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长相思的教案设计

长相思的教案设计

2024-03-27 08:05:0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lizaixi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长相思的教案设计,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长相思的教案设计,供大家阅读参考。

长相思的教案设计

篇1:长相思的教案设计

长相思的教案设计

资料袋:长相思,词牌名,36字。前后片各四句。前人多用以写人的思念之情,始见唐代白居词。

一、揭课题。

写课题。读课题:长相思三首。出示资料袋。

t:过去人们通常用来写怀念之情,思念之情的。预习过了么,谁来读一读。

二:初读

1、指读:

第一首:“汴水流……”唐·白居易

第二首:“秋山青,秋水……”明·张煌言

第三首:“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宋·万俟咏(指出复姓:万俟)

(分别叫3个学生来读这三首词)

t:通过预习,能把课文读到这个程度,老师很满意。下面请同学们参照注释,看看能读动多少,看看还有哪些读不懂。(这就是要求)。

2、自由读。

(1)默读,再看注释,老师巡视。

(2)交流。

三、悟诗情。

1、2首

1、前两首,他们思念的是谁?

学生默读。老师巡视并吟诵:思幽幽,恨幽幽,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老师引经据典。)

2、s:想念丈夫。(板书丈夫)

3、读。

t:张煌言思念的又是谁呢?

s:故乡(板书故国故乡)

t:妇人,还有张煌言是在什么情况下思念的?边读边做记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要圈圈点点。

s:是夜晚的时候。

t:同意么?看老师写字。(板书:夜)读

s:“思幽幽……”

t再读

s:第2首“故国盟……”

t;思念亲人,思念故国为什么在夜里的思念特别强烈呢?

s:漫长,寂寞,沉寂,……

t:夜深人静,一个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念国家的人,是夜不能寐,辗转反侧的。有一个诗人说(诗略)(教师相机吟诵,引用了一首诗,足见其文学的功底之深厚)……所以这两首诗写的都是夜晚。

s读第一首。第二首。

t:板“?”,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夜晚呢?这晚上都有什么?看书!拿出笔,找准,这样你的记忆就非常牢固。(学习方法的渗透)

s学生看。

s:这夜晚都有月亮!

t:这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巧啊!太巧了,都是有月亮的夜晚。为什么这么巧,都有月亮?说说看!

s;因为月亮代表思念亲人的。(板书:月)

t:有补充么?他说的有道理。

t:听我说,月亮本身就是一首诗,从古到今,多少诗人……还记得,静夜思么?背!

s:(略)

t:苏轼在中秋节写了一首词,记得么,有这样的`饿=诗句:“月有阴晴圆缺……”想的太奇特了。唐朝的杜甫也写了《月夜忆舍弟》其中两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t:难怪白居易笔下的妇人如此思念她的亲人啊。读!

s读整首词。(两首都读了)

t:真好!!

t:再来看第一首,皓月当空,妇人看到了什么?

s:汴水 泗水

t;她的心也随着水流到了那里?

s:“流到瓜洲古渡头”

t;她好像看到了——

s:“吴山点点愁”

t;是啊,她望啊,望啊,想啊,想啊。(板书;望)她想什么?望什么?

s:她盼望着丈夫哪年回来?

t:是啊!(板书)是啊,多么深情多么感人。读!!

s:读全文。

t;妙啊!

t:再看第2首。这什么字?

s:秋!

t:古人说,“自古逢秋悲寂了。”这“秋”字非常有意思。

s读“秋山青,秋水明”

t:他为什么要这样写的这么美?

s:(略)

t:是的。大明朝灭亡了……物是人非。所以他睡的着么?一个“惊”字写出了他……(教师用叙述的方式把学生带到“愁”的境界)妙就妙在“孤鸿三两声”。

“故国盟!……”学生齐读!

t:长相思,长相思,真的写了思念之情。

篇2:纳兰性德《长相思》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文中生字,能从字正腔圆的、通顺流畅的朗读过渡到情感诵读,培养语感。

2、通过想象画面、情景体验和诵读的方法,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相思之情和人性之美。

3、初步了解诗词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古代经典诗词的方法。

【教学重点】

在想象、情景诵读中,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相思之情和人性之美。

在移情想象中构建“征途”、“故园”意象,体味“相思”,感悟“人性”。

【教学流程】

一、初读·印象画

1、板书课题,(相思)相思是愁!离愁,春愁、乡愁。

乡愁,在李白的笔下,是撒满床前的月光,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请大家自由朗读《长相思》,看能不能发现些什么?

2、初读四遍。

前两遍:生字、多音字读准,字正腔圆。后二遍:讲究节奏,有味道。

教师通过引读、带读、试读题目,引导学生按两个层次朗读,层层落实。

板书:词的朗读要求:顺、懂、味

3、两读过后谈感受

师问:词读到这儿为止,《长相思》在你脑海里留下什么印象和感受?

