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英雄主题征文
“三岁”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我心中的英雄主题征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我心中的英雄主题征文,欢迎大家分享。
篇1:我心中的英雄主题征文
我相信大家知道的英雄人物有很多,但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是一位语文老师,她就是我的班主任王老师。她有一双小小的眼睛,戴着一个眼镜,头发是黑黄混合的'。今天的王老师穿着白色的上衣和蓝色的裤子,还脚踏一双黑色的平底鞋,虽然普通但是很可爱。
辛苦的王老师让我感动。繁忙的工作让王老师每天加班到很晚才睡,早晨六点半又得起床工作,即使辛苦但王老师脸上一直都有微笑。
耐心的教育让我记忆深刻。老师每看到一个同学不乖就会耐心地告诉他不能这么做,因为老师怕我们养成了坏习惯。王老师经常说:“一个小错误就是一颗坏种子,它会生根发芽,我们必须趁早阻住它成长。如果放任不管,小苗就会长成参天大树,那时候就没有办法了。”
王老师不厌其烦地教我们做人的道理,帮助我们养成好习惯,这对于我们的成长很重要,所以王老师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篇2:我心中的英雄主题征文
总是看见他单薄的双肩,瘦弱的双腿与满是皱纹的脸。可近来,随风拂动稻浪里没了那双坚定的眼。
是他啊!那个我心中的英雄!
我是稻,从前飘摇欲坠、弱不禁风的稻。
掀开迷蒙的面纱,几十年前的我一点一点浮现。那是怎样的我啊?细弱无力的筋,干瘪瘦小的穗,微微颤颤的叶片泛着营养不良的黄。轻而易举的扇起的微风,总是能将我刮的前俯后仰;云,也是不屑一顾的轻瞥我一眼,发出放肆的嗤笑。
我惧、我伤、我不平、我愤慨,但我无可奈何!我知道,因为我的软弱,十多亿人口常处于饥饿混乱之中,他们枯瘦的脸,时常在眼前浮现;孩子们饥黄的眼可怜巴巴地望着我,发出无言的祈求。
可这又能改变什么呢?我依旧是低下的头颅,依旧是少得可怜的产量。
忽地一天我见着了他,那个我心中的英雄:不高的个子,沉稳的脸,充满精神气的眼。让我一下子便记住了他。
他日日行走于田垄之上,弯腰俯下身子,细细地凝视着我,我渐渐地在他一天天的检查爱抚中,知道他姓袁。
他往返于稻田与实验室之间,每一寸贫瘠的土地上都有他不深不浅的脚印,每一片泛黄的稻叶上都留有着他认真的气息。"稻啊,我能改变你的贫瘠,我能拯救这饥饿的中国。"无数次,他无声的眸中似乎都默默地传达着希望的'光。
后来,我见他欣喜的笑与微眯的眼。"杂交水稻,杂交水稻,我要让你遍布全球,让禾下乘凉变为现实…"他喃喃道。他将我带进了研究室,月光的皎洁不及他在实验桌前滑落的汗珠万分之一的晶莹。
他多少次垂下的头,多少次重新昂起的脸,我不敢稍稍忘却,哪怕万分之一。
再后来,我又回到了广袤的田野上,"籼行杂交水稻"这是我的新名字。
我不再畏惧风雨,因为我有了挺直坚硬的茎;我不再受到云的无情嘲笑,因为我有了金黄的穗,饱满的穗;我不在羞愧于那肌瘦的脸,因为我有了极高的产量。
