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挫折成功的事例
“森无”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经过挫折成功的事例,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经过挫折成功的事例,希望大家喜欢!
篇1:经过挫折成功的事例
约翰在小镇上开的一家日用品超市由于经营不善倒闭了。超市虽然倒闭了,但还有大量存货需要处理。约翰在超市倒闭的第二天就打出了“本超市由于经营不善,所有物品减价处理”的广告。
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了,超市并没有卖出多少东西。于是,约翰换了广告语:“本超市由于经营不善,所有物品五折处理。”可依然没有效果,有些人甚至以为这是约翰的一种促销手段。
看着满店的存货,约翰发愁了:这可怎么办?不要说资金回笼,要是再过一个月还处理不掉,说不定连房租都没钱交了。看着整天门可罗雀的店面,约翰实在没招儿了,索性回家去了。
回到家后,约翰整天愁眉苦脸的。一天,约翰的一个老朋友马克来到约翰家,看到约翰愁眉苦脸的样子,就问约翰发生了什么事。约翰把超市倒闭存货处理不了的情况告诉了马克,马克听后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会儿,马克兴奋地对约翰说:“我有办法了!这些日用品最低打多少折你能接受?”约翰说:“以前是想最少半价,可现在连房租都快没钱交了,两折三折都行。”马克说:“没问题,你把存货交给我吧,我保证十天之内全都卖掉!”约翰很疑惑:自己处理了都快两个月了,一点效果都没有,十天真的能卖完吗?实在没有其他办法了,约翰只好把存货交给了马克。
约翰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就在约翰把存货交给马克的第七天,马克回来了。约翰以为马克也没有办法了,可出乎意料的是,马克竟然把所有的存货都卖了,而且最低的折扣是五折,大部分是六折、七折。
马克看着吃惊的约翰,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他。
原来,马克只是换了一个广告牌,上面清楚地写道:“本超市由于经营不善,所有物品十日内处理完,第一天全价,第二天九折,第三天八折,第四天七折……十天过后,所有物品免费。”
第一天,马克挂出这个广告牌时,好多人来看热闹。小镇上的人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促销方式。但看的人很多,买的人很少,只有几个顾客全价买走了一些急需的物品。第二天,马克在广告牌上标出了剩余日用品的件数,声明九折处理,又有几个顾客买走了几件。第三天,一些顾客过来一看,好点的商品在第二天时被人以九折的价格买走了,于是,好多人又以八折的价格买走了一些。而同时,马克的这个广告传遍了整个小镇。第四天,到店里的顾客看到大部分质量好的商品已经没有了,只剩一些质量差点的商品了。这些顾客想,也许明天再来,质量差点的商品也没有了,便从剩余的日用品中挑走了一部分。第五天,小镇上的人几乎都去挑选自己需要的日用品了。第六天,存货已经没有多少了,可是顾客依然络绎不绝,只半天工夫,所有的日用品都被处理完了。
约翰听后感慨道:“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调整,会有这样大的改变。”
其实,成功有的时候就是这样简单,仅仅换一种思维,就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点击下页点击下页查看更多经过挫折成功的事例篇2:经过挫折成功的名人事例
张海迪(1955年9月16日-),生于济南,中国著名残疾人作家,哲学硕士。现任全国政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60年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1970年又随父母下放至山东聊城莘县,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学习,并学习针灸,在当地行医。1982年7月23日同王佐良结婚。1983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张海迪树立为宣传偶像。张海迪得到了两个赞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张海迪历任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11月当选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
篇3:经过磨难后成功的事例
康熙年间,贵州巡抚刘荫枢告老回乡后,想用一生的积蓄为家乡建一座桥.但是子女却反对他:“您当了一辈子高官,我们却没沾到一点光,好容易盼到您回家,你却如此不顾我们.”刘荫枢很伤心,他觉得自己虽然一身清白,但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于是,他用尽积蓄,历时五年,修成大桥,取名“毓秀桥”.桥修好后,他对子女说:“我之所以用全部积蓄修桥,就想用事实告诉你们,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生活自己创,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为了彻底消除孩子们依赖父母的心理,他以十五两白银的价钱把桥卖给了官府.
刘荫枢的所作所为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子女.他的孩子日后都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材.