带这各自的印象和感受齐读词,读到词的字里行间。

二、再读·形象画

1、过渡语:长相思啊长相思,作者为什么要如此的长相思呢?学词只有印象和感受还不行,这还需要走进词人的心灵世界。现在请大家在走进课文,默读课文,仔细结合资料下边的注解,弄懂词的大意?

(先讲大意,再讲解学习古代诗词的“意会”作用。)

2、师:现在蒋老师提两个问题,看看你们对这首词的大意“意-会”没有?

一是:作者的“身”在哪里?(板书:身在征途)

二是:作者的“心”在哪里?(板书:心系故园)

3、身在征途―――心系故园(打上圆圈再联起来)会有什么新发现,新体会?

(启发学生开放思维,感受和体验作者相思之情)

师谈话:一个远离,一个牵挂,远离越久,牵挂越长,征途越远,相思越长,所以题目是《长相思》,

出示地图,(介绍背景)

一说:身心分离的内心世界。

二读:齐读作者身心分离的那种心情

三、品读·新印象画

1、师范读,生跟读,亲近文本,展开联想和想象,构建“征途”意象。

2、开放思维,创造想象,描写浪漫生活,构建“故园”意象。

四、悟读·现实画

a) 师谈话:美好而浪漫的画面和场景,却在现实中破碎,在征途中破碎,只有“聒碎乡心梦难成”(板书:碎)

b) 指导悟读。谁来再读读《长相思》?

在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杨柳依依,春暖花开,没有亲人的关怀和问候,只有……

在这里,晚上,没有皎洁的月亮,没有甜美的饭菜,更没有和妻子,儿女一起的温暖与幸福,只有……

在这里,没有(学生写的场景)只有……

c) 齐读。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都是长相思,请同学们想象画面,进入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心灵,齐读《长相思》。

五、研读·人性美

a) 师谈话:同学们,词读到现在,我已经能够真切的体会到(声中带情),那么作者作为一名出生于宦官之家,书香门第的才子,又是名门望族,为什么还要忍受相思之苦、相思之痛,这是为什么?

(生自由回答)

b) 出示纳兰性德的《菩萨蛮》。重点感悟“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c) 板书:“爱祖国建功业”(人性美)

d) 总结

篇3:纳兰性德《长相思》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结合词意,用贴切的情感朗读课文。

2、通过细读词句,正确理解词的字面、全词的意思。

3、理解关于词的初浅的常识。

课前准备:

1、查字典,掌握“畔、帐、更、聒”四个字在这首词中的正确读音和意思。2、联系地图,大概知道:作者从何处出发?此时身在何处?前往何处?联系资料,了解:作者此行的目的。

3、阅读关于这首词的背景资料和两种不同理解的赏析,初步形成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

4、反复朗读课文,思考:用怎样的语气来贴切地读好每一句诗。

教学过程:

一、初读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与停顿。

2、揣摩朗读,同学互演,有不同意见的小组提出来。

二、细读

1、理解上阕(què)词意,用贴切的感情朗读上阕。

(1)理解:“山一程,水一程”的正确解释。

交流预习过程中你对这句词的意思的理解;

介绍“互文见义”,这是古诗文写作中的一种方法,意思为:

越过了一程又一程的山和河。

试着用一个词语表达“山一程,水一程”的意思。

(2)辨析“身从何处、在何处、向何处”。

读诗句——看地图——明去向。

(3)辨析“夜深千帐灯”,并理解其含义。

介绍辛弃疾的《破阵子》;

将辛弃疾的沙场英雄气概与纳兰性德从心底流露出的对自然生活的渴望与欣然作比较,感受纳兰性德深深的爱与痛。

用贴切的情感朗读上阕。

2、理解下阕词意。

(1)理解“风一更,雪一更”的正确意思。(互文见义)

读“风一更,雪一更”想到了一个什么词语?

交流你对“风一更,雪一更”的理解。

(2)理解“聒”,“梦不成”,“无此声”。

“聒”,嘈杂的是什么声音?

因为什么而“梦不成”?

“此声”指什么声音?家乡真的“无此声 ” 吗?

(3)用贴切的情感朗读下阕?

3、朗读全词。用下阕中的一个词概括全词的主题。

4、理解真正的“故园”“乡心” 。

(1)真正的“故园” 指什么?

字面意思:故乡;

含着意思:自然、自由的生活。

(2)真正的“乡心”指什么?

“故乡”在何方?

纳兰性德真正思念的是什么?

5、这首词有令你感动的东西吗?你为何感动?

