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不应该放弃精神担当》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
“lemon66”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文学家不应该放弃精神担当》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文学家不应该放弃精神担当》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文学家不应该放弃精神担当》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文学家不应该放弃精神担当》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中国文人具有深厚的精神担当的品格,这种品格突出体现为一种忧国忧民、济世救国的政治情怀。从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到孔夫子的“大道天下”,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切编织成一个绵延的思想传统。这一思想传统移植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身上,蝶化为“五四”启蒙精神。因此从精神谱系上说,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与中国传统文人是一脉相承的。这就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学强烈的现实品格和浓郁的政治情怀,因此鲁迅将自己写小说看成是声援“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的“呐喊”。中国现代文学正是以其浓郁的政治情怀,才成为思想启蒙的重要营垒,才密切融入中国现代化运动中,也才有效地承载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担当。
知识分子的政治情怀不会始终与政治现实尤其是政治权力协调一致,二者之间的矛盾对立往往导致文学屈从于政治现实、知识分子逐渐丧失独立品格。改革开放为知识分子独立意识的觉醒创造了条件,但当时不少知识分子把独立品格与政治情怀对立起来,甚至质疑忧国忧民传统的正确性,从而放弃了对于社会的精神担当。因为对社会职责的`放弃,知识分子独立意识的觉醒反而导致了知识分子的自我放逐。这一点在文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一度引领着思想解放的潮流,但到了80年代末期,伴随着“向内转”,文学逐渐从政治、思想、社会批判等阵地大幅度地后撤。后来,有人抱怨说文学被边缘化了,但是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学边缘化不是一个被动式,而是自我放逐的必然结果。
所幸的是,淡薄政治情怀并没有成为文学的主潮,更多作家则是在尝试着以新的文学叙事来表达政治情怀,日常生活叙事逐渐兴起并蔚为大观,从根本上改变了宏大叙事的一统天下,但是日常生活叙事并没有取代宏大叙事,相反激发宏大叙事突破过去的僵化模式,构成了当代文学中宏大叙事和日常生活叙事交相辉映的状况。两种文学叙事表达了两种不同的政治情怀,借用吉登斯的理论,我把这种两种政治情怀分别称之为解放政治的情怀和生活政治的情怀。解放政治的情怀和生活政治的情怀在中国当下的现代化处境中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形成纠缠在一起的难舍难分的关系。这对于新世纪以来的文学叙事来说,便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因而决定了文学叙事的多样性和变异性。举例来说,主流文学与边缘文学,体制内文学与体制外文学,现实性的文学和个人化的文学,这些看似相冲突的文学类型却能相安无事地并存在一起,它们其实在各自倾诉着各自的政治情怀。
中国的改革开放向着纵深发展,在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绩的同时,现代性所带来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如欲望扩张、精神匮乏、贫富悬殊、城乡差距、生态恶化等等,这些问题关乎民族的命运和未来,也关乎每一个人的个体精神的健康健全的成长发展。因此,一个真正有着精神担当的作家应该既有生活政治的政治情怀,又有解放政治的政治情怀。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解决当今社会的问题。这无疑给将宏大叙事与日常生活叙事融合为一体提供了政治上的可能性。事实上,当代文学进入到新世纪以来,这两种叙事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它让作家们的精神担当越来越落到实处。
8.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中国现代文人和中国古代文人一样具有深厚的精神担当的品格,这种品格突出体现为一种忧国忧民、济世救国的政治情怀。
B.知识分子的政治情怀未必与政治现实尤其是政治权力协调一致,其矛盾往往导致文学屈从于政治现实、知识分子逐渐丧失独立品格。
C.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伴随着作家们放弃了对于社会的精神担当,文学逐渐从政治、思想、社会批判等阵地大幅度地后撤。
D.借用吉登斯的理论,作者把宏大叙事和日常生活叙事所表达的两种不同的政治情怀分别称之为解放政治的情怀和生活政治的情怀。
E.文学叙事的多样性就是要让相冲突的文学类型相安无事的并存在一起,让它们自由自在地倾诉各自的政治情怀。
9.下面的文字对“知识分子独立意识的觉醒反而导致了知识分子的自我放逐”一句中“放逐”的内涵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放纵 B.追求 C.竞争 D.边缘化
10.纵观全文,作者所倡导的“文学家的精神担当”具体内涵是什么?(4分)
11.结合文本内容,简要说说“宏大叙事”和“日常生活叙事”的区别和联系。(6分)
8. C E(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治的政治情怀。【1分】
11. “宏大叙事”和“日常生活叙事”是文学表现现实生活的两种叙事表达形式,呈现了解放政治和生活政治这两种不同的政治情怀,(区别,2分)在中国当下的现代化处境中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形成纠缠在一起的难舍难分的关系。(联系,2分)
篇2:《文学家不应该放弃精神担当》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贺绍俊
中国文人具有深厚的精神担当的品格,这种品格突出体现为一种忧国忧民、济世救国的政治情怀。从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到孔夫子的“大道天下”,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切编织成一个绵延的思想传统。这一思想传统移植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身上,蝶化为“五四”启蒙精神。因此从精神谱系上说,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与中国传统文人是一脉相承的。这就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学强烈的现实品格和浓郁的政治情怀,因此鲁迅将自己写小说看成是声援“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的“呐喊”。中国现代文学正是以其浓郁的政治情怀,才成为思想启蒙的重要营垒,才密切融入中国现代化运动中,也才有效地承载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担当。
知识分子的政治情怀不会始终与政治现实尤其是政治权力协调一致,二者之间的矛盾对立往往导致文学屈从于政治现实、知识分子逐渐丧失独立品格。改革开放为知识分子独立意识的觉醒创造了条件,但当时不少知识分子把独立品格与政治情怀对立起来,甚至质疑忧国忧民传统的正确性,从而放弃了对于社会的精神担当。因为对社会职责的放弃,知识分子独立意识的觉醒反而导致了知识分子的自我放逐。这一点在文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一度引领着思想解放的潮流,但到了80年代末期,伴随着“向内转”,文学逐渐从政治、思想、社会批判等阵地大幅度地后撤。后来,有人抱怨说文学被边缘化了,但是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学边缘化不是一个被动式,而是自我放逐的必然结果。
