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水词例说
“可尔必思加冰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咏水词例说,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咏水词例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咏水词例说
咏水词例说
咏水词例说
安徽 鲍亚民
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这是一首新鲜脱俗的送别词。浙东即今浙江东南部,宋代属浙江东路,简称浙东。王观以横流的眼波比水,以蹙皱的眉峰喻山,以眉眼盈盈象征位于江南的浙东山水清嘉,并寄寓自己对友人的惜别与祝福。这首词,宛如一阕活泼倩丽的轻音乐,没有离别的感伤,而只有俏皮的描绘与祈愿。但是,如果没有对水的别开生面的奇想,这首生花之词就会花叶飘零,那妙曼的琴弦也会喑哑了。
苏东坡的《虞美人》是他在淮上和秦观饮酒话别之作: “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谁教风鉴在尘埃?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 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元丰七年(1084)十一月,两人相会于高邮,秦观渡淮相送二百余里,于淮上依依惜别。东坡别后作此词,词的上片写刚刚分袂之后的别绪离愁,下片追忆往年同游无锡、吴兴等处之乐,以相识相知却不得长相聚而徒增烦恼的反语作结,表现了他们之“友谊地久天长”。无情流水有情人,如果没有那条无情的汴水,诗人的有情啊友情,就不会反衬得如此动人情肠了。
南宋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词人在东飘西泊的旅途中,船过吴江,又逢春雨,他自然怀念地不在远的家乡,和家中亲情的温馨,并发出年华逝水有家难归的人生慨叹。“红”与“绿”本是形容词,在这里被创造翻新,让它们兼职打工成为动词,照亮照花了历代读者的眼睛。
靖康之难时期的朱敦儒写有《采桑子・彭浪矶》一首: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扁舟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彭浪矶”,在今日江西彭泽县的长江边,江中有大小孤山与之相对相呼。这首词,是朱敦儒南奔途中经过此地即景抒怀之作。时代本来就是一个愁云惨雾的时代,何况节令又正当北雁南飞枫叶t花秋瑟瑟的时候?此时的长江,在去国怀乡辗转避难的`词人眼里心中,当然已经全然不是苏轼词中的豪壮景象,更引不起“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的绮思与豪情,而是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一水牵愁万里长了。
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郁孤台在赣州城西北角,章、贡二水至台下汇为赣江,即词中之“清江”,经造口、万安及今之吉安与南昌,北注鄱阳湖入长江。造口又名皂口,在万安县西南六十里。建炎三年一月,金兵分两路大举南侵,东路渡江攻陷建康和临安,高宗被迫浮舟海遁,西路则自今日湖北之黄岗渡江,直入江西穷追隆佑太后。近半个世纪之后,辛弃疾提点江西刑狱而驻节赣州,旧地新来,追昔抚今,他眼前的赣江,恍惚之中竟满是四海南奔的天下伤心人的泪水,重重青山虽挡不住江河行地,但令人怆然神伤的是国事越来越不堪收拾了。《菩萨蛮》原为抒写儿女柔情的小令,辛弃疾以他的射雕之手写来,却包举今昔之感家国之悲,慷慨苍凉,直追李太白的同调之作,而写一道小江水却可以反映大时代,辛弃疾提供的是不朽的诗证,建造的是永远也不会坍塌的纪念碑。
宋代赵师侠的《江南好》: “天共水,水远与天连。天净水平寒月漾,水光月色两相兼。 人与景,人景古难全。景若佳时心自快,心还乐处景应妍。休与俗人言。”词人写的是江南月夜的水乡景色,有如一阕水乡小夜曲,而其中的“景若佳时心自快,心还乐处景应妍”,抒写的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对应关系,道出了旅游美学或自然鉴赏美学的真谛,富于哲理。同是宋人的范仲淹,其《岳阳楼记》中写的“淫雨霏霏”与“春和景明”两种景色,以及由此而激发的两种不同的内心感受,不就正是如此吗?
