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故乡的山美文故事

故乡的山美文故事

2022-12-20 08:10:0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胖皮皮”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故乡的山美文故事,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故乡的山美文故事,供大家阅读参考。

故乡的山美文故事

篇1:故乡的美文故事

关于故乡的美文故事

外面的世界如此之大,异国蒙古国戈壁的腹地如此宽广,为什么偏偏却不给一名为了生存漂泊的游子,留下一寸盛放辛酸的空间?在寂寞无助时,只好利用业余时间,借一支素笔,再次描摹大西北黄土地上,我那美丽的故乡!

我的故乡,位于大西北甘肃黄土地上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在中国地图的版图上找不到名字的小地方。在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全国人民奔小康的时代面前,这里的交通依旧是那么闭塞;在上面依靠一亩三分地生存的人们,生活依旧是那么的贫困。但这里永远是异国他乡漂泊的游子,心,累了!困了,每夜魂牵梦萦的最美的栖息港湾和心目中最美丽的地方!

在时代变迁“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中”,这里每户农家原来低矮的农舍,变成了宽敞、明亮的砖房、平房;但从来没有改变世代生存在它上面的人们,我那亲爱的父老乡亲,心底善良、憨厚朴实、忠厚勤劳的灵魂。他们依旧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淡朴实的农家生活,还每天在自己的一亩三分黄土地里辛勤的耕耘、劳作;遇到那户人家,有三灾八难,都会自愿、无私地伸出援助的双手,帮助他们共克时艰、共渡难关!

在今天网络世界带来的神奇的信息面前,四面被黄土达山环抱的小山村,几乎与世隔绝,什么互联网、什么宽带,对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依靠黄土地生存的人们来说,就像是听天书,他们也没有心思去思考那些新名词;他们已深深的热爱这里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生活,因为这里四季分明、风景宜人,再加上这里与世无争,每一寸憨厚的黄土地下面,都安放着他们祖先一颗颗善良、朴实的灵魂。

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有了黄土大山的四面环抱,形成了黄土地上独特的冬暖夏凉、风景各异的独天独厚黄土地上“塞上小江南”的美誉。

春来满山遍野的桃花、杏花、梨花争先恐后,尽情的绽放;夏来一排排整齐的梯田地里,各种农作物呈现出一片绿油油的世界,孕育着绿色的希望;秋天迎来硕果挂满枝头、五谷丰登、颗粒归藏,恰逢“和谐盛世”带来丰衣足食的好年景;冬来白雪皑皑、玉树琼枝、银装素裹好一派“北国风光”的美景!

我那黄土地上美丽的故乡,就像丹青的一幅幅水墨画,永远温馨、恬淡,随着四季的更迭,不断变化着不同的色彩。

今天,无论时代怎样辗转,漂泊的游子,身处任何处境,黄土地上我那美丽的故乡,时刻会出现在我每夜的梦境里,是一种永远挥不去的眷恋。

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上面,都镌刻着我无忧无虑,快了成长摇篮的童年;留着我向往美好、温馨儿童时代最美好的记忆;每一寸黄土地上面,都留下一个懵懵无知的少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苦苦追寻梦幻孜孜不倦的脚印!

当自己在异国他乡这片不属于自己陌生土地上,艰难的拼搏的时候,当受到委屈和无助时,故乡的那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甚至那一座老屋,和乡亲们的言谈举止,时时闪现,反更分明,鞭策着游子继续拼搏;在工作中遇到不称心和如意时,只有放开像黄土地一样宽阔、无私的心态,挺直脊梁,继续前行!

每当夕阳西下,看到异国蒙古国戈壁,稀疏零散分布的几顶蒙古包上面,升起了一缕缕做晚餐的炊烟,情不自禁的便想起了大西北黄土地上,我那美丽的故乡,仿佛看到旁晚时分,由三十多户人家组成的小村庄,升起了袅袅炊烟,在小山村的上空弥漫、飘散、展开……同时,也嗅到了最熟悉的农家饭香!听到了自己的母亲和小伙伴的母亲,站在村口,大声呼唤着自己乳名和其他小伙伴的`乳名。

在八九十年代偏僻、落后的大西北,“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春风,还没有吹进这片神奇、广袤、贫瘠的黄土地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还挣扎在解决一日三餐的温饱线上。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吃饱肚皮,健康、快了的成长,大人们都节衣缩食、省吃俭用,宁愿自己少吃一口,一定不让自家的孩子挨饿、受冻!