他渐渐地成了我心中的英雄,而他却没有停下走进稻田的脚步。一深一浅,是他来过的印记。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从前那个弱小的我不在了,稻穗也只是一年一年,一次一次的更加饱满。
我看见那饥黄无力的脸变得红润,看见中国从不堪逐渐欣荣,当然,我也看见了,他逐渐多起的白发。
他就是我心中的英雄,袁隆平爷爷。
篇3:我心中的英雄主题征文
风一直在吹,是一双双大手,举起了飘扬的红旗;他们一直站在那里,是一生最暖的阳,拂过了花的海洋。
我心中的英雄,是千千万万个坚守在岗位上的人,我心中的英雄,是千千万万缕守护着花海的暖阳。
黑夜里,总有一束灯光,一双明亮的眼睛,守护千家万户;白日里,总有一身乌黑的制服,一张黝黑而又亲和的脸,保卫万家灯火。张大爷是万千保安中的一名,是一缕洒在了我们的小区的暖阳。
他身边的同事,虽和他差不多年纪,早已累垮了身子,只有他依旧精力旺盛,很多时候,他会主动提出值全天的班,每天天还未亮,保安亭便亮起了灯,他似乎不知疲倦,杆起杆落登记过往车辆,他那双有神的大眼,细细打量着过往的`行人。夜晚,站了大半天岗的他也抵不住困意,坐在椅子上,两眼似睁似合,但不一会儿他又会一个激灵儿坐起,提着手电筒,步入茫茫黑夜。将一栋栋居民楼检查一番。倘若你在黑暗里望见那一束跳动的光,那一定是小区的“父亲”在为熟睡的孩子盖好被子。黑暗中保安亭的灯光格外的亮,好像是年老的太阳。
守护花海的暖阳很多很多:
他们的名字是解放军,而现在,在同一片星空下,又有多少名解放军战士挺直身姿,燃烧生命的火焰,点燃了身后的万家灯火,正是有了这燃烧自己的一群守卫者,一群英雄们,新中国的太阳才会冉冉升起,祖国大地才会遍地花开!
他们的名字是老师,一座讲台,就是他们的保安亭。老师中的杰出代表张桂梅,她会把这辈子都奉献给讲台。
那一天,她来到了滇西高原,在云南华坪的大山里,她看见了山里孩子不堪的生活,为了这里的孩子能走出大山,她呕心沥血,成立了华坪女子高中,而已身患二十九种疾病的她说:“我要趁我还能动的这些日子里,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她是照入大山的一缕暖阳,用自己的生命去让下一代人活得幸福。一代人的芳华逝去,换取下一代人的璀璨人生,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他们的名字是劳动者,奉献者,是为了他人的幸福生活而拼搏的人们,很多人认为,英雄就是电影中那些飞檐走壁、拯救世界的人物,但这个时代永远不缺英雄,每个人都可以做为他人奉献的一缕阳光。在过去的一百年里,花瓣遍地,有太多人为了祖国而战斗,为了人民而战斗,花海上的歌舞升平,不过都是无数人在砥砺前行。现在,时代的火炬即将交接到我们手里,下一代的花海还等待着我们的暖阳,新生代的英雄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篇4:我心中的英雄主题征文
容颜易老,但若有一颗不老的善心,就可以温暖这烟火人间。
——题记
一日午后,无意间看见一个帖子,题目是《“一元”厨房》,我不禁心生好奇:为什么叫“一元”厨房呢?点进去,我才明白了原委。原来,文章的主人公是年过六旬的万佐成和熊庚香夫妇。他们在一个小小的陋巷里,开了一间厨房,为所有前来煮饭的病患家属提供炉灶、水电、煤气和调料,并且只收取极低的费用,被网友称为“‘一元’厨房”。
看完之后,我心中涌起阵阵暖流,不禁感叹:世间还是好人多!
