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想要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修炼自己
“wqr2002”投稿了6篇俞敏洪:想要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修炼自己,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俞敏洪:想要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修炼自己,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
篇1:俞敏洪:想要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修炼自己
企业家要勇于改变和改造自己
在互联网时代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事情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北大人在做实事。黄怒波师兄是属于不使用互联网,而又最有互联网思维的人。他不用微信,也不用短信,但是他真正抓住了企业变革的机会。今天一天到晚在谈互联网,也一天到晚在谈颠覆,最重要的是企业家个人的能力,从内心拥抱变化,在变化中间寻找机会的能力是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最根本的保证。
诺基亚为什么会倒闭,柯达为什么会倒闭,其实理由非常简单,这些公司到最后都是职业经理人出了问题。诺基亚的致命一击是雇佣了微软的人当CEO,错误地放弃了塞班系统,没有用安卓,用了微软,最后把诺基亚给整死了。并不是说他们没有思维,而是这些企业老总和职业经理人,对企业不负最终的责任。陈东升讲得那么自信,拥抱互联网一点犹豫都没有,因为那个就是他的,泰康人寿没了,他的命也没了。职业经理人是公司没了,但是他的工资拿到了,所以这就是二者的区别。所以,我不会把新东方交给别人。
不管时代怎么变迁,技术怎么变迁,移动互联带来这种商业颠覆的模式会改变某种商业的形态。每个人想要取得成功,最重要的还是修炼自己,把自己修炼成了,你就把企业,或者把你做的事业给修炼成了。在中国的各个群体中,我最佩服的就是企业家,因为这些企业家每时每刻都在接受新思想、新思维、新挑战,并且勇于改变和改造自己。你会看到政府官员有的时候会落后,你会看到老百姓会落后,你会看到在公司中层管理干部和员工会落后。如果说有一个群体,这个人群不能落后,那这个群体就是企业家群体,因为他们不仅仅在寻求变化,而且他们必须把自己的企业、事业和个人放在变化前面来考虑。在变局产生之前,就必须布好局。
他们还必须具备非常敏锐的判断能力,要能够立得住、站得定、坐得稳,这个是很难的。大概在6、7年以前,我们一帮企业家在一起吃饭,马云和王健林有一次对话,当时王健林要做万达影院,马云建议王健林,“你别做影院,所有的电影一放在网上都能拿到,家庭影院的兴起,家庭的屏幕和音响不比电影院差”。然而看看今天影院的收入,随便一部烂电影都有几个亿的票房。小马在这个判断上也出了一些问题,而王健林的判断很正确。当时王总只说了一句话,“小马哥,你能想象两个人谈恋爱,在家里看电影,坐在家里,父母看着他们的场景吗?”这就是商业的判断。不管是刚才的陈东升,还是俞敏洪,都曾被无数的人的挑战和颠覆过。底到,喊出要颠覆新东方的有40多家,还有一家是号称三个月把新东方颠覆。现在我还站在这,而那家公司不知道到哪里去了。颠覆没有那么容易,但一定要有颠覆性的思维。
四年前,我开着一辆中巴去旅行,途经一个特别漂亮的山包,山包下面围着一道铁丝网,我想去看看草原的壮观景象,围着是牧民的领地,进去了之后,这里的牧民很野,说一枪把你崩了。我爬到山岭上去了,结果发现蓝天白云,到处牛羊满山坡,大家看着没事,一下子全跑上去了。说明这个铁丝网不是为了挡你的,却被你看成了挡你的。
我再讲一个故事,马云为什么把阿里巴巴做得这么大,新东方为什么做得这么响,原因是我们对自己的自信度不一样。我跟马云有很多相似的经历,我们两个人都学外语的,都是高考考了三年,我考上北大的本科,他考上杭州师范学院的专科,他们马上就明白,这两个人不仅仅是长相的差别,而且还有智商上的差别。我讲马云比我厉害的地方,他进了杭州师范学院很痛苦,找不出一个比他难看的。之后他给自己定了一些非常高的标准,要求专科变成本科,变成校学生会的主席,要跟学校的美女谈恋爱,这三件事情在北大看来是没法实现的,而他在大学四年全部实现了。
