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之《老将行》
“gamel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唐诗之《老将行》,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唐诗之《老将行》,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篇1:《老将行》王维唐诗赏析
《老将行》王维唐诗赏析
《老将行》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写一老将年少勇战,转战沙场,后因“无功”被弃,然而他自不服老,在边地烽火重燃时,他壮心复起,仍想为国立功。
老将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⑴。
射杀中山白额虎⑵,肯数邺下黄须儿⑶。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⑷。
卫青不败由天幸⑸,李广无功缘数奇⑹。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⑺,今日垂杨生左肘⑻。
路旁时卖故侯瓜⑼,门前学种先生柳⑽。
苍茫古木连穷巷⑾,寥落寒山对虚牖⑿。
誓令疏勒出飞泉⒀,不似颍川空使酒⒁。
贺兰山下阵如云⒂,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⒃。
愿得燕弓射天将⒄,耻令越甲鸣吴军⒅。
莫嫌旧日云中守⒆,犹堪一战取功勋⒇。
【注释】
⑴“步行”句:汉名将李广,为匈奴骑兵所擒,广时已受伤,便即装死。后于途中见一胡儿骑着良马,便一跃而上,将胡儿推在地下,疾驰而归。见《史记·李将军列传》。夺得:一作“夺取”。
⑵“射杀”句:与上文连观,应是指李广为右北平太守时,多次射杀山中猛虎事。白额虎(传说为虎中最凶猛一种),则似是用晋名将周处除三害事。南山白额虎是三害之一。见《晋书·周处传》。中山:一作“山中”,一作“阴山”。
⑶肯数:岂可只推。邺下黄须儿:指曹彰,曹操第二子,须黄色,性刚猛,曾亲征乌丸,颇为曹操爱重,曾持彰须曰:“黄须儿竟大奇也。”这句意谓,岂可只算黄须儿才是英雄。邺下,曹操封魏王时,都邺(今河北临漳县西)。
⑷蒺藜:本是有三角刺的植物,这里指铁蒺藜,战地所用障碍物。
⑸卫青:汉代名将,汉武帝皇后卫子夫之弟,以征伐匈奴官至大将军。卫青姊子霍去病,也曾远入匈奴境,却未曾受困折,因而被看作“有天幸”。《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去病所将常选,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天幸”本霍去病事,然古代常卫、霍并称,这里当因卫青而联想霍去病事。
⑹“李广”句:李广曾屡立战功,汉武帝却以他年老数奇,暗示卫青不要让李广抵挡匈奴,因而被看成无功,没有封侯。缘,因为。数,命运。奇,单数。偶之对称,奇即不偶,不偶即不遇。
⑺飞箭无全目:鲍照《拟古诗》:“惊雀无全目。”李善注引《帝王世纪》:吴贺使羿射雀,贺要羿射雀左目,却误中右目。这里只是强调羿能使雀双目不全,于此见其射艺之精。飞箭:一作“飞雀”。
⑻垂杨生左肘:《庄子·至乐》:“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柏之丘,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沈德潜以为“柳,疡也,非杨柳之谓”,并以王诗的垂杨“亦误用”。他意思是说,庄子的柳生其左肘的柳本来即疡之意,王维却误解为杨柳之柳,因而有垂云云。高步瀛说:“或谓柳为瘤之借字,盖以人肘无生柳者。然支离、滑介本无其人,生柳寓言亦无不可。”高说似较胜。
⑼故侯瓜:召平,本秦东陵侯,秦亡为平民,贫,种瓜长安城东,瓜味甘美。
⑽先生柳:晋陶渊明弃官归隐后,因门前有五株杨柳,遂自号“五柳先生”,并写有《五柳先生传》。
⑾苍茫:一作“茫茫”。连:一作“迷”。
⑿寥:一作“辽”。牖(yǒu):窗户。
⒀“誓令”句:后汉耿恭与匈奴作战,据疏勒城,匈奴于城下绝其涧水,恭于城中穿井,至十五丈犹不得水,他仰叹道:“闻昔贰师将军(李广利)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旋向井祈祷,过了一会,果然得水。事见《后汉书·耿恭传》。疏勒:指汉疏勒城,非疏勒国。疏勒城,在今新疆疏勒县。
⒁颍川空使酒:灌夫,汉颍阴人,为人刚直,失势后颇牢骚不平,后被诛。使酒:恃酒逞意气。
⒂贺兰山:山名,在今宁夏中部。
⒃聊持:且持。星文:指剑上所嵌的七星文。
⒄天将:一作“大将”。
⒅“耻令”句:意谓以敌人甲兵惊动国君为可耻。《说苑·立节》:越国甲兵入齐,雍门子狄请齐君让他自杀,因为这是越甲在鸣国君,自己应当以身殉之,遂自刎死。呜:这里是惊动的意思。吴军:一作“吾君”。
⒆云中守:指汉文帝时的云中太守魏尚。
⒇取:一作“树”。
【白话译文】
当年十五二十岁青春之时,徒步就能夺得胡人战马骑。
年轻力壮射杀山中白额虎,数英雄岂止邺下的黄须儿?
