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Word 教案8

Word 教案8

2023-11-01 07:57:4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owners158”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Word 教案8,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Word 教案8,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Word 教案8

篇1:Word 教案8

Word 教案8

设置段落格式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会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对齐、缩进和行距调整。 (2)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知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段落的对齐、缩进和行距调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每台学生机有《咏鹅》和《秋游》两篇样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一课我们学习了Word的基本操作,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Word的基本操作。我们在Word中输入一首古诗,例如书上的《咏鹅》时,会觉得内容排版并不漂亮,怎样使所输入的内容排版的比较漂亮呢。[演示] 同学们,经过段落格式设置,是不是比原来漂亮多了。你们想不想掌握段落设置的方法呀?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设置段落格式。 [二、讲授新课 一、段落的对齐和缩进 1.段落对齐 [边讲边演示]:(1)将插入点移到相应的段落。(2)单击“格式”菜单下的“段落”。(3)出现“段落”对话框,在“缩进和间距”选项卡中,单击“对齐方式”。有五种方式:左对齐、居中、右对齐、两端对齐、分散对齐。(4)选择相应的选项就可以完成相应段落的操作。 [注意]:要完成哪一段操作就必须将插入点移到相应的段落中。 [练一练]:请同学们将《咏鹅》这篇文章打开,并将全文设置成“居中”对齐方式。并把其它几种方式也练习一下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 [小结]:刚才同学们都练习了段落的对齐方式,有一部分同学掌握的不够熟练,还有一些同学在全文设置时,是一段一段设置的,这样太麻烦,应该先选中全文,再进行设置。 [提问]:除了刚才老师讲的设置方法,还有其他设置方法吗?同学们可以自己去找一找,看哪些同学能够找到 (提示:可以到“格式工具栏”中去看一看) 。 师生共同总结:在“格式工具栏”中也有段落设置选项。   两端对齐 居中 右对齐  分散对齐 [引入]:我们学习了段落对齐,下面来学习段落的缩进。 2.段落缩进 [边讲边演示]:设置段落的首行缩进和左右边界,最直观的方法是使用水平标尺上的缩进标记。   是“首行缩进”标记,用来将段落的第一行缩进一段距离。写文章时,每一个自然段的开头要空出两个汉字的位置,我们可以通过敲空格键来实现。设置了“首行缩进”后,当敲回车键另起一段时,输入的文字会自动空出一段距离,段落开头不需要再敲空格键了。 我们只能在由“左缩进”、“首行缩进”、“右缩进”标记限定的范围内输入文字。可以先设置好首行缩进和左右边界,然后输入文字;也可以先不设置,当所有文字都输入完毕后,再通过设置缩进,对全文进行调整。使用时,将插入点移到要缩进的段落,再用鼠标拖动相应的缩进箭头到所希望的位置即可。 [练一练]:将《秋游》设置成书上的格式。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答。) [提问]: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来设置段落缩进呢?你们可以上机找一找。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得出:在格式  段落 缩进和间距中,可以进行精确调整。 [引入]:有的时候同学们会发现,在输入的文章中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太小,如何调整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内容了。 3.行距调整 [边讲边演示]:行距是指两行间的间隔。改变行距的操作是:(1)选取要改变行距的`段落。(2)单击“格式”菜单中的“段落”。(3)在“段落”对话框中单击“缩进和间距”。(4)调整“行距”和“设置值”中相应的内容。 [练一练]:将“秋游”第一段的行距设为“二倍行距”。 先请一位同学来演示一遍(用网络或投影),其他同学看他演示的是否正确,然后再自己练习(教师巡视)。 [引入]:有些同学发现了,有的计算机窗口中有工具栏,而有的计算机窗口却没有,其实这是可以自己设置的。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工具栏的设置。 三、总结: 提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段落的对齐和缩进,行距调整)。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同学们会发现有些操作不一定就一种方法,而且操作都很简单,但必须要经常练习才能熟能生巧,很快地完成对段落的设置。

篇2:教案:word

教案:word

第12课   PowerPoint的展示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幻灯片的放映,学会排练计时,能够对播放进行简单的设置。

2.了解放映方式下的.一些设置。

二、教学要求和课时按排

1课时

本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对播放幻灯片进行一些简单的设置,这里排练计时是用得比较多的一种方式,能够使我们的多媒体作品自动播放,设置排练计时后,如果不用它,则必须到放映设置中进行修改。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排练计时的设置。

难点:

四、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本课内容较为简单,可以让学生先观看老师的范例后,自己尝试,对于具体的每个选项,不一定要学生掌握,但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比如,绘图笔如何设置,教学时,如果学生掌握的较快,还可以介绍几个常用的快捷键,如空格和回退(Backspace)键的作用就是前一步和后一步。

五、教学准备

六、教案示例

篇3:教案四册8

教案四册8

Subject(科目) English Date(日期) 5.25 Book(书册) 4 Topic(课题) Lesson8 In the Bathroom Part(课时) Part2 Page(页码) P104--105 Teachings Aim (教学目标) The Knowledge Aims(知识目标): 学会说一些动作用语。 The Ability Aims(能力目标):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of speak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Emotion Aims(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用英语表达的`热情。 Important(教学重点) 学会说一些动作的用语。 Difficult Points(教学难点)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of speaking and communication. Teaching Methods(教学方法) TPR Listening Instruments(教具)  Cards  recorder Teaching Steps(教学步骤)   I.The Teaching leading(教学导入): 1.Greetings(打招呼):T:Hello,everyone.  Lets sing a song .  [2 minutes]   2.Have a revision(复习): [3 minutes]   What are you doing?  S:Im  ________   3.The Leading Words(导语): [1 minute]  Whats happening? Lets go on study lesson 8. II.The Teaching Presentation(教学展开): [30 minutes]   (一) Listening Fun   1.Pre--Listening       2.While--Listening      T:Listen  to  the  tape carefully.       3.Post--Listening         T: What do you say 你在看什么节目 In English?   S1: What are you watching?   S2: Tom  and  Jerry.   T: How about you?   S1:Its very funny.   T:Look  ,  whats  this  ?   S3:  Its  a  spider.     4.Play a  game.     5.Check  it  out.     6.Listen  and  repeat  .       三.Do the exercise book.         (四) Do the exercise book. P12.   III.Sum Up(总结): [2 minutes] T: What did you learn in this class?   Homework(作业):[2 minutes] Listen read and copy the new words and dialog. The Black Writing(板书)     Lesson8  In  the  Bathroom   Take  it away.     What  are  you  watching  ? Thinking After Class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了TPR教学法,让学生感受新知,同时在教这些状态词时,我运用以旧带新这       种方法,效果很好。