所幸的是,淡薄政治情怀并没有成为文学的主潮,更多作家则是在尝试着以新的文学叙事来表达政治情怀,日常生活叙事逐渐兴起并蔚为大观,从根本上改变了宏大叙事的一统天下,但是日常生活叙事并没有取代宏大叙事,相反激发宏大叙事突破过去的僵化模式,构成了当代文学中宏大叙事和日常生活叙事交相辉映的状况。两种文学叙事表达了两种不同的政治情怀,借用吉登斯的理论,我把这种两种政治情怀分别称之为解放政治的情怀和生活政治的情怀。解放政治的情怀和生活政治的情怀在中国当下的现代化处境中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形成纠缠在一起的难舍难分的关系。这对于新世纪以来的文学叙事来说,便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因而决定了文学叙事的多样性和变异性。举例来说,主流文学与边缘文学,体制内文学与体制外文学,现实性的文学和个人化的文学,这些看似相冲突的文学类型却能相安无事地并存在一起,它们其实在各自倾诉着各自的政治情怀。
中国的改革开放向着纵深发展,在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绩的同时,现代性所带来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如欲望扩张、精神匮乏、贫富悬殊、城乡差距、生态恶化等等,这些问题关乎民族的命运和未来,也关乎每一个人的个体精神的健康健全的成长发展。因此,一个真正有着精神担当的作家应该既有生活政治的政治情怀,又有解放政治的政治情怀。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解决当今社会的问题。这无疑给将宏大叙事与日常生活叙事融合为一体提供了政治上的可能性。事实上,当代文学进入到新世纪以来,这两种叙事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它让作家们的精神担当越来越落到实处。
1.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鲁迅以写小说的方式声援“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这种行为体现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的精神担当,以鲁迅先生为代表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身上体现出的 “五四启蒙精神” 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学强烈的现实品格和浓郁的政治情怀。
B.文学屈从于政治现实、知识分子逐渐丧失独立品格。都是源于知识分子的政治情怀不会始终与政治现实尤其是政治权力协调一致的矛盾对立。
C.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曾一度引领着思想解放的潮流。但到了80年代末期,伴随着“向内转”,文学逐渐从政治、思想、社会批判等阵地大幅度地后撤。是因为知识分子独立意识的觉醒和对自我的放逐。
D.新世纪以来的文学叙事目前存在着主流文学与边缘文学,体制内文学与体制外文学等类型,这些看似相冲突的文学类型却能相安无事地并存在一起的现象,它们其实在各自倾诉着各自的政治情怀,决定了“解放政治”的情怀和“生活政治”的情怀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从屈原、孔子、范仲淹到鲁迅等人各自以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形成了忧国忧民、济世救国的政治情怀,使得中国文人具有深厚的精神担当的品格,从而深远地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B.改革开放之前,文学屈从政治现实,知识分子丧失独立品格的现象较为普遍;而改革开放时则有不少知识分子将独立品格和政治情怀对立起来,甚至质疑忧国忧民传统的正确性,从而放弃了对于社会的精神担当。
C.改革开放中更多作家在淡薄政治情怀的背景中尝试着以新的'文学叙事来表达政治情怀,日常生活叙事逐渐兴起并蔚为大观,从根本上改变了宏大叙事的一统天下,逐步使以政治情怀为主流的文学退出了历史舞台。
D.新时期以后的“解放政治”,和在中国本土的现代化即“生活政治”,使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处在同一个时空之中,具有鲜明的“时空压缩”的文化特征,这决定文学叙事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3.在当今社会,文学家影响社会的力量似乎越来越微弱,但在作者看来,当代的文学家为什么不应该放弃对于社会的精神担当?请简要概括(6分)
参考答案:
1.A.(B项“都是”以偏概全。C项“文学大幅度地后撤”的原因是“知识分子放弃了对于社会的精神担当” D项谁决定谁的关系弄反.是“解放政治”的情怀和“生活政治”的情怀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决定文学叙事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2.B.(A项“从屈原、孔子、范仲淹到鲁迅”范围扩大。C项“以政治情怀为主流的文学退出了历史舞台”无中生有。D项“具有鲜明的‘时空压缩’的文化特征”是由“后发式的现代化”引起的,而不是“在中国本土的现代化”共同引起的)
3.答: 中国文人具有深厚的精神担当的传统,改革开放以后知识分子具有了独立品质但却被边缘化的事实表明具有了独立品质后仍需要精神担当,才不会被边缘化。时代的发展以及现代化带来的关乎民族命运和未来的各种问题需要文学家用新的文学叙事方式。
篇3:《白矮星》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
《白矮星》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
如果我们说有一种机器可以把如地球、火星那么大的行星“磨成”粉末,或许有人会说我们是痴人说梦,要么那是魔幻电影中的场景。然而,在浩瀚的宇宙中的确有一种天然的行星“粉碎机”。这是一种奇特的天体,它可以像粉碎机那样把岩石行星“磨碎”成粉末。英国华威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指出,能“粉碎”行星的天体是白矮星。
白矮星是如何形成的
白矮星是“即将死亡”的恒星。恒星是可以发光发热的天体,它们就是一个个天然的核反应堆,可以把氢、氦等小原子聚合成大原子。这在物理学上被称为核聚变反应。恒星不断地在宇宙中燃烧,终将会有烧完的那一天。
当恒星把外部的氢燃料烧完之后,会演化成一个臃肿的红巨星。此时的红巨星很不稳定,外部的物质会不断向外扩散,给予内部物质一个巨大的反作用力,令恒星的内核逐渐变小。最终,红巨星分解成两部分,外部成为一大片星云,而内部演化成体积很小、质量很大、亮度很小的白矮星,部分白矮星最终可能坍缩为黑洞。
目前,人们已经观测发现的白矮星有1000多颗。天文学家总结的白矮星星表表明,银河系中有488颗白矮星,它们都是离太阳不远的近距天体。现有的观测资料表明,宇宙中大约有3%的恒星已经成为了白矮星。但是,天文学家根据理论分析与推算认为,白矮星应占全部恒星的10%左右。也就是说,宇宙中每10颗恒星中有1颗已经“死亡”了。
来自白矮星的巨大引力
由于白矮星的性质接近黑洞,它也会对附近的行星产生巨大的引力。这种力量将彻底瓦解一定距离内的行星,将这些行星撕裂成碎片。在巨大引力作用下,碎片不断地分解,最终一整颗行星都可能被白矮星“磨成”细碎的粉末,飘散在太空中,并渐渐被吸引到白矮星的周围。
被科学家最早发现的白矮星是天狼星伴星,它的体积比地球大不了多少,但质量却和太阳差不多。也就是说,它的密度在1000万吨/立方米左右。根据白矮星的半径和质量,可以算出它的表面重力等于地球表面的1000万―10亿倍。在这样强的引力下,任何物体都已不复存在,全部被“磨成”纳米级的细粉。
曾经有人猜想,如果有某种科技先进的外星人能够抵御白矮星周围的高温而抵达白矮星表面,那么会出现什么结局?无论这些外星人的科技多么发达,白矮星周围高达数千万到数亿倍地球重力的引力将把外星人及他乘坐的飞船瞬间“磨成”粉末,并全部吸附到白矮星中,成为白矮星的一部分。
借助于哈勃太空望远镜,英国华威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验证了白矮星是行星“粉碎机”的猜想。他们在4颗白矮星周围,发现了与地球元素构成相似的行星碎片。现在,这些白矮星像宇宙中贪婪的食肉动物,先把周围的行星撕裂,然后把它们磨碎,最终“吞食”这些行星,吞食的速度高达每秒1000吨。科学家表示,未来的地球可能也会像这些行星一样,遭受被撕裂的厄运。
地球将随太阳一起“死亡”
任何一颗恒星都要面对生命终结的那一刻,毫无疑问,那将是一个真正的末日场景。据科学家预测,在40亿至50亿年之后,太阳系中的太阳也将消耗尽所有的燃料,届时会演化成一个臃肿的红巨星,然后演化成白矮星。到了那时,地球将难以幸免,会被已成白矮星的太阳撕裂并“磨成”粉末。
不过,科学家表示,在太阳“死亡”之前可能出现突然的爆发,或许地球上的生物在那场空前的爆发中全部毁灭了,没有生物能见证后来地球被撕碎的“末日”场景。乐观一些的猜想是,那时的人类科技已经十分发达,发达到足以把人类和地球其他生物移居到其他适宜生存的星球,人们可以远远地观看发生在太阳系内惊心动魄的“末日大戏”。
宇宙中的任何天体像自然界的其他物体一样,也会经历从诞生到死亡的全过程。不过,恒星的死亡还是有其特殊性。从白矮星的演化过程来看,恒星在“垂死挣扎”之时也能产生巨大的力量,一些曾经围绕它运转的行星伙伴成为了“陪葬品”。其实,不少行星最初也是从恒星分解而来的,最终又回归于“垂死”的恒星。 宇宙间天体的分分合合,真是令人感叹啊!
