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小升初语文古诗同步训练

小升初语文古诗同步训练

2023-05-15 08:00:1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冰雪王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小升初语文古诗同步训练,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小升初语文古诗同步训练,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小升初语文古诗同步训练

篇1:小升初语文古诗同步训练

小升初语文古诗同步训练

一、《小池》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直译:泉眼无声的,好像很珍惜似的细细流着泉水,树荫映照着池水,仿佛也无限喜爱这柔和明丽的水面。小小的嫩荷刚刚露出一个紧裹着的尖角,就已经被戏水的蜻蜓发现,立在上面歇息了。

2、这首诗写得就好像一幅花鸟鱼虫的画一样,画面中,池,流,荷,蜻蜓层次丰富,生机盎然。

3、相关考题:

(1) 组词

惜( )昔( ) 池( ) 驰( )

(2) 泉眼无声惜细流中的“惜”的意思是(珍惜)

(3) 树阴照水爱晴柔中“爱晴”的意思是(喜爱晴天)

(4) 杨万里是(宋)代诗人,字(廷秀),号(诚斋),是一个多产诗人。

二、《春日》 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直译: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沿着泗水河边去寻找美丽的景色,看那无边的大地一时间都换上了新装。在春游中很容易认识了东风的面容,因为春天总是百花吐艳,万紫千红的。

2、作者: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3、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在一个晴朗日子里,诗人在泗水河寻春的情景。后两句写百花争艳,万紫千红,处处一片春的气息。

4、相关考题。

(1) 胜日寻芳泗水滨中的“胜日”指的是(风和日丽的日子)

(2) 无边光景一时新中的“一时”指的是(一时间,形容时间短暂)

(3) 等闲识得东风面中的“等闲”(平常)

(4) 《春日》是诗人漫步在(泗水)河畔,享受踏青的乐趣。诗中的哪两句诗你觉得最富有哲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三、《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直译:西塞山下,白鹭掠过,桃花盛开,春水初涨,鳜鱼更是肥美。戴着青竹笠,披着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都不想回家。

2、作者:张志和,字子同。自号“烟波钓徒”《渔歌子》共五首,流传最广。这首诗通过自然风光的描写和对渔人垂钓的'赞美,表现了作者期望自己永远隐居江湖,向往自由生活,享受人间乐趣的心情。

3、相关考题

(1) 张志和是(唐)代著名诗人,自号(烟波钓徒)

(2) 这首诗第一句点明地点,衬托渔夫的悠闲自得。第二句,表现了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第三句运用了( 借代)的修辞方法,第四句描写了捕鱼人的(捕鱼的情态,乐而忘归)

四、《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直译:西湖到底是处在六月中,风光与其他时节都不同。连天的荷叶无边无际,格外碧绿,映照着阳光的荷花,也异常红艳。

2、这是一首写景诗,写得是夏天,作者选用的景物是荷花。前两句写诗人面对六月的西湖风光,发出由衷的赞叹,后两句抓住了与四时风光不同来描述。

3、相关考题。

(1)“晓出”的“晓”指的是(早晨)

(2)“别样”的意思是(特别)

(3)这首诗是南宋大诗人(杨万里)送朋友(林子方)时写的一首诗,送朋友的时间是(早晨),地点(西湖)。

(3)这首诗描绘的是夏日的景色,你从哪句诗能够看出来?

五、《赠花卿》 唐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1、直译: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 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 这样的乐曲只应该皇宫里才有,平常百姓家哪里能听见几回?

2、《赠花卿》意思就是(以此诗)赠送给花敬定。

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

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这句说战乱勘定后的成都,主将大张筵席,尽情作乐。

纷纷: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

天上:双关语,虚指指天宫,实指皇宫。

3、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

篇2:八年级语文《古诗》同步训练

内容预览:

诗四首·综合能力测试

一、为下列加点字注音(8分)

荒秽荷锄()候骑()燕然()

荆门()帘旌()徙倚()

二、解释下列加粗词语(10分)

1.荷锄:

2.草木长:

3.荒秽:

4.凭危:

5.征蓬:

6.长河:

7.大荒:

8.仍怜:

9.夕阳迟:

10.徙倚:

三、文学常识填空(24分)

1.《归园田居》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朝诗人。字,世称,

本诗作于诗人的第二年,选自《________》。

2.《使至塞上》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____,字,____朝著名(派别)诗人,与并称为“王孟”。本诗选自《________》。

3.《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朝诗人。字,号,有之称。本诗选自《________》。