接着,我又上网查找了一些关于万佐成夫妇的事迹,这才发现,原来,早在20xx年,万佐成夫妇就已经开始为病患家属提供锅灶,让他们自主烹调,同时以“多余的火”为理由,拒绝向他们收费。
后来,在病人家属的要求下,为了让他们心安,夫妇二人决定收取少量费用,以维持基本的水电、煤气开支。同时,他们的善举也被当地市民熟知,被称为“抗癌厨房”。
在一次采访时,万佐成说:“在人生命最后的时候,有人能伸手牵一把,给他一点光,给他一点热,就感到比较快乐。
20xx年2月17日,万佐成、熊庚香夫妇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本应前往北京参加颁奖典礼的二人,却为了第二天厨房能照常开门,不让那些家属失望而归,他们决定留在家中,继续整理、清扫厨房。深夜,当电视上正在颁奖的'时候,他们作为主人公,却在辛苦劳作,等待着清晨的日出。
后来,当夫妇二人收到奖杯时,他们并没有激动,而是淡然地放在一边,继续去帮忙炒菜、煮饭了。他们并不想争取名利,只想安心开着厨房,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们,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给予病患和家属们希望,温暖这人世间。
我还记得当时的颁奖词是这样的:“微弱的光,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红的灶,氤氲出亲情的味道。这陋巷中的厨房,烹煮焦虑和苦涩,端出温暖和芬芳,看惯了悲欢离合,你们总是默默准备好炭火。”
万佐成夫妇,用自己的一方炉火,带给患者和家属温暖与希望,也照亮了世人心中的善念,让爱不断汇集、放大、传播,也让世界多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当然,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一名平凡的英雄,都可以像万佐成夫妇一样,去坚持做一件善事,去做力所能及的小事、善事,用自己的善心,去温暖这烟火人间。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其实,没有一件善事是渺小的,善小而义大,正是这样的大义,才让我们感觉到荡气回肠,人间值得;才让我们在新时代的主旋律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爱与善意,通过一颗火热的心,传播到天地四方。
篇5:我心中的英雄主题征文
有人说:“有这样一种人,他们默默无闻,却让我们屹立世界;他们走向历史,却让我们拥抱未来;他们失去生命,却让我们生生不息。英雄,是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人;英雄,是平常日子里鞠躬尽瘁的人;英雄,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我心中也有一位英雄,他就是被称为“两弹元勋”的著名核物理学家邓稼先爷爷。
作为中国研制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邓稼先爷爷硬是带领一群刚毕业的“小白”大学生,用几台简易的手摇计算机甚至算盘,通过上万次的方程式推算,造出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干成了拥有14个诺贝尔奖得主的美国团队干成的事,我们用2年多的时间赶上了别人五年、十年的成果。
一次,在戈壁试验时,核弹头因为降落伞未打开而没有引爆,是稼先爷爷冲进了漫漫黄沙的沙漠,亲自拾回了弹头。他对同行的人员说:“你们还年轻,我去!”,归来时,他一句“平安无事”让所有人放了心,却不知这句“平安无事”是指大家平安无事,而他自己却从此深受核辐射的伤害,为他的早逝埋下了隐患。后来,在他的癌症治疗阶段,他在病痛折磨中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事业,止痛针从一天一针到了最后的一小时一针,就这样,他仍然写下了关于中国核武器发展建议书。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最后的叮嘱却是:“不要让别人把我们落得太远”。
“为了祖国,牺牲值得;为了人民,奉献值得;为了明天,奋斗值得”---这是稼先爷爷的信仰。“要是有来世,我还是选择中国,选择核武器事业,选择你”这是稼先爷爷对祖国的誓言、对事业的执着、对妻子的深情。我深深地崇拜着稼先爷爷,他才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我要好好学习,掌握本领,长大成为像他一样热爱祖国、热爱事业,有信仰、有理想的人。
篇6:我心中的英雄主题征文
我有一个梦想,我想长大了当一名优秀的飞行员,就像中国民航英雄机长刘传健叔叔那样翱翔蓝天。
20xx年5月14日,川航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执行飞行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然发生驾驶舱挡风玻璃爆裂脱落,座舱瞬间释压和零下几十摄氏度低温以及自动设备无法正常使用的紧急情况。生死关头,在常人都无法想象的极端环境中,刘传健机长果断应对,带领机组成员临危不乱,正确处置,确保了飞机上119名旅客安全。
在20xx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刘传健叔叔被评为“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之后,中国民航局和四川省政府授予“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的`称号。面对这样的荣誉刘传健叔叔说:“我们将继续尽心执飞号每一个航班,希望大家以后每次坐飞机都是安全的。”
爸爸说刘传健叔叔是和平年代的英雄,英雄壮举那惊天动地的一瞬间,其实是日夜坚守着平凡岗位辛苦劳作的成就。
我也要像英雄机长刘传健叔叔那样在学习和生活上认真踏实,遇到困难不退缩,敬畏生命,敬畏规则!
