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石梁湖有寄》原文及注释
“乌鸦喝水”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刘长卿《石梁湖有寄》原文及注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刘长卿《石梁湖有寄》原文及注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刘长卿《石梁湖有寄》原文及注释
刘长卿《石梁湖有寄》原文及注释
作品介绍
《石梁湖有寄》的作者是刘长卿,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49卷第22首。
原文
故人千里道,沧波十年别。
夜上明月楼,相思楚天阔。
潇潇清秋暮,袅袅凉风发。
湖色淡不流,沙鸥远还灭。
烟波日已远,音问日已绝。
岁晏空含情,江皋绿芳歇。
注释
①题下全诗校:“一作怀陆兼。”
②十年别:本作“一年别”,据明刊本改。
作者介绍
刘长卿 (709~786),字文房,唐代诗人。宣城(今属安徽)人。以五言律诗擅长,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年1月~756年7月)进士。唐肃宗至德年间(公元756年7月~758年2月)任监察御史、长洲县尉,贬岭南巴尉,后返,旅居江浙。后来唐代宗任命他为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再贬睦州司马。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乱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
刘长卿是由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关于刘长卿的生平一直没有确考,《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没有他的传记。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权德舆《秦征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集序》)。《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他的集子10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同。据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著录有《唐刘随州诗集》11卷,为明翻宋本,诗10卷,文1卷。现在通行的如《畿辅丛书》本的《刘随州集》,《四部丛刊》本的《刘随州文集》,都为这种11卷本。《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繁体对照
石梁湖有寄(壹作懷陸兼)劉長卿
故人千裏道,滄波壹年別。
夜上明月樓,相思楚天闊。
潇潇清秋暮,袅袅涼風發。
湖色淡不流,沙鷗遠還滅。
煙波日已遠,音問日已絕。
歲晏空含情,江臯綠芳歇。
篇2:石梁湖有寄一作怀陆兼,石梁湖有寄一作怀陆兼刘长卿,石梁湖有寄一作怀陆兼的
石梁湖有寄(一作怀陆兼),石梁湖有寄(一作怀陆兼)刘长卿,石梁湖有寄(一作怀陆兼)的意思,石梁湖有寄(一作怀陆兼)赏析 -诗词大全
石梁湖有寄(一作怀陆兼)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 故人千里道,沧波一年别。夜上明月楼,相思楚天阔。
潇潇清秋暮,袅袅凉风发。湖色淡不流,沙鸥远还灭。
烟波日已远,音问日已绝。岁晏空含情,江皋绿芳歇。
篇3:《赴新安别梁侍郎》(刘长卿)-原文-翻译-注释
《赴新安别梁侍郎》(刘长卿)-原文-翻译-注释
作品介绍
《赴新安别梁侍郎》的作者是刘长卿,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47卷第43首。
原文
赴新安别梁侍郎
作者:唐·刘长卿
新安君莫问,此路水云深。
江海无行迹,孤舟何处寻。
青山空向泪,白月岂知心。
纵有馀生在,终伤老病侵。
注释
①新安:指睦州。睦州古称新安。梁侍郎:《文苑英华》作梁侍御。此诗作于赴睦州贬所前,当在大历十一年(776)。
②馀生:逃离虎口之谓。指遭吴仲孺诬陷一事终于得雪。
作者介绍
刘长卿 (709~786),字文房,唐代诗人。宣城(今属安徽)人。以五言律诗擅长,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年1月~756年7月)进士。唐肃宗至德年间(公元756年7月~758年2月)任监察御史、长洲县尉,贬岭南巴尉,后返,旅居江浙。后来唐代宗任命他为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再贬睦州司马。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乱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
刘长卿是由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关于刘长卿的生平一直没有确考,《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没有他的传记。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权德舆《秦征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集序》)。《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他的集子10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同。据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著录有《唐刘随州诗集》11卷,为明翻宋本,诗10卷,文1卷。现在通行的如《畿辅丛书》本的《刘随州集》,《四部丛刊》本的《刘随州文集》,都为这种11卷本。《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繁体对照