6、完成作业本作业。

>>>下一页更多“长相思翻译与赏析”

篇4:纳兰性德《长相思》教案设计

纳兰性德长相思翻译

一路上登山涉水,山山水水,行行重行行,往榆关那边行进。夜深宿营,只见无数座行帐中都亮着灯火。 挨过了一更又一更,风雪一阵又一阵,在耳边呼啸,吵得我乡心碎乱,乡梦难圆,在我的故园,几曾有聒耳的风雪声?”这首词抒写羁旅思乡之情。上片写奔赴山海关中途夜宿军帐时的苦闷,下片抒思乡之情。

长相思赏析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他善骑射,好读书,喜结名士。他的主要文学成就在于词,尤擅小令。他推崇李煜词,有“清代李后主”之称,兼学花间词,其词风格婉丽清新,不事雕琢,颇多伤感情调。这首小令就是一个典例。

纳兰性德之父明珠,字端范,历任兵部、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傅,又晋太子太师,权倾朝野、声威显赫。其母觉罗氏,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诰封一品夫人。纳兰性德的一生,正是纳兰家族最为鼎盛之时。纳兰性德22岁时,参加进士考试,以优异成绩考中二甲第七名。康熙皇帝授他三等侍卫的官职,后升为二等,再擢为一等。作为皇帝身边的御前侍卫,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参与风流斯文的诗文之事。他曾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奉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随皇上唱和诗词,译制著述,因称圣意,屡受恩赏,是人们羡慕的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随身近臣。纳兰性德英年早逝,康熙二十四年(1685),其身患寒疾,七日不汗而死,时年仅三十岁。康熙皇帝深为痛悼,特派使赐奠。

康熙二十年,三潘之乱平定。竖年三月,玄烨出山海关至盛京告祭祖陵,纳兰性德扈从。本篇即作于词人由京城(北京)赴关外盛京(沈阳)途中,抒写词人羁旅关外,思念故乡的情怀,柔婉缠绵中见慷慨沉雄。整首词,无一句写思乡,却句句渗透着对家乡的思念。

上片写行程之劳。起句突兀,既显空间之广袤,又寓时间之流逝,气象阔大。“山一程,水一程”六字,直写戍路途之曲折迢遥,侧写跋山涉水之艰险辛苦。叠用两个 “一程”,突出了路途的修远和行程的艰辛。第三句“身向榆关那畔行”,交代行旅去向。此处说“身”向榆关,而非“心”向。其实就是说,躯体越来越远离了故乡,而心灵却越来越趋向京师,越来越拴紧了故园。“榆关”是指山海关,“那畔”即“那边”。当我们读到这里,仿佛浮现出这样一幅图景:大队人马,翻山越岭,登舟涉水,风餐露宿,走了一程又一程,一直向山海关方向进发。而词人因为留恋家园,却是频频回首,步履蹒跚,望断白山黑水而不见故园影踪。“夜深千帐灯”一句,写的是夜晚宿营于旷野的情景:深青的天幕下,漆黑的旷野上,一座座营房,灯火熠熠,映照着永夜无眠的人。“千帐灯”是虚写,写词人这次出巡随从众多。为什么夜深了,而仍然营火闪烁呢?这就为引出下片的“乡心”蓄势。

下片侧重游子思乡之苦,交代了深夜不眠的原因。换头写景,“风一更”“雪一更”,突出塞外风狂雪骤的荒寒景象。这是以哀景衬伤情,风雪载途,行者乡思更烈。叠用两个“一更”,突出塞外卷地狂风,铺天暴雪扑打帐篷经久息的情景;也从一个侧面写出了天寒地冻之夜,人之辗转难眠的状态。“聒碎乡心梦不成”呼应上片的“夜深千帐灯”一句,直接回答了深夜不寝的原因。着一“聒” 字,突出了风雪声响之巨;且极具拟人味,仿佛这风雪也通人心似的,彻夜念叨着故园的人事,让人心潮起伏。“聒碎乡心”,用的是夸张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一夜征人尽望乡”的愁肠百转的心态。“故园无此声”,交代了“梦不成”的原因:故乡是没有这样的连绵不绝的风雪聒噪声的,当然可以酣然入梦;而这边塞苦寒之地,怎比钟灵毓秀之京都,况且又是暴风雪肆虐的露营之夜,加之“乡心”的重重裹挟,就更难入梦了。结尾这一句直截地表达了征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意。

总的来说,上阕写面、写外,铺陈壮观;下阕写点、写内,曲描心情。选取的都是平凡的事物,如山水风雪、灯火声音。又采用短小精悍而通俗易懂的语句,轻巧排列,对应整齐。信手拈来,不显雕琢。全篇融细腻情感于雄壮景色之中,尽显非凡,作者用山,水,千帐灯,风,雪等大的物像,来寄托细腻的情感思绪。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没有一般边塞诗的大气、沉痛、悲凉、雄壮,而是风格婉约,笔调缠绵,少了抑扬顿挫的沉雄,多了小女儿的缠绵情态。