篇7:我心中的英雄主题征文
英雄,在我的心目中,并不是要做出一些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烈之举,并不是要以牺牲生命为代价英雄来换取他人幸福的人。我心目中的英雄,非常之多,可能我数一辈子都数不完。
妈妈是英雄,她是一位圣洁的白衣天使,每天早上七点半就已经不见了人影。她每天站在病人的生死线上,药方上如果不小心写错了一个字,哪怕是多一笔或少一笔,都有可能会危及到一个人的`生命。她工作负责,无论是对病人、对同事、对家人,都是一个样。她甚至可以让其他员工休息,一个人承担起三个人要做的事情或任务,我觉得妈妈就是一个英雄。爸爸是英雄。他是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每天站在讲台上,孜孜不倦地教导着学生们。他和学生们永远打成一片,同学们都喜欢亲切地称他为“老高”。但他对自己的学生毫不放纵,他每天都会按时收查学生们的作业,学生们有疑问,他总是会把问题重复地讲解,直到学生明白为止。学生有突发情况,他总是会饭才吃到一半就赶过去,就算在晚上也如此。我觉得爸爸也是一位英雄。
班主任陈老师是英雄。她同样是一位年轻的人民教师,总是喜欢亲昵地叫我们的小名,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电话中。但她对我们毫不溺爱。同学们有违规现象,她毫不留情地对我们严加批评。可是在运动会上,我们出现了失误,她并不会像我们一样掉眼泪,只会帮我们分析失误的原因,鼓励我们继续加油。在我心目中她更是一位英雄。
数学老师戴老师是英雄。数学课上课前,她总会细心地画好图,抄好题,好让我们学得清楚,看得明白。教学一个新内容时,她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掰开来细细地跟我们分析,直到我们理解为止。课余时间我们带着没弄懂的问题去找她时,她总是笑脸相迎、耐心讲解。在我心目中她也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不仅仅老师们是英雄,同学们也都是英雄,学习上开拓进取,生活中乐于助人,赛场上奋勇拼搏。我相信,在以后的岁月中,一定会出现更多的无名英雄。
篇8:我心中的英雄征文
既然太阳都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遗憾 。
——车尔尼雪夫斯基
我说想成为一名医生,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是我的妈妈,也只有她会反对我。
我是听着病房里叫号的鸣声长大的。我数不清蓝色床幔后,呼吸机下有多少哀号与病痛,更数不清医生办公室电脑前有多少痛哭,争吵。而在我印象中的妈妈总是来回于病房中,埋头在透明药瓶间。
在家里,没人比她更了解医生有多辛苦。作为感染科的一名医务人员,刚吃完年夜饭就义无反顾的拖着箱子。隔离在她每日忙碌的医院。
熟悉的视频音响,看着电话那头熟悉的妈妈,听着熟悉的声音,看着熟悉的通话背景。奇怪的就是,一切都太熟悉了。妈妈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全副武装,声音也不是透过防护服的那种闷声。她只穿着一件布衣。
妈妈用她一贯的腔调,告诉我:“现在防护服十分紧缺,都轮不上我们。一个医生查完房后,要在病房外,甚至在地板上坐三四个小时,等到下一个医生来,换上他身上那件防护服。 ‘’ 视频那一头沉默了,这一头也没了声音。
我想起日本捐赠救援物资引用的.诗经中那段话:“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平时我们看似简单的生活其实是一件精密的仪器,只要有一个齿轮停止运转,一日三餐,嘘寒问暖也就成了奢望。这时候,总有人要为此付出。
乙亥末,庚子春, 荆楚大疫,万人染疾。有澧州古城,北临荆楚,南接潇湘,亦未幸免。众惊恐,皆闭户,阡陌断之。邻里不复相望。有胡姓医者,神情自若,谈笑间率众白衣少年欣然规往。生而为医,死又何惧? 至春分,疫去,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当疫情汹涌袭来,人们在恐慌,在颤抖,在害怕之时。是妈妈和科室里的伯伯,叔叔,阿姨以及一群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姐姐们一起,勇敢的站在了防疫的第一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每个人都有值得书写,值得歌颂的故事。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他们怀着对这一片土地的热爱,克难克艰,奋勇向前。如果说时势造英雄,那么,他们是澧州小城中当之无愧的抗疫英雄!
