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韦应物的诗句
“新年快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唐朝诗人韦应物的诗句,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唐朝诗人韦应物的诗句,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唐朝诗人韦应物的诗句
精选唐朝诗人韦应物的诗句
1、秋夜寄邱员外——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2、答李瀚——韦应物
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
楚俗饶词客,何人最往还。
3、寄李儋元锡——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4、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5、寺居独夜寄崔主簿——韦应物
幽人寂无寐,木叶纷纷落。寒雨暗深更,流萤渡高阁。
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宁知岁方晏,离居更萧索。
6、寄全椒山中道士——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7、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8、长安遇冯著——韦应物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9、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10、夕次盱眙县——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沈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11、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12、东郊——韦应物
吏舍局终年,出郊旷清曙。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终罢斯结庐,慕陶真可庶。
13、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方知大蕃地,岂曰财赋强。
14、送杨氏女——韦应物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仁恤庶无尤。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篇2:唐朝诗人励志诗句
唐朝诗人励志诗句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唐·韩愈·调张籍)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刘禹锡·秋词)
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唐·刘禹锡·陋室铭)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唐·白居易·琵琶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唐·白居易·长恨歌)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唐·白居易·长恨歌)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 唐·白居易·放言)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唐·元稹·离思)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 唐·刘希夷)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唐·王翰·凉州词)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唐·颜真卿)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 唐·罗隐·蜂)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 唐·贾岛·剑客)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 李绅·悯农)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唐·李贺·南国)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李商隐·无题)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锦瑟)
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李商隐)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唐·李商隐)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唐·僧·云览)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五代李煜·乌夜啼)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五代· 晏殊·蝶恋花)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篇3:唐朝诗人李白经典诗句
唐朝诗人李白经典诗句
【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天生我才必有用。
【3】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4】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5】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6】 吾观自古贤达人,成功不退皆殒身。
【7】 人生若波澜,世路有屈曲。
【8】 鸣珂碎撼都门晓,旌幛拥下天人。马摇金辔破香尘。壶浆盈路,欢动一城春。
【9】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0】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凭高尽日凝伫。赢得消魂无语。极目霁霭霏微,瞑鸦零乱,萧索江城暮。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
