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教案(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不在服务区”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bp》教案(西师版一年级上册),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bp》教案(西师版一年级上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bp》教案(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的
1.学习bp两个声母的音、形,能正确书写。
2.学习声韵相拼的拼音方法,为直呼音节打好基础。
3.学习bp与单韵母aoiu相拼的音节。
教学重点
学习、掌握拼音方法,能正确发音。
教学难点 *
声韵相拼能正确发音。
教学准备
1.教师用教学挂图
2.讲拼音方法用的活动教具或幻灯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学会了单韵母ao ei u ü.今天我们来学习声母。学会了声母就可以自己去拼音,去读书了。
板书课题b p并读出字母的音。
一、学习字母b
(一)出挂图1,学习字母的音
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讲:听广播的“播”,声音读得轻短些就是b的音,发音时双唇紧闭,突然放开,就发出b的音。声母的音都不太响亮,要读得响亮就会带出b-o-bo是呼读音的音来。
板书:b-o
教师范读bb-o
学生学读bb-o
(本音要读得很轻很短,读得响亮了就是呼读音。)
(二)观察图与字母的联系,学习b的形
问:b与图中那一部分很像呢?
(半导体收音机的外形与b相似,抽出的天线很像b的一竖。)
(三)指导书写
讲:b的笔顺是,先从一线下面一点起笔,写“|”到三线停笔,再在中格写右半圆“”
学生在本上学写字母1-2个。
二、学习字母p
(一)出示挂图2,学习字母的音
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讲:泼水的“泼”读得轻短些就是p的音,发音时要把嘴里的气送出口外,读得声音响亮些就会带出o的音来。
板书:p-o
教师范读p p-o-po
学生学读p p-o
(二)观察图与字母,学习p的形
问:p与图中哪部分很像呢?
(泼出的水与盆合起来很像p)
(三)指导书写
讲:p的笔顺是从二线起笔写“|”到四线上面一点收笔,然后在中格写“”
学生在本上抄写1-2个。
课中休息:做小游戏,举左手说:举手是b,放下左手说:放手是p。
三、巩固练习
(一)用卡片检查学生bp的读音是否又准又快。1.集体齐读。
2.按行读,一人读完后一个人马上读。
3.打乱顺序加入单韵母练习读。
(二)练习写字母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谈话:声母和韵母是可以做朋友的。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声母和一个单韵母做朋友,我们把他叫做“声韵相拼”。
一、演示教具,讲拼音方法
(一)先出示,再出示,让两个字母快速地向中间碰撞成为音节ba。
讲:声母和韵母相拼时,一定要读声母的本音,读得又轻又短,然后很快地与韵母连读就会拼出音来。如:轻读b,重读a,一口气碰出ba。
教儿歌:前音轻短,后音重,
两音相连猛一碰。
注意:韵母带调时要直接读出声调。
如:b-2→b2 2要直接读二声。
二、巩固拼音方法,练习拼读
(一)教师边出图,边出音,学生拼读练习
b-1 b1八个
b-2 b2拔萝卜
b-3 b3打靶
b-4 b4爸爸
课中休息:游戏,把声母和单韵母做成头饰,学生带在头上进行拼音练习。
(二)看板书,练习p与ao iu相拼
板书:
练习方法:
1.认清声母和韵母。
2.声韵相拼,出音要准。
3.拼读速度由慢到快。
(三)看图练习拼读,读准音
(图见课本)
方法:主要靠学生自读音节来巩固拼音方法,提高读准音的质量。
三、直呼训练
板书:ba bo bi bu pa po pi pu
采用从口拼向心里拼过渡的方法,把拼的过程放在心里嘴里不出声,然后一下呼出音节。
[《bp》教案(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篇2:《bp》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比鲜渡母,读准声母b、p,能正确书写;
2毖习拼读音节,能准确拼读b、p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3倍炼歌,感受学拼音的乐趣。
教具准备
拼音卡片,多媒体课件,拼音本纸条,硬纸剪成一根竖条和一个半圆,写有单韵母、声母的萝卜图。
教学重、难点
掌握b、p的发音方法,掌握b、p与单韵母相拼的方法。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教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备枨导入(伴随《拔萝卜》的音乐声,生自由做动作)。
2焙⒆用牵我们今天和小白兔一起去菜园里拔萝卜,好吗?
