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
“西西弗斯的可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欢迎阅读!
篇1: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运算,并能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计算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和加减混合运算。这节课练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要进一步掌握好小数加、减法的法则扪混合运算。并能较熟练地应用运算定律和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二、基本运算练习
1. 口算:
(1)做练习四第6题。让学生做在课本上,时间4分钟。
(2)口算下列各题。
3.6+4.4 5.27+0.73 O.44+0.56 2.91+O.09
3.56-1.56 4.3-2.3 13.4-3.4 8.63-3.63
提问:上面加、减的得数都有什么特点?
2、计算下面各题。
45-0.35+6.93 7.4+(5.96-3.86)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刚才的题是按怎样的顺序运算的?
小结: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相同:没有括号的从左往右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三、简便算法练习
1.做练习四第7题。
(1)让学牛做后两道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它们的结果有什么特点;哪一题的计算比较简便?为什么?
你能根据计算的结果说一说发现什么规律吗?
小结:小数连减时和整数相同,当一个数减去两个数时,如果减数可以凑成整数,那么从被减数里减去两个减数的和比较简便。
(2)口答。
下面哪道题可以用简便算法?为什么?
13.4-4.6l-2.86 9.2-1.86-3.14
(3)让学生做前两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这两题右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哪一题计算比较简便?为什么?两题的得数为什么一样?
谁能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结:当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或和时,如果能在计算时把两个数凑成整数,可以先算出得数,再和另一个数相加或相减。
(4)口答。
下面哪些题可以用简便算法?为什么?
13.25-(1.25-0.7) 4.64-(O.95-O.38)
73.4-(3.4+2.13) 4.64-(0.64-O.28)
结合其中可以简便计算的题,让学生说一说减去括号里的第―个数后,接着怎样算。并要求说明理由。
2.做练习四第8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
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老师板书口里的.数。
提问:这几道题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和规律,
说明:应用第8题里这样的运算定律和规律,可以使―些小数计算简便。
3.做练习四第9题前四题。
指名4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结合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怎样想的。
指出:在小数加、减计算里,如果能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的运算规律,使计算简便,也就是通过计算可以先使两个数凑成整数的,就要尽量用简便方法来算。
四、应用题练习
做练习四第11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结合提问学生是怎样思考的。
原来的这个小数是几位小数?
原来这个数应该是多少?
请大家算一算,正确的得数应当是多少?
六、课堂作业
练习四第9题后两题,第10题。
无锡市胡埭中心小学 周晓刚
篇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训算,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类推能力。
2.使学生知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里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使―些加法计算简便,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L口算。
(1)用门算卡片依次出示练习四第1题.指名学生说出口算结果。
(2)用卡片出示下列各题,让学生口算。
5.2+2.8 3.63+6.37 O.72+O.28 3.4+2.6
提问: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
2.复习加法运算定律。
提问:在整数加法里学习过哪些运算定律?谁来说―说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哪位同学说一说这两个定律用字母怎样表示?(板书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
追问:我们以前学习的这两个运算定律中,加数的范围是什么数?
3.做教材第16复习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明每―题的运算顺序。
提问: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板书:加减混合运算,没有括号从左往右算;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
二、教学新课
1.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在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里,没右括号的,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2.教学例6。
(1)说明: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相同,现在我们来看例6;
(2)出示例6。
让学生分别说一说每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老师在例题要先算的一步下面画横线。
按照刚才说的顺序,这两题能计算吗?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算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
3.组织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师板书用小黑板出示题目,指名学生口述运算过程和结果,老师板书。
(2)追问:谁说―说.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的?
4、教学例7。
(1)说明:我们已经知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那么,刚才我们复习的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是不是适用于小数加法呢,请看下面两组题。
出示教材中两组题。
要求学生算一算、比一比,看看每组算式里圆圈两边的'结果是不是相等,在O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提问:第―组结果相等吗?(板书等号)第二组结果相等吗?
