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春色美文
“讷兴昕”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故乡的春色美文,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故乡的春色美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 故乡的春色美文
故乡的春色美文
阳春三月,正是莺飞草长的时节。星期天,回到乡下老家,母亲要我给她砍几根树枝,用于做瓜棚。
从万寿宫的弄子里出来,走过一片菜地,又跨过一弯水田,再翻过绿树掩映的曾家冲,就来到了街背后的江家山上。
眼前是一条长满杂草的水渠。水渠似乎已经废弃多时了,留下一条婉延的沟漕,静静地躺在这密林的深处。
走在这沟渠边依稀可辨的小路上,立时被一种寂静而清幽的氛围所包围,仿若进入了世外桃园。
渠道边的山坡上一片苍翠,各种花草树木,沐浴在暮春的朝阳下,竞相生长,郁郁葱葱。这其中,我叫得出名字的有苦李子树、有杉树、有松树,还有刚刚落花的桐籽树,但更多的是各种不知名的树木。微风吹过,绿叶翻飞,发出沙沙的响声。
层层叠叠的枝叶中,点缀着一些粉红色的碎花。几只白色的蝴蝶在花丛中追逐着上下翻飞。我知道那是刺儿开的花,性野而香浓,隔着水渠,都能闻得到它们的`清香。
显眼的是那些新长出来的竹子,底下已见着一节一节的翠绿,但上头却还保留着笋子的模样,尖尖的,秃秃的,象一根根避雷针,直指蓝天。
密林深处,各种鸟儿在竟相鸣叫,分不清它们有多少种类,也听不懂它们各自在传递着什么,只听见到处唧唧喳喳,吵吵闹闹,有的是“叽叽里呱拉呱……”,声音婉转而悠扬,有的是“叽里呱儿,叽里呱儿……”,声调急促而悦耳。远处还不时传来野鸡的叫声“咕咕咕――咕,咕咕咕――咕……”――疑神静听,简直就是一个鸟儿的大合唱。
层层叠叠,幽幽静静。一切都是那么安逸,一切都是那么静谧。
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啊!各种花草树木和虫儿飞鸟都在自由自在地无拘无束地生长着,它们与世无涉,与世无争,它们不需要人们关注,也不需要人们赞美,它们只知道静静地享受这大自然所赐予的美好的一切,一个劲地生长着,勃发着,雀跃着。生长,就是它们存在的全部意义。
我陶醉在这样一片浓郁的春色之中,竟然忘记了母亲交给的任务。半晌之后,我才踏着轻轻的脚步,走进那密林的深处。
篇2: 故乡美文
关于故乡美文
现己早过不惑之年,风风雨雨,打打拼拼也算是有一点小小的成就。生活对我来说,是越来越简单,不外乎是油、盐、柴、米、茶,或上班、下班、吃饭,或工作日、休息日等几种模式。什么理想、、梦之类的话,好像早已从我及我身边的朋友嘴里消失得干干净净了。但故乡却时常出现在我的梦里。故乡对一个人说是永不磨灭的,那是刻在骨子里,想忘忘不了,想抠是抠不出的。
说起故乡,首先想起了故乡的老屋。这屋并不高大,至少现在是这样认为,可在那时候这老屋可是我眼中的天堂。它是一排三间,依山而建。背后是一棵高大的,足以盖住整排老屋的黄桷树。前面是一块小坝,坝上有几棵排列极不整齐的小树。老屋里满满当当得放着各种老物件。有几张比我老爸岁数还大的老床占据了老屋大半空间;墙角有黑黑的老碗柜;碗柜旁有一个半月形的大水缸,石头的,大得足以让我在里洗澡;其他的,辟如桌子、凳子、粮仓都是老得不能再老了。
总之,老屋里不像是个家,而像是个堆放杂物的仓库。可就是这几间老屋却给了我无限的乐趣,无限的。时,随便在哪个老物件后一蹲,谁也不会注意我,除了同样寂寞的那条小黄狗。高兴时,七八个小伙伴在里疯跑,也不会撞上什么,那叫声,笑声足以将屋顶掀翻,声音再大,也不会惊动在地里干活的父母。
右边那一间很小的是我的卧屋,正对床的那墙已分外斑驳。就是这些斑驳处却给了我极大的想象空间,每晚躺在床上,就会仔细辨认,这一块是大伯家那小狗,那一块是爷爷家瞎了一只眼的猫,还有什么船、树、鱼………稀奇古怪的东西,五花八门,什么都有,认着认着,就进入了梦乡。真想再回老屋去发一会儿呆,去疯跑一阵,躺在老床上再认一认墙上的图画,可再也回不去了,三峡移民,长江涨水,老屋已不在了,只有退水时才能找出老屋一角的石基。