245200安徽歙县二中 鲍亚民
篇2:咏水词例说
安徽 鲍亚民
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这是一首新鲜脱俗的送别词。浙东即今浙江东南部,宋代属浙江东路,简称浙东。王观以横流的眼波比水,以蹙皱的眉峰喻山,以眉眼盈盈象征位于江南的浙东山水清嘉,并寄寓自己对友人的惜别与祝福。这首词,宛如一阕活泼倩丽的轻音乐,没有离别的感伤,而只有俏皮的描绘与祈愿。但是,如果没有对水的别开生面的奇想,这首生花之词就会花叶飘零,那妙曼的琴弦也会喑哑了。
苏东坡的《虞美人》是他在淮上和秦观饮酒话别之作: “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谁教风鉴在尘埃?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 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元丰七年(1084)十一月,两人相会于高邮,秦观渡淮相送二百余里,于淮上依依惜别。东坡别后作此词,词的上片写刚刚分袂之后的别绪离愁,下片追忆往年同游无锡、吴兴等处之乐,以相识相知却不得长相聚而徒增烦恼的反语作结,表现了他们之“友谊地久天长”。无情流水有情人,如果没有那条无情的汴水,诗人的有情啊友情,就不会反衬得如此动人情肠了。
南宋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词人在东飘西泊的旅途中,船过吴江,又逢春雨,他自然怀念地不在远的`家乡,和家中亲情的温馨,并发出年华逝水有家难归的人生慨叹。“红”与“绿”本是形容词,在这里被创造翻新,让它们兼职打工成为动词,照亮照花了历代读者的眼睛。
靖康之难时期的朱敦儒写有《采桑子・彭浪矶》一首: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扁舟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彭浪矶”,在今日江西彭泽县的长江边,江中有大小孤山与之相对相呼。这首词,是朱敦儒南奔途中经过此地即景抒怀之作。时代本来就是一个愁云惨雾的时代,何况节令又正当北雁南飞枫叶t花秋瑟瑟的时候?此时的长江,在去国怀乡辗转避难的词人眼里心中,当然已经全然不是苏轼词中的豪壮景象,更引不起“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的绮思与豪情,而是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一水牵愁万里长了。
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郁孤台在赣州城西北角,章、贡二水至台下汇为赣江,即词中之“清江”,经造口、万安及今之吉安与南昌,北注鄱阳湖入长江。造口又名皂口,在万安县西南六十里。建炎三年一月,金兵分两路大举南侵,东路渡江攻陷建康和临安,高
[1] [2]
篇3:“仿词”例说
“仿词”例说
安徽 鲍亚民
仿词是根据特定的语境,临时仿用一词来改变原来特定的词义,从而起到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如鲁迅先生《这个与那个》中的句子:“一个阔人说要读经,嗡的一阵一群狭人也说要读经。岂但‘读’而已矣哉,据说还可以‘救国’哩。”句中“狭人”是仿照“阔人”而造出来的。阔人指反动统治集团的权要人物,“狭人”指他们的应声虫。运用仿词,尖锐地揭露了一批反动文人的丑恶嘴脸,辛辣地讽刺了反动集团内部互相勾结的卑劣伎俩。
常见的仿词种类包括反义仿、谐音仿、否定仿。这些都容易理解。本文着重说说仿词的四种特殊形式:
第一种是多层仿。如:
1、妹妹你慢慢地往“钱”走。(《光明日报》)
例句是仿“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这一句歌词。“慢慢”是“大胆”的仿用,属反义仿,“钱”仿“前”音,属谐音仿。这种意义和读音的多层仿用,使表达情趣倍增。
第二种是辐射仿。如:
2、正如“水感”特好的人有可能成为世界级游泳运动员一样,让有“球感”的人去打球踢球,有“生意感”的人去担任厂长经理,有“新闻感”的人去当记者,“群众感”特强的人当干部,这于本人于国家于事业都大有好处。(《文汇报》)
这一段文字中的'“水感”、“球感”、“生意感”、“新闻感”和“群众感”等是仿“手感”一词而创造出来的,读后颇能让人领略到一种“好戏连台”似的独特的幽默情趣。
第三种是双关仿。如:
3、如果对柯云路这样的为“胡”作伥祸害人民的可耻行径无动于衷,不置一辞,相安无事,从道义上讲不是“同流合污”是什么?(〈〈杂文报〉〉)
这是对作家柯云路鼓吹伪科学、为胡万林借行医为名行骗钱之实作帮凶一事的评论。其中的“为‘胡’作伥”是仿词,在“胡”和“虎”读音相近的奇妙组合中,又隐含了“胡万林类吃人的虎”的影射,其双关之妙令人叫绝。
4、费新我老先生一次对客挥毫,写孟浩然〈〈过故人庄〉〉,当写到“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一句时,不留神漏掉了一个“话”字,旁观者窃窃私语,皆有惋惜之情。费老这天喝了点酒,而酒后容易失话(言),于是费老拍拍脑袋连声说:“酒后失话!酒后失话!”并在词尾用小字补写了这四个字,以示阙如。(〈〈演讲与口才〉〉)