(板书等号)
你从这两组算式小发现了什么规律?这里字母表示的加法运算定律里,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
(2)说明:从这里可以看出,加法运算定律里的字母可以表示整数和小数,也就是说,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在小数加法里同样适用。应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简便。
(3)出示例7。
请大家仔细看―看这里的4千加数,想―想可以怎样使计算简便。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
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4.8+5.2)+(8.63+0.37)
追问:为什么这样算可以简便?
提问:这里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哪里应用了加法交换律?
哪里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接下去怎样做?(老师板演)
小结:在小数的连加算式里,如果两个加数可以凑成整数,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把这两个数结合起来先加。这样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5、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简便计算的。
三、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些什么?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怎样?什么情况下可以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使小数连加计算简便?
四、组织练习
1、做练习四第2题。
小黑板山示,让学生做在课本上。
指名学生口答计算结果,老师板书。
2.做练习四第4题前两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结合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分析练习四第5题。
读题。
提问:这道题要分几步做?为什么要用两步解答?
4.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四第3题前两题,第4题后两题第5题。
家庭作业:练习四第3题后两题。
无锡市胡埭中心小学 周晓刚
篇3:复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复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运用运算定律或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口算。
让学生做复习第7题.时间4分钟。
集体校对得数。
提问:你能说说小数加减法怎样计算吗?关键是什么?
2.引入课题。
我们在学习了小数加、减计算的基础上.还学习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复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运用运算定律或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提高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二、混合运算复习
1.整理运算顺序。
做复习第8题前两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检查各题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提问:谁来说一说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指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也是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在有括号的算式,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复习简便算法。
做复习第9题。
让学生分析、讨论每一小题怎样算比较简便。
组织学生交流每一题的简便算法,说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或规律。
三、应用题练习
1.做复习第ll题。
让学生说一说列方程解答要怎样想。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列方程所依据的等量关系。
指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出题里的等量关系,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做复习第12题:
让学生说一说题意。
学生解答在练习本上。
指名学生口答算式和结果。老师板书。
提问:解答这道题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复习第8题后两题,第9题,第10题。
无锡市胡埭中心小学 周晓刚
篇4:除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第112—113页。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除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在具体情境中提出能运用除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并能结合具体情境,简单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第思考问题。 3、建立学习的信心,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学习除加(减)混合运算,理解算理。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真棒,差几条船呢,你能帮他们算一算吗?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名同学的算式哪里相同,哪里不同?师:当算式里有除法和减法时,应该先算除法,再算减法。②45÷5=9(条),实际上只有8条,所以不够。 学生独立探索,全班交流。学生边展示宾讲解,可能有一下方法: ①45÷5=9(条)9-8=1(条) ②45÷5-8=1(条) 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关注学生能否结合具体情境明确运算顺序。活动三师:从图中,你还看到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请大家尝试自己解决。 学生独立观察画面,寻找信息,并能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让不同算法的学生在黑板上板书并讲清自己的思路。 能否认真观察画面,寻找有用信息。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关注学生是否能清晰地讲解算式的含义。活动四师:请大家观察黑板上的这几组算式,你能发现有什么共同点吗?师:当有除法和加减法时,应该先算什么? 学生观察后自由发言。 都是先算除法。 能否完整清晰第1发言,并能专心倾听别人的讲话。活动五师:请大家完成教科书第113页自主联系题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关注能否掌握除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活动六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有什么收获,或者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 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评价是否公正客观。 教学反思 在讲解的过程中同学们基本上能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又显得有些乱,计算顺序容易出现问题。
篇5:《整数和小数混合运算练习》教案
《整数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58~59页练习十四第5~~9题以及练习十四后的思考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混合运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知道了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这节课,我们练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通过练习,我们要进一步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二、组织练习
1、口算。
出示练习十四第5题。
指名学生口算,选择2-3道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2.做练习十四第6题。
小黑板出示第6题,说明练习要求。
让学生自己练习,把得数填在方框里。
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结果。
让学生讨论计算过程,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指名学生口答综合算式,老师板书,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
3.做练习十四第7题。
做第7题的前三道题,指名三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结合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并让学生说说第三小题为什么在小括号里要先算除法。
提问:你能说一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吗?
