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职场小故事教你看透你我他

职场小故事教你看透你我他

2023-04-14 08:00:5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CaroLin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职场小故事教你看透你我他,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职场小故事教你看透你我他,供大家阅读参考。

职场小故事教你看透你我他

篇1:职场小故事教你看透你我他

职场小故事教你看透你我他

故事一:沙砾与黄金

一队商人骑着骆驼在沙漠里行走,突然空中传来一个神秘的声音:“抓一把沙砾放在口袋里吧,它会成为金子,”

有人听了不屑一顾,根本不信,有人将信将疑,抓了一把放在袋里。有人全信,尽可能地抓了一把又一把沙砾放在大袋里,他们继续上路,没带沙砾的走得很轻松,而带了的走得很沉重。

很多天过去了,他们走出了沙漠,抓了沙砾的人打开口袋欣喜地发现那些粗糙沉重的沙砾都变成了黄灿灿的金子。

在漫长的人生中,时间、责任就像是地上的沙砾,惟有紧紧抓住机遇、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能将这些普通粗糙的沙砾变成可贵的金子。不紧紧抓住机遇的人、不愿承担责任的人固然轻松潇洒,但他们生命长河会黯淡粗糙,他们始终发不出金子般灿烂光辉。

问问自己,今天我们抓了多少沙砾?

其实人生最怕一个“混”字!抱着混的心态,看似偷巧、轻松、没压力,然而就是在不知不觉的混中,混没了青春,混尽了精力,混掉了激情,混失了口碑,到头来混得黄粱美梦一场空!

在任何一个企业工作,你不是在为老板打工,你是在为自己的将来打工,给自己累积经验和财富,老板只提供平台让你去展现你的人生价值,展现你的事业机会,学会尊重这个平台,尊重你的老板,尊重你的同事。不要为了个人的利益伤害大家的利益。

抱怨只会让更多的人看不起你让大家知道你是一个没有用只会说的人。

光自己埋头苦干并不可取,职场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还要靠团队的力量。在这个公司里,我们就是巨大机器的一个部件,机器要想运转的好,离不开每个部件的认真工作,爱岗,绝不是说说那么简单。为自己的人生找一个优秀的`理由,爱你的工作,会回报你很多!

故事二:你的心过门了吗?

洞房花烛夜,当新郎兴奋地揭开新娘盖头,羞答答的新娘正低头看着地上,忽然间掩口而笑,并以手指地:“看,看,看老鼠在吃你家的大米,

第二天早上,新郎还在酣睡,新娘起床看到老鼠在吃大米,一声怒喝:该死的老鼠!敢偷吃我家大米!

“嗖”一只鞋飞过去,新郎惊醒,不禁莞尔一笑。

此故事没别的意思,只想问问那些新进的员工甚至是一些干了两年、三年的老员工,当初你为何选这个工作?既已选了这个工作,为何身体过了门心态却不过门?

往往新来的人很容易发现公司的问题,因为旁观者清。问题是你是用嘲笑、牢骚、忿然、指责的方式呢,还是以主人的心态来了解并积极地去改正这些缺点和漏洞?问问自己,我们的心真正过门了吗?

故事三:你是全力以赴还是尽力而为?

一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开始拼命地奔跑。猎狗在猎人的指示下也是飞奔去追赶兔子。

可是追着追着,兔子跑不见了,猎狗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猎人开始骂猎狗了:“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地回道:“我尽力而为了呀!”

再说兔子带伤跑回洞里,它的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它:“那只猎狗很凶呀!你又带了伤,怎么跑得过它的?”“

它是尽力而为,我是全力以赴呀!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全力地跑我就没命了呀!”

人本来是有很多潜能的,但是我们往往会对自己或对别人找借口:“管它呢,我们已尽力而为了。”

事实上尽力而为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现在这个竞争激烈、到处充满危机的年代。常常问问自己,我今天是尽力而为的猎狗,还是全力以赴的兔子?