用来做饭的每一颗米粒,都是黄土地上生存的人们,在一亩三分地里,洒下艰辛的汗水,用智慧和勤劳换来的结晶。

记得在那个却衣少吃的年代,每逢冬去春来,村里刚学会干活的农家孩子,便跨上小竹篮子,拿着一把小铁铲子,整天出没在黄土大山深处,挖野菜,用来增添食谱。

对于土生土长,出身在农家的孩子来说,学会挖野菜,就以为着已经成功的迈出了人生起点的第一步!

黄土地里的野菜挖了一茬又一茬,永远挖不尽。有一种野菜,名叫“苦苣菜”,第一天挖了嫩绿的芽儿,挖后不到三天,又冒出鹅黄般的嫩绿的芽儿来!仿佛是大自然对黄土地上为了解决温饱的人们,给予了特殊的眷顾!

苦苣菜采集后,用清水洗干净,在沸腾的开水里烫过后,捞出来,放在盘子里,撒上一点点食用盐,浇上几滴醋,那个味道好吃极了,那时的孩子,就觉得吃到了世界上的山珍海味。

夏至过后,黄土地上满山遍野瓢子成熟的季节,约上村里同龄孩子,挎着小竹篮、或者背着小书包,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歌谣,像一群放飞的小鸟,整天转战在瓢子成熟的地方,摘了吃,吃了又摘;有时,把最红熟透了的瓢子汁,涂抹在小脸颊上, 涂得红红地,尽情地臭美一番,自由自在地在广袤的田野里奔跑、驰骋!

天真烂漫,贪玩的童心,在夕阳西下,竟然忘记了回家的时候,当听到自己的母亲和小伙伴的母亲站在村口,焦急的呼唤着自己和小伙伴的乳名时,才匆忙背上小书包或者提上小竹篮子,整天采集的瓢子,朝着小山村的村口走去,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母亲们牵着自家小孩胖乎乎、脏兮兮的小手,回到各自的家……

每次回国探亲休假,当我再次踏进我那黄土地上儿时的乐园,美丽的故乡,看到和谐欢歌盛世,带来的巨变,家家户户都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砖房,人人都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让常年漂泊在外的游子,感到无比的喜悦。

可是,那些看着我长大,曾今用磨起老茧的双手,抚摸过我的亲爱的父老乡亲,一个个都已年过花甲,渐渐的老去;甚至,有些已经长眠于厚厚的黄土下面,再也见不到他们矫健的身影;还有,童年时代一起玩耍、长大的小伙伴,都早已经厌倦了美丽的故乡,家里的那一亩三分黄土地,加入了农民工涌进大城市建设的进军中去。

记忆中美丽的故乡,已经变得人烟稀少,大片肥沃的田地,早已被荒芜,已经变了记忆中的原来的模样;只有那四周环绕的黄土大山依旧,记忆中的一棵棵小树苗,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默默的在原地方坚守!寸步不离的守护着黄土层下面一个个长眠的灵魂。

也许,那些生长在黄土地上面的树木和小草,也长期得到了世世代代生存在黄土地上面的心底善良、憨厚朴实的父老乡亲的潜移和默化,有了与人为善、知恩感恩、无愧与心的灵魂,只怕在将来“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中,让新一代的年轻人,把他们抛弃,只好静静的留下来,默默的守护这一片纯洁、古老、文明的故土!

今天,“身在异乡为异客”漂泊的游子,已经整整体会到了这首诗的意境。常年生活在一个陌生的国家,徘徊在一群不沾亲带故陌生人的中间,再加上小人得志,势力眼执政者,带给自己委屈、无助的忧伤,这种举目无亲的感觉,我已经深深的饱尝够了!