其次,是屋前的那条小溪。说是溪不如说是一条由两边梯田夹成的小水沟。溪不大,但溪水却很清澈,只要不灌田打老荒(农村将干旱季节放水耕田叫打老荒),水都能清得照出溪旁的每一根草,每一朵野花及草丛中的每一颗好吃的地果,当然水中的石头、小鱼、小虾、大螃蟹更是一清二楚。也正是这些小鱼、小虾、大螃蟹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把放假中的小伙伴们全都招引到它们的身边。男生早迫不及待地脱个精光向水中钻去,女生躲在不远处的田埂上偷偷地向这边张望,既害羞又不愿离去。
小伙伴们在水中扑腾着抓鱼,可不到一会儿,水混了,鱼呀,小虾全不见了,小伙伴倒像一只只小虾米。不过能不能抓到鱼,小伙伴们从不介意,只要有水玩就行。一溪的小伙伴们,展开各自的拿手好戏扑腾开来。这一个来个凌波微步,将溪水踩得直翻白眼;那一个翘着小屁股来个潜泳,可水太浅,他下半身没在水中像一只小猪拱地,上半身在水面上不停摇晃,把水犁出一道长长的波痕;更多的是在水里一阵乱踩,将溪水晃成了一锅稀粥。
闹够了,玩累了,就都爬到溪边最高的一根田埂上排成一线,亮出自己的小家伙,挺着个小腰,看谁尿的最远。不知什么时候,我们村里,有这样一个传说:谁呀,尿得最远,就会生下一个很胖的儿子。于是尿得最远的那一个小伙伴,就会当着大英雄,受到顶礼膜拜。小伙伴们都会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他。他也会耀武扬威地亮着他的小家伙,在人群中晃来晃去,简直就像一只百战百胜的雄公鸡。www.yahoo001.cOm
最后要说的就是放牛了,我们放牛是要到河坝的,就是长江边的一块大大的草地。这一块草地一半在我们陈家湾,另一半却在邻村胡家坝的.地界上。只要有空,我就会相约着把各自家的牛赶在前面飞奔,而我们就和各家的小狗一起跟在后面,来到河坝。到后,先占好自己的领地,把拴牛桩打好,胡乱地系好牛,就团聚在自己的首领身边。胡家坝的小孩也是一样,两边排好阵势,战争就要开始。先文攻,互相喊话,比如什么“胡家坝的某某屁股大”,“陈家湾的某某脑袋长”之类,喊很不可开交。
喊着,喊着,火药味浓了,就开始玩抱谷(摔跤),这一般是我们这些小一点的出马。首领点将,几个小不点就会像不服输的小鸡在草地上追逐、扑打或扭到一起,大的跑前跑后指挥、加劲。这一回合完后,该大一点的出场了。他们各准备刀枪,什么枯树枝,高粱杆等,冲上前去,学着电视里的一样打斗开去。顿时,刀光剑影,鬼叫声一片。谁手下不留神,给谁的脑袋真的来一下,也不哭,只把泪花强压在眼框里,对方一定会停下来,友好地向他头上的包吹几口气,再涂点口水,然后两人又投入了战斗。
就这样,这场战斗打打停停,直到太阳落山。小伙伴带着满身的征尘回到家,接受妈妈们的好一阵数落。爸爸们却在一旁嘿嘿地直笑,也许他们的心早已飞回几十年前,他们也在这块草地上冲锋,在这块草地上呐喊,尽情挥洒自己过盛的激情。
然而,这一切却随着老屋一起淹入了水底,小溪、草地只能存在记忆里了。我的孩子们再也不可能到那条小溪抓鱼,再也不可能到草地上冲杀了。
篇3: 故乡,故乡美文
故乡,故乡美文
我想我从未有过像现在一样的感受,独自一人在江南的细密的小雨中踱着步,这曾是我梦中出现过无数次的场景,在南方温润的空气中,踏着青石板的小路,走过一条条红砖绿瓦的小巷,轻快的脚步溅起微小的水花,似一支温婉的歌……
这对于我,一个从小在新疆长大的孩子来说,是何等新奇又美妙的景象,是一次又一次在书本里憧憬着的一个遥远的远方,十八年后的今天,命运把我带到了这个曾令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我尽情的呼吸着这略带陌生的湿润的空气,尽情的放眼这满目苍翠的丛丛绿树,在心底一遍遍地告诉自己:是的,是的,我终于离开了我那单调的家乡,我要看看这书里才有的新世界了!