我在北大整整自卑了七年,五年没追过任何女孩子,只有一个理由,我做了也是失败,反而丢了我的面子。我去参加学生会竞选,根本竞选不过别人,被女人拒绝,我干脆不做,你不知道我失败了。关键是你不做,这个世界跟你无缘,我在大学整整个五年,加上在北大当老师的两年,七年时候没有参加过恋爱,没想到我追第一个女孩子就追成了,有追女孩的能力。我第一次创业就是新东方,就做成了,当你的能力被自己否定的时候,你在这个世界上是做不出事情来的。马云尽管没有能力,但是不否定自己。因为不否定自己,所以就变得越来越有能力,变得越来越有能力,你就会叠加自己的自信,觉得自己就能把事情做成,所以我常常说我非常后悔我一次把新东方做成了,我没有勇气第二次创业,马云做阿里巴巴已经是他第五次创业,他依然就相信自己把事情做成,结果阿里巴巴做成了,市值比新东方高400倍。
篇2:俞敏洪:想要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修炼自己
抓住“痛点”,别被表象迷惑
你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必须从思维本质上改变自己。有的时候你追求高大上,把理发师改成非常洋气的名字,有一个顾客去理发,说你需要麦克老师,还是杰克老师给你理发,理发的说就叫杰克老师,呼叫了十几次都没有任何理应,结果说李二蛋你出来,结果有人出来了。李二蛋从内心深处不认可自己是杰克老师,你内心深处必须认为我就是那个人,你所谓自己是将军才能当将军,这是一个概念。我们有多少从内心深处要干这个事情,就是要领导这个产业发展的人,不管我现在的机构多小。我自己可以定位我就必须变成中国民办教育产业的领路人,我发现自己走对了路子。原来我一直认为是培训的个体户,我就去敢于把徐小平领回来,一起跟他们赚钱做培训机构,我们组合在一起就能做成中国最大的教育集团。你把自己定起来了,你就会改变了。如果陈东升卖保险,一定是保险推销员,尽管长得比较英俊,可能卖得多一点。所以你要先给自己定位,你内心深处真的相信我就是杰克老师,我不是李二蛋。我跟马云同时开的外语培训班,第一班13个人,三年以后变成了三千个学生,马云第一期班20个人,三年之后还是20个人,但是他厉害在什么地方,阿里巴巴18罗汉,还有八个来自这个班。用人能力和挖掘人的潜力能力马云很厉害。
后来我终于相信自己还是有点能耐的,所谓的客户痛点,要引起客户的注意,核心就是我们有可能会被客户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掉,但要搞清楚客户到底需要什么。我读过这样一个故事,说50年代的女人喜欢工人,60年代是喜欢军人,70年代是喜欢读书人,80人喜欢诗人,90年代是喜欢富人,证明这个世界上女人是多变的,男人是专一的,而男人自始至终只喜欢漂亮的女人。其实女人比男人更加专一,在工人、诗人、军人、富人的背后有一个核心点,这个核心点就是在那个时代,这个身份代表的人是表示了男人的成功身份,女人其实跟男人相比更加专注,因为他们只追求有社会地位的成功男人。在男人心目中漂亮有不同的标准,这个就叫客户痛点,你不要从表面上去看客户需要什么,你要内心分析针对的客户群体是什么,然后为他们服务好。
我认为三星是必然会失败的,我当了三星五年的忠实用户,最后发现没有一款手机是我身份的象征。当任正非把mate7手机送给我的时候,我觉得这不光是身份的象征,这是民族产业的骄傲。建立粉丝经济,不是什么客户都抓,抓你能抓住的。马云为什么能找到女朋友,难道是因为他长得难看,当然不是,是因为我没有在大学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有身份的人。你不给自己打上身份的标签,你就不可能引起别人的关注。
你光跟客户说,我的产品好是不管用的,你的产品好一定是基础,产品必须好,这是前提,如果产品不好,什么都别说,但是产品好了,依然要有另类销售模式才行。我刚才讲到的一百天,完全是一个非盈利的,甚至要赔钱的。居然在这两个月里给新东方所有的产品带来了5%增量的销售,你就会发现这两个东西之间是有关联的。着火和救命是有重要的关联,关键喊哪个能救你的命。
真正的敌人不在你的名单上