4.《登岳阳楼》的作者是,朝诗人。字,号。本诗选自《________》。

四、按要求用原文回答(16分)

1.《归园田居》中写诗人耕种辛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抒发作者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渡荆门送别》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的诗句是“,

________”。用拟人手法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使至塞上》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暗写自己的遭遇并抒发情感的句子是“,

________”。描写黄昏日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

4.《登岳阳楼》表达漂泊不定的生涯、离乡背井的感慨的句子是“,

________”。诗中“,”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五、选择题(每题4,共16)

1.对《使至塞上》诗句分析错误的一项是(B)

A首句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交代了诗人的路程去向。

B诗人用“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初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雄心。

C第三句展现了大漠的辽阔与奇特壮丽的景色,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对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D整首诗叙事与抒情结合,而作者的情感却在事件和景物中表现得酣畅淋漓,使得事、景、情融为一体。

2.对《渡荆门送别》的内容、写法理解不符合诗意的一项是(D)

A.诗的一开头,就以明快的手法点明了此行将要前往的目的地,以至乘坐的交通工具。

B.全诗以远游起笔,中间写途中所见景色,最后以惜别作结,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写景用语着字,也独具匠心。

C.诗中所写景物,既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

D.这首诗从题材上说是一首五言律诗,从体裁上说是思乡诗。诗中不是写诗人离开故乡的不舍,而是以故乡水为抒情主体,描写其万里相送的情谊,使游子对故乡之思倍增。

3.对《登岳阳楼》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编者按】要想学好数学,多做试题是难免的,这样才能够掌握各种试题类型的解题思路。在考试中应用自如,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正常甚至超长发挥。

篇3:八年级语文《古诗》同步训练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3分)

风飘絮()秦hui()夜泊()夜阑()寥落()惶恐()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

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

⑵僵卧孤村不自哀(僵卧:)

⑶尚思为国戍轮台(尚思:)

⑷夜阑卧听风吹雨(夜阑:)

⑸干戈寥落四周星(干戈:)

⑹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

3.对下面四首诗的作者、朝代、体裁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春望》——杜牧——唐——五言律诗B.《泊秦淮》——杜甫——唐——七言绝句

C.《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北宋——七言绝句

D.《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七言律诗

4.诗句默写。(4分)

①感时花溅泪,。②,隔江犹唱《后庭花》。

③,尚思为国戍轮台。④,身世浮沉雨打萍。

5.对《春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意为: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意为:感叹时局,看到开花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意为:战争已经持续了三个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意为: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6.设想等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时,陆游的儿子在祭奠父亲时说些什么呢?(用第一人称手法来写)(3分)

(一)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全。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诗中点明时间和季节的句子是。(2分)

8.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3分)

9.根据下文,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包含的思想感情。(3分)

(二)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补全诗句。(2分)

11、根据对课文内容理解用原文回答:(3分)

⑴根据作者从仕之后艰难历程的四个字是。

⑵形象鲜明地描画国家的灾难和个人困厄的两个短语是和。

12、说一说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3分)

(三)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3、这首诗是一首言诗。(2分)

14、这首诗中成为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佳句是。(2分)

15、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首联交代了作者出游出发的地点是荆门,到达的地点是楚国。

B、颔联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和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

C、颈联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江面平静时的夜景和白天云彩兴起变幻的无穷奇景。

D、尾联点题,面对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作者不禁起了思乡之情。

16、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山随平野尽”这句诗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

B、“江入大荒流”这句诗中“入”字用语贴切。诗句所描绘的意境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

C、“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D、全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其中既有对故乡的深情厚意,又有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

(四)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阅读提示:一个春风怡荡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白日的喧嚣早巳平静下来。忽然传来嘹亮的笛声,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杖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远离家乡的诗人听着这样—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怎能不起思乡之情呢?诗人情不自禁吟丁这首七绝。

17.贯穿全诗的线索是。(2分)

18.这首诗用词严谨,照应严密。诗中”谁”与“”相照应,“飞”与“散”呼应,“春风”则与标题中的“”相呼应,“折柳”为别离曲,故又与结句中的“”相呼应。(3分)

19.“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意思是。这是诗人的,是艺术的夸张。(2分)

20.“此夜曲闻折柳”一句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其原因是什么?(3分)

21.“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中“何人”仅仅是说别人,说大家,对吗?(3分)

22.“折柳”既是曲名,又是古人送别时的—种习俗。你能说出关于折柳曲的诗句吗?(3分)