在异国他乡漂泊的岁月里,隔着时光的云烟相望,这里只有大半忧伤,小半甜蜜,无情的岁月吹老了我美丽的容颜!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拼搏的艰辛和不易!

哎!他乡的水再甜,月还是故乡圆!那份对故乡黄土地上故乡,无限的眷恋,再次牵动了游子依恋的情愫,再次烙在心灵的最深处!

还有那亲人们的言谈举止,父老乡亲的音容笑貌,那份天底下最挚诚的情谊,时时刻刻会激起常年在外漂泊的游子,无比的挂牵!

篇2:老师与故乡美文故事

老师与故乡美文故事

十几岁做学生学习鲁迅的《故乡》,老师说这篇课文就一句名句:“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路。”当时我就想啊,对啊!事实就是这样啊,周树人咋就能写出这样通俗易懂的名句,而我就写不出来呢?心理觉得特没劲,后来老师布置作文常常是个《童年趣事》,写着写着就没词了,就不时的将这一句借过来用用,老师的批语是:文不对题。嗨嗨,管他呢,反正是交差了。

刚才是插叙,言归前传,老师讲《故乡》第一步就是介绍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他写作时的笔名,所以在这里我就叫他周树人了。讲着讲着用手摸了摸没毛的.上口皮,说鲁迅的胡须是最有个性的,硬而且密。文如其人文章也富有个性。老师说:鲁迅最擅长写杂文,杂文最随意,想骂谁就骂谁。当时就有学生很好奇,问老师:“老师啥叫杂文?”老师说杂文也叫随笔,我就问老师啥叫随笔,老师面露愠色,高声道:随笔就是随笔,你咋这么黏糊呢?因此当时也就不求甚解,七十年代末,正好碰到鲁迅的集子大降价,我估摸着周老先生当时不是很吃香,就把我攒了好几年的两块钱倾囊买了鲁迅的集子,记得有《且介亭杂文集》、《朝花夕拾》、《而已集》等,虽然心疼了好一阵子,心理觉得蛮充实的。

二三十岁时做老师又碰到鲁迅的《故乡》,当时就想我不能像我的老师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于是经过几个日日夜夜,终于搞明白了,周树人的笔名是大有来头的,原来他小名就叫迅哥儿,母亲姓鲁,就取了这个名儿。为了将教材挖掘的更深些,我翻阅了好几本教参,才搞清楚,致使闰土那么有礼貌的原因是封建礼教,致使闰土目光呆滞,动作木讷的根源是封建的专制制度,典型的证据就是闰土临走时总是没有忘记拿走那个香炉,可悲啊闰土!不知咋的?当时就冒出了一股无名的火焰,唾沫四溅,神采飞扬,将《故乡》最后一段像倒核桃一样就背诵了出来,然后环顾了一下四周,学生都在瞪大眼眼睛看老师的嘴?老师太厉害了!最后画龙点睛地告诫学生们:沿着别人走过的路未必适合自己,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五十岁时,猛然醒悟:其实地上路很多,关键是不知道应该选那条路。