1.简要说说白矮星是如何形成的?
2.“现有的观测资料表明,宇宙中大约有3%的恒星已经成为了白矮星。”一句中画线内容能删掉吗?为什么?
3.文中两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根据白矮星的半径和质量,可以算出它的`表面重力等于地球表面的1000万―10亿倍。
(2)现在,这些白矮星像宇宙中贪婪的食肉动物,先把周围的行星撕裂,然
后把它们磨碎,最终“吞食”这些行星,吞食的速度高达每秒1000吨。
4.如果有某种科技先进的外星人能够抵御白矮星周围的高温而抵达白矮星表面,那么会出现什么结局?
5.在40亿至50亿年之后,你认为太阳和地球的结局会怎样?
参考答案:
1.恒星把外部的氢燃料烧完之后,演化成红巨星。红巨星很不稳定,外部的物质会不断向外扩散,给予内部物质一个巨大的反作用力,令恒星的内核逐渐变小。最终,红巨星分解成两部分,外部成为一大片星云,而内部演化成白矮星。
2.不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1)列数字、作比较,突出了白矮星的表面重力之大。(2)打比方、列数字,准确生动的说明白矮星快速彻底瓦解一定距离内的行星,将这些行星撕裂成碎片。
4. 白矮星周围高达数千万到数亿倍地球重力的引力将把外星人及他乘坐的飞船瞬间“磨成”粉末,并全部吸附到白矮星中,成为白矮星的一部分。
5. 在40亿至50亿年之后,太阳系中的太阳也将消耗尽所有的燃料,届时会演化成一个臃肿的红巨星,然后演化成白矮星。到了那时,地球将难以幸免,会被变成白矮星的太阳撕裂并“磨成”粉末。
篇4:《放风筝》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
《放风筝》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它,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竟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1、“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指的是哪一件事?请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用了不少文字描写“我”的小兄弟观看别人放风筝和自己制作风筝的情形,从中看出“我”的小兄弟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然小兄弟已经“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的心又为什么还“只得沉重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待早年的过错,作者的心情如此沉重。请你说说作者身上体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我”不许小弟放风筝,发现他偷做风筝,气得把他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
2、小兄弟天真活泼,对放风筝有着强烈的爱好:聪明,动手能力强。
3、小兄弟的忘却和无怨恨并不表明他对“我”的原谅,而是体现了被虐者的麻木和不抗争,并且也使得“我”无从弥补过错,因而心情一直沉重。
4、严于剖析自己,反省自己;勇于认识错误,知错必改,严肃认真。
篇5:《天窗》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
老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莹,开设在光线不足的卧房。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天窗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更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夏夜,蝉还在院落里高大的梧桐树上鸣唱,田野里的蛙声就此起彼伏地欢快起来。穿着母亲缝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脸,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远天之上,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一颗两颗美丽的星子也赶热闹似的映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那一方窄窄的小小天窗足以把稚嫩的视线放大,把美丽的想象撑起,星空的神秘和趣味便注满了幼年幻想的心域。
因有这一扇天窗,卧房里便舞动着游丝般的轻柔和温馨。母亲手摇蒲扇,缓缓地扇着,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惬意极了。她一边借着丝丝缕缕的亮光给我扇风,一边给我猜各样的谜语:“开嘛开白花,结嘛结四牛角。”我答是母亲在池塘里采的红菱,母亲便夸我聪颖。这还不够,母亲总是拗不过我的撒娇和对故事的喜爱。每每此时,她会不由自主地抬头凝望天窗外一颗两颗水晶般的星子。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摇曳出莲花般的清润和痴醉。常常,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抚遍我的全身,溢进我的心坎。
江南多雨,尤其是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因为有了这扇天窗,更让我感受到万般雨意千般诗情。天窗外,夜色冥茫。月亮躲起来了,星星躲起来了。唯有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细雨如烟般笼着了鳞鳞的瓦片和一扇玲珑的天窗。童稚的心灵,透过那一方小小的天窗,遐想着偌大的夜宇舞起了巨幅绸缎,若是裁剪一匹让母亲为我做新衣裳,那有多好呀。想着想着,雨滴水润润,湿漉漉的,仿佛倏的一下钻进心里蔓延开来。雨点一滴一滴到天明,当晨光从天窗里泄漏时,新的一天又开启了。
仲夏,多雷阵雨。屋内,昏黄的灯苗闪闪烁烁的,把灯光里缝制衣服的母亲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好长。雨点如一名来自天界的乐手,水乡泽国便奏起了铿锵有力的天籁。听久了,听熟了,就能辨出,雨声如泉水般叮叮咚咚的,是奏响在玻璃天窗上的乐音。粗犷一点的是敲打在瓦楞上的鼓点。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迄今为止,我一直认为这是我所听过的最美的纯天然的交响乐呢!雨势来得急也去得快。往往一首乐曲作罢,衣服上便留下了母亲细细密密的针脚。
记忆中,老屋的天窗总是与母亲的身影相伴;现在,它时常浮现于我的脑海,一些细节还那么清晰。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一窍仰穿,天光下射。”走在时光的深处,生命难免也会有阴暗的死角。那么就让我们常常提醒自己,不论何时、何地、何境,都别忘了开一扇心灵的天窗,让皎洁的月光,让灿烂的星辉,让诗意的雨声,让婉转的鸟鸣……都一一洒进心房。
1.文章围绕“天窗”,写了哪些体现母爱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句子的含义。
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文章以“天窗”为题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老屋的那一方小小的天窗伴随着母亲的身影,让“我”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B.第②节选取蝉的鸣唱、蛙声的欢快和星月的柔美,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迷人的夏夜图。
C.第③节“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中,“滑”字既写出风的轻柔,又表现母爱的温馨。
D.文章情景交融,通过雨景和月景的对比描写,抒发了“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感伤。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学习了本文,我们知道小小的“天窗”给了“我”的慰藉,在你的生活中,什么又给了你的慰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慰藉锐利河滩闪烁
二、
暖和的天气、闪烁的星星、奇幻的云彩、真实的想法、
一扇大门、一道亮光、一块玻璃、一条黑影、一顶帽子、一方池塘。
三、
1.小小的天窗怎能不使你的想象活跃起来呢?