篇4:经过苦难后成功的事例
经过苦难后成功的事例篇1
罗斯福39岁的时候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这场疾病让他以后只能呆在轮椅上。在残酷的疾病面前,罗斯福没有屈服,反而以更大的勇敢在政治上一步一步攀上顶峰。
自古英雄多磨难。富兰克林· 罗斯福于哈佛大学毕业后不久,便正式开始了政治生涯。先是于19参加纽约州参议员竞选获胜;继而于19积极为威尔逊获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提名和为威尔逊竞选总统出力奔走。威尔逊当选为总统后,罗斯福被任命为海军助理部长。19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罗斯福请假三周与民主党党阀支持的詹姆斯·杰拉尔德竞争联邦参议员职位,结果党内提名遭到失败。19,美国对德宣战,宣布站在协约国一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了增加实战经验,作为海军助理部长的罗斯福于19赴欧洲战场考察,目睹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19,在总统选举中,他被任命为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结果被共和党候选人柯立芝击败;同年,回到纽约重操律师旧业,暂时退出政坛,积蓄力量,准备东山再起。正在这时,一场意外的大灾难降临到他的头上。198月10日,他在他的海滨别墅扑灭了一个小岛上的一场林火后,汗流浃背地跳人芬地湾游泳,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
一场严峻的考验摆在了39岁的罗斯福面前,它比生死的考验更为残酷,也更叫人难以忍受。
开始,他还竭力让自己相信病能够好转,但实际情况却在不断恶化。他的两条腿完全不顶用了,瘫痪的症状在向上身蔓延。他的脖子僵直,双臂也失去了知觉。最后膀胱也暂时失去了控制。每天导尿数次,每次都痛苦异常。他的背和腿疼痛难忍,好像牙痛放射到全身;肌肉像剥去皮肤暴露在外的神经,稍一触动,就忍受不了。
但最让人受不了的还是精神上的折磨。他从一个有着“光辉前程”的年轻力壮的硬汉子,一下子成了一个卧床不起、事事都需别人照料的残废人,真是痛苦极了。在他刚得病的最初几天里,他几乎绝望了,以为“上帝把他抛弃了”。但罗斯福毕竟是罗斯福,他依然受着痛苦的煎熬,却又以平时那种轻松活泼的态度和妻子埃莉诺开玩笑。他理智地控制住自己,绝不把自己的痛苦、忧愁传染给妻子和孩子们。他不允许把自己得病的消息告诉正在欧洲的妈妈,以免母亲牵肠挂肚。当医生正式宣布他患的是小儿麻痹症时,妻子埃莉诺几乎昏过去,而罗斯福却只是苦笑了一下。
“我就不相信这种娃娃病能够整倒一个堂堂男子汉,我要战胜它!”
但罗斯福也知道这只是在说大话,不过大话使他比较容易保持勇气。为了不想自己的病情,他拼命地思考问题,回想自己走过的路,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回想自己接触过的各种各样的政治家,谁是可资学习的导师,谁是卑鄙的政治骗子。他也想到人民,想到饱受战争创伤的欧洲人民,想到那些饥寒交迫、朝不保夕的社会下层的人们。到底今后应当怎样生活,怎样做人,他在思索,在探求。为了总结经验,他不停地看书。他比较系统地阅读了大量有关美国历史、政治的书籍;还阅读了许多世界名人传记;还有大量的医学书籍,几乎每一本有关小儿麻痹症的书他都看了,并和大夫们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他几乎成了这方面的一个权威。
苦难可以造就一个人,当然也可以压跨一个人。关键在于处于苦难中的人如何面对他所面临和忍受着的苦难。罗斯福面对病痛是乐观而镇静的,虽然这并不能使他所遭受的苦痛减轻,但是,乐观的态度使他又像从前那样生气勃勃了。他虽然仍卧床不起,但他相信这场病过去之后,他定能更加胜任他所要担当的角色,重新返回政治舞台。当母亲急匆匆来到他的床前,他以微笑迎接母亲,宽慰母亲说:“妈妈,不用担心,一切都会好的。说真的,我实在想亲自到船上去接你呢。”医生的嘱咐进行艰苦的锻炼。为了使两腿伸直,不得不打上石膏。每天他都好像在中世纪的酷刑架上一样,要把两腿关节处的楔子打进去一点,以使肌健放松些。但是,这个曾被看成花花公子的人身上蕴藏着极大的勇气,所以不久就出现了病情好转的迹象——他的手臂和背部的肌肉逐渐强壮起来,最后终于能坐起来了。