篇3:关于故乡的美文故事文章

一场暴雨

就淹没了你

晴了三天

你又干得像一根稻草

在这样风云变幻的世界

怎么会都是你想的风调雨顺

村庄谣

祠堂拆了

寨子拆了

后来的土房子拆了

更后来的土楼房也拆了

现在村里是仿洋楼

一栋、一栋

一边是在极力模仿城市

一边又在怀念着以前的村子

小路谣

下雨天有人骂你泥泞粘脏了鞋

刮风天又骂你飞尘吹进了眼

挑担子的抱怨你太长

推车的抱怨你太窄

谈爱的小伙子骂你太丑

大姑娘骂你太土

你就一条乡里的土路样

弯弯曲曲坑坑洼洼

没有城里洋马路的高大上

不吭声不生气不埋怨

任人在你身上踩

你也不矮一分

也不喊声累

稻田谣

饿死人的年代

是这些田

家家余粮的年代

也是这些田

现在荒芜的

还是这些田

买卖的是这些田

争抢的是这些田

抛弃的也是这些田

以前种田是一个纯手工活

现在被农药、化肥、机械代替了

因为粮食的低廉

村民们越来越不关心

田里的收成

山谣

山是故乡的标志

也是故乡的坐标

小时候去远处迷了路

看到村子后面的山

知道了家的方向

也所以,这么多年了

就算山上的树

换了一茬又一茬

山还是那样的山

千万不要说是坚守

这是山的本性

老井谣

发现上百年的老井里的水

喝不得的是这些人

吴家四嫂子、郭家的大婶

刘家的男人、张二媳妇

红伢子、满姑娘、刘青

……

他们中有的已经死了

有的快要死了

有的在病着

公鸡谣

以前

村里人从不说几点几分

只说鸡叫和还没叫

总是能准确的把握到时间

就像手里干的活的火候

现在年轻人都不学手艺了

不在听公鸡叫

也分不出时辰

日子是精准的几点几分

生活都标上了刻度

没有了火候

土狗谣

乡下人养狗

既是为了看家

也是给自己壮胆

杀狗是一种罪

吃狗肉招罪

两个“罪”字

就像两条狗守在门口

让那些有小偷小摸想法的人心虚

这都是以前的事情

现在不要狗看家

也不要狗壮胆

狗肉成了一道美味

有坏想法的人听到狗叫

也不再心虚

炊烟谣

烧煤烧气的越来越多

炊烟就少了

再也见不到

炊烟连着炊烟

炊烟交织着炊烟

炊烟把整个村子闹热的景象了

傍晚时分

我坐在后山的石头上

看着几条孤独的炊烟

升起。然后飘散

然后,村子隐没在暮色中

村民谣

以前

男人分种田的和做手艺的

女人就分姑娘和媳妇

无论男人和女人

心都安放在村子里

现在

男人中有开小店的、做手艺的、贩假烟的、有专收病猪死猪猪婆的

有在镇上当混混的、有当官坐牢回来的、赌博的、做马仔的、还有职业不明的

女人分打工的、做小三的、卖淫的、也有职业不明的

整个村子就是没有种田的了

野草疯长的田园

凌乱地洒落着一栋、一栋地房子

村子不像一个家园

只是一个落脚的地方

安放不下男人和女人的心

作者|逆舟

公众号:轻松作文

篇4: 故乡美文

关于故乡美文

现己早过不惑之年,风风雨雨,打打拼拼也算是有一点小小的成就。生活对我来说,是越来越简单,不外乎是油、盐、柴、米、茶,或上班、下班、吃饭,或工作日、休息日等几种模式。什么理想、、梦之类的话,好像早已从我及我身边的朋友嘴里消失得干干净净了。但故乡却时常出现在我的梦里。故乡对一个人说是永不磨灭的,那是刻在骨子里,想忘忘不了,想抠是抠不出的。

说起故乡,首先想起了故乡的老屋。这屋并不高大,至少现在是这样认为,可在那时候这老屋可是我眼中的天堂。它是一排三间,依山而建。背后是一棵高大的,足以盖住整排老屋的黄桷树。前面是一块小坝,坝上有几棵排列极不整齐的小树。老屋里满满当当得放着各种老物件。有几张比我老爸岁数还大的老床占据了老屋大半空间;墙角有黑黑的老碗柜;碗柜旁有一个半月形的大水缸,石头的,大得足以让我在里洗澡;其他的,辟如桌子、凳子、粮仓都是老得不能再老了。

总之,老屋里不像是个家,而像是个堆放杂物的仓库。可就是这几间老屋却给了我无限的乐趣,无限的。时,随便在哪个老物件后一蹲,谁也不会注意我,除了同样寂寞的那条小黄狗。高兴时,七八个小伙伴在里疯跑,也不会撞上什么,那叫声,笑声足以将屋顶掀翻,声音再大,也不会惊动在地里干活的父母。