“酒后失话”一说,是对“酒后失言”的仿拟之笔,然其妙处在于:“酒后失话”这一仿词,既含酒后容易“失手”之意,又指“酒后写字,漏失了一个‘话’字”一事。一语双关,音意相谐,含蓄巧妙,真可谓神来之笔。
第四种是语体仿。如昆明华亭寺一石碑文:
药有十味:好肚肠一根,慈悲心一斤,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阳全用,方便不拘多少。用药方法:宽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躁,去火理三分。用药时切忌:言清行浊,利己损人,肠中毒,笑里刀,两头蛇,平地起**。
这段碑文目的是为劝恶扬善,教人达观处世,行文却不正面说教,而是巧借药方体式,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245200安徽歙县二中 鲍亚民 05596516310(电话)
篇4:“仿词”例说
安徽 鲍亚民
仿词是根据特定的语境,临时仿用一词来改变原来特定的词义,从而起到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如鲁迅先生《这个与那个》中的句子:“一个阔人说要读经,嗡的一阵一群狭人也说要读经。岂但‘读’而已矣哉,据说还可以‘救国’哩。”句中“狭人”是仿照“阔人”而造出来的。阔人指反动统治集团的权要人物,“狭人”指他们的应声虫。运用仿词,尖锐地揭露了一批反动文人的丑恶嘴脸,辛辣地讽刺了反动集团内部互相勾结的卑劣伎俩。
常见的`仿词种类包括反义仿、谐音仿、否定仿。这些都容易理解。本文着重说说仿词的四种特殊形式:
第一种是多层仿。如:
1、妹妹你慢慢地往“钱”走。(《光明日报》)
例句是仿“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这一句歌词。“慢慢”是“大胆”的仿用,属反义仿,“钱”仿“前”音,属谐音仿。这种意义和读音的多层仿用,使表达情趣倍增。
第二种是辐射仿。如:
2、正如“水感”特好的人有可能成为世界级游泳运动员一样,让有“球感”的人去打球踢球,有“生意感”的人去担任厂长经理,有“新闻感”的人去当记者,“群众感”特强的人当干部,这于本人于国家于事业都大有好处。(《文汇报》)
这一段文字中的“水感”、“球感”、“生意感”、“新闻感”和“群众感”等是仿“手感”一词而创造出来的,读后颇能让人领略到一种“好戏连台”似的独特的幽默情趣。
第三种是双关仿。如:
3、如果对柯云路这样的为“胡”作伥祸
[1] [2]
篇5:咏风诗例说
鲍亚民
习习之风,柔美轻拂,祥和静谧。“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春游》)若母亲般温暖、轻柔。“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和风送暖,鱼游燕翔,自有一番闲情;“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黄庭坚《咏雪 呈吴广平公》),清风徐来,树影婆娑,别有一番飘洒。“崇峰云霞锦旗卷,伊水细浪鳞甲生”,小河流水,悠悠吟唱,风使它别开生面;“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春日明丽,百花争放,风使之满室生香。风,成了播洒美的天使!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千树花开,江南岸绿,这是春风之生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枯草逢春,暖风催生,这是春风之活力!“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的`《咏柳》),是春风,剪出了细细的柳叶,是春风,裁出了复苏的早春;“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李次第开”(白居易《春风》)是春风,唤醒了花仙,吹开了百花,迎来了万紫千红的春天。
高祖刘邦一统天下,意气洋洋,豪情满怀,不禁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风歌》);壮士荆轲心系国家,身赴险境,义无反顾,踏歌而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回还”(《荆轲刺秦王》);李白面对世事的艰难,感慨万千,但并未决志于去,反而豪气顿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三首》),破浪济海,气概轩昂!这里的“大风”、“长风”、萧萧之“风”,充溢着豪迈、慷慨的气势。
孟郊因进士及第,得意之极,“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岑参面对一片白皑皑的世界,看着梨树满枝的雪花,喜不自禁,挥毫写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晏几道感受到明快轻灵的和风飘然而至,欣喜万分,不由吟道“二月和风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浣溪沙》),借柳枝飘拂,深情迎候,对“和风”真是赏爱有加。
