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长相思其二李白的唐诗鉴赏

长相思其二李白的唐诗鉴赏

2023-11-12 08:40:5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sz206829”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长相思其二李白的唐诗鉴赏,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长相思其二李白的唐诗鉴赏,欢迎阅读与借鉴!

长相思其二李白的唐诗鉴赏

篇1:长相思其二李白的唐诗鉴赏

关于长相思其二李白的唐诗鉴赏

《长相思·其二》

作者:李白

日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原文注释】:

1、赵瑟:相传古代赵国的人善弹瑟。瑟:弦乐器。

2、凤凰柱:或是瑟柱上雕饰凤凰形状。

3、蜀琴句:旧注谓蜀琴与司马相如琴挑故事有关。按:鲍照有蜀琴抽白雪句。

白居易也有蜀琴安膝上,《周易》在床头句。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王

琦注云:蜀中桐木宜为乐器,故曰蜀桐。蜀桐实即蜀琴。似古人诗中常以蜀

琴喻佳琴,恐与司马相如、卓文君事无关。鸳鸯弦也只是为了强对凤凰柱。

【翻译译文】:

夕阳西下暮色朦胧,花蕊笼罩轻烟,

月华如练,我思念着情郎终夜不眠。

柱上雕饰凤凰的赵瑟,我刚刚停奏,

心想再弹奏蜀琴,又怕触动鸳鸯弦。

这饱含情意的`曲调,可惜无人传递,

但愿它随着春风,送到遥远的燕然。

忆情郎呵、情郎他迢迢隔在天那边,

当年递送秋波的双眼,

而今成了流泪的源泉。

您若不信贱妾怀思肝肠欲断,

请归来看看明镜前我的容颜!

【赏析鉴赏】:

这两首诗,都是诉述相思之苦。

其一,以秋声秋景起兴,写男思女。所思美人,远在长安。天和地远,关山阻遏,梦魂难越,见面为难。或以为此诗别有寄托,是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后,对唐玄宗的怀念。喻守真以为不能说他别有寄托,完全咏的‘长相思’本意,此说有其道理。

其二,以春花春风起兴,写女思男。望月怀思,抚琴寄情,忆君怀君,悱恻缠绵。真有人比黄花瘦之叹。

这两首诗,在《李太白诗集》中,一收卷三,一收卷六。所写时地迥异,格调也截然不同,实为风马牛不相及。但蘅塘退士辑为先后,看起来似乎是一对男女,天各 一方,各抒相思之苦,其实不然。