右边那一间很小的是我的卧屋,正对床的那墙已分外斑驳。就是这些斑驳处却给了我极大的想象空间,每晚躺在床上,就会仔细辨认,这一块是大伯家那小狗,那一块是爷爷家瞎了一只眼的猫,还有什么船、树、鱼………稀奇古怪的东西,五花八门,什么都有,认着认着,就进入了梦乡。真想再回老屋去发一会儿呆,去疯跑一阵,躺在老床上再认一认墙上的图画,可再也回不去了,三峡移民,长江涨水,老屋已不在了,只有退水时才能找出老屋一角的石基。

其次,是屋前的那条小溪。说是溪不如说是一条由两边梯田夹成的小水沟。溪不大,但溪水却很清澈,只要不灌田打老荒(农村将干旱季节放水耕田叫打老荒),水都能清得照出溪旁的每一根草,每一朵野花及草丛中的每一颗好吃的地果,当然水中的石头、小鱼、小虾、大螃蟹更是一清二楚。也正是这些小鱼、小虾、大螃蟹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把放假中的小伙伴们全都招引到它们的身边。男生早迫不及待地脱个精光向水中钻去,女生躲在不远处的田埂上偷偷地向这边张望,既害羞又不愿离去。

小伙伴们在水中扑腾着抓鱼,可不到一会儿,水混了,鱼呀,小虾全不见了,小伙伴倒像一只只小虾米。不过能不能抓到鱼,小伙伴们从不介意,只要有水玩就行。一溪的小伙伴们,展开各自的拿手好戏扑腾开来。这一个来个凌波微步,将溪水踩得直翻白眼;那一个翘着小屁股来个潜泳,可水太浅,他下半身没在水中像一只小猪拱地,上半身在水面上不停摇晃,把水犁出一道长长的波痕;更多的是在水里一阵乱踩,将溪水晃成了一锅稀粥。

闹够了,玩累了,就都爬到溪边最高的一根田埂上排成一线,亮出自己的小家伙,挺着个小腰,看谁尿的最远。不知什么时候,我们村里,有这样一个传说:谁呀,尿得最远,就会生下一个很胖的儿子。于是尿得最远的那一个小伙伴,就会当着大英雄,受到顶礼膜拜。小伙伴们都会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他。他也会耀武扬威地亮着他的小家伙,在人群中晃来晃去,简直就像一只百战百胜的雄公鸡。www.yahoo001.cOm

最后要说的就是放牛了,我们放牛是要到河坝的,就是长江边的一块大大的草地。这一块草地一半在我们陈家湾,另一半却在邻村胡家坝的.地界上。只要有空,我就会相约着把各自家的牛赶在前面飞奔,而我们就和各家的小狗一起跟在后面,来到河坝。到后,先占好自己的领地,把拴牛桩打好,胡乱地系好牛,就团聚在自己的首领身边。胡家坝的小孩也是一样,两边排好阵势,战争就要开始。先文攻,互相喊话,比如什么“胡家坝的某某屁股大”,“陈家湾的某某脑袋长”之类,喊很不可开交。

喊着,喊着,火药味浓了,就开始玩抱谷(摔跤),这一般是我们这些小一点的出马。首领点将,几个小不点就会像不服输的小鸡在草地上追逐、扑打或扭到一起,大的跑前跑后指挥、加劲。这一回合完后,该大一点的出场了。他们各准备刀枪,什么枯树枝,高粱杆等,冲上前去,学着电视里的一样打斗开去。顿时,刀光剑影,鬼叫声一片。谁手下不留神,给谁的脑袋真的来一下,也不哭,只把泪花强压在眼框里,对方一定会停下来,友好地向他头上的包吹几口气,再涂点口水,然后两人又投入了战斗。

就这样,这场战斗打打停停,直到太阳落山。小伙伴带着满身的征尘回到家,接受妈妈们的好一阵数落。爸爸们却在一旁嘿嘿地直笑,也许他们的心早已飞回几十年前,他们也在这块草地上冲锋,在这块草地上呐喊,尽情挥洒自己过盛的激情。

然而,这一切却随着老屋一起淹入了水底,小溪、草地只能存在记忆里了。我的孩子们再也不可能到那条小溪抓鱼,再也不可能到草地上冲杀了。

篇5: 故乡,故乡美文

故乡,故乡美文

我想我从未有过像现在一样的感受,独自一人在江南的细密的小雨中踱着步,这曾是我梦中出现过无数次的场景,在南方温润的空气中,踏着青石板的小路,走过一条条红砖绿瓦的小巷,轻快的脚步溅起微小的水花,似一支温婉的歌……

