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藏传佛教在凉州的传播及影响

藏传佛教在凉州的传播及影响

2023-08-31 09:06:3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懲役錄”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藏传佛教在凉州的传播及影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藏传佛教在凉州的传播及影响,欢迎阅读与收藏。

藏传佛教在凉州的传播及影响

篇1:藏传佛教在凉州的传播及影响

藏传佛教在凉州的传播及影响

凉州是甘肃河西走廊东段的一个重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一度曾是中国佛教的传播中心,对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传播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进入13世纪中叶,随着“凉州会谈”的成功举行,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也为藏传佛教的发展带来大好机遇.此时,以凉州为中心,藏传佛教有规模的向蒙古等民族、向中原内地传播和辐射开来,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西藏高僧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八思巴等曾在这里建寺聚徒,弘传佛法.从凉州走出的清代国师章嘉・若贝多吉等,为藏传佛教的传播、维护祖国统一做出过重要贡献.

作 者:赵永红 ZHAO Yong-hong  作者单位:武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甘肃,武威,733200 刊 名: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6) 分类号:B94 关键词:凉州   藏传佛教   汉传佛教  

篇2:藏传佛教在民和土族地区的传播与文化整合

藏传佛教在民和土族地区的传播与文化整合

本文通过藏传佛教在民和土族地区的传播和文化整合的叙述,揭示了目前民和土族宗教信仰中藏传佛教成分的`来源与表现形式.

作 者:文忠祥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学院,青海,西宁,810007 刊 名:青海民族研究  PKU英文刊名:NATIONALITIES RESEARCH IN QINGHAI 年,卷(期): 13(2) 分类号:B94(244)“231” 关键词:藏传佛教   民和土族   传播   文化整合  

篇3:新闻传播在社会文化的影响论文

新闻传播在社会文化的影响论文

摘要:新闻公开传播新近发生的信息,它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往往都是通过大众对它的接受从而对社会产生作用的,如果播出新闻没有人看和关注,那么它本身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社会文化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社会意识的形态,在社会文化不断发展过程中,新闻传媒一方面不仅推动着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它还担负着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担,与此同时也负有社会文化传播与传承的职责,最终对人民群众的心理产生影响。所以,研究新闻传播对社会文化与心理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一个话题,本人查阅相关资料,对此课题有了一定的掌握与了解,希望提出的意见可以对业内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闻传播;社会文化;受众心理;影响

一、新闻传播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社会文化的意义

社会文化是影响我国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社会文化促进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它是由人民群众创造和传承的,具有地域、民族特色,并对社会群体有着广泛且深远的影响,社会文化为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为人民群众文化精神需要的满足做出了贡献。要想推动社会文化的长远发展,就必须要利用依靠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类型载体,这些载体处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日益成为我们基本生活标配的基本要求。

(二)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1.新闻传媒促进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

在我国的政策号召下,要求新闻媒体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弘扬社会正气,在促进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进程中,新闻媒体一定要承担起繁荣文化、传承文明的责任重担。虽然现如今的世界格局呈现和平发展的状态,但是仍有部分地区依然存在着战争的硝烟,人民群众没有幸福的家园,所以和谐发展是世界的大课题,和谐的社会文化也就成为了先进的思想文化。对于我国而言,只有在和谐社会文化的引导下,我国的社会政治与经济才能在健康的.环境里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新闻传媒要积极传播正能量,宣传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物都能起到很好的典范作用,用英雄事迹去感染一群人。

2.新闻传媒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新闻媒体一方面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还担负着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担。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飞速前进,社会文化多样性的特征也慢慢展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在社会舆论的形成过程中,我国新闻媒体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并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本着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红心,始终不动摇尽职尽责工作,为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之间搭成一座沟通的桥梁。由此可见,新闻传媒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成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着很大的推进作用。