瞧,菜园里有好多萝卜(黑板上贴有小朋友、小白兔和形状各异的萝卜,萝卜的背面有已学过的单韵母及四声)。
你们喜欢和小白兔一起拔萝卜吗?你喜欢哪个就把它拔起来吧,不过,萝卜后面都有一个小秘密,你们把它说给大家听,说对了,这个萝卜就送给你了(生拔萝卜并正确地读出来,不准确的及时纠正)。
二、学习b、p
师:孩子们在前面已经和单韵母交上了朋友,你们愿意交更多的朋友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两位新朋友(课件出示“菠萝娃”,配童音:“小朋友,我是谁,你们认识我吗?”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b”)。
师: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一个朋友(老师教读,提醒学生注意口型)。师:猜猜看,第二个朋友是谁?(课件展示,小孩捕蝶爬坡的全过程,根据学生回答板书p,教读)。
师:这两个新朋友就是声母,认识了它们就可以拼出一个个音节,认一些汉字,读一些有趣的书。
1北妗埃狻薄ⅰ埃稹狈⒁舻牟煌。
师:下面我们做个游戏,请小朋友们拿出老师课前发下来的纸条,像老师这样挡在嘴前,先发“b”音,再发“p”音,你们试试,看看自己在读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师:发“b”时出的气轻,发“p”时出的气重,孩子们在发音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呀!我们再来齐读。
学生练读“b”、“p”,要特别注意这两个字母在发音时的不同。
2北妗埃狻薄ⅰ埃稹钡男尾煌。
(课前老师发给每人一根竖条、一个半圆,用硬纸剪成)
师: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摆一摆,快拿老师课前发给同学们的竖条和半圆,把我们今天刚认识的新朋友摆出来,边摆边读读。
学生拿出小竖条和半圆,做好准备,教师巡视。
师:好,准备好了,注意听了,老师发出哪个声母的音你们就摆哪个,准备,看谁听得准,摆得快。
师:p、p。
学生摆“p”的形状(同桌检查)。
师:b、b。
学生摆“b”的形状(再检查)。
3毕胂耄你用什么办法来记住这两个声母呢?把你的好办法告诉同学吧。(生自己编儿歌记住两个声母的形状)
三、在四线格中指导书写,相机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写写记记”
师:孩子们,能正确叫出“b”、“p”的名字,能清楚地认出它们。请小朋友再仔细看看,它们分别写在四线格的什么位置呢?
(讲清笔顺及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师:仔细看,老师是怎样写这两个声母的(老师示范,学生书空,一笔一笔带学生写)。学生书写,教师检查指导,注意区别b、p。
师:写完后,在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声母下面画一朵小红花。
四、学习拼音方法
1笨渭出示:两个孩子分别拿出“b”、“ɑ”两张卡片,猛地往中间跑,碰撞出“bɑ”这个音节。
师:谁会拼了?你怎么拼的?
(老师示范,并总结要领: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2狈中∽檠习。
bo
i
upɑ
o
i
u
师:孩子们,刚才老师发给每小组拼音卡片,下面就用我们刚才的学习方法分小组学习,每小组由小组长负责,发挥小组力量,比比哪组小朋友最团结,合作得最好,评出“最佳合作奖”。
(1)小组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2)反馈,学生参与评价。
师:“最佳合作奖”到底属于哪一组呢?赶快来比一比。
(要求:小组长负责举卡片,小组成员拼读,其他小组评,相互评,最后评出结果。)
3毖习双音节词。
师:孩子们,看,菜园里又长出了好多萝卜,这时,有谁在帮小白兔拔萝卜呢?
(课件展示:菜园里,婆婆、爸爸都来帮助小白兔拔萝卜,连小明也从远离菜园的家里爬坡上坎来帮忙,最后定格在三幅图画上,爸爸、婆婆、爬坡)
(1)说出每张图的内容。
(2)出示双音节词。bàbɑ、pópo、pápō(自由拼读)。
(3)指名上台将音节调到相应的图下方,然后示范拼读。
(4)齐拼。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布匹、笔”。
五、引导学生看图读儿歌
师:今天小白兔为了感谢大家对它的帮助,还特地送给我们一首儿歌,你们高兴吗?(出示图与儿歌)
师:波波和胖胖在干什么?
