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外科学》辅导:污染伤口和感染伤口
“叛逆后果”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临床执业医师《外科学》辅导:污染伤口和感染伤口,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临床执业医师《外科学》辅导:污染伤口和感染伤口,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临床执业医师《外科学》辅导:污染伤口和感染伤口
问题:以下属于污染伤口的是
a.伤口被锐器刺、割伤
b.伤口有致病菌,已发生感染
c.伤口有较多分泌物
d.伤口内有致病菌存在,但未发生感染
e.伤后时间较长
答案b怎么不算呢?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d。
伤口分三类清洁伤口,污染伤口,感染伤口。
感染伤口指细菌已经繁殖并引起组织急性炎症、坏死、化脓的伤口,疖、痈等化脓性感染切开引流后的伤口,以及清洁伤口、污染伤口缝合后继发感染的手术切口。
污染伤口:有细菌沾染,但是没有发展为感染伤口(也就是没有细菌的繁殖并炎症经过清创),可以一期愈合。
篇2:[荐]临床执业医师《外科学》辅导:外科感染治疗方面
[荐]临床执业医师《外科学》辅导:外科感染治疗方面
临床执业医师《外科学》辅导:外科感染治疗方面汇总-08-18 09:40:46浏览次数:31
一总的治疗原则消除感染的病因,清除脓液、坏死组织,增加病人的抗感染与修复能力,是治疗外科感染的'原则。
局部治疗
1.患部制动与休息:有利于炎症局限化和消肿,减轻疼痛。
2.外敷药物:消肿、止痛。
3.热敷、理疗或放射疗法:消肿、止痛、杀菌、消炎。
4.外科疗法:包括脓肿的切开引流和发炎脏器的切除。
二分类叙述
㈠疖:以局部治疗为主,但有时也需全身应用抗菌药物。而疖病一般均需辅以抗菌药物。
疖在早期未溃时切忌挤压。可作热敷,或外敷药膏。已有脓头尚未破溃者可作切开引流或药线引流,但面部疖应尽量避免作切开。
㈡痈:
1.充分休息、加强营养,使用镇静剂,合理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2.局部早期可用金黄膏、50%硫酸镁或70%酒精湿敷。
3.较小的痈在早期经上述处理后,坏死组织脱落,伤口可逐渐愈合外,大部分痈都因病变范围较大,引流不畅,感染不易控制而需作切开引流术。
切开一般用“+”、“++”或“川”形切口。切口应超出炎症范围少许,深达筋膜,尽量剪除坏死组织。
㈢急性蜂窝织炎治疗
1.可用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或金黄膏外敷局部。也可作紫外线或超短波治疗。
2.一般需同时应用磺胺药或抗生素。
3.一旦形成脓肿,应行切开引流。
㈣新生儿皮下坏疽治疗
1.新生儿的免疫功能较差,如不及时和积极治疗,本病可以并发败血症、支气管炎和肺脓肿等。
2.诊断一旦明确,即应作多处切口引流,切口一般约需作5-7处,每个切口约长1cm.经过此种处理,病变常可得到控制。
3.如有坏死出现,应随时将坏死皮肤切除。
4.术后应经常换药,保持引流通畅;必要时。在创面清洁后作植皮术。
5.全身应用青霉素等抗茵药物和加强全身支持疗法。
㈤丹毒治疗:休息,抬高患肢。局部用50%硫酸镁湿热敷或用抗菌药物软膏外敷。全身应用抗菌药物。
㈥甲沟炎治疗:早期可用热敷、理疗、外敷鱼石脂或三黄软膏,给予磺胺药或抗生素。已有脓液者,可在甲沟处做纵形切开引流。必要时两侧甲沟切开引流或拔去指甲。
㈦脓性指头炎治疗:肿胀不明显的初期指头炎可用热盐水浸泡多次,每次约30分钟;亦可用药外敷,酌情用抗菌药物。一旦出现跳痛,指头的张力明显增高,即应做切开引流,在患指侧面做纵形切口或两侧对口引流。
㈧急性化脓性腱鞘炎及手掌深部间隙感染治疗:早期治疗与脓性指头炎相同,如无好转,应早期切开减压与引流,以防肌腱坏死。
㈨全身化脓性感染治疗原则提高病人抵抗力,消灭细菌感染。
1.感染病灶的处理:切除坏死组织,去除异物,切开引流,截除坏疽肢体,拔除留置体内的导管。
2.抗生素的应用:早期大剂量联合应用;及时做抗生素敏感试验。发现真菌性败血症时,停用广谱抗生素,改换有效的窄谱抗生素,并应用抗真菌药物。
3.提高抵抗力:反复、多次输新鲜血,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给予足量的热量,适量补充维生素。
