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三峡》《入蜀记》文言文对比训练

《三峡》《入蜀记》文言文对比训练

2023-10-07 08:39:3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真是好心情啊”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三峡》《入蜀记》文言文对比训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三峡》《入蜀记》文言文对比训练,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峡》《入蜀记》文言文对比训练

篇1:《三峡》《入蜀记》阅读答案

【甲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文】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泰、华、衡、庐①,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传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是日,天宇晴霁②,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祠旧有乌数百,送客迎舟。今绝无一乌,不知其故。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①指泰山、衡山等中国名山。②霁:雨过天晴。

【小题1】下列各组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谒妙用真人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B.是日,天宇晴霁实是欲界之仙都C.哀转久绝今绝无一乌D.故渔者歌曰不知其故

【小题2】下列“之”的意义或用法与“春冬之时”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久之不散B.有丝竹之音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D.何陋之有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

【小题4】甲乙两文都描写三峡之巫山,都写出了巫山 的特点。为表现这一特点,甲文语句“ ”从侧面进行描写;乙文语句“ ”从正面进行描写。(3分)

答案

【小题1】(2分)A

【小题1】(2分)B

【小题1】(4分)(1)即使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乘船)快。(2)山上的猿猴都在啼鸣,到天明才渐渐停止。(每句1分)

【小题1】3分)高耸陡峭(意同即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峰峦上入霄汉”(每空1分)

解析【小题1】A二者都是“拜访”。

【小题1】B中与例句“之”都是“结构助词,的”。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篇2:《三峡》《入蜀记》阅读答案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2 分)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

①,谒妙用真人

②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

③,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

④,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

⑤,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有删改)

注:①〔凝真观〕即神女祠,在巫山飞凤峰下。

②〔妙用真人〕后世为巫山神女所加的封号。

③〔霄汉〕云霄和天河,指天空。

④〔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

⑤〔无纤翳〕没有丝毫云烟。翳,遮盖,这里指云。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

(1)略无阙处 ( )

(2)或王命急宣 ( )

(3)谒妙用真人祠 ( )

(4)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 )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21.【甲】【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所写的“山”各有怎样的特点?(4 分)

答案:

19.(4 分)

(1)同“缺”,空隙、缺口

(2)有时

(3)拜见

(4)全,都

(每题 1 分)

解析: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词语在文中含义的方法:第一种: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

词性。第二种: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第三种: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第四种: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第五种: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第六种: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第七种: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如:“阙”字是通假字,“或”字是古今异义,“谒”字是重点字词,“悉”字是一词多义。

20.(4 分)

(1)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有很多趣味。(2 分)

(2)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巫山奇特。(2 分)

21.(4 分) 甲文描写的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2 分);乙文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2 分)。

【参考译文】 【甲】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无法看见。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也没有这么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速地往下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有很多趣味。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的凝真观,拜见了妙用真人的祠堂。真人就是大家所说的巫山神女。祠堂正对着巫山,峰峦很高冲入高天,而山脚则直插入江水中。议论的人都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巫山奇特。可是十二峰并不能全看见,能看到的八九个山峰,只有神女峰纤巧修长,陡起而变幻多姿……这一天,天空晴朗,看四周围没有丝毫云烟,只有神女峰上有几片白云,就像凤凰、白鹤在那里跳舞、散步,很久也不散去,也是很奇异的一个现象。

篇3:《三峡》《入蜀记》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10分)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 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画线字的意思。(4分)

①沿溯阻绝 ②或王命急宣

③不以疾也 ④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小题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4分)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答:

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答:

小题3:[甲] [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2分)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①绝:断 ② 或: 有时 ③ 疾:快 ④悉:全,都(4分)

小题2:①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俊,山上草木茂盛,的确有很多趣味。

②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4分)

小题3:[甲]文段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段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2分)