篇4:《识字8》教案

《识字8》教案

教学目标 1、识“初、眉”等十个生子,会写“北、南”等5个字。 2、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谚语的美。 3、树立主动积累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了解谚语、懂得自然常识。留心生活,热爱科学。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精彩两分钟展示: 一、谈话导人 我们在生活中积累了哪些谚语?和大家交流交流。 师生共同了解谚语相关知识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小声地讲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勾画出来,再把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生交流识字方法 4、教师出示字卡,指名学生读、齐读、抢读、开火车读。 5、再读课义,要求认准课文中的生字,读通课文。 三、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轻声读课文,读后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3、请学生提出不懂之处,师生相互帮助理解。 a、师解释农历、娥眉、团圆。 b、第二句:出台观察课文插图,了解“北斗”,简介北斗星的指向v c、读第三、四句,知道“蜻蜓低飞”、“大雁北飞”、“‘燕子南归”都与天气变化有哪些联系。 4、学生通过读文,自悟上述现象各预示了哪些变化。   a、让学生自读领会“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b、有感情朗读。 四、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看看该怎样写才好看。 如,“北”宁,谁来提醒小朋友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课后延伸: 1、记背本课谚语。   2、课下收集谚语,将你喜欢的谚语制成谚语卡片。 板书设计: 识字8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篇5:识字8教案

识字8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竖心旁。

2、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创设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树立学生学好汉字的信心。

3、诵读儿歌,培养语感,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9个生字,正确书写以及有感情地诵读儿歌是本课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是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用卡通图加以修饰的转盘;课文插图;音乐。

课时安排:

整课计划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借助转盘,创设故事情境,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习形声字,理解字义,指导书写。第二课时,指导看图,诵读儿歌,将形声字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辨析。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一开始,可用《识字4》的谜语导入,教师可先叙述谜语:“有马能行千里,有土能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水能养鱼虾。”对于这个谜语学生耳熟能详,既复习了旧知,又引入新课。

2、导入。

复习了《识字4》的谜语后,教师可直接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和《识字4》同类的形声字。”(板书课题:识字8)

二、创设情境,转盘演示,识字、识词

运用转盘识字、识词,是本课的重点。为了让学生学得很轻松、愉快,教师课前可先在转盘上稍加修饰。在“青”字和“三点水、日、目、言字旁、竖心旁、虫”下衬上小孩子喜爱的卡通图,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在乐中学。

1、教师扶,教学“清”字。

教师演示转盘,指着“青”字,配上轻柔的音乐讲述故事:有个小朋友叫小“青”。有一天,他呆在家里很寂寞,想出去找朋友。他找呀找呀,(师转动转盘)路上碰到了“三点水”,小“青”说:“三点水,咱们做个好朋友吧?”“三点水”说:“好呀。”于是,他们手拉着手,变成了“清”,(师板书:清)“清”说:“你们知道吗?我是最干净的,因为有了‘三点水’可把东西洗得干干净净,非常清洁。”(板书:清洁)通过这种故事情境法,学生学习兴趣高,又易于掌握新字、新词。

2、教师放,学生学习“晴、睛、请、情、蜻”。

这几个生字在结构上和“清”有相似之处,所以在学习这五个形声字时,教师在原来扶的基础上,充分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按上面学习“清”的方法自编“青”和“日、目、言字旁、竖心旁、虫”交朋友的故事,故事编得好坏不要紧,只要让学生在故事中相机学习到“晴天、眼睛、请坐、事情、蜻蜓”等词和“事、洁、眼、蜓”这4个字,并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说话练习。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体现了教师的扶放结合,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想象能力、说话能力。同时,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借助偏旁理解了字、词的意思,并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教师无需多作讲解,只要稍加点拨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巩固所学的.字词。

通过转盘讲故事识字、识词后,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识字8》的新字、新词,这是,教师就可以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来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字词。如读法有:开火车读、指名读、领读、齐读、打乱顺序读……还可加入一些小游戏,如:考考你、摘苹果、贴书皮等。

4、指导书写:在学生充分掌握字音、字形的基础上,教师再指导学生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

故事延续,学习儿歌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小朋友对创设的故事情境很感兴趣,所以在教学儿歌时,可先把故事延续下去,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一、出儿歌。

教师叙述:小“青“交上好朋友”清、晴、睛、请、情、蜻“后,可高兴了。有一天,天气很好,他约了他的好朋友们一起去郊游,看,郊外的风景多好呀,他们看到了什么呢?(出示课文的插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给学生充分的练习说话的时间,并对说得好的小朋友予以肯定,哪怕是一个优美的词、一句优美的话都可以。待学生练习说话以后,教师可继续延续故事: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象,7个好朋友忍不住唱了起来。(出示儿歌:天气晴,池水清,小蜻蜓,大眼睛,飞来飞去捉蚊虫)

二、诵读儿歌。

诵读儿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抓住重点词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师生共同加以评价。评价的语言要丰富多样,并在评价过程中抓住时机向学生渗透保护益虫的思想,让学生读出事物的特点,读出儿童的情趣来。然后在熟读的基础上配上音乐加以背诵,还可以让小朋友边背诵边自由地加上动作。

三、分析字形,练习书写。

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可让学生通过已掌握的知识自己分析、记忆形声字,重点指导“坐、事“的字形和书写规则,然后进行描红、仿影与临写。

四、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为了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形声字,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可设计如下练习。

第1题:找朋友(连线)

qing qing qing qing jing

晴 情 清 请 睛

第2题:按课文填空:

天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蜻蜓,大_____________。

飞来飞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蚊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识字8

(晴天)晴清(清洁)

日字旁三点水

(眼睛)睛――目――青――虫――蜻(蜻蜓)

言字旁竖心旁

请情

(请坐)(事情)

(二)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生学会本课4个生字以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认识1个偏旁忄。

2、让学生利用字族文识字的特点记忆字形,理解字义。

3、发展学生积累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具:

1、课件

2、字盘

3、生字笔顺纸

4、生字描红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说:

1、用字盘玩游戏:找朋友

2、看偏旁,并说说这些偏旁跟什么有关。相机教学新偏旁忄。

二、课内悟:

1、课件出示一写着“青”的孩子在哭。让学生认读。

2、激趣:“青”看见“也”找到了这么多好朋友,他也很想找一些朋友玩,我们愿意帮帮他吗?

3、游戏:找朋友。利用字盘组成:请、清、情、晴、睛、蜻,拿相应卡片的学生走出来。教师相机贴带拼音的生字。

师:帮人帮到底,你们能把这些字读准确给小朋友听吗?

