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泷中》阅读题及答案
“张起灵安装说明”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泷中》阅读题及答案,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泷中》阅读题及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篇1:《泷中》古诗阅读题及答案解析
《泷中》古诗阅读题及答案解析
舟随瀑水天边落,白浪如山倒翠微。
巨石有时亦却立,白鸥欲下复惊飞。
注:《泷中》是一组诗,共十一首,这是其中的一首。诗前原有小序云:“泷在乐昌县(在今广东省)北,凡有六——曰穿腰泷,曰梅泷,曰寒泷,曰金泷,曰白茫泷,曰垂泷。”泷,湍急的河流。此诗写的是垂泷。
(1)赏析第二句“白浪如山倒翠微”中“倒”字的妙处。(4分)
答:
【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浅层次是理解句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赏析)。
参考答案:答案:“倒”,倒塌,崩倒(1分)“白浪如山倒翠微”写青翠的山峰倒映在泷中,泷中的波浪掀涌成山,随即又崩倒坠落在泷中(把“倒”解释为“倒映”可酌情给分)(2分)“倒”字既写出了水流的湍急壮观,又抒发了诗人的喜爱赞美之情(1分)。
解析:解答这类题:①解释“倒”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思路点拨】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2)这首诗主要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4分)
答:
【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
参考答案:答案:①夸张(1分)第一句写轻舟随着瀑布冲下,好像从天边坠落;第三句写泷中的巨石有时竟会倒退几步才立住(1分),夸张手法写出了泷中水位之高和水流的'迅猛(1分)②比喻,第二句写白浪汹涌,攒立如山,写出了泷中的壮观景象(1分)。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①明确手法,②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思路点拨】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有下面几项逐项落实。①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就是艺术手法,即表达技巧,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②理解各类手法的特点。
篇2:《泷中》阅读与答案
《泷中》阅读与答案
泷中
清·屈大均
舟随瀑水天边落,白浪如山倒翠微。
巨石有时亦却立,白鸥欲下复惊飞。
注?:《泷中》是一组诗,共十一首,这是其中的一首。诗前原有小序云:“泷在乐昌县(在今广东省)北,凡有六——曰穿腰泷,曰梅泷,曰寒泷,曰金泷,曰白茫泷,曰垂泷。”泷,湍急的河流。此诗写的是垂泷。
(1)赏析第二句“白浪如山倒翠微”中“倒”字的妙处。(4分)
答:
【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浅层次是理解句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赏析)。
参考答案:
“倒”,倒塌,崩倒(1分)“白浪如山倒翠微”写青翠的山峰倒映在泷中,泷中的波浪掀涌成山,随即又崩倒坠落在泷中(把“倒”解释为“倒映”可酌情给分)(2分)“倒”字既写出了水流的湍急壮观,又抒发了诗人的`喜爱赞美之情(1分)。
解析:解答这类题:①解释“倒”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思路点拨】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2)这首诗主要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4分)
答:
【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
篇3:《泷中》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泷中》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舟随瀑水天边落,白浪如山倒翠微。
巨石有时亦却立,白鸥欲下复惊飞。
注:《泷中》是一组诗,共十一首,这是其中的一首。诗前原有小序云:“泷在乐昌县(在今广东省)北,凡有六——曰穿腰泷,曰梅泷,曰寒泷,曰金泷,曰白茫泷,曰垂泷。”泷,湍急的河流。此诗写的是垂泷。
(1)赏析第二句“白浪如山倒翠微”中“倒”字的'妙处。(4分)
(2)这首诗主要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倒”,倒塌,崩倒(1分)“白浪如山倒翠微”写青翠的山峰倒映在泷中,泷中的波浪掀涌成山,随即又崩倒坠落在泷中(把“倒”解释为“倒映”可酌情给分)(2分)“倒”字既写出了水流的湍急壮观,又抒发了诗人的喜爱赞美之情(1分)。
(2)①夸张(1分)第一句写轻舟随着瀑布冲下,好像从天边坠落;第三句写泷中的巨石有时竟会倒退几步才立住(1分),夸张手法写出了泷中水位之高和水流的迅猛(1分)②比喻,第二句写白浪汹涌,攒立如山,写出了泷中的壮观景象(1分)。
作者: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1]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赏析】
《泷中》是一组诗,共十一首,这是其中的一首。《泷中》“舟随瀑水天边落,白浪如山倒翠微。巨石有时亦却立,白鸥欲下复惊飞。”首句以似“天边落”的“舟”与“瀑水”意象,写泷中水位之高;次句以“如山倒”的“白浪”意象,写泷中水势之猛;三、四两句并没有直接写水势,而是掉转笔锋,相继写“却立”的“巨石”与“惊飞”的“白鹭”两个意象,从而侧面烘托了水势之大,笔力雄豪,奇情壮采。《看剑作》“剑气时时似白云,时来不得更从军。青山只为英雄设,老向松霞不事君。”首句以“剑气”、“白云”意象写出诗人奋发有为的豪迈气概,但三、四两句以“青山”、“松霞”意象作结,豪气荡尽,徒然哀叹。这种方式主要是根据诗人表达情感的需要采用的意象组合。
篇4:《泷中》诗词阅读题目与答案
《泷中》诗词阅读题目与答案
泷中
清·屈大均
舟随瀑水天边落,白浪如山倒翠微。
巨石有时亦却立,白鸥欲下复惊飞。
注:《泷中》是一组诗,共十一首,这是其中的一首。诗前原有小序云:泷在乐昌县(在今广东省)北,凡有六曰穿腰泷,曰梅泷,曰寒泷,曰金泷,曰白茫泷,曰垂泷。泷,湍急的'河流。此诗写的是垂泷。
(1)赏析第二句白浪如山倒翠微中倒字的妙处。(4分)
答:
(2)这首诗主要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4分)
答:
参考答案:
(1)倒,倒塌,崩倒(1分)白浪如山倒翠微写青翠的山峰倒映在泷中,泷中的波浪掀涌成山,随即又崩倒坠落在泷中(把倒解释为倒映可酌情给分)(2分)倒字既写出了水流的湍急壮观,又抒发了诗人的喜爱赞美之情(1分)。