东风送暖,万物复苏,但同时“东风妒花恶,吹落枝头嫩萼”(张元干《兰陵王》),它又成了摧折“鲜花”的凶手;陆游与唐婉本是恩爱夫妻,但因“东风恶”而导致“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钗头凤》);忧国忧民的杜甫感概仕途的坎坷,怀才不遇,不禁长叹:“落落盘据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古柏行》),孤高正直却招来烈风摧撼;南宋诗人郑思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寒菊》),宁死也不肯投降元人。“东风”“烈风”“北风
[1] [2]
篇6:咏风诗例说
咏风诗例说
咏风诗例说
鲍亚民
习习之风,柔美轻拂,祥和静谧。“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春游》)若母亲般温暖、轻柔。“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和风送暖,鱼游燕翔,自有一番闲情;“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黄庭坚《咏雪 呈吴广平公》),清风徐来,树影婆娑,别有一番飘洒。“崇峰云霞锦旗卷,伊水细浪鳞甲生”,小河流水,悠悠吟唱,风使它别开生面;“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春日明丽,百花争放,风使之满室生香。风,成了播洒美的天使!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千树花开,江南岸绿,这是春风之生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枯草逢春,暖风催生,这是春风之活力!“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的《咏柳》),是春风,剪出了细细的柳叶,是春风,裁出了复苏的早春;“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李次第开”(白居易《春风》)是春风,唤醒了花仙,吹开了百花,迎来了万紫千红的春天。
高祖刘邦一统天下,意气洋洋,豪情满怀,不禁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风歌》);壮士荆轲心系国家,身赴险境,义无反顾,踏歌而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回还”(《荆轲刺秦王》);李白面对世事的艰难,感慨万千,但并未决志于去,反而豪气顿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三首》),破浪济海,气概轩昂!这里的“大风”、“长风”、萧萧之“风”,充溢着豪迈、慷慨的气势。
孟郊因进士及第,得意之极,“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岑参面对一片白皑皑的世界,看着梨树满枝的雪花,喜不自禁,挥毫写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晏几道感受到明快轻灵的和风飘然而至,欣喜万分,不由吟道“二月和风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浣溪沙》),借柳枝飘拂,深情迎候,对“和风”真是赏爱有加。
东风送暖,万物复苏,但同时“东风妒花恶,吹落枝头嫩萼”(张元干《兰陵王》),它又成了摧折“鲜花”的凶手;陆游与唐婉本是恩爱夫妻,但因“东风恶”而导致“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钗头凤》);忧国忧民的杜甫感概仕途的'坎坷,怀才不遇,不禁长叹:“落落盘据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古柏行》),孤高正直却招来烈风摧撼;南宋诗人郑思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寒菊》),宁死也不肯投降元人。“东风”“烈风”“北风”在这里成了邪恶势力、敌对的象征。
在诗人眼中,秋风总夹杂着几分寂寞冷落,诗人多用秋风抒写内心的悲凉、愁意。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借“西风”极写满怀羁情;“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借“晓风”直抒凄凄别情;“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李白《春思》),此时的“春风”成了一种难以驱遣的哀怨之风,道尽了千古思妇的缠绵难寐之怨;“小楼昨又东风”(李煜《望江南》),故国已非,江山易主,而“东风”无情,缠绵依旧,平添无限伤感。
245200安徽歙县二中 鲍亚民 05596516310(电话)
篇7:咏桃诗例说