4、指导观察6个生字的拼音都有后鼻音in溃要注意读准。

5、生自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多种形式读)

6、理解字义:A猜字(把上面6个生字的偏旁变成图形),说说为什么?

B揭示形声字的特点:6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它们的读音都与右边的“青”有关,意思都与左面的偏旁有关,因此青是声旁,偏旁是形旁,这些字就叫形声字。

C巩固读音。

7、四人小组选一个生字组词,说一句话。师出示生字词,认读。

8、游戏:对号入座:把能够组成词的字放在对应的车里,学生合作完成。齐读。

9、指导书写:

①观察清、情、晴、睛的字形

相同:左右结构,右面是青,左窄右宽

不同:偏旁不同

②复习“青”的写法,在田字格上写2个。

③自学生字笔顺(派生字笔顺表)

④师范写“情”(实物投影仪)

⑤学生描红,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⑥学生临写每个两个,展示优秀作业

11、总结(看课件,小朋友笑了):今天,我们作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帮“青”字找了6个好朋友(齐读)希望我们做个有心人,注意积累,帮更多的字找朋友,好吗?

三、课后练

1、选字填空:

请清晴情睛青

天()客()草事()眼()()假

2、下面的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3、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字盘,跟朋友玩一玩课上的游戏。想一想,你还可以利用字盘复习哪些相近的字呢?

教学后记:学生对转盘识字很感兴趣。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继续巩固生字,并学习剩余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和儿歌。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说“情、洁”的笔顺。

2、指名认读词语。

二、指导看图,初读儿歌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课文是怎样写这幅图的?师范读。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4、检查读音。

三、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指导读,做到边读边想象池塘环境的优美和小蜻蜓忙着捉蚊虫的景象。相机进行保护益虫的教育。

3、边背边进行表演。

四、教学生字

1、看笔顺描红“坐、事、捉”。

2、反馈检查:“事、坐”的笔顺。

3、给“事、坐”找朋友。

4、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5、生描红。

五、教学后记: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竖心旁。

2、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通过创设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能够有感情诵读儿歌。

篇6:美术教案8

美术教案8

人美版第八册美术教案   ――刘晓云 1. 植物写生  (教学反思) 课业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特征及其前后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县造型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 隐性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在观察、表现植物的过程中,感受植物的美,了解职务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用线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 【教学准备】植物、有关植物的图片、图画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 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提问:教室里摆的是什么植物?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三、探究式学习(板书课题――植物写生 )   布置观察作业:这种植物叶子又什么特点?每片叶子有区别吗? 学生交流回答。 提问:如何表现出植物的丰富变化呢?你欣赏了课本上的画家作品有什么感想? (叶子因角度的不同产生了多样的变化,姿态各异……) 组织学生讨论教材上的学生作品。 师:欣赏课本上画家的作品,画家画出了叶子之间的遮挡关系,划出了叶子的多样变化。 提问: 1、书上的学生作业哪幅画的生动、精细? 2、书上的学生作业那些是利用常用的笔画的,哪些是用刮画的形似表现的? (学生观察、思考)   四、教师示范、学生作业: 示范如何刮出粗细、疏密、前后穿插等不同的线,表现出植物的特点。 学生可学老师,利用刮画的方法完成植物的写生。   五、作品展示  1、小组自评。2、全班互评。3、教师对本课的学习情况作概括性的评价。 小组选拔较好的作业。   六、课后拓展 通过查询有关资料,了解哪些植物适合在房间里养,哪些植物对人体有害。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中,学生表现参差不齐,为了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性及作品造型特点的不同,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评价以肯定为主,老师评价和同学及学生自己评价有机结合,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张扬。    2.巧用对称形 课业类型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学习如何设计对称的花纹,并设计出美观的对称形装饰生活,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与审美能力。 隐性目标 :在巧用对称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如何利用对称形装饰美化生活。 【教学难点】如何巧妙的应用对称形,使其具有美感。 【教学准备】:彩色纸、剪子、刻刀、胶水、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1、老师拿出一个对称形的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 (1)这张剪纸有什么特点? (2)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有对称的装饰花纹? 2、竞赛游戏 (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发剪刀、胶棒和几张小纸。)比一比,在两分钟之内,那一个组能够剪出漂亮的对称图案。最多的一组为胜。   三、深入探究 (1)你认为对称形能在什么地方装饰生活?怎么装饰? (2)看一看书上都分别装饰了什么地方?怎么装饰的? (3)你还有别的想法吗? 学生讨论: 启发学生创新设计,注意造型对称式图案的美感。 分析结构: 以一个作品为例分析:由哪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主体部分思考:可以设计什么形状?你有什么创新设计?装饰部分思考:在什么部位装饰效果最好?说说装饰内容和怎样装饰。 三、操作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帮助其完成作品。 四、小结 教师点评,鼓励有创新的学生。 五、延伸 集体布置教室,请各小组将作品展示出来。进行互相评价作品。   3.  放 学 了 (教学反思) 课 时: 2课时 课业类型: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回忆使学生了解我们的课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人物动态的画法和要领,将自己喜欢的课余活动用欢快和热闹的场面体现出来。 隐性目标 :通过创作此幅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校园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放学后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各种活动场面,从而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人物在活动时的不同姿态,画面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构图。 【教学准备】: 图片、人体模型、铅笔、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 :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 展示教材中的美术作品,提问:这些画中都表现了什么人物?他们在做什么?(出示课题:放学了)   三、新授课 (1)提出问题: 1、你在放学的路上,碰到过哪些让你难以忘记的事情?(学生距离放学后的各种活动) 2、在放学时,同学们的表情和动作是怎样的?(学生回忆,并进行模仿。)放学后你最喜欢做哪些活动?  3、如果让你来创作一幅《放学了》的画,你有哪些困难? (2)思考讨论 1、思考:要表现课余活动,你认为哪里最不好画? 归纳问题(板书):人物动态  画面构图 2、小组研究讨论:每组可找一名学生随便动,学生观察人在活动时身体的哪些部位产生了怎样的动态变化?(板书:四肢、躯干、头部)   四、学生作业 : 1、出示动态表现死板的人物画,师生共同修改。 2、出示各种动态的范画供学生参考。 3、根据自己的想法,划出课余活动中的一个场景或形象。动态生动,形象细致。   五、小结: 下节课的准备,观察课余活动的人物动态,思考画面的构图。 第二节 (1)、展示学生表现的人物形象。 (2)、看书分析画面构图。画中人物有什么样的关系?画中的环境和人物有什么样的关系?怎样表现? 板书:人与人紧凑、人与景相关联、相互遮挡 出示有问题构图:(1)、出示几张画面,你认为他们该不该添加环境,为什么?(2)、出示几张画面,你认为它应该是横构图还是竖构图?为什么?(3)结合上节课的表现,继续完成自己的课余生活。(4)评价,说说自己表现的是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比以前有了那些进步? 教学反思 尝试创作是美术教学的核心环节,是学生创作灵感的集中体现。教师千万不要指手划脚,除非必要,否则尽可能少谈方法,少谈技巧。要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手去表现自己的审美感受,要让学生经历原生态的创作过程,让学生在创作中去感受色彩,去体会线条,去琢磨造型,去揣摩布局。这样学生才能不断积累审美经验,在美术方面才能具有更大的发展潜能。     4、设计生活标志 课时 2课时 课业类型 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标志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我们看到这些标志应该怎样做。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各种不同的标志,并且自己会设计简单的标志。 隐性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遵章守纪的良好作风。 重点 认识各种标志所代表的含义。 难点 设计标志。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问答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各样的标志)、电脑、各种彩笔。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 1、你们知道这些标志是什么地方的吗?2、你们知道它们有什么用吗?3、课件出示老师收集的标识,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并分析各种标识。4、小组讨论:结合你看到的标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标志都有哪些种类和表现形式?总结:人物标志、符号标志、指示性标志。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标识的作用。小组讨论互相介绍,学生听取别人的介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发言自己的意见。 三、完成作业 为自己的学校或公共场所设计一枚标识。教师巡视辅导,及时给学生激励性的评价。学生大胆设计,大胆想象。 第二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继续完成作业二、对上节课的学习情况作出简单的总结。指出学生在作业时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修改的建议。教师提出着色时的要求。要注意与自己设计的标志相符合。教师巡视辅导,对个别设计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不同层次的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取老师的总结。学生继续完成。学生修改上节课设计的标志草图,对自己设计的标识进行着色装饰。 三、作品展示 1、小组自评。2、全班互评。3、教师对本课的学习情况作概括性的评价。小组各自介绍自己设计的标志,并向全班同学说明自己在设计时的想法及设计标识的意图。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标志人物标志符号标志指示性标志  5、生命之源――水 课业类型: 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了解水的相关知识,通过宣传栏的制做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利用美术技能服务于生活的能力。 隐性目标:在参与制作节水爱水的板报中体会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以及收获劳动后的喜悦。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到水对人类生活有多么重要。通过宣传栏的制做培养学生服务于生活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让学生了解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2、宣传栏的装饰设计方法。 【教学准备】:与水资源有关的资料,表现水的艺术作品,彩色纸,各种绘画工具,剪刀,胶棒。 【教学过程】: 1.引入。 (1)板画象形文字“水”,猜是什么字?为什么? (2)引入新课。 2.艺术作品的欣赏。   展示各种关于水的艺术作品(绘画图片、生活用品上的花纹等),学生欣赏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组讨论:水与人类有着怎样的关系? 3.综合探索实践。 (1)出示图标:猜猜这是什么标志?(认识中国国家节水标志) (2)节水,有必要吗,教师叙述一组数据和出示一组图片: 全球用水短缺达12亿