(1)老师范读,注意听带有声母b、p的字音。
(2)学生齐读,分男女生读,拍手竞赛读,加动作读。
六、小结全课,细细回味
师:孩子们,在帮助小白兔的过程中,你们快乐吗?你们学到了哪些本领呢?(随着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萝卜图,图背面有b、p的拼音方法)
师:孩子们,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让我们和小白兔一块把萝卜运回家吧。(《拔萝卜》音乐)
[《bp》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篇3:《bp》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声母b及其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的拼读
(二) 学习声母p
1. 实验比较,区别发音。将薄纸片放在嘴前比较发音:发b时,纸片基本不动,发p时,纸片有明显的颤动。
2. 捏橡皮泥:捏一个b,一个p,比较b、p的形。
3. 创编儿歌,右上半圆p p p。
4. 在四线格中写p。
(三) 用b与i、u、o相拼的方法学习p与部分字母的拼读
(四) 完成课后练习
1. 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 以一组为例,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带调音节的拼读方法。
3. 学生尝试练习,师指导。“pá po”、“bà ba”的后一个音节念轻声。
4. 完成连一连,再次练读。
(五) 学习儿歌
1. 看图,图上小朋友在干什么?
2. 教师范读儿歌,注意听带有b p的字音。
3. 学生齐读,分男女读,加动作读。
[《bp》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篇4:《bp》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认识声母。读准声母b、p,能正确书写。
2. 学习拼读音节,能准确拼读b、p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3. 读儿歌,感受学拼音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b、p的发音方法,学习拼读音节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相关的拼音卡片、课件或者投影等。
学生:《自主拼音本》或拼音卡片、橡皮泥、薄纸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师:“谁能告诉老师咱们拼音王国里我们已经认识的六个单韵母娃娃都是谁?我们来有礼貌地大声叫它们的名字,好吗?”
2.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认识一些声母娃娃,它们的发音比较轻短,认识了它们就可以拼出一个个音节,认一些汉字,读一些有趣的故事书了。
(二)学习声母b
1.读“b”:
观察图,图上画了什么?“菠”的发音轻一些、短一些就是声母b的读音。
示范读、模仿读、分角色读等。
2.记“b”:
怎样记住b的样子?(鼓励学生创编儿歌,或用肢体、手势展示b的样子。如:右下半圆b b b)
3.写“b”:
(1)仔细观察四线格中的b,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2)送声母娃娃b回家(强调学生的读写姿势)。
4. 学习b与单韵母组成音节的拼读方法。
(1) 课件出示:两个小孩分别拿“b”“a”两张卡片,猛地往中间跑,碰撞出“ba”这个音节。
(2) 谁会拼了?你怎么拼的?
(3) 示范并小结要领: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4) 分小组学习b与o、i、u的拼读。
① 介绍小组学习的方法。
② 学生练习,相互评价。
③ 反馈,学生介绍方法并相互正音。
(三)总结
[《bp》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篇5:ouong教案(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学会韵母ou、ong,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
2、能准确拼读韵母是ou、ong的音节。
3、试着自己拼读儿歌,感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相关的拼音卡片或者投影等。
学生:《自主拼音本》或拼音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
1、抽读卡片a、o、i、u,问:它们共同的名字叫什么?
2、指名认读ao、ao,问:它们共同的名字叫什么?
二、学习ou、ong
1、学习ou。
(1)看图,读准“藕”。(2)出示ou,试读“ou”(由“藕”推测;依据复韵母发音方法拼读),范读,领读,齐读。(3)练读ou的四声,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抽卡片读。(4)总结学法:看图――读音节――想韵母的读音。
2、学ong。
(1)小组合作学ong。(2)分组汇报:你们所学的韵母由哪两部分组成?你推断出这个韵母念什么?你是怎样推断出来的?(3)教师指导正音,读准ong。(4)练读ong的四声。
三、拼读练习
1、练习拼读n、l与ou、ch、r与ong组成的音节。
2、分组赛读拼音句子。
(1)tài yang chū lái hóng tōng tōng,
(2)dòu dou gēn bà qù wā ǒu,
(3)lián ǒu pàng,lián ǒu duō,
(4)wā huí xiān ǒu yí dà lǒu。
A.老师把四部分内容印出来,分发给各小组。每一组员拼一两个音节词,再将拼读内容合起来。
B.全班交流,把自己小组拼的内容教给大家。
C.齐读儿歌。
四、完成“试着读读连连”
[ouong教案(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篇6:西师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教学目的: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意义,
2、能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探究计算方法
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能获得一些初步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时间:15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82--84页例1--例2,85页课堂活动1
教学目的:1、通过实践操作,探索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
2、感悟凑十法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
正确计算
教学 重难点:多种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出示情景图
7月13日我国在体育方面有一件大事,谁知道?
