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2025-01-10 08:46:0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yyuandd”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篇1: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教学目标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3.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

(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三、课时安排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生思考师提示。

〖提示〗1.提示: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有大豆制品,如豆浆、豆腐、腐竹;奶类制品,如奶粉、酸奶、袋装奶;还有肉、蛋类食品,如烤肉、肉肠、鸡蛋,等等。

2.提示:有些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成分,如结构蛋白;有些蛋白质能够调节生命活动,如胰岛素;有些蛋白质有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载体的功能,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有些蛋白质有免疫功能,如人体内的抗体。

3.提示:因为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在人体内约有20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需要而不能自己合成的,必须从外界环境获得,如赖氨酸、苯丙氨酸等,它们被称为必需氨基酸。所以有些食品中要添加赖氨酸或苯丙氨酸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

〖板书〗一、氨基酸及其种类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思考与讨论〗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及板书〗

1.每个氨基酸都有氨基和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氨基酸”代表了氨基酸分子结构中主要的部分──氨基和羧基。

〖讲述〗先讲功能再讲结构。

〖板书〗二、蛋白质的功能

1.蛋白质一个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是作为生物体的`结构成分。(例如,细胞中的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和内质网等都是由不溶性蛋白质与脂质组成的。人和动物的肌肉等组织的主要成分也是蛋白质,如横纹肌中的球状蛋白,平滑肌中的胶原蛋白,毛、甲、角、壳、蹄中的角蛋白等。)

2.蛋白质的一个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是作为新陈代谢的催化剂──酶。(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相应的酶参与下进行的。)

3.有些蛋白质具有运动的功能。(例如,肌纤维中的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是肌肉收缩系统的必要成分,它们伴随着肌原纤维的收缩而产生运动。细菌的鞭毛或纤毛蛋白也能产生类似的活动。近年来发现,在非肌肉的运动系统中也普遍存在着运动蛋白。)

4.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的功能。例如,脊椎动物红细胞里的血红蛋白和无脊椎动物中的血蓝蛋白,在呼吸过程中都起着输送氧的作用。血液中的脂蛋白有运输脂质的作用。

5.蛋白质的又一个重要的功能是调节或控制细胞的生长、分化和遗传信息的表达。(如阻遏蛋白等。)

6.有些蛋白质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例如,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能参与血糖的代谢调节,降低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7.有些蛋白质可以作为受体,起接受和传递信息的作用。(例如,接受各种激素的受体蛋白,接受外界刺激的感觉蛋白(如味蕾上的味觉蛋白)等。)

8.有些蛋白质参与机体防御机能,如抗体。

(近年来,对于蛋白质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成果,例如,用蛋白质工程的方法制成在低温下保存半年的干扰素,用于微电子方面的蛋白质元件等。由此可见,人类对蛋白质的应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第一课时完。

〖板书〗三、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思考与讨论〗生思考师提示。

〖提示〗1.提示:氨基酸→二肽→三肽→……→多肽,一条多肽链盘曲折叠形成蛋白质,或几条多肽链折叠形成蛋白质。

2.提示:食物中的蛋白质要经过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肠蛋白酶、肠肽酶等多种水解酶的作用,才能分解为氨基酸。这些氨基酸进入细胞后,要形成二肽、三肽到多肽,由多肽构成人体的蛋白质。人体的蛋白质与食物中的蛋白质不一样,具有完成人体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

3.提示:10个氨基酸能够组成xx条互不相同的长链。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空间结构的不同是蛋白质多种多样的原因。

〖旁栏思考题〗

〖提示及板书〗n个氨基酸形成一条肽链时,脱掉n-1个水分子,形成n-1个肽键。同理,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时,脱掉n-m个水分子,形成n-m个肽键。

〖小结〗略

〖作业〗练习

〖提示〗基础题

1.(1)√;(2)√。

2.a。3.b。

拓展题

提示:红细胞中的蛋白质和心肌细胞中的蛋白质,其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都不同,它们的功能也不相同。