纳兰性德的老师徐乾学说他的词“清新隽秀,自然超逸”,况周颐说他的词“纯任性灵,纤尘不染”(《蕙风词话》),这都指出了纳兰词的一个鲜明的特征:真——情真景真,意境天成。这首小令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它以壮观的塞外景象来渲染柔婉的乡思意绪,情意隽永;以白描手法绘景,造语朴素,自然真切。

这首词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整齐的对称之美。其一、上一阕,山水相迭,一程接一程,主要是写空间上的延续;下一阕,风雪交加,一更接一更,主要是写时间上的延续。其二、上一阕,强调“身”,行程之中身好累。“‘身’向榆关那畔行”,“身”在哪里呢?作者经过了崇山峻岭,大河小川,山海关外,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总之,身在旅途,军营帐篷中。这里面有多少的不得已呀!真的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留下绵绵无尽的想象与回味的空间;下一阕,强调“心”,难眠之时心好苦。在这样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连做一个思乡梦都做不囫囵,做不安逸。心好苦,是身好累的合理延续。其三、上一阕,无论是山水还是灯火,都重在写所见,写视觉;下一阕,无论是风还是雪,都重在写所闻,写听觉。“故园无此声”,那有的是什么呢?当然是温馨,令人留恋的甜蜜和温馨。其四、上一阕,从大处着眼,铺写一路行程中的这一处,从白天到黑夜,这一处中的千万帐灯火。重在写外,表现外在的时空印象;下一阕,从小处落笔,内敛到“我”这一帐。重在写内,展示这一帐内“我”的耳闻以及“我”的内心感受。时空尽在“我”的“耳”中、“心”中。

本词既有韵律优美、民歌风味浓郁的一面,如出水芙蓉纯真清丽;又有含蓄深沉、感情丰富的一面,如夜来风潮回荡激烈。词人以其独特的思维视角和超凡的艺术表现力,将草原游牧文化的审美观与中原传统文化的审美观相融合,集豪放婉约与一体,凝炼出中华词坛上一颗风骨神韵俱佳的灿烂明珠,深受后人喜爱。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将作者推为宋后第一真词人,是非常有道理的。

篇5:《长相思》教学设计小结长相思优秀教案设计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一、借助注释,读懂词意。

1、切入: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

2、自由朗读: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

3、检查:谁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词当中的一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念错;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是怎么停顿的,读得是不是有板有眼。

4、读出味道: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

(1)用不同的语气范读题目,让学生感知味道(2)学生试着读全词

5、感知词意:词读到这儿为止,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谁来说一说?

6、品味词意:王老师提两个问题,看看你对这词大概的意思掌握了多少。第一个问题听清楚:作者的“身”,身体的“身”,身躯的“身”,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何方?(山海关外、关内、路上、高山上、船上、营帐里)第二个问题:(板书:心)纳兰性德的心在哪儿?(故乡、故园)

7、小结: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把它连起来(把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用一个圆圈圈起来),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体会?

8、读词:一个远离,一个思念,同学们,就是这种感受,这种感情,这种心灵的回想,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长相思》。

二、展开想象,读出词情。

1、师配乐朗读,开启学生想象之门:孩子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2、交流: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画面。(身在征途的画面)

3、引导第二次想象:你们都看到了,是吗?你们看到了跋山涉水的画面,你们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你们看到了抬头仰望的画面,你们看到了孤独沉思的画面。但是,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4、品味“碎”字,读出词情:天伦之乐,温馨融融,多美好的生活。但是现在,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全都破碎了,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板书:碎在身在征途,心系故园上写“碎”)

5、导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在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关切,在这里有的只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在这里,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在皎洁的月光下和妻子相偎依在一起的那份温暖,那份幸福,在这里有的只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在这里没有郊外的踏青,没有和孩子在一起的捉迷藏,没有杨柳依依,没有芳草青青,这里有的只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啊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进入诗人的那个身和心分离的世界,我们再一起读:长——相——思。

扣住“碎”字,让学生借助想象走进了作者情感世界。按理说,课上得这一层面已很到位了,但王老师却并没就此收笔,继续引导学生品味文本。

三、互文印证,读透词心。

1、学生问作者:读到现在为止,读到这个时候,你是不是应该问一问纳兰性德。你的脑子里冒出了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为什么不回家、为什么要从军、为什么不用心打仗)

2、引文拓展:孩子们,你们都问我是吗?你们可曾知道这些问题纳兰性德也在问自己,就在征途上,纳兰性德还写了一首词,题目叫《菩萨蛮》其中有这两句就是纳兰性德问自己的,谁来读一读?(出示课件“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3、亲人发问:请你们再想一想,除了纳兰性德在问自己以外,还有谁要问一问纳兰性德“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妻子、父亲、儿子、哥哥)

4、作者反问:我纳兰性德真的“轻”离别?再读《长相思》,默读,你从哪儿体会到我纳兰性德没有轻离别呀?我不是轻离别呀!长相思的什么地方让你体会到这一点。

5、升华:我身为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我重任在肩,我责任如山,我不得不离,不得不别啊!长相思,我的重离别,我的重重的离别,我的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化在了《长相思》中了。