为了重新走路,他叫人在草坪上架起了两根横杠,一条高些.一条低些。每天,他接连几个小时不停地在这两条杠子中间挪动身体。他给自己定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能走到离斯普林伍德四分之一英里远的邮政街。每天,他都要拄着拐杖在公路上蹒跚着朝前走,争取比前一天多走几步。他还让人在床正上方的天花板上安装了两个吊环,靠这两个吊环坚持锻炼。到开春,他已经日见好转,甚至能够到楼下在地板上逗孩子们玩,或者在图书馆的沙发上接见客人了。
1922年2月,医生第一次给他安上了用皮革和钢制成的架子,这副架子他以后一直戴着。架子每个重7磅,从臂部一直到脚腕。架子在膝部固定住,这样,他的两腿就像两根木棍一样。借助于这架子和拐棍,罗斯福不仅可以凭身体和手臂的运动来“走路”,而且还能站立起来讲话了。但做到这一步也不容易,开始时经常摔倒,夹着拐棍的两臂也经常累得发疼,尽管如此,他仍然以顽强的毅力和乐观的态度坚持锻炼。
经过艰苦的锻炼,罗斯福的体力增强了。1922年秋天,他重新回到病前任职的信托储蓄公司工作。开始,他每周工作2天.又慢慢增加到3天,最后每周4 天。他的日程排得很满,每天早晨8点半在床上会见他的顾问路易斯·毫和其他来访者,这样他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两个小时后,他来到办公室,一直工作到下午 5点。午饭就在办公室里吃。上午他处理公司的事务,下午办些私事。回家后,喝点茶,活动一下身体,就又会见来访者。事情往往要到吃晚饭时才完。由于重新回到了社会,罗斯福的名字又响起来了。
病痛并没能吓倒罗斯福,甚至没有成为罗斯福的负担,他给人的印象是,他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健康人。他面对病痛所表现出来的超人的勇气和乐观向上的态度,他那蓬勃的生命之光不仅增添了他个人的自信,也赢得了别人的尊敬和信任。
1924年又是总统选举年。民主党由于上届总统选举失败,所以迫切需要罗斯福出来竞选,重振士气。罗斯福表示:“在摔掉丁字形拐杖走路以前我不想竞选。”但他决定出席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以发出他本人重新返回政界的信息。在儿子的协助下,他撑着拐杖走上讲台,这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罗斯福巧妙地控制着讲演的节奏,完全把听众吸引住了。他呼吁大家团结起来,这时听众全都起立。他充满激情地号召大家:“要牢记亚伯拉罕·林肯的话:‘对任何人都不怀恶意,对所有的人都充满友善。’”他的讲话受到了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这是人们对他表示的一种少有的敬意。他的心好像又长上了翅膀,他的腿被架子夹得麻木了,他的手由于把全身的重量都撑在桌上而不停地痉挛。但他全然顾不上这些,他那浑厚有力的声音在大厅里回荡着。
点击下页点击下页查看更多经过苦难后成功的事例篇5:关于挫折后成功的事例
南朝的祖冲之,在当时极其简陋的条件下,靠一片片小竹片进行大量复杂的计算,一遍又一遍,历经无数次失败,终于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鲁迅曾彷徨过,哥德、贝多芬还曾想自杀过,但他们都顽强地战胜了自己的消沉和软弱,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都坚定地走向了真理,也更加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和毅力。一句名言说得好:“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腾,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赵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早就成为后人逆境奋起的典范。 孔子在失意的痛苦中写成了《春秋》,屈原在流放的痛苦中写成了《离骚》,曹雪芹在家破的痛苦中写成了《红楼梦》…… 学生举例:战胜挫折,造就人才 贝多芬一生经历了数不清的磨难。然而他没有向命运屈服,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种种的磨难和挫折磨砺了他的意志,激发了他的进取精神。谈迁、帕格尼尼、林肯、。例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曾三次考举人,三次失败,后来立志学医,终于写成了流传千古的《本草纲目》。汉代杰出的史学家兼文学家司马迁本来是做官的,初任郎中,后继父职任太史令,终因替投降匈奴的要陵辩解而得罪了汉武帝,不仅被关入监狱,而且受了宫刑。