篇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生物教材必修1第2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内容。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这一节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1模块让学生从分子水平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其中蛋白质部分是个重点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节提到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以后学到载体蛋白、酶等知识都与蛋白质紧密相关。蛋白质种类繁多,功能多样,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学生从分子水平理解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举足轻重,同时也为学好必修2基因表达部分打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概括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通过氨基酸结构通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通过探讨氨基酸的缩合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家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

3、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题教学的重点:

①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②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的难点:

①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②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二、说学法:

通过讨论、观察对比、图文结合、思考以及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本节课内容。

三、说教法:

由于学生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细胞的分子组成又是微观的内容,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图解加强直观教学的直观性,增加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

四、说教学过程

首先利用图片展示“大头婴儿”,用图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联系身边的例子说说为什么有些食品需要添加氨基酸,还有哪些食品中含有蛋白质,且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有什么作用?让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讨论问题,从而导入研究课题。

通过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蛋白质和氨基酸都是生命活动所需要的重要物质,那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主动获得氨基酸结构知识,尝试写出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

向学生展示四种未见过的化学结构式,分组讨论哪些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设问:判断某分子是不是氨基酸的依据是什么?不同氨基酸分子的区别在哪儿?

介绍我国科学家在蛋白质工程方面的杰出贡献:‘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并展示结晶牛胰岛素的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阅读课文,完成“思考与讨论”。

讨论: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20种氨基酸能够形成多少种蛋白质?

学生活动:观察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阅读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的文字、图解、与同学交流看法,获得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知识。

让有代表性的学生表达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猜想蛋白质的种类?

提问:氨基酸结合之后生成的化合物是否还符合氨基酸结构通式,是不是一个氨基酸?

引导学生分析氨基酸缩合反应的关键部位。并分析二肽两端各有什么?

学生对号入座后会发现生成的化合物已经不是氨基酸,从而引出肽、二肽、多肽的内容。

总结学生讨论结果,用图解形式记录氨基酸与蛋白质的关系,说明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决定蛋白质的多样性。

提问:联系生活实际以及教材23页图2-7,说说蛋白质执行哪些功能呢?

引导学生观察、阅读蛋白质主要功能示例,归纳总结;最后师生共同探讨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有怎样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小结这堂课的内容,然后在练习中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连成网络。从而完成本课时教学内容。

五、板书设计及布置作业。

篇3:《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为人教版生物模块一分子与细胞中,第二章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上,深入了解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蛋白质,为以后学习学习核酸、酶和基因的表达奠定基础。因此,本节课在知识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按《教学大纲》的要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时间为1课时,授课内容包括氨基酸及其种类和蛋白质结构及其多样性。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本节课教学目标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概述出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过程与方法:

新教材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科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及其多样性。

难点: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二、【教学法】

教法:观察式、讨论式、归纳式、体验式是我这节课所选用的四种教学方式。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种学习方法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分别展示四幅图片,指出人们很早就对各种各样进行了大量探究实验,下面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去认识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二)逐层深入,突破新知

在本环节中,我分三个步骤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直观演示:

先给学生展示几幅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图,指出虽然蛋白质是多种多样的,通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发现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的,接着给学生展示科学家探究的成果:组成生物的二十种氨基酸,并让学生分析比较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对氨基酸这一抽象分子有了初步认识。

由于学生此之前并未学习过生物化学的相关知识,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是具有一定的困难,加上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是很强,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我做了如下处理:从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入手,去学习抽象微观的氨基酸分子。

在初中时,我们已经学习过甲烷、氨、乙酸。氨去掉一个氢,就变成了氨基(—NH2),乙酸中—COOH为羧基。(点击)这是甲烷的立体模型,中间是碳原子,周围是四个氢原子。如果我们用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分别去替换甲烷中任意两个氢原子,甲烷会变成什么样的化合物呢?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演示,学生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甲烷变成了甘氨酸。甘氨酸像甲烷一样拥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20思考与讨论,观察四种氨基酸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让同桌讨论交流并用不同颜色的笔将它们表示出来。通过学生的阅读、观察、对比,学生会归纳总结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氨基酸通式的理解,并归纳总结氨基酸结构特点。我展示两种化合物并设置以下2个问题进行引导:

含有氨基和羧基的一定是生物体的氨基酸吗?

