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芒硝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的作用论文
“大成九公主”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大黄芒硝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的作用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大黄芒硝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的作用论文,欢迎阅读借鉴。
篇1:大黄芒硝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的作用论文
大黄芒硝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的作用论文
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是外科手术非常多见的并发症,在妇科手术中尤其剖宫产手术是影响患者恢复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旦发生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就会造成切口的液化、感染、愈合延迟,甚至会引发全身感染,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和增加经济负担。为了减少切口愈合不良发症,我院将大黄、芒硝用于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科09月~11月期间行腹部手术患者一共160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0岁,术前排除糖尿病、低蛋白血症及肾病等内科合并症。
1.2方法
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常规术后抗生素应用。研究组8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黄(颗粒剂)40g芒硝(颗粒剂)120g混匀,装于干净棉布缝成的袋内,袋长超过切口边缘2~3cm,于术后第2~3天将药袋均匀平摊置于2层无菌纱布覆盖的切口上,再用腹带固定,待药袋干结后更换另一药袋。术后第7天停用。
1.3疗效判断标准
无红肿硬结、渗液及切口裂开为愈合良好,局部红肿但无渗液及切口裂开为愈合欠佳,局部渗液伴切口裂开甚至二期缝合为愈合不良。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两组的愈合情况的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分析,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愈合良好者78例,愈合欠佳者及愈合不良者2例。对照组:愈合良好者62例,愈合欠佳者及愈合不良者18例。
3讨论
临床手术中造成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很多,有张力性因素,如各种原因导致腹压增高使切口处于不稳定状态。有自身愈合能力差如合并贫血、极度营养不良、肝脏疾病及糖尿病等使切口不愈及脂肪层过厚。此外皮下组织缝合不当可影响切口愈合。与术中使用高频电刀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也有一定关系,其机制可能是由于电刀所产生的高温所造成皮下脂肪的浅表性烧伤及部分脂肪组织因热损伤发生变性。同时脂肪毛细血管由于热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脂肪组织血液供应进一步发生障碍,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影响切口愈合。研究发现在诸多因素中,有十余项影响因素与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密切相关,包括肥胖、阴道检查次数、胎膜早破、手术时间过长、贫血、羊水浑浊、前次剖宫产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大黄芒硝均为攻下药,二药常伍用。大黄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效。芒硝性味咸、苦、寒;归胃、大肠经;咸以软坚,苦以降泄,寒能清热,外用清热解毒、软坚化积,有清凉消肿、止痛之效。两者相配,活血化瘀,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加速切口周围的血循环,增加局部血流量,从而有利于切口的愈合。本文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大黄芒硝用于外敷妇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情况良好,效果显著。总之,大黄芒硝粉外敷方法简便、易行,疗效显著,且费用低廉。而且病人也可出院在家自行治疗。其免除了手术切开引流的痛苦,并减轻了经济负担,临床上也减少了抗生素的应用。十分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篇2:妇产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根据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制定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1月至12月妇产科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切口愈合不良的类型及原因。结果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3.2%。其中切口感染26例(44.8%)、脂肪液化24例(41.4%)、切口裂开8例(13.8),经过治疗均愈合。58例妇产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原因为术后剧烈咳嗽(18例,31.0%)、肥胖(16例,27.6%)、基础疾病(15例,25.9%)及术后营养不良(14例,24.1%)、缝合不当(5例,8.6%)、高龄(6例,10.3%)。结论妇产科手术患者切口愈合不良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应严格规范手术操作,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篇3:妇产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论文
