会流泪,而海豚哺乳动物(比如儒艮,即“美人鱼”)有眼泪。

大部分科学家认为海底人是史前人类的另一分支,理由是:人类起源于海洋,现代人类的许多习惯及器官明显地保留着这方面的痕迹,例如喜食盐、会游泳、爱吃鱼等。这些特征是陆上其他哺乳动物不具备的。

俄罗斯学者鲁德尼茨基认为,这个大胆的假设很有道理。假如我们能把海洋神秘闪光的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记录下来,也许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能把“海底人”以闪光信号的方式向我们大陆人类发出的信息破译出来。

然而,也有少数科学家支持“外星人说”,理由是这些生物的智慧和科技水平远远超过了人类。但是这种假设太离奇,没有得到多数科学家的认可。

越来越多的海底怪物让人疑惑,这些怪物是人类从海洋里爬上来后还有一个支脉留在海洋深处?还是来自外星的文明?

初一:苍樱海

篇2:神秘的海底山脉是怎么被发现的?

简介

大洋中脊是纵贯世界大洋的洋底山系,全长约8万多公里,在构造上为板块的生长扩张边界。横剖面具有双峰,双峰间为中央裂谷,谷宽几十公里,相对深约1000~米,裂谷中不断有玄武岩岩浆溢出,并使中省两侧板块相背分离扩张。洋脊的上面很少有沉积物覆盖。海底山脉除大洋中脊之外,还有火山海岭和断裂海岭。火山海岭是由海底排列成行的火山链构成的山岭。火山喷发物长期堆叠,可出露海面成为突出立于海面之上的火山锥体。火山海岭上有些死火山,表现为海底的平顶海山,亦称盖约特,一般认为它们一度曾高出海面,后经海蚀作用而形成平缓的山顶。断裂海岭是由大规模海底断裂形成的海底山脉,具断块山的特点,一般走向挺直,绵延较远,以东印度洋海岭最为典型。

海底弧立的山体,称海山,其中起伏较小的也称海丘。几乎所有的海山和海丘都是海底火山,海山如出露海面则成火山岛。海底的孤山也常可发育成平顶海山。

发现

大洋底部存在世界上最长的山系。这个事实直到十九世纪后期才被人类发现。1866年,在铺设横越大西洋的海底电缆时,发现大西洋底的中部水浅而两侧水深。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人为了偿还债务,梦想从海水中采金。于是建造了一艘“流星”号考察船远赴大西洋考察作业。

结果黄金没有找到,却收集了一大批珍贵的海洋资料。他们用超声波装置对大西洋底探测的结果显示,大西洋底有一条从北到南的海底山脉。山脉的高点露出海面形成了亚速尔群岛、阿松森群岛。

这时,德国著名化学家佛里茨·哈勃通过实验,发现海水中能提取黄金。尽管提取的办法十分复杂,但是,海水中能够获得黄金是千真万确的。这位化学家研究发现,在1立方千米的海水里含有约5吨左右的黄金,只要处理10立方千米的海水,就可以得到50吨黄金。

大西洋中的海水有的是,战争赔款完全可以通过从海水中提取黄金来实现。化学家把自己的新发现报告给了政府。政府官员看到这位有名气大化学家献的计策,除了乐得合不上嘴,绝不会提出任何的怀疑。很快,德国政府专门为这位化学家配备了一艘当时最先进的海洋调查船——“流星”号。

19,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德国作为战败国在合约上签了字。由于连年的战争,德国的经济已经全面衰败,国家不仅缺粮、缺物、缺劳动力,还特别缺钱,因为战争赔款高达1200亿马克,这对当时的德国政府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谁如果在这个时候能提出弄到钱的办法,一定能获得政府的全力支持。

大洋淘金

哈勃按照计划,先将这艘海洋调查船改装成处理海水的“流动工厂”,然后进入大西洋,一边调查,企图找到含黄金高的海水,一边做从海水中提取黄金的试验。然而,这位聪明的化学家由于求财心切,忽视了一个十分简单的事实,50吨黄金,从绝对值来看,的确不少,然而包含这些黄金的10立方千米的海水却要达到10亿吨之多。

这就是说,黄金在海水中的含量太低,要想从中提取有价值的黄金,不要说在当时,就是在今天,科学技术比那时高了许多,要实现从海水中提取黄金也是十分困难的。哈勃指挥着“流星”号从大西洋的这一头,航行到另外一头,希望能发现含黄金量高的海水;结果是大西洋中各处海水的含金量都差不多,不仅含金相差无几,所含的化学元素量也差不多。他们只好在大西洋上不间断的淘呀,淘海底山脉呀。通过改善工艺流程,希望获得较多的黄金。然而一年过去了,不仅所获无几,而且耗费了他们几乎是所有的财力,最后连船员的生活费也都搭了进去,仍然看不到成吨的黄金。

就在化学家几乎陷入困境之际,德国科学家的另一项发明问世了。这项新发明叫“回声探测仪”,也就是今天已经广为使用的声纳。1925年,哈勃在“流星”号上安装了一台“回声探测仪”,希望通过这台新设备获得更多更详尽的海洋资料。在使用回声探测仪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在大西洋中部的某些海域,不是人们想象的变深了,而是非常之浅。也就是说,在大西洋的中部,有一段洋底是一块规模不小的凸起的高地,这个新发现令哈勃博士感到意外和吃惊,因为,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大西洋中部肯定是又深又平坦的,怎么会有凸出洋底的高地呢?

