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白鹿原书
“良渝哲”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荐白鹿原书,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荐白鹿原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荐白鹿原书
荐白鹿原书推荐作品:《白鹿原》陈忠实
推荐原因:《白鹿原》是至今为止我个人最为喜欢的一部长篇小说之一。说实话,看完这一厚厚的书,内心感想与当年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无异,惊涛骇浪之后的平静,平静。一部好的作品,是一位伟大的作家的坚持,痴迷,用心凝铸的巨作,它应当包含故事表层的离奇新颖,引人关注,又当深入故事内部的人生认识,哲理思想。而已故的陈老先生,在此作品中,背景定格于渭河平原的一个小村落,白鹿原上白鹿村,白家和鹿家几代人的生活变迁,由平静到**再归于平静。在社会国共激烈斗争下,白鹿村与世隔绝却又掺杂世事。
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
人物描述精炼,塑造人物独特,每一个人物都是矛盾体,性格双重,复杂。加深了读者对“人“的探索,更是应证了人的复杂,性格多重,例如,
环境以白鹿原小背景以及社会国共相争,外寇来袭的大背景相结合。在此背景下的白鹿村由衰-盛,百姓,农民经历良多,最终也归于那原上的白鹿。
情节生动紧凑,开篇以白嘉轩的七房老婆吸引读者兴趣,其间围绕白鹿村做校园,白鹿村的大瘟疫,农民起义,匪徒在线,国共革命,村官执法等主线写作。白鹿的子孙,子孙的感情,子孙的命运和奋斗,子孙的结局,其间穿插着大幅度的性概述。以“白鸽”大扬女性胴体之美。在这部刚硬不失柔情的作品中,饱含惊诧天命的感情,勇敢刚硬的奋斗。
在19大不列颠岛上日不落帝国一部伟大著作诞生,威廉·萨默赛特·毛姆以法国印象派写实画家保罗·高更的生活为背景,混合着梦想的完美和自由的憧憬。
可掩卷沉思,如今社会背景下,我们不可能会像思特里兰德一样毫无顾忌地追求那样虚无缥缈的梦,即使认为“从永恒黑暗的门槛那边发出的声音”是在日常平静生活所带的痛楚和罪孽,因为他在生前怎样也看不到自己的画作能有梵高般的成就。毕竟有着家庭的羁绊,大众的价值观以及舆论的风口浪尖,我们的棱角终究会被磨平,然后逐渐转成冷静。假装成熟一阵子,然后理解眼前的烂尾,强言欢笑应对现实,日子还要继续,生活本就不易。
“男人的灵魂在宇宙最遥远的地方遨游,女人却想把它禁锢在家庭收支的账薄里。”思特里兰德这种为追求一己私欲而抛妻弃子的做法,大概也是所有负心汉的原型。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向来也就是一对矛盾体,就如其妻子宁愿选取相信丈夫是被某个女人拐跑,但却不能原谅因为所谓理想。毕竟,应对的相濡以沫,她还是有信心扳回一局。
“我务必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务必挣扎,而感情只会干扰我画画”对女人的恩惠报以冷笑,在最后的孤岛即使一身脓疮失明依然坚持作画的男人,不能理解,毕竟我并未有毛姆那样的心境。20余载的世界观和大男子主义告诉自己,在追求自己所想时,尽量兼顾他人的感受。追求梦想本是无错,可他以牺牲整个家庭为代价,这样的梦想和做法便掺杂了极大的自私与冷漠。
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而六便士则是揭示现实的代表。在现实面前,人们大都舍弃心中的白月光,捡起地上的六便士,唯有坚持热爱之人方能体会,过程虽然艰辛却甘之如饴。主人公的思想总是带着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极其不信任感,甚至认为资本主义下那些富庶但是在意识之网中但是是“干瘪的物质”。这样的心态,究竟是一种不安现状的上进还是不自量力的挣扎呢?