安徽 鲍亚民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唐代张旭的这首《桃花溪》,描绘了春日桃花溪畔,野烟隐约可见,桃花争奇斗艳的自然景象,并借助于“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这一问句将读者带入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故事之中,令人回味无穷。
桃花,娇艳迷人,历来为诗人们所吟咏。唐代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一诗中,将桃花视为春色的化身,为能在四月的深山之中看到“桃花始盛开”而喜出望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北宋邵雍《二色桃》:“施朱施粉色俱好,倾国倾城艳不同。疑是蕊宫双姊妹,一时携手嫁春风。” 二色桃,桃的品种之一,其花红白两色,并蒂而开。此诗篇采用拟人手法,着眼于人们的视觉形象,惟妙惟肖地再现了二色桃的美艳之貌,流露出作者对桃花的喜爱之情。
有些咏桃诗则是借题发挥,在诗人笔下,桃花成了贬斥的对象。著名的有唐代刘禹锡的《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到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此诗是经历了十年贬谪生活的'诗人,从朗州应召回到长安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人们去玄都观看桃花的盛况,并以千树桃花比喻当朝显赫一时的新贵,以看花者比喻趋炎附、阿谀奉迎之辈,以千树桃花“尽是刘郎去后栽”比喻满朝新贵尽是诗人被贬后的产物,字里行间渗透了诗人对新贵的辛辣讽刺。诗人因这首诗得罪了权贵,又被贬为连州刺史。时隔,他又回到长安,重游玄都观,写下了《再游玄都观并引》。其“引”100多字,详细叙述了此诗的写作背景。诗仅28个字:“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再次有力的鞭挞了新旧权贵,且表示了诗人不同权贵妥协的坚强决心。
245200安徽歙县二中 鲍亚民 05596516310(电话)
篇8:内经例说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腑;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肝合胆,胆者中精之腑;脾合胃,胃者五谷之腑;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也,太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这是肺与大肠、心与小肠等十二脏腑的表里关系。根据《内经》「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上治下,以下治上」的治病法则,大肠病,可以肺调之;小肠病,可以心调之。反之亦然。肺病,可以大肠调之;心脏病、血液病,可以小肠调治。十二指肠、小肠、大肠相连系,共为「仓廪之器」,专司入出。日本医家以肺药治十二指肠癌,仍不逾《内经》之矩。惟现代科学(医学)用我岐黄术而不自知耳。故《日经》将京都大学以肺治肠视为新闻。包含西医的近代科学,在一步步验证弘奥之中国传统医学。中医效验著彰,本不需外人覆验。后起之科学者,尚器物论、工具论,以微渺徵验沧海,以其所见者为有,以其所不见者为无,于包括中医的人类古文明常有偏狭乖论,不啻井蛙,殆为科学之「迷信」矣。
「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以表里阴阳治病,虽为医家职能,仍属下工之分。人身安危,根本之法,在于治未病。《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灵枢·口问》:「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调理肠道,乃至保全性命,治本之策,仍在于养心。《素问·上古天真论》:「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质言之,止欲弱志、省思减虑、返朴归真,乃养心之术、性命之道也。
与《黄帝内经》成书于同时代的《老子》书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所抱之「一」,即《内经》养心全命之道。天地万物,无不以此「一」为终始。得一守一,殁世不殆。「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古人贵下贵弱贵虚,德若水流之柔弱、墙埤之卑下、川谷之虚空,治身治国无不此为本。后,人口繁殖,私心聘驰,利欲大张,柔弱弃以刚强,卑下蹴以贵显,虚空毁以争竞。大道遂为天下裂。私愈驰,欲愈张,世愈繁,道愈坠。疢瘵疽痈害身,匪寇盗贼乱国,皆失之于未得「一」矣。是以《老子》戒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正,将恐蹶。」得一守一,营魄不越,精神涵守,心恬气和,还淳复朴,故能如婴儿,无知而自知,无为而大为,无生而无死,无终而无始,与天地日月偕同。此即「天人合一」之圣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皆生于一,明矣。中华文明,生于斯,成于斯,盛于斯,一之德矣。
