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地区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与对策
“红蚂蚁”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太湖地区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与对策,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太湖地区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与对策,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篇1:太湖地区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与对策
太湖地区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与对策
通过对太湖地区农村面源污染主要特征的分析,初步估算了主要面源污染负荷的贡献率,提出了控制太湖地区农村面源污染的总体思路与设想,提供了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农田氮、磷损失、村镇地表径流污染的控制技术,以及污染河道的生态修复技术.与此同时,还讨论了农村面源污染的'管理对策、管理模式与相关政策法规等,可为农村面源污染的控制、农村生态与环境的改善提供借鉴.
作 者:史龙新 李向阳 王宁 杨林章 Shi Longxin Li Xiangyang Wang Ning Yang Linzhang 作者单位:史龙新,李向阳,Shi Longxin,Li Xiangyang(江苏省无锡市太湖湖泊治理有限责任公司)王宁,Wang Ning(南京大学)
杨林章,Yang Linzhang(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刊 名:中国水利 PKU英文刊名:CHINA WATER RESOURCES 年,卷(期): “”(17) 分类号:X5 关键词:农村面源污染 控制技术 太湖篇2:太湖流域农村厕所调查与面源污染控制
太湖流域农村厕所调查与面源污染控制 --以宜兴市大浦镇为例
摘要:农村厕所排放的.污水,已经成为农村面源污染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本文以毗邻太湖的宜兴市大浦镇为例,分析了农村厕所的类型,得出了各类型厕所使用的比例以及厕所污水直接或间接排向河流的比例.作 者:高良敏 陆根法 刘丽莉 殷惠惠 作者单位:高良敏(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93;安徽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安徽,淮南,23)陆根法,刘丽莉,殷惠惠(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93)
期 刊:生态经济 ISTICPKUCSSCI Journal:ECOLOGICAL ECONOMY 年,卷(期):, (7) 分类号:X5 关键词:水网区 农村 厕所 面源篇3:长江三角洲地区面源污染及调控对策
长江三角洲地区面源污染及调控对策
在进行文献资料查阅和野外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总结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面源污染的现状,并从人的思想认识角度初步分析了污染的'原因,提出了可能的对策.文章认为:面源污染主要是由畜禽养殖后粪尿处理不当、化肥农药的不合理和过度施用、生活排泄物和废弃物无序排放导致的,污染的根源和直接作用者是人.
作 者:顾培 沈仁芳 GU Pei SHEN Ren-fang 作者单位:顾培,GU Pei(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沈仁芳,SHEN Ren-fang(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8)
刊 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年,卷(期):2005 24(5) 分类号:X508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 面源污染 畜禽 化肥农药篇4:苏州市环太湖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及控制对策
苏州市环太湖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及控制对策
在跟踪监测东太湖水环境质量基础上,对苏州环太湖15个乡镇或街道农业面源污染源进行面上调查和实地调查,综合国内外尤其是太湖地区研究成果,进行农业面源污染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东太湖水域TN、TP、CODMn和Chl-α的平均值分别为0.817mg・L-1、0.074mg・L-1、4.054mg・L-1和0.017 6mg・L-1,属轻度富营养化湖泊,其中,TP可能是蓝藻爆发的限制因子;各类污染源对苏州环太湖农业面源污染贡献大小依次为:生活污水>种植业>水产养殖业>畜禽养殖业.本研究提出了苏州环太湖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对策,为实现我国制定的`太湖达中等营养水平及主要出入湖河流达到GB 3838-88中Ⅱ类水质的保护目标提供基本思路.