妇产科腹式手术是治疗子宫和附件良恶性肿瘤、黄体破裂、异位妊娠及严重盆腔脓肿等妇科疾病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医疗科技的发展和医生操作水平的提高,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但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仍在5%左右[1]。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早期表现为渗液、渗血、红肿及硬结等。如果未及时处理,会导致切口不能良好愈合,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同时加大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2-4]。研究表明,切口愈合不良主要是患者自身因素及医护人员的操作不当导致的[5]。本文选取部分妇产科手术患者,统计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原因,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月至月行妇产科手术的1835例患者中,58例发生切口愈合不良,选取该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7~58岁,平均年龄为(48.9±5.2)岁;住院时间为14~38d,平均住院时间为(26.8±4.2)d;剖宫产35例,子宫全切除术15例,卵巢肿瘤切除术8例;切口长度为5~13cm,平均手术切口长度为(8.1±2.4)cm。所有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均于术后3~9d内出现切口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或者切口有渗液及波动感,低热,体温波动在37.5~38.5℃,且需要通过再次清创、引流及二期缝合等促进切口愈合。1.2调查方法综合分析58例患者的疾病史、病程记录、实验室检查结果、手术记录、切口分泌物和引流物的细菌培养结果,统计切口愈合不良的类型,分析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
2结果
2.1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情况1835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中有58例发生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3.2%。其中切口感染26例(44.8%)、脂肪液化24例(41.4%)、切口裂开8例(13.8),经过治疗均愈合。2.2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58例妇产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原因为术后剧烈咳嗽(18例,31.0%)、肥胖(16例,27.6%)、基础疾病(15例,25.9%)及术后营养不良(14例,24.1%)、缝合不当(5例,8.6%)、高龄(6例,10.3%)。
3讨论
妇产科手术患者由于切口部位脂肪分布较多,容易出现切口愈合不良,影响疗效。本研究统计发现,妇产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类型是切口感染、脂肪液化以及切口裂开,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有术后剧烈咳嗽、肥胖、营养不良、缝合不当、高龄以及基础疾病等。切口感染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取决于细菌污染程度以及患者的抵抗力。一般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包括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肠道细菌及厌氧菌等。由于妇女的阴道以及宫颈内存在大量的细菌,手术过程中阴道内细菌上行,加上检查次数较多,会增加术后感染的机会[5]。手术后的结扎缝合不当也是切口愈合的重要原因,容易造成切口血肿及脂肪坏死等,为细菌的生长提供场所,形成切口愈合不良。患者术后剧烈咳嗽、术后营养不良也是影响术后切口愈合的重要因素。肥胖及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脂肪液化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一旦出现脂肪液化,不及时处理就会发生切口感染,影响切口愈合。根据以上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制定相关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患者和医护人员两方面。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通过加强营养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发生。医护人员方面,主要是加强无菌意识,包括手术操作和术后护理、术后换药等环节,从源头控制细菌的侵入,从而达到降低感染的目的。综上所述,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类型是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及切口裂开等,影响切口愈合的原因主要有术后剧烈咳嗽、肥胖、缝合不当、高龄、基础疾病及术后营养不良等。
参考文献
[1]胡凤荣.妇科手术后腹部切口部位微波理疗效果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5(34):70.
[2]宋英,郭春巍.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26例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8):157-158.
[3]贾英韬,张俊川.微波理疗应用于外科手术切口的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l,5(40):482.
[4]王群.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80例的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7):1299-1300.
[5]岳天孚,刘晓玫.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及裂开的防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6(5):110-112.