氨基酸含有的氨基最少多少个,最多呢?羧基呢?

通过同桌讨论,学生可以总结出氨基酸结构的特点:

(1)、氨基和羧基都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每个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强调多余的存在R中。

(3)、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在学生归纳总结了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之后,我再引导学生以自己的身体构建氨基酸的结构模型,(我先在黑板上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然后引导学生和自身身体相比,磁铁分别代表氨基中的氢原子和羧基中的羟基)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氨基酸结构的理解。

这种直观演示、观察、讨论的方法不仅使学生主动获取了知识,也使学生学会归纳总结的方法。不仅突破了本节课第一个教学重难点,也为下面学习脱水缩合做好铺垫。

2、角色扮演:

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是本节课的第二个教学重难点。我采取以下策略突破: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本中脱水缩合内容,然后以flash演示脱水缩合的动态过程,加深学生的理解。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此设计问题串和游戏诱导学生思考操作,鼓励学生概括交流。

(1)、同排相邻的两个同学怎样模拟缩合成蛋白质?三个呢?

(2)、握手的位置相当于什么?同时还脱去了什么化合物?

(3)、三个同学模拟形成的化合物叫什么?四个呢?多个呢?

(4)、他们所连成的队伍可以称作什么?

通过游戏学生对二肽、多肽、肽链、肽键和脱水缩合这几个概念有了较深的理解。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氨基酸形成肽链过程中相关计算的理解,我引导学生做如下游戏:

请同桌两个同学站起来手拉手,问:两个氨基酸结合脱去多少分子水?形成的肽键有多少个?(都是1个。)如果是三个同学手拉手呢?肽键数和失去的水分子数有什么关系?(相等。)脱水数和氨基酸数和肽链数又是什么关系呢?同时让学生一个接一个拉手,学生可形象地进行观察,并容易得出结论。如果是两条肽链呢?脱水数和肽键数还相等吗?再找另一排三个同学一起加入游戏中。

通过形象直观的模拟,学生们非常容易归纳法总结出脱水数=肽键数=氨基酸总数—肽链数,并将抽象难懂的脱水缩合过程具体化,简单化。学生积极参与游戏,体验主动获取知识的快乐,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至于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则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和尝试,找出氨基酸如何才能组合出不同的蛋白质。因为是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品,学生们的想法不尽相同,当他们创作完成,我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并找出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的种类、氨基酸的数量、氨基酸的顺序)。课本上还提到了“空间结构”,什么是“空间结构”?通过展示肽链折叠图片,使学生们直观的感受到肽链还可以折叠,盘旋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通过游戏活动,学生亲身体验和领悟了氨基酸缩合成肽的方式,归纳总结了蛋白质的计算和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这种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得出结论的处理方式,是新课标的特点之一,也是落实探究型学习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

3、自主阅读

蛋白质的功能及其多样性,是本节课最后一个重难点。由于教材图文并茂,与生活紧密联系,该环节我设计为学生自主阅读,并设计连线题加以巩固。

通过自主阅读,学生们锻炼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实现了教学目标3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的承担者。并建立了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观点。

(三)课后反馈,学以致用

精选习题,及时巩固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在课堂最后再次展示板书设计,清晰显示出本节课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四、【教学反思】

通过设置一系列学生活动,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地位,探究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经验,更重要的是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的转变,这对学生的发展是终身受益的。以上就是我说课的所有内容,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篇4:《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说课稿