身经百战驰骋疆场三千里,曾以一剑抵当了百万雄师。
汉军声势迅猛如惊雷霹雳,虏骑互相践踏是怕遇蒺藜。
卫青不败是由于天神辅助,李广无功却缘于命运不济。
自被摈弃不用便开始衰朽,世事随时光流逝人成白首。
当年象后羿飞箭射雀无目,如今不操弓疡瘤生于左肘。
象故侯流落为民路旁卖瓜,学陶令门前种上绿杨垂柳。
古树苍茫一直延伸到深巷,寥落寒山空对冷寂的窗牖。
誓学耿恭在疏勒祈井得泉,不做颍川灌夫为牢骚酗酒。
贺兰山下战士们列阵如云,告急的军书日夜频频传闻。
持节使臣去三河招募兵丁,招书令大将军分五路出兵。
老将揩试铁甲光洁如雪色,且持宝剑闪动剑上七星纹。
愿得燕地的好弓射杀敌将,绝不让敌人甲兵惊动国君。
莫嫌当年云中太守又复职,还堪得一战为国建立功勋。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王维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奉使出塞,在凉州河西节度使副使崔希逸幕下任节度判官,在此度过了一年的军旅生活。这期间他深入士兵生活,穿梭于各将校之间,发现军队之中也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这首诗就是反映这不合理的现象。
【赏析】
这首诗叙述了一位老将的经历。他一生东征西战,功勋卓著,结果却落得个“无功”被弃、不得不以躬耕叫卖为业的可悲下场。边烽再起,他又不计恩怨,请缨报国。作品揭露了统治者的赏罚蒙昧,冷酷无情,歌颂了老将的高尚节操和爱国热忱。
全诗分三段,开头十句为第一段,是写老将青壮年时代的智勇、功绩和不平遭遇。先说他少时就有李广之智勇,“步行”夺得过敌人的战马,引弓射杀过山中最凶猛的“白额虎”。接着改用曹操的次子曹彰故事,彰绰号黄须儿,奋勇破敌,却功归诸将。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描绘老将的智勇才德。接下去,以“一身转战三千里”,见其征战劳苦;“一剑曾当百万师”,见其功勋卓著;“汉兵奋迅如霹雳”,见其用兵神速,如迅雷之势;“虏骑崩腾畏蒺藜”见其巧布铁蒺藜阵,克敌制胜。但这样难得的良将,却无寸功之赏,所以诗人又借用历史故事抒发自己的感慨。汉武帝的贵戚卫青所以屡次战功不敌战损,天子不惩罚,尚能受赏,实由“天幸”;而与他同时的著名战将李广,不但未得封侯授爵,反而得罪、受罚,最后落得个刎颈自尽的下场,是因“数奇”。这里的“天幸”,既指幸运之“幸”,又指皇帝宠幸;“数奇”,既指运气不好,又指皇恩疏远,都是语意双关的'。诗人借李广与卫青的典故,暗示统治者用人唯亲,赏罚失据,写出了老将的不平遭遇。
中间十句为第二段,写老将被遗弃后的清苦生活。自从被弃置之后老将便“衰朽”了,岁月蹉跎,心情不好,连头发都白了。他昔日虽有后羿射雀而使其双目不全的本领,但久不习武,双臂就如同生了疡瘤,很不利落了。古人常以“柳”谐“瘤”,并且“杨”“柳”通假。在这里诗人以“杨”谐“疡”(疮)是照顾到诗的平仄声调。老将被弃,疡生左肘,却还得自寻生计,“路旁时卖故侯瓜”。“故侯”,指秦东陵侯召平,秦破,为布衣,种瓜于长安东城。这里说他不仅种瓜,而且“路旁时卖”,可知生活没有着落;“门前学种先生柳”,也是指他以耕作为业的意思。陶渊明门前有五柳,因自号“五柳先生”。至于住处则是“苍茫”一片“古木”丛中的“穷巷”,窗子面对着的则是“寥落寒山”,这更见世态炎凉,门前冷落,从无宾客往还。但是老将并未因此消沉颓废,他仍然想“誓令疏勒出飞泉”,象后汉名将耿恭那样,在匈奴疏勒城水源断绝后,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终于又得泉水却敌立功;而决不像前汉颍川人灌夫那样,解除军职之后,使酒骂坐,发泄怨气。
最末十句为第三段,是写边烽未熄,老将时时怀着请缨杀敌的爱国衷肠。先说西北贺兰山一带阴霾沉沉,阵战如云,告急的文书不断传进京师;次写受帝命而征兵的军事长官从三河(河南、河内、河东)一带征召大批青年入伍,诸路将军受诏命分兵出击。最后写老将,他再也呆不住了,先是“拭拂铁衣如雪色”,把昔日的铠甲摩擦得雪亮闪光;继之是“聊持宝剑动星文”,又练起了武功。他的宿愿本就是能得到燕产强劲的名弓“射天将”擒贼擒王,消灭入寇的渠魁;并且“耻令越甲鸣吾君”,绝不让外患造成对朝廷的威胁。结尾为老将再次表明态度:“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立功勋”,借用魏尚的故事,表明只要朝廷肯任用老将,他一定能杀敌立功,报效祖国。魏尚曾任云中太守,深得军心,匈奴不敢犯边,后被削职为民,经冯唐为其抱不平,才官复旧职。