4.对症处理:药物或物理降温;使用激素或人工冬眠。
㈩破伤风综合治疗措施
1.清除毒素来源:彻底清创,敞开引流,用3%过氧化氢或1:1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与湿敷。
2.使用破伤风抗毒素中和游离的毒素
3.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刺激。轻者可用镇静剂与安眠药物,重者可用氯丙嗪。对严重的抽搐还可用硫喷妥钠、副醛或肌肉松驰剂。
4.防治并发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鼻饲或全胃肠外营养。防治呼吸系统等其他部位的感染,抑制破伤风杆菌。保持呼吸道通畅。
(十一)气性坏疽
1.紧急手术处理:在病变区作广泛、多处切开,切除已无生活力的组织。不用止血带,伤口敞开,用氧化剂冲洗、湿敷。必要时可作截肢术。
2.高压氧疗法:控制气性坏疽杆菌的生长繁殖。
3.抗生素:大剂量使用青霉素或四环素族等。
4.全身支持疗法:少量多次输血,纠正水、电解质代谢失调,营养和对症治疗。改善全身状态。
篇3:执业医师《外科学》辅导:外科感染治疗方面
一 总的治疗原则消除感染的病因,清除脓液、坏死组织,增加病人的抗感染与修复能力,是治疗外科感染的原则。
局部治疗
1.患部制动与休息:有利于炎症局限化和消肿,减轻疼痛。
2.外敷药物:消肿、止痛。
3.热敷、理疗或放射疗法:消肿、止痛、杀菌、消炎。
4.外科疗法:包括脓肿的切开引流和发炎脏器的切除。
二 分类叙述
㈠疖:以局部治疗为主,但有时也需全身应用抗菌药物。而疖病一般均需辅以抗菌药物。
疖在早期未溃时切忌挤压。可作热敷,或外敷药膏。已有脓头尚未破溃者可作切开引流或药线引流,但面部疖应尽量避免作切开。
㈡痈:
1.充分休息、加强营养,使用镇静剂,合理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2.局部早期可用金黄膏、50%硫酸镁或70%酒精湿敷。
3.较小的痈在早期经上述处理后,坏死组织脱落,伤口可逐渐愈合外,大部分痈都因病变范围较大,引流不畅,感染不易控制而需作切开引流术。
切开一般用“+”、“++”或“川”形切口。切口应超出炎症范围少许,深达筋膜,尽量剪除坏死组织。
㈢急性蜂窝织炎治疗
1.可用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或金黄膏外敷局部。也可作紫外线或超短波治疗。
2.一般需同时应用磺胺药或抗生素。
3.一旦形成脓肿,应行切开引流。
㈣新生儿皮下坏疽治疗
1.新生儿的免疫功能较差,如不及时和积极治疗,本病可以并发败血症、支气管炎和肺脓肿等。
2.诊断一旦明确,即应作多处切口引流,切口一般约需作5—7处,每个切口约长1cm.经过此种处理,病变常可得到控制。
3.如有坏死出现,应随时将坏死皮肤切除。
4.术后应经常换药,保持引流通畅;必要时。在创面清洁后作植皮术。
5.全身应用青霉素等抗茵药物和加强全身支持疗法。
篇4:执业医师《外科学》辅导:外科感染机制
1.局限性炎症反应 外科病人发生感染的部位可以是伤口、腹腔、肺部或人体任何部位微生物侵入组织并增殖,导致炎症反应的局部激活而形成临床感染。病菌增殖。产生多种酶现毒素,可以激活凝血、补体、激肽系统以及血小板和巨噬细胞等,导致炎症介质诸如补体活化成分、缓激肽、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介素-1、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栓素(txa )等的分成,并引发相应的效应症状,出现炎症的特征性表现:红、肿、热、痛等。炎症介质可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及血管扩张,使得病变区域的血流增加。炎症反应产生的趋化因子吸引吞噬细胞进入感染部位。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以粘附分子结合而附壁,内皮细胞收缩使血管内皮间隙增大,有利于吞噬的移行,促使吞噬细胞进入感染区域以清除感染病原菌。中性粒细胞主要发挥吞噬作用,单核-巨噬细胞通过释放促炎细胞因子协助炎症及吞噬过程。局部炎症反应的作用是使入侵的病原微生物局限化并最终被清除。