在这样一个跨界的时代,光努力是不管用的,必须要动用你的智慧。现在讲互联网+,还是O2O,已经不管用了,讲颠覆也不管用了,因为颠覆是自然发生的,互联网+和O2O业务,不管是教育产业,还是养猪产业,都是一模一样,我们全都在做。我们要做的是在被别人颠覆以前,我们就把自己的商业模式颠覆掉。真正是你敌人的人,根本就不在你敌人的名单上,做教育在我名单上的人,颠覆新东方的可能性不大,陈东升可能把新东方颠覆是有可能的,凡是买泰康人寿的人,所有教育都免费,我可能就没了,他免费不会没有的,他有背后强大的保险在支撑。把钱存在泰康,十年以后可以拿到10万元,他可以做到的,他跨到银行业,跨界思维肯定不在你那个领域中间。银行被卖零售的人颠覆了,他根本搞不清楚跟银行相关的,余额宝很快被陈东升给颠覆掉,因为更加容易收到,在这里存钱比在余额宝上存钱很多。
企业家要静下心来想哪个方面我们可以自己颠覆自己,哪些方面不要急于颠覆自己。在去年的时候,新东方就开会讨论,我们要干脆把线下全部关掉,全部转到线上,后来我说这件事情还不能随便做,教育从本质来说如何能让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我跟王健林一样的思维,到电影院去不是为了看电影,有的时候到教室里来也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些初中生和高中生在自己的学校里,男女之间的关系很紧张,必须偷偷摸摸。而在新东方培训班,中学生异性的交往非常活跃,有愿望互相交往。在新东方教室里的中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在自己班级学习效率要好,他们因为在这个班里都是不同学校来的,互相没有背景上的牵扯,交往比较活跃,由于这样一种轻松环境,学生反而学习更好了,这里面带有体验色彩。所以我觉得任何变化都要根据你对自己产业深入的了解,和对自己客户群体的深入了解来变革,而不能听别人一说,你就变了。
先要理解生意的本质,你才能开始做生意。我最喜欢《阿甘正传》里的一句词,“我知道我不聪明,但是我却知道爱在什么地方”。当你爱你的事业,当你爱你自己的生命,当你愿意把你的生命和事业结合起来的时候,我相信一定会无往而不胜,商业模式是任何时候可以学习的,但是爱却来自于你的内心。谢谢大家!
篇3:俞敏洪谈创业之道:修炼自己
在中国的各个群体中,如果说有一个群体最不能落后,那就是企业家。
企业家每时每刻都在接受新思维、新挑战,并且要勇于改变和改造自己。他们不仅仅在寻求变化,而且必须把自己的企业、事业及自身放在变化面前考虑,在变局产生之前就必须布好局。
作为企业家,还必须具备非常敏锐的判断能力,要立得住、坐得稳,这是很难的。数年前,我们一帮企业家在一起吃饭,马云和王健林有一次对话。当时王健林要做万达影院,马云建议王健林:“你别做影院,所有的电影一放到网上大家都能看到,随着家庭影院的兴起,家庭的屏幕和音响不比电影院的差。”然而,看看今天万达影院的收入,马云在这个判断上出了一些问题,而王健林的判断很正确。当时王总只说了一句话:“小马哥,你能想象两个人谈恋爱,在家里看电影,父母看着他们的场景吗?”这就是商业判断。
阿里巴巴为什么做得这么大,新东方为什么做得这么小?原因是我和马云的自信度不一样。我跟马云有很多相似的经历,我们两个人都是学外语的,都是高考考了3年,第3年才考上的,我考上北大的本科,他考上杭州师范学院的专科。大家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人不仅仅有长相上的差别,而且还有智商上的差别。
但马云比我厉害的地方是,他给自己定了一些非常高的标准:要从专科变成本科,要成为校学生会主席,要跟学校的校花谈一场恋爱。
这三条标准在我进入北大后看来,都是没法实现的,结果他在大学四年里全部实现了。
我在北大整整自卑了7年,没追过任何女孩子,没参加过任何学术活动,只有一个理由,就是我觉得自己做了也是失败,反而丢了面子。我干脆不去做,别人也就不知道我失败了。
关键是如果你不做,这个世界就跟你无缘。
我身上有没有谈恋爱的能力呢?一定有,我第一次追女孩就追成了。我有没有做事情的能力呢?有,我第一次创业就是做新东方,就做成了。
因此,当你的能力被自己否定掉的时候,你在这个世界上是做不出事情来的。
所以我常常说,我非常庆幸我一次就把新东方做成了,要是做不成的话,我没有勇气第二次创业。
马云做阿里巴巴已经是他第五次创业了,他依然相信自己能把事情做成,结果阿里巴巴做成了。另外,阿里巴巴比新东方晚了8年到美国去上市,但是市值比新东方高了几十倍。
篇4:俞敏洪