作 者:张导 张琰 宋学宏 朱江 作者单位:张导,张琰(苏州市农产品质量与环境监测站,江苏,苏州,215006)宋学宏,朱江(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刊 名:农业环境与发展 英文刊名:AGRO-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年,卷(期): 26(6) 分类号:X8 关键词:环太湖乡镇 农业面源污染 控制对策篇5:江西农业面源污染及其控制对策
江西农业面源污染及其控制对策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西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其造成的危害;阐述了控制江西面源污染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控制江西面源污染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作 者:李淑英 黄秋萍 兰美华 廖萍 黄国勤 LI Shu-ying HUANG Qiu-ping LAN Mei-hua LIAO Ping HUANG Guo-qin 作者单位:李淑英,LI Shu-ying(江西省南昌市农业局,江西,南昌,330009)黄秋萍,廖萍,黄国勤,HUANG Qiu-ping,LIAO Ping,HUANG Guo-qin(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45)
兰美华,LAN Mei-hua(江西省农业厅,江西,南昌,330046)
刊 名:江西农业学报 ISTIC英文刊名:ACTA AGRICULTURAE JIANGXI 年,卷(期): 18(1) 分类号:X592 关键词:面源污染 资源综合利用 资源循环利用 生态农业 农业可持续发展 江西篇6:农村面源污染的特点和控制
农村面源污染的特点和控制
摘要:农村面源污染又称农村非点源污染,是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活动时所产生的污染物,如农田中的土粒、氮素、磷素、农药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水体,引起水质污染的过程.典型的.农村面源污染包括农田径流(化肥、农药流失)、水土流失、村镇生活污水、农村固体废弃物及畜禽养殖等造成的污染.作 者:蔡新源 作者单位:晋江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福建晋江,362200 期 刊:科技资讯 Journal: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11) 分类号:X592 关键词:面源污染 特点 控制篇7:农村面源污染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农村面源污染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1 农业面源污染特点
1.1 广泛性
农业面源污染没有固定的污染源,随着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超过了自然自身的承载能力,而且会随着地表径流进入到水体中,在地表层广泛分布,给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
1.2 潜伏性
农业面源污染的潜伏周期长,例如,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会造成水体污染,随着降雨和地表径流影响水体安全,而且农药和化肥在农田中存在的时间长短决定了农业面源污染形成具有潜伏性。
1.3 随机性
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因素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除了受区域降水过程及气象因素有关外,还与土壤结构、地质地形地貌、农作物类型等众多因素密切相关,这就导致了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也是其難以治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1.4 模糊性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农药、化肥的施用,但导致农业面源污染除了农药化肥外,还有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农作物的类型、生长季节、土壤的性质,使用方式和降水条件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又会导致农药和化肥养分的流失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判断农业面源污染的总体状况具有较强的模糊性。
2 农业面源污染来源分析
2.1 农药污染
我国是农药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每亩耕地年均施用农药的有效成分约为0.8kg,喷洒的农药中约有六七成进入到环境中,其中仅有30%左右的农药被农作物吸收,其他会直接降落到地面或飘游于空气中,农药的过量施用和较低的利用率导致了土壤水体以及农作物的污染,导致了过半数的水体和大量城市地下水发生污染。
2.2 化肥污染
为此,我国的化肥施用量每年都呈大幅增加态势,达到了6 800万t,较的5 912万t,增长了15%,而化肥的利用率却处于较低水平,其中,氮肥的`利用率为30~50%,磷肥的利用率为10~20%,钾肥的利用率约为35~50%。部分化肥会随着降雨、灌溉以及地表径流进入到河、湖、水库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2.3 养殖场污染
20,我国的水产品总量达6 172万t,人工养殖占73.6%。畜禽养殖中排放的粪便中含有大量氮、磷化合物,会使生物耗氧量BOD和化学耗氧量COD流失量逐年增加(仅,COD流失量就达728.25万t,BOD流失量达498.83万t)。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体污染,水产养殖中投放的饵料、鱼药也是加剧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
3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对策
3.1 积极倡导科学生产
积极推广配方施肥,根据农作物的特性、土壤的供肥能力等,确定土壤中使用的氮、磷、钾等其他微量元素的合理施肥量,维持土壤的肥力水平,提升肥料的使用效率。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加大生态农业优化模式和技术的推广应用,鼓励农户积极使用生物肥料,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大力推广低毒、无毒农药的研制和使用,倡导综合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对环境污染。做好水产养殖的污水收集、处理,以及循环利用,减少水体污染。
3.2 加大治理保障力度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涉及到农业、环保等各个部门,需要政府牵头主导,加大治理的外在保障力度。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纳入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求各部门切实履行承担污染治理的责任。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建立和完善合理的投融资体制,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原则,鼓励不同市场主体参与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并从财政和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3.3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加大环保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提高公众特别是普通农户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大农户尤其是农业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的环保知识培训,帮助他们掌握生态种植和养殖的专业技术,并提供后期技术指导和服务,从源头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参考文献:
[1]王建兵,程磊.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35-39.
[2]范海妮.浅谈农业面源污染原理及防治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09(33):23-24.
篇8:浅谈农田面源污染的生态控制技术
浅谈农田面源污染的生态控制技术
农田面源污染成为我国众多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其贡献率超过了来自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的点源污染,农田面源所引发的水污染将会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挑战之一.阐述了农田面源污染的成因及危害,从农田径流污染的生态控制和农田源头污染的控制2个方面总结了农田面源污染的控制技术及其在国内外的一些应用情况,并展望了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式下农田面源污染的生态控制前景.
作 者:马继侠 袁旭音 徐海波 MA Ji-xia YUAN Xu-yin XU Hai-bo 作者单位:马继侠,MA Ji-xia(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浙江省天正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2)袁旭音,YUAN Xu-yin(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徐海波,XU Hai-bo(浙江省天正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2)
刊 名:浙江水利科技 英文刊名:ZHEJIANG HYDROTECHNICS 年,卷(期):2009 “”(2) 分类号:X592 关键词:农田面源 污染 生态工程【太湖地区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与对策】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