篇2:两个故事看透职场生存道理

故事一:

维修机器

某公司招聘一名维修部主管,在经过几轮残酷的淘汰考核之后,应聘人数从几十人减到最后两人,他们分别是小张和小李。

最后一轮考核总经理亲自出场,给了他们每人一部残旧不堪的坏机器,然后叫他们修理。

小张把机器拆开,仔细地检查内部的每个零件,不一会儿,他皱起了眉头。总经理看了笑着问:“可以修好吗?”小张犹豫片刻,自信地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一定能修好的,请放心好了。”

总经理又看了看小李这边,他也是把机器拆了个“粉碎”,仔细地检查,过了一会儿,也皱起了眉头。总经理又问:“可以修好吗?”小李笑了笑:“对不起,这部机器实在是修不好,很抱歉。”

最后应聘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竟然是小李。小张不解地望着总经理,想寻找答案。总经理笑了笑:“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两部机器是无法修好的,无论你下的功夫有多深,针是无论如何也磨不成铁棒的。”

职场专家有话说:

相当赞同总经理的选择,如果是招聘维修员,我可能会选择努力而执着的小张,因为基层员工最重要的职能就是执行,听话而执着的员工,至少是一种不坏的选择。但是招聘维修主管,总经理选择小李相当明智,因为主管的职责不仅仅是执行,更重要的是选择。

上个世纪,一位老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不但要正确地做事,更要做正确的事。”这个老人就是现代管理之父,大师中的大师――彼得・德鲁克。

故事二:

冬天不要砍树

一个孩子与父亲一起来到一个小农场。孩子在玩耍时发现几棵无花果树中有一棵已经死了。它的树皮已经剥落,枝干也不再呈暗青色,完全枯黄了。孩子伸手碰了一下,只听“吧嗒”一声,枝干折断了。

孩子对爸爸说:“爸爸,那棵树早就死了,把它砍了吧!我们再种一棵。”可是爸爸阻止了他。他说:“孩子,也许它的确是不行了。但是,冬天过去之后它可能还会萌芽抽枝的――它正在养精蓄锐呢!记住,孩子,冬天不要砍树。”

果然不出父亲所料,第二年春天,那棵好像已经死去的无花果树居然真的重新萌生新芽,和其他树一样在春天里展露出生机。其实这棵树真正死去的只是几根枝杈,到了春天,整棵树枝繁叶茂,绿阴宜人,和其他的伙伴并没什么差别。

那个昔日的孩子后来成了一名小学教师。在他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不止一次地遇到类似的情形。小时侯背起字母来都结结巴巴的皮埃尔,现在竟成了一位小有名气的律师;而当年那位最淘气、成绩差得一塌糊涂的巴斯克,后来是大学的优等生,毕业后自己创办了一家红火的公司。

最不可思议的是自己的儿子布朗。他幼时不幸患了小儿麻痹症,几乎成了废人。

可是小学教师记住了爸爸的话,不放弃对儿子的希望,一直鼓励他不要灰心丧气。现在,布朗顺利地完成了大学课程,担任了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员。要知道,布朗只有左手的3个手指能动弹,就是扶一扶鼻梁上的眼镜也十分困难!“冬天不要砍树”这句话一直鼓舞着当年的那个小男孩,每每遇到让他沮丧伤怀的事,他都靠着这句话顺利地度过。

职场专家有话说:

冬天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生意、公司、伙计、员工,他们只是看上去不景气,其实正在养精蓄锐呢。生长期到来,老树的绿叶、果实,都将远多于新树。

篇3:职场小故事

(一) 表演大师

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事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啊。”

人一个时间只能做一件事,懂抓重点,才是真正的人才。

(二) 鹦鹉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店主说:不。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这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领导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相反许多能非常强的人却因为过于完美主义,事必躬亲,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攻关人员,销售代表,成不了优秀的领导人。

(三) 金人

曾经有个小国的人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的人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

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臣。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四)去掉自己身上的气味!