篇2:《长相思其二》李白唐诗

《长相思(其二)》李白唐诗

《长相思(其二)》这首诗李白是如何描写的呢?全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长相思⑴

其二

日色欲尽花含烟,

月明欲素愁不眠⑹。

赵瑟初停凤凰柱⑺,

蜀琴欲奏鸳鸯弦⑻。

此曲有意无人传,

愿随春风寄燕然⑼。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时横波目⑽,

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

归来看取明镜前。

【注释】

⑴长相思:属乐府《杂曲歌辞》,常以“长相思”三字开头和结尾。

⑹欲素:一作“如素”。素:洁白的绢。

⑺赵瑟:一作弦乐器,相传古代赵国人善奏瑟。

⑻蜀琴:一作弦乐器,古人诗中以蜀琴喻佳琴。

⑼燕然:山名,即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此处泛指塞北。

⑽横波:指眼波流盼生辉的样子。

【白话译文】

日色将尽花儿如含着烟雾,

月光如水心中愁闷难安眠。

刚停止弹拨凤凰柱的赵瑟,

又拿起蜀琴拨动那鸳鸯弦。

只可惜曲虽有意无人相传,

但愿它随着春风飞向燕然。

思念你隔着远天不能相见。

过去那双顾盼生辉的眼睛,

今天已成泪水奔淌的清泉。

假如不相信我曾多么痛苦,

请回来明镜里看憔悴容颜。

【赏析】

此诗首句“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开篇造境,渲染了愁苦迷蒙的相思气氛,暮色低沉烟雾缭绕的景物特征使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压抑之感,奠定了整首诗的悲凉调子。夕阳斜暮,渐渐西沉,几簇花丛在低沉的暮色里显得朦朦胧胧,如被烟雾缠绕。这种如烟似梦的感知显然部分来源于思妇的眼睛,来源于思妇被相思愁绪紧紧包裹的内心。牵肠挂肚的相思使思妇所观所感的一切都带上了浓重的忧郁色彩,不独花朵,也非烟雾使然。黑夜拉开帷幕,思妇却没有进入梦乡,对丈夫切切的思念使她辗转反侧无法成眠。更可恼的,是那一轮明月,依旧发出如绢如素光洁皎然的光辉,透过孤独的窗棂,搅得多情人心绪难宁。在这句诗中,代表着团圆的明月,因其特定情境而被诗人塑造成一个冷漠的、不解离人情怀的形象。北宋晏殊《蝶恋花》有“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也是这个意思。面对月色如水良辰美景,思妇却只能让他虚设,想起从前种种,一颗心久久不得平静。虽然思念只是徒劳,却也心甘情愿,无心睡眠。“日”与“月”在交替,白昼与黑夜在轮回,思妇的相思也像波浪中的小船,翻腾不息,相思之苦,也只有思妇最为明了。诗人用“愁”字把这种感情明白地表达出来。

接下来诗人描写了无法安睡的思妇,只好在月下弹一曲哀伤凄美的琴瑟,在回忆和期待中与心上人夫唱妇随。是有“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两句,琴瑟合鸣,鸳鸯凤凰都是用来喻指夫妻美满之意,诗人在这里互文见义,旨在表达思妇望夫心切而又无法排解的愁绪。琴瑟都作为传情达意之物,至于“蜀琴”,更被人传说与司马相如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有所关联。但如今琴瑟独鸣,凤凰曲难成,原本以为可以白头到老长相厮守的一对鸳鸯,竟然也天各一方,思妇的'伤情可想而知。就连这思君念君为君弹奏的一首相思之曲,也无法令心上人听到,关山重重,天遥地远,纵有动听的音符,又弹于谁听呢?

紧承这个疑问,作者继续写出,“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曲中真意,绮丽动人,但此情此曲,却无人为我传递,思妇惆怅抱憾也于事无补。只有忽发奇想,托明日和煦的春风飞往燕然,送到夫君的手里,带去我的相思。燕然山远在塞北边疆,就算把相思曲寄到又能如何呢?范仲淹有诗云“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可做此诗的一个补充。只要边疆未靖,那么重逢之念便是惘然。只是思妇的一点聊胜于无的假想罢了。但不管怎样,诗人的奇特想象仍然令人惊叹,思妇情之真、情之切,也令人为之唏嘘。

“忆君迢迢隔青天”独立成句,又承上启下,以青天的夸张比喻两人相隔万里,从而引出下文思妇回到现实,顾影自怜独自凄凉的描写。

这四句诗可以看作是同一个情形的表达,思妇揽镜自照,发现自己容颜憔悴,不禁悲从中来无法断绝。“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是唐时名句,形象而巧妙、夸张而令人信服地写出了相思成空的思妇的哀伤之状。曾经清澈如水明眸善睐的双眼,而今却成了流泪不止的两眼清泉,如此的想象和夸张让思妇的形象更具灵动的色彩,艺术之美感也更加深入人心。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一样,令人为之动容。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一句则深得含蓄隽永之妙,以思妇的口吻直抒对丈夫的思念,与前一句相得益彰。思妇不关心自己的容颜憔悴,也不担心自己双眼如泪泉,反而殷殷的希望,丈夫能够早日出现,哪怕他不相信自己切肤入骨的思念也无所谓,只要他早日归来,断肠人也就心满意足了。所谓“不信”云云,无须深究,只是夫妻俩的窃窃私语,取镜相照,更是带有了闺房亲密的意味,显然,在诗人奇特的构思中,在思妇恍惚的思念中,一切又都进入了想象。

篇3:李白《长相思·其二》鉴赏

作者:李白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注解:

1、赵瑟:相传古代赵国的人善弹瑟。瑟:弦乐器。

2、凤凰柱:或是瑟柱上雕饰凤凰形状。

3、蜀琴句:旧注谓蜀琴与司马相如琴挑故事有关。按:鲍照有“蜀琴抽白雪”句。

白居易也有“蜀琴安膝上,周易在床头”句。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王琦注云:“蜀中桐木宜为乐器,故曰蜀桐。”蜀桐实即蜀琴。似古人诗中常以蜀琴喻佳琴,恐与司马相如、卓文君事无关。鸳鸯弦也只是为了强对凤凰柱。

韵译:

夕阳西下暮色朦胧,花蕊笼罩轻烟,

月华如练,我思念着情郎终夜不眠。

柱上雕饰凤凰的赵瑟,我刚刚停奏,

心想再弹奏蜀琴,又怕触动鸳鸯弦。

这饱含情意的曲调,可惜无人传递,

但愿它随着春风,送到遥远的燕然。

忆情郎呵、情郎他迢迢隔在天那边,

当年递送秋波的双眼,

而今成了流泪的源泉。

您若不信贱妾怀思肝肠欲断,

请归来看看明镜前我的容颜!

