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清真大寺导游词
“xox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西安清真大寺导游词,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西安清真大寺导游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西安清真大寺导游词
清真大寺位于西安市鼓楼街北隅的化觉巷内。由于它与大学习巷的清真寺东西遥遥相望,而且规模较大,故又被称为东大寺或清真大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寺内现存石碑记载,清真大寺建成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742年),距今已有1250多年的历史。经宋、元、明、清几次重修和护建,逐步形成规模宏大,楼台、亭殿布局紧凑和谐,庄严肃穆的建筑群。清真寺前后分四个院落,占地面积1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前院紧临照壁的木牌楼,高约9米,琉璃瓦顶,挑角飞檐,雕梁画栋,极为壮观。南北两边为仿古建筑的接待室。
第二院是悬挂“清真寺”匾额的五间楼。院内树木成荫,花圃对称排列,石制牌坊矗立其间,碑阴镌刻有著名书法家米芾、董其昌的题字。
第三院是敕赐殿,院中央是三层结构精巧的八角形省心楼。南北两厢是经堂、宫殿,里面珍藏有阿拉伯文和汉文翻译的经文及珍贵字画等。
第四院中心是一真亭,又名凤凰亭,南北各有面宽七间的厅房。南厅后有石碑廊,陈列着创建和重修清真寺的碑刻。
一真亭后有海棠形鱼池喷泉,亭南北各有一座碑亭。进石门,走上广阔的大月台,大殿就在正端。大殿面阔7间,进深9间,面积约1300平方米,可容纳千余人同时作礼拜。殿内天棚藻井,有画600余幅,彩画图案不一,墙壁刻蔓草花纹,套刻经文,构图着色,均表现中国寺院建筑和宗教彩画的特色。
篇2:西安清真大寺导游词
大清真寺位于西安鼓楼西北的化觉巷内,又称化觉巷清真大寺。它与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大寺并称为中国西安最古老的两座清真大寺,因其在大学习巷寺以东,故又叫东大寺,为中国四大清真寺之一,是西安六万多穆斯林过宗教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我国建筑最早、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善的清真寺之一。
大清真寺始建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中国殿式古建筑群,是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文化相融合的结晶。寺院历经宋、元、明、清各代的维修及保护,才成为目前的格局,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清真寺共有四个院落,布局上采取了中国传统的中轴建筑为主、左右建筑对称为辅的形式。寺内处处可见亭台楼阁,雕梁画栋,既有中华民族的传统风格,又有清真寺的格调和特点,因而在建筑特点上风格特别,独具匠心。
寺内第一进院,古建木牌竖于中央,高大精细,雕绘精美,琉璃瓦顶,非常壮观;第二进院内,中央竖立石牌坊一座,后有“冲天雕龙”石碑以及“敕赐礼拜寺”的“敕赐殿”;第三进院内,省心楼位居中央,乃二层三檐八角形攒顶古楼,其侧建有“讲经堂”,内藏有明代手抄本经文和天方麦加图;第四进院中央有凤凰亭一座,状如展翼神鸟,随后还有全寺的中心场所——礼拜大殿。大殿约1300平方米,可容纳千余人做礼拜,其内另有井画400余幅,书以阿拉伯文图案,构图各具千秋。
大清真寺景色优美,意境悠远。宁静伫立的古老石质建筑以及色泽黯淡的亭台楼阁,都似由遥远的唐朝一路行将而来,伴有淡淡的孤独气质,记录下片片逝去的时光。
篇3:西安清真大寺导游词
清真寺位于回民街小巷内,始建于唐,清代重修,采用了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处处是飞檐翘角、亭台楼阁。而在寺内很多木门和砖墙上,能看到不少木雕和砖雕,用伊斯兰艺术风格的'立体手法,刻画描绘出中式的花草图案。
清真寺面积不大,格局也是中国传统的中轴对称的庭院式,游客沿着中轴线向前方步行游览即可,非常轻松。寺中的照壁是中轴线的起点,沿着中轴线依次排列着木牌楼、五间楼(二门)、石牌坊、敕修殿(三门)、省心楼、连三门(四门)、凤凰亭、月台、礼拜大殿等主要建筑。