篇4: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及护理论文
关于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及护理论文
1妇产科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介绍
1.1侵犯患者隐私权
法律规定保护每个人的荣誉权与隐私权,当然患者也包括在内,当很多护士在治疗过程中得知患者的隐私后往往不会遵守保密原则,而故意宣扬患者的隐私,侵犯了患者的隐私权。妇产科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且病因多与家庭、婚姻有关,如果未婚患者入院后需要询问其婚史以及家庭情况,为了疾病的诊断,患者往往并不情愿的将自己隐私透露给医护人员,而如果护理人员没有尊重患者因素,泄露了信息,那么就会产生很严重的纠纷事件。
1.2侵犯患者知情权
患者也属于消费者范畴,有权了解自己的病情并参与治疗过程,有权利选择治疗方法与治疗方案。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接触患者的隐私部位,比如肛检、分娩前灌肠等,而如果在未获得患者同意的前提下进行操作,必然会引起患者的强烈反对,并拒绝后续的护理工作。为此护理人员应注重患者的知情权利,并做到积极维护。
1.3文件记录有误
护理文件档案主要记载了患者自入院以后发生的生命体征变化、病情变化以及治疗方案等内容,是医生进行后续治疗工作的重要文件资料。产程图便记录了孕妇的体征变化情况,在分娩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比如一位高龄产妇在入院后,医生嘱咐医护人员每两小时检测一次,若护理人员检测到胎心率慢,却并未记录,则很可能导致新生儿的窒息,以致引发纠纷事件。
1.4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较低
护理工作责任十分重大,护理人员不但应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水准,还应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部分孕妇在分娩过程中会出现妊娠综合征,产后甚至还会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状,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护理工作的难度。而如果此时护理人员准也水平较低,就无法及时掌握病情的发展情况,甚至会延误最佳的治疗时间,进而引发纠纷事件。
1.5医患之间缺乏沟通
妇产科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受性格、爱好等因素的影响,每位孕妇的生产情况也各不相同,很多孕妇家属认为生产是一件喜事,因而也没有进行过多的准备,认为医院一定可以确保母子平安。比如产妇在入院时表现正常,但在生产时却因难产出现大出血现象,甚至需要切除子宫,由于产前护理人员并未及时向家属详细说明这些突发状况,以致无法获得家属信任,因而引发家属的不满,甚至还会发生医疗纠纷事件。
2妇产科护理纠纷的解决措施
2.1提升护理技术水平
由众多医患纠纷案件可以看出,护理人员技能水平较低是造成医患纠纷的`主要因素,为此医院应定期为护理人员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并进行岗位考核、业务考试等内容,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同时,工作中,护理人员自身也应注意积累经验,并学会识别各种医疗风险。除此之外,对于医院新招护理人员,还应要求其必须具备执业证书以及助产证书后才可以上岗工作,医院还应鼓励护理人员多思考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并向具有丰富经验的员工进行学习,积极发表护理论文。而带教老师也应不遗余力的向新进护理人员传授知识,提高他们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确保可以快速处理医疗护理中的各种难题。
2.2增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护理人员应改变以往的护理观念,并时刻做到以患者为中心,要对患者表现出耐心、爱心与恒心,还要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提升家属与患者的满意度。妇产科的工作十分忙碌,很多工作人员并没有足够时间与病人进行沟通,也没有做到健康的宣传工作,但无论工作多忙,都不可以忽略健康的宣传,比如在子宫全切手术之前,护理人员用做好健康宣传工作,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所带来的负面印象,使患者可以做好心理准备,避免术后出现问题引发纠纷。而面临纠纷事件,护理人员也应保持沉着冷静,并积极上报上级部门,进行有效调解。
2.3促进医患沟通交流
医患信息不对称是引发纠纷的重要因素,为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为患者提供服务,并在术前、术后增加访问次数,当病人咨询问题时还应做到耐心解释,并快速解决患者的问题,以缓解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除了要进行语言的沟通,护理人员还应重视肢体沟通,以温和的态度使患者放松心理,消除住院之后的紧张感。
2.4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确保妇产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为此医院应及时调整护理人员的职称及学历结构,并建立阶梯式的管理团队。同时,护理管理人员还应以身作则,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员工应主动带领年轻护士,帮助其解决各种护理问题,提升他们的临床护理水平。除此之外,还应做好各护理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并认真分析护理纠纷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以提出更具可行性的防范措施。
3结束语
在医院日常工作中,医疗与护理始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为此应充分预防并解决医疗活动中的纠纷问题,并做到预防为主。妇产科是医院内的一个特殊性科室,为了避免发生纠纷事件,护理人员应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并严格按照护理章程进行工作,不但应满足孕妇的需求还应充分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安全,以充分预防医患纠纷问题的发生。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自身也应提高自身的法制观念,并做好各项护理措施,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这样才可以创造更为和谐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贾彦超,张海涛.浅谈妇产科常见护理纠纷因素及防范措施[J].科技展望,2015(02).
[2]郝会娈,赵金荣,李金凤,周爱玲,王海波,韩慈.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北方药学,2013(02).
[3]黄小珊,林惠珍,李向玥,林姗姗,关开里.妇产科护理纠纷的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优先出版)[J].中国医学工程,2016(01).
【大黄芒硝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的作用论文】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