小题1:试题分析:绝 疾根据语境即可推断出来。悉是文言文中意思固定的字。或是文言文中的多义字。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清荣峻茂 谓等。清荣峻茂一个字一个意思,即水清、树荣、山高、草茂,谓译为说。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3:试题分析:根据[甲]文段中的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可知,三峡的山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在[乙]文中从前向后找相关语句,抓住关键字眼或语句,我们可以提取出纤丽奇峭、亦可异也等语句,另外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的描写句写出了山的高耸。

篇4:《三峡》《入蜀记》阅读答案

[甲]、[乙]]两个文言选段作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 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沿溯阻绝。绝:

②或王命急宣。或:

③不以疾也。疾:

④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悉:

【小题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小题3】[甲] [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

【小题4】[甲] [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小题1】 ①断②有时③快④全,都

【小题2】①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②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

【小题3】[甲]文段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段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

【小题4】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篇5:入蜀记文言文字词翻译

七月

十四日,晚,晴。开南窗观溪山。溪中绝多鱼,时裂水面跃出,斜日映之,有如银刀。垂钓挽罟者弥望,以故价甚贱,僮使辈日皆餍饫。土人云,此溪水肥,宜鱼。及饮之,水味果甘,岂信以肥故多鱼邪?溪东南数峰如黛,盖青山也。

八月

十四日,晓,雨。过一小石山,自顶直削去半,与余姚江滨之蜀山绝相类。抛大江,遇一木筏,广十余丈,长五十余丈。上有三四十家,妻子鸡犬臼碓皆具,中为阡陌相往来,亦有神祠,素所未睹也。舟人云,此尚其小者耳,大者于筏上铺土作蔬圃,或作酒肆,皆不复能入夹,但行大江而已。是日逆风挽船,自平旦至日昳(dié)才行十五六里。泊刘官矶,旁蕲州界也。儿辈登岸,归云:“得小径,至山后,有陂湖渺然,莲芰甚富。沿湖多木芙蕖,数家夕阳中,芦藩茅舍,宛有幽致,而寂然无人声。有大梨,欲买之,不可得。湖中小艇采菱,呼之亦不应。更欲穷之,会见道旁设机,疑有虎狼,遂不敢往。”刘官矶者,传云汉昭烈入吴尝杈舟于此。晚,观大鼋浮沉水中。

(八月)二十一日。过双柳夹,回望江上,远山重复深秀。自离黄,虽行夹中,亦皆旷远,地形渐高,多种菽粟荞麦之属。晚,泊杨罗,大堤高柳,居民稠众。鱼贱如土,百钱可饱二十口;又皆巨鱼,欲觅小鱼饲猫,不可得。

九月

九日,早,谒后土祠。道旁民屋,苫茅皆厚尺余,整洁无一枝乱。挂帆,抛江行三十里,泊塔子矶,江滨大山也。自离鄂州,至是始见山 。买羊置酒。盖村步以重九故,屠一羊,诸舟买之,俄顷而尽。求菊花于江上人家,得数枝,芬馥可爱,为之颓然径醉。夜雨,极寒,始覆絮衾。

十月

二十一日。舟中望石门关,仅通一人行,天下至险也。晚,泊巴东县,江山雄丽,大胜秭归。但井邑极于萧条,邑中才百余户,自令廨而下皆茅茨,了无片瓦。权县事秭归尉右迪功郎王康年、尉兼主簿右迪功郎杜德先来,皆蜀人也。谒寇莱公祠堂,登秋风亭,下临江山。是日重阴微雪,天气,复观亭名,使人怅然,始有流落天涯之叹。遂登双柏堂、白云亭。堂下旧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人骨。其下是为慈溪,奔流与江会。余自吴入楚,行五千余里,过十五州,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而止在县廨听事之后。巴东了无一事,为令者可以寝饭于亭中,其乐无涯,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何哉?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祠旧有乌数百,送客迎舟。