评析:

这两首诗,都是诉述相思之苦。

其一,以秋声秋景起兴,写男思女。所思美人,远在长安。天和地远,关山阻遏,梦魂难越,见面为难。或以为此诗别有寄托,是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后,对唐玄宗的怀念。喻守真以为“不能说他别有寄托,完全咏的‘长相思’本意”,此说有其道理。

其二,以春花春风起兴,写女思男。望月怀思,抚琴寄情,忆君怀君,悱恻缠绵。真有“人比黄花瘦”之叹。

这两首诗,在李太白诗集中,一收卷三,一收卷六。所写时地迥异,格调也截然不同,实为风马牛不相及。但蘅塘退士辑为先后,看起来似乎是一对男女,天各一方,各抒相思之苦,其实不然。

简析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一句,季节、时间、环境、情绪全出来了。春日的一个黄昏,日色将尽,夜幕降临,花辨上也似乎含着缕缕烟雾,女主人在干什么呢?月亮已经升起来了,明如镜、皎如绢,一种淡淡的愁绪让她开始感到闷倦,难以安眠。这样一烘托,一幅温婉细腻的场景率先浮现在了读者面前。

篇4:李白唐诗《长相思》鉴赏

李白唐诗《长相思》三首鉴赏

《长相思》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共有三首。第一首诗通过描写景色,渲染气氛,抒写男女相思,似有寄意;第二首诗白描了思妇弹琴寄意、借曲传情、流泪断肠、望眼欲穿的情景,表现思妇对远征亲人的深情怀念;第三首诗以花和床为意象,赋予情感,抒写男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思念。这三首诗内容、形式、意境各有不同,都深刻地表现了离人的相思之苦,写得情真意切,缠绵悱恻,读来催人泪下。其诗意隐然含蓄,具备一种蕴藉的风度。

长相思三首

原文: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花馀床。

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闻余香。

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

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日日夜夜地思念啊,我思念的人在长安。

秋夜里纺织娘在井栏啼鸣,微霜浸透了竹席分外清寒。

孤灯昏暗暗思情无限浓烈,卷起窗帘望明月仰天长叹。

亲爱的人相隔在九天云端。

上面有长空一片渺渺茫茫,下面有清水卷起万丈波澜。

天长地远日夜跋涉多艰苦,梦魂也难飞越这重重关山。

日日夜夜地思念啊,相思之情痛断心肝。

日色将尽花儿如含着烟雾,月光如水心中愁闷难安眠。

刚停止弹拨凤凰柱的赵瑟,又拿起蜀琴拨动那鸳鸯弦。

只可惜曲虽有意无人相传,但愿它随着春风飞向燕然。

思念你隔着远天不能相见。

过去那双顾盼生辉的眼睛,今天已成泪水奔淌的清泉。

假如不相信我曾多么痛苦,请回来明镜里看憔悴容颜。

美人在时,有鲜花满堂;美人去后,只剩下这寂寞的空床。

床上卷起不睡的锦绣袭被,至今三年犹存昙香。

香气是经久不润了,而人竟也有去无回。

这黄叶飘髦更增添了多少相思?

露水都已沾湿了门外的青苔。

篇5:李白唐诗《长相思·其一》原文鉴赏

李白唐诗《长相思·其一》原文鉴赏

《长相思》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共有三首。第一首诗通过描写景色,渲染气氛,抒写男女相思,似有寄意;第二首诗白描了思妇弹琴寄意、借曲传情、流泪断肠、望眼欲穿的情景,表现思妇对远征亲人的深情怀念;第三首诗以花和床为意象,赋予情感,抒写男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思念。这三首诗内容、形式、意境各有不同,都深刻地表现了离人的相思之苦,写得情真意切,缠绵悱恻,读来催人泪下。其诗意隐然含蓄,具备一种蕴藉的风度。

长相思·其一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译文及注释

韵译

长相思呵长相思,我们相思在长安,

秋天蟋蟀常悲鸣,声声出自金井阑。

薄霜凄凄送寒气,竹席已觉生凉寒;

夜里想她魂欲断,孤灯伴我昏暗暗。

卷起窗帘望明月,对月徒然独长叹;

如花似玉美人呵,仿佛相隔在云端!