23、片断写作练习:(40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震撼人心的千古名言,使我们对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肃然起敬。谈谈你读了《过零丁洋》一诗后的`感受。

《古诗四首》参考答案

A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而近。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尾联“风霜”一语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

4.下面对诗文内容,写法理解不正确的是(D)

A《登岳阳楼》背景是靖康之变,诗人凭栏吊古,抒家国之恨和身世之愁,颈联从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脱胎而来,诗歌气象开阔,苍凉悲壮,堪称杜调。

B《归园田居》从表面上看,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其实是传达出诗人归隐田园的心愿,也流露出诗人淳朴率真的生活情态,是五言古诗中的精金良玉。

C《渡荆门送别》写景部分,诗人坐在船上沿途观赏,一路看来,眼前的景物逐渐变化,这是“移步换景”的写法。

D《使至塞上》以简练的笔墨写了出使边塞的经历,诗中所写景物,极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无近景)

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4分)

1.《归园田居》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句以极富诗意的笔法写出诗人早出晚归、不辞辛劳的形象。(√)

2.《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表现了诗人即将到达西北边塞的欣喜之情。(×)

3.《渡荆门送别》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一联描绘了两幅美丽的画面:一幅水中映月图,一幅天边云霞图,让人感受到了江上的美景。(√)

4.《登岳阳楼》中“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一联表达了诗人三年多来,辗转万里,备尝艰辛的无限感慨。(√)

七、拓展延伸(22分)

(一)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诗中有两个字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春天山花怒放的勃勃生机,你知道是哪两个字吗?(2分)“欲”和“燃”。

2.仔细品读诗歌,说说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3分)

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

(二)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的“散”改为“传”好不好?为什么?(3分)

不好。因为“散”是均匀遍布,写出笛声无处不在,无处不闻,传遍了整个洛阳城。

“传”字没有这个表达效果。

(三)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最后“王孙”句:《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这里反用其意,言山居特别恬适,隐者自可久留。王孙,此指王维。

1.用简洁的语句概括这首诗歌所描写的内容。(3分)

描写了秋山雨后的月夜。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色?(6分)

前句写静景,后句写动景,诗人用动静结合的方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景观:明月照耀着苍翠的松林,月光透过林木的缝隙泻在林间;晶莹闪亮的泉水在山石上流淌,不时发出淙淙的清音。

3.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3分)

从侧面表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弃。

篇4:小升初语文古诗专项训练试题

小升初语文古诗专项训练试题

1、填写古诗名名。(6分)

(1)、随风潜入夜, 。(杜甫《春夜喜雨》) (1分)

(2)、可怜九月初三夜, (白居易《暮江呤》) (1分)

(3)、毛泽东在《卜算子 咏梅》这首词里赞颂梅花“凌寒独放”和不居功自傲的.品格及精神的词名是:

(2分)

(4)、补充学习谚语:三天不读口生 。(1分)

(5)、写出你喜欢的一条歇后语:(1分)

篇5:小升初语文综合测试训练

小升初语文综合测试训练

第一部分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填空。(9分)

1.看拼音,写汉字。(5分)

xun she zi ai

嶙( ) 拍( ) ( )咒 和( )

2.读下面带点的字,在正确读音后的括号里画“√”。(4分)

二、。(3分)(略)

三、选择。(9分)

1.给带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把正确解释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

2.选词填空。(6分)

(1) 改进 改正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 )。

我们要不断( )工作方法。

(2) 成绩 成就

王刚这学期努力学习,终于取得优异的( )。

改革开改以来,我国四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 )。

(3) 无论……都…… 只要……就……

( )下苦功,( )能学好语文。

( )山有多高,他( )上得去。

四、修改病句。(12分)

1.语文对我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了《雷锋》电影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家的生活在逐步提高和改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洋里有带鱼、鲫鱼、黄鱼等多种鱼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勤从小养成了热爱劳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队员们和师生们一起唱着校园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成语填空,再按要求归类。(12分)

崇山( )岭 ( )死如归 心( )肉跳 拾金不( )

( )竽充数 亡羊补( ) 万丈深( ) 犹( )不决

1.表现人内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人物品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自然景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某种道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照课文原文填空,并回答问题。(8分)

1.从那块琥珀,我们( )出一万年前世界上早已有苍蝇和蜘蛛了。

──科家根据什么知道世界上早就有了苍蝇蜘蛛的?用“──”在句中划出答案。

2.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 )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你为什么要选填这个词?用 “~~~~”在句中划出最能说明理由的词语来。

