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板节选阅读答案
“宝藏消失中”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活板节选阅读答案,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后的活板节选阅读答案,供大家阅读。
篇1:《活板》阅读答案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⑤,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8、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持就火炀之( ) (2)更互用之 ( )
(3)则字平如砥( ) (4)有奇字素无备者( )
1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说说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的原因是什么。(2分)
21、用燔土为字印的优点有哪些?(可用原文)(2分)
篇2:《活板》阅读答案
18、(1)烤;(2)交替,轮流;(3)磨刀石;(4)特殊的字或冷僻、不常用的`字。(2分,对两个得1分)
19、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2分。意对即可)
20、不设统一答案。参考:因为活版印刷的效能,在于印得越多越快,而印得少的话,制作字模的功夫太大,不简便。(2分,意对即可)
21、不设统一答案。参考:燔土做字模,遇水不膨胀,而且用完后可以直接用火烤将字模取出,字模不受损伤而且易于清洁和保管。或原文:不相粘,不沾污(2分,意对即可)
篇3:《活板》节选阅读答案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则第二板已具 百废具兴
B. 有奇字素无备者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C. 不以木为之者 醒能述以文者
D.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隶而从者
1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字平如砥 砥:
(2)用讫再火令药熔 讫: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持就火炀之。 翻译:_________
(2)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翻译:_________
13.活版印刷中为什么用胶泥做字模?请用简要的语言说明(2分)
答:
参考答案:
10. 答案:C (2分)
11.答案:(1)磨刀石 (2)完毕(共2分。每小题1分)
12.答案:(1)把它拿到火上烤。 (2)把字按韵分类,分别放在木格里。(共2分。每小题1分)
13.答案要点:①刻字方便 ②不易变形 ③便于取用 (共3分。每个要点1分)
篇4:活板阅读答案
①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②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③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问题】
10.填空。(4分)
(1)《岳阳楼记》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中“具”通“俱”,是“全、皆”的意思,《核舟记》中“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一句中“具”是“具备、具有”的意思,文中“则第二板已具”中“具”的意思是:【 】
(2)《陈涉世家》中“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一句中“为”是“被”的意思,《小石潭记》中“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中“为”是“成为”的意思,文中“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中“为”的意思是:【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有奇字素无备者
翻译:【 】
12.本文内容简明,条理清晰。请根据文章内容填空。(第②空用原文回答,其它空用自己的话回答。每空不超过4个字)(3分)
文章第②段,首先介绍活板的.①方法;其次介绍制版和印刷的方法,并且说明了印数越多越能体现的优点是②;然后,介绍了贮字的方法;最后与木制字模作比较,介绍③的优点。
篇5:《活板》阅读答案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1.填空(2分)
⑴《三峡》“素湍绿潭”一句中“素”是“白色的”的意思,《祖逖》“睿素无北伐之志”一句中“素”是“向来”的意思,文中“有奇字素无备者”中“素”的意思是 ① 。
⑵《陈涉世家》“以激怒其众”一句中“以”是“用来”的意思,《送东阳马生序》“以衾拥覆”一句中的“以”是“用”的意思,文中“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中“以”的意思是 ②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⑴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⑵用讫再火令药熔
3.结合文章,用自己的话概括活板印刷的快捷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参考答案:
1.⑴向来 ⑵用来 评分:共2分。每空1分。
2.⑴铁板上用松脂、蜡混和纸灰之类的东西覆盖着。⑵印完后再用火烤,使药物熔化。
评分:共4分。每小题2分。
3.①大量印刷速度快 ②排板速度快 ③添补新字速度快 ④拆板速度快
评分:共4分。每个要点1分。完全照抄原文,不得分。
篇6:《活板》阅读答案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⑤,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8.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持就火炀之( ) (2)更互用之 ( )
(3)则字平如砥( ) (4)有奇字素无备者( )
1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说说“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的原因是什么。(2分)
21.用“燔土”为字印的优点有哪些?(可用原文)(2分)
参考答案:
18.(1)烤;(2)交替,轮流;(3)磨刀石;(4)特殊的字或冷僻、不常用的字。(2分,对两个得1分)
19.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2分。意对即可)
20.不设统一答案。参考:因为活版印刷的效能,在于印得越多越快,而印得少的话,制作字模的功夫太大,不简便。(2分,意对即可)
21、不设统一答案。参考:燔土做字模,遇水不膨胀,而且用完后可以直接用火烤将字模取出,字模不受损伤而且易于清洁和保管。或原文:不相粘,不沾污(2分,意对即可)
篇7:《活板》阅读答案
阅读《活板》,完成下面题目。(11分)
活板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小题1:下列各组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薄如钱唇厚此薄彼B.则第二板已具别具匠心
C.字平如砥坦荡如砥D.若止印三二本门庭若市
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2分)
①持就火炀之( ) ②则以纸帖之( )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②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小题4:活板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用活板印刷时提高工效的具体方法有哪两条?(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C (2分)
小题1:①靠近②用标签标出(各1分共2分)
小题1:①在它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类的东西盖好。(2分)
②(如果)有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就立刻刻好它。(2分)
小题1:(1)更互用之(2)每一字皆有数印(每个要点1分,共2分)
小题1:C项中“砥”都为“磨刀石”的意思。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活版的特点以及印刷时提高工效的具体方法即可。
篇8:活板节选阅读答案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问题】
10.填空。(2分)
(1)《醉翁亭记》“醒能述以文者”一句中“以”是“用”的意思,《送东阳马生序》“以中有足乐者”一句中“以”是“因为”的意思,文中“不以木为之者”中的“以”
的意思是:【 】。
(2)《陈涉世家》“若为佣耕,何富贵也”一句中“若”是“你”的意思,《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一句中的“若”是“如果”的意思,文中“若印数十百千本”中“若”的意思是:【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3分)
(1)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翻译:【 】
12.下面是有关文中“印刷术”的`简介,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前两个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后两个空用原文回答)(4分)
早在北宋年间,布衣毕昇发明了印刷术,他发明的印刷术集中体现了一个
字“①”的特点。本文综合运用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来说明印刷过程:刻字、
制板、②、印刷,各个环节都体现这一特点。文中介绍活板印刷的功效是③,提高印刷功效的措施之一是④。
【参考答案】
10.(1)用
(2)如果(每空1分)
11.(字模)像铜钱的边缘一样薄,每一个字是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变坚硬
(每个要点1分)
12.①活
②排版
③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④常作二铁板,更互用之;每一字皆有数印;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每空1分,第④空答出其中一点即得分)
【活板节选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活板阅读答案
2.活板翻译
3.《活板》教案
4.《活板》说课
10.《绿》阅读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