在石牌坊周围有一块石碑,上书“道法参天地”几字,是宋代书法家米芾的手迹;敕修殿的门上有“敕赐礼拜寺”横匾,是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手书,这些都是书法爱好者不能错过的。
礼拜大殿,是寺中最重要的建筑,也是附近回民做礼拜的场所。大殿有着孔雀蓝琉璃瓦顶,殿内天棚藻井彩画非常精美,殿内还有30副高约4米的木板雕刻经文。遗憾的是,礼拜大殿是不允许非穆斯林和女性进入的,绝大数游客只能在大殿门口向内张望下。
篇4:西安清真大寺导游词
西安化觉大清真寺寺历史悠久,始建于唐天宝元年(742年),历经宋、元、明、清各代的维修扩建,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巨大古建筑群规模。其建筑风格体现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汉文化的有机统一,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具特色、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清真寺之一。
全寺布局呈东西向长方形,南北宽约50m,东西长约250m,建筑面积约6000m2。全寺分五进院落,每进庭院均为四合院模式,由楼、台、亭、殿组成。其庭院布置可以说在中国清真寺中别具一格,与阿拉伯风格的堡垒式清真寺风格迥异。台湾著名作家柏杨称其为“世界上唯一中国式伊斯兰寺院”,它以清真寺的“另类”风格在中国清真寺中独树一帜。
西安化觉寺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中国宫殿式古建筑群,是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文化相融合的结晶,不仅是回族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汉族和阿拉伯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篇5:东关清真大寺导游词
东关清真大寺导游词
清真大寺是青海地区伊斯兰的'主领寺,大殿正前方是近3万平方米的广场。星期五“主麻日”和一年两度的“尔的”和“古尔邦”节的礼拜仪式都在这里举行。清真大寺内有两座似塔一样的建筑物叫“唤醒阁”,是专供寺内阿訇呼唤教徒做礼拜用的。大殿外有两层回廊式“配楼”,左右对峙,给清真寺平添了雄壮的气势。
篇6:天津清真大寺导游词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位于天津市旧城西北角回民聚居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为一组中国古典式建筑群,宏伟壮观,古色古香。整体建筑以礼拜殿为主体,东边配有对厅,南北有讲堂和耳房互相映衬。门楼、大门以铁栅栏围圈,大门两旁有两道院墙。礼拜殿建筑面积890平方米,前厦110平方米。可容千人同时礼拜。大殿建筑采用“勾连搭”式,由4组单体建筑结成一个整体
。前为卷棚式前厦,连接两组四面坡式的庑殿顶大殿。后殿顶上有5个亭式楼阁,中间为八角式样,其余4个为六角式样。南边楼阁悬一匾额,书“望月”2字,北边楼阁悬匾书“喧峙”2宇。5个楼阁顶端各有一宝顶。殿堂正脊、垂脊皆镶嵌砖雕花饰,殿内梁柱悬挂18块阿文匾额,4幅阿文楹联。寺内共悬挂清代汉字匾额31块,楹联8幅。其中康熙年间匾额1块,上书“清真无二”,楹联1幅,上书“上赐真经明先觉后今世后世通解,圣传正教顺主利人天道人道并行”。雍正年间匾额1块“万品昭诚”。乾隆年间匾额1块“至诚无息”。嘉庆年间匾额8块,书有“真宰一原”、“恪守清真”等字样。楹联两幅,其一“帝鉴匪遥矢冰竞于曰明曰且,圣言可畏昭诚信于勿二勿三”。道光年间匾额“无始原有”。咸丰年间匾额“无能名焉”。
同治年间匾额7块,其一:“却妄归真”。楹联其一“妄诞无一言三十册明降天经何虑歧途迷向往,真诚不二念数千年远垂圣教须知正道懔遵从”。光绪年间匾额“普今独后”。楹联1幅“运无极开太极化人化物化化无息,含理世定妙世造天造地造造有原”。该寺在清代近3时间中,保存这样多的墨宝,在全国是少有的,被文化界人士誉为“清代书法展览”。该寺还藏有100多部伊斯兰经书典籍。
天津清真大寺
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市红桥区西北角小伙巷。距市中心2公里。是天津市著名的清真古寺。始建于清顺治元年(1664),嘉庆六年(1801)重修,翌年冬竣工。已有360余年历史。集中国宫殿式建筑和伊斯兰教建筑为一体,风格独特,其中礼拜殿建筑面积约有1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千人进行礼拜。历代“阿林”(学者)和“回儒”留下丰厚的宗教文化历史遗存。寺藏典籍中有两本袖珍本《古兰经》,一本8.5平方厘米,一本仅4平方厘米,精巧绝伦。