新安君莫問,此路水雲深。
江海無行迹,孤舟何處尋。
青山空向淚,白月豈知心。
縱有馀生在,終傷老病侵。
篇4:刘长卿《狱中闻收东京有赦》原文注释赏析
刘长卿《狱中闻收东京有赦》原文注释赏析
作品介绍
《狱中闻收东京有赦》的作者是刘长卿,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51卷第43首。
原文
狱中闻收东京有赦
作者:唐·刘长卿
传闻阙下降丝纶,为报关东灭虏尘。
壮志已怜成白首,馀生犹待发青春。
风霜何事偏伤物,天地无情亦爱人。
持法不须张密网,恩波自解惜枯鳞。
注释
①东京:即洛阳。至德二载(757)冬十月,广平王收东京。三载二月,大赦天下。
②阙下:指朝廷。
③青春:《楚辞·大招》王注:“东方春位,其色青也。”
④密网:喻政法严酷苛细。
⑤枯鳞:枯鱼。喻困厄之人。《庄子·外物》:“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作者介绍
刘长卿 (709~786),字文房,唐代诗人。宣城(今属安徽)人。以五言律诗擅长,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年1月~756年7月)进士。唐肃宗至德年间(公元756年7月~758年2月)任监察御史、长洲县尉,贬岭南巴尉,后返,旅居江浙。后来唐代宗任命他为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再贬睦州司马。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乱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
刘长卿是由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关于刘长卿的生平一直没有确考,《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没有他的传记。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权德舆《秦征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集序》)。《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他的集子10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同。据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著录有《唐刘随州诗集》11卷,为明翻宋本,诗10卷,文1卷。现在通行的如《畿辅丛书》本的《刘随州集》,《四部丛刊》本的《刘随州文集》,都为这种11卷本。《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繁体对照
卷151_43獄中聞收東京有赦劉長卿
傳聞阙下降絲綸,爲報關東滅虜塵。
壯志已憐成白首,馀生猶待發青春。
風霜何事偏傷物,天地無情亦愛人。
持法不須張密網,恩波自解惜枯鱗。
篇5:刘长卿《寄万州崔使君(令钦)》原文赏析及译文注释
刘长卿《寄万州崔使君(令钦)》原文赏析及译文注释
1、作品介绍:《寄万州崔使君(令钦)》的作者是刘长卿,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48卷第1首。
2、原文
寄万州崔使君(令钦)
作者:唐·刘长卿
时艰方用武,儒者任浮沈。
摇落秋江暮,怜君巴峡深。
丘门多白首,蜀郡满青襟。
自解书生咏,愁猿莫夜吟。
3、注释
①万州:万州南浦郡,唐属山南东道,治所在今四川万县。崔令钦:上元元年为丹徒令,永泰二年为礼部员外郎。见李华《云禅师碑》。
②巴峡:三峡亦称巴峡。万县在三峡西。
③丘门:孔丘之门,犹言儒生。
4、作者介绍
刘长卿 (709~786),字文房,唐代诗人。宣城(今属安徽)人。以五言律诗擅长,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年1月~756年7月)进士。唐肃宗至德年间(公元756年7月~758年2月)任监察御史、长洲县尉,贬岭南巴尉,后返,旅居江浙。后来唐代宗任命他为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再贬睦州司马。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乱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
刘长卿是由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关于刘长卿的.生平一直没有确考,《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没有他的传记。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权德舆《秦征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集序》)。《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他的集子10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同。据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著录有《唐刘随州诗集》11卷,为明翻宋本,诗10卷,文1卷。现在通行的如《畿辅丛书》本的《刘随州集》,《四部丛刊》本的《刘随州文集》,都为这种11卷本。《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5、繁体对照
劉長卿
時艱方用武,儒者任浮沈。
搖落秋江暮,憐君巴峽深。
丘門多白首,蜀郡滿青襟。
自解書生詠,愁猿莫夜吟。
【刘长卿《石梁湖有寄》原文及注释】相关文章:
10.九成宫原文及注释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