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
“buchiwu”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新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新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自编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新编
自编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新编
为了更进一步把守株待兔的事业做大做强,宋株当起了老板,在磨盘沟、黄土坡等地建立了守株待兔体验观光园,让人们切身体会这种穿越古今的狩猎乐趣。这个创意很快得到了大众的认可,每天体验的人络绎不绝,得到的野兔论斤卖给参观者。仅是门票收入,宋株一个月就能收入超过万元。他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后来,宋株不愿在亲自在一线指挥了,干脆建立了守株待兔连锁公司,卖给加盟方软件,收取加盟费。一时间,全国开了一百多家分店,生意做得风风火火。几年下来,宋株成了远近闻名的百万富翁。再后来,宋株开发了守株待兔游戏软件,在电子游戏市场出尽了风头,坐稳了信息行业富豪榜的龙头老大,再后来……
多少年后,宋株已是功成名就。一个记者让他总结发展的秘诀,宋株略一思索说,守株待兔公司的发展壮大说明,不变的的是树桩,变的是大大小小兔子,不变的兔子千百年来的习性,从不可能里发现可能,从可能里发现肯定,这大概就是我的秘诀吧……
风车与小溪
夏日的田野里,一架风车飞快地转动着,车上来的溪水汩汩地流向不远处的稻田。那些秧苗边开怀畅饮,边欢快地跳起舞蹈来。
风车拍了拍小溪:“看到了吗?要不是我车来了水,让它们饮饱喝足,它们能跳得那么欢吗?”
“伙计,你错了。”小溪睥睨了风车一眼,慢悠悠地道,“那可不是你的功劳。”
风车显然被小溪的傲慢激怒了:“难道是你的功劳?”
小溪满面春风:“呵呵,这就对了。你想,如果没有了我,你转得再快,它们也只能喝西北风。”似乎觉得不妥,马上改口道:“哦,是东南风。”
秧苗听到了他俩的争执,微笑着说:“你俩缺一不可,我们的幸福生活是你俩共同努力的结果。”
风车听了满不在乎,抖了抖身架。小溪想笑,脸上却憋出了一道道皱纹。它俩才不信秧苗的鬼话呢,明明是自己的功劳,却偏偏上来和稀泥,来个功劳平分。
几天后,风车出了点故障。小溪水倒是依然在流淌,但高处的秧苗一滴水也接应不上,早已唇干舌燥。
又过了几天,主人修好了风车,可小溪却断了水。风车使足了浑身解数,转上来的只是风声,没有一点点水的影子。
骄阳下,田地里裂出了一道道缝隙,秧苗渐渐变得枯黄。没有了舞蹈,周围一片寂静,生机勃勃的景象仿佛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终于有一天,小溪的上游又来了水,风车又车上了汩汩的溪水。看着秧苗酣畅淋漓地畅饮着,慢慢恢复了昔日的神采,它俩终于明白了,那份成功的喜悦背后,谁也离不开谁。
找呀找呀找朋友:孤独的小雪球
“没有朋友,我是多么孤独啊!”
于是,为了不再孤零零一个人,为了找到它的朋友们,它要赶快想个办法。对了!多晒晒太阳,等自己融化。
“太阳只看它们一眼,就把它们融化了。这些雪团曾经也在那么高的地方……”它最后决定:避免太阳照射的做法,还是从高处降落的方法最好。
冻僵的雪团从孤独的岩石上跳下来,沿着山坡,一边滚,一边下降高度。
可是,这小小的雪团发生了什么事情?啊,它越往下滚,个头变得越大!