我用充满好奇的眼光打量着我这梦里的江南,我期盼从此便彻底融入这温暖的空气中,期盼从此我的世界不再有骤起的狂风,不再有弥漫的黄沙,不再有刺骨的冰雪……可是为什么在一个人的时候,在午夜低回的梦中,仿佛总有一中难以言表的失落?我像是丢了什么似的,没找落的心四处彷徨着。白天穿梭在热闹的校园里,听着同学们用着自己的乡音愉快的谈论着什么,我在一旁微笑着,心里却有种莫名的苦涩;在安静的夜晚,江南的月是那样的朦胧的,薄雾在夜的笼罩下缓缓散开,渐渐的浸入我的身体,一股陌生的寒冷便突然直刺入心窝,于是,我的双眼不知怎么也被这雾气浸湿了……一种我不愿承认的感情在心底翻涌着……可这月依旧还是这月,究竟是什么变了呢?我明明来到了我梦里的远方,为何还会有种莫名的伤感?
十八年前,我出生在祖国的大西北,在无数的书文中,那是美丽而又神秘的西域,是一望无际的大漠,是物产丰富的'宝地……然而一直以来,它在我的眼里,却是一个我日日盼望离开的地方,我甚至曾在心底偷偷的埋怨过,为什么我要生活在一片如此荒凉的土地上?
我有时甚至很怕,怕它的酷暑炙烤我丰盈的理想;怕它的黄沙埋没我的美好的向往;怕它的风雪冰冻我热切的追求……可是……可是此刻,当我独自一人在南方的夜看着亘古不变的月时,竟在不经意间湿了眼眶,我满心满眼出现的景象,我那夜夜梦中重复的画面,甚至在某一刻的新闻中听到家乡名字时心里那乍现的震动……一切终于在这倾泻而下的银白月光中得到了印证,我汹涌的泪水诉说着的似乎不仅仅是对家乡的思念,我想更多的是我深深的惭愧和内疚。我是多么的没有良心,十几年来竟从未认真的端详过养育我的那一片土地,她的美丽我从未曾真正欣赏过,她的养育我从未真正报答过,我曾是那么拼命的想要挣脱她的“束缚”,可当我回过头来“家乡”却已成“故乡”,我才发现自己不屑一顾的原来才是我真正的天堂……未来的我也许再也不能常住在那片土地上了。于是我突然明白,当我未曾回头的离开它的那一刻,也许就已经在渐渐的失去它了。
如今的我,终于体会到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滋味,就像那天空中的风筝,飘飘摇摇,但我也终于知道,无论我飞的再远,故乡也永远是牵着我的那根线,因为我的血液里早已流淌着她的魂……故乡,故乡,在这朦胧的月下,我终于体会到了思念的酸楚,我的脑海中翻涌着过往种种的回忆,她的风,那么刚劲;她的沙,那么壮观;她的雪,那么纯洁……我的心突然漾起阵阵暖意,因为我知道,在月的那边,有个地方是我一生的守候……
篇4:春色正中分美文
春色正中分美文
时光一跳,就到了春分,惊得中华龙也仰头张望,春分巧遇龙抬头,百年难逢,两个好日子拥抱一起,真是开年好兆头。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明史·历一》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故而,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春分有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春分日后,燕子要从南方飞回来,下雨时天空响雷,并发出闪电。从此,自然界要把闲置一年的响器翻腾出来,敲锣打鼓,搭台开唱,春夏秋冬,一幕一幕,热热闹闹、惊天动地的演出悲喜剧。
今日6点45分,春分到,漫川四野,晨霭蒸腾,朦胧混沌。至中午,雾消云散,风清天碧,岸柳青青,莺飞草长,桃花灼灼,菜花飘香,麦苗拔节,蝶舞蜂吟,燕子归来,春色迷人啊!人生再忙,这个时候应放下一切俗事,去山村野地,找一处天然的景色,静下来,听听花开的声音,看看绿叶曼妙的舒展,和蜜蜂啰里啰嗦说说心里话。我和春天约好了,今天不做其他事,到小街附近闲步,与春天拉拉家常,再用相机拍几张风景,贴在我的文章旁边,给我装点脸面。