这首诗十句一段,章法整饬,大量使事用典,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刻画出“老将”的艺术形象,增加了作品的容涵量,完满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沈德潜《唐诗别裁》谓“此种诗纯以对仗胜”。诗中对偶工巧自然,如同灵气周运全身,使诗人所表达的内容,犹如璞玉磨琢成器,达到了理正而文奇,意新而词高的艺术境界。
篇2:《老将行》的王维唐诗鉴赏
这是一首歌颂一位老将的七古歌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这位老将一生战沙场,功勋卓著,却不得封赏,备受冷落。诗人对他的遭遇充满了同情和不平,揭露了当权者冷酷无情、滥赏谬罚的昏庸。老将在境遇凄凉年老体衰的情况下,仍怀着雄心壮志请缨杀敌,表现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英雄本色。
诗人对他的高尚节操和爱国精神热烈的赞扬。
这首诗刻画老将,善于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抓住人物典型的行动,层层深入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全诗三段,每十句为一段。第一段主要是运用夸张的手法,在对敌斗争中表现老将年轻时的骁勇。“步行”句:《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汉名将李广在雁门击匈奴,受伤被擒,途中夺取胡骑驰回。胡,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这里指匈奴。“射杀”句:
《晋书·周处传》说:周处膂力过人,但为害乡里,后来他改邪归正,射杀南山白额虎,又入水斩蛟,为父老们排除忧患。全句说,敢和勇敢的黄须儿曹彰较量本领。邺下:邺城,魏都,在今河南安阳市北,河北磁县东南。黄须儿:曹操的次子曹彰,性刚勇,善战,却常将战功归于下属。因他长黄色胡须,曹操爱称他为“黄须儿”。“卫青”句:卫青是汉武帝时名将,官至大将军。他的外甥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常冲锋在前,深入敌后,屡建奇功B,被认为有“天幸”。
因卫、霍是表亲,此处借用霍事。“李广”句:《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勇武过人,屡建战功,却不得功名爵赏,自叹命运不好。诗人写他有飞将军李广之智勇,“步行”夺得过敌人的战马,引弓射杀过凶猛的“白额虎”,又象曹彰那样奋勇杀敌,却将功劳归于诸将。接着又写他身经百战,用兵神速,驰骋千里,威震敌胆。最后的“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两个警句作一个小收束,借李广与卫青的典故,暗示统治者用人唯亲,赏罚失当。这含义深刻的唱叹对句,又自然地把诗意过渡到第二段。第二段写老将被遗弃后的清苦生活,侧重揭示人物所处的凄凉境遇及其复杂的、不平静的内心世界。全目:两眼完好。《文选》鲍照《拟古诗》云:“惊雀无全目。”李善注引《帝王世纪》说:帝羿与吴贺北游,吴要羿射雀左眼,羿发箭中右眼,虽有失误,仍使雀无全目,可谓射艺精熟。这里说老将过去象后羿一样善射,箭无虚发。“今日”句:意思说老将左肘生疖瘤,射箭的本领不行了。垂扬:柳。柳因音转借为“瘤”,即疖瘤。典出《庄子·至乐》所说滑介叔观于昆仑之虚“俄而柳生其左肘”。“路旁”二句:用召平和陶渊明事喻老将隐居田园,靠勤苦耕作,过着清贫的生活。