3.新闻传媒为社会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提供推动力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能保留至今,离不开传播与传承,新闻传媒在社会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文化的传承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口头”流传,第二种是古代的史书记载,对于民间的百姓一般是用日志、传记等形式记载的。口头流传这种形式有它的局限性,因为随着传播群体人数的增加,传播的信息真实性、准确性也越来越低,可信度还是存在疑问的。古代的史书通常由史官管理并记载的,对于这种带有官方性质的文书在当时皇权至上的环境中,我们对它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也存在着一定的疑问。可是随着新闻媒体的出现,这种情况就大有好转。随着三大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的发展,社会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也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在多元化的世界中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

4.新闻传媒促进社会文化的创新,增强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活力要想不断发展就必须要有创新,创新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同时创新也要求我们必须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毕竟它是社会文化发展的源泉和不竭动力。新闻媒体在传播新闻信息的时候,要求信息来自于生活并且还要立足于生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人民群众,始终坚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营造出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促进社会文化的创新和增强社会文化的发展动力。

二、新闻传播对受众心理的影响

(一)受众心理的意义

在快速发展的社会里,新闻这一行业已无可厚非地成为信息传播交流的主要途径,它在传播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闻的受众作为新闻传播环节中最后的接收者,是一个分散又数量庞大的群体,这个群体具有不稳定性,随时都在发生着变化。新闻工作者所获得的信息也是在特定接收部门进行处理,把这些具有特征性的表面信号转化为可对受众产生相应的神经刺激的声音、画面等,因为这种刺激的影响,受众群体就会对新闻传播内容有所反应,最后刺激反应转化成社会言行。受众心理的意义的显现,让新闻传播者随后也认识到了解受众心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发现从前那种只重传播、不谈效果的传播方法已经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格格不入了,便开始鼓励新闻工作者寻求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写作方法。

(二)对受众心理的影响

1.定势心理

由于新闻传播的影响,人们往往会在大脑中对世界形成固定的印象和观点看法,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支配和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心理。因此,定势心理在某些程度上会影响人们大脑接受新的思想,从而一直坚持那些保守的思想。当保守偏见的思想体系根深蒂固时,受众就会把视线转移,从而不重视挖掘那些真正的事实。当受众团体被新闻传播的内容影响时,就会出现用定势心理来解释传播本身含义这一现象,它会影响受众对传播内容的选择,也会影响受众团体对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从而导致传播信息在受众群体中产生理解上的误差。由此可见,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受众群体在定势心理下获取的新闻是与真实事实有一定偏差的。

2.投射心理

投射心理是指受众群体在接受新闻信息时,把自己本身的经验和情感投射到某一具体的对象身上的一种心理现象。它不仅能帮助人们理解新闻传播的内容,还可以使传播的内容受到一些主观因素的投射而使认知造成偏差,随之产生消极情绪和行为。例如:现在引起热议的一种新闻,就是“面对摔倒的老人要不要扶起来”这一话题。看到的新闻报道说好心帮忙的人最后反倒变成“肇事者”这一现象,使受众一方面对这一现象感到气愤,另一方面又在投射的心理下萌生出“还好我没遇到这种倒霉事”的庆幸心态和“好人难当”的自我暗示以及相互忠告。这一系列与传播者传播意图相违背的言论,是传播效果异化的典型表现。

3.期望心理

期望心理指的是受众群体对传播媒体始终保持一种有所期望的心里,受众群体会认为媒体可以满足他们的一切需要。根据数据显示,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要想收到积极的回应,媒体播出的内容就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否则就会有相反的效果。特别是在新闻传媒快速发展的今天,新闻的作用日益突出,从而致使人们对其的期望值也在不断提高,觉得传媒是“万能”的,认为它可以解决自己生活中出现的所有问题,维护他们的根本利益。4.联想心理在新闻接受的过程中,受众群体在对新闻信息产生认知的第一步是从知觉开始的。他们常常以输入感觉信息为基础,随后对其进行加工转化,通过理解、判断等过程形成对新闻信息的整体感知。可是,经过这些并不能使信息认知完全,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联想。只有联想才能使信息以知识或经验的形式储存起来,呈现出“一加一大于等于二”效应。可是由于受众人群自己本身有着不同的经历,很可能使信息产生负面的影响和效果。