师:这就是为什么我身在征途却心系故园的原因所在,这就是为什么我的那个梦会被破碎,我的那颗心会被破碎的原因所在。为了我的壮志和理想,思念家乡的孤独和寂寞,就这样化做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6、导读结课: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生齐说: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生齐说:长相思)。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做(生齐说:《长相思》)。

篇6:长相思

E度网专稿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

走过一路花开,凤凰花妖冶丛生,双生花的妖艳与纯洁缔造了旖旎风光。那是你陪我走过的青春,花开如无声,我又何苦记起曾经牵手的指?就让它夜里独自十合吧。

风吹沙吹成沙漠,那些你与我的山盟海誓,可真是“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风吹过沙,如若让我的眼迷红,我愿就这样无声哭泣,直至你的转身。

席慕容说过“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可我与你的友情。可是走着走着,就各自扬鞭,回忆都愁了。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记忆,就真的让它淋湿在梅烟雨?

回忆的金碧羽衣,就如天穹中的星棋,零零散散,残破不堪,我处在那姹紫嫣红的世间,车水马龙,纸醉金迷的人世。在星空下,我默默将相思幻化为纠纠缠缠的月光,伴随着温柔的清风进入你甜美的梦中。

晨光搁浅,云卷云舒,他们都相互相依,只因为对方的存在而照亮了整个世界,灿烂了人间。天水相应,树渲绿影,他们都因彼此而存在,用色彩去装扮世界,灿烂了人世。月明照空,我想,我会因你的存在,而让青春的素白多了几分阳光,颠倒我的斑斓回忆。

灯火阑珊,如果你亭亭玉立于世,就请你在午夜梦回时记起我;如果你纯净无暇于世,就请你在身陷囹圄想起我;如果你独自清高,就请你在伤心欲绝时,念起我。因为我一直也在想你。

镜瓶浮云,何时能破镜重圆?那些男孩,那些女孩,我们一起在青涩的花季中爱过,疼过,哭过。如今,就让我们幻化碧羽,振翅在青山绿水间!

长相思,萦莺绕绕如银丝一般缠绕心间。

如今,我只愿君心似我心,不忘君兮何夕。

河南信阳商城县商城县第一中学初三:孙俊

上一篇:因为有您作文1000字 下一篇:落花 相关推荐 走在花季作文700字 有爱就会有光明作文600字 原是寻常最动人作文800字 成长,伴一路芬芳作文900字 一路书香作文800字 星星不哭 磨砺议论文800字 中秋感怀 原是寻常最动人作文850字 守护这一份淡淡的清香作文 触动了我的心灵作文700字_12篇 向着理想奔跑作文600字

篇7: 长相思

在那跋山涉水的途中有多少艰辛,在那寒风朔雪中有多少孤独,在那思念家乡的时候,又有多少人和我一样体会那思乡怀亲的心情呢?

因为外国人的入侵,我不得不告别亲人和那从小伴我长大的老榕树,去参军了。从那时起,我便离开了家乡,走上了艰辛的行军路。

我们不知翻过了多少座山,淌过了多少条河,穿在脚上的鞋也不知磨破了几双。我们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早已有好多个队友在路途中倒下。每当我想放弃,当逃军的时候,耳边仿佛听到了家人们为我伤心、哭泣的声音。因此,我坚持了下来,我不想家人们为我难过,我有责任让他们开心。

当我们到达山海关的时候,又是一个夜晚。我们都把自己的帐篷架了起来,点上了一盏盏灯,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思念释放出来,让它们在怀念的梦乡中遨游。

夜深了,突然,狂风一阵又一阵地吹着,鹅毛般的雪一片又一片地下着。我从梦中醒来,看着外面那风雪,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怀念与悲伤顿时涌了出来。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它的下半句没有几个人知道――“只是未到伤心处”。在这泪水中,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棵老榕树,那棵与我朝夕相伴的老榕树,周围还有家人嘘寒问暖的声音,一切都是那么祥和、宁静。想着,一滴泪珠流淌下来,这颗泪珠中充满了我对家乡的思恋之情。

家人,故乡,不知你们是否听见,我思念的声音,不知你们是否感受得到,我那颗眷恋你们的心。

篇8:长相思

水波摇榭轩

无痕万里空

长相思

忘却魂

亭旁楼阁处

白衣惜如故

君已离

佳人去

泪如丝

但盼痴情故

尘世苦

寰犹尽

无悔意

言笑心已凉

初二:蓝色的星空

上一篇:与君缘 下一篇:荷 相关推荐 点亮我心中的那盏灯作文600字 我为自己点赞作文600字 友谊,爱一般的香气 一路走来,感谢有你演讲稿 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作文600字 这次,我没有放弃 一道美丽的风景作文600字 人生路上温暖多作文800字 最好的我们 老师的另一面作文700字 触动了我的心灵作文600字_12篇 《法官妈妈》观后感700字