故侯瓜,即东陵瓜。汉东陵侯召平在秦破后种瓜于长安城东,其瓜鲜美,故称为“东陵瓜”。事见《史记·萧相国世家》。先生柳:晋陶渊明写《五柳先生传》,以“五柳先生”自况。说是“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誓令”
二句:意思是说,老将还希望象耿慕那样出征建立功勋,却从来不学灌夫那样借酒泄愤。疏勒出飞泉:据《后汉书·耿恭传》说,东汉明帝时,耿恭据守疏勒城,匈奴断绝水源以围困汉兵。汉兵掘井不得水,耿恭向井祈祷,水遂涌出。匈奴以为有神助,立即撤走。
疏勒:当时西域国车师的地名,在今新疆喀什市。颖川空使酒:据《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载,汉代颖川人灌夫为人刚直,常借酒发脾气,即所谓“使酒骂座”,后被杀。这一段同样充满了尖锐的矛盾冲突:
首先是老将的高功和被弃置,其次是老将的清贫和他的'衰朽,再次是老将的壮志和他的年迈的冲突。通过这多方面的矛盾冲突,诗人深刻地表现老将的苦闷、寂寞、悲愤、不平,同时又突出他的豁达心胸和壮志犹存。“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两句,借景物环境烘托老将的穷困孤寂;而“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颖川空使酒”一联,则让老将直抒胸臆,表达他决不消沉颓唐,誓要杀敌报国的一腔爱国热忱。
第三段,诗人又写强敌犯边,大军压境,告急文书频传,朝廷急令诸将出击,把矛盾冲突推向高潮,在紧急的情势中刻画老将“拂铁衣”、“持宝剑”的雄姿。
“耻令”句:意思是让敌军扰乱国家安宁而感到耻辱。
据《说苑·立节篇》,越军侵入齐国,雍门子狄请求齐君允许他自杀。齐王问其原因,他说是因为越甲惊动了国君。越军闻得齐国有如此忠臣,立即退兵七十里。云中守:据《汉书·冯唐传》载,魏尚曾任云中守,深得军心,匈奴不敢犯边,后被削职为民,经冯唐为其鸣不平,才官复原职。云中,汉郡名,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最后四句,更酣畅淋漓地让老将抒发出杀敌立功、报效祖国的豪情。至此,一个高大的英雄形象在我们面前巍然屹立。全诗从老将的少年直写到暮年,从征战、闲置写到再度奔赴沙场,从外部动作写到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仅仅用了三十行诗句,显示出诗人刚劲挺拔的笔力和过人艺术概括力。
这首诗用典较多,诗人巧妙地将大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隐士的故事传说融合于老将一人身上,贴切得当,引人联想,使老将的形象更充实、丰满。诗中对偶句也较多,工稳自然。依靠这些工对,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意象组合在一起,使诗意有跳跃性,拓宽了诗的境界。
篇3:王维唐诗《老将行》原文赏析
王维唐诗《老将行》原文赏析
《老将行》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写一老将年少勇战,转战沙场,后因“无功”被弃,然而他自不服老,在边地烽火重燃时,他壮心复起,仍想为国立功。全诗分三部分,开头十句是第一部分,写老将青少年时代的智勇、功绩和不平遭遇;中间十句为第二部分,写老将被遗弃的清苦生活;最后十句为第三部分,写边烽未息,老将时时怀着请缨卫国杀敌的衷肠。诗中大量用典,几乎句句对仗,层次分明,自始至终洋溢着爱国激情,格调苍凉悲壮,但哀而不伤。
老将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奔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注释
1、步行句:汉名将李广,为匈奴骑兵所擒,广时已受伤,便即装死。后于途中见一胡儿骑着良马,便一跃而上,将胡儿推在地下,疾驰而归。见《史记·李将军列传》。
2、射杀句:与上文连观,应是指李广为右北平太守时,多次射杀山中猛虎事。白额虎(传说为虎中最凶猛一种),则似是用晋名将周处除三害事。南山白额虎是三害之一。见《晋书·周处传》。
3、肯数:岂可只推。