篇6:入蜀记文言文字词翻译

〔十四日〕七月十四日,作者乘船在长江中西行到太平州州治当涂县(现在安徽当涂)。

〔南窗观溪山〕南窗,船舱中向南的窗。溪山,河山风景。溪,姑熟溪。书中七月十三日这样记述:“州(太平州州治)正据姑熟溪北,土人但谓之姑溪。水色正绿而澄澈如镜,纤鳞(小鱼)往来可数。溪南皆渔家,景物幽奇。”山,就是下文“溪东南数峰如黛”的青山(山名)。

〔绝〕极。

〔裂〕冲开。

〔垂钓挽罟(gǔ)者弥望〕垂钓,垂竿钓鱼。挽罟,拉网。罟,捕鱼的网。弥望,充满视野。弥,满。

〔以故〕因为这个缘故。

〔僮使辈日皆餍(yàn)饫(yù)〕家僮差役们每天都吃得饱饱的。僮,年纪小的仆役。使,公家的差役。餍、饫,都是饱足的意思。

〔土人〕当地的人。

〔宜鱼〕适于鱼的生长。宜,适宜。

〔信以肥故〕当真是因为(水)肥的缘故。

〔黛〕青黑色的颜料,可以画眉。这里是说山色青黑。

〔十四日〕八月十四日,船从富池出发西行。富池,富池口镇,在现在湖北阳新。

〔自顶直削去半〕像是从山顶一直削去一半。形容山的一面直上直下。

〔余姚〕县名,现在浙江余姚。

〔江〕余姚江,东流入甬江。

〔绝相类〕极像。

〔抛〕放,行船。

〔筏〕用竹或木编的水行的工具,俗称竹排、木排或筏子。

〔妻子鸡犬臼(jiù)碓(duì)皆具〕妻子、儿女、臼、碓都具备。妻子,妻和儿女。臼、碓,舂(chōng)米的工具。臼是石槽,盛还没去皮的谷子。碓是一块圆形石头,系在杆上,一上一下地捣臼中的谷。具,具备、齐备。