曾听某鸡汤文的大字标题写着:你的死工资正在拖垮你!很多人听完便踌躇满志辞去目前稳定的工作,可冷静后才发现自己无所适从。如何在华美的月色与微小的六便士去权衡成了至关重要地位,其实没有必要独立去看待两者,就像比尔盖茨在微软成型时才休学,樊登也是在不断探索后直至读书会稳定才辞工,凡立大志者必先三思后行,拥有极好的自控力,方能做到最佳选取。就如月亮是务必看的,六便士也不要错过。
篇2:荐书活动演讲稿
荐书活动演讲稿
荐书活动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我是机电学院机电131班的唐浩亭。
今天我要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书,它非常有名。它是由著名作家路遥精心创作,全景式的展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它曾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万千青年的不朽经典。想必大家已经猜到它的名字了吧,我们一起大声说出来:《平凡的世界》。
对的我要介绍的这本书正是平凡的世界,它写的是:在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第一部介绍的是农民子弟孙少平到原西县高中读书,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做了一名教师。但他并没有消沉,他与县革委副主任田福军女儿田晓霞建立了友情,在晓霞帮助下关注着外部世界。少平的哥哥少安一直在家劳动,并经过痛苦的煎熬,到山西与勤劳善良的秀莲相亲并结了婚,
第二部介绍了少平到外面去“闯荡世界”,他从漂泊的揽工汉成为正式的建筑工人,最后又获得了当煤矿工人的好机遇,头脑灵活的少安又进城拉砖,用赚的钱建窑烧砖(大部分为贷款),成了公社的“冒尖户”,
第三部介绍的是孙少平到了煤矿,尽心尽力干活,从学生成了一名优秀工人。可是,就在孙少平与田晓霞产生强烈感情的时候,田晓霞却因在抗洪采访中为抢救灾民光荣牺牲了,少安在砖窑蒙受很大损失后,在朋友和县长的帮助下再度奋起,通过几番努力,终于成了当地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头人。却没想到,少安的`妻子秀莲确诊为肺癌。少平也为救徒弟受了重伤,但他并没有消沉,又充满信心准备迎接迎接他新的生活与挑战。
以上是这本书的简介,我推荐它的原因有二:
其一,它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在高三那个紧张时期,我得病了,请假两个月,回校之后我变得迷茫、恐慌、甚至有些堕落。我觉得我的命运就是如此了,无意我看到了《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我仔细阅读了它,我发现书中的主人公所受的痛苦和折磨比自己的多狠多,而且还是那样的努力积极,借着自己的力量去奋斗,这激励了我使我有了目标不在沉沦。
其二,不否认我们身边有很多同样在奋斗的人,但是也同样有很多的人在堕落,我们大一新生尤为这样。堕落是因为我们心中没有目标,没有理想。可能你认为你自己受过的痛苦和折磨很多,但如果你读过《平凡的世界》你肯定会有震撼,会觉得自己受过的那些痛苦和折磨根本都不值得一提,会像孙少平和孙绍安那样努力的去生活,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读了平凡的世界你可能会为王满银整天无所事事而感到愤恨,你可能会为润叶那悲惨的婚姻感到不幸,你可能会为孙兰香和金秀的懂事而感到欣慰,你可能会为孙少平和孙绍安努力拼搏而感到敬佩,你可能会为润生和金波的痴情感到心酸,你可能会为田晓霞的死而感到难过。这种种的种种只有你,也只有你自己读了《平凡的世界》才能懂得。或许会有和我不一样的感受。我相信你肯定会有和我不一样的感受。
篇3:白鹿原读书笔记
1. 死去的人不管因为怎样的灾祸死去,其实都如同跌入坑洼颠断了的车轴;活着的人不能总是惋惜那根断轴的好处,因为再好也没用了,必须换上新的车轴,让牛车爬上坑洼继续上路。