(2)①夸张(1分)第一句写轻舟随着瀑布冲下,好像从天边坠落;第三句写泷中的巨石有时竟会倒退几步才立住(1分),夸张手法写出了泷中水位之高和水流的迅猛(1分)②比喻,第二句写白浪汹涌,攒立如山,写出了泷中的壮观景象(1分)。
篇5:屈大均《泷中》阅读练习及答案
最新屈大均《泷中》阅读练习及答案
【少儿综合素质训练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清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泷中
清·屈大均
舟随瀑水天边落,白浪如山倒翠微。
巨石有时亦却立,白鸥欲下复惊飞。
注:《泷中》是一组诗,共十一首,这是其中的一首。诗前原有小序云:“泷在乐昌县(在今广东省)北,凡有六——曰穿腰泷,曰梅泷,曰寒泷,曰金泷,曰白茫泷,曰垂泷。”泷,湍急的河流。此诗写的是垂泷。
(1)赏析第二句“白浪如山倒翠微”中“倒”字的.妙处。(4分)
答:
(2)这首诗主要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4分)
答:
答案:
14.(1)“倒”,倒塌,崩倒(1分)“白浪如山倒翠微”写青翠的山峰倒映在泷中,泷中的波浪掀涌成山,随即又崩倒坠落在泷中(把“倒”解释为“倒映”可酌情给分)(2分)“倒”字既写出了水流的湍急壮观,又抒发了诗人的喜爱赞美之情(1分)。
(2)①夸张(1分)第一句写轻舟随着瀑布冲下,好像从天边坠落;第三句写泷中的巨石有时竟会倒退几步才立住(1分),夸张手法写出了泷中水位之高和水流的迅猛(1分)②比喻,第二句写白浪汹涌,攒立如山,写出了泷中的壮观景象(1分)。
篇6:《泷冈阡表》阅读训练及答案
《泷冈阡表》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垅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耶?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shěn)求而有得耶?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耶!呜呼!其心厚于仁者耶!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节选自《泷冈阡表》,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庇为生 庇:依靠
B、间御酒食 御:进用
C、屡废而叹 废:停止,搁置
D、其心厚于仁者 厚:厚道,忠厚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成为欧阳修父亲“必将有后”的依据的一组是( )
①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②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垅之植
③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④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
⑤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泷冈阡表》是一篇墓志文。泷冈是地名,阡是墓道,表即墓碑。这种文体是表彰先人生前的德行,刻在坟前的碑石上,以供后人瞻仰的。
B、这段文字借祖母的口述,道出父亲生前从政所持有的执著、仁爱的精神。
C、文章在表现父亲高尚人格的同时,也描写了母亲对他的慈爱和厚望。
D、全段文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不加雕饰,流露出作者对父亲崇敬之情。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
(2)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
译文: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4、(3分)D
5、(3分)B
6、(3分)B
7、(10分)
(1)我虽然没来得及侍奉婆婆,可从这一点能看出你父亲很孝敬父母。(大意2分,“姑” “及”“能养”各 1分,共5分)
(2)奉养父母不一定要丰厚,最重要的是孝敬;利益虽然不能遍施于所有的人,重在仁爱之心。(大意2分,“要” “博于物”“厚于仁” 各1分,共5分))
篇7:《泷冈阡表》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泷冈阡表》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5题。
修①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②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
“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耶?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
“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
“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耳。’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耶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呜呼!其心厚于仁者耶!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
修泣而志之不敢忘。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禄而养。又十有二年,列官于朝,始得赠封其亲。天子推恩,褒其三世。
于是小子修泣而言曰:“呜呼!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此理之常也。惟我祖考,积善成德,虽不克有于其躬,而庇赖其子孙矣。”乃载我皇考崇公③之遗训,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于修者,并揭于阡。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取材于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有删节)
【注】①修:欧阳修自称。 ②太夫人:欧阳修的母亲郑氏。 ③皇考崇公:指欧阳修去世的父亲。欧阳修的父亲被追封为崇国公。
10.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
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耶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1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 长:抚养。