一、说教材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是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2章第2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前面第一节学习过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后,系统地学习的第一个化合物,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从课题上就能够看出蛋白质在功能上的重要性,而且也是为后续学习《遗传与进化》和《稳态与环境》打基础。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建立起生命是物质的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也是从进入高中阶段后更微观地去探究生命的重要开端。可以说本节课对学好生物学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说学情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还没有有机化学的基础,在生物里学习有机物有些难度。而且蛋白质是大分子有机物,在学生认识微观世界的同时还要清楚认识到有层次的区分,更是不小的难度。而且,此时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正在逐渐形成,但还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讲解这部分的时候要注重运用形象比喻的方式,以降低难度。

三、说教学目标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培养跨学科的分析综合能力;锻炼搜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培养与蛋白质相关的计算能力。

3、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认同生命是物质的,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五、说教法学法

我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问答、讨论、读书指导、角色扮演等。

六、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多媒体展示 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乳制品,并询问大家挑选乳制品的原则,引出营养成分表中蛋白质含量这个比较项,建议大家挑选蛋白质含量高的纯牛奶,提出为什么要摄取蛋白质这种营养物质,引出探究蛋白质功能的课题。

2、新课教学

带领同学们回顾初中学习过的,摄入的蛋白质必需经过消化成为小分子的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所以要从氨基酸去认识大分子的蛋白质。进而引出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通过大屏幕展示教材20页“思考与讨论”四种氨基酸的结构,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四种氨基酸的相同点与区别。教师纠错、总结,引出氨基酸的基本结构通式。

至此,氨基酸的正文部分就讲解完毕,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介绍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有关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部分的知识,告诉同学们不能挑食、健康减肥等生活常识。

接下来就到了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的部分——蛋白质的结构。在讲解之前,我将蛋白质比喻成珍珠项链,而氨基酸是项链上的珍珠,利用形象化的比喻将抽象的微观世界生动地呈现在学生们的眼前。展示教材21页的图2-4由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找同学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讲解“二肽”、“多肽”等相关概念,接着引出“串成项链”的方式——脱水缩合。

先是教师板演脱水缩合的过程,可以利用“酸碱中和”方便学生理解羧基和氨基之间的反应,然后利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请4位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氨基酸,右手代表氨基,左手代表羧基,演示脱水缩合的过程,提出一些相关的计算题供学生们思考。

脱水缩合是这部分的重难点,更是高考的重点知识,所以为了突出重点,我会提出几个问题共同学们思考、讨论。n个氨基酸形成一个肽链时,脱掉几个水分子?形成几个肽键?如果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呢?

清楚连接方式后,提出思考问题引出蛋白质的多样性。如果上述演习改变站位、人数、人员等等,结果又是如何?如果用20种不同字母分别代表20种氨基酸,写出由10个氨基酸组成的长链,可以写出多少条互不相同的长链。找同学回答问题,并且师生共同总结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由结构和功能相适应引出多种多样的蛋白质要承担多种多样的功能,这部分内容简单易学,我打算让同学们自主探究,阅读教材,小组讨论总结,最后由师生共同得出结论,以扣题——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以上是新授课程的全部过程。

3、课堂小结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

4、布置作业

作业部分我留了开放式的作业:查阅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历史资料和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相关资料,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学习。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包含了本节课的全部核心知识点,尤其是氨基酸的结构、脱水缩合的过程、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及其功能,以便学生抓住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这就是我的板书。

篇5:《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说课稿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位于人教版生物教材必修1第2章第2节较全面的介绍了蛋白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涉及的氨基酸及其种类,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蛋白质的功能等三部分知识。为后面学习载体蛋白、酶等知识也为必修2关于基因的表达部分奠定基础。物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蛋白质种类繁多,功能多样,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对理解细胞的结构基础有着重要作用。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为: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通过思考与讨论,找出氨基酸的共同特点,加深对氨基酸结构的理解。教材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形象、丰富的信息内容的同时,培养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确定了“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多肽链、蛋白质的过程。