万福河对岸、南坡山脚的桃花开了。桃花勾人魂,它一朵一枝一树的开,优雅与风骚,都在骨子里。风情万种,桃之夭夭,是《诗经》里的模样。白音格力说:人读桃花,桃花读人。字里字外,都是明媚。桃花等到现在开放,在空中的留白里描抹水彩,粉红而明艳,季节不愧是个丹青高手。樱花落尽,嫩叶满枝,青涩的果儿躲在绿叶间,不注意还看不见。一场风雨,杏花也香陨泥土,枝桠寥落。油菜长高、长粗了,淹没了黑色土地。密密麻麻的花朵赛着比高、比美,雨霁风清,浮光跃金,黄灿灿、艳丽丽,耀人眼目。蜜蜂和蝴蝶像是吃饱了肚子,飞来跑去,哼着听不懂的歌,轻易不到花蕊里作客。山沟沟里,喜鹊嘎嘎,鸦雀戛戛,山鸡也在咯咯噜噜的叫。乌鸦像是答应谁的喊话,“啊——啊——”一声声的应着。那些把乌鸦语言译为“呱——呱——”,像是一种翻译错误?当然,对与否,我说的不算,鸟专家是权威,你懂的。一只大黄狗见我就跑,还不时回头警惕的瞽我,判断善恶,见我没敌意,懒洋洋卧伏在油菜地边曲折的小路上想心思。眼前的景象,是画,也是一首诗。令人陶醉。
水泥路下,菜园子里,蒜苗、青葱、盖菜,嫩生生、水灵灵、绿油油的,眉飞色舞,挠得人心痒酥酥的,真想跳下坎塄,揪一把,拔几棵,亲亲它们。菜畦里有女人薅草,穿着时髦,不像农民模样,倒似一位“房前种菜,屋后栽花”的海归博士。其实,这个时代,吃喝富足,穿戴光鲜,谁也无法从衣服上看出身份。雨后,泥土小路湿润,我的鞋帮、裤脚,黄泥斑斑,路人见我,或许认我是农民呢!路边的妇人圪蹴着择菜,一棵苦柬树弯腰俯瞰她,小路如带,从半山人家门前飘下河岸,过桥,就是闫家店新区。我把这景致拍下来,是不是很有意思?
相机没电了,只好折身回家。以后出门一定记住,只有让相机吃饱,它才能更好地为我服务,不走冤枉路。人也是这样。
正午,阳光熠熠。有人家孩子满月,打电话请我喝酒。有老人在喇叭声中被抬向坟墓,长长的花圈和挽幛,在街巷里逶迤。生死都要从春天热热闹闹走一趟。听说逝者90多岁了,漫川小镇一个世纪的故事,她不再讲了,带上山,和生命珍藏一起。
下午,我到靳家河休闲长廊去观柳赏花。新柳在坎上排列一绺,嫩叶鹅黄,纤细的柳枝,若少女飘逸的秀发,垂挂在空中,轻风吹佛,袅袅娜娜。李渔说:“柳贵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我眼前的柳条儿,垂又长,随风摇曳,姿态曼妙。公园里的花,五彩缤纷,妖妖娆娆的开。梅花红艳,桃花羞涩,梨花文静。干枝梅的枝枝桠桠缠满密簇簇的小红花,蜜蜂、马蜂、锯末蜂子,嗡嗡嘤嘤,哄闹不休。几树樱花繁盛,雪白晃眼。紫玉兰和白玉兰俏立枝头,釉瓷一样的肌肤,是花中的大家闺秀。公园里坐着几位老人,唠着家常话,几个小时都没离身。有女孩儿拿着手机给花儿拍照。她们哪里知道,我看她们时,她们和鲜花一起组成唯美的风景,钻进了我的相机无比妩媚婉丽。
我去河边看鸟,水浅,绿莹莹的,混沌且脏。不见鸳鸯和白鹭。喜鹊多,在空中呼啦啦涌过来,又齐戛戛哄到河对岸,落在一棵光秃秃的树上,喧嚣一片。我想那树就是鸟儿的'俱乐部,是喜鹊的广场,抑或是它们的火车站,或者就是鸟雀的TV,它们正在进行一期“我们约会吧”相亲节目。
河边是窄窄一绺菜地,不少农人忙着剜菜,忙着耙地种地。人家屋后有方方一大片菜园子,我们平常买了不少园子里的新鲜菜,很好吃。听说这块地也要盖楼,到那时,小镇彻底失去了菜园,忘记了乡愁。我任性,总以为没有菜园子的小镇是个残疾,小镇规划里,应有一两个像样的菜园子,自然而艺术,让春夏秋冬有个落脚处,让游人能够看见二十四节气的足迹,嗅到农村菜蔬的味道,想起唐宋诗词的美景。若楼房挤满了小镇的角角落落,小镇就没了诗意,会让人伤心。
我今天路过小街,一处农家乐二楼窗户外挂着一吊吊腊肉,奇思妙想,画面有趣,游人经过,忍不住要多看几眼,拍几张照片。一处粮油店门旁挂着一排土挂面,生活味儿浓,看着心安富足。炸麻花儿的坐在街边手闲不下来,服装店老板坐在门口绣花鞋垫儿,春分的阳光温暖着小街人的笑容,小街人的幸福。
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过了春分,昼长夜短,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长,真是好日子还在后头。
篇5:永恒的故乡春色作文
永恒的故乡春色作文
1、地黄