一只鸽子老是不断地搬家。它觉得,每次新窝住了没多久,就有一种浓烈的怪味,让它喘不上气来,不得已只好一直搬家。它觉得很困扰,就把烦恼跟一只经验丰富的老鸽子诉苦。

老鸽子说:“你搬了这么多次家根本没有用啊,因为那种让你困扰的怪味并不是从窝里面发出来的,而是你自己身上的味道啊。”

篇4:职场小故事

职场小故事

一样的状态,不一样的心态

有个商人到海边的一个渔村去渡假, 见到了一个渔夫。渔夫咬着烟斗在补鱼网。商人闲得无聊,就过去问那个渔夫:你每个星期能够打多少鱼?卖多少钱?” 渔夫说:“我一个星期就打两次鱼, 大概刚刚够日常的开销。”商人说:“那你余下的日子都干些什么?”

渔夫看了看院子里玩耍的两个孙子说:“陪孙子玩耍, 和老朋友们喝酒, 打牌, 讲笑话,游泳,钓鱼。”

商人听了直摇头, “你有钓鱼的功夫为什么不去打鱼?”

渔夫抬头看着他, 说:“打那么多鱼干什么?”

商人于是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

“假设你一个星期打五天鱼, 周末去集市卖鱼, 所赚的钱扣除成本,日常开销, 大概一个月能够翻新你的渔船以及船上装备。 连续干五个月, 你就可以买艘大船, 并且雇用几个伙计。 一年之后, 如果你干得好, 应该可以在城里设立一个鱼店, 专门卖鱼, 鱼店的生意如果红火,两年之后你可以把店盘出去, 在城里另谋发展, 比如, 买家鱼产品加工公司。 把你那些老伙计的鱼批发来做成成品销售。 你的鱼产品公司可以发展壮大, 成立联锁商号。 你来做大老板。 公司可以逐渐发展成为控股公司。 你可以把公司的股票上市,等到你想退休的时候, 就把公司整个盘出, 变成固定债券,那个时候, 你就可以回你的渔村安享晚年了。”

说到这里, 商人眉飞色舞, 唾沫星子乱飞。

渔夫默不作声, 商人猜想也许渔夫给他说动了心。他耐心等了一会, 渔夫慢吞吞的问到:“那我回到渔村该干些什么呢?”

商人说:“那还不简单, 你可以陪你的孙子玩玩, 和过去的老朋友喝酒打牌, 如果你还有兴致,你还可以去钓鱼,游泳。”

渔夫说:“那就和我现在一样,何必一个星期天天打鱼呢?”说完,就又去补鱼网了,

商人急了,脱口而出:“那不一样。” 可是, 他自己也不知道不一样在什么地方。站在原地, 若有所思。

故事到这里就完了。

渔夫觉得现在的自得其乐和商人所描绘的功成身退并无大区别, 所以, 对商人所描绘得津津有味的事业不屑一顾。 但是, 商人并不以为然, 虽然他说不出理由在什么地方。 如果抬高到人生观这个层面上来看一看, 就非常值得玩味了。

商人所理想的是拼搏一番以后的功成身退。因为有拼搏的艰辛, 所以才能够有身退以后的悠然自得。而且, 商人没有说出来的不一样的地方, 乃是所经历的拼搏过程当中的每一点成就和喜悦,甚至拼搏的经历本身,都是渔夫在小小的渔村根本不可能体会出来的。没有成功当然也没有失败的风险。

渔夫所推崇的,乃是自然之乐。所谓顺其自然者,衣食足而无忧, 是中国传统的老庄哲学思想。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渔夫并不是不思进取,而是知道适可而止。 因为追求物质的过程当中,虽然有欲望满足的`欣喜,难免要抛弃平常之心。渔夫没有过度的欲望, 所以能够自守平常之心,不为商人的话语所动。

其实,人从赤身条条降临人世间, 就难免有所需求。从母亲的一口奶开始, 随着不断的得到满足, 新的要求也随之诞生。 强烈的要求成为欲望。 因为欲望无法满足而不择手段。 欲望乃人之天性, 本身无罪, 但是,关键在于一个度字。 有度的人叫做为理想而拼搏, 无度的人叫作贪得无厌,利欲熏心。说穿了,就是必须知道何时应该适可而止。