2.我从一朵花身上,想象到孩子美丽的笑脸,想象到人生的辉煌时刻,想象到美好的未来。
四、
1.被逼着上床休息
2.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像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排比句
3.象征儿童通往想像世界的'窗口
4.幽默地表现了作者对大人们拘束儿童生活通达的情怀,也表达了作者对“天窗”这一神奇事物的向往。
五、
1.答:母亲陪我看星月;为我扇扇子;给我猜谜语,讲故事;为我缝衣服。(答出三点,意对即可)
2.童年的生活经历可能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或:童年的生活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
3.以天窗为题,交待写作对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天窗既指老屋的天窗,也指心灵的天窗,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4.D
六、略
篇6:外国小说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20分)
过河拆桥
[阿根廷]博尔赫斯
圣地亚哥的一个教长想学巫术,他经过多方打听,知道了离此不远的特莱多市的巫师堂伊南是个高手,就上门求教。 他找到堂伊南家时,正是中午,这位巫师热情地请他吃饭,饭后又为他倒上了难得喝到的法国咖啡。教长这才得到机会,说明了来意。堂伊南站起来走了几步,说,我不收弟子。教长很执着,再三要求。堂伊南说,我已看出你将会有远大前程,但教你巫术以后,我怕你会过河拆桥,忘恩负义,所以不能教你。教长忙起誓,那是不可能的事,假如我真的发达了,我一定会报答你,上帝可以作证。堂伊南听他说得很有诚意,就相信了他。
堂伊南先叫来女仆,吩咐她晚饭准备烤乳鸽,但别忙着烤,等他发话时再烤。然后他掀开房中的一块大铁板,示意教长跟来,他们就顺着石板梯子下去,堂伊南解释说学巫术最怕有人打扰,所以要找一个僻静的地方。石梯很长,走了约有十分钟才到了尽头,来到了一间放着各种巫术器具的实验室,教长觉得他们似乎已经来到了地底深处。
堂伊南拿来一些巫书,正要给他讲解,有两个牧师匆匆而来给教长送一封信,信上说他那个当地区主教的叔叔病危,要他赶回去见最后一面。教长急得像热窝上的蚂蚁,不知怎么办才好。最后他还是不愿放弃学巫术的机会,就写了封回信表示慰问,让来人带给主教。两天后,几个着丧服的人来了,说主教已经病故,正在选继承人,而教长也有中选的希望,还说教长不必赶着回去,因为他本人不在场被选中则更加说明他是深孚众望。
果然十天后,两个衣着华丽的牧师来了,一见面就匍匐在地,吻他的手,称他主教大人。堂伊南也是喜出望外,一边向他祝贺一边为自己的儿子谋求空出的`教长职位,主教对他说,教长的位置已经留给了主教的弟弟,不过可以另给好处,提出三人一起去圣地亚哥。
三人到圣地亚哥上任。六个月后,教皇派使者来宣旨,任命他为洛萨大主教。堂伊南忙请求把空出的主教位置给自己的儿子。大主教说这个位置已给了自己的叔父,不过可以另给他好处,提出三人一起去托洛萨,堂伊南只得同意。
两年后,教皇又任命他为红衣主教,堂伊南立刻提醒他以前作出的承诺,并为自己的儿子请求那个空出的大主教职位。红衣主教说这个位置已经留给了自己的舅舅,不过可以另给他好处,提出三人一起去罗马,堂伊南无法可想只得同意。他们到了罗马受到了隆重接待,还举行了弥撒和游行。四年后教皇逝世,红衣大主教被选为教皇。堂伊南听到这个消息,又一次找到教皇,他吻了教皇陛下的脚,提醒他以前的承诺,为自己的儿子请求红衣主教的职位。教皇闻言大怒,让手下把他投入监狱,说他一个小小的巫师竟敢要挟教皇。可怜的堂伊南连连认错,请求宽恕,并说自己与儿子这一辈子都在外荒废了,现在只好准备回老家,因路途遥远,请教皇给一点路上吃的东西,教皇不予理睬。于是堂伊南站了起来,在教皇鸦雀无声的森严的大堂上,旁若无人地大声说道:那我只得吃我为今晚准备的烤乳鸽了。
女仆应声出来开始烤乳鸽。教皇这才发现自己实际上还在特莱多的一个地下室里,只是圣地亚哥的一个小小教长。他为自己的食言而羞红了脸,结结巴巴不知说什么好。堂伊南不再请他吃烤乳鸽,只是客客气气地把他送出了地下室。
1.试分析第二段我怕你会过河拆桥,忘恩负义,所以不能教你这句话在小说中的作用。(3分)
2.博尔赫斯的小说情节充满想像力,请对该小说的情节加以简析。(4分)
3.小说富有想象力的虚构情节与中国的哪个故事非常相像?通过这一虚构的情节它们所表现的主旨有何不同?请加以简析。(4分)
4.有的译者将这篇小说的标题译为向后靠的巫师,你认为哪一个更好?请说明理由。(5分)
5.结合作品内容,赏析文中教长的形象。(4分)
参考答案:
1.①小说围绕这句话展开想像,推动了情节发展。②通过梦的考验,证明教长是一个忘恩负义之徒,点化了人物性格。③与最后一段形成首尾照应,使小说结构严谨。
2.作家将复杂多变的故事浓缩在一个梦里。在梦中,教长连升三级,由教长升为主教,由主教而升为红衣大主教,由红衣大主教再升为教皇,三次拒绝了巫师为儿子的求职。梦的设置使其不受时间和空间顺序的约束,女仆和牧师可以在别人的梦中进进出出,迷宫式的地下室里离奇的情节和现实生活并置共存,亦实亦虚,亦幻亦真,引人入胜。
3.唐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南柯一梦也可。南柯一梦表现人生虚幻无常,用以借喻世间荣华富贵不过是一场空梦而已。而《过河拆桥》则通过对教长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讽刺批判了现实中那些背信弃义忘恩负义的人,揭露了他们丑恶的灵魂。
4.过河拆桥这个标题更好,因为这个标题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忘恩负义的人性弱点。/向后靠的巫师这个标题更好,因为这个标题能具体地呈现巫师的可怜相,而且能生动地反映出正统主流的教会冲击下民间巫师的窘境。
5.①花言巧语,为达目的不顾亲情;②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背信弃义。
篇7:高中阅读理解训练题附答案
高中阅读理解训练题附答案
消费在阳光下(12分)
【新闻摘要】
震惊!中国移动、中国铁通成诈骗电话幕后推手!骚扰电话,有时一天要接好几个甚至十几个,对方有时候还冒充警方、银行等诈骗,谁是它幕后的推手你肯定不敢相信,中国移动、中国铁通在为骚扰电话提供各种支持,甚至给“10086、110”之类的诈骗电话一路开绿灯,及时发现诈骗电话显示虚假主叫号码,仍然允许透传。
315紧急提醒:公共场所无密码WiFi很危险 会偷钱!此前,曾发现有人专门在商场建免费WiFi盗网银!提醒:在公共场所尽量不要使用不需要密码的免费WiFi。尽可能使用商家提供的带密码的WiFi。手机支付或发送邮件时最好关闭手机WiFi,使用手机的3G、4G数据流量进行操作。
来路不明的保健品专坑老人 谁来管管?72岁的王大妈,被健康体检、健康讲座等忽悠购买各种保健品,多达30多种,省吃俭用投资近40万元!但这些所谓的药,大都没有批准文号,来路不明!王大妈怎么都不信,保健品并没有给她带来健康,反而是一身病痛和上万外债!转!提醒爸妈!