篇7: 《识字8》教案

《识字8》教案

教材分析:

《识字8》是第二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识字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能发现。本课向学生介绍了一些日常所见却并未注意的科学常识,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一篇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入手的好课文。

教学要求:

1、认识“初、眉”等十个生字,会写“北、南”等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和了解谚语的美。

3、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能在积累谚语的同时增长知识。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谚语的美;引发学生主动留心身边科学的兴趣。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谚语,它不仅告诉我们很多知识,而且方便我们的生活。和它交上朋友是很有意思的,现在我们就来学几个。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勾画出来,再把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互听。

3、学生说说自己的记生字方法;教师注意.总结推广学生中好的识字方法。

4、教师出示字卡,指名学生读、齐读、抢读。

5、做找字游戏:将本课的识字卡摆在桌上半部,教师发字音,请小朋友赴快找出来。(小组做这个游戏)最后,开火车读字。

6、再读课义,要求认准课文中的生字,读通课文。

三、写字教学

1、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看看该怎样写才好看。

如,“北”宁,谁来提醒小朋友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北的反义词是什么?(南)你会写吗?你觉得哪里最容易写错?(注意学生描红、书写。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总结、表扬写得好和进步大的孩子。

四、自读课文

五、布置课下收集谚语

篇8:word文字处理教案

有关word文字处理教案

单元教学目标:

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文章的编辑、排版和保存。

单元教学重点:

Word工具的使用,文字编辑,文章排版。

单元教学难点:

Word的文档窗口,文字块操作和图片处理。

单元说明:

介绍Office:Office(Word2000 Excel2000 Powerpoint2000 outlook2000 Access2000)是微软公司的办公系列软件。我们平时所用的Windows也是微软的产品。Word是功能十分强大的文字处理软件,包括文章的.编辑、排版和打印。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图文混排。可以通过欣赏Word的作品来激发学生兴趣。

第一课 认识Word2000

教学目标与任务:

1、掌握Word的启动和退出

2、认识Word的主窗口和文档窗口

3、了解窗口的基本组成部分与作用

4、学会创建桌面快捷方式

5、掌握文档的新建、保存和打开等操作

6、掌握文字输入与修改

7、掌握文档的新建、保存和打开等操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认识文档窗口和视图的调整

文档的新建、保存和打开等操作

难点:多文档窗口,视图中工具栏的整齐排列

文档打印调整方法

课时安排与准备:

1课时。安装Office 2000 或Word 2000软件

教材分析与说明:

1、word的启动与界面与写字板的比较:Word的基本界面与文字录入、编辑,与写字板一致。注意多文档窗口的演示以及关闭文档与退出word。

2、视图菜单的使用。

3、Word中的字体格式设置:Word中的字体格式设置要比写字板非富得多,这里可以给学生稍作介绍;

4.适当演示动态效果文字:这是Word的一个十分出色的地方,也是学生很感兴趣的,因此可以提高学生学习Word的积极性。

5.这里应留一定的时间,学生试一试,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摸索一下,看看他可以发现Word有哪些功能。