滚呀滚呀,它变成了一个小雪球;
滚呀滚呀,又变成一个大雪球;
滚呀滚呀,最后变成一个大怪物。
它带着溅起的雪沫停下来的时候,已经是个好大好大的雪人了。
孩子们来到这里,发现了这件宝贝,高兴的又蹦又跳。它们每天都来找雪球玩儿,雪球不再感到孤单了。
篇2:自编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新编
韩非子在《五蠹》中记载,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后人一直把宋耕田者作为墨守成规、不知通便的蠢人痛加鞭挞。几千年后,他们的子孙传了几百代,每代都有人拿守株待兔的故事进行冷嘲热讽。到了2030年,有一个叫做宋株的耕田者后人,他看到这则寓言故事时,在深为先人刻舟求剑式的迂腐感到痛心疾首的同时,也在想如何求得在守株待兔的模式上求得新突破。他上了一所普通的兽医学院,毕业后老老实实地做学问,业余闲暇时仍是念念不忘儿时的愿望。
机会来了,他申请到了研究野兔生活习性的课题,以极大的热情和必胜的信心投入到这个富有挑战性的项目中。他通过多次科学试验得出结论,兔子眼睛长在脸的两则,视野宽阔,甚至可以看清自己的脊梁。不过,由于这个特点,兔子不能看清近处的东西。同时,兔子的觅食行走路线也是固定的,在逃跑时善于突然拐弯或者跳跃,这主要是为了迷惑天敌。他恍然大悟,这就可以解释他的先人获得兔子的原理。这只兔子一定是被猎人或者猎狗追捕,猛地拐弯,却没能看清就在眼前的树桩,重击之下,一命呜呼。而先人之所以在等待的时候没有再次如愿以偿,就是他把兔子逃跑时一跃而起的地点作为了必然的转折点,选择不合时宜,怎么不会贻笑大方呢?宋株决定不但要为先人正名,还要继续守株待兔,找到守株待兔的秘密所在。
宋株继续研究野兔的生活起居规律,每日夜里附在酸枣从里,山丘后面,大树上面,认真观察兔子的行走的轨迹。有时大雨滂沱,他的衣服全被淋湿了,还是纹丝不动的趴在地上;有时飞雪飘飘,气温降到零下十几度,他依然躲在雪堆里等待兔子的又一次出现。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发现,野兔生性机警,听觉视觉极其灵敏,逃跑迅疾,隐藏严密,昼伏夜出。重大发现就是,兔子特别喜欢走多次已经走过的固定路线,地点多在羊肠小路纵横交错的地方,沟壑交织有水源的地方,油菜地、大豆等喜爱食物集中的地方,或是在有较宽阔的河堤处。从大的区域说,具备藏身的是多刺槐树幼林,生长小树的荒滩,既能瞭望敌情,又不能妨碍奔跑。为了掩饰真正的逃跑路线,野兔会高高跳起或是像旁边跳去,像一个大写的N字,走出圆圈或是两行踪迹,而且是一成不变的按照封闭的曲线逃跑,最后肯定会跑到被惊起的原点。在遇到危机情况的时候,跳跃起来然后迅速隐藏,头还是永远自己走出的朝着踪迹的方向,目的是随时警惕循踪向他袭击的敌害。这个研究结果就能很好的解释“守株”的重要性,也是下一次改进办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宋株不辞劳苦的走访有经验的老猎户。有个老猎人好告诉了他一个诀窍,兔子藏身之地是“冷卧地,热卧高,长地身卧两头,短地身卧中腰”,说的也是上面讲过的规律,还有一句是“蒿中草,草中蒿”,就是说兔子隐藏的地形比较特殊,高杆作物多了就藏浅地方,低作物多了就藏深的地方,稠棵子多了就藏稀地方,稀草面大了就藏稠地方。真功夫在民间,宋株感叹道,不深入到老百姓根里,还真得不到如此简单明了、实用的技巧。
这位宋的后人把研究的成果编了一本专著——《论守株待兔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很多动物研究所、大学纷纷请他去讲学、演讲。很快,他成了野兔捕捉方面的专家。但是,这毕竟还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他还要找到能在实际中简单、易学、有可操作性的指南。经过攻关,他研究出了一套系统软件,可以直接输入经度、纬度,海拔、植被覆盖率、地形高差、温度、风向等数据,就可以明确计算出野兔最有可能行走的路线。宋株还现场演示,在一个叫狐狸沟的地方召开发布会和现场会。许多专业人士和喜欢凑热闹的人来来了,只见宋株镇定自若,有条不紊的'指挥几个助手测量各种必须的数据,气定神闲的输入,随后,在笔记本屏幕上清晰的显示出野兔可能出现的轨迹。随后,宋株在可能的转弯处栽下树桩,静等野兔的惊险一跃。各种安排布置就绪。人们屏息静气,宋株举起特制的发令枪,呯的一声,几处栖息树枝的鸟儿飞向高空,草地里几个灰褐色的影子四处逃窜,隔了三四秒秒钟,宋株又打出第二枪,远处传来了咚咚的声音。宋株马上让助手查看,一共设置的五个树桩,闯上了四只野兔,有一只兔子用力过大,把树桩冲撞倒了。参观的人们大为惊叹,纷纷为宋株的成果点赞!