4.做练习十四第8题。
小黑板出示,要求学生按照运算顺序给每道算式添上括号,做在课本上。
指名学生口答是怎样做的,老师板书,集体校对。
三、讲解思考题
让学生读题,弄清题意。
提问:原计划每人发15枝,有4人没来,这样就可以多下多少枝?
学生分组讨论这道题可以怎样解答。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出的方法,寻找解答的方法。
指出:我们可以先求出4人没有来一共多出了多少枝,再想一想实际分给学生多少枝,就可以求出来了多少人。这样就能求出原定参加长跑的有多少人。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练习的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7题后三题,第8、9题。
篇6:小数的连除、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和简便算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连除、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计算,并能根据题目的特点对一些
小数除法进行正确的简算.
2.通过对小数连除、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的归纳,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连除、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小数除法的简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一)口算
0.8×0.5 1.6+0.38 0.15÷5 1-0.75
0.48÷0.03 630÷45÷2 6÷1.2 4×2.5
280÷35 0.56÷14 0.92÷0.4 1.1×5
教师提问:630÷45÷2 280÷35 0.56÷14是怎样口算的?为新知辅垫
(二)先想一想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360÷4÷5 420÷6+150 750÷5-80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学连除、除加、除减混合运算.
例10.一只蜜蜂0.5小时飞行9.3千米,是一只蝴蝶飞行速度的2.4倍.这只蝴蝶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1.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
9.3÷0.5÷2.4
教师提问:9.3÷0.5求的是什么?
2.尝试计算
说一说运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练一练
432÷3.6+2.88 2.96÷0.4-1.73
教师提问:小数连除、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它与整数连除、除加、除减有什么联系?
结论:小数连除、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完全相同.
(二)小数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1.教师:在整数除法中,我们学过了一些简便算法.
360÷45÷2 560÷35
教师提问:谁能说一说这两道题怎样算比较简便?
2.变式
3.6÷4.5÷2 5.6÷35
(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集体订正,说出简算的方法.
小结:整数除法中的简算方法在小数除法中了同样适用.
3.做一做,用简便方法计算
4.5÷18 930÷5÷0.6
三、课堂小结
1.从这节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对于今天学习的知识还有什么问题或疑惑?
四、巩固新知
(一)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2.1÷28=2.1÷□÷□
0.78÷0.3÷0.2=0.78÷□
(二)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213.6÷0.8÷0.3 0.77÷35
40.5÷0.5+10.75 9.728÷3.2÷19
7.2÷1.2÷3 18.305÷0.07÷85.76
(三)对比练习
13.4÷4÷2.5 35×1.6÷8
10.8÷3.3 3.2+0.128÷0.8
(四)看算式直接写得数
0.25×2.3×4 1.5÷1.5+1.5 1-0.32-0.68
1.4×0.5-0.7 4.5÷4.5÷2 18.4÷4÷2.3
3.6-2.4÷2.4 50×0.34×0.2 20×(0.1-0.05)
0.1×0.2×0.3 4.6×7+3×4.6 38.5×0×0.38
1.25×0.4×8 0.65×101 0.5×4÷0.5×4
五、板书设计
小数连除、除加、除减
例10.一只蜜蜂0.5小时飞行9.3千米,是一只蝴蝶飞行速度的2.4倍.这只蝴蝶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9.3÷0.5÷2.4
=18.6÷2.4
=7.75(千米)
答:这只蝴蝶每小时飞行7.75千米.
篇7:小数的连除、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和简便算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连除、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计算,并能根据题目的特点对一些
小数除法进行正确的简算.
2.通过对小数连除、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的归纳,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相关文章:
7.分数混合运算
8.混合运算应用题
10.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