2.全身性炎症反应 侵袭性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与局部感染的径路一样,只是炎症反应的激活更为普遍,而且缺乏局部反应中明确的定向病灶。病菌及其产物逃脱局部防御进入循环系统,导致血管内补体及凝血因子的激活。肥大细胞被全身激活所释放的组胺现5-ht导致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高。局部炎症严重时,可以释放出大量tnf等促炎信号,使得循环中的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被激活,而且远隔部位的巨噬细胞,如肺泡巨噬细胞、肝内枯否细胞亦被激活,引起播散性炎症细胞活化。全身水平上的炎症启动,导致全身血管扩张、血流增加(高血流动力学状态)以及全身水肿。炎症反应生成的趋化因子促使白细胞/内皮细胞相互反应及移行。全身促炎细胞因子连锁反应,刺激中性粒细胞释放溶酶体酶,并通过呼吸爆发生成氧自由基,目的在于杀死吞噬的细菌及分解坏死组织,但也可引起微血管内皮及血管周围部位的损伤。微循环的炎症性损伤可引起血聚及血管收缩,最终导致微循环阻断及组织破坏。坏死组织的形成又可引发局灶性炎症反应,并扩展到全身,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全身炎症反应介导的组织特异性破坏是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发展的直接机制。
3.炎症介质在sirs中的作用 炎症细胞释放的介质通常在局部发挥作用。在大量炎症细胞激活引发sirs时,血中炎症介质如活化的补体、白三烯、血栓素、tnf-a、il-1等,在不同时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炎症介质生成量在。持续时间长则病性严重,预后差。促炎介质一般均具有激活炎症细胞,收缩内皮细胞,增加血管通透性,收缩血管,以及引发炎症连锁反应的作用。参与sirs的主要促炎介质有:
(1)细胞因子:tnf-a、il-1、il-8是重要的促炎细胞因子。tnf能活化内皮细胞,激活中性粒细胞、促进其边聚及跨内皮细胞游出,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生成细胞因子。在启动宿主应答反应、诱导急性炎症中tnf-a起到关键作用。il-1主要激活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而il-8是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因子,可促进炎症反应。
(2)花生四烯酸代谢物:包括前列环素、血栓素、白三烯等。前列环素由巨噬细胞、内皮细胞生成,可使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栓素使血小板聚集、微血管收缩、促使微血栓形成。花生四烯酸以脂氧化酶作用生成白三烯,可激活白细胞、收缩平滑肌;其中ltb 有很强的中性粒细胞趋化作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可激活血小板,释放组胺、5-ht等,是很强的促炎介质。
(3)其它:组织损伤后可激活补体、凝血因子、激肽与纤溶系统。补体激洛是扣伤后的早期改变,sirs病人血浆中常有c3a、c5a等活化补体片段。除了促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外,c3a、c5a有很强的趋化作用。凝血因子xiia在激活是,可分解激肽,后者具有活化白细胞、扩张血管及增加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4.炎症反应的调控与失控 炎症是重要的防御反应,但对外界刺激反应过度可对自身机体造成损害,炎症受到机体抗炎机制的控制。炎症细胞的激活有着明显的自限性,如内毒素刺激使巨噬细胞的tnf-a表达迅速增加,但持续甚短。炎症细胞活化后又迅速失活,提示在细胞水平上有负反馈自我调节作用。炎症细胞生成的某些介质,具有抗炎作用,如il-10、il-4能抑制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生成细胞因子;可溶性tnf受体与血中tnf结合可以阻断tnf的作用。机体分泌的糖皮质激素有很强的抗炎作用,能抑制包括细胞因子、粘附分子、花生四烯酸代谢物等从多炎症介质的生成,可以视为最重要的抗炎激素。上述作用均具有抗炎症效应。促炎效应与抗炎症效应两者之间可以发挥协调、抑制或是相互拮抗的作用。在促炎反应占主导时表现为sirs,而当抗炎反应占主导时表现为免疫抑制,即所谓代偿性抗炎症反应综合征(compensato-ry anti-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cars)cars的作用在于限制炎症,保护机体免受炎症的损害,但可致免疫功能低下,使机体易于感染。