篇9:《弟子规》教案8、9

《弟子规》教案8、9

课  题 第8课  “入则孝”之“亲有疾” 学习目 标 1、复习“亲有过”。 2、学习“亲有疾”。 3、学会在生活中关爱父母、照顾父母。   重点 会读、会背。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难点   理解意义,能在生活中照顾父母。 教具准备   播放器、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检查作业 齐声背诵“亲有过”。  二、学习“入则孝”之“亲有疾”  1、听泛读“入则孝”之“亲有疾”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当父母生病的时候,为人子女应该怎么样来侍奉汤药。我们晓得在过去,这个药几乎都是水药,刚煮起来的汤药一定非常的烫。我们要端给父母吃、端给长辈吃的话,我们要特别注意它的温度是不是太高了,太高了唯恐烫到父母。所以在古者,他往往会倒一点点,然后喝喝看,这个一瓢,一小瓢试试看,它是不是温度太高,或者太低。所以古人对父母的侍奉,可以说是无微不至。   我们现在医药发达,吃的药多是药片、颗粒,这个你可不能随便尝,以免药物中毒,不过,父母生病时可以提醒父母按时服药。 2、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如果不幸父母走完了人生最终点站之后,这时候如果办丧事,我们也要特别的一定要尽孝,尽到为人子女所应该尽的`这些礼节。 四、讲故事: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五、作 业 1、背诵“亲有疾”。 2、说说自己在父母生病时是怎样做的?         课  题 第9课  “出则弟”之“兄道友” 学习目 标   1、复习“总叙”和“入则孝”。。 2、学习“出则弟”之“兄道友”。 3、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兄弟姐妹之间要和睦相处。 重点   会读、会背。 难点 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兄弟姐妹之间要和睦相处。 教具准备   播放器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背诵“总叙”和“入则孝”。 指名背。 齐背。 二、学习“出则弟”之“兄道友”  1、听泛读“出则弟”之“兄道友”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什么叫“出则弟”?就是离开家里,或者我们要外出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注意我们的行为。 2、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兄道友”, “友”就是友爱,就是做哥哥的如何来跟弟弟相处。“弟道恭”,弟弟又应该如何来对待哥哥。 “兄弟睦,孝在中”。如果兄弟姊妹在家里能和睦共处,这就是孝道。 举例: 父母看到孩子打架,不友好,会是什么心情? 3、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不能感觉钱财非常的重要,就不会产生怨恨了。 说话时忍让一点儿,气愤就会消失。 四、联系实际讨论: 同学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作 业 1、背诵“兄道友”。 2、照顾一下比自己小的孩子。            

篇10:语文练习8教案

教学要求:

1、认真写好铅笔字。

2、熟记4条成语。

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写话能力。

4、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的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认真写好铅笔字。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写话能力。

二、教具准备:字典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四人小组读资料《庄稼的保护神》,遇到生字,,在书上注上拼音。

(2)四人小组选派一名学生朗读,

(3)在学生读资料时,检查“粘住小虫,卷入口中,常常是百发百中”这一句中两个“中”读音是否准确。(第一个“中”读第一声,表示里面的意思;第二个“中”读第四声,表示逮住了目标。)

(4)巩固练习。

小明中一回家就听说爸爸中奖了。

在“警察和小偷”的游戏中,谁中枪了?

(5)练习朗读短文。

自由练习读,指名读,集体读。

(6)指导看漫画,说一说这漫画画了什么?

(7)指导看漫画,你有什么想法?它主要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动物。)

(8)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是人类的朋友?

(9)把你刚才说的,再用几句话写下来,看谁写的语句最通顺,最连贯。

三、作业设计:

1、背诵4条成语。

2、完成写话。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熟记4条成语。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写话能力。

二、教具准备:

水彩笔 白纸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生字卡,依次认读生字。

(2)教师范写,讲述写字技巧。

(“丽”字的长横要盖住下面部分;“言”字的第一笔要写得平而长,下面的部分要写得窄一些。“互”的最后一横略长一些,把这个字托住。)

3、练习。

学生按照要求认真地练习描红和临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随时纠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4、反馈。

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进行评讲,存在的问题。

(三)、教学第三题

1、熟记4条成语

2、看图,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

披星戴月:披着星光,头戴月亮。

烘云托月:绘画时通过渲染云朵来衬托出月亮。比喻写作时通过侧面描写来突出重点和主题。

3、练习。

学生自由练习读,要读正确。

齐读、背诵。

4、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月”字的成语?

(日积月累 花好月圆 花前月下 日新月异------)

(四)、教学第四题

1、审题

指名读题,弄清题目的要求。

2、指导:

(1)请你说说你知道哪些交通工具的名称?

(2)未来的工具会是什么样的呢?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想象中的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3)请同学们拿出水彩笔画一画,并给自己所画的交通工具起一个形象的好听的名字。

(4)写几句介绍一下自己理想中的交通工具。(就写在画的旁边)

学生动笔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请学生拿出自己的画上台介绍一下理想中的交通工具的颜色、构造、优点等。

(6)评选“最佳创意奖”。

篇11:语文练习8教案

教学安排:

本次练习共安排了四个板块,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写好微笑字,读读背背和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

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拟定: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写话

1、小朋友们看过或自己参与过足球比赛吗?

2、一场中什么时候最激动人心?

3、出示图,仔细观察

图上画的是什么?

这足球是怎样飞入球门的?

空蓝色球衣的1号守六员是怎样扑球的?

场上的其他队员,场外的小观众们看到这一情景他们的再现又是怎样的?

以上问题逐个交流,师可适当帮助理顺语序

二、写话练习

1、把刚才说的内容用几句话有序地写下来

2、不会写的字查字典

3、师加强个别指导

4、交流写话内容,注意点评

点评是以优点为主

三、讲述练习

1、读题目要求

2、展开,结合自己看的足球比赛的经验,改用第一人称介绍

3、同位互练

4、指名台肖讲述,师生点评

5、自己再介绍一遍

四、作业

搜集春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写好铅笔字和读读背背

一、写好铅笔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观察字形找到其写法上的共同点(全包围结构)

3、交流写法

里面部分不能写得太大或太小,左右的窨,上玉的窨基本相等

4、师范写其中的一个字

5、学生练写(看清字再动笔)

6、同位互评,打星

7、修改字形

二、读读背背

(一)熟记成语

1、出示图,说说图意

2、出示四个成语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指名读,正音

多咱形式巩固词语

3、理解成语

结合图或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成语的大意

4、反复诵豆腐块,熟记于心

5、运用

自主选择其中一二个成语,各说一句话,交流

6、课后可以写一写

(二)学习春联

1、出示内容,自由读一读

2、什么是春联?:(师简介)

3、过年为什么贴春联?