难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二、说教法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由于学生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细胞的分子组成又是微观的内容,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图解、课件和游戏等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加强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

三、说学法

通过讨论、观察对比、图文结合、思考以及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本节课内容。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前准备。

因为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和功能,是以往没有接触过的,所以课前布置预习是有必要的,通过预习学生能对这一节的知识有部分了解,同时会遇到一些问题,使他们对进一步认识蛋白质产生兴趣,但是要给出一定的题目,否则学生预习的质量不高或者不预习。我的题目是:以课本P20上给出的四种氨基酸画出氨基酸形成多肽链的图形。这一个题目比较明确的提出了这一节知识的重点。

第二,导入新课。

提供素材:20xx年阜阳市出现全国有名的事件——“大头娃娃”,案件中多名儿童因食用劣质奶粉,婴儿出现四肢短小、身体瘦弱、头部浮肿甚至死亡等症状。劣质奶粉除生产过程中毫无卫生可言,就是蛋白质含量极为低下;20xx年又出现“三鹿”奶粉事件,也是因蛋白质含量及其低下,引起婴幼儿出现病症。

提问:这件事说明了什么问题,蛋白质对我们的成长重不重要?

评价学生回答,

那我们今天就来深入地学习一下什么是蛋白质,引出本节课的标题: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第三,学习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指导学生阅读P20的思考讨论,找出四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请一位学生上讲台,伸开双手,两脚并拢,面向同学演示,如果我们人体来表示氨基酸,左手是氨基,右手是羧基,头是一个氢原子,下肢则是R基团。然后要求同学们把教材上的四种氨基酸上的R基团标示出来。检查一下。再请一位同学总结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通过课堂的模拟,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第四,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

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及有关计算,是教学一个难点。同样利用学生的动作模拟过程(或使用课件)帮助学生进行学习。

要求四位同学分别代表P20的四种氨基酸。准备三条有水的湿巾,要求学生相互握手的那一只手拿着,当一个学生手握着他的手,用力将纸巾中的水挤出,表示脱水过程。

提问:反应过程有什么产生?原来的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形成了什么?

再请三位同学上来排成一排问:这样能得到多少个水,如果排成两排呢?

顺便提出一个更高的思考题:如果n个氨基酸形成了一个环状的分子,脱去多少个水分子,形成多少个肽键呢?

通过现象直观的模拟,问题的层层深入,学生更有兴趣,非常容易地就掌握计算方法和规律。

结合课件上的练习,分析两个例题。

第五,蛋白质的功能。

蛋白质功能具有多样性,由学生对照教材,进行总结。

为什么蛋白质有那么多功能呢?根据我们已有的经验可知道:结构决定功能。

再要求刚才的那四个同学上了组合多肽链。以不同位置组合,就会形成很多种多肽链,进而形成很多种蛋白质。每一种蛋白质都有其特定的功能,所以蛋白质具有多样性,其功能也具有多样性。

第六,总结。

蛋白质是细胞和生物体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多样性是形形色色生物和绚丽多彩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五、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针对知识点比较微观抽象,知识点也较难理解的情况,重视利用“形象教学法”帮助学生理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对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要更多与日常生活、现代相关科学相联系,了解蛋白质的应用价值,给学生提供教学拓展的空间。综合来看,要学生感到心情愉悦,思维才能活跃,这样才能接收新知识,让他们有不断深入学习的愿望,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六、板书设计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蛋白质的化学元素组成:

1、都含C、H、O、N很多含P、S,少数还含Fe、Cu、Mn、I、Zn等。

二、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

1、种类:大约有20种。

2、结构通式:

3、结构特点:

三、蛋白质的结构:氨基酸连接方式

四、蛋白质的主要功能(具有多样性)

篇6:《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生物教材必修1第2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内容。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这一节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1模块让学生从分子水平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其中蛋白质部分是重点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节提到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以后学到载体蛋白、酶等知识都与蛋白质紧密相关。蛋白质种类繁多,功能多样,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学生从分子水平理解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举足轻重,同时也为学好必修2基因表达部分打基础。