这些小朋友正在刻苦锻炼,争取在的奥运会上为国家争光,大家能不能提一些数学问题?
引入课题9加几
准备题
(1)卡片:10=5 10+7 10+8 10+3 10+4
83页填空
集体订正
二、新授
先出示3个娃娃,数数几个?再出示9个娃娃,数数几个?
要吧3个娃娃和9个娃娃合起来,怎样列算式?
谁会酸9+3
学生用小棒代替娃娃,自己摆一摆,可以怎样计算?
自己摆后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引导看书,观察你和的方法一样?
课堂活动85页1
(二)教学例2
处事例2图,学生说图的意思
怎样写算式?9+5
学生自己说 计算的饿方法,在交流
三、课堂活动
86页1
86页2,计算后观察,你发现了什麽?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麽?
课后记:
第2课时
教学内容:85--86页例3--例4,85页课堂活动2、3,87页--88页3、4、5
教学目的:1、进一步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
通过自制9加几的卡片,初步感悟有规律的排列
进一步巩固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便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每天看动画片吗?什麽时候看呢?可要合理的安排时间,商店里的电视机真多,来,我们看看有多少台?
二、出示例3图
学生口述图的意思
怎样列算式? 7+9
想:7+9怎样计算 ?
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
你决的那种方法好?为什么?
教学例4
学生自己独立计算,
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三、课堂练习
86页3
计算后观察每一组算是,你发现了什么?
得出: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87页4
85爷2、3
课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87--88页练习十5--9
教学目的:1、进一步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
熟练计算9加几
联系生活应用
教学过程:
基本练习
看卡片,读算式,说得数
87页5
指导练习
出示87页6题图
让学生弄清楚每种商品的价格
你可以提哪些数学问题
你喜欢那两种玩具,买这两种玩具要多少钱?
多红旗
88页7
游戏
森林里修了许多新房子,每种动物都有,请你帮小动物找自己的家
方法:出示标有14 13 11 12 17 18的楼房,小动物个那算式卡片找自己的家
出示珠子图
猜,手里有多少颗?
小组讨论
第4课时
教学内容:89页例1--例3,课堂活动1、2
教学目的:1、学生在生活中找到8加几的方法
会口算8加几,能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口算方法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讨8加几的口算方法,感受8加几的不同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探索8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游戏复习
找10 的好朋友
二、情景引入
出示89页情景图,激发兴趣
看图,说图的意思
你能提哪些数学问题?
出示例1图
学生说图的意思,并列算式
学生交流8+5的计算方法
看书讨论,你和谁的方法一样?
学习4+8
出示例2图
观察图,列算式4+8
学生自己算,并且说方法(小组讨论)
看书验证,你喜欢那种方法?
3、算一算
8+6= 8+8=
学生独立练习,口述方法
三、课堂活动
90页1,看图写算式
四、练习
91页1,看图列算式计算
91页2,
看卡片说得数
课后记
第5课时
教学内容:90页课堂活动2,91--93页3--9
教学目的:1、进一步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
2、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基本练习
1、8+( )=10 8+( )+4=( )
2、摆一摆,填算式,90页1
小组合作,先独立摆,再检查
说说自己的方法
二、指导练习
91页3
8+( )=11 ( )+5=13
6+=14 ( )+8=16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摆小棒
游戏、小猫钓鱼
出示小猫的头饰 9+2 8+7 3+8 5+10 7+4 9+5
鱼卡片11 15 14
观察,那只猫钓那条鱼
92页6
找朋友
出示8+6 7+8 13 8+3 8+5 6+8 3+8 15等
问:谁与谁是朋友?
93页8
思考题
学生表演后看书,怎样算?
第6课时
教学内容:94页例1、2
教学目的:1、学生在生活情景中找到口算7加几的方法
2、会口算7加几,能较清楚表达自己的口算方法
3、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进一步巩固凑十发这种简便算法
教学重难点:7加几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
游戏:找朋友
10 的好朋友
你会填吗?
7+( )=10 6+( )+3=( )
新授
出示例1图
引导学生题问题,并且列算式
7+5 5+7
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小组交流
2、学习7+4 7+7
你会用刚才的方法计算吗?
学生算后小组交流
观察:你发现了7+5 7+4 7+7的秘密吗?