身之主为心神,国之主为君王。心神和平,人身安固;君王贞静,国家大治。其要,皆在于「抱一」。「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所谓「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那是痴呆,而是预为制定规则、订立约法,上下行止都遵守这规则约法。利有约束,权有衡制,天下大公。君主垂拱无为,人民化正富朴,国家长治久安。此安邦经国之宏猷矣。所以《老子》五千言又谓为帝王术。太平治世,无他,法制耳。中国农耕社会,无「法制」这一现代政治术语,乃以「宪」摄政。「文武吉甫,万邦为宪」是也。宪者,法也,大也,理也。下至升斗小民,上至士人大夫,最高至司国器之君王,都要敬天遵宪。如有违宪,既使贵为帝王,亦会被弼臣废黜。国家薄敛轻赋,人民文明富足,国民谐和两安,「宪」为之枢机。其义类似于现代社会之「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在现代政治语境中的涵义,即确立市场原则,减少政府干预,实现社会公平自由。谓中国自古以来是「市场经济」,大体没错,只是到了六十多年前,才一变为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
一之功弘周,一之德煌煌,然,噍口棼竞,胼胝营役,如何能得一至一?「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隳黜机心慧巧,蠲忘利欲荣禄,自然同于大通。通,一之境也。是以贤哲谆谆:「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以无德德之,以无为为之,以不得已而应之。智虑无累于心,精神无耗于外,元气充盈于腹肠,性命之本固强。考之医理,心淡志恬,精气不外耗而蓄养于内,元阳充沛,推动肠道蠕动,促进肠道吸引精微营养和排泄糟粕渣滓,入出通利,体内洁净,身体康强。吃斋念佛,打坐参禅,乃至风靡东西的印度瑜伽,无不以虚心恬志、凝神养气为圭臬。养心得法,体内真气氤氲,元阳纯一,全生延命,不过凡夫俗子之福,夺天地造化再造乾坤,却是壶中应有之义。「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为真。」(《黄庭内景经》)「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抱朴子内篇》)丹书浩瀚,不过「抱一」。明乎此,道毕矣。
养心,即是修行。修行,不是拜菩萨烧高香,是修正你自己的内心,即「抱一」。心中澄澈,情欲无牵,你就是佛,就是仙。所以佛偈曰:「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明人《西游记》载唐玄奘西天取经,指所取经帙,皆是伪经。心无所住,即无挂碍;真经无字,即见大明。明在心中,无须纸传。故释经三万六千卷,不出一部《心经》;心经二百六十数,不过「心无挂碍」四字。唐僧初取无字书,奈何肉眼凡胎不识真经,又颠倒返还取来有字伪经,传于东土,流于后世。《西游》作者苦心孤诣,寓意深远,能会其意者,寥若晨星。是以释子千万,真佛无见矣。
拓展阅读:内经解梦
说起梦来,总有种玄妙的感觉。古今中外各路大拿,都试图从梦里挖出一些宝贝来。追寻命理的有周公解梦,研究心理的有弗洛伊德,喜爱电影的还有盗梦空间……
当然,梦也跟身体状态息息相关。来看看内经如何解梦吧。
梦是什么?
医生说:
大脑在睡眠时因为「不安分」而「任意拼接」的无彩色的电影。
文人说:
李煜「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梦是一种糊涂的放纵;
苏东坡「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梦就是人生的写照。
篇9:内经例说
「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三魂七魄乱跑,魂不守舍,是多梦的根本原因。
为何做梦?
老百姓说: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醒时想要的,靠做梦去实现。
周公说:
梦可预示未来,占卜吉凶。——睡神说的话,信不信由你。
弗洛伊德说:
白天被理智和规则压抑的.欲望,只好在梦里得到释放和满足。——梦里的你,最不装。
诗家词人说: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喝多了;
苏东坡「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想家了;
李白「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要穿越。
中医说:
各种能致病的邪气,突破人体防线,顺着营养通道,侵入五脏六腑四肢百脉,让人睡卧不安,梦境频繁。——物质决定意识,做梦代表你的身体有问题,三魂七魄呆不住。
多梦怎么办?