B. 不及事吾姑 事:侍奉。
C. 此死狱也 狱:案件。
D. 虽不克有于其躬 躬:鞠躬。
12.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毋以是为我累 ——不要因此(家贫)就为我积累钱财
B.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 ——但是我知道你父亲一定会后继有人
C.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奉养父母不一定要丰厚,最重要的是孝敬
D.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做善事没有不得好报的,时间或迟或早
1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欧阳修简单叙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突出赞美了太夫人的美德以及付出。
B.文章中连续转述了太夫人的大量叙述,欧阳修借此表达对父亲政绩及人品的追思。
C.文章中欧阳修写自己牢记先父及太夫人的`教诲,后来获得了天子推恩的家族荣耀。
D.文章结尾欧阳修认为大力彰显先辈们的美好品德,将会帮助自己获得更多的善报。
14. 欧阳修的父亲在为人处事上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请根据文意概括并作简要说明。(6分)
15. 用古代诗文原句填空。(选作其中1题,每句1分)(6分)
(1)明代有人说:“凡诗文出于真情则工,昔人所谓出于肺腑者是也。”并认为上文和《陈情表》都是出于肺腑的文章。李密在《陈情表》中表达自己与祖母有难以割舍的亲情时,这样写道: ① , ② ; ③ , ④ 。母、孙二人, ⑤ , ⑥ 。其中语意深沉,文字工丽,正所谓“出于肺腑者也,皆不求工而自工。”
(2)文中说“惟我祖考,积善成德,虽不克有于其躬,而庇赖其子孙矣”,其对“善”和“德”之间关系的把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发挥。战国时荀子在《劝学》中就曾有对“善”与“德”的思考,原文说:① , ② ; ③ , ④ 。积善成德, ⑤ , ⑥ 。两段文字立足点有相似之处,着眼点又相区别,可谓各有千秋。
参考答案:
10. 吾曰/ 生可求乎/ 曰/ 求其生而不得/ 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 矧求而有得耶/ 以其有得/ 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 夫常求其生/ 犹失之死/ 而世常求其死也
11. D 躬:自身;“虽不克有于其躬”意为“即使不能对自身有利”
12. A 13. D
在文章结尾,欧阳修强调的是“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即行善的人总会得到善报,只是回报有早有晚,有的回报自己,有的回报子孙。在D项中,首先彰显先辈品德不等于自己行善,其次善报未必能够落到自己身上,所以错误。
14. 清贫好施,如“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常不使有余”;重亲至孝,如祭母时每每涕泣感慨“至其终身”;问案勤谨、宅心仁厚,如“尝夜烛治官书”,叹息“求其生而不得”。
15. (1) 臣无祖母 无以至今日 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 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2) 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篇8:南涧中题阅读答案
南涧中题阅读答案
原文
南涧中题①柳宗元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②。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
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
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③。
注:①南涧:地处永州之南,作者谪居时作。②亭午:正午,中午。③期(qī):约会。
16.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句交待了游览的时令、地点,“集”字更多地体现了诗人的主观感受。
B.“始至”句写出游览之感,初来这里别有感触,稍入深涧似觉忘了疲惫。
C.“去国”句意思是被贬离京后,灵魂出窍,只能一边流泪一边怀念故人。
D.结句表明以后有人迁谪来此,看到此景,或许能真正理解这种落寞心情。1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独游亭午时”中一个“独”字,有双关意,既是一人游览,又有孤独之意。
B.回旋的风“一萧瑟”,碧树的影“久参差”,是从听觉上写出了风与影的和谐。
C.“羁禽响幽谷”,意思是鸟的鸣叫使山谷更加幽静,以动衬静,引发诗人联想。
D.诗的前八句着重描写作者在南涧所见景物;后八句着重抒发诗人生发的感慨。
18. 柳宗元由“羁禽、寒藻”起兴,引发下句。晋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也曾用这种手法写到“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引出下句“ , ”。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19.柳宗元初被贬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寄情于山水,写下《永州八记》。其中《小石潭记》有“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 ,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的描写,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寓情于景。(2分)
20.苏东坡曾云:“柳仪曹(柳宗元)诗,忧中有乐,乐中存忧,盖绝妙古今矣。”说说你对《南涧中题》中“乐忧”的理解。(6分)
答案:
16.(3分) C
17.(3分) B
18.(2分)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19.(2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20.(6分)评分参考:被贬后,游南涧,寄情山水,本是解人烦闷的乐事,(1分)诗人也似乎找到了所得,忘记了疲劳(1分)。然而羁鸟鸣叫,寒藻漂浮,却又偏偏勾引起他的苦闷和烦恼。(2分)触景生情,想到自己的去国怀人,那种孤寂与悲愤无法摆脱,忧从中来。(2分)
[南涧中题阅读答案]
【《泷中》阅读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2.阅读题及答案
9.掌声阅读题及答案
10.雨中阅读题及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