在这样的挫折和打击下,他转而发愤著书,终于写成了《史记》这部伟大的历史和文学巨著。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日本曾有一名药物专家,为了发明一种专治梅毒的药物,虽然连续经历过605次挫折和失败,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不断总结经验,直到第606次才试制成功,因此人们就把这种药物称为“606”。青少年想要有所成就,一定要有这种不怕失败,不怕挫折,百折不挠的顽强战斗精神。 梅花的清香需要严冬腊月寒冷的考验才发散出来的。人也是这样,凡在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都是经过困难和挫折磨练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篇6:经过行动而成功的事例
有两个朋友,相伴一起去遥远的地方寻找幸福快乐的天堂,在即将到达的时候,遇到了一条风急浪高的大河。关于如何渡过这条河,一个建议采伐附近的树木造一条木船渡过河去,另一个则认为这种方法太辛苦,也不安全,不如等这条河流干了,再轻轻松松的走过去。于是,建议造船的人立刻行动起来,每天砍伐树木,积极的制造船只;而另一个人则每天休息睡觉,然后到河边观察河水流干了没有。直到有一天,造好船的朋友扬帆出海,到达了幸福的彼岸,而另一个人则永远也没有等到河水流干的那天。
这个故事同样告诉我们:成功始于行动!与其躺着思想,不如立刻站起行动! 要想做好一件事,最好的方法就是立刻行动!在生活中,有许多人都拥有着自己的理想,有一部分人有了想法却只是放在心里或挂在嘴上,却没有行动;而另一部分人则是默默无闻的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着。我想,像故事中的建议造船的人,如果他只是想造一条船渡河,而没有实际行动的话,他也不可能到达幸福的彼岸。像爱迪生,如果他当时仅仅只是有发明电灯泡的想法,而没有亲身去实践、去体验, 并持之以恒付出努力的话,那么,我们现在也许依然还点着蜡烛过夜。同样,在我们的工作中,除了要准确、高效地完成日常工作,我们还需要不断地思考,以不断寻求更好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当你有了一些好的想法或创意,一定要付之行动,所谓心动不如行动,行动才是通往成功的阶梯。也许你做的每一尝试不一定都能成功,但不去做肯定没有机会得到成功!
总之,成功始于行动!万事的开始在于心动,而是否成功在于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将心动的想法变为现实,只有行动才能实现我们宏伟的目标与远大的理想!你的目标越准,行动越快,加上你永不放弃的努力,那么你成功的机会就越大。这就好比一辆已经加满了油的汽车,弄清了前进的方向与线路,要想抵达目的地,就得赶快把车开动起来,并保持足够的动力,朝着目标不断前进。美国著名作家赛珍珠曾说:“我从不等待好运来敲门,如果你一味等待,就不能完成任何事情。你必须记住,只有行动才能有所收获。”那么各位同仁,你还在等待什么呢,为了你的理想与目标,赶快行动起来吧!
篇7:经过苦难成功的名人事例
第一次见到尼克·胡哲,人们都难掩震惊——他就像一尊素描课上的半身雕像,没有手和脚。面对人们讶异的表情,尼克自我介绍时常以说笑开场。
“你们好!我是尼克,澳大利亚人,今年28岁,周游世界分享我的故事。我一年大概飞行120多次,我喜欢做些好玩的事给生活添色。当我无聊时,我让朋友把我抱起来放在飞机座位上的行李舱里,我请朋友把门关上。那次,有位老兄一打开门,我就‘嘣’探出头来,他当时被我吓得跳起来。我心想,他们能把我怎么样?难道用手铐把我的‘手’铐起来吗?”
“我喜欢各种新挑战,例如刷牙,我把牙刷放在架子上,然后靠移动嘴巴来刷,有时确实很困难,也很挫败,但我最终解决了这个难题。我们很容易在第一次失败后就决定放弃,生活中有很多我没法改变的障碍,但我学会积极地看待,一次次尝试,永不放弃。”
尼克的生活完全能够自理,独立行走,上下楼梯,下床洗脸,打开电器开关,操作电脑,甚至每分钟能击打43个字母,他对自己“谜”一般的身体充满感恩。“我父母教我不要因没有的生气,反而要为已拥有的感恩。我没有手脚,但我很感恩还有这只‘小鸡腿’(左脚掌及相连的两个趾头),我家小狗曾误以为是鸡腿差点吃了它。”
“我用这两个宝贵的趾头做很多事,走路、打字、踢球、游泳、弹奏打击乐……我呆在水里可以漂起来,因为我身体的80%是肺,‘小鸡腿’则像是推进器;因为这两个趾头,我还可以做V字,每次拍照,我都会把它翘起来。”说着说着,他便翘起他的两个趾头,绽出满脸笑容——Peace!