炎症反应的失控与促炎、抗炎效应的失衡有关。一般认为与炎症诱发因素的持续作用以及炎症细胞致敏有关。临床上感染及休克常诱发sirs,与细菌、毒素中的持续作用、缺血再灌注损伤使得促炎介质大量生成有关。sirs也会出现在临床侵袭经治疗情况基本稳定又再次遭遇较轻打击之后。原发性损伤使机体处于炎症细胞易被激活的“致敏”状态,而“第二次打击”即使较轻,也可以造成很强烈的全身反应。
篇5:执业医师《外科学》辅导:septicarthritis
问题:5岁男孩,突起高热,畏寒3天,伴左膝关节肿、痛就诊。查体:左侧膝关节红肿、压痛,活动时疼痛剧烈,浮髌试验(±)。下列处理哪项欠佳
a.局部固定
b.大剂量静脉注射抗生素
c.关节内注射抗生素
d.全身支持疗法
e.立即切开引流
为什么选e呢?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e。
患者起病3天,浮髌试验(±)。目前处于浆液性渗出期。关节切开适用于浆液纤维性渗出期或脓性渗出期,直视下病灶清除,安置灌洗引流装置。故本题选e.
化脓性关节炎(septic arthritis)
化脓性关节炎为关节内化脓性感染。多见于儿童;以髋、膝关节多发,其次为肘、肩及踝关节,其它少见。
左股骨血源性骨髓炎合并化脓性膝关节炎病理
病理进程分为三期,但无明确的界限,并可因细菌毒力、机体抵抗力及治疗情况而变化。
1、浆液性渗出期:此期时间短,约2-3天。炎症仅在滑膜浅层,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滑膜肿胀,白细胞浸润。
2、浆液纤维素性渗出期:滑膜炎症加重,毛细血管壁和滑膜基质屏障功能丧失,渗出液为浆液纤维素性,粘稠且内含大量的为症细胞、脓细胞和纤维蛋白。
3、脓性渗出期:关节腔积聚浓稠黄色的脓性渗出液,内含大量的脓细胞和絮状物,关节软骨破坏加重,甚至剥脱。
篇6:临床执业医师《外科学》模拟试题
临床执业医师《外科学》模拟试题
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一)A型题:
答案指南:每道考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答题时只允许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将代表最合适
答案的字母写在答题纸上。
1.某患者胸廓前后径与横径之比为1:1,肋骨与脊柱夹角大于45度,应考虑为:
A. 正常胸廓
B.桶状胸
C.漏斗胸
D.扁平胸
E.鸡胸
2.检查发现某患者呼吸由浅慢逐渐变深快,然后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短时暂停,周而复始,应诊断为:
A.间停呼吸
B.叹息样呼吸
C. 潮式呼吸
D.库斯氏呼吸
E.胸部剧痛引起的抑制性呼吸
3.某患者听诊发现肺部呼吸音呈柔和吹风样性质,吸气较强,音调较高,呼气较吸气持续时间长,应判断为:
A.正常肺泡呼吸音
B.正常支气管呼吸音
C.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D.肺泡呼吸音,呼吸时间延长
E.支气管呼吸音,呼吸时间延长
4.诊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最重要的体症是:
A.心尖区第一音减弱
B.靴形心
C.主动脉瓣区舒张期杂音
D.心尖区Austin Flin杂音
E.水冲脉
5.Graham Stell杂音是指:
A.器质性二尖瓣狭窄引起的心尖区舒张期杂音
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引起的主动脉瓣区舒张期杂音
C.肺动脉瓣相对关闭不全引起的肺动脉瓣区舒张期杂音
D.二尖瓣相对性狭窄引起的心尖区舒张期杂音