篇3:守株待兔寓言故事
不要存有侥幸心理,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不能死守狭隘经验、墨守成规。
守株待兔主要批评
不劳而获的人,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把偶然的事件当成必然性的事件是十分愚蠢的想法。主要是讽刺那些不通过自己的劳动努力,却想有回报的人。同时也说明当时政策的腐败,讽刺官员的愚笨。
守株待兔揭示道理
这个成语故事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主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天上掉馅饼的事不会天天有,如果自己不努力劳动,总有一天会什么都没有得到,却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要自己主动努力。
篇4:守株待兔寓言故事
前几天,我学了一篇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它主要写的是:从前有一个农民,忙完了田里的活,准备回家。忽然,有只兔子撞死在树下。农民没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一只兔子,很高兴。从此,便放下锄头,守在树桩旁等待前来撞死的野兔。可是过了很多天,农民不但没有等到兔子,田里的禾苗也干枯了,最后农民死掉了。故事告诉我们:天上没有掉馅儿饼的好事儿,世界上也没有免费的午餐。
这本是一个偶然事件,可那个农民却一直以为容易不劳而获,因此才会天天死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庄稼也不种了,什么活儿都不干了,直到田地荒芜,家中无粮,两手空空。要知道这样的偶然事件,是不会重复出现的。俗语说的好:“天上掉馅饼,哪有这样的好事?”可是生活中,这样认为的人却不是少数。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期待天上掉馅饼的人很多:比如那些买彩票的人不就是这样的想法吗?就连我也有过这样的愚蠢想法。有一次我在上学的路上捡到了一元钱。我就天真地想:如果我每天都走这条路的话,是不是就能天天捡到钱?现在想想,当时的我是多么可笑啊!再比如有一些同学平时不努力,不刻苦,却又想凭着侥幸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和“守株待兔”又有什么区别呢?也许凭着侥幸可能会有一两次考好了,但这也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我想到头来也会像那个农夫一样——一无所获的。相反,那些在平时学习刻苦的人在考试时就有很大的把握,成绩也会次次都好。
不过,在我军历史上,有不少指挥员在作战中成功地运用过“守株待兔”战术战功卓著呢。我从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战例:1937年10月26日,日寇向我山西境内的娘子关方向进犯,在河北与山西交界的七亘村被刘伯承指挥的129师打了个伏击战,死伤300多人,落荒而逃。第一次伏击胜利后,刘伯承思虑再三:“用兵不复”是中国古代兵法中的重要原则,即一个指挥员不会在相同的地方用同样的战法对付同一个敌人,而谙熟此法的日军指挥员一定会陷入“八路军不会再在七亘村打伏击”的惯性思维。于是,刘伯承决定反兵法之常道,在七亘村“守株待兔”,布下重兵再打一次伏击。果然不出所料,10月28日,日军又进入七亘村地段,就在他们大摇大摆地走过第一次挨打的地方才100米远,就被我军又一次痛击,损失惨重,伤亡100多人后狼狈逃窜。战后,国民党将领杜聿明赞此役是“用兵的典范”。
其实,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生活中,只要我们正确理解“守株待兔”的意思,并将它很好地运用在生活中,以不变应万变,也许会有其他的乐趣呢!