……
【政策法规】
围绕“携手共治畅享消费”年主题,中消协和全国消协组织计划开展以下方面工作:一是深入开展年主题宣传,广泛传播消费维权社会共治理念,及时发布消费维权社会共治成果,传递消费维权正能量,保护和提振消费者信心;二是积极配合全国人大执法检查,总结和研究《消法》实施一年来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落实《消法》各项规定提供重要实践经验和理论参考;三是加强消费教育引导,针对新型、热点产品和服务,开展产品比较试验和消费体察、体验,为消费者选择放心、满意产品和服务提供参考;四是开展重点消费领域的社会监督,针对广大消费者密切关注的银行服务、快递服务、电信服务、网络购物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消费者满意度测评和市场监测活动,查找服务短板,反映消费者诉求,促进行业自律和消费环境进一步好转;五是进一步完善投诉咨询信息化建设,搭建全国消协投诉工作平台,畅通消协组织内部以及与社会有关方面受理、解决消费者投诉的渠道,为保障消费者无忧消费发挥重要作用。
【网民热议】
网友涛声依旧:生活在当今社会,放眼望去,食品琳琅满目,但是又有多少你是吃的安心的呢食品安全要引起足够重视,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工商部门应加大专项检查,并对流通食品安全薄弱环节加强督查,只有有效监督才能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网友卖女孩的小火柴:消费者要积极参与到保障消费安全的行动中来,要形成对不法经营企业“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局面。相关部门除了要保护好举报人外,最好制定一些奖励标准,对于举报者给予不同数额的奖励,以奖励的方式督促全民参与消费安全保障。如果每个市民都能积极参与打假、监督,那么消费环境也会好很多。
网友大漠孤鹰:报纸电视这些媒体要把坑害消费者的商家曝曝光,大家都不去那儿买东西,这才能让商家害怕,才能维护更多消费者的权益。除了曝光典型的案例,还可以在电视上、报刊上定期对产品质量抽检,并将结果进行曝光,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监督作用。或者实行举报有奖,让大家积极监督。
网友薇薇花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观念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有些消费者认为,对于那些微小的鸡毛小利,不必过于计较,对其他消费者主张权利不仅漠不关心,甚至冷嘲热讽。殊不知,每一个消费者在主张自己权利的同时,也为他人获得公平的交易环境作出了贡献。现代消费者不仅应当关心自身的利益,也应当关心消费者的共同利益和其他消费者的利益。
网友溜溜家:消费者在受到损害时,会找经营者交涉,或到行政部门申诉,或者上法院打官司,但这个过程要花费大量财力、物力和精力,消费者往往觉得不值得。要改变这种状况,建议政府建立鼓励投诉的政策,尽快出台最低赔偿金制度。
7.每年都有“3·15”晚会,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但我们的消费依然处于不安全之中,请结合材料分析原因。(3分)
8.下列说法不符合材料原意的一项是( )(3分)
A.大部分没有批准文号、来历不明的保健品,不仅不能给我们带来健康,反而有害。
B.进一步完善投诉咨询信息化建设,搭建全国消协投诉工作平台,畅通消协组织内部与社会有关方面受理、解决消费者投诉的渠道,为保障消费者无忧消费发挥重要作用。
C. 所有消费者在主张自己权利的同时,也为他人获得公平的'交易环境作出了贡献。
D.消费者在受到损害时,因为要花费大量财力、物力和精力,消费者往往不愿到行政部门申诉,或者上法院打官司。
9.你和你的母亲一起去大商场,你母亲准备使用商场提供的不需要密码的免费WiFi,并要登陆网银购物。请你告诉母亲应该怎样做,并说明理由。(3分)
10.阿里巴巴老板马云说:“消费者买到假货都是贪便宜,20元可以买劳力士(名表)吗?”你觉得马云的话有道理吗?为什么?(3分)
7.(1)政府相关部门的检查和惩处力度不够。(2)不是所有消费者都积极参与到保障消费安全的行动中(3)消费者由于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和精力而放弃维权。
8.B
9.妈妈,在公共场所尽量不要使用不需要密码的免费WiFi,因为有人专门在商场建免费WiFi盗网银。你还是使用手机的3G、4G数据流量来进行操作吧。
10.示例A:我觉得马云在诡辩。明知20元的劳力士是假货却放任销售就是犯法,他误导消费者去买高价商品,而对高价的假货他也同样放任销售。
示例B:马云这是在为淘宝买假货狡辩,但是他的说法也是不无道理的。明知20元的劳力士是假货还要买,就是贪便宜,还给造假者有机可趁,有利可图,这样说来,消费者也是有责任的。
示例C:我觉得马云的说法不无道理。明知20元的劳力士是假货还要买,就是贪便宜,还给造假者有机可趁,有利可图,这样说来,消费者也是有责任的。
篇8:《红 叶》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
《红 叶》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
红 叶
江 河
①秋天的挂号信是故乡的一枚红叶托来的。那叶子虽然失去了夏日的翠绿与鲜活,但千丝万缕如云如织的红晕,仍然显示着生命饱经沧桑而不衰竭的光泽。仔细阅读,总能品出满心满目的沉重。
②坐在城市的秋天里,遥祭天边属于红叶的怀想,许多人许多事便在红得烂漫的季节踏歌而来。一楼亮丽而亢奋的情愫,不因岁月的冷雨寒风,历史皱纹一般地印出那些曾经拥有的风景。
③那一年,霜早早地落了,童心里飘漾的一湾亮绿,立时被腾起的深色写意所笼罩。伴着满树乞求阳光感激阳光的叶子,我站在无言又无奈的母亲面前,我能说些和做些什么呢?蜂飞蝶舞、扬鞭吆喝的温馨与雄浑,是与眼前的悲怆画面不相协调的。母亲喜欢红叶,常常把红叶一生的辉煌与美丽归结为朴素的“好看”二字。这样的定义虽很肤浅,但原始的美是能说明红叶作为一种生命过程所独有的轰轰烈烈的平凡与伟大。正如春风的笑,是为绿遍山野;夏雨的狂,是为挥洒豪气;秋月的眼,是为收获鼓劲;冬雪的吻,是为大地铺上一层不掩饰的晶莹一样,让一组神韵在特定的氛围内展示风情。这种风情有可能过程是短暂的,只要留住搏击的顽强与执著,是能够找到属于生命的隽永的。
④然而起风了,灰蒙蒙的天空,一片苍凉。路边的树叶,已经失却了青春的'娇艳,痛苦地作着最后的告别;病床上的母亲,泪眼朦胧。看着刚刚绽芽的我,她真的不愿像那一片屈于命运的红叶啊!但是,病魔吞噬生命是与秋风扫落叶一样残酷无情的。母亲仿佛很安详,连最后的遗言,也是让我去拣几片红叶。我跑在童年的秋天里,为母亲拣回了一大把红叶。母亲数着这些红叶,如同数着我可以用月计算的年龄,终于,她的笑永远地印在了那把红叶之上。
⑤红叶度过了一个辉煌的时刻,而我的感觉也突然回归到被爱怜所簇拥的晨光里。那是一个夜晚,在严寒即将为大地更换主题时,你踩着松软的泥土走了……而我则踩着落叶向你扑去。
⑥我并不企盼一切都会永恒。红叶告别季节,这是自然的法则,就像再坚硬的岩石也注定要风化为泥土一样。造物主在造出万物时,就给了它一个不可超越的毁灭命运。我仍在爱着,就像叶子热恋土地一样,在狂风中不管旋得多高,最终还要投向大地母亲的怀抱。因为,它从枝头走下来,已经有一个归宿在向它招手。我的归宿藏在母亲亲手为我设计的坐标里。
⑦让世界所有的叶子都飞舞吧,那是一颗颗袒露真诚的心哪!