E.三尖瓣相对性狭窄产生的舒张期杂音。
6. 下列检验结果那项是错误的:
A. 正常男性周围血红细胞数4.0-5.0x10的12次方/L(400-550万/立方mm)
B.正常人周围血白细胞数4-10x10的9次方/L
C.正常人红细胞沉降率<20mm/1hm
D.正常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之比为1:1,粒细胞为5:1
E.正常成年人周围血网织红细胞0.5-1.5%
7.下列检测结果那项不正常:
A.尿沉透镜检RBC 2个/HP
B.尿沉透镜检WBC 4个/HP
C.尿内偶见透明管型
D.尿胆红素定性试验阳性
E.尿胆原定性试验得阳性
8.男性:35岁患者,肺功能检查发现第一秒时间肺活量占用力肺活量(FEV1%,即一秒率)40%,残气量/肺
总量为45%,血气分析正常,应诊断为:
A.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B.限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C.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
D.弥散功能障碍。
E.通气功能正常。
9.某发热患者,体温在摄氏39度以上,每日波动摄氏2-2.5度,最低温度摄氏37.6度,应诊断为:
A.稽留热 B.间歇热 C.弛张热 D.波浪热 E.不规则发热
10.下列那项不正确?
A.正常人肝脏可达右锁骨中锁肋缘下1cm.
B.正常人肝脏可达剑尖下3cm
C.正常人脾脏肋缘下可摸到
D.正常人可能及右肾下极
E.正常人左下腹部可摸及乙状结肠
(二) B型题
答案指南:A.B.C.D.E.是各选答案,11-13题是考题,如果这道题只与答案A或B有关,则将试题上的A或B写
写在答题上:
A. 左侧卧位;
B.坐位身体前 ;
C.仰卧位
D.右侧卧位;
E.吸气后紧闭声门,用力作呼气动作
下列疾病,听诊时采用上述那种呼吸或体位,杂音最清晰?
11. 二尖瓣狭窄;
12.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3. 特发性肥厚型主动脉瓣下狭窄;
(三) C题型
答案指南:A.B.C.D.是备选答案,14-15题是考题,如果这道题与A或B有关,则将答案A或B写在答题纸上;
如果这道题与答案A或B都有关,则将答案C写在答题纸上,如果这道题与答案A和B都无关,则将答案D写在答题纸上:
A.吸气性困难;
B.呼气性呼吸困难;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4.气管内肿瘤;
15.支气管哮喘
二。是非题:(每题1分,共10题)
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纸上,正确的划“v”,错误的划“x”:
1.语言震颤是检查患者呼吸时,肺泡扩张与收缩产生的振动。
2.皮下气肿时,用听诊器按压皮肤,可听到捻发音。
3.正常人肺下介平静呼吸时,在右锁骨中线第六肋骨间歇
4.火车头奔马律是四音律,为重叠的奔马律
5.固定心音分裂指受呼吸影响的二音分裂,吸气时出现,呼气时消失。
6.奇脉指吸气时脉博增强,呼气时消失
7.门脉高压腹静脉曲张,血流方向均由下向上
8.腹部检查发现振水音阳性,说明有腹水存在。
9.房性早搏心电早图的.特点是P波正常,QRS波群变形,代偿间歇安全。
10.选择性蛋白尿是指尿蛋白质检查发现中,小分子量的蛋白增多,大分子量的蛋白质较少;
(三)填空题(共15题,每题2分)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注意写明题序号和每空标号。
1.引起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的因素有: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
2.听诊胸部:1)肺气肿出现_______音;2)气胸_________音;3)大叶性肺炎_______音;
4)胸腔积液_______音;5)左心肥大,心介向________扩大;右心肥大,心介向_______扩大;
6)靴形心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于____________________.