篇9:长相思

长相思,相思有多长?是"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还是“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如今行走在关外,你说你知道,一驿复一驿,思亲头易白。只是关外的天,苍凉的蓝,遍地都是橙黄的叶子,两三凄然,两三惆怅,一更,一更,所以明月落下的时候,浮起的是你的悲伤。

家乡还在,只是山高水长,路途残缺,四季还在,只是花开有时,昨日不再,这个异地的夜晚,寒冷温柔着你的骨头,乡关何处是?魂梦依稀时。

篇10:长相思

我奉命带领将士到关外打仗,于是,我和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关外进发。

一路上,北风呼啸,风雪无情地吹打着将士们,将士们的脸都都冻红了,手都冻僵了,可是还是坚定不移地向关外走去。天快黑了,我找了一个平坦的地方,命大家在这儿搭帐篷,休息。大家拿出已经准备好的竹条,有条不紊地干了起来。几个时辰之后,天黑了,帐篷也搭好了,大家都进去休息了。半夜里,风更大了,雪也更大了,打在帐篷上,扰的我睡不着,于是便走出帐门,望眼一看,将士们的帐篷里都亮起了灯,星星点点的,过了一会儿,将士们都走出了帐门,站在帐外向远处看着什么,我也朝着他们看的地方看,哦,那个地方便是我们的家乡,大家都想家了,我又何尝不是呢,经常南征北战,一年有多少时间是在家的呢?而且,我们的家乡是温暖的,是宁静的,是没有这寒风朔雪之声的。大家思乡心切,夜不能寐,一直望着着家乡的方向,慢慢的,天亮了,大家收起帐篷,继续向边关走去。

篇11: 长相思

月未眠,

人未眠。

不念桑园思广寒。

微风吹玉兰。

夜已阑,

心已阑。

欲把情怀付素笺。

缘何下笔难。

潇湘神

深谷幽,

深谷幽,

草桥雁绝影西流。

测测轻寒千里眺,

群山密竹掩红楼。

江水流,

江水流,

相思夜夜甚时休。

月下临风琴独奏,

淡烟衰草晓云愁。

篇12: 长相思

一阕红笺题未了。

向云外,探青鸟。

怕过尽西风人又老。

叶落也,秋知晓。

泪落也,心知晓。

旷野萧疏寒意早。

注白露,欺芳草。

问何事苍山同远眺。

送不尽,斜阳道。

望不尽,斜阳道。

巫山一段云

皓月苍穹挂,

清光照独楼。

故人踪迹复难求,

对影诉孤愁。

冷露凝霜菊,

惊涛拍画舟。

悲欢举措本无由,

华梦付江流。

篇13: 长相思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篇14: 长相思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回忆往日情绪时所作,豪放飘逸中兼有含蓄。诗人通过对秋虫、秋霜、孤灯等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感情。表现出相思的痛苦。美人如花隔云端是全诗的中心句,其中含有托兴意味。

我国古代经常用美人比喻所追求的理想。长安这个特定的地点更加暗示美人在这里是个政治托寓,表明此诗目的在于抒发诗人追求政治理想而不能的郁闷之情。诗人将意旨隐含在形象之中,隐而不露,自有一种含蓄的韵味。

篇15: 长相思

陈东甫

花深深,柳阴阴,度柳穿花觅信音,君心负妾心。怨鸣琴,恨孤衾,钿誓钗盟何处寻?当初谁料今。

这是一首描写少妇的怨情词。春天是一个万物萌生的美好季节,也是一个使别离者怀人思远的烦闷的季节。因此古典诗词中便产生了数不胜数的游子伤春、思妇怨春的诗篇。这首词写得清新流畅,节奏铿锵,音韵调谐,在汗牛充栋的怨情诗词中令人刮目相看,新鲜可爱。

词人采用了一种白描手法,单纯而朴素地创造出一个使人人都可晰视、都可体察、都可身临其境的意境:深深的花丛,密密的柳荫,在花间柳下一位窈窕的少妇正在静静地、幽幽地迈着慵懒的步履穿行。她的眉峰是微蹙着的吗?还是如黛山似的深锁着?我们不大看得清,只见她痴痴地徘徊着,怔怔地寻觅着,她是在捕捉一个失落的梦,还是在追寻一个远方缥缈的幻影?