⑧天上的红叶一片片/思念到天边/思念到永远……
⑨把思想从往事中拽回,虔诚地注视今天的红叶,红叶便是活着的历史,是的,一切都未曾老去,也绝不会老去,只要大自然的秋风刮来,那飞溅的流苏,那童年的云雨星光,那饱蘸生命之美的红叶,便突破时空的界限,染红我遥远而清晰的梦境。
1、这篇散文,开头“秋天的挂号信是故乡的一枚红叶托来的”一句。
(1)这句话主要用了_______等修辞手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文章开头使用这句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第三段拿“春风”、“夏雨”、“秋月”、“冬雪”作比,是为了说明_______(5分)
3、解释文中化线句的含义(6分)
①“坐在城市的秋天里,遥祭天边属于红叶的怀想,许多人许多事便在红得烂漫的季节踏歌而来”
②“霜早早地落了,童心里飘漾的一湾亮绿,立时被腾起的深色写意所笼罩。”
4、(1)这篇散文第六段“我的归宿藏在母亲亲手为我设计的坐标里”一句意思是说母亲的某个方面深深地影响了我,这个方面是什么?(2分)
(2)最后一段,作者为什么要写到“红叶便是活着的历史”,“那飞溅的流苏,那童年的云雨星光,那饱蘸生命之美的红叶,便突破时空的界限,染红我遥远而清晰的梦境”?因为红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一切都未曾老去,也绝不会老去”除了表现了作者思乡的情愫是永恒的外,还有什么含义?(2分)
参考答案:
1、(1)比喻、拟人(1分);使语言更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吸引力(1分)。
(2)既点明了秋天的到来(1分),又是文章的引子,引起深深的怀乡之思(2分)
2、说明红叶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同样有着搏击的顽强与执着(2分),同样展现了自己轰轰烈烈的平凡与伟大(3分)
3、①作者驰骋瑰丽的想象,向往那充满幻想的火热的生活(3分)
②秋天的雄浑景象,但在一个孩子眼里却是满眼的肃杀景象(3分)
4、(1)母亲那平凡而伟大的品格。(2分)
(2)“红叶”代表着美好的记忆(2分),
(3)短暂的生命散发的是永恒的精神。(2分)
篇9:《琴王》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
《琴王》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
琴王
游睿
他很会拉琴。村子里的人都称他叫琴王。
他的琴声太动听了。
琴弦拉动,一串串嘹亮的音符就接踵而出。他的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听他的琴,让人变得澄清。
很少有人见过他,但都听过他的琴声。他会在每个傍晚准时拉动他的琴弦。
当夕阳对着山村撒下最后一丝余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扛着满身的疲倦回到家的时候,他的琴声会在村子的东头悠扬地响起。
琴弦一动,人们马上就陶醉在他的琴声里。白日里所有的疲惫,所有的烦恼和不快,都在他的`琴声里渐渐消融,远去。最后人们带着微笑幸福地睡去,直到第二天精神抖擞地开始新的劳作。
因为他的琴声,村子里的人们感到幸福和充实。
这个傍晚天空被无数道闪电残忍地划破。汹涌澎湃的洪水如彪悍的巨蟒将村子死死缠住。 老人、小孩,所有人都被逼到村里的一个土包上。洪水一次又一次拍打着人们的脚脖子,像死神跃跃欲试的手。
村子在自己的眼前渐渐变小,几块瓦片和木板在水里打旋。有人大声地哭泣,有人唾骂,有人惊叫,有人焦躁地踏着脚步,还有人绝望地准备跳水。天渐渐黑下来。完了,似乎一切都完了。
这时,村子的东头,依旧响起了他悠扬的琴声。那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那琴声像在述说,像在安慰,让人陶醉,让人忘我。
人们开始安静下来,认真地听着。渐渐没有人说话,最后连咳嗽的声音都没有。
人们再一次醉了。在他的琴声面前,所有的行为都显得粗俗和浮躁。谁都不敢妄动,生怕打破这份美好。只有安静,才能维持这份隽永。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
终于,远处亮起了一点火光,是救生船来了。所有的人站了起来,但没有人拥挤,也没有人喧哗,因为他的琴声依旧那么悠扬和平静。当船靠近的时候,人们像是有人指导,都乖乖地站好,然后先是老人和小孩上船,再是妇女和男人,一切都井然有序。
最后,在他悠扬的琴声里,人们都顺利上了船。这时水越来越大,村子很快就没了。但直到船顺利启动,他的琴声还在进行,人们还陶醉在他的琴声里。
糟了,还有他!有人忽然回过神来。
是呀,怎么漏了他,快喊。
喊,只有琴声在响。再喊,还是只有琴声在回答。
他是聋子呀,怎么听得见?
对,他就是个聋子。一个老人突然想起。
人们这才完全回过神。原来他竟是个聋子!