4、邺下黄须儿:指曹彰,曹操第二子,须黄色,性刚猛,曾亲征乌丸,颇为曹操爱重,曾持彰须曰:“黄须儿竟大奇也。”这句意谓,岂可只算黄须儿才是英雄。邺下,曹操封魏王时,都邺(今河北临漳县西)。
5、蒺藜:本是有三角刺的植物,这里指铁蒺藜,战地所用障碍物。
6、卫青:汉代名将,汉武帝皇后卫子夫之弟,以征伐匈奴官至大将军。卫青姊子霍去病,也曾远入匈奴境,却未曾受困折,因而被看作“有天幸”。“天幸”本霍去病事,然古代常卫、霍并称,这里当因卫青而联想霍去病事。
7、李广句:李广曾屡立战功,汉武帝却以他年老数奇,暗示卫青不要让李广抵挡匈奴,因而被看成无功,没有封侯。缘,因为。数,命运。奇,单数。偶之对称,奇即不偶,不偶即不遇。
8、飞箭(一作“飞雀”)无全目:鲍照《拟古诗》:“惊雀无全目。”李善注引《帝王世纪》:吴贺使羿射雀,贺要羿射雀左目,却误中右目。这里只是强调羿能使雀双目不全,于此见其射艺之精。
9、垂杨生左肘:《庄子·至乐》:“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柏之丘,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沈德潜以为“柳,疡也,非杨柳之谓”,并以王诗的垂杨“亦误用”。他意思是说,庄子的柳生其左肘的柳本来即疡之意,王维却误解为杨柳之柳,因而有垂云云。高步瀛说:“或谓柳为瘤之借字,盖以人肘无生柳者。然支离、滑介本无其人,生柳寓言亦无不可。”高说似较胜。
10、故侯瓜:召平,本秦东陵侯,秦亡为平民,贫,种瓜长安城东,瓜味甘美。
11、先生柳:晋陶渊明弃官归隐后,因门前有五株杨柳,遂自号“五柳先生”,并写有《五柳先生传》。
篇4:唐诗之《桃源行》
作者: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视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注解】:
1、逐水:顺着溪水。
2、去津:古渡口。
3、坐:因。
4、隈 :山崖的幽曲处。
5、物外:世外。
6、房栊:窗户。
【韵译】:
渔船顺着溪流走观赏山水一溪春;
古老的渡口夹岸的桃花艳丽缤纷。
坐看红花一树树忘却究竟走多远;
行至青溪尽头空空荡荡不见有人。
有一山洞入口暗行小径开头曲折;
走不多远旋即看见陆地广阔无垠。
远远望去有一个云树相聚的去处;
近看却是千家万户种满花卉竹林。
樵夫最初自我介绍他们汉代姓名;
村中的居民都没改变秦代的衣裙。
他们居住的地方是武陵的桃花源;
还在世外仙境建起了自得的田园。
月明高照松下房舍窗棂一片清静;
云中朝阳初露到处是鸡犬的吠鸣。
听说来了凡人大家集拢来看究竟;
竞相引领回家打听家乡近来情景。
天一亮,他们就开门打扫街巷花径;
傍晚,渔人樵夫便乘小船回到山村。
当初因为避乱先人离开混乱人间;
再说来到这神仙境地就不想回还。
深山峡谷谁也不知道人世间的事;
外界看这里也只看见渺远的云山。
至今已不再怀疑仙境之难于闻见;
只是尘心未尽仍然思念旧的乡县。
出洞后尽管觉得桃花源山水远隔;
始终打算辞家去桃花源长期游历。
自以为走过的旧路应该不会迷向;
怎么知道山峦沟壑而今已经改变。
当时只记得进入山中后很远很深,
沿着青溪几经转折才到深邃云林。
春天已经来到遍溪都是桃花流水;
辨不清桃花仙境该到何处去找寻?
【评析】:
王维的诗以抒写山水著称,此诗尤胜。历来评价王诗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细读这首诗才知道这话不假。
诗以陶潜的《桃花源记》为蓝本,取其大意,变文为诗,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开拓了诗的意境,具有它独特的艺术价值。为此,它能与散文《桃花源记》并传于世。
这首诗段落与陶潜的散文相仿,但画面却比陶文来得生动优美,绚烂多彩。全诗笔力舒健,韵脚多变,平仄相间,从容雅致,活跃多姿。
篇5:唐诗之《长干行·其一》
作者: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注解】:
1、长干行:乐府曲名。
2、横塘:现江苏江宁县。
【韵译】:
请问阿哥你的家在何方?