3.天街小雨( )如( ),草色( )看( )却无。

──第一句和第二句诗分别写的什么?用“ ”在句中标出来。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阅读大挑战之一: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片段,完成下面的练习。(12分)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1.本文段的作者是 ,他被人们誉为“ ”。你还读过他 和 这两部作品。(4分)

2.通过阅读和理解,你发现,本文段中,小女孩的心情经历了这样的变化:起初,为檫不檫火柴而( ),随后,为火柴带来的温暖而( ),后来,又为火柴的熄灭而( )。(3分)

3.请就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提问并作答。(3分)

问题:

回答:

4.“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这句话让你体会到。(2分)

阅读大挑战之二:阅读短文《他要感谢那只手》,完成练习。(18分)

他要感谢那只手

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上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

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孩子们也纷纷猜测。一个说:“这准是上帝的手。”另一个说:“是农夫的手,因为农夫喂了火鸡。”

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一个皮肤棕黑色、又瘦又小、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弯腰低头问他:“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这是你的手,老师。” 孩子小声答道。

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粘乎乎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他家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脏兮兮的。当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这只手。

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谢的,其中既有物质上的给予,也包括精神的支持,诸如得到了自信和机会。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却常常难以估量。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1.“喝酒”的“喝”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1分)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 分)

无足挂齿( ) 估计( ) 贫穷( ) 推测( )

3.这个文段主要写

(3分)

4.请你认真阅读短文,提一个你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写下来。(3分)

问题:

解答:

5.女教师猜想这些孩子会画什么?为什么?(3分)

6.道格拉斯画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画?(3分)

7. 这篇充满人情味儿的小散文表达了一个极为明确的观点,这就是:(3分)

第三部分:作文积累与运用(40分)

一、小试牛刀:小练笔。(5分)

现在很多同学有这样的阅读习惯:喜欢读图画,而不喜欢读文字。即喜欢看图画书而不喜欢读文字书。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用50-100字左右的一段通顺的话谈谈你的见解。

二、大显身手: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35分)

在小学阶段的众多科目里,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门功课?为什么?请敞开心扉,尽情地表达你对它的热爱吧。

要求:

1.事例要具体、生动,语句通顺,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有一定的条理,书写工整, 正确应用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

3.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篇6:小升初语文训练题

小升初语文必备训练题

一、看拼音,写汉字,你一定能规范地写出来!(3分)

dàn shēng miǎn yáo ku kuí

二、下列各组词语中,带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船艄(xiāo) 咆(páo)哮 抽噎(yē)

B、调(diào)度 莞(ɡuǎn)尔一笑 低吟(yín)

C、破绽(zhàn) 咀嚼(jiáo) 襟(jīn)飘带舞

三、在下列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思潮起伏 恍然大悟 北风恕号 水落石出

B、世外桃源 留连忘返 张冠李戴 可见一斑

C、天涯海角 自做自受 独具匠心 悬崖峭壁

D、脍炙人口 饱经风霜 为所欲为 同心协力

四、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各写出一个相关的成语。(2分)

俗话说“人有七情六欲。”不是吗?每当你喜怒哀乐时,神情表现肯定就大不一样:高兴时,

你___________;生气时,你___________;无聊时,你__________;悲伤时,你____________。

五、用“烈”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入括号中。(5分)

中日足球赛刚开始,我的心就( )地跳起来。比赛开始,球队双方展开了( )的

对抗,特别是日本队( )的`强攻,中国队精彩的防守,赢得了现场观众( )的掌声。

此时,一种( )的爱国心使中国观众齐声高喊:“中国队,加油!”

篇7:小升初语文训练题

一、填空。

1、“疾”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声母( );用部首查字法,部首是( ),除部首外有( )画。“疾”字在字典中的意思是:①病,身体不舒服;②恨;③快,迅速;④疼痛。“疾驰”的“疾”意思是( ) 。

2、“鼎盛”的“鼎”,用数笔画查字法,应在( )画中查;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

3、“置之不理”的“置”字,第9笔笔画的名称是( );用部首查字法应该先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该先查大写字母( ),后查音节( );“置”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搁,放;②设立,布置;③购置。在“置之不理”一词中,“置”的意思应取第( )种。

二、改正错别字。

1、下面词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鬼计多端 是非不分 神机妙算 栩栩如生

B.波澜壮阔 川流不息 狂风呼啸 饱经风霜

C.成千上百 千里迢迢 摩天大楼 完壁归赵

2、改正下面招牌、广告、商品名称中的错别字。

甜斗浆 小店专让 大光明水电按装公司

三、填字把词语补充完整。

张( )李( ) 应( )不( ) 良( )诤( ) 秉( )夜( )