俞敏洪(1962年10月15日- ),新东方创始人,著名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人。曾担任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全国青联常委等社会职务。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从北大辞职,进入民办教育领域,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现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等职。被媒体评为最具升值潜力的十大企业新星之一,20世纪影响中国的25位企业家之一。
目录成长经历主要著作个人荣誉社会活动收缩展开成长经历高中故事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了。第二年5月份,因邻村一个女孩高中退学回家,俞敏洪在母亲的帮助下进入高中读书,由于在家耽误了将近一年时间,在我进入高中的时候,高一马上就结束了,而当时高中一共就两年,所以,俞敏洪实际上只读了一年高中。进入高中以后,我的成绩一直落在班里其他同学的后面。读了一年后,老师要求大家全部参加高考,因为自己对于学习的热爱,所以尽管只读了一年高中,俞敏洪也就和大家一起报名参加高考。 三次高考 第一次:复习了10个月左右的高中课程之后,俞敏洪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当时的录取分数其实很低,他报考的常熟市地区师专外语录取分数线是38分,俞敏洪的英语却只考了33分,别的几门也不理想。 第二次:高考失利之后,俞敏洪没有特别失望,家里人也没有给他什么压力,反正不行就在农村干活。俞敏洪在家里开手扶拖拉机,插秧,割稻,后来去大队初中当了代课老师。1979年,俞敏洪再次参加高考,他的总分过了录取分数线,但英语只考了55分,而常熟师专的录取分数线变成了60分,结果再度落榜。 第三次:1980年的高考开始了,英语考试时间是两个小时,俞敏洪仅仅用了40分钟就交了卷。俞敏洪的英语老师大怒,迎面抽了俞敏洪一耳光,说你一个人有希望考上北大,结果你自己给毁了。他认为俞敏洪这么快就交卷,肯定没有考好。但是,俞敏洪确实只需要40分钟。 分数出来以后,俞敏洪的英语是95分,总分387分。当年,北大的录取分数线是380分。填志愿的时候,老师对俞敏洪说,如果你想上北大,语文一定要及格,不然北大不会要你,但俞敏洪的语文是58分。俞敏洪不敢下笔填北大,还是老师帮他填的志愿。 8月底,俞敏洪的同学们几乎都拿到了录取通知书,他却什么也没收到。按常规,北大是第一个发录取通知的,老师就说俞敏洪大概没戏了。这时候,俞敏洪真的特别难受。有一天俞敏洪和妈妈在地里种菜,大队的人找到俞敏洪说县里有电话来。 俞敏洪急忙跑过去,县教育局长对俞敏洪说你的录取通知下来了。俞敏洪问他是哪个学校,他故意说自己不知道。俞敏洪拿到通知书一看是北京大学,当时就乐疯了,和两个考上大学的同学一起,像范进中举一样跑到马路中间又蹦又跳,连大卡车都停下来了。
北大经历
在北大,俞敏洪是全班惟一从农村来的学生,开始不会讲普通话,结果从A班调到较差的C班。在多数人眼里,俞敏洪属于沉默寡言被别人冷落的后进生,别人津津乐道的爱情对他来说却完全真空。“北大5年,没有一个女孩子爱我。”他说。因此,孤独、耐心、坚韧……所有磨练人的品性他都一一具备了。他说对爱情的饥渴使他“见到任何一个女孩都想扑上去”。显然是夸张之说,但依然贴切地描述了他那时的心境。 在北大的四年里,俞敏洪把每天的时间都放在读各种各样的文学、哲学、社会科学和其他一些我能读懂的自然科学著作上。四年毕业的时候,我读了大量的书,英语书反而成了其次的东西。所以俞敏洪在北大的四年,英语学得非常糟糕。分班时,50个同学分成三个班,因为我的英语考试分数不错,就被分到了a班,一个月后,我就被调到了c班。c班叫做“语音语调及听力障碍班”。大三的一场肺结核使我休学一年。 1985年从北京大学毕业,留校任外语系教师。大学毕业时,俞敏洪的成绩依然排在全班最后几名。但是,当时他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心态。俞敏洪知道我在聪明上比不过同学,但是俞敏洪有一种能力,就是持续不断地努力。在任教期间,俞敏洪第一次爱情邂逅了爱情,据其本人回忆,那是1986年3月26日的晚上9点,那时他的身份是北大一名英语教师。 由于在外做培训惹怒了学校,当时北大给了他个处分。他觉得呆下去没有意思,只好选择了离开。那时是在1991年底,他即将迈向而立之年,走出北大成了人生的分水岭。 “北大踹了我一脚。当时我充满了怨恨,现在充满了感激。”俞敏洪说,“如果一直混下去,现在可能是北大英语系的一个副教授。” 这些幸运和不幸,都在北大降临于他。但俞敏洪并没有就此消沉,也没有逆来顺受,而是毅然选择离开。这就是北大精神,这就是北大精神造就的“叛逆”。