7)叩诊胸部心包积液,心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胸部震颤临床意义:
1)胸骨右缘二肋间收缩期震颤见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胸骨左缘二肋间收缩期震颤见于____________________; 连续性震颤见于___________________.
3) 胸骨左缘3-4肋间收缩期震颤见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心尖区舒张期震颤见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正常人肺的脉瓣关闭稍迟于主动脉瓣,若右室排血时间延长,使肺动脉瓣关闭明显迟于主动脉,听诊
可出现__________________;常见于______;________;若主动脉瓣关闭迟于肺动脉瓣,则出现_________,
见于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7 测量肿大脾脏的三条线是: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
9 McBurney压痛点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urVoisier症阳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急性心肌梗塞心电图表现: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
11.尿显微镜检RBC数目(+)表示______ 个/HP;(++)表示__________个/HP;(+++)表示_______ 个/PH;
(++++)表示_______个/PH.
12. 阻塞性黄疸,血中结合胆红素_______,非结合胆红素_______,尿胆原________, 尿胆红素________.
13.酚红试验(PSP)是测试_____________ 功能;
14.浆膜腔积液检查,Rivalta试验是测试____________________;
15.正常成年人脑体液蛋白质定量为__________,pandy试验__________,糖定量为_________,
氯化物量为___________,细胞数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题,共20分)
1.三凹症:
2.奔马律:
3.周围血管症:
4.大炮音:
(五)问答题:每题6分,共3题(共18分)
1. 何谓室体奔马律?如何产生?
2.试述心房颤动时,听诊的特点及心电图表现?
3.试述皮肤,内脏及体腔壁层疼痛的特点?
(六)病例分析:(7分)
体查发现某患者:
望诊:右侧胸廓塌陷,呼吸运动减弱。
触诊:气管右移,右下肺语音震颤消失;
叩诊:右胸为浊音,8肋间以下实音。
听诊:右胸肺泡呼吸减弱,8肋间以下呼吸音消失。
请写出诊断及进一步检查项目。
篇7: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外科学
2008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外科学
一、水、电解质代谢平衡和酸碱平衡失调1.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
2.钾的异常
(1)低钾血症的病因
(2)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3)高钾血症的诊断和治疗
3.代谢性酸中毒
(1)临床表现,诊断
(2)治疗
4.代谢性碱中毒
(1)临床表现,诊断
(2)治疗
5.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的防治原则
(1)外科病人生理需要量
(2)平衡失调时的纠正方法
二、输血
1.概论
(1)输血的适应证
(2)成分输血的优点及其主要制品临床应用
(3)输血并发症及其防治
2.输血相关的传染病
可经输血传播的病原体和预防措施
三、外科休克
1.概论
(1)临床表现
(2)诊断与监测
(3)治疗原则
2.低血容量休克
治疗方法
3.感染性休克
治疗方法
四、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1.概述
(1)概念
(2)发病基础与机制
(3)临床表现和诊断
(4)预防原则
2.急性肾功能衰竭
(1)病因
(2)临床表现
(3)治疗原则
3.应激性溃疡
(1)发病基础与机制
(2)临床表现
(3)治疗
4.急性肝衰竭
(1)发病基础
(2)临床表现与诊断
(3)预防和治疗
五、复苏
心、肺、脑复苏
(1)初期复苏
(2)复苏后治疗
六、围手术期处理
1.围手术期处理
(1)一般准备
(2)特殊准备
2.术后处理
(1)卧床、术后活动
(2)饮食、输液
(3)创口与引流
(4)术后不适的处理
3.术后并发症
(1)临床表现
(2)处理
七、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
1.外科病人的营养需求
(1)人体基本的能量储备与需要
(2)创伤与感染的代谢变化与营养需求
2.外科病人的营养补充