寺内悬挂有阿拉伯文和汉文经文匾额、经文抱柱楹联、经文望板、经文石刻匾额、经文转刻匾额、汉字砖刻匾额,汉字抱柱楹联、汉字砖刻匾额、汉字石刻匾额,汉字碑和一组砖刻。题赠者有清代醇亲王、礼亲王、肃亲王。此外还有清待御使、总督、举人等回族官员和学者,以及当时的社会贤达。是全国保存古传匾额楹联非常丰富的清真寺之一。这些匾额楹联颜、柳、欧、赵各体具备,十分珍贵,被学者赞为清代书法的展览厅,并构成其享誉国内外的一大亮点。
南寺:大寺南侧清真寺大街12号。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22)。主体建筑为抱厦坡脊殿顶结构,周围耸立着八个造型各异的楼亭,直插云天,巍峨壮观。““””时两次火灾,大部分古建筑焚毁。1985年市政府拨款近10万元修复了对厅、走廊等,1995年民办公助集资近100余万元新建大殿(可容纳800人),基本恢复了原貌。
新寺:大寺北侧大丰路2号。建于,阿拉伯式建筑风格。是原北寺、杨庄、洋楼、女寺的合建寺。占地7313平方米,建筑面积12499平方米。主体建筑三层16米。两端各建一座47米的帮克楼,沿梯可攀至顶楼,俯瞰周边全景。寺内院落面积700平方米,回廊环绕,迎面在1.6米高台上建礼拜大殿,殿高26.6米,殿内园顶最高端33米,局部二层,可供千人聚礼;院内南北两为错层建筑,靠大殿为一层,其它部位为二层,连接门楼处为三层,设各种专用厅房。南侧星级清真大饭店,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吃住兼备。百米伊斯兰风情街,展卖特色商品、工艺品等。
篇7:天津清真大寺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和大家介绍一下!
天津市清真大寺,又称天津清真寺。位于天津旧城西北角、红桥区针布街清真巷,是一座古色古香、雄伟壮观的建筑。天津清真大寺位于回族聚居区中心。
清真大寺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十八年曾进行扩建。嘉庆六年第二次扩建,据礼拜殿前厦悬挂《本原共溯》匾跋文记载“封翁石义广以寺狭且朽宜修,首先捐助,众乡老有余者捐资,不足者出力,兼有人力钱力并出者,莫不鼓舞从事,七年冬工程始竣”。以后,又进行多次续建工程。
天津清真大寺内悬挂有阿拉伯文和汉文经文匾额、经文抱柱楹联、经文望板、经文石刻匾额、经文转刻匾额、汉字砖刻匾额,汉字抱柱楹联、汉字砖刻匾额、汉字石刻匾额,汉字碑和一组砖刻。题赠者有清代醇亲王、礼亲王、肃亲王。此外还有清待御使、总督、举人等回族官员和学者,以及当时的社会贤达。是全国保存古传匾额楹联非常丰富的清真寺之一。这些匾额楹联颜、柳、欧、赵各体具备,十分珍贵,被学者赞为清代书法的展览厅,并构成其享誉国内外的一大亮点。
篇8:东关清真大寺导游词
我们坐上车经钟鼓楼来到回民居住区北院门。在鼓楼西北隅化觉巷有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伊斯兰教寺院——西安清真大寺。
我和爸爸妈妈买了三张门票便进去了。第一进院有一个古建木质大牌坊耸立在砖雕大照壁的对面,异角飞檐,斗拱层叠,楼顶琉璃覆盖,蔚为壮观。
大清真寺还有许多古代建筑。我看到有一个古代建筑的天花板上用木头雕刻着几朵精美的粉红色莲花,看起来栩栩如生。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这么精美的艺术品,他们真了不起。
我们又去了礼拜大殿。这时候,有三三两两的教徒,走进大殿准备做礼拜。普通的教徒穿青色衣服,一些地位较高的教徒戴的是金色的帽子。只见他们在进入大殿前都先把鞋脱了,我看见大殿的地上铺的全是席子。我还发现大殿的旁边有一个沐浴室。教徒们必须洗完澡才能做礼拜。我看见做礼拜的人,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朝气蓬勃的青年,还有小孩。
大殿里的人越来越多。这时,喇叭里传出一声很长的声音。礼拜开始了,教徒们都跪下了。我听见他们在念经,但是又听不清。听爸爸说,他们念的是《古兰经》。
我们看完他们做礼拜就出去吃饭了。
【西安清真大寺导游词】相关文章:
2.西安导游词
3.导游词西安
4.西安玉器导游词
5.西安古城墙导游词
6.西安兵马俑导游词
7.西安大雁塔导游词
8.西安的导游词
9.广德寺导游词
10.西安景点的导游词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