三、如何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

(1)作为新闻媒体,我们身上的责任不单单是传播信息,我们还要有一定的意识能够对未来发生的事情做预测。所以要求新闻媒体工作者在报道中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把握好受众的利益,积极改善人民的生活。

(2)新闻传播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每一个受访者的个体差异性,准确展现出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把新闻的热点和焦点放在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去寻找,保持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维护人民群众的权利。

(3)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自己在社会文化中的角色,积极传播正能量,坚持正确的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正气,为社会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奠定基础,为我国的社会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4)正确利用新型媒介进行传播新闻信息,例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随着E时代的快速发展,很多新型媒介都有了很好的发展,既然有这个条件,我们就要正确利用起来,让人民群众及时获取新近发生的新闻信息,加强传播者与受众者之间的联系。

四、总结

现今的社会是一个知识型社会,更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新闻传播对社会文化和受众心理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因此,新闻传媒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多平台、多角度进行传播。本文通过多个角度对它的影响进行分析与研究,最后给出提高新闻传播效果的对策,希望可以对日后人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彬.传播学引论[M].新华出版社,1993,10.

[2]马斯洛等著.人的潜能和价值[M].林方主编,华夏出版社,1987,5.

[3]李鑫.新闻传播对社会文化的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

[4]邓馨.中国证券类电视节目发展路径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

[5]杨芳芳.大众传媒与人文精神的建构[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6]任海燕.电子传媒时代的戏曲存在及其趋向[J].山西大学,.

篇4:俄国东正教在哈尔滨的传播及其影响

俄国东正教在哈尔滨的传播及其影响

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东正教传入哈尔滨,并在当地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俄国东正教在哈尔滨活动期间,通过传教布道毒害中国人民,用“基督的福音”为侵略者开拓道路.但是,东正教在哈尔滨的传播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俄文化交流.

作 者:于湘琳 Yu Xianglin  作者单位: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刊 名: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DONG RADIO & TV UNIVERSITY 年,卷(期): 11(1) 分类号:B929 关键词:东正教   哈尔滨   传播   影响  

篇5:近代基督教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和影响

近代基督教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和影响

基督教传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得益于西方殖民主义政策的庇护,成就于民族化、世俗化的传教形式,其结果既带来了殖民文化的消极影响,也起到了推动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作 者:张丹枫 ZHANG Danfeng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天津,300071 刊 名:保山师专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AOSHAN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2(6) 分类号:B976 关键词:基督教   少数民族   文化  

篇6:朱子学的世界传播和影响

朱子学的世界传播和影响

朱熹是我国封建社会继孔子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新儒家的.代表.朱子学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学说,在中国古代历经元明清三代,13世纪越过国界传入朝鲜、日本、越南及东南亚其他国家;16世纪朱子学传入西方,18世纪进入美国.朱子学延续时间之长,地域之广,影响之众,中外学术史上都少有可与之比拟的;对东西方诸多国家的历史发展都产生过程度不同的影响.本文阐述朱子学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情况及其途径;重点阐述朱子学对世界诸多国家的古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道德文明的影响.

作 者:程利田 Cheng Litian  作者单位: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管理系,福建,南平,353000 刊 名:南平师专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PI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2003 22(3) 分类号:B224.75 关键词:朱子学   世界   传播   影响  

【藏传佛教在凉州的传播及影响】相关文章:

1.影视作品对武术传播的影响论文

2.《凉州词》原文及赏析

3.王之涣凉州词原文及翻译

4.王之涣《凉州词》翻译及赏析

5.民族文化的瑰宝--藏传佛教艺术

6.朱自清简介及影响

7.体育社团对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影响论文

8.在母亲影响下作文

9.凉州词·其一

10.凉州词古诗

下载word文档
《藏传佛教在凉州的传播及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