创业之路
创业的痛苦 第一个痛苦是自己两次遭遇绑架,险些被撕票; 第二个痛苦是自己在没有成功之前,天天遭受着悍妻的折磨; 第三个痛苦是遭遇了不讲情理的学校领导,最终愤然辞职,忍受着失业的痛苦; 第四个痛苦是请来了王强、徐小平这两个老哥们,不曾料想权力日渐被架空,真是“引狼入室”; 第五个痛苦是领导着一个只会谈论尼采哲学、动辄大喊大叫的董事会,活活吓跑了拎着几千万现金想来投资的养猪老板,痛失一笔庞大的资金; 第六个痛苦是十分后悔将新东方上市,但如今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 创业缘起 妻子的唠叨: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俞敏洪把他弃教从商的决定,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妻子没完没了的唠叨。他以自己那种特有的坦白说道:“我的一些朋友挣到了更多的钱,我妻子希望我也能更成功。她觉得,与他们相比,我是个失败者。”于是俞敏洪奋起迎接挑战,创建了新东方学校,并将其打造为中国最大的民营教育公司,在34个城市建立了英语学校和其它学习中心。在一个财政年度,有100多万学生入学,将新东方的收入推高了36%,达到逾10亿元人民币(合1.36亿美元)。 未获美国大学奖学金:俞敏洪也表示,之所以创办新东方,也是由于他没能获得美国大学的奖学金。为了筹到足够的钱让自己去美国留学,俞敏洪干起了业余语言家教,同时还在北京大学教授英语。最终,他放弃了这种两班倒的.工作方式,因为他意识到,要花5年多才能筹到去美国的学费。 创业经过 在好不容易疏通关系,获得了一张开办私人学校的许可证后,1993年11月,他在北京的首家新东方学校向13名学生敞开了大门。 此举最终使俞敏洪得以成行美国。但他目的地是纽约证交所,而不是一所大学。自从在纽约证交所进行首次公开发行以来,新东方的市值已升至逾20亿美元。经过配售后,俞敏洪现持有新东方25%的股权,同时通过其它员工和同事持有的股份保留着投票控制权。 坐拥约2亿美元的资金,俞敏洪决心在全国各地开办更多学校,并将业务范围拓展至语言培训以外,新东方很快将增设数学课程。他希望提高新东方的市场份额。中国的语言培训业市场规模为30亿美元,较为割裂,新东方所占的市场份额约为5%。
接掌民办大学
10月9日,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正式向外界公布,已接手一所民办大学耿丹学院,并担任理事长。俞敏洪早在就已成为耿丹学院理事会成员。208月6日上午,耿丹学院召开理事换届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耿丹学院理事会,全体理事一致推选俞敏洪理事担任理事长。
主要著作俞敏洪的教育不仅赋予了其事业的基础,而且还使他成为一名多产作家。在他写的10本书中,有一些已经登上了中国的畅销书榜,其中包括被译成英文的励志著作《永不言败》(TheRelentlessPursuitofSuccess)。 俞敏洪学习类著作《GRE词汇精选》(学生称为“红宝书”) 《GRE词汇逆序小辞典》 《英语词根词缀记忆大全》 《英语词汇速记大全》系列 《英语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 《英语现代文背诵篇章》 《生而为赢》 俞敏洪励志类著作《永不言败》 《生命如一泓清水》 《挺立在孤独、失败与屈辱的废墟上》 《从容一生》 《大河奔流的精神》 《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
个人荣誉年份 荣誉 获评CCTV年度经济人物 获“中国最具魅力校长”称号 入围《福布斯》世界富豪榜 被评为20世纪影响中国的25位企业家之一、《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排行榜第45位、以54亿元财富位列胡润百富榜第288位 入围胡润全球富豪榜