按照上表,「十五衰」比较常见,指人体卫气不足、各种外来邪气侵入五脏六腑四肢百脉后,人在梦境中的各种表现形式,是可能患病的警示。这也符合西医神经学有关身体组织、器官功能状态不佳时对睡眠影响的理论。
而「十二盛」中的肾气、脾气、心气、肺气这几种过旺对于现代人来讲并不多;肝火旺倒是很常见;阴阳都旺的情况,往往只能遥想少年时了。
「至人无梦」,本义说的是身心康泰、心境清明的人睡觉都是不做梦的。如果常做梦,以至于影响精神状态,那不妨对照一下内经的说法,调理调理身体。下面两个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多梦的困扰。
1、护丹田,听心跳
睡前平躺,双手叠放,手心对着丹田处(男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女相反)。随着自然、均匀、深缓的呼吸,渐渐放松全身各个关节,每块肌肉。而后试着听自己的心跳,只是听着就好,自然而然就能进入深沉无梦的睡眠。
2、不贪睡,早静坐
做梦几率最高的时段是半醒未醒的时候,如果已经醒来,就不要再赖床贪睡了。不管有多早,只要醒过来了,就先静坐五分钟,还想睡的话继续躺下睡,若已经精神充沛了,就可以起床了。如此可以有效减少多梦、精神差的现象。
如果上述方法效果不佳,且经常做内容相近的梦,最好去做一次系统的体检。身体是很智慧的,不要忽略了她的提醒。
篇10:“示例”例说
安徽 鲍亚民
有一姓张的中学电脑教师,为人风趣,他经常以形象的比拟来解释一些比较抽象的名词。
有一次,一个学生向他请教:“老师,网恋是什么意思?”张老师环顾四周,最后目光定格在
教室角落的一张蜘蛛网上。刚好此时一只蜜蜂飞了过来,一头撞在网上,被网粘住了,蜘蛛立即爬到蜜蜂身边。于是张老师指着它们向学生说:“瞧,那就是网恋!”“什么叫网虫呢?”
另一位学生发问。老师不慌不忙地指着那只蜜蜂解释说:“这只点击蜘蛛网的蜜蜂不就是网虫吗?”
“网虫”这一词语,如果要循规蹈矩地加以解释的话,就要说是“男女之间不是通过彼此
面对面的接触、了解,而是通过互联网上的互不谋面的虚拟接触、了解而产生恋爱”。但这位以幽默见长的中学老师,不愿墨守成规,画地为牢,他化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称蜜蜂粘到蜘蛛网上为“网恋”。“网虫”本是一个比喻的说法,指迷恋互联网,每天化很多时间上网,并且上网成瘾的人,张老师不直接加以解释,而是信手拈来,把蜜蜂当作“网虫”,让学生去品味,既传达了自己的意思,又与对方分享了幽默。
可见,对于问话人提出的需要解释、区别或判断的问题,回答的`一方故意违反常规,不作
正面的回答,而是直接举例作答,这种修辞手法就是“示例”。“示例”运用得好,能变逻辑
思维为具象思维,使抽象的概念浅显化,使回答的方式新颖化,从而收到令人解颐的效果。
某培训机构的教头在讲到“推销”、“广告”和“公共关系”三者的区别时说;“一个男
人碰见一个女士,对她说她长得多么好看,自己多么爱她,多么少不了她,那就是‘推销’。如果他不讲这些话,只一味地自吹自擂,那便是‘广告’。而要是女士听到别人说她多么好而
主动地去追求他,那就证明他的‘公共关系’做得好。”这位培训人员对于“推销”、“广告”和“公共关系”这三个概念,不是像某些学究那样去下定义,作比较,而是直接举例加以证明,通过男人求爱过程中表现自我的不同方式来说明它们三者的不同,给人以新颖别致之感。
245200 安徽歙县二中 鲍亚民
【咏水词例说】相关文章:
1.说水作文
2.散文意境美的例说
3.“山寺诗”例说
4.秦观词简说
5.托班墙饰例说
6.散文的意境美例说
10.适合小朋友说的拜年词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