青青冥冥呵,上是无边无垠的蓝天,

清水渺渺呵,下是浩浩汤汤的波澜。

天长长来地迢迢,灵魂飞越多辛苦;

关山重重相阻隔,梦魂相见也艰难。

长相思呵长相思,每每相思摧心肝!

注解

1、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2、络纬:昆虫名,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

3、金井阑:精美的井阑。

4、簟色寒:指竹席的'凉意。簟,凉席。

5、帷:窗帘。

6、青冥:青云。

7、渌水:清水。

8、关山难:关山难渡。

9、摧:伤。

简析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回忆往日情绪时所作,豪放飘逸中兼有含蓄。诗人通过对秋虫、秋霜、孤灯等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感情。表现出相思的痛苦。“美人如花隔云端”是全诗的中心句,其中含有托兴意味。我国古代经常用“美人”比喻所追求的理想。“长安”这个特定的地点更加暗示“美人”在这里是个政治托寓,表明此诗目的在于抒发诗人追求政治理想而不能的郁闷之情。诗人将意旨隐含在形象之中,隐而不露,自有一种含蓄的韵味。

篇6:长相思 李白唐诗

长相思 李白唐诗

长相思

李白

日色欲尽花含烟,

月明如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

蜀琴欲奏鸳鸯玄。

此曲有意无人传,

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时横波目,

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

归来看取明镜前。

李白诗鉴赏

《长相思》是乐府古题,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将它归入《杂曲歌辞》,题下所收,从汉代的古诗到六朝文人之作,大都是抒写行人久旅或久戍不归,闺中人的思念之情。这种诗都是以女子口吻用代言体写成。李白这首《长相思》,内容和写法都遵循了古题的规范,当属闺情诗,亦即爱情诗。

“长相思”之意,共有四层,即昼夜思念,琴瑟传情、随风寄意、泪涌肠断。这四层意思次第展开,紧相连属,绵密无间。

起渲染哀戚情愫:“日色欲尽”,传达了白昼时光难捱的感受;又缀以“花含烟”三字,一方面渲染了暮色的迷茫,另一方面,又以暮色笼罩中的.娇柔的花,暗喻着闺中之人。夜幕降临,明月初升,空中弥漫着皎洁的清辉,在这宁静的月夜,闺中人的思念更深了,以至愁不能寐。既不能成寐,就得寻找排遣和寄托,因此她催玄拂柱,以琴瑟传情,在月光下奏起了相思之曲。三、四句对仗工整,设辞华丽,很合女主人的身分。凤凰柱、鸳鸯玄既描写了琴的精美,又传递着相思的信息:凤凰,使人想起萧史、弄玉结成仙侣的故事;鸳鸯更是比翼伉俪的化身。在这里,它们都是乐曲情绪的象征。“初停”、“欲奏”,表明一曲未了,又接续着一曲,不尽的琴声正如人的思绪一样绵长。

然而,这曲中情意该如何传送到亲人身边去呢?故而又有了“愿随春风寄燕然”的遐想。燕然,唐诗习用语,指代边地,暗指行人在极远处。接着缀一单句“忆君迢迢隔青天”,将心事道破,形成一个突兀的感情高峰,也是全诗的抒情中心。诗末四句作断肠之辞,“昔时横波目”的甜蜜回忆,更加剧了“今作流泪泉”的痛苦思念,末了向“迢迢隔青天”的亲人呈上自己诚挚的心;你若不能体会我的断肠之情,等你归来时就请这明镜作证吧,我的泪容,将永久地停驻在这面镜中!武则天有《如意娘》诗,诗中有句:“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李白诗的结尾二句当由此化出。泪洒裙上,必会留下痕迹,而镜中人面却是不能长留的。诗说“归来看取明镜前”,将不可为之事说得那样斩截,这正是诗人主观感情的强烈表现。

这首诗或许是李白借了乐府古题来表达自己对于妻子的思念。李白于青年时代与故相许圉师的孙女结褵,夫妻生活十分恩爱。但因李白长年漫游在外,聚少离多,双方自不免相思之苦。诗人将这种情思以代言体写出,不但想象了妻子对自己的思念,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也含在其中了。

【长相思其二李白的唐诗鉴赏】相关文章:

1.李白《长相思·其二》鉴赏

2.唐诗之李白:长相思?其二

3.长相思李白

4.李白 长相思

5.李白长相思

6.王维《相思》唐诗鉴赏

7.长相思李白赏析

8.古诗长相思李白

9.李白的长相思

10.李白《关山月》唐诗鉴赏

下载word文档
《长相思其二李白的唐诗鉴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