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原载《小小说月刊》第13期)
1.小说为什么要以“琴王”为题?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悠扬的琴声对村民们起到哪些方面的作用?请你分点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中的“琴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你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请解释作品中画线的两句话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暗示情节,小说的情节虽不是很复杂,但都以琴声为背景,都与琴声有关;
②刻画人物,突出了他在乡亲们心目中的地位;
③突出主题,他在灾难面前镇静沉着、勇于牺牲的精神深入人心。
2.①平时,琴声陪伴乡亲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帮助乡亲们度过一天天的劳累;
②危急时,乡亲们从琴声中获得启示、信念、力量,灵魂得以净化,平静的应对,最终转危为安;
③琴声帮助乡亲们认识到它不只是一个聋子,更是一个舍己救人的英雄。
3.①他虽然是一个聋子,
②但是执著地追求艺术,演奏技艺高超,对作品有独到的领悟能力,
③在危急时刻能挺身而出,舍己救人。
4.(1)当人们的灵魂得以净化,境界得到提升以后,死亡也就变得不可怕了,生的希望也就在眼前。
(2)他虽然死了,但他永远活在乡亲们心中,是乡亲们心中永远的琴王。
篇10:《地沟油航班》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
《地沟油航班》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
各位旅客,您乘坐的地沟油航班已安全落地
①3月21日,海南航空HU7604航班由上海虹桥机场起飞,于11点30分平稳降落在首都机场。这架航班的“肚子”有点特别,里面加注的是中石化1号生物航空柴油。
②“飞行非常顺利,飞行体验和以往相比没有差别,希望生物航油在全国得到推广。”飞机降落后,亲自驾驶飞机的海南航空副总裁蒲明表示。
③要知道,中国生物航油的原料90%以上是餐厨废弃油脂,也就是大家一听就咧嘴的地沟油。
④所谓生物柴油是指以餐厨废弃油脂等为原料油,通过酯交换工艺制成的再生性柴油燃料,这种油可以普遍用于拖拉机、卡车、船舶等。通过特殊技术进一步加工、处理后,其燃烧值等指标可以达到飞机燃料油标准,就成为了生物航油。
⑤据悉,生物航油属于可再生绿色能源,与传统航空燃油相比,其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幅度在35%以上,最高可降低90%。
⑥事实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生物燃料,特别是汽车消费大国和农业大国,巴西、美国、欧盟国家等在发展生物能源领域走在世界前列,美国的军方更不甘落后。204月22日,美国海军对一架使用生物燃料的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攻击机进行了试飞。
⑦此次,海航“地沟油航班”商飞成功,标志着中国生物航油终于走出了实验室,走向市场。不过,生物航油在国内要实现量产,目前还面临重重挑战。虽然转化工艺以经相对成熟,但由“地沟油”制造的生物航油成本通常情况下是石化航油的2至3倍。
⑧此外,生物航油的原料并不足,与“无本万利”的收油“游击队”相比,生物航油处置企业收购原料的价格并不具备吸引力,因此一些小餐饮企业将废弃油纷纷倒卖给“游击队”,最终回流餐桌,正规企业反而“吃不饱”。
⑨荷兰航空旗下的某生物燃油公司总经理德克曾表示,“如果我们能保证稳定便宜的地沟油原料供应,那么生物燃料的价格就能大幅下降,并更具有竞争力。”
⑩虽然地沟油飞上天是件值得炫耀的事,但很多生物航油企业只能在“地上爬”。建成的云南盈鼎生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盈鼎),是云南最大生物航油企业,以地沟油等作为原料,产能1.5万吨。如今,云南盈鼎正处于半歇业状态,只有3个月开工生产,原因是生物航油迟迟难进中石油、中石化等成品油销售体系。
销路本可无忧,但法律规定接手者只能是中石油或中石化。“我们没想过,必须得给它,它要是不接,又不允许我卖,那我怎么办?”云南盈鼎常务副总张钰说。
没想到一语中的,中石化云南分公司以总公司不同意采购、混配生物柴油等理由拒绝。云南省能源局几番调解都没用。最终,云南盈鼎以垄断之名起诉中石化云南分公司。
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政策》给云南盈鼎这样的生物航油公司找到了出路——把“普通柴油中掺入5%的`生物柴油”从建议性标准升级为国家强制性标准。此外,政策还给“两桶油”下了令:成品油经营企业应按照规划布局,依托现有油库建设生物航油调合燃料配送中心,并将生物航油生产和推广年度目标内合格产品全部纳入其销售体系。
这一回,地沟油在“地上跑”有了保证,还能在天上飞。或许,降服地沟油不再是难事。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请为它下个定义。(4分)
2.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析其作用。(5分)
3.请分析第⑦段中加点词“通常情况下”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4请结合上下文,理解第⑧段加点词“吃不饱”的含义。(3分)
5.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如何才能更好的开发利用生物燃料用于航空。(4分)
参考答案:
1.说明对象是:生物航油/生物燃油。 生物航油是指以餐厨废弃油脂等为原料油,通过特殊技术进一步加工、处理后,燃烧值等指标达到飞机燃料油标准的生物柴油。
2.①作比较、列数字。②将生物航油与传统航空燃油相对比,列一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的数据,具体准确突出强调了生物航油语速可再生绿色能源二氧化碳排放更低更加环保。
3.不能删,“通常情况下”是大多数情况下,一般情况下的意思,表范围限制。删去了就表示“地沟油”制造的生物航油成本在任何时候都是石化航油的2至3倍。绝对化,与句意不符。所以不能删。
4.“吃不饱”指生物航油处置企业原料不足,原料供应无法满足产能。
5.①生厂商改进工艺降低成本②政府企业通过提高收购价等措施保障原料供应③打破中石油中石化的销售垄断,加强准入制度的建立④通过立法等政策措施保障生物航油的可持续发展。
篇11:英语阅读理解训练题与答案
考点训练16
Passage 1
(2010·无锡)阅读下面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8分) International travelers,whether traveling for business or pleasure,Here are a few ways to meet new people and perhaps even get new travel chances.
Make yourself friendly
Be relaxed and polite. Remember to put yourself in social situations. Restaurants, shops and parks are all great places to meet people. If you want to make local friends in a country, stay near the place the locals often visit.
Show your photo album
Keep a small photo album in your bag when you travel.Photos of family, friends and pets will help your new friends to learn more about who you are and give you things to talk about. They will share their similar experiences with you, and it will help you to learn more about your new friends.
Offer something special
Can you help your new friends improve their Chinese? Can you cook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al? By sharing your experiences,you can have a relationship with your new friends that they won't soon forget.
Give some gifts
Many foreigners love Chinese goods but have to pay a lot when buying them in their homeland, so you'd better prepare some gifts such as silks,tea and china(瓷器).They are always popular.
Exchange flats
If you and your new friends get along well,you can give them your information and plan to exchange flats for your next trip. Then you can visit their countries and stay in their flats while they stay in yours. In this way you will improve friendship and live a local abroad, but pay less for traveling.
1.The underlined word “solo” in the passage means “______”.
A.free B.alone C.worried D.close
2.In which way can a photo album help you?
a.Giving you a topic to talk about.
b.Helping your new friends to learn more about you.
c.Clearing your worries about your pets.
d.Encouraging your new friends to talk about themselves.
A.a, b, c B.a, c, d C.a, b, d D.b, c, d
3.From the passage we can learn that ________.