2. 好好活着!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心软一下熬不过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都完了。白孝文现在以这种深刻的人生体验呼唤未来的生活,有一种对生活的无限热情和渴望。
3. 世上有许多事,尽管看得清清楚楚,却不能说出口来。有的事看见了认准了,必须说出来;有的事至死也不能说,能把握住什么事必须说,什么事不能说的人,才是真正的男人。
4. 朱先生说:“毛的书我看过书是写得好,人也有才。可孙先生也有才气,书同样写得好他们都是治国兴邦的领袖。可你瞅瞅而今这个鸡飞狗跳墙的世道跟三民主义对不上号嘛!文章里的主义是主义,世道还是兵荒马乱鸡飞狗跳……”
5. 世间一切佳果珍馐都经不得牙齿的反覆咀嚼,咀嚼到后来就连什么味儿也没有了:只有圣贤的书是最耐得咀嚼的,同样一句话,咀嚼一次就有一回新的体味和新的领悟,不仅不觉得味尝己尽反而觉得味道深远:好饭耐不得三顿吃,好衣架不住半月穿,好书却经得住一辈子诵读。
6. 朱先生笑着问:“你要消灭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制度,这话听来很是中听,可有的人甘愿叫人压迫、叫人剥削咋办?”鹿兆鹏说:·旺哪有这号人呢?”朱先生举出例证说“在润河上背河的人算不算?你好心不让他受压迫、可他挣不来麻钱买不来烧饼”鹿兆鹏说:“人民政权会给背河的人安排一个比背河更好的职业”朱先生说“要是有人背河背出瘾了,就专意想背河,不想干你安排给他的好工作你咋办了”鹿兆鹏急了:“人民政权就给河上搭一座桥,车碾人踏都不收钱,背河的人就是想背也背不成了”朱先生笑了:“你的人民政权的办法还真不少……”
篇4:白鹿原读书笔记
小说里面最喜欢的人物是白灵,可惜由于本书的主线是白鹿两家的暗斗,没能给她太多篇幅。她是白家迟到的小公主,受到全家人的宠爱。她年轻,漂亮,有冲劲,接受新式教育,敢于同封建落后势力做斗争,并积极的加入共产党为解放人民始终不顾个人安危,最后也英勇的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她是一个英雄式的人物。
最悲情人物当属冷家大姑娘。她是一个悲惨的封建制度牺牲品。一个年轻鲜活的灵魂,长期埋没在守活寡的冷漠面具下,这一生没有得到爱情,没品尝过来自异性的片刻欢愉,在长期的性压抑下走向疯幻,走向灭亡。即使疯了以后我相信如果有合理的男性温存她仍然是有救的,可惜,封闭守旧的社会现实不容她。悲哉!出身礼教家庭接受传统教育的她没有白灵那样的胆量与思想去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她默默接受命运的安排,甚至小蛾都得到过男人的真心温存。她守贞一生,到死大概还是处子之身,却只给人看到烂到流脓的私处。可悲可恨可叹!
白嘉轩作为小说的男主角,是代表封建守旧势力的。但是更多的,我从这个关中汉子身上看到的是一种刚直不阿临危不惧的精神,屡次受到鹿子麟的恶意伤害,以及黑娃对他的抢劫并导致他的驼背,他没有计较,没有仇恨,而是以德报怨,尝试用自己的行动感化他们。他不是个什么大人物,他传统守旧,也没有为解放人民或者抗日战争作出什么贡献,他只想做个普普通通的人,维持一个平平安安的家。经历了无数次的风风雨雨,他一次次的挺了过来,越来越淡定从容。
鹿子霖这个人物实在是懒得说他。他是一个投机取巧见风使舵的机灵人,这也跟他勺勺客的家族传统有关。他在经营家庭方面也是十分有能耐的,所以与白家并列白鹿村两大家族。这个人是没有什么原则的,只要是对他有利的事情,他就会做,毫不在乎给别人带来什么伤害。其手段也十分卑劣,当小娥给他尿了一脸的时候我不禁叫好,小娥这样卑贱的女子都看不起他。他私通小娥很令我惊奇,但是后面又做了其他的补充,三四十个干儿子,也就令这一段艳情自自然然的顺水推舟起来。他最后疯了,拉尿在裤子里,也算是罪有应得吧。
再所说白孝文。有人说他是小说中遵从现实的一个人物,他是坏人,却没有得到坏报,最后还当了县长。所以说遵从现实,因为现实生活里面也往往是小人得志。