尼克的演讲幽默且极具感染力,他回忆出生时父母和亲友的悲痛、自己在学校饱受歧视的苦楚,分享家人和自己如何建立信心、经历转变。“如果你知道爱,选择爱,你就知道生命的价值在哪里,所以不要低估了自己。”在亲友支持下,他克服了各种困境,并通过奋斗获得会计和财务策划双学士学位,进而创办了“没有四肢的人生”(Life Without Limbs)非营利机构,用自己的生命见证激励众人,迄今他已走访了24个国家,赢得全世界的尊重。
我和世界不一样
1982年12月4日的那个清晨,尼克的父母原本怀着满心欢喜迎接他们的头生儿子,却万万没想到会是个没有四肢的“怪物”,连在场医生也震惊得无言以对。
“我的父母毫无心理准备,医生给不出解释。我妈妈曾是护士,她怀我时非常清楚什么事该做或不该做,她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头痛时她甚至没有服止痛药,她确定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没问题。她照过三次B超,大家都没发现问题,以为我只是保持某种姿势。他们原本期待一个漂亮又健康的男孩,不过我确实很漂亮,(笑)只不过有些缺陷而已,但当时那是一个大悲剧。”
尼克的父亲是当地一位牧师,那个清晨,整个教会都为之忧伤,每个人都在质问上帝——如果上帝爱人,为什么会让这样的事发生?如果《圣经》上说我将你造在母腹中时已应允了一个希望,那么上帝造尼克时究竟在想什么?
“我父亲一开始以为我活不了多久,但我其他方面一切正常,并且活了下来。可以理解,父母非常担心我未来的生活,生下一个残缺的孩子,我想他们只是害怕自己不能胜任。”
这对夫妇经历了很多艰难的阶段,他们无法接受事实,带着小尼克看了一个又一个医生,试着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尼克的母亲回忆:“我以为那是一场噩梦,我以为当我一觉醒来,噩梦就会结束,所以我不确定自己是否要带他回家,我不愿意照顾他。”
好几个月后,这个家才进入平静,选择顺服上帝的旨意。“人生中许多时候,我们想寻找答案但却得不到,就在这种时候,我们要凭信心相信上帝。我父母认识到了这点——这是我们的骨肉,上帝把这个孩子赐给我们,就会给我们足够的恩典,让我们拥有智慧、慈悲、怜悯和爱来养育他,就好像我有手有脚一样。”
至此,这个在极大不幸中关乎信心的故事才悄然启幕。
事实上,这是一场艰辛的战役,供应尼克所需的一切,是一场持续的挣扎,可以寻求帮助的对象和渠道
篇8:描写经过挫折后成功的名言
1 、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加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
2 、火以炼金,逆境磨炼人。——辛尼加
3 、高尚的人总是默默地忍受悲痛。——席勒
4 、顽强的毅力改变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
5 、忍受灾祸不难,但忍受到底决非易事。——塞内加
6 、环境越是困难,精神越能发奋努力。——郭沫若
7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贝多芬
8 、逆境不能使人富有,却能使人明智。——英国谚语
9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郑板桥
10 、困难增强心力,犹劳动增强身体。——塞涅卡
11 、就象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
12 、所有坚忍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安格尔
13 、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歌德
14 、以勇敢的胸膛面对逆境。——贺拉斯
15 、无论何时,不管怎样,我也绝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点心丧气。——爱迪生
16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17 、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爱默生
18 、在灾难而前不可屈服,而应更加勇敢地去正视它。——维吉尔
19 、通向人类真正伟大境界的道路只有一条——苦难的道路。——爱因斯坦
20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
21 、上天给予人一分困难时,同时也添给人一分智力。——雨果
22 、在一个崇高的目标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爱因斯坦
23 、焦虑与磨难才能使人耳聪目明,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罗布莱斯
24 、逆境,是倾覆弱者生活之舟的波涛;它又是锤炼强者钢铁意志的熔炉。——戴维
25 、对勇气的最大考验,就是看一个人能否做到败而不馁。——英格索尔
【经过挫折成功的事例】相关文章:
5.挫折的名言事例
7.挫折的名言及事例
8.成功的小事例
10.名人合作成功的事例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