2、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⑵能力目标:通过氨基酸结构通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通过探讨氨基酸的缩合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家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实例,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⑴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⑵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难点:⑴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⑵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二、说学法

通过快速阅读、组织讨论、观察对比、图文结合、思考以及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本节课内容。

三、说教法

本堂课采用“提出问题—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1、通过“问题探讨”、“思考讨论”的表达交流活动,使学生获取有关蛋白质和氨基酸结构的知识。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蛋白质的功能。

3、利用“科学史话”、“科学前沿”的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由于学生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细胞的分子组成又是微观的内容,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图解和flash动画演示等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加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

四、说教学过程

1、利用问题探讨引入课题

首先展示“大头婴儿”图片及相关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联系身边的例子说说为什么有些食品需要添加氨基酸,还有哪些食品中含有蛋白质,且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有什么作用?让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讨论

问题,从而导入研究课题。

通过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蛋白质和氨基酸都是生命活动所需要的重要物质,那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2、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主动获得氨基酸结构知识,尝试写出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

向学生展示四种未见过的化学结构式,分组讨论哪些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问题1:判断某分子是不是氨基酸的依据是什么?

问题2:不同氨基酸分子的区别在哪儿?

演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的flash动画,认识的结构特点,并由学生归纳、教师总结。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蛋白质工程方面的杰出贡献: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并展示结晶牛胰岛素的图片。

4、引导学生观察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阅读课文,完成“思考与讨论”。

讨论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

讨论2:20种氨基酸能够形成多少种蛋白质?

学生活动:观察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阅读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的文字、图解、与同学交流看法,获得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知识。

让有代表性的学生表达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猜想蛋白质的种类?

5、演示《缩合反应》的flash动画并提问。

问题1:氨基酸结合之后生成的化合物是否还符合氨基酸结构通式,是不是一个氨基酸?

问题2:引导学生分析氨基酸缩合反应的关键部位。并分析二肽两端各有什么?

学生对号入座后会发现生成的化合物已经不是氨基酸,从而引出肽、二肽、多肽的内容。

总结学生讨论结果,用图解形式记录氨基酸与蛋白质的关系,说明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决定蛋白质的多样性。

6、提问:联系生活实际以及教材23页图2-7,说说蛋白质执行哪些功能呢?引导学生观察、阅读蛋白质主要功能示例,归纳总结。

最后师生共同探讨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有怎样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小结这堂课的内容,然后在练习中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连成网络。从而完成本课时教学内容。

五、板书设计及布臵作业

(略)。

篇7:《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确立依据

(一)课程标准要求及解读

⑴课程标准要求

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⑵课程标准解读

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概述”,属于知识性目标动词的理解水平。即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之后,能准确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举例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阐明蛋白质的结构及功能多样性的原因,进行简单的有关蛋白质的计算。

(二)教材分析

1.地位及作用

蛋白质的结构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本章的难点,可通过学生讨论收集的食物和营养保健品的说明书,认识蛋白质的重要性及作用,并激发学生探究蛋白质结构的兴趣。

关于蛋白质的结构利用分层教学的方法,遵循元素──氨基酸──二肽──多肽──蛋白质这些结构层次来认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20种氨基酸虽然结构不同,但是有共同的结构特征。教科书没有直接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而是让学生观察4种氨基酸的结构,通过思考与讨论,找出氨基酸结构的共同特点,加深对氨基酸结构的理解。这种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得出结论的处理方式,是新教材比原教材改进的特点之一,是落实探究性学习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时,要注意讲清脱水缩合、肽键、二肽和多肽的概念。关于形成的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及形成的化合物的名称可用表格让学生比较理解记忆。