(传说。学生交流)

4、指导理解这两幅春联的含义

大致地说说意思

5、诵读记忆

6、交流事生收集到的春联

7、读记自己集到的春联

篇12:语文练习8教案

教材分析:

训练内容:这个练习共安排了8道题,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按笔顺写字。

2、多音字组词。

3、读一读,照样子写句子。

4、修改病句。

5、熟记成语。

6、读背《明日歌》

7、口语交际训练、演小话剧。

8、学写毛笔字。

教学要求:

1、按笔顺正确书写“惜、靠、戴”这几个字。

2、学习几个多音字,从中懂得凡一字多音多义,根据具体的语意顶字义顶字音。

3、训练学生把句子说具体。

4、练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5、熟记成语。

6、读背《明日歌》,并在读背中懂得惜时的道理。

7、通过话剧表演,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

8、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点。

(1)指名认读“惜、靠、戴”三个字。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笔顺。

(3)让学生按照书上的要求练习书写。

(4)让学生说说哪个字难写。

(5)教师重点指导书写“靠、戴”两个字。

3、练习。及时反馈。

4、展示写的好的字。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让学生说说这一题应该怎么样练习。

2、指导。

指导读各字的两个音节。重点指导读准前鼻音和平翘舌音。

3、练习。

(1)学生练习口头组词。

(2)选择最有把握的词语写在书上的括号里。

(3)选择学生组成的一些词语进行说话训练,进一步巩固对词语意义的理解。

二、课堂作业:

多音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例句。仔细比较上下句的异同。

“去乡下”是回答出“我”去哪儿看望王伯伯。

“管理桃园”是回答出“我”去哪里看望干什么的王伯伯。

(2)指明读例句,体会怎样把句子说具体。

3、练习。

(1)学生在课本上练习把句子写具体。(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2)要求把写好的句子读一读。

4、反馈。

指明读好的句子。(教师评价并帮助修改)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指明读练习要求。

2、指导。

(1)要求学生把每句话多读几遍,找出病因。

(2)想一想这样修改。(通过读句子来体会)

(3)教师提示修改时要使用修改符号。

(4)教师归纳修改病句步骤:一读(读有毛病的句子);二想(想一想怎样修改);三改(使用修改符号)。

3、练习。

(1)让学生用一读,二想,三改的方法自己练习修改。

(2)教师根据学生自练的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

4、反馈。

(1)挨题讨论修改情况,确定正确答案,

(2)让学生修改自己的答案。

(3)同座互查联系情况。

(4)让学生大声朗读修改后的句子。

三、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8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对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教师给予讲解。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度读。

(2)同座位练习背诵。

4、反馈。

(1)集体背诵。

(2)指名背。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指名读练习要求。让学生说说该项的练习要求是什么。

(2)指导。让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试读。教师根据学生的的情况进行范读。让学生说《明日歌》的道理。学生讨论后教师再次朗读。

(3)练习。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指名读。小组齐读。

(4)反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让学生自由读课本。

(2)同座位分角色读。

(3)教师提示读时要把握各人物的特点,读出语气并范读。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指名分角色读。

(3)让学生尝试表演。

4、反馈。

篇13:语文练习8教案

一、教材分析:

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盛产葡萄的情况以及葡萄干的制法,说明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表达了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

本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以及好在那些方面。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习用“五光十色”、“热情”、“有名”等词语口头说话。

4、能对课文优美的句子进行摘抄。

5、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并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并读好长句。

二、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生在语言情境中,理解葡萄沟美在哪里。

三、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1、播放音乐《咱们新疆好地方》

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十分喜欢音乐,现在让我们放松一下,先听音乐,想一想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你可以拍手也可以随音乐做动作。

2、师: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新疆)学生回答

3、师:让我们随着刚才轻盈、欢快的歌曲来学习今天的新课。

4、出示课题:《葡萄沟》

师:让我们来齐读课题(生齐读)

(二)理解课文

学习第一段:

1、师: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你想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吗?

生:想(自由读第一段)

2、师:抽一个同学读。(评价)

3、师:读了这段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生自由的说,师相机板书)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一读吧!(生齐读本段)

4、师:让我们来考一考葡萄沟吧!(指黑板提示)——葡萄沟真是好地方。

学习第二段: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生读)

2、师:读的真认真!从这段中你感受到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请同桌互相说说。——根据说的内容边读边讲解。(抽小组共同来回答)

如:生说: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允许同桌相互补充)。师:说的可真好,能不能把这句读给大家听一听?(生读)“一个个”表示葡萄怎么样?(多),那好,大家就把“葡萄”多的意思读出来好吗?(生读)

3、师:葡萄有很多颜色,请在书上把描写颜色的词语用“——”勾出来。

生:读出描写颜色的词语。

4、师:葡萄沟里的葡萄不但很多、很美,连老乡也非常好客,大家把这句话找出来,我们请一个同学来读。(抽生读)

5、师:读的真不错,假如你是一位游客,热情的老乡会对你怎么说?看看课文的插图,闭上眼睛想一想,(这是播放轻音乐)

生回答,师给予鼓励。

6、师:维吾尔族老乡这样好客,让我们再夸一夸葡萄沟吧!

学习第三段:

1、师:葡萄沟真美,葡萄还有另外一种用途,可以制成————?(葡萄干)师出示葡萄干。大家来尝尝,这葡萄干是什么样的味道?(甜),我们把它说完整,好吗?

生:葡萄干的味道可真甜呀!

2、师:想不想知道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3、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读)

4、师:读的真不错,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读,其余同学看电视,注意观察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5、师:现在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请加上“先、接着、再、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先互相说,再抽同桌起来说一说)

6、师:说的真好,那么这里生产的葡萄干究竟怎么样呢?(鲜、甜)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怎样才能读出“甜”的感觉?(抽生读,再齐读)

7、师:读的很好,把鲜、甜的感觉都读出来了,让我们再夸一夸葡萄沟吧!(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三)小结: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里水果多、葡萄美、人热情,葡萄干是那么有名,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话夸一夸葡萄沟吧!最后带着这样的感觉再读一读全文,相信你们的感觉又不相同。(生自由读)

(四)抄写:

师:读的真好,葡萄沟美不美?好不好?想不想去?那好,希望你们努力学习,今后去开发建设新疆,建设我们西部,这一课有许多优美的句子,想不想记住它们?(想)那好,就选择自己喜爱的抄在本子上。

四、板书设计:

葡萄:五光十色

葡萄沟——好地方老乡:热情好客

葡萄干:色鲜味甜

篇14:《识字8》的教案

《识字8》的教案

教学要求:

1、认识“初、眉”等十个生字,会写“北、南”等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和了解谚语的美。

3、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能在积累谚语的同时增长知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识字卡。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谚语,它不仅告诉我们很多知识,而且方便我们的生活。和它交上朋友是很有意思的,现在我们就来学几个。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小声地讲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勾画出来,再把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互听。