她什么都不在追寻,她是在期盼早就远行而且久久未通音书的他的音信。山重山、水复水,狠心的他漂流到何方,为什么一个字都不寄往家中?莫不是见异思迁了吗?薄情的他呵辜负了我的一片痴情,一颗真心……

上阕抒写的是少妇白昼在灿烂的春光里、在花丛柳荫中的苦闷心情。下阕时间有所推移,展示她在夜间的心绪和情景:她独宿空房,久久地抚弄那张排解她内心哀怨的古琴,琴声鸣响着、鸣响着,心中的哀怨不但无法排解,反而更加烦闷,于是她便弃置了琴弦,翻身上床,企求在睡梦中寻找片刻的安宁,然而孤衾难眠,她辗转反侧,依然不能入眠,当年与他欢爱相携、海誓山盟的情景又历历浮在目前。这头上的金钗还是那时他相赠的呵。“但愿心似金钢坚”的誓言盟愿犹清晰分明在耳,当初谁能料到今朝有这样的结局……

这位少妇会不会被遗弃?他的夫君是不是就永远不再回来?词中尚未点明。作者所描写的只是抒情主人公──少妇的一种心境和心路历程。它给我们留下一个悬念,一种设想,而这正是本词另有的一种艺术魅力!

篇16: 长相思

【词林正韵】

【众里寻他】

雨潇潇,雾潇潇,众里寻他一梦遥,相思瘦了腰。

山迢迢,水迢迢,瘦尽灯花又一宵,怎堪岁月凋。

【百转千回】

思天涯,念天涯,百转千回只为他,孜身看落霞。

数飞花,挑灯花,难耐相思瘦笔拿,红尘一指沙。

【相思入墨】

泪阑珊,意阑珊,难聚良缘怎奈天,天涯望眼穿。

望尘寰,醉尘寰,无寄相思入墨轩,千思绕指缠。

【红颜独醉】

琴悲鸣,瑟悲鸣,琴瑟呜咽诉苦情。独吟忆旧盟。

泪伶仃,叹伶仃,枕冷衾寒瘦影伶。红颜只为卿。

【化蝶双飞】

爱一回,梦一回。醉悦君颜常画眉,庄生蝶梦陪。

恋一回,醉一回。痴念三千晓梦追,双双化蝶飞。

【以爱为家】

陌上花,蝶恋花。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绵走天涯。

撤云霞,看彩霞。海角天涯是我家,携风揽月华。

【情深似火】

愁眉梢,月柳梢。更漏将残人讯遥,柔情似火烧。

思如潮,念如潮。焚尽相思怨难消,芳容一夜凋。

【红笺传情】

诗为媒,月为媒。红袖添香笑语微,相思入梦帷。

爱相随,梦相随。写尽红笺念字堆。痴情伴梦飞。

【墨笔良缘】

笔不停,墨不停,知己红颜一世倾,兰心若水明。

字含情,韵含情,鱼水交融爱永恒,良缘乐永生。

【鸳鸯戏水】

爱为谁,念为谁。为你千年等一回,断魂千里追。

影相随,梦相随。守候三生心怎违,鸳鸯戏水陪。

篇17: 长相思

长相思・了却前缘

花一重,柳一重,

人生何处冀相逢?

日落天又红。

哭一声,笑一声,

了却前缘万事轻。

月升风也生。

七绝・秋水伊人

伊人秋水诉衷肠,落叶片片惹痛伤。

风雨飘零何处去,谁能与我梦一场。

钗头凤・醉梦边

春却完,秋阑珊,春秋有岸梦无边

朝已然,暮亦然,朝暮思虑,踌躇未满

难,难,难

长歌叹,醉湖畔,梦中伊人遥相拌

酥手绊,朱唇乱,臂揽竹腰,随风入眠

颤,颤,颤

篇18:长相思

适逢五月,春末,阳光已有夏季梦幻的灼热,叶间细撒斑斓的梦幻,上帝给予的玩物。还未到栀子花开放的时节,这个季节,仿佛只有绿色装点寂寥的大地。月下独有的絮语,合着风的呜咽,撩起了夜的无眠。

枇杷叶独有的纹路析透了生命、轮回,成了时光漫长的伴友。江南女子的青黛房屋、杏花雨,成了一生流连难以舍弃的幻想。合欢扇破败的流穗忆不起万年的物事,只得沉寂,于此。

太多的故事没有头绪,没有结局,于是就有了无数的猜忌。你的戎马天涯,造就万千黄沙,短衣射虎,沽酒西郊,这就是理想与现实最大的讽刺。什么叫绝望,就是上天给了你梦想,给了你才华,却一生不给你实施的机会,硬生生地折断你的梦想。他在边塞之地谱就的长相思,合着大漠深处的狼嚎,拂向了江南烟雨人家。风雪之中降生,隆冬正酣的孩子,他从未想过经过挣脱了光阴至梏,这个生命为万千人宠溺、敬仰和向往。

对于庙堂,有人能堪破名缰利锁,携两袖清风,隐居终南,任你天下风雪;有人却一世沉浮,无力开解心结。功名是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岳武穆的岳家军,毛伯温的血战袍。这些如神般高高在上的人物,是他的梦。他要的是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也许,命运真的对他露出了暌违良久的笑意。罗刹频犯唆龙。康熙委派副统郎坦带兵前往唆龙侦查敌情,他奉命随往。边塞之地没有江南乌蓬摇曳的细雨,没有京中的红梅绽开。只有一顶孤毡,一点星灯。大漠深处的狼嚎总能勾起对故园的思念,月下的他和他们仍单纯地织着美好的渴望,真好。