篇5: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话说农夫因为贪吃兔子肉而荒废了田地,导致身患重病而离开人世,临死前,他对儿子说:“儿子啊,你爸爸因为想不劳而获,种下了这颗致死的种子,你可不能学你爸爸呀!要好好耕种啊!”儿子两行热泪流了下来:“放心吧,爸爸。”
农夫死后,农夫的儿子厚葬了农夫,拿起那把陈年的锄头,儿子用了五个小时铲除了野草,接下来他用了两天翻好了菜地,播好了种子,便坐在菜地旁边的一块大青石上,想着:我一定要牢记父亲的教诲,不贪图小便宜。
正想着,突然,一只大白兔用爪子抓了两片树叶,从山上冲了下来,到半山腰(也就是农夫儿子在的那个地方)一跳,立刻摔了一跤。接着,大兔子拍拍身上的土,又一跳,还是摔了一跤,那农夫的儿子挺好奇,走过去:“嘿,憨兔子!你在干什么?”兔子一边拍拍自己的身上,一边说:“妈妈说:‘只要一心学习某一样东西,就一定会学会的。’”又说:“我在学习飞呢!”
农夫的儿子感到好笑:“我来帮你吧!”说着带着兔子回了家,绑住,兔子说:“干嘛干嘛?”农夫的儿子说:“等明天就让你飞上天堂!”哪知道,傍晚,一大群兔子涌进来,用锋利的牙齿磨断绳子,跑了。
第二天,农夫的儿子看见兔子跑了,气得咬牙切齿:“兔子!!!!我不抓到你,我自认猪狗不如!”从此一后,农夫的儿子守在石头边等着那只想飞的兔子,又荒废了作物,最终气得一病不起,离开了人世。
篇6: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说教材:
寓言往往都是通过一个简短有趣的故事,来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守株待兔》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在树桩上而死了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能存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
《守株待兔》故事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先讲那个种田人怎样得到一只野兔,接着讲以后他是怎么做的,最后讲结果怎样。要让学生懂得他错在把一件偶然的事情,看成是会不断发生的事情。
说教学目标:
我把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初步定为两个方面: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守株待兔、树桩、乐滋滋、锄头”。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研读中明白寓意:不劳动不会有收获,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说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生字词语的积累。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不劳动不会有收获,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寓言都是通过简短有趣的故事,来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并读准课题中的生字株,从而了解题目的大概意思。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内容
这个环节主要是整体感知课文进行生字教学,通过自由读、小老师教、开火车读等方法,增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给生字归类,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掌握归类识字的方法。读词语则是把生字放入一定的语境,赋予其特殊的含义。
(三)、指名读课文。
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正音。二是通过再整体感知思考种田人守株待兔结果怎么样?
