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智的句子
“greenwinkel”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论语智的句子,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论语智的句子,供大家参考。
篇1:论语智的句子
论语关于智的句子
1:父母,唯其疾之忧。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4: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8: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10: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1: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1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4: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0: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2: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2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4: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2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8: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0: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3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r,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33: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4:巧言令色,鲜矣仁!
35: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36:言必信,行必果。nn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3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3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0: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4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3:巧言令色,鲜矣仁。
44: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45:朝闻道,夕死可矣。
46: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4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4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49: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50: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5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2: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53: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5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55: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56: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5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58: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59: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6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上一篇:师德师风对照材料 下一篇:按摩前列腺没有感觉篇2:论语经典句子
论语经典句子大全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未可知也。”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父母在,不远游,有必有方。”“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与行。”
子游曰:“事君促,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食不言,寝不语。
席不正,不坐。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君子有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起不能也。”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与之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道不同,不相为谋。”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之谓之瞽。”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爷,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为立也;不知言,无以为知人也。”
篇3:《论语》里的经典句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未可知也。”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父母在,不远游,有必有方。”“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与行。”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君子有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起不能也。”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与之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道不同,不相为谋。”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之谓之瞽。”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爷,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为立也;不知言,无以为知人也。”
篇4:论语中关于友情句子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论语中关于友情句子
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6、巧言令色,鲜矣仁。
7、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8、朝闻道,夕死可矣。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1、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12、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1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4、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15、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篇5:论语孝的句子经典
1、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2、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3、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4、再没有什么能比人的母亲更为伟大。——惠特曼
5、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以弗所书〉
6、长幼有序。——孟子
7、德行的起点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8、要孝敬的太多太多,只想告诉你,选择孝敬,不要让迷雾遮住双眼,让污垢蒙蔽心灵,为老人,为自我,捧一颗清纯孝敬之心。
9、在物质礼貌高度发达的今日,孝却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地跟不上历史的步伐。虽然每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不乏至孝之人的身影,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孝已渐渐地游走到了主流之外,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10、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11、妈妈,我庆幸您是我的妈妈,因为我从来没有像您这样长久的朋友。
12、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三国志·魏书
13、一家人能够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居里夫人
14、你,一个不愿失去人格,一个不甘平庸,不会腐蚀的你,就做个清纯无比的你,捧上如雪的孝心——干净漂亮,抛开一切污秽,所有自私,学会孝敬老人,善待老人。
15、别老想着以后还来得及,亲情等不及,尽孝需及时,爱情拖不起,在乎需表达,友情耗不起,苦难需分享,有一天你会发现,有些人,有些事,真的会来不及。
16、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17、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18、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9、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20、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前苏联谚语
21、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22、做了一个离别梦,哭的稀里哗啦。尽孝需及时。十月是我的成长月,是十七岁赶在末尾给我的礼物。
23、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24、钱遭罪,人疲惫,不知不觉长一岁。走亲朋,同学会,天天有局场场醉。你一杯,我一杯。呼嗷喊叫爱谁谁。可是瘾,对瓶吹。不知父母日夜盼儿归,儿孙绕膝乐相随。可叹假短恋酒杯。匆匆忙忙把家回,忘了饭菜啥滋味。空巢之心谁安慰,谁曾真正报春晖。万事皆可往后推,及时尽孝第一位。
2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26、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27、世上最崇高的名字,就是您——母亲。呼唤母亲就是呼唤新生;母亲就是未来世界的象征。
28、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29、顾我,复我。《诗经》
30、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31、我今日很难过,我失去的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朋友,生死别离是我们最痛苦的事情!及时相聚,及时尽孝,及时表达情感,人生的遗憾太多。
32、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33、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34、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35、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36、经历过这么多的风风雨雨,您似乎更年轻了,不可是外貌,并且是心灵。妈妈,我爱你。
37、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孔子
38、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我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能够从容尽孝。
39、您用心点亮了我的心,以爱培育了我的爱。有您,我感到了世界的温暖
31、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32、父母的爱应该是这样的:它能激发起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对人所创造的一切关心,激发起他为人民服务的热情。——苏霍姆林斯基
3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4、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35、母爱只有做母亲的才知道。——沃蒙塔古
36、德行的起点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37、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38、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39、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40、母爱是世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力量。这种爱凝聚成了我的勤奋毅力和意志,它永远闪耀在我青春的`光芒之中。
41、当知父母恩最深,诸佛圣贤咸报德,当人至心供养佛,复有精勤修孝养,如是二人福无异,三世受报亦无穷。
42、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孔子
43、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44、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出自《三国志·魏书》。注释: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
45、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马克思
46、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47、忠者,其孝之本与。——-《曾子·本孝篇》
48、您没有被写进一篇词章,您没有被唱入一首颂歌,但您是给我以生命并抚育我成长的土地,我深深地爱着您。
49、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50、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篇6:论语孝的句子经典
1、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2、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薄,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3、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4、走遍天下娘好,吃遍天下盐好。
5、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三国志·魏书
6、世间最庄严的问题是:我能做什么好事?——佚名
7、一家人能够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居里夫人
8、养儿方知娘艰辛,养女方知谢娘恩。——日本谚语
9、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10、娘痛儿,路样长;儿痛娘,线样
11、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儿童去创造!——苏霍姆林斯基
12、要想赢得女儿的欢心,必须先从她母亲着手。
13、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14、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孟子·尽心上
15、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16、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17、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前苏联谚语
18、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19、母勤女懒。
20、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亲,孝亲最神也。
21、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注释: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22、你要听从生你的父亲;你母亲老了,也不可藐视她。《箴言》
23、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24、当照耶和华—你上帝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并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申命记〉
25、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26、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
27、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28、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以弗所书〉
29、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
30、再没有什么能比人的母亲更为伟大。——惠特曼
长。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哭一场。娘想儿,长如江;儿想娘,扁担长。
【论语关于孝的句子经典】
【论语智的句子】相关文章:
2.《论语》名句
3.论语心得
4.论语 先进
5.漫谈《论语》
6.论语读后感
7.论语心得体会
8.论语读书笔记
9.论语(高三)
10.论语翻译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