最后说下田小娥。小娥其实是一个悲剧人物,只是过多的情色描写淡化了人们对她的同情,小说中也一再用“烂货”“婊子”这样的词汇来称呼她。但小娥不过是一个被纳了妾却得不到宠爱的年轻漂亮女人,然后勾引了长工被休回娘家。如果黑娃没有去找她,她将在人们的唾弃中终结一声。当然,实际上她也仍然是在人们的唾弃中终结了一生,最后还不得好死。小娥应该是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什么主见,哪个男人对她好,她就愿意跟着他。后来黑娃逃跑了,她一个人在家,无奈委身于鹿子麟,但她一定是看不起鹿子霖的卑鄙的。后来鹿子霖让她去勾引白孝文,她这样做了,但她有罪恶感,而且我觉得她对孝文是有感情的。孝文对于她也一定是有感情的,这感情不高尚,很令人不齿,但他将是终生抱憾终生怀念的。
篇5:白鹿原读书笔记
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陈忠实老先生在这部四十多万字的小说开篇引用了巴尔扎克的这句话,其实也就告诉了我们他老人家的真正的写作意图。
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话剧:巧取风水地, 恶施美人计, 孝子为匪, 亲翁杀媳, 兄弟相煎, 情人反目……大革命, 日寇入侵, 三年内战, 白鹿原翻云覆雨, 王旗变幻, 家仇国恨, 交错缠结, 冤冤相报,代代不已...陈老先生通过对西安东南这片天然的黄土台原上地域人风的描写,折射出从清末到建国初期整个中华民族的巨变。这当然是《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理由之一,但不可否认,那凝重的文笔传达出的充满西北黄土高原的土地气息的文字,颠覆传统对人性与政治的一刀切的判断,是获此殊荣的最终理由。
纵观全篇,小说的人物描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小说人物主要叙写了白鹿原上白姓一族和鹿姓一族,还有与这两姓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冷先生、朱先生两家。
我个人按照《红楼梦》里曹雪芹先生给十二钗正侧的分法认为,以白嘉轩为首的白家,孝文孝武孝义三个儿子和女儿白灵,姐夫朱先生以及长工鹿三和其子兆谦应该算是主要人物,而妻子仙草和三个儿媳只能是为凸显男人们而存在的陪衬人物。以鹿子霖为首的鹿家,儿子兆麟兆海应为主要人物,而与两家均为儿女亲家的冷先生当然是主要人物。
陈忠实老先生正是通过对这诸多的主要人物的描写,一步步凸现小说的写作意图。
白嘉轩 : “圣人能看透凡人的隐情隐秘,凡人却看不透圣人的作为;凡人和圣人之间有一层永远无法沟通的天然界隔。圣人不屑于理会凡人争多嫌少的七事八事,凡人也难以遵从圣人的至理名言来过自己的日子。圣人的好多广为流传的口歌化的生活哲理,实际上只有圣人自己可以做得到,凡人是根本无法做到的。(第二章)
圣人能看一丈远的世事;咱们凡人只能看一步远,看一步走一步吧,像黑娃这号混饨弟子,一步远也看不透,眼皮底下的沟坎也看不见。你急也不顶用。让他瞎碰瞎撞儿回,也许能碰撞得灵醒过来,急是没用的。(第十章)”
以上两段文字是白嘉轩对姐夫朱先生做人的领悟。在他的心里,大姐夫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圣人,而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了的凡人。从姐夫朱先生为人处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做人的真谛,这让他终生受用。但令人遗憾的是,他至死也没有真正领悟透朱先生全部的做人法则,因为他还是有一件心事,到最后才说出来,那就是换地。
白嘉轩在一次一次的动荡中渐渐悟到了朱先生的做人真谛。尽管他没有上过学,但凭着族长的英明睿智,他还是领悟到了许多人生的真谛,领悟到了那亘古不变的真理。但他还是不能成完全领悟。尘世争名夺利的喧哗,不容许他这个族长以一个超脱世外的圣人的形象存在。
“白嘉轩想:‘这些人在这儿吃谁的?’他几次想把姐夫朱先生写给张总督的民谣念出来,却又几次作罢。他清楚鹿子霖不是张总督,他自己也不是朱先生,念了也没有用。他应酬着坐了一阵子,再也坐不下去,就起身告辞了。(第七章)”