(四)、研读课文,明白寓意
这个环节的设计又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通过研读课文最后一段,知道不劳动不会有收获。在这里我主要抓住重点句子:“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跑来撞在树桩上而死的。”中的重点词“整天”,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话,别人在( )时,他在等;别人在( )时,他在等;别人在( )时,他在等;别人在( )时,他还在等……体会种田人天天在那里傻等致使庄稼全完了的愚蠢行为,知道不劳动不会有收获。
通过研读一、二两段,让学生知道不能靠碰运气生活。这里我主要抓住一个动词“窜”,通过让学生想象野兔“窜”的种种原因,明白野兔死纯属偶然、意外。还抓住种田人捡了第一只野兔后心理的想法,让学生展开想象,种田人一天一天又一天的期待,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落空,进一步让学生明白不能靠碰运气生活。
(五)观看动画。
这个环节的安排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进一步理解文中的字词,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另外还安排了一个环节:如果你是种田人的朋友,你想对他说什么?让学生尝试写写自己的`体会。通过交流,展示一些好的作品,既对寓
言所包含的寓意进行总结,又激发学生写的积极性。
(六)、课外阅读,引导生活
语言的积累关键在于多读,而短小有趣的语言故事则是低年级学生最好的课外阅读材料之一,引导学生多读多捂。
篇7: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词义】株:树桩。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守着树桩等待兔子跑来。
【用法】用来比喻死守片面的经验,或妄想不经过主观努力而侥幸获得成功。
【出处】这则成语出自《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典故】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位农夫。他每天早出晚归,十分精心地耕种着自己的一块土地,可到头来,也只落得个顿顿粗茶淡饭,刚刚能填饱肚子。一天正午,烈日炎炎,劳作了整整一上午的农夫感到十分疲倦,就坐在一棵大树下休息。这时,一只野兔没头没脑地冲过来,一头撞在了离他不远的一截树桩上,昏死过去。农夫跑过去拎起了兔子,心中不禁一阵窃喜,心想:哈!想不到不费吹灰之力就捡到了一只兔子,看来我真是时来运转了!以后我要是天天能捡一只兔子,那该多好啊!这以后,他果真再也不去种地了,每天都守在树桩旁,希望有哪只兔子再撞过来。一天、两天过去了,十天、半个月过去了,农夫再也没有等到第二只在树桩上的野兔,而自己田地里的庄稼却因此荒芜了。这件事很快传遍了宋国,人们都笑话他的这种行为。其实,野兔撞到树桩上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情。这个农夫竟然把偶然当成必然,不惜放下本职工作,专门等待偶然的出现,真是愚蠢得很!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出自《韩非子·五蠹》
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篇8:守株待兔寓言故事
从前有一位农夫,家里很贫穷,所以他每天都要下地干活。
一天,他在地里拿着锄头用力地除草,可是干着干着干累了,就坐在树桩旁休息。突然,有一只野兔飞奔过来,一不小心撞到了枯树桩上,然后抽搐了几下就死了。农夫看见了连忙把兔子捡了起来。看着手中的兔子,农夫心想:今天运气真好,回家有兔肉吃了!他又想,一天撞死一只兔子,两天两只,要是每天撞死一只兔子,以后就不用下地干活了。想着想着它眼前仿佛出现了许多兔子,甚至看着自己正穿着兔毛衣服,在集市上卖兔肉,还赚了很多钱呢!他越想越开心,便不自觉的大笑起来。傍晚,农夫扛着锄头,拎着兔子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路上心情好极了。路旁树上的鸟儿似乎在说:“今天农夫可真幸运!”那花草似乎也在说:“是呀,是呀,农夫的好日子就要来临啦!”
第二天,农夫早早地来到地里,检查了一下农田,便又在枯树桩旁等兔子。他心想:今天的兔子一定又大又肥,昨天是红烧,今天来个清炖的。农夫屏住呼吸,像木头人一样,一动都不敢动,眼睛死死地盯着树桩,耳朵竖起仔细听。小鸟站在枝头没有叫声,小草似乎也不敢动,小树都直直地挺立着。农夫心里窃喜:快来吧!小兔子!可是,一天过去了,农夫没有等来一只兔子,只好失望地扛着锄头回家了。他一边走,一边喃喃自语:“今天树下。农民没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一只兔子,很高兴。从此,便放下锄头,守在树桩旁等待前来撞死的野兔。可是过了很多天,农民不但没有等到兔子,田里的禾苗也干枯了,最后农民死掉了。故事告诉我们:天上没有掉馅儿饼的好事儿,世界上也没有免费的午餐。