(1)肠外营养的适应证、方法与并发症
(2)肠内营养的适应证、方法与并发症
八、外科感染
1.概论
(1)感染发生的原因与预防
(2)病理
(3)诊断
(4)治疗原则
2.软组织急性感染与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1)病因与临床表现
(2)处理
3.全身化脓性感染
(1)种类
(2)诊断
(3)治疗原则
4.特殊性感染
(1)破伤风的临床表现、诊断、防治
(2)气性坏疽的临床表现、诊断、防治
九、创伤和战伤
1.概论
(1)分类
(2)创伤的诊断
(3)急救及治疗原则
2.火器伤
火器伤的处理原则
十、烧伤
1.热烧伤
(1)面积计算与深度判定
(2)治疗原则与现场急救
(3)初期处理与补液方法
2.电烧伤
(1)特点
(2)急救
十一、肿瘤
1.概论
(1)概念与分类
(2)良性和恶性肿瘤的临床与病理特点
2.恶性肿瘤
(1)诊断方法
(2)分期与转移方式
(3)治疗原则
十二、颈部疾病
1.甲状腺的.解剖和生理
(1)甲状腺的解剖
(2)甲状腺生理
(3)甲状旁腺生理
2.单纯性甲状腺肿
(1)病因
(2)治疗原则
3.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
(1)外科分类和特点
(2)手术治疗适应证
(3)手术前准备
(4)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
4.甲状腺肿瘤
(1)甲状腺腺瘤
(2)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及其临床特点
(3)甲状腺癌临床表现
(4)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
(5)甲状腺结节的处理原则
十三、乳房疾病
1.乳房检查
(1)乳房视诊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2)乳房扪诊的方法
(3)腋窝淋巴结的分组
(4)乳头溢液的病因
(5)常用的乳房特殊检查方法
2.急性乳腺炎
(1)病因
(2)临床表现
(3)治疗原则及切开引流的注意事项
3.乳腺囊性增生病
(1)概述
(2)临床特点
(3)处理
4.乳房纤维腺瘤
(1)临床特点
(2)处理
5、乳癌
(1)临床表现
(2)临床分期
(3)治疗
十四、腹外疝
1.腹股沟区解剖
(1)腹股沟管结构
(2)Hesselbach三角组成
(3)股管结构
2.腹股沟疝
(1)腹股沟疝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类型
(2)斜疝与直疝的鉴别诊断
(3)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
(4)嵌顿性和绞窄性疝的处理
3.股疝
(1)诊断要点
(2)手术治疗
十五、腹部损伤
1.概论
(1)临床表现
(2)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要点、主要辅助诊断方法
(3)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处理原则、急症手术探查的指征
2.常见腹部内脏损伤
(1)脾、肝、胰损伤的临床特点
(2)小肠、结肠、直肠损伤的特点
十六、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1.化脓性腹膜炎
(1)腹膜的解剖与生理
(2)原发性和继发性腹膜炎
(3)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病理生理变化
(4)化脓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5)治疗方法选择与主要措施
2.腹腔脓肿
(1)膈下脓肿的诊断和治疗
(2)盆腔脓肿的诊断和治疗
十七、胃、十二指肠疾病
1.胃、十二指肠的解剖
(1)胃的解剖
(2)十二指肠的解剖
2.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
(1)胃、十二指肠溃疡外科治疗的适应证
(2)主要手术目的、方法及术后并发症
3.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症
(1)急性穿孔的诊断、治疗原则
(2)大出血的诊断、手术指征
(3)瘢痕性幽门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4.胃癌
(1)胃癌的诊断
(2)外科治疗
十八、肠疾病
1.肠梗阻
(1)病因和分类
(2)病理和病理生理变化
(3)临床表现和诊断
(4)单纯性和绞窄性肠梗阻的鉴别
(5)机械性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的鉴别
(6)高位与低位肠梗阻的鉴别
(7)各类肠梗阻的治疗
2.结肠癌
(1)病理和分期
(2)结肠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3)结肠癌的治疗原则
3.肠炎性疾病
非特异性炎性肠疾病的手术治疗适应证
【临床执业医师《外科学》辅导:污染伤口和感染伤口】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