社会活动开展讲座
参与节目
综艺 209月23日,俞敏洪、徐小平亮相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并现场与主持人汪涵畅谈人生故事,妙语连珠; 2013年6月份上央视《开讲啦》,与学生们谈梦想背后还需奋斗。 脱口秀 月,俞敏洪参加了由李咏主持的脱口秀节目《咏乐汇》,系《咏乐汇》开播以来第一位嘉宾。
篇5:俞敏洪演讲:想要成功,最重要的是修炼自己
摘录:你只有克服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改变自己必须从思维的本质上来改变。当你要拥抱变化的时候,你的内心深处必须认为我就是那个人。
想要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修炼自己
现在一天到晚在谈互联网+,也一天到晚谈颠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能力,从内心拥抱变化,并且在变化中间寻找机会。这是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最根本的保证。
1、想要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修炼自己
说到底不管时代怎么变迁,技术怎么变迁,移动互联带来的这种商业颠覆的模式,多少会改变某种商业的形态。每个人想要取得成功,最重要的还是修炼自己,把自己修炼成了,你就把企业或者把你做的事业给修炼成了。
在中国的人群中间,我最佩服的就是企业家。理由非常简单,因为这些企业家每时每刻都在接受新思想、新思维、新挑战,并且勇于改变和改造自己。因为他们不仅仅在寻求变化,他们必须把自己的企业事业和个人放在变化前面来考虑。在变局产生之前,就必须布好局。
另外,他们还必须具备非常敏锐的判断能力,要能够立得住,站得定,坐得稳,这个是很难的。七年以前,马云和王健林有一段对话。王健林当时要做万达影院,马云建议王健林别做影院,所有的电影一放在网上就能查到,中国盗版又那么猖獗。家庭影院兴起,家庭的屏幕和音响根本就不比电影院的差,你做万达影院肯定死路一条。当时我记得王健林只说了一句话,说小马哥,你能想象两个年轻人谈恋爱,在家里看电影,父母坐在他们后面一起看的场景吗?其实这就是商业的判断。
2、颠覆不那么容易,一定要有颠覆性思维
不管是刚才的陈春花还是陈东升,还有站在这里的俞敏洪,都曾经被无数的人挑战和颠覆过。有人说要把泰康人寿颠覆掉,也有很多人说要把新东方颠覆掉。13年底到一年的时间,喊出颠覆新东方口号的公司大大小小有40家左右,说得最厉害的一家是三个月就让新东方从地球上灭绝。我今天还像恐龙一样站在这,但是那家公司去了哪里,我不知道。要颠覆不是那么容易的,一定要有颠覆性的思维。
说到底还是要修炼自己。其实修炼是从年轻的时候开始,从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开始。我做了一个总结,一个人想要突破自己,要有酒神精神,这就是为什么每年我要喝醉60次的重要原因。在清醒的时候不敢调情的敢调情了,在清醒的时候不敢向陈东升提要求的,提要求了,这都是突破。
篇6:俞敏洪演讲:想要成功,最重要的是修炼自己
四年前我们十几个企业家去呼伦贝尔草原旅行,路过一片特别漂亮的草原,但是山包下面围着一圈铁丝。我就想跑到山包上去看看整个草原的壮观景色,所有的企业家都想去,但是谁都不敢跨过这个铁丝网。最后还是我踩下了铁丝网往前走,最后还被另一个企业家一把抓回来,说铁丝网围着意味着是牧民自己的领地,进去的话说不定一枪被牧民给崩了。
我就想牧民也是人,不能说看见人就一枪给崩了。所以我就爬到山顶上去了,结果发现蓝天白云,到处牛羊满山坡,景色极其壮美。结果大家看我在上面没事,一股脑全部爬上去了。其实这是我们自身的突破,也是一件小事。眼前这个铁丝网可能不是挡你,是挡牛羊,免得跑到别人家的领地上去,结果你把它看成挡住你的东西。我们内心有多少东西会挡住自己?太多了。
3、如果你不做,这个世界跟你无缘
再来讲一个故事,马云为什么做阿里巴巴做得这么大,新东方为什么做得这么小?原因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自信度不一样。我跟马云有很多相似的经历,我们两个人都学外语的,都是高考考了三年,第三年我们都考上了。我考上北大的本科,他考上杭州师范学院的专科,大家马上就明白,这两个人不仅仅是长相的差别,而且还有智商上的差别。