在湿地公园栽满树木和草的坡堤上,偶尔能看到一些野生植物,比如地黄,兔子草,米米蒿等。看到这些小植物,我感到特别亲切,因为那是我童年时非常熟悉的,就如我儿时的玩伴。
小时候,我家宅院外的东北角,有一大片荒地,那里有毛毛叶,还有很多地黄,记忆里,那里是我们的乐园,光是地黄就带给我们很多乐趣。首先,我们会摘那些小喇叭花儿来把玩。最有趣的是挖来地黄根,把剪成一条一条的白色塑料放在一起,用小锤子翻来翻去地锤,直到把白色的塑料染得黄黄的,匀匀的,再洗去地黄碎末,晾干,然后用来扎头发。其实,那时有头绳,有皮筋,也有买来的带着竖道道的塑料带子。我们自己动手来染色,纯粹是为了好玩儿,我也并不记得,到底有没有好好地去用那些自制的“发饰”。但是,地黄这种植物却永远留在了我记忆的瓶里。以至于现在看到她们,不亚于看到名贵的花卉,甚至想着,湿地公园怎么没有专门属于它们的一方土地?
2、疙瘩草
疙瘩草在湿地公园是有很大面积的,也被称为草坪。疙瘩草一团一团,挨挨挤挤,整个看起来像是绿毯,夏天还能抽出很多穗,看起来就像燕麦。公园的草是人工栽植的,有专人管理。童年的故乡,也有很多疙瘩草,就在小村的岗地上,那算是荒地,一大片一大片,长得那么好,细雨的天气,草根上还能生出一团团形似黑木耳一样的地曲连儿,我们总会捡拾一些,妈妈一遍一遍地淘洗,然后和鸡蛋一起炒,做成柔软有弹性的美味,至今怀念。现在有些干菜店也有,只是不好碰到,我也在万仙山看到过,被称为地皮菜。让我不曾想到的是,然然也爱吃这种野味,所以我曾把干地皮菜泡开,一边一边,甚至一、二十遍地淘洗,掺了鸡蛋炒一炒。现在又有好长时间没见过地区连儿了,再碰到,我还要买一些,再给妈妈送一些。湿地公园很多疙瘩草,却是不会生出地区连儿,但是我看到这些草,依然亲切,依然会感到童年一样的纯净。
3、兔子草
公园的草坪间,偶尔有兔子草,贴地伸展的叶子,向上的细细花径,金黄金黄的小花儿,碎碎的小花蕾,清风抚慰,轻摇身姿,蜜蜂飞来,亲吻花朵,好美的画面……
小时候,我们说兔子草是好草,意为牲畜爱吃的'草。像我这个年龄段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大概小时候都割过草,都知道什么草牲畜爱吃,什么草看都不用看。像嫩嫩的兔子草、抓地龙等都是极好的草。现在,看到兔子草,我想起了童年的我们割草时的趣事。有的伙伴踏实认真,总会很快地割满篮子的草,而有的伙伴割的就少。割得累了,我们会玩赢草的游戏:每人拿出一把草,放在地上,并把草画圆圈,用石头剪子布轮流站在一定的位置,用镰刀或者木棒投向草,谁投中了,那把草就是谁的。就这样一次次地拿草,一次次地投,割草少的伙伴竟然会赢来满篮子的草,而割草多的伙伴则会失去不少草……
4、七七芽
童年的记忆里,还有一种很亲切的野菜,就是七七芽。对于七七芽,我知道鲜嫩时候能食用,但是小时候这种野菜我们吃的并不多。我吃较多的七七芽,是在怀着然然的时候。那时,有一次去小城西边的河湾里玩,无意间看到好多好多嫩嫩的七七芽,于是我拔了一些,也拔了好几次。后来我听一位朋友说,孕妇是不能吃七七芽的。于是,我再也没有去拔过。并且对已经吃过的七七芽很有顾虑,也很无奈。虽然定期做检查,结果都是各方面很正常,但是直到孩子生下来,我才放心。当然,就是没吃七七芽,我也会做检查,也会想很多,总想让孩子身心健康。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吃过七七芽,但是我看到这种野菜,依然感到特别喜欢。浴佛节,我到山里去,在古禅寺,我看到好大一片七七芽,这时的七七芽已不能食用,都开满了花,那一朵朵浅紫色的花好美好美,很多蜜蜂在花间采蜜,所以,一点都不用费神,随意都能拍到有着蜜蜂的花朵,甚至一朵花上两三只蜜蜂……
浴佛节的仪式还没有开始,我在花丛中拍了这一朵,拍那两朵,甚至是三朵……我像一只蜜蜂,在尽情地采取一点点花蜜……又如童年的我,在故乡的草地里,采摘一朵朵野花……
能勾起我童年记忆的野花野草还有很多,比如湿地公园的米米蒿和水草,比如古禅寺前面山路旁蜜蜂萦绕的黄蒿,比如古禅寺草地上的蒲公英,比如轩辕湖草坪上小小的蘑菇……这些都会把我带到童年,让我想起童年的玩伴……
篇6:艳阳春色万马美美文
艳阳春色万马美美文