A.sharing travel experiences can help you develop friendship
B.goods in foreign countries are much cheaper
C.exchanging flats is popular in foreign countries
D.international travelers always get into trouble
4.This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how to ________.
A.travel more ofte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B.prepare for a business trip
C.improve friendship with foreigners
D.make friends when traveling in foreign countries
Passage 2
(2010·内江)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10分)
Live Pop Music
Enjoy the music from Jay Chou, the famous pop singer.
PLACE:The music hall DATE:July 20~22
PRICE:¥200~¥250 TIME:8:00pm~10:00pm
Spanish Dancing
Spanish dancing is fun and easy to learn. Come and learn this wonderful dance from Spain.
PLACE:John Smith's DATE:July 1~31
PRICE:¥60 TIME:7:30pm~9:30pm
TEL:301~2768
Shoes-Daqian Museum
Daqian Museum has over 1,000 pieces on display here. Come and see the whole of Chinese history!
PLACE:Daqian Museum
DATE:July 1~August 31
PRICE:¥50(half for students)
TIME:Monday to Friday:8:30am~5:30pm
Weekends:9:00am~8:00pm
TEL:271~1399
1.If you want to learn dancing, you can call ________.
A.271~1399 B.301~2768 C.488~6888
2.You can enjoy Jay Chou's music at ________ in the music hall.
A.8:00 pm on July 20
B.9:00 pm on July 23
C.7:30 pm every day
3.You can learn ________ at John Smith's.
A.American Jazz B.Spanish Dancing
C.pop songs
4.—Look! There is a big show on history at ________.
—Cool! I'm a big fan of history.
A.the music hall B.Daqian Museum
C.John Smith's
5.If Mr Zhong wants to go to the museum with his wife and ten-year-old daughter, how much should he pay for it?
A.¥70 B.¥100 C.¥125
Passage 3
(2009中考变式题)阅读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10分)
If you live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law says you can't have a full-time job until you are 16 years old. At 14 or 15, you can work part-time after school or on weekends, and during summer you can work 40 hours each week. Does all that mean that if you are younger than 14, you can't earn(赚) your own money? Of course not! Kids who are between the ages of 10 and 13 can earn money by doing lots of things.
Valerie, 11, told us that she made money by cleaning up other people's yards. Lena, 13, makes money by knitting(织) dog sweaters and selling them to her neighbors, and Reisa said she had started taking art classes and showing her work to people. People have asked her to draw pictures for them and they pay her for them. Jasmine, 13, writes articles for different magazines!
Earning is learning. By working to earn your own money, you are learning the skills you will need to succeed in life. These skills can include things like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 using technology(技术) and using your time. Some people think that asking for money is a lot easier than earning it; however, when you make your own money, you don't have to depend on someone else. The five dollars that you earn will probably make you feel a lot better in your hand than the twenty dollars you ask for.
1.Kids can have full-time jobs at the age of ________ in the USA.
A.17 B.14 C.13 D.10
2.If you are 15 years old, you can't work ________.
A.after school B.on weekends
C.during summer D.on weekdays
3.Reisa makes money by ________.
A.cleaning up other people's yards
B.drawing pictures for others
C.writing articles for different magazines
D.knitting dog sweaters and selling them to her neighbors
4.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You are learning how to succeed by working in your teens.
B.Kids are encouraged to live independently in the USA.
C.Earning one's money is better than asking for money from others.
D.Kids don't need to get along with others when making money.
5.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________.
A.parents won't let their children earn their own money
B.it's hard for kids under 14 years old to earn money in the USA
C.kids can learn skills if they try to earn money on their own
D.if kids try to earn money, they won't have enough time to study
Passage 4
(2010·宜宾)阅读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前括号内写T,错误的写F。(5分)
Bill was going to visit Wang Dawei in Chongqing for several days. Before he left America, Bill tried to learn about Chinese food and Chinese ways of doing things. He wanted to be polite. He learned that most people in China eat rice, drink tea, and take off their shoes when they go into a friend's apartment. Bill even learned to use chopsticks.
At the same time, Wang Dawei learned about American food and American ways of doing things. He wanted to be friendly. When Bill came to Wang's house, Dawei told him to keep his shoes on. Later they went out for dinner. They ate pizza and drank Coke. The next few days, they had breakfast in a coffee shop and ate hamburgers in a fast-food restaurant.
On his way back to America, Bill was thinking about why he never ate rice or drank tea or ate with chopsticks. He never took off his shoes when he visited Wang's family. He thought that living in China was just like living in America.
( )1.Bill learned about Chinese food and other things before coming to China.
( )2.Bill knew most Chinese eat rice, drink tea and wear their shoes in their houses.
( )3.Wang Dawei was friendly to Bill, so they went to the restaurant to eat Chinese food.
( )4.Finally Bill didn't have Chinese food at all.
( )5.Wang Dawei made Bill feel at home at last.
Passage 5
(2010·定西)阅读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各句正误。正确的在题前括号内写“T”,错误的写“F”。(5分)
Hong Kong has about forty public beaches. Some of them are very famous around the world. People can go there for a swim. You can go to most of them by bus. To go to some beaches you must take a boat.
You will swim there without danger if you remember these instructions:
·Never swim alone.
·Never go out in a boat if you cannot swim.
·Never swim after a meal or when you feel hungry or tired.
·Don't stay in the water too long.
Remember:A red flag means that it is dangerous for anybody to go into the water. A blue flag means that it is dangerous for children.
( )1.There are about 40 public beaches in Hong Kong.
( )2.You should swim after a meal.
( )3.You can take a bus to go to most of the public beaches.
( )4.You'd better swim when you're alone.
( )5.If you were a child, you could swim when you saw a red flag.
Passage 6
(2010·赤峰)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句子正(T)误(F)。 (5分)
One day a farmer's donkey(驴) fell down a well. The donkey cried for hours as the farmer tried to find a way to get it out.Finally,he decided to give up the donkey,because it was old,and the well needed to be covered up.
He invited all of his neighbors to come over and help him.They all began to fill the well with dirt(污土).The donkey realized what was happening and began to cry.Then,to everyone's surprise,it became quiet.
A few minutes later,the farmer finally looked down the well.He was surprised at what he saw. With each shovel(铲) of the dirt that hit its back,the donkey shook it off and took a step up.
As the farmer's neighbors went on to shovel dirt on top to the donkey,he still shook it off and took a step up.Pretty soon,the donkey happily got out.
Life is going to shovel dirt on you,all kinds of dirt.Each of our troubles is a stepping stone.You can get out of the deepest well just by not stopping and never giving up! Shake it off and take a step up.
( )1.The farmer couldn't get the donkey out and decided to give it up at last.
( )2.The donkey cried again because it didn't like the dirt.
( )3.The donkey found a way to save itself so it became quiet.
( )4.The donkey saved itself by asking the neighbors for help.
( )5.From this story we know we should make the trouble a stepping stone.
【《文学家不应该放弃精神担当》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3.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