四、选字填空。

1、墓 慕 幕 暮

开( ) 爱( ) ( )色 坟( )

2、半 拌 胖 泮 伴 绊 叛 畔 判

旧社会出生的,曾经给牲口( )过草料、养过猪牛羊的,身体肥( )的姓( )的青年,( )随着同村的一位士兵进入革命队伍。后来,由于放松要求,蜕化变质,( )夜三更窜到一个湖( )投靠敌人,背( )了祖国,成为革命的( )脚石,最后被人民法院( )罪。

五、写出带点字的意思。

危峰兀立( )

西湖歌舞几时休?( )

赞叹不已( )

六、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了”字共2笔;“阳”字共7笔;“扬”字与“张”字都是7笔。( )

2、“詹”字由“刀、仄、言”3 个独体字组成。( )

3、“耀”的意思是光线强烈地照射,所以“耀”字查“光”部。( )

篇8:小升初语文训练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sì nüè fù yù chén xī fēng shuò jǐng tì jiào chē

( ) ( ) ( ) ( ) ( ) ( )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bō xuē zhèng zhòng qí shì

( ) ( ) ( )

miǎn qiǎng miàn miàn xiāng qù

( ) ( )

二、组词。

抿( ) 轿( ) 惕( ) 霄( ) 黏( ) 博( )

眠( ) 骄( ) 踢( ) 宵( ) 粘( ) 搏( )

挠( ) 藐 ( ) 竣( )

饶 ( ) 蔑( ) 俊( )

三、下列词语全部搭配正确的的一组是( )。

A、广大军民 广泛开展 广阔天地

B、改善生活 改正缺点 改良工作

C、发挥作用 发扬生产 发展成绩

D、开发产品 开展活动 开掘眼界

四、照样子写词语。

1.枫叶如丹:( )、( )、( )

2.工工整整:( )、( )、( )

3.生机勃勃:( )、( )、( )

五、给下面的句子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无论……都…… 因为……所以…… 即使……也……

尽管……还…… 不但……而且…… 既然……就……

1.( )你已经答应了别人,( )应该按时到达。

2.小丽( )擅长舞蹈,( )唱歌也很棒。

3.将来( )你成了著名的文学家,( )不应该忘记你的启蒙老师。

4.他家( )生活困难,( )是积极捐款支援灾区人民。

5.( )敌人怎么威胁利诱,( )动摇不了革命者的坚定的信念。

6.爷爷( )经常锻炼,( )身体十分健康。

六、修改病句。

1.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2.这学期,我们班同学普遍地阅读能力提高了。

3.温暖的和煦的春风吹进我们的美丽的校园。

4.通过主题队会,激发了我们热爱祖国的感情。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詹天佑是我国________的工程师,他非常________。他主持修筑了________铁路,这是________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是公共的铁路干线。

2.逐渐地,我们懂得了,书本写的、老师说的,并不是________,事实上没有谁是________。我们应该时刻保持________,咏史诗、科学的方法,纠正错误,并且应当有________。同学们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________。

八、课内阅读。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 ),( )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背着标杆、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 他攀山越岭 勘测线路 晚上 他就在油灯下绘图 计算 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1.按课文内容在( )填上适当的词。

2.给“ ”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3.选词填空。

精密 周密

( )的仪器 ( )的计划

( )的观察 ( )地勘测

4.用“√”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塞外:sài( ) sāi( ) 怒号 háo( ) hào( )

5.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波浪线划下来。

6.用“——”划出具体描写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的句子。

7.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这句话的意思是:( )

A、说明詹天佑对工作较认真,不对工程人员说“大概”这类话。

B、说明詹天佑只喜欢干实事,不喜欢听多余的话语。

C、说明詹天佑对工作一丝不苟,极端负责,对工作人员要求非常严格。

8.詹天佑这样认真工作的力量源泉是什么呢?

9.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詹天佑在勘测线路时遇到 险峻和 恶劣这两方面的困难。

【小升初语文古诗同步训练】相关文章:

1.八年级语文《古诗》同步训练

2.小升初语文古诗专项训练试题

3.小升初语文综合训练题试卷

4.小升初语文改写句子训练题

5.古诗同步练习

6.爱莲说同步训练题

7.《水》同步训练复习题

8.白鹅同步训练题

9.二年级语文古诗课后训练题

10.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鸟语同步训练题

下载word文档
《小升初语文古诗同步训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