无锡因有太湖而美丽,洛社因有大运河而文明。
万马村更是得天独厚,以大运河为伴,认真挖掘大运河文化的内涵,梳理其文脉,贯通其文化气韵,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现在的万马村已成为洛社大地上盛开的一枝奇葩,芬芳迷人。
朋友,您不妨到万马村去转一转、看一看,感受一下万马村这块有着十分浓厚文化底蕴的热土,经久不衰、活力四射:奔腾不息的大运河孕育了万马村人的灵活通达、开放包容、以柔克刚和坚韧进取的文化气质,独领了重视民生、敢于改革创新的风骚,带给万马村如今的翻天巨变。今日的万马村,因历史厚重精华美,文化万马心灵美,宜居长寿和谐美,绿色农业生态美。从这里的人们满脸的微笑就知道幸福就写在他们脸上,幸福就在他们心里流淌。
历史厚重精华美
岁月承载历史的脚步,大地积淀了文明的精华。
在古代诗人笔下就曾描述过洛社老八景:源于明崇祯进士王永积作《洛社八景》诗,每景一命题五言绝句。八首五言《洛社八景》的诗,如今仍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第五景:“马盘牧唱”(咏马盘)诗曰:“盘盘樵牧地,何年字马盘。数声牛背笛,不用跨雕鞍。”诗中讲的当时洛社马盘的自然生态、牛马成群、牧民欢歌的情况。有诗曰:“开利钟声响,兴隆迎朝霞,花渡渔歌声,马盘牧民唱。”
马盘四面是河,东起半夜浜、石渎河,南至大运河,西接万新河,北依大白荡。四周依水环绕,形似盘子。早在宋代,这里是一片草地,是放牧马的地方,故得名“马盘”。马盘地处京杭大运河边,又是古代急送信件来往、马匹休息的驿亭,因此经常有高官富商到达。在当时,洛社有别具一格、绚丽多姿的洛社八景,故早已闻名于江南。马盘的绿色草地成片,牛马成群、牧民欢歌,生态环境别样美丽。同时,因水而建又因河而兴的马盘村,体现了一种天人合一、人水和谐的和美景象,地以人贵,人因地传,万马村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而闻名。
万马村鹅子岸曾有尹、麻二将军抗击元兵战死五牧,民间又有“麻士龙战死彭郎村,尹玉饿死鹅子岸”的说法。彭郎村(即彭村)和鹅子岸都是五枚附近的村庄。“尹玉饿死鹅子岸”,却点明于鹅子岸地名的由来,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尹玉领兵在五牧与元兵作战,由于元兵人多马众,他的士兵伤亡很多,就率残兵500人,从运河岸边转战至附近的芦荡滩(在今鹅子岸村旁,安庄西南)支持抵抗。这时,在芦荡里的渔民们,都义愤填膺,摇船出来支援,有的奋臂举起划浆、鱼叉作刀抢,有的抛掷右块当飞箭,截击元兵。在元兵的重重围困下,尹玉500将士和渔民们孤军战战,最后因粮尽援绝,都英勇不屈地饿死在芦荡岸滩里。
后来,人们就以此地取名为“饿死岸”来纪念尹玉将军及其勇士,因为名称难听,所认又逐渐改名为“鹅子岸”。在安庄村旁,原有一块2亩左右的田,叫做“饿煞岸田”,这田名同样富含纪念意义。武略安邦或以铁骨丹心而著称的将军尹玉、麻士龙,为万马村留下不朽的精神财富。
文化万马心灵美
作为中华民族的三大支柱“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在如今的太平盛世下,村志、家谱等悄然在民间升温。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热爱家乡的有识之士顾德新,不仅第一个出资,还自告奋勇当主编,编写了无锡首部村志,这部传代的佳作,得到人们啧啧赞叹。顾德新还潜心研究历史文化,2009年组织完成了《顾氏宗谱》,并热心指导其它姓氏的宗谱续修。2010年10月成立全国顾氏民间研究会,由他主编的顾氏文化,定期发往全国各地。