这对于我,一个从小在新疆长大的孩子来说,是何等新奇又美妙的景象,是一次又一次在书本里憧憬着的一个遥远的远方,十八年后的今天,命运把我带到了这个曾令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我尽情的呼吸着这略带陌生的湿润的空气,尽情的放眼这满目苍翠的丛丛绿树,在心底一遍遍地告诉自己:是的,是的,我终于离开了我那单调的家乡,我要看看这书里才有的新世界了!

我用充满好奇的眼光打量着我这梦里的江南,我期盼从此便彻底融入这温暖的空气中,期盼从此我的世界不再有骤起的狂风,不再有弥漫的黄沙,不再有刺骨的冰雪……可是为什么在一个人的时候,在午夜低回的梦中,仿佛总有一中难以言表的失落?我像是丢了什么似的,没找落的心四处彷徨着。白天穿梭在热闹的校园里,听着同学们用着自己的乡音愉快的谈论着什么,我在一旁微笑着,心里却有种莫名的苦涩;在安静的夜晚,江南的月是那样的朦胧的,薄雾在夜的笼罩下缓缓散开,渐渐的浸入我的身体,一股陌生的寒冷便突然直刺入心窝,于是,我的双眼不知怎么也被这雾气浸湿了……一种我不愿承认的感情在心底翻涌着……可这月依旧还是这月,究竟是什么变了呢?我明明来到了我梦里的远方,为何还会有种莫名的伤感?

十八年前,我出生在祖国的大西北,在无数的书文中,那是美丽而又神秘的西域,是一望无际的大漠,是物产丰富的'宝地……然而一直以来,它在我的眼里,却是一个我日日盼望离开的地方,我甚至曾在心底偷偷的埋怨过,为什么我要生活在一片如此荒凉的土地上?

我有时甚至很怕,怕它的酷暑炙烤我丰盈的理想;怕它的黄沙埋没我的美好的向往;怕它的风雪冰冻我热切的追求……可是……可是此刻,当我独自一人在南方的夜看着亘古不变的月时,竟在不经意间湿了眼眶,我满心满眼出现的景象,我那夜夜梦中重复的画面,甚至在某一刻的新闻中听到家乡名字时心里那乍现的震动……一切终于在这倾泻而下的银白月光中得到了印证,我汹涌的泪水诉说着的似乎不仅仅是对家乡的思念,我想更多的是我深深的惭愧和内疚。我是多么的没有良心,十几年来竟从未认真的端详过养育我的那一片土地,她的美丽我从未曾真正欣赏过,她的养育我从未真正报答过,我曾是那么拼命的想要挣脱她的“束缚”,可当我回过头来“家乡”却已成“故乡”,我才发现自己不屑一顾的原来才是我真正的天堂……未来的我也许再也不能常住在那片土地上了。于是我突然明白,当我未曾回头的离开它的那一刻,也许就已经在渐渐的失去它了。

如今的我,终于体会到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滋味,就像那天空中的风筝,飘飘摇摇,但我也终于知道,无论我飞的再远,故乡也永远是牵着我的那根线,因为我的血液里早已流淌着她的魂……故乡,故乡,在这朦胧的月下,我终于体会到了思念的酸楚,我的脑海中翻涌着过往种种的回忆,她的风,那么刚劲;她的沙,那么壮观;她的雪,那么纯洁……我的心突然漾起阵阵暖意,因为我知道,在月的那边,有个地方是我一生的守候……

【故乡的山美文故事】相关文章:

1.故乡的路美文

2.故乡的春色美文

3.萝卜山美文随笔

4.百岁山的故事

5.故乡长武之印记美文

6.童年的故乡情感美文

7.故乡的春美文作文

8.我的故乡江城美文

9.美文故事:大姑

10.孝敬父母-美文故事

下载word文档
《故乡的山美文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