篇3:初一议论文:人类是个什么玩意儿

中国人说:人是由女娲创造的。

基督教徒说:人是由上帝创造的。

埃及人说:人是由法老王“努”创造的。

……

在人们吵的不可开交,科学家却说:人是由动物进化来的,人类与猩猩,猿等同属灵长目,但人类,属于灵长目的人种。这是有研究依据的!

这话让人们都听出个意思来,科学家说他们都错了。这可不行!人们纷纷反对,都各执己见,甚至有的人认为科学家是在亵渎神灵,要将科学家赶尽杀绝。但无论压力多么大,科学家始终坚持着真理。

1927年在中国北京市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发现北京人遗址,这种人类体态与猿相似,但已具备了人的一些特征,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1930年发现,1933~1934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由裴文中主持进行发掘的山顶洞人遗址。从中与人类化石一起,出土了石器、骨角器和穿孔饰物,这种人能够直立行走,外貌与现代人相似。

现代科学研究又发现,胎儿形成初期与鱼类的形貌相似,并且由人类生育特点可以证明,胎儿在母亲子宫中可适应水中生活,所以刚出生时的胎儿能够游泳。同时,又有科学家对人类体态分析,认为人类先祖可能是生活在水中的水猿

……

随着越来越多的发现,人们口中说的“神创造人”没有了说服力。科学家的言论站稳了脚跟。在事实面前,人们逐渐信服了。

作为全球六十七亿分之一人,我也服了。

到如今,人类是动物这一事实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但人类与其他动物又有些不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人”的解释是:“能制造工具、并能熟练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可以看到,这里面有一个耀眼的前缀——“高等”。

“高等”什么动物可以拥有这样一个前缀?为什么说是高等动物?生物学上,人类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人类分为男性与女性,两者各自的体态特征都有不同,男性以骨骼粗大、音调浑厚和具有胡须、喉结等为特征;女性体态则以骨骼纤小、音调细润、皮下水分丰富、身体曲线优美等为主。并且,人类的体态体质也会受环境影响,比如,靠寒冷地区的人身材比较高大,耐寒能力也更强;而靠近热带的人体态较为瘦小,一般比较耐热。

从历史角度来看:工具是由人创造的,文明也是由人类创造的:石器,文字,图画……这些都体现了人与非高等动物间的差距,人类,可以创造。

如今的进化,是多么的美好,当然,“万事有源头”这一切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遇。

约1200万年前,地壳运动使非洲东部的大地上形成一条大裂谷。这条大裂谷把非洲分为东和西两个独立的动物系统,大裂谷这个阻隔成为人和猿进化上分道扬镳的关键。裂谷之西依然是茂密湿润的树丛,猿类因为适应改变不大的环境,所以不需作出太大的改变来协调,这就注定了它们迄今仍处在猿类的阶段,典型代表:大猩猩。

而大裂谷以东由于地壳变动,降雨量渐次减少,林地消失出现了草原,导致大部分与现今猿类共祖的族群灭绝,但其中一小部分惯于攀爬的猿类适应了新环境,学习在地上活动在开阔的环境中生活,慢慢形成了独特演化模式,因此避开了灭绝的危机。

在大约500万-800万年前,有些类似黑猩猩的猿类物种在雨林周围与稀树大草原连接地带成功建立了奠基者群体,并成功地进化成南方古猿。从此,人科动物的历史从此开始。

这也真是好运,能从灾难中活下来,还能顽强地活下来,进而进化成“高等动物”只能佩服!进化史或许说明,人之所以是高等动物,是运气问题。好运导致那些不需要适应生存环境的猿没有进化成人类。这只是猜测,但从进化中可以看到。人类相比动物,更具智慧;相比动物,人类更具文明;相比动物,人类进化更加卓越。

从最早的南方古猿,到如今的现代人,人类这一物种最值得可敬的是,懂得不断地创造,懂得不断地自强,懂得不断地自我进化。

当然,人类的进化不能忽视动物,它们也给人类进化带来了巨大帮助:现代的雷达便是由科学家研究发现“蝙蝠不是靠眼睛,而是靠嘴、喉和耳朵组成的回声定位系统从而在夜间中飞行”而发现设计出了现代的雷达——一种无线电定位和测距装置;科学家还通过对海豚游泳阻力小的研究发明了能提高鱼雷航速的人工海豚皮;以及模仿袋鼠在沙漠运动形式的无轮汽车(跳跃机)等。

所以,我们人类在进化之中,不仅需要进化智力,更需要努力去学习各种生物的优势。我们作为高等动物,更应该担负更重的保护自然的责任。现试想1200万年前的那次地壳运动,幸运的是人类的祖先,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所以,人类只有不断创新自己,保护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才能对得住“智慧动物”这个称号!

人类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一种动物,我们人类值得骄傲的仅仅是高等智慧。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更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创一个更高级的生存环境!

——夜行

XX年2月26日

(本文部分资料摘自互联网)

初一:张曦

【初一议论文:震惊!海底发现神秘人类】相关文章:

1.神秘时间表初一作文

2.作文发现初一

3.初一作文发现

4.《人类的自我发现之旅》读书笔记

5.初一议论文:

6.人类群星闪耀时-议论文

7.高中议论文:人类的差距

8.初一作文:发现作文600字

9.合作_议论文初一

10.初一议论文作文

下载word文档
《初一议论文:震惊!海底发现神秘人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