这本是一个偶然事件,可那个农民却一直以为容易不劳而获,因此才会天天死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庄稼也不种了,什么活儿都不干了,直到田地荒芜,家中无粮,两手空空。要知道这样的偶然事件,是不会重复出现的。俗语说的好:“天上掉馅饼,哪有这样的好事?”可是生活中,这样认为的人却不是少数。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期待天上掉馅饼的人很多:比如那些买彩票的人不就是这样的想法吗?就连我也有过这样的愚蠢想法。有一次我在上学的路上捡到了一元钱。我就天真地想:如果我每天都走这条路的话,是不是就能天天捡到钱?现在想想,当时的我是多么可笑啊!再比如有一些同学平时不努力,不刻苦,却又想凭着侥幸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和“守株待兔”又有什么区别呢?也许凭着侥幸可能会有一两次考好了,但这也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我想到头来也会像那个农夫一样——一无所获的。相反,那些在平时学习刻苦的人在考试时就有很大的.把握,成绩也会次次都好。
不过,在我军历史上,有不少指挥员在作战中成功地运用过“守株待兔”战术战功卓著呢。我从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战例:1937年10月26日,日寇向我山西境内的娘子关方向进犯,在河北与山西交界的七亘村被刘伯承指挥的129师打了个伏击战,死伤300多人,落荒而逃。第一次伏击胜利后,刘伯承思虑再三:“用兵不复”是中国古代兵法中的重要原则,即一个指挥员不会在相同的地方用同样的战法对付同一个敌人,而谙熟此法的日军指挥员一定会陷入“八路军不会再在七亘村打伏击”的惯性思维。于是,刘伯承决定反兵法之常道,在七亘村“守株待兔”,布下重兵再打一次伏击。果然不出所料,10月28日,日军又进入七亘村地段,就在他们大摇大摆地走过第一次挨打的地方才100米远,就被我军又一次痛击,损失惨重,伤亡100多人后狼狈逃窜。战后,国民党将领杜聿明赞此役是“用兵的典范”。
其实,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生活中,只要我们正确理解“守株待兔”的意思,并将它很好地运用在生活中,以不变应万变,也许会有其他的乐趣呢!
篇9:新守株待兔
新守株待兔
自从兔子一头撞死在树桩后,再也没有回家。兔子家族非常着急,于是,就派人去找,漫山遍野都找了,但是都没有找到,最后,来到那个农夫家,看见农夫在树桩旁边好象在等什么,又发现树桩上有一些血,于是,就跑到树桩前嗅了嗅,确定这是兔子血,都伤心的哭了。
这时,土地老爷从地下钻了出来,说道:“回去吧!那只兔子已经死了。”此时此刻,兔子家族只想给兔子报仇。于是,他们决定晚上把农夫的树都砍了。天渐渐黑了,兔子们拿着斧头,锔子和镰刀到农夫家开始砍树,不一会就砍倒了一片。天亮了,兔子们回家了,准备明天再来砍树。
再说农夫早上起来,准备继续守株待兔,突然发现树少了,只剩下一个个光秃秃的树桩。农夫非常生气,他要看个究竟,他等了一天也没发现什么,到了晚上,农夫只好回家睡觉。半夜,农夫被一阵沙沙地声音惊醒,爬在窗户上往外一看,只见一团黑乎乎的东西向这边走来,仔细一瞧,原来是一群兔子来砍树的。
于是,他躲到树桩后,这时,兔子来到了农夫家,刚准备砍树,农夫就从树桩后跑了出来,赶走了兔子。可他刚准备睡觉,兔子们又回来了,农夫气愤极了,干脆在树桩旁边盖了一间小草房。到了早上,农夫找来很多村民,一起种树,村民们一会儿施肥,一会儿浇水,一会儿除草,忙的不可开交。
几年以后,通过农夫精心的护理,一棵棵小树苗长成了一棵棵参天大树,小村庄成了大森林,农夫被评为植树标兵。农夫说:“栽树可以防风沙,抗洪水,净化空气,影响气候。”农夫说的`一本正经,心里却想:我可是和兔子闹别扭的。
他现在想想,误打误撞还真为大家做了一件好事。还是劳动好,因为劳动可以致富。他准备开垦更多的荒地,种更多的树,为自己也为大家做更多的好事。
【新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相关文章:
2.新寓言故事
3.守株待兔造句
4.守株待兔文言文
5.贬义词-守株待兔
6.守株待兔教案
7.《守株待兔》教案
8.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9.守株待兔的近义词
10.守株待兔读书笔记200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