我家是住在建康的横塘。
停下船吧暂且借问一声,
听口音恐怕咱们是同乡。
【评析】:
这两首可以看做是男女相悦的问答诗,恰如民歌中的`对唱。第一首是天真无邪的少女起问;第二首是厚实纯朴的男子唱答。诗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刻划了一对经历相仿,萍水相逢的男女的相识恨晚之情。清脆洗练,玲珑剔透,天真无邪,富有魅力。
篇6:唐诗之《长干行》
作者: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预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注解】:
1、床:这里指坐具。
2、抱柱信:《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3、不道远:不会嫌远。
4、长风沙:地名,在今安徽安庆市东的长江边上。地极湍险。
【韵译】:
记得我刘海初盖前额的时候, 常常折一枝花朵在门前嬉戏。
郎君总是跨着竹竿当马骑来, 手持青梅绕着交椅争夺紧追。
长期来我俩一起住在长干里, 咱俩天真无邪相互从不猜疑。
十四岁那年作了你结发妻子, 成婚时羞得我不敢把脸抬起。
自己低头面向昏暗的墙角落, 任你千呼万唤我也不把头回。
十五岁才高兴地笑开了双眉, 誓与你白头偕老到化为尘灰。
你常存尾生抱柱般坚守信约, 我就怎么也不会登上望夫台。
十六岁那年你离我出外远去, 要经过瞿塘峡可怕的'滟 堆。
五月水涨滟 难辨担心触礁, 猿猴在两岸山头嘶鸣更悲凄。
门前那些你缓步离去的足印, 日子久了一个个都长满青苔。
苔藓长得太厚怎么也扫不了, 秋风早到落叶纷纷把它覆盖。
八月秋高粉黄蝴蝶多么轻狂, 双双飞过西园在草丛中戏爱。
此情此景怎不叫我伤心痛绝, 终日忧愁太甚红颜自然早衰。
迟早有一天你若离开了三巴, 应该写封信报告我寄到家来。
为了迎接你我不说路途遥远, 哪怕赶到长风沙要走七百里!
【评析】:
这是一首写商妇的爱情和离别的诗。诗以商妇的自白,用缠绵婉转的笔调,抒写 了她对远出经商丈夫的真挚的爱和深深的思念。
诗的开头六句是回忆与丈夫孩提时“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情景,为读者塑了 一对少年儿童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形象。“十四为君妇”四句,是细腻地刻划初婚 的羞涩,重现了新婚的甜蜜醉人。“十五始展眉”四句,写婚后的热恋和恩爱,山盟 海誓,如胶似漆。“十六君远行”四句,写遥思丈夫远行经商,并为之担心受怕,缠 绵悱恻,深沉无限。“门前迟行迹”八句,写触景生情,忧思不断,颜容憔悴。最后 四句,写寄语亲人,望其早归。把思念之情更推进一步。
全诗形象完整明丽,活泼动人。感情细腻,缠绵婉转;语言坦白,音节和谐;格 调清新隽永,是诗歌艺术上品。“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已成描摹幼男幼女天真 无邪情谊的佳语。
拓展
一、李白简介
李白(7—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旧唐书》记载李白为山东人;《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二、李白其他作品
《战城南》
去年战, 桑干源;
今年战, 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惟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 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 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 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 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 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篇7:唐诗之《长干行·其二》
作者:崔颢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注解】:
1、九江:今江西九江市。
【韵译】:
我的家临近九江边,
来来往往在九江畔。
你和我同是长干人,
从小不相识真遗憾。
【评析】:
这两首可以看做是男女相悦的问答诗,恰如民歌中的.对唱。第一首是天真无邪的少女起问;第二首是厚实纯朴的男子唱答。诗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刻划了一对经历相仿,萍水相逢的男女的相识恨晚之情。清脆洗练,玲珑剔透,天真无邪,富有魅力。
【唐诗之《老将行》】相关文章:
1.《山行》唐诗鉴赏
2.唐诗鉴赏:引水行
3.唐诗之《终南山》
4.唐诗之《行路难》
5.唐诗之《将进酒》
8.唐诗之《宿府》
10.唐诗之《杂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