白嘉轩一心恪守做一个好族长的原则:为了族人的利益闹农协;听了朱先生的话,之后的党派纷争便不在参与;送儿子到白鹿书院念书,不去县城念新书; 为维护祖训,不顾妻母阻挡,族人相劝,坚持痛笞爱子,与即将成为族长的儿子断绝父子关系……他是封建末期族长制的忠实维护者,而不是一个圣人。因此,当圣人姐夫朱先生逝去的时候,白嘉轩说:中国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文人了。其实,又何止没有这样的文人,恐怕就连这样的人也没有了吧。
前面已经提到,白嘉轩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称职的族长。他宽以待人,尤其对自己家的长工鹿三,他们已有几代的交情了。当年白嘉轩的父亲白景德给鹿三娶妻,时隔多年,白嘉轩又诚恳地提出要给鹿三的儿子鹿兆谦娶妻,并让自己的掌上明珠白灵认鹿三做干大……凡此种种,全都彰显了白嘉轩作为族长的仁义。
已经好久没有读长篇小说了,印象里少说也有20多年。一来是没有那份闲钱去买装潢华丽的小说;二来是没有读长篇小说的耐心和毅力;三来是手捧厚厚的长篇小说,手酸吃力不说,时不时地要翻页,还得换手。再说这些年出的小说,纸张非常好也非常厚,翻页难度大了,也增加书的重量,另外,大概为了让书有厚度感有好的卖点,字间距行间距都弄得很大,且书中天地左右也留得多多的。看不了一会儿就得翻页;四来如果是新的小说,我指的不是新出版的小说,而是新买来第一次翻看的小说,手托着硬硬的,哪哪都较劲,为了爱护书籍,又不敢生折硬压,没看几页就累了,我指的不是看累了,是手托书托累了。最后一条就是近几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粗制滥造的多,为赶短期效应恨不得一个月就创作出一部几百万字的长篇小说,这样的小说根本不值得一看。
上个月,单位宣传部门为了奖励我写稿子有功,发我一个电子阅读器。开始不会从网上下载小说,放一段时间,后来下决心一定要鼓捣会,便在网上摸索。其实并不难,用了不到1小时就搞清楚来龙去脉。于是下载了陈忠实写的长篇小说白鹿原。早就听说这部小说很好,是一部农村史诗般的小说,陈忠实为写这部长篇小说,沉到农村一待就是10多年。
更因为电子阅读器一改传统纸制小说阅读方式。电子阅读器很轻,托在手里好象拿着一张报纸,轻轻一点就翻页了。看完一段放下明天再看,也不用做记号,下次打开就是上次看的那页。还有不受光线制约,外界暗一点也不会损伤视力,电子阅读器版面有亮度。再有就是电子阅读器存储量大,可以存很多小说。如果看一部小说感到有些乏,调整到另一部小说的页面,既可以换换脑子,又可以换一种思路。电子阅读器,真好。
罗嗦的多了点,跑题了,言归正传吧。
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看完长篇小说《白鹿原》,总体感觉旧社会并不那么黑暗、也并不那么万恶;地主没有那么作威作福、穷人也没有那么饥寒交迫。一个社会总有一个社会存在的道理,即使行将灭亡。如果没有战乱;没有土匪就更好了。
地地道道的地主白嘉轩很仁义,很对得起他的那些长工。麦子刚打下来,最先让长工套上牛车,拉上新麦子送回家,一点不克扣。年底该给多少银元就给多少银元,早早就放长工的假,让他们回家过年去。
在白鹿原能当上长工,是一件很光荣的事。因为只有得到主人家的信任才能当上长工,否则的话,永远是短工。短工脸上是不光彩的,说明没有被主人家看上,只能打短工。主人家雇用短工期间,就是考察期间,考察所雇人是否可靠,可靠了才会被雇为长工。
虽然没有动摇中学时代受到的收租院“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的教育,更没有动摇“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伟大教导,但我还是感到白鹿原的长工都是幸福的长工,幸福得比现在都幸福。
【荐白鹿原书】相关文章:
1.白鹿原读后感
2.白鹿原读书笔记
3.白鹿原个人读后感
5.小说白鹿原读后感
6.白鹿原小说读后感
10.白鹿原小说的读后感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