3、学生说说自己的记号方法;教师注意。总结推广学生中好的识字方法。

4、教师出示字卡,指名学生读、齐读、抢读。

做找字游戏:将本课的识字卡摆在桌上半部,教师发字音,请小朋友赴快找出来。(小组做这个游戏)最后,开火车读字。

5、再读课义,要求认准课文中的生字,读通课文。

三、写字教学

1、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看看该怎样写才好看。

如,“北”宁,谁来提醒小朋友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北的反义词是什么?(南)你会写吗?你觉得哪里最容易写错?(注意学生描红、书写。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总结、表扬写得好和进步大的孩子。

四、自读课文

五、布置课下收集谚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1、自读生字。

2、教师指名、齐读。

二、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整体感知课文。

a、教师范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整体感知谚语的特点:这些谚语读起来押韵,有节奏,像诗一样,很美)

b、自己读一读,感受感受。

2、理解课文内容。

a、多媒体演示;夜空月相变化的`过程。

课文中哪一句说的是这个情景(师解释农历、娥眉、团圆)

b、第二句:出台观察课文插图,了解“北斗”,简介北斗星的指向v

c、读第三、四句,知道“蜻蜓低飞”、“大雁北飞”、“‘燕子南归”都与天气变化有联系。让学生通过读文,自悟上述现象各预示了哪些变化。

让学生自读领会“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朗读全文。

3、积累

(1)记背本课谚语。

交流收集到的其他谚语,并说说谚语的意思。

附:谚语

十雾九晴。(这里的雾指的是辐射雾,即日落后由于地面辐射降温而形成的一种雾。)

雨过天晴。(天空纯蓝,往往出现在雨后,比较纯净而显青。)

天上星星跳,风雨就来到。(因星光闪耀往往反映出大气不稳定。)

东虹日头西虹雨。(天气系统一般自西向东移动。虹在东面说明阴雨天气移过此地,该地天晴;反之,虹在西面预示坏天气科来。虹是“日照雨”的产物,即内紫外红光弧。)

人黄有病,大约有雨。(天黄一般是由于空气中水汽、尘埃较多,预示将要下雨。)

朝霞暗红雨凄凄,晚霞青白行丁里。(由于朝晚霞的色彩鲜艳程度与空气中水汽含量密切相关。空气中水汽多时,呈暗红;水汽少时,呈青白。)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是指的是由卷层云而形成的晕圈。)

朝有破絮云,午后雷雨临。(意思是说,当早上出现有棉絮状的高和云时,往往预示着将有雷雨天气的降临。)

篇15:二上教案 练习8

二上教案 练习8

练习8 教学要求: 学用字词句、写好铅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是练习重点。 教时:3 第一教时 学用字词句 目的 通过观察描绘足球比赛场面的图画,对学生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 1、仔细观察图,说说图上的同学们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足球是怎样飞入球门的,穿蓝色球衣的1号守门员是怎样扑球的。场上的其他队员、场外的小观众们看到这一情景他们的表现又是怎样的。 2、把你说的这几句话写出来 如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请教“不会说话的老师” 3、展开你的想象,如果你自己就是图上的小朋友,你会怎么向别人讲述进球的精彩场面。 注意讲述要简明扼要 第二教时 一、写好铅笔字 要求 把全包围的字写得匀称。 1、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说说写这三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里面部分不能写得太大或太小。左右的空间、上下的空间要基本相等。 2、描红、仿写   二、读读背背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 3、齐读 4、借助插图和你生活经验,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的 火树银花: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彩灯;银花,银白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灯火通明,烟火绚丽灿烂的夜景。 数不胜数:胜,尽。形容数量较多,数不清。 灯火通明:各种灯火交织、辉映,明亮而美丽。 观者如堵:堵,墙壁。观看的人如同墙壁一样,严严实实,形容观看的人多。 5、选择其中的你最喜欢的成语说一句话。   三、借助拼音自读春联 1、指名认读 2、春回大地,福满人间 新年开始,春天又回到了大地,人间充满了勃勃生机和幸福景象。 3、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 苍松、翠竹、腊梅是隆冬时分吐芳争艳,所以说它们是一家人。 4、春联是春节时门上贴的对联。对联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石碑上的对偶语句。对联是我国独特、珍贵的文学遗产。 5、你好知道哪些对联 第三教时 口语交际:我打算这样过好寒假 要求 学生就“我打算这样过好寒假”为题展开讨论。 1、这节课我们来谈论一个话题 出示“我打算这样过好寒假” 2、前面在学习《小动物过冬》的时候,我们知道了如何商量,这节课我们就可以用上这样的方法了。 3、和你的好朋友组成小组,每组选一个人当组长。 人人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谈自己打算怎样过好寒假。 每人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说说打算,相互之间可以取长补短,然后推选一位代表向全班同学做介绍。 4、向全班介绍 全班同学仔细倾听,评价、肯定、补充或修改。    