三年后,雅克萨之战大败罗刹。这是他一生中惟一的一次戎马生涯,后来,直至他离去也没有实现那壮志云飞的英雄梦,于是,他成了我们所熟知的浊世佳公子—纳兰容若。

‘家家都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他最阴晦的落寞,高高在上的孤寒,谁能知晓?世人皆叹服他的家世、才华,可谁知道繁华的背后终究是凄凉。伯牙摔琴谢知音,世人都道我痴,可再精妙的曲子无人懂又有何用?人生若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同怀视之。我想上天终究还是眷顾容若的,梁汾是他最真的挚友。他们的《金缕曲》、秋水轩成了文人骚客中广为流传的佳话。为救兆骞,两人奔波劳碌,一个承诺,五年的奔走担忧。有些人,我们走不进他们的世界,只因他们太干净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太纯粹了,我们无法企及,唯有膜拜。

与他熟识已然三百五十六年,夕阳影里,打板而歌。水云榭里,围炉夜话。听他的“愁伤恨错怨冷瘦,侬卿君妻我沈卢”;说他的“蓝桥,画扇,江南”;读他的“双栖蝶、木兰花、眼儿媚”;吟咏、赞叹、疼惜他的初见、当时和寻常。他是纳兰成德,字容若,小名冬郎。

少年从未相信自己会老去,当然,更从未想过死亡。哪怕明明知晓那是无法避免的神秘仪式,却始终不相信在如此韶华之盛之际来临。康熙十六年,暮春。卢氏死于难产,留下一子,名唤海亮。当卢氏离去后,容若的整个世界崩塌了,庭院的枇杷树叶已略盛,树下的人哪儿去了?

忽然想起有光的那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自卢氏离去后,容若开始了他长达八年的悼亡。他的青衫湿,风吹灯灭,忽疑君到,成了漫漫时光最真的篆言。他的一片伤心画不成成了岁月斑驳的痕迹。他在花下最悲哀的沉默,这座庭院无处不是她的影子,这座庭院又无处不存在她的气息。他沉沦在回忆里,朝朝暮暮铭记自己不可忘却,于是伤口永不结痂,血顺着凌乱的伤痕缓缓流下。葛蔓缠绕着城边的枯树,孤坟孑然,梦里草木深,九泉之下的你是否会孤寂?三载幽幽魂梦沓,是梦久应醒矣。待结个,他生知己。

江南的细雨多少也洗去了他浅薄的哀愁,当垆卖酒的江南女子一口吴侬软语,泛舟湖上的姑娘笑靥如花。整个小城里乌程酒飘香,满城酒香伴着一池荷香。记忆中美好到不可触碰的地方,往往是因为某一个人,卢氏之后,真正走进容若心中的女子—沈宛。但名动京城,满洲正黄旗的公子却无法左右自己的心事,明珠老谋深算,自然知晓容若的妻子必是皇亲贵胄出身。而沈宛,只能沦为政治的牺牲品,人生若只如初见,人生何如不相识。沈宛离去之后,明珠又为容若娶了一位妻子—官氏。

楞伽山的烟火扰乱世俗的纠葛,五月三十日,容若身感寒疾,随后竟一病不起。病榻之上,他未曾留下一点诗词。没有人知道抱病的容若在想什么。他来的时候,带着纳兰家积累半世的荣耀;他走的时候,却不想惊扰任何人。八年前,也是暮春,也是五月三十日,卢氏在这一天香消玉殒;八年后,容若选择在这一天长眠不醒。从此,纳兰容若这四个字再无人应……而沈宛,却还在江南遥望着京城的烟云,听归鸦泣血,杜鹃啼血,却流不出一点眼泪。不久后,沈宛产下一子,是容若的骨血,名富森,从此影遁江南,相依为命,直至终老。

卢氏和容若合葬于京郊皂荚村。风细细地抚着他的发丝,再无了那个背西风,细数几点春星的影子,生命是一场奇特的编年,而它的经史子集就是记忆。我一遍遍读着他的诗词,念着他的心事。泪滴落在熟宣上,晕开一片梦幻,提笔却放却无数惆怅,次夜无眠,唯有一曲长相思于耳边辗转。此生,君落寞万千,折煞了千万世人,若有来世,愿君一世安乐无忧。

长相思,摧心肝……

【长相思的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1.长相思白居易

2.长相思李白

3.古诗长相思

4.《长相思》教案

5.李白 长相思

6.李白长相思

7.《长相思》摘抄

8.长相思李白赏析

9.古诗长相思李白

10.李白的长相思

下载word文档
《长相思的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