讲述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时要指出其原因及与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和排列顺序的关系,从而体现出蛋白质的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关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教材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形象、丰富的信息内容的同时,培养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的诞生,是我国科学家在生物学史上创造的奇迹。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的又一项大规模的国际性科技工程,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领衔国际重大科研协作计划。科学史话和科学前沿分别介绍了这两项重大科研成果,让学生在了解与蛋白质研究有关的科学史和前沿进展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另外,在教学中可通过鼓励性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利用图片、投影和教材中的示意图帮助学生分析,让学生理解难点和重点内容;设计恰当的评价习题,让学生在参与中理解多肽形成过程中的数量关系。

2.不同版本教材比较

人教版与地图板相比,每一知识点都是通过问题探讨得出结论,这样的编排,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及其形成蛋白质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3.蛋白质的`功能及功能多样性的实例。

【教学难点】

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本节的难点。

(三)学情分析

通过初中生物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经过消化,成为各种氨基酸以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氨基酸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各种氨基酸又是如何形成各种各样的蛋白质,就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 对蛋白质的某些具体功能能举例说明,用一句话概括总结出蛋白质的功能。

2.基本单位:氨基酸

①认真阅读课本P21,能顺利默写出几个特定基团的名称及结构简式。

②认真比较课件上的几种氨基酸,能准确描述它们的共性;同时说出它们的差异性是由谁来体现的。

③学生自己总结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2.氨基酸的结合

认真观察课件中两个氨基酸相互结合的过程,说出氨基酸相互结合方式的名称, H2O中各种元素的来源、连接氨基酸的化学键名称、简式、生成物-肽的命名原则。

第二课时:

1.认真分析实例,总结出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并能在具体问题中应用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总结蛋白质的有关计算规律,并能在具体的题目中灵活应用。

3.构建第二节的知识网络,同学间相互交流。

三、评价设计

第一课时:

1.蛋白质的功能评价:同位抽背,每位学生都能熟练回答。

2.基本单位:氨基酸的评价①.学生在练习本上快速、准确的写出几种特定基团的名称及结构简式

②. 教师提问,学生熟练解答出氨基酸的结构共性,习题巩固

③. 学生在练习本上快速、准确的写出氨基酸结构通式,同位检查习题巩固,

3.氨基酸的结合的评价①. 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反应方程式、连接氨基酸的化学键名称、简式,同位抽

背H2O中各种元素的来源,习题巩固

②. 学生对脱水缩合产物准确命名,在习题中能初步完成相关的计算。

第二课时:

1. 教师提问,学生熟练解答出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2. 在习题中能初步完成相关的计算。习题巩固

【跟踪练习二】

四、教学方法

自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点拨引领、探究式学习

篇8:《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反思

教了什么

第一节提到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以后学到载体蛋白、酶等知识都与蛋白质紧密相关。蛋白质种类繁多,功能多样,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这一节内容分为氨基酸及其种类、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蛋白质的功能三部分。

重点:①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②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①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②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怎么教的

1. 创设情境,给出生活中常见的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蛋白质学习状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利用图解让学生自己总结氨基酸的结构和蛋白质的功能

3. 利用多媒体动态课件来帮助学生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和多肽的形成

4. 讲授法来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关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将结合图文并茂的教材,拟采用多媒体模拟氨基酸脱水缩合和让课堂小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形象、丰富的信息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材通过问题探究、思考讨论、与生活的联系等环节结合图文形式来完成,这种安排符合学生思维发展过程DD问题探究中“你能说出多少种含蛋白的食物”,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大的学习动力,并且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思考讨论中“总结氨基酸的共同特点”使学生成为主体,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生活的联系中“鸡蛋中蛋白质的变性”,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一些抽象问题具体化,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相关文章:

1.《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

2.选修3第二章第2节《分子的立体结构》教案

3.生命的追逐者作文800字

4.第5课.《再塑生命》教案

5.蛋白质含量(教科书第69页)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6.四年级第5单元作文:热爱生命

7.第52个地球日活动策划

8.生命之水活动总结

9.学院花费者权益日活动总结

10.第30个“世界无烟日”活动总结

下载word文档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