篇16:二下教案 8、狐假虎威

二下教案 8、狐假虎威

8、狐假虎威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把字句”,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掌握多音字“朝”。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狐假虎威”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认识生字,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寓意。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本文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狐狸和老虎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这两种动物有什么特点。 2、解题:狐假虎威 认识生字:狐、假、威 假:多音字组词,理解字义①不真实 ②借着、利用。本文中是第二个意思。 你能连起来将课题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3、过渡:狐狸是怎样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呢? 二、初读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读完后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 3、检查生字词 狐假虎威  寻找 派出 违抗 胆子 爪子  吓得  接着 窜过 狡猾 骨碌 扯着 一趟  朝着 纳闷 反馈;(1)朝(多音字组词) (2)爪与瓜比较,扩词。注意不要将“爪”写成“瓜” (3)字形上重点指导:威、假、狐。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再读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再次理解题目“狐假虎威”。 2、齐读课文 四、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爪( )  伟( ) 借(  )  威(  ) 瓜 ( ) 违(  )  错( ) 成(  ) 2、照样子写词。 半信半疑 ( ) (  )  ( )  东张西望  ( ) (  )  ( )  3、完成《习字册》 4、正确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1、听写词语。 2、反馈。 二、新授 1、教学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第一节 (2)、“窜”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词语吗?  (3)、学生可能回答“跑”。师问:为什么不用“跑”呢?我们再来请教一下字典先生,看看“跑”和“窜”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学生查字典) (4)、学生回答:逃跑、乱跑 (5)、那么在这里是乱跑还是逃跑呢?(是逃跑)理解了,老虎来了,狐狸紧张不紧张(紧张)大家再读一读,看谁能大家感到紧张。(自读后指名读) 2、教学2―6自然段 (1)在这关键的时候,狐狸怎么做的呢?自读第2――5自然段。(2)、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你能通过朗读来表现出来吗? 自读、指导读、评 (骨碌一转、扯着嗓子) (3)学生再读,师范读,齐读。 (4)、老虎听了狐狸的话有什么反应?(一楞、松开爪子) 自读、指导读、评 (5)分角色朗读第2――6自然段 过渡:狐狸是怎样证明自己是老天爷派来管百兽的?结果怎样呢? 3、教学7―8自然段 下面7、8两节就是写他们到森林去的情景。我们把这两段演一演,好吗?要想演好,必须要先读好他们。 (1)学生读课文,然后指名读课文,老师板书: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2)现在请五位小朋友,分别扮演狐狸,、老虎、小兔子、小野猪、小鹿。其他的小朋友当导演,导演更了不起。各位导演看看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请读书,根据书上的要求指导。(学生根据书上的内容进行回答) (3)导演们读书很认真,,那么小兔啦,野猪啦、应在什么地方?(应该在森林深处,要站的远一点。) (4)看来小朋友读书很认真,都是出色的导演 ,下面请意味小朋友读7、8两节,由五位扮演动物的小朋友表演。(一生朗读,“狐狸”在前面大摇大摆的走,“老虎”在其后东张西望。) (5)问;老虎,你在东张西望些什么?(学生回答) 学生继续表演,小动物看到了老虎就呀地一声,撒腿就跑。 (6)问:(鹿)你为什么跑,怕谁呀? (7)请学生进行评价。 (8)看了表演,我想,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一些词都明白了。小朋友再读的时候一定会读的特别有感情。大家读。(学生读课文) (9)小朋友,看到小动物们逃走了,它会怎么想的呢?(学生自由回答)   所以我们讲老虎―― (受骗了)(板书:受骗) (10)有感情地齐读第6――8自然段。 4、教学第9自然段 (1)齐读第九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 (3)再来看看题目是什么意思? 5、分角色朗读全文 三、理解寓意 1、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狐狸借着的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了,老虎也相信的狐狸的话,没敢吃他。那你们喜欢狐狸吗? 2、大家说得真好,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这样才是人人喜欢的好孩子。 3、总结: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这个故事,人们用“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来概括,并用他来比喻借别人的威风来吓唬人,所以这个故事被成为“成语故事”。   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成语故事? 四、作业 1、填空 (1)( )跟着( )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 ),( );老虎(  ),( )。 (2)(  )狐狸借着(  )把(  )、(  )、(  )等百兽吓跑的。 (3)”狐假虎威”中的“假”意思是( ),这个成语的意思指的是(  ) 2、把这个成语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你的朋友听。   【板书】:   狐假虎威 狐狸 狡猾  (骨碌  扯  神气活现) 老虎 受骗  (被蒙住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篇17:二下教案 识字8

二下教案 识字8

识字8 教学要求 :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部首“隹”。 2.认识一些特殊偏旁,进一步了解象形字、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3、看图熟读与此相关的词语,并理解词义 4、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认识新偏旁。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偏旁表义的特点,区别“鸟、隹”。 2.学会4个生字,联系课文中的插图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讲解:杜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4个偏旁。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几个特殊偏旁。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 2.读一读第一、二组生字词的韵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看准字形。 三、指导看图,认识偏旁。 1.认真观察表格中的图画。 2.图上画了什么? “鸟”的古文字像什么?引导学生认识鸟字旁。 “隹”的古文字像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字隹旁。 3.齐读偏旁部首。 4、区别这两个偏旁:都是鸟,但“隹”特指尾巴短的鸟。 四、看图读韵文识字。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 2.相机出示 乌鸦(ya)  海鸥(ou)  杜(du)鹃(juan) 麻(ma)雀  老雕(diao)  大雁(yan) (1) 读准字音,看清字形。“juan”的韵母是“uan”。 (2) 指读,齐读。你知道哪种鸟?简介杜鹃:特别爱吃松毛虫,是护林的卫士。 (3) 去掉拼音抽读词语。 五、填空。 森林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鸟,有(  )、( )、(  )……我最喜欢(  ),因为( )。 六、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隹”:右边是四横,最后一横最长。 2.指导写字。 “雕”:左右结构,左右两部分宽窄相等。 “雁”:“厂”写得开阔些。 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七、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鸟( )  鸭( ) 麻(  ) 吐(  ) 乌( )  鸦(  )  床(  ) 杜(  ) 2. 森林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鸟,有(  )、( )、(  )……我最喜欢(  ),因为( )。 3、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月字旁,并理解“月字旁”可以表两种意思。 2.图文结合学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重点理解:朦胧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抽读生字卡片:乌鸦  海鸥  杜鹃 麻雀  老雕  大雁 二、看图学“月”旁。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 2、认识象形字。 3、小结:古时候月亮和肉两个不同的事物演变到今天都用一个偏旁“月”来表示。认识“月”旁。 二、看图读韵文。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 2.读一读韵文,有关三、四组的词语。 三、看图学词语。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 2.相机出示: 明亮 晴朗(lang)  朦(meng)胧(long) 弯(wan)腰  踢(ti)腿(tui)  挺胸(xiong) (1) 自己读读词语。 (2) 正音。 “朦、胧、朗”:都读后鼻音。 “朗、胧”:都读边音。 (3) 指读,开火车读,齐读。 (4) 去掉拼音抽读生字卡片。 (5)理解:朦胧:不清楚,模糊。什么时候你有“朦胧”的感觉?(下雾、天刚亮……) 四、读韵文。 1.读一读韵文。 2.多种形式有感情地练读韵文。 五、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胸”:右中是个“凶”字。 “腿”:右下是“辶”,不能写成“廴”。 2.指导写字。  “腿、胸、踢”:左窄右宽。 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郎( )  鹰( )晴( ) 要( ) 朗(  )  雁(  )  睛( ) 腰(  ) 2、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 鸟: 隹: 月:       板书: 鸟 乌鸦  海鸥  杜鹃 隹 麻雀  老雕  大雁 月 明朗  晴朗  朦胧 弯腰  踢腿  挺胸

【Word 教案8】相关文章:

1.《认识Word》教案

2.中班教案《认识8》

3.十几减8教案

4.Unit 8 Friendship 英文教案

5.新目标 七年级 8单元教案

6.大班数学8的分解教案

7.《黄河颂》 8

8.8、狐假虎威

9.个人简历word

10.五年级英语上Unit 8 At the weekends教案

下载word文档
《Word 教案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