何以为医,医者有仁心,慈悲济世人。何以为医,是每日百位患者的希望,是20个小时的不眠奔波,是勇敢在前,不到最后一刻也不放弃的坚定。的确 ,他们无疑是最美的,可为什么“最美逆行者”、“最美摆渡人”、“最美白衣天使”的背后是那些害怕感染人的疏远,剪去长发是连口罩也遮不住的疲惫目光,甚至于年轻生命的牺牲。为什么人们总要用最美来掩盖最残酷的事实?世界总是不公平,上帝总是残忍的,连天使也不曾放过。但是,那又何妨!何以为医,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从黎明到黄昏,所有的阳光,都应是天使黑暗中的光环。
篇9:我心中的英雄征文
从小父母、老师就教育我们:“一粒米变成饭,来的不容易!”吃饭要吃干净,不能浪费粮食。也经常听爷爷奶奶说以前的人吃不饱饭、饿肚子的故事,就觉得有点太不可si议了。而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在温室里长大的孩子,住在城市、远离农村,从不缺衣少食,更不知道农民伯伯的辛苦。
当我们吃着香喷喷的白米饭的时候,或许有人会想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而我想到的却是把双脚浸泡在稻田里,把功劳写在大地上,把稻香留给人们、解决一个国家14亿人吃饭问题的大功臣!他不是明星,而是我心中的巨星——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爷爷。
5月22日下午,我在电视上看到了袁隆平爷爷逝世的噩耗。看到新闻的那一刻,竟忍不住鼻头一酸,眼圈瞬间变红。我感到非常难过,德高望重的院士袁隆平爷爷还是离开了我们。
袁隆平爷爷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杂交水稻事业,他曾说过:“搞研究的人就不怕失败,怕失败的人就不要搞研究。”他一直秉持着自己的理念,本该颐养天年的袁爷爷却依然坚持在科研的第一线,不忘初心,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视频回顾着袁隆平爷爷的生平事迹,袁爷爷还说过:“我有两个梦,一个梦就是高产、更高产,就是‘禾下乘凉梦’,这是真正做到的梦,在我们高产杂交稻穗下乘凉。第二个梦就是杂交稻走出国门,覆盖全球,让杂交稻为世界的粮食安全和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看完袁爷爷的事迹,我非常震撼,感触颇深。91岁高龄的袁爷爷还在努力地去实现梦想,而正直年少的我们还以何理由不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呢?