但马云比我厉害的地方是,他给自己定了一些非常高的标准,要从专科变成本科,要变成校学生会主席,要跟学校的美女校花谈一场恋爱,这三件标准在我进到北大看来,都是没法实现了,结果他在大学四年全部实现了。
我在北大整整自卑了七年,没追过任何女孩子,没有参加过任何学术活动,只有一个理由,就是我觉得我做了也是失败,反而丢了自己的面子。我追女孩,女孩会拒绝;我去参加学生会竞选,根本竞选不过别人。我干脆不做,你也不知道我失败了。
关键是如果你不做,这个世界跟你无缘。我身上有没有谈恋爱的能力呢?一定有,我追第一个女人就追成了。我有没有做事情的能力呢?有,我第一次创业就是新东方,就做成了。所以当你的能力被自己否定掉的时候,你在这个世界是做不出事情来的。
马云尽管没有能力,但是不否定自己。因为不否定自己,所以就变得越来越有能力。你变得越来越有能力,你就会叠加自己的自信,觉得自己就能把事情做成。所以我常常说我非常庆幸我一次把新东方做成了,要是做不成的话,我没有勇气第二次创业。马云做阿里巴巴已经是他第五次创业,他依然相信自己就能把事情做成,结果阿里巴巴做成了。另外阿里巴巴比新东方晚了八年到美国去上市,但是市值比新东方高了上几十倍,新东方现在只有40亿美金,阿里巴巴2千亿美金。
所以你只有克服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改变自己必须从思维的本质上来改变。当你要拥抱变化的时候,你的内心深处必须认为我就是那个人。当我把自己可以定位为中国民办教育产业的领路人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找对了路子。你把自己定位定准了,你就会改变。马云很厉害,他从大学的时候给自己定位,既然我长得如此不起眼,我的精神必须要起眼,要变成中国任何一个行业的引领者。
我跟马云同时开的外语培训班,第一期班13个人,三年以后变成了三千个学生。马云第一期班20个人,三年之后还是20个人。但是马云比我厉害在什么地方,阿里巴巴的十八罗汉,有接近十个人就来自他这个班里的学生。用人能力和挖掘人的潜力的能力,在这一方面马云比谁都厉害。
4、抓住思维、抓住变革、抓住先机
我发现在这样一个跨界的时代,光努力是不管用的,必须要动用你的智慧。现在讲互联网+,还是O2O,已经不管用了,讲颠覆也不管用了,因为颠覆是自然发生的,我们要做的是在被别人颠覆以前,就把自己的一些商业模式颠覆掉;在被别人打劫我们以前,把自己一部分先打劫掉。努力是不管用的,抓住思维、抓住变革、抓住先机才是管用的。真正是你敌人的人,根本就不在你敌人的名单上。现在做教育的人没有一个人是我害怕的,我害怕的是不知道从哪冒出来一个跟教育没有关系的人,弄一个想法就被教育给颠覆掉了。
像我们已经做成一个产业的所谓企业家,有可能被颠覆掉,但是我们还要静下心来想哪些方面我们不要急于颠覆自己。在去年的时候,新东方就开会讨论,我们干脆把线下全部关掉,全部转到线上。后来我说这件事情还不能随便做,因为我认为教育尽管有些东西会被全部颠覆到线上去,比如说18岁以上的分散性人群的教育,但我认为教育从另外一个本质上来说,用企业的方式来做,更加能让学生健康成长。
任何变化都要根据你对自己产业深入的了解,和对自己客户群体的深入了解来变革,而不能听别人一说,你就变了。如果当时王健林听了我们的话,万达影院就不做了,现在丢的是500亿人民币市值的公司。所以最终要理解生意的本质,你才能开始动手术,或者说你才能开始做生意。
最后用《阿甘正传》中的一句英文台词来结束。我最喜欢的一句词叫Iknow I am not smart,but I know what loveis,就是我知道我不聪明,但是我却知道爱在什么地方。商业模式是任何时候可以学习的,但是爱却来自于你的内心。当你爱你的事业,当你爱你的生命,当你愿意把你的生命和你的事业结合起来的时候,我相信一定会无往而不胜!
【俞敏洪:想要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修炼自己】相关文章:
1.俞敏洪演讲稿
2.俞敏洪语录
3.俞敏洪经典语录
4.俞洪敏语录
5.俞敏洪励志语录
6.俞敏洪励志座右铭
8.俞敏洪北大演讲稿
10.俞敏洪老师谈成功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