〔阡陌〕田间的小路,南北向的称阡,东西向的.称陌。这里指筏上纵横的通道。

〔素所未睹〕向来没看见过。

〔舟人〕使船的人。

〔蔬圃〕菜园。

〔酒肆〕酒铺。

〔夹〕江边的小水湾,可以停船。

〔但〕只。

〔挽船〕用力拉船。

〔自平旦至日昳(dié)〕从天亮到日落。

〔矶(jī)〕水边的大岩石、小山。

〔旁(bàng)〕同“傍”,靠近。

〔蕲(qí)州〕州治在现在湖北蕲春南临江处。

〔儿辈〕子侄等晚辈。

〔陂(bēi)湖渺然〕湖泽广阔辽远。陂湖,湖泽。渺然,形容面积很大。

〔芰(jì)〕菱角。

〔富〕繁多。

〔木芙蕖(qú)〕一种落叶灌木,秋天开花,花大而艳,有红、黄、白等颜色。

〔芦藩〕用芦苇编的篱笆。藩,篱。

〔宛〕逼真,相似。

〔艇(tǐng)〕轻快的小船。

〔穷之〕看个究竟。穷,尽。之,代陂湖的环境。

〔会〕恰好。

〔机〕捕捉野兽的工具。

〔传(chuán)〕传说。

〔汉昭烈〕蜀汉昭烈帝刘备。昭烈是谥号。

〔入吴〕往吴国去。

〔鼋(yuán)〕鳖。

〔二十一日〕八月二十一日,船从黄州上游戚矶港出发。

〔黄〕黄州。

〔旷远〕空阔辽远。

〔菽(shū)粟(sù)荞(qiáo)麦〕菽 ,豆类。粟,谷子,去皮后为小米。荞麦,粒三角形,有棱,磨成面粉食用。

〔杨罗(fú)〕江边地名,在鄂(è)州(现在武汉市武昌一带)以东几十里。

〔稠众〕稠密众多。

〔百钱可饱二十口〕一百个铜钱(买的鱼)可以使二十口人吃饱。

〔九日〕九月九日,船行至荆州石首县(现在湖北石首)界内。

〔谒(yè)后土祠〕往拜土神的庙。后,古代尊称君主。

〔苫(shān)〕覆盖房顶。

〔挂帆〕张起船帆。

〔买羊〕买羊肉。

〔村步〕村庄。步,停船的水边。

〔以重(chóng)九故〕因为重阳节的缘故。重九,阴历九月初九。古代说九是阳数,所以重九称为重阳节。

〔屠一羊〕(村庄里)宰了一只羊。

〔俄顷〕一会儿。

〔求菊花〕重阳节是菊花开的时候,古代有重阳赏菊的风俗。

〔芬馥(fù)〕芳香。

〔颓(tuí)然径醉〕就喝醉了。颓然,醉后坐立不稳的样子。径,就。

〔始覆絮衾(qīn)〕开始盖棉被。〔二十一日〕十月二十一日,船过归州(现在湖北秭(zǐ)归)西行往巴东县(现在湖北巴东,往西就是重庆巫山县界)。

〔石门关〕两山夹着的一条狭路,当在巴东县之东。

〔井邑〕街市。井,民居。邑,县城。

〔于〕助词,无义。

〔萧条〕冷落。

〔令廨(xiè)〕县官办公的地方,县衙门。令,知县。

〔茅茨(cí)〕茅屋。茨,用茅草、芦苇盖的屋顶。

〔了无片瓦〕一片瓦都没有。了,完全。

〔权县事〕代管县里的政事,代理知县。权,暂代。

〔秭归尉〕秭归县的县尉(县令的属官)。

〔右迪功郎〕一种文散官(只是品级,没有实职)衔,从九品,品级最低。

〔尉兼主簿〕(巴东县的)县尉兼主簿。主簿是县令属下管文书的官。

〔寇莱公〕北宋名相寇准,字平仲,华州下(guī,现在陕西渭南)人。19岁中进士,曾任归州巴东县的知县。宋真宗时封莱国公。

〔重阴〕天阴得很。

〔(liáolì)〕凄冷的样子。

〔复观亭名〕再看看秋风亭这个名字。秋风容易唤起凄凉惆怅的心情,所以这样说。

〔流落天涯〕在远离故乡的地方漂流。

〔槁死〕枯死。

〔南山重(chóng)复〕南山峰峦很多。

〔绝境〕超过一切的美妙境界。

〔间(jiàn)见(xiàn)〕和“层出”意思一样,都是山峰很多的意思。间,更迭。

〔森然〕繁密茂盛的样子。

〔栏外双瀑泻石涧中〕栏杆外面的两条瀑布倾泻到石涧里。泻,奔流。石涧,连底带岸都是石头的山涧。〔跳珠溅玉〕像珍珠在跳跃,像玉屑在飞溅。形容瀑布水入涧的景象。

〔是为慈溪〕这就是慈溪。

〔会〕会合。

〔自吴入楚〕从江浙到湖北。

〔亭榭(xiè)〕都是点缀风景的建筑物。榭,建在高台上的敞屋。

〔胜〕(景物)优美。

〔止〕只,仅。

〔听事〕厅堂,办公的处所。

〔了无一事〕(知县)一点事都没有。

〔为令者〕作知县的人。

〔寝饭〕睡觉吃饭度日。

〔无涯〕没有边际,无尽。

〔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可是每逢知县出缺,动不动就两三年没有人肯补这个缺。阙,通“缺”。

〔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

〔翳〕遮盖,这里指云。

【《三峡》《入蜀记》文言文对比训练】相关文章:

1.三峡入蜀记的比较阅读答案

2.三峡文言文

3.文言文阅读对比训练题目及答案

4.《三峡》文言文翻译

5.三峡文言文教案

6.《入蜀记》原文及对照翻译

7.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

8.文言文基础知识训练

9.文言文习题训练

10.初二语文文言文《三峡》知识点

下载word文档
《《三峡》《入蜀记》文言文对比训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