出身于农耕世家的顾德新,在其文化遗传中,早已埋植下了“恋乡情结”。老顾主编的《江南乡村时代印记》有着丰富博大的农耕文化。而工业时代的今天,这些先辈传承下来的文明正以惊人的速度在消失。因此,挖掘、珍惜、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可让对农耕文化陌生的`城市居民、青少年了解传统的农耕方式和生产习俗,唤醒他们对农耕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李氏家族是无锡历史名人、宋代抗金名相李纲的后裔,己有60多年没有续修家谱了。要续修无锡的李氏全谱可谓一项宏大工程。因为,李氏家族队伍庞大,李氏根深叶茂、源远流长,有十多万人的无锡巨族大姓。到目前为止,李纲的几百支后裔,没有一支能大胆的、有能力、有资金的后裔,能提出续修李氏全谱。
李中红先生,是他首先号召续修李氏全谱之一的人,当有人提出要续修李氏全谱资金成问题,他胸有成竹,显示其大将风度,他说:“能在社会上募集到资金那是最好的事,资金问题不要怕,我老板虽小,既然我决定的事,砸锅卖铁也要把李氏全谱搞出来”。
听说续修李氏世谱和重修李氏宗祠需要大量资金,村里的企业老板没说二话,大家纷纷慷慨解襄。从2008年至2013年期间,家谱的续修印刷,宗祠的选地重建,前后共收到捐款422.5万元,由此可见李氏后人的热心慷慨。
万马村的李三苟是李氏世谱续修会副会长,他年轻时跑过供销、办过企业,是村里叱咤风云的人物。尽管几年前身患癌症,却也没有撂倒他,经过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癌症竟神奇般地好了。李三苟发扬当年跑供销、办企业的劲头,召集人马,募集资金。并与村主任李中红、企业老板李元龙不谋而合。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5年努力,终于把24本李氏家谱的续修工作在2013年大功告成。
由于万新村和马盘村并村,万马村的干部有强烈文化意识,认为及时编写万马村志是他们一班人的义不容辞的责职。编篡村志,不仅是功在当代,更是利在千秋的伟业,让更多群众认识志书、了解志书、便用志书,使志书充分发挥出“资政、资商、资业”的功能,为农村四个文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宜居长寿和谐美
太平盛世出长寿。在2014年调查中,长寿村----惠山区洛社镇万马村,历来这里出百岁老人。2014小小一个万新村,人口不足二千,户数不满五百,但百岁老人却有3位,其比例远远高出其他村,堪称为奇迹。
常言道:“山中难寻千年树,世上难找百岁人”。这里百岁老人为什么怎么多?为什么这里人会长寿?人们纷纷到这里寻找长寿的秘诀。
当然,形成百岁老人逐年增多的原因有许多,除良好的自然环境,老年人良好的自身身体基因、生活习性等客观因素之外,还有社会因素。长寿这个话题不仅专家在探讨,每个平民百姓也在研究学习,笔者也曾慕名前往采访取经。
地理环境孕育长寿。今天的万马村更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青瓦白墙的村舍错落有致,宅前,阡陌村道,平坦整洁;宅后,篱笆荆栏,菜园遍地,宽广的河面碧波荡漾,清洁的空气沁人肺腑,优美的环境,让人长寿。
家庭和谐出长寿。百岁老人与子女、孙子女、重孙子女等生活在一起。他们对老人经济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保障,生活上给予照料,精神上给予慰藉。四代或五代同堂,儿孙绕膝,尊老爱幼,这正是万马村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也是老人能够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在该村,陈效根的母亲今年已经103岁高龄,平时陈效根夫妇对老母亲的关心照顾,在洛社镇成为佳话。大家都说,是陈老夫妇的一片真心和细心照顾,才有了今天他老母亲的健康长寿,好几次的转危为安才迎来了老寿星的安然无恙。所以该村家庭和谐、民风淳真、尊老孝亲寿星多。