他从不言败的精神、乐观积极的态度、纯朴高尚的品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数十亿中国人民心中的神农!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袁隆平爷爷我们会永远记得您,您是我们子孙后代永远不会忘怀的大英雄。
篇10:我心中的英雄征文
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创造的社会财富,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无价。
有一位老人一直走在科研的道路上,他解决了中国14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他曾多次赴国际水稻所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交流;他曾率先在中国开展水稻杂交种优势利用研究,他就是我的偶像袁隆平。
他是一位饱经风霜而消瘦的老人,他那黝黑的皮肤是被太阳亲吻过的色彩,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一道道皱纹,须发已被匆匆流去的时光染成花白,他大步迈向田野,望着收成的水稻,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那么静谧,他那双粗糙的手,轻轻的抚摸着水稻,眼里充满了喜悦。
袁隆平在研究杂交水稻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在一次实验中,他所研究的杂交水稻稻谷减少了5%,而稻草却足足增加了60%,在这时有人就说:“人要是能吃草的话,你这个水稻就大有发展了。”面对无数的讥讽,袁隆平爷爷依然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一直坚持研究水稻,终于将杂交水稻研究成功,还将它推广到了全世界。每当有记者采访他时,他总会像个小孩子乐呵呵的,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80岁时是80后,我90岁时就是90后。”袁爷爷总是怀揣着一颗年轻的心,面对事物总抱以乐观的心态,正是他这种乐观积极的心态,感染了我,对待事情总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去看待,那么所有事情都会变得美好起来。
我喜欢他从不言败的精神、乐观积极的态度、纯朴而高尚的品德,他就是我的偶像,一个真正能让我们吃饱饭的男神——袁隆平。
篇11:我心中的英雄主题强国征文
寒假期间,我观赏了国产电影《花木兰》和美国动画片电影《花木兰》。这两部电影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风格迥异,两个版本的人物刻画、性格塑造,故事的安排完全不同,将我国脍炙人口的故事演绎出了别样的风采。
美国动画版的《花木兰》是迪斯尼公司第一次将电影素材取自中国的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我们不得不佩服国外的汉学家对中国文化深入研究和眼光的独到,他们给世界塑造了一个中西合璧的英雄。
西方文学、影视作品在塑造英雄人物往往都不是那么完美,一开始都会经受失败,闹出许多笑话,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处处体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哲理。这一次,迪斯尼公司还是秉承他们一贯幽默诙谐的风格,把人物刻画的生动有趣,他们笔下的花木兰更像一个冒失鬼、淘气包,成天闯祸,跟传统的女性形象大相径庭,就连替父从军目的也被挖掘成了为了证明自己,可她却能在战场上歪打正着、以柔克刚、出奇制胜。这个版本其实被表现成了一个小人物的成长故事,只是故事背景放在了中国古代,完全颠覆了花木兰的光辉形象,更像一个嫁不出去的姑娘演变到一个巾帼英雄的传奇,还人性化的为她安排了两个伙伴木须龙和幸运蟋蟀,连结局都那么美国化。
中间穿插的歌曲烘托的是欢乐和轻松的气氛,整个电影都充满了搞笑,就连激烈的战争也不是那么血腥残暴,甚至显得有些滑稽。没有那么多生离死别,更像一个童话故事,更适合小朋友们观看。就影响力来说,它把中国的历史介绍给了世界,功不可没,就怕将来小朋友们学到《木兰辞》的时候已经不理解她的悲壮和豪情了。
花木兰是我国流传已久的女英雄,在许多地方戏曲、文学作品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我觉得国产版的《花木兰》更加贴近我心目中的花木兰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国产版成功的塑造了勤劳善良、有勇有谋、踏实稳重更忠于祖国的花木兰。她有女性的爱心和柔情,又有男性的豪放和阳刚;残酷的战争使她学会了理智处理个人感情,最初上战场的那一丝怯弱也被一句这是军令而全部摧毁了。面对战友的壮烈牺牲,也曾有退缩想要放弃,却能从失落中站了起来。使心灵从脆弱到无比坚强,这些情节的设置,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国产版的更有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显得更真实可信。花木兰血染沙场,却对国家的无比忠诚;在峡谷一战中,由于大将军的欺骗,花木兰带领将士孤军奋战时,她说:国家放弃了我们,但我花木兰决不放弃国家!令人肃然起敬,震撼人心。结局也更符合中国国情,花木兰不慕荣华富贵、淡泊名利,为了和平,他们选择了个人牺牲,留给我们好多遗憾。
中国文学作品在塑造英雄人物时一向都是英勇威武、形象高大,在这里还是未免俗套,花木兰被刻画成立武功高强,所向披靡的勇士,但是我在想花木兰能征战十二年,屡立战功,可能就是这样的。
我还记得花木兰曾说:逃避,停止不了战争;害怕,只能让我们失去更多。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平安乐,但是这句话让我知道了,在生活中,面对失败,我们要学会的勇敢和坚强。
【我心中的英雄主题征文】相关文章:
6.我心中的英雄作文
8.心中的英雄_
10.我心中的英雄初三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