【11】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
【12】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
【13】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14】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15】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6】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7】 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
【18】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19】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于处,正恁凝愁。
【20】 意中有个人,芳颜二八。天然俏、自来奸黠。最奇绝。是笑时、媚靥深深,百态千娇,再三偎著,再三香滑。
【21】 如削肌肤红玉莹。举措有、许多端正。二年三岁同鸳寝。表温柔心性。
【22】 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白日何短短,百年若易海。
【23】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4】 骐骥筋力成,志在万里外。
【25】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秋。
【26】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7】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28】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29】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30】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篇4:唐朝诗人
张九龄(673-740),字子寿,韶州(今韶关市)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晚年自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
杜甫(712-770),字子美,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属河南),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
王维(701-761),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王昌龄(约690-756?),字少伯,今陕西西安人,一说为南京人或山西太原人。
丘为(694-789?),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
綦毋潜(692-749?),字孝通,今湖北江陵人,一说江西南康人。
常建(708-765?),籍贯不详,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只做过盱眙尉的小官。
岑参(715-770),南阳人,一说湖北江陵人,少时隐居河南嵩阳。
元结(719-772),字次山,号漫郎、聱叟,曾避难入猗于洞,因号猗于子,河南人。
韦应物(737-791?),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李颀(690-751),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号士。其先世为太原人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高适(702-765),字达夫,德州莜(今河北景县)人
唐玄宗(685-762),一称唐明皇,姓李隆基,睿宗李旦之子,公元7受禅即位,次年十二月改元开元,初期任用姚崇、宋景等贤相,政治清明,史称开元之治。唐代诗人还有很多在这里爱装网的小编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几位比较有名的诗人。
唐代诗人的雅号
诗佛——王维
五维参禅拜佛,在他的山水诗中,常融入佛教的思想观念。他常布置一个有情有景的“境”,但又不写明这个“境”究竟是什么,而是让读者自己通过所绘情景去领略、去体味其中的奥秘,这也是佛教禅理“无我、无住、无著”之体现。所以后人誉之“诗佛”。
诗仙——李白
李白喜欢道家,其诗潇洒飘逸,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同时代人贺知章见其诗,叹道:“子谪仙人也!” 后人便以“诗仙“尊称李白。
诗圣——杜甫
杜甫生活在唐五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所有计篇几乎无不洋益着热爱国家、关心人民的崇高精神,因此历代人都敬他为“诗圣”。
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的诗洗净铅华,平易近人,通俗易懂,老妪都解。他做诗常常是“狂醉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故世人送他“诗魔”的美称。
诗鬼——李贺
李贺的诗,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是以描写鬼神怪异为题的神怪诗。故后世诗评家称李贺为“鬼才”,称李贺诗为“鬼仙之辞”。李贺本人也得了“鬼诗”的称号。
诗囚——孟郊、贾岛 孟郊、贾岛二人做诗,同以“苦吟”著名,都强调诗歌的精神事业,喜写荒凉枯寂之境,颇多寒苦之辞,后人以“郊寒岛瘦”并称。金代元好问在《放言》诗中说:“长沙一湘景,郊岛两诗囚。”便成了孟贾二人的别称。
诗豪——刘禹锡
刘禹锡性情豪迈,善于写带有政治色彩的讽刺诗。白居易在《刘白唱和集解》中称道:彭城刘梦得,(刘禹锡的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
篇5:唐朝诗人李绅的诗句
1.鸣鸠拂羽知年好,齐和杨花踏春草。——李绅《闻里谣效古歌》
2.三月曲江春草绿,九霄天乐下云端。——李绅《悲善才》
3.倾国美人妖艳远,凿山良冶铸炉深。——李绅《若耶溪》
4.岚光花影绕山阴,山转花稀到碧浔。——李绅《若耶溪》
5.清昼不风凫雁少,却疑初梦镜湖秋。——李绅《却望无锡芙蓉湖》
6.犹似望中连海树,月生湖上是山阴。——李绅《却望无锡芙蓉湖》