适可而止的关键在于权衡满足感和平常心。 追求满足的过程, 自然必须放弃平常之心。商人功利心切, 所以觉得满足感可以弥补平常心的失落。渔夫甘自淡泊, 所以不愿意放弃平常心去换取满足感。很难说两人的想法孰优孰劣。

关键是我们得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后续

商人见渔夫不为所动, 于是说服了渔夫的朋友合作发展, 数年之后, 其友终于功成身退, 回到渔村。 老友相间不胜唏嘘。渔夫提出和老友再次出海钓鱼,重温往日温馨回忆。老友欣然答应。荡舟海面,心旷神怡, 两人伸竿垂钓,待夕阳西下, 互检竹篓,渔夫满载而归,老友空空如也。渔夫叹: 老友多年不碰钓竿,手生矣。 执意要分老友一半, 老友固辞, 言道:多年拼搏只为今日一钓, 其意已不在鱼也。 渔夫想起当年商人所言“那不一样”,顿时恍然大悟。

篇5:有关职场小故事

有关职场小故事篇1:职场上的另类吃亏

说起来,郑月梅也是货真价实的大学毕业生。只是她毕业的学校与名牌大学相比,差距很大。因此,她在找工作时没少受歧视。她至今还记得当初来公司应聘时的场面。看过简历,有个主考官不屑地说:“学校不是很好,不知道将来能不能胜任我们的岗位要求。”郑月梅听了这话,火气一下子上来了,她大声回答说:“肯定能胜任,学历只是个标志,工作起来还需要真正的实力才行。”

她的这番话引起了另外一个面试官的兴趣。那是个50多岁的男人,应该掌握着面试的最终决定权。他微笑着说:“这个小丫头有股猛劲,我觉得她行,先留下试用吧!”就这样,郑月梅走进了现在所工作的单位。大概是因为应聘时的“出色”表现,入职后,她被安排在办公室打杂。即便如此,郑月梅也没有气馁,而是选择了踏实工作。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她还积极学习,帮助别人,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得知她的情况,一位要好的同学为她惋惜,说付出没有回报,在这样的公司没有前途,劝她趁早跳槽。更重要的是,同学认为她太傻:“都说职场如战场,是要分个你死我活的。你倒好,不长记性,不但喜欢帮助别人,还恨不得把心掏给人家,结果呢,除了换回两句好听话,你得到什么实惠的东西了?你再这样,早晚得吃亏!”可郑月梅并不计较这些,她说:“没那么严重,人生在世,帮别人就是帮自己,我觉得现在这样挺好的。”同学听她这么说,也没了脾气,只好再三嘱咐她凡事小心。

有天下班后,郑月梅像往常一样最后一个离开。检查完办公室门窗及电源后,她正要锁门,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她赶紧接通后,电话那头传来焦急的声音:“麻烦你看一下刘经理桌子上是否有份文件,如果有,那是我忘记的,明天公司要根据这份文件做重大决定,谁知越着急越出乱子,我临走时竟然忘记拿了。给刘经理打电话打不通,我才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拨打这个电话,没想到还真有人接听。”

听完客人的叙述,郑月梅记起这是外地的一位客户,上午来公司和相关领导洽谈事情,中午他们出去吃饭,就把这份文件落下了。郑月梅

篇6:职场小故事精选

肖力和刘炜最近关系有些紧张,上周五终于爆发了,两个人吵了起来,吵的脸红脖子粗的。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计划管理部在组织制定公司明年的生产经营计划,这是肖力调任计划管理部主任以来主持制定的第一个全年计划。肖力觉得这个计划已经很完美了,召开部务会讨论,只不过是走走程序而已,正好也借机向下属展示一下自己的工作思路。让肖力没想到的是,讨论一开始,刘炜副主任便第一个提起了反对意见。刘炜说:“这个计划看似贯彻了以市场为导向,以销定产的理念,实际上在市场预测、部门利益消除、供产销衔接等方面都存在不小的问题……”

刘炜作为一名老企划,提出的意见很尖锐,直戳问题的要害,这让肖力脸上有些挂不住。没等刘炜讲完,肖力便开始解释。肖力的解释又引出了刘炜更多的质疑,慢慢地讨论变成了争吵,而且越吵越激烈,最后不欢而散。