一方有难,百方帮助,这里百姓安居乐业,无忧无愁。村级基金是建立农村爱心“蓄水池” 。2010年万马村成立助困基金会,将零星分散之爱汇聚成群体的爱,形成一种稳定有效的农村助困资源和模式。许多企业家在“蓝天下的关爱”慈善活动中慷慨捐赠,乐善好施,令人敬仰。“向贫困的人撒上慈爱的甘露,向不幸的人送去抚慰的馨香”。
2011年11月,洛社镇万马村71家企业和个人捐资235.8万元成立了万马村助困基金会。无锡震达机电有限公司捐赠31万元,无锡赛可电气有限公司、常州钢管厂有限公司捐赠20万元……该村在职的区、镇、村干部,党员干部群众等也纷纷参与进来,参与企业之多、善款总额之大、社会影响之广,都开创了洛社镇村级慈善基金会之最,在当地形成一种慈善热、爱心潮。“平时少抽一包烟,少喝一瓶酒,把节约的钱捐给贫困的孩子,托起明天的太阳,挺起中华的脊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中国人。” 江苏省劳动模范、无锡震达电机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凤鸣为镇、村公益事业捐款上百万元,还在2003年起每年出资2万元,在洛社初中设立“震达”奖学金,奖励全校品学兼优的学生,“震少年雄心,达锦绣前程”,被誉为一条绿色的希望之路。同时,他们一家祖孙三代矢志创业回报社会的家风,如薪火相传,在全镇传为美谈。 这里万马村惠风和畅,处处呈现出和谐美。
绿色农业生态美
美不美,看看身边山与水;乐不乐,看看是否有绿色。
漫步在尚田农业园区的小道,粉墙黛瓦的农宅、花红柳绿的树木草地、特色的小桥流水……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田园画卷。进入家庭农场,则是另一番景象,豆腐坊、酱坊、油坊、文创手工作坊和亲子游、采摘游,令你穿越到古老的农耕时代。这里的每个农场有10—30亩土地,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精确监测养分、病虫害及气候变化等情况,公司统一提供种植计划、栽培技术、产品监管和品牌营销,实行生态化种植。
居农家乡村民宅,享江南园林风景,体田野绿色激情,体验田间劳动的生活,重温儿时旧农趣……近来,一种包含了微型生产、农食加工及深度导览等项目的绿色农业体验消费旅游模式在洛社镇万马村悄然升温。
年过半百的曹熙忠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1991年,他白手起家办工厂,经过多年打拼成为当地明星企业,其个人也被授予“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的称号。2011年,正当企业如日中天之际,曹熙忠毅然放下手头的管理工作,开始关注农业。他开始设计理想中的“农业梦”,意欲把农业消费者吸引进农业生产中,示范带动更多社会力量投入到新型农业生产。
曹熙忠依然一袭布衣芒鞋,可在他“美丽实践”的蓝图中,企盼提升更高的层次:尚田农业园区的版图要扩展到2000亩,“明年,园区预计建成20个家庭农场。”他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提升农民的居住环境,培养一批专业农民,通过创意产业刺激农业文化的生命力。
六次产业园保留自然村落,以农业打造人与环境相融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发展绿色环保生态环境,这一切都是百姓迫切期待的生态美,也是最能代表百姓的幸福指数的中国梦。
有位资深的记者看了六次产业园很感慨,他对六次产业园这样评述:“一草一木凝聚江南风景,一举一动展示生态文明,一点一滴博汇运河古韵,一张一扬绽放绿色激情,一耕一耘精制绿色物品,一笔一画书写万马美景!”
【故乡的春色美文】相关文章:
1.故乡的路美文
2.春色诗歌
5.故乡的春美文作文
6.故乡的山美文故事
7.我的故乡江城美文
8.春色四年级作文
9.水乡春色作文
10.江南春色 散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