7.绿荷舒卷凉风晓,红萼开萦紫菂重。——李绅《新楼诗二十首·重台莲》
8.惆怅桂枝零落促,莫思方朔种仙桃。——李绅《新楼诗二十首·新楼》
9.花开花落无时节,春去春来有底凭。——李绅《忆汉月》
10.珊瑚枕上千行泪,不是思君是恨君。——李绅《长门怨》
篇6:唐朝诗人李绅的诗句
1.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李绅《宿扬州》
2.岩树桂花开月殿,石楼风铎绕金仙。——李绅《新楼诗二十首·寒林寺》
3.长安别日春风早,岭外今来白露秋。——李绅《端州江亭得家书二首》
4.柳经寒露看萧索,人改衰容自寂寥。——李绅《宿瓜州》
5.寒泉注射陇水开,胡雁翻飞向天没。——李绅《悲善才》
6.想得心知近寒食,潜听喜鹊望归来。——李绅《江南暮春寄家》
7.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李绅《宿扬州》
8.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李绅《宿扬州》
9.楚客喜风水,秦人悲异乡。异乡秋思苦,江皋月华吐。——李绅《移九江》
10.萧瑟晓风闻木落,此时何异洞庭秋。——李绅《新楼诗二十首·满桂楼》
扩展阅读:李绅的简介
李绅(772年—846年)生于唐大历七年(772年),亳州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生于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中书令李敬玄之曾孙。父李晤,历任金坛、乌程、晋陵(今常州)等地县令。李绅幼年丧父,由母教以经义。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诗2首,内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被誉为悯农诗人。贞元二十年(804)李绅再次赴京应试,未中,寓居元稹处。曾为元稹《莺莺传》命题,作《莺莺歌》,相得益彰,流传后世。元和元年(8)中进士,补国子监助教。后离京至金陵,入节度使李掎幕府。因不满李掎谋叛而下狱。李掎被杀后获释,回无锡惠山寺读书。元和四年赴长安任校书郎,与元稹、白居易共倡新乐府诗体(史称新乐府运动),作有《乐府新题》20首。元和十四年升为右拾遗。元和十五年任翰林学士,卷入朋党之争,为李(德裕)党重要人物,任御史中丞、户部侍郎等要职。与李德裕、元稹被誉为三俊。长庆四年(824年),李党失势,李绅被贬为端州(今广东肇庆)司马。放逐期间,李绅写了不少描绘路途艰险、发泄心中怨气的诗文。自宝历元年(825年)至太和四年(830年),李绅历任江州刺史、滁州刺史、寿州刺史,处境有所改善。太和七年,李德裕为相,起用李绅任浙东观察使。开成元年(836年)任河南尹(管理东都洛阳的长官),旋又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宋毫汴颖观察使。开成三年八月,编《追昔游诗》3卷,并作序。诗序历述从少年起至入汴止的经历。开成五年任淮南节度使,后入京拜相,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继又晋升为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赵国公。居相位4年。会昌四年(844年)因中风辞位。后又出任淮南节度使。会昌六年病逝扬州,终年74岁。赠太尉,谥文肃。作品流传至今的有《追昔游诗》3卷、《杂诗》1卷,收录于《全唐诗》。另有《莺莺歌》,保存在《西厢记诸宫调》中。
篇7:唐朝诗人李绅的诗句
1.春风上苑开桃李,诏许看花入御园。——李绅《忆春日曲江宴后许至芙蓉园》
2.绿丝垂柳遮风暗,红药低丛拂砌繁。——李绅《忆春日曲江宴后许至芙蓉园》
3.月。光辉,皎洁。耀乾坤,静空阔。圆满中秋,玩争诗哲。——李绅《赋月》
4.千条垂柳拂金丝,日暖牵风叶学眉。——李绅《柳二首》
5.瘴烟长暖无霜雪,槿艳繁花满树红。——李绅《朱槿花》
6.烟惹翠梢含玉露,粉开春箨耸琅玕。——李绅《新楼诗二十首·南庭竹》
7.深夜星汉静,秋风初报凉。——李绅《奉酬乐天立秋夕有怀见寄》
8.开尽春花芳草涧,遍通秋水月明泉。——李绅《
9.流莺子母飞上林,仙鹤雌雄唳明月。——李绅《悲善才》
10.独有西庭鹤,孤鸣白露天。——李绅《移九江》
篇8:唐朝诗人王之涣的诗句
唐朝诗人王之涣的诗句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晋阳(今太原)人,一说蓟门(今北京市)人。唐代诗人,曾任文安县尉之职。他的'诗以描写边疆风光著称,传世之作仅《凉州词》和《登鹳雀楼》等六首。
王之涣小时候非常聪明好学。钻研学问,精益求精;写作诗文,落笔惊人。他死后,靳能为他所作的墓志铭说他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他年少时,喜欢游历,结交当时一些著名诗人。尤其与王昌龄、高适来往密切,视之为知己。
一日,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旗亭这个地方饮酒论诗。当时,有几名歌女也被叫来歌诗助兴。王昌龄首先提议:我们几人在诗坛上也算小有名气了,但没有分出名次。今日可以听歌女都唱谁的诗,谁的诗被唱得多,谁就是第一。一位歌女光唱了王昌龄的两首绝句,又一歌女唱了高适的一首绝句。王、高二人都喜形于色。王之涣说:这两个歌女都是唱的下俚之曲。
说着指着一位最漂亮的歌女说:且听这位所歌何人?果然檀板一响,宛转的歌喉悠然而起: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正是王之涣的得意之作《凉州词》。歌女又唱了两首绝句,都是王之涣的作品,三人相视大笑。王之涣开玩笑地说:果然不出我所料!这几位歌女知道原因后,连连拜谢道:肉眼不识诸位诗仙。
王之涣不仅蜚声诗坛,而且也是一位清官。他在河北文安县当官期间,秉公办案,为民除害;光明磊落,毫无媚骨;还动员县城财主,集资办学,兴教育人,兴建了一个四梁八柱,十间大瓦房的义学堂,至今传为佳话。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二首其一)(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横吹曲辞·出塞(王之涣)
黄砂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送别(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宴词(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九日送别(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唐朝诗人韦应物的诗句】相关文章:
1.唐朝诗人励志诗句
2.唐朝诗人李贺的诗
3.唐朝端午节的诗句
6.诗人岑参经典诗句
7.诗人描写雪的诗句
9.古诗人的爱情诗句
10.唐朝诗词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