回到办公室,肖力越想越来气,自己调到企划部做主任,肯定刘炜觉得挡了他的道,所以时不时就跟自己过不去,经常是自己定了的事儿,他刘炜还要在一些细枝末节上扣来扣去,纯粹就是挑刺儿!肖力越来气越觉得这架吵的有必要,一定要杀杀刘炜的锐气,树树自己的威信。

周一一上班,肖力正在考虑下一步如何批驳刘炜的反对意见时,党支部来了通知,定在下午召开全体党员大会,讨论肖力预备党员转正的事儿。下午肖力早早地到了会场。不一会儿,刘炜也到了,看也没看肖力一眼,一屁股坐在了他平常开会时坐的位置上。肖力心里一沉,这家伙今天不会说些对自己不利的话吧!肖力这么想着,自然就对刘炜格外多了一份关注。到了党员讨论环节,刘炜第一个开口了,肖力虽然捏着笔,一幅认真记录的样子,耳朵可是竖得直直的。只听刘炜说:“肖力来我们部的时间虽然不长,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但在我们共事的过程中,我发现肖力同志有很多常人不具备的优点,这让我很佩服,可以这么说,在为数不多的让我佩服的人中,肖力是我最佩服的一个!”

刘炜最佩服的人竟然是自己!这是肖力怎么也没想到的。刘炜的这句话象一只小手一遍遍地在肖力胸口轻轻抚过,把肖力内心抚慰得舒舒服服的。人的心理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上午还一想到刘炜就来气呢,这会儿再看刘炜,不知不觉中就多了一份亲切。再想想自己和刘炜之间的那些磨擦,纯属工作思路上的分歧,自己做事儿喜欢从全局着眼,但对细节问题关注不够,刘炜做事儿更喜欢从细节入手,而对全局规划不尽周全,这样一来,两个人有些争论也是正常的,而且也正是两个人的争论,才让工作做得更完善。

散会后,肖力找来了业务主管赵天明,指示他认真研究上周五刘主任提出的意见,对相关问题进行完善。

两周后,企划部提交的生产经营计划得到了公司总经理的充分肯定。王总经理在办公会上表扬说:“这份生产经营计划制定的好,理念上有创新,并且思路清晰,考虑周密,比以前进步了一大截!”肖力听了这话,心里比喝了蜜还甜。

明年的生产经营计划制定工作圆满完成,企划部完成了一件大活儿,肖力和刘炜一商量,决定请供、产、销、财务等部门的头头们吃个饭,以感谢他们在计划制定过程中的密切配合。

答谢宴会就定在了春江大酒楼,气氛十分热烈,大家频频举杯敬酒,一番你来我往之后,刘炜舌头开始发直了。肖力正准备悄悄提醒刘炜悠着点儿的时候,刘炜端起杯,摇摇晃晃地走到供应部张主任身边说:“张,张主任,我再敬,敬你一杯,我们是老,朋友了,你,是我最佩服的人!”肖力心里一惊,这时坐在身边的赵天明悄悄地说:“刘主任喝高了,那句口头禅又出来了,你看吧,今天在坐的6个主任,全都会是刘主任最佩服的人。”肖力端起茶喝了一口,搞不清自己内心微微泛起的是失落还是不快。

果不其然,刘炜端着酒杯,大着舌头,依次又对王主任、李主任、常主任、徐主任一一最佩服过之后,转到肖力身边,举着杯说:“肖主任,年,年轻有为,工作,有思路,我最,佩,佩服你了,来,我敬,敬你一杯!”肖力倒上满满一杯酒,和刘炜碰碰杯,仰头一饮而尽,一股浓浓的辣味从喉咙间升起。

【职场小故事教你看透你我他】相关文章:

1.有关职场小故事

2.职场感悟小故事

3.名人职场励志小故事

4.公司职场励志小故事

5.职场的寓言小故事

6.职场励志小故事合集

7.职场求职礼仪小故事

8.职场励志寓言小故事

9.职场寓言小故事大道理

10.教你职场生存法则

下载word文档
《职场小故事教你看透你我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