老师小结计算方法
巩固练习
96页2
自制7加几的卡片
把7加几的卡片有规律的排列
课后记:
第7课时
教学内容:95页例3、4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凑十法,能用凑十法学会6加几
正确口述计算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
6+( )=10 6+( )+2=( )
新授
教学例3
同桌的学生摆花
左边5朵,右边6朵,可以提什么问题?
要求一共有多少朵,怎样列算是?
5+6 6+5
怎样计算?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 交流
全班交流
2、学生自学例4 6+6
想怎样计算,自己小生说后交流
3、观察6+5 5+6 6+6
问:怎样计算又对又快?
练习
95页1
自制6加几的卡片
把6加几的卡片有规律的排列
说7加几,6加几的算式
96页1
96页3--6
课后记
第8课时
教学内容:11减几
教学目的:1、初步学会用家减法的关系计算11减几,并会用多种方法计算11减几
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一、9+( )=11 6+( )=11
8+( )=11 7+( )=11
二、新授
例1
出示11只铅笔,问:要从11只铅笔里拿走5只,还剩几只?
怎样列算是?11-5
怎样计算11-5?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怎样计算11-5
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
看书:你和谁的方法一样?
计算11-6学生自己小生说方法,填在书上后同桌交流
教学例2
出示例2图
问:有几只鸭子?水里有几只?要求岸上有几只,怎样列算是?11-8
那要求水里有几只?增样列算式?11-3
小组讨论计算方法
全班交流
三、课堂活动
把11根小棒分成2堆,分一次说2个减法算式
]101页1
自制11减几的卡片
把卡片有规律的排列
课后记
第9课时
教学内容:100页例3、4 练习十三2--9
教学目的:进一步感悟11减几的多种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
背得数是11的加法
2、( )+5=11 ( )+8=11 ( )+( )=11 ( )+9=11
二、新授
例3
出示图,你能写2个减法算式吗?
学生自己写后交流
比较2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可以由9+2=11写2个减法算式
例4
自己计算11-7 11-4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三、课堂活动
101页2
101页3
看图写算式,102页4
游戏,102页5
102页6、7
课后记:
第10 课时
教学内容:104页例1、2,课堂活动1,练习十四1、2
教学目的:1、学生在生活中找到12减几的算法
2=教清楚的表达自己的口算方法
3、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
说得数是2 的加法算式
填空
9+( )=12 8+( )=12 ( )+5=12 ( )+6=12
二、新授
出示例1
出示图,12人在车上,大站后,有4人下车,车上还有几人?
怎样列算式?12-4
怎样计算12-4?
学生自己计算后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看书,你的方法和谁的一样?
根据14+8=12 ,你还可以计算那一个算式?
学生填书
例2
学生看算式摆小棒,边摆边说,填书,全班交流
三、课堂活动
106页1
107页2
自制12减几的卡片
课后记
第11课时
教学内容:104--105页例3、例4,课堂活动2,练习十四1、3
教学目的:1、进一步学会看图计算13减几
2、多种方法
教学重难点:13减几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复习
说得数是13的加法算式
填空
( )+8=13 7+( )=13 ( )+9=13 6+( )=13 ( )+5=13
新授
例3
看图说图的意思后列算式
13-9 13-4
学生读;里计算后小组讨论
全班 交流
例4
13-7 13-6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
13减几的算式还有哪些?
三、课堂活动
106页1
游戏,开锁,106页3
自制卡片,并且有规律的排列
课后记
第12课时
教学内容:107烟叶--108页4--8
教学目的:1、进一步熟练掌握12、13 减几的计算方法
2、熟练计算
教学过程:一、基训
摆12、13 减几的卡片,同桌交流
107页5
夺红旗,108页6
二、练习指导
107页4
108页7
游戏,摘苹果,108页8
课后记
第13课时
教学内容:14、15减几
教学目的:1、能应用前面学过的方法列算是计算14、15减几
2、进一步感悟多种计算方法
3、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难点: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得数是14、15 的加法
填空
9+( )=14 ( )+7=14 8+( )=15 ( )+6=15
二、新授
1、例1
出示例1图
问:树上原来有15只猴子,下来7只,还剩几只?怎样列算式
板书:15-7
小组讨论计算方法
全班交流
2、例2
14-8= 14-6=
学生独立计算后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
3、例3
14-9 15-8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二、课堂活动
小组合作自制卡片
有规律的 排列
四、课堂练习
101页
作完后观察,上面加和下面减法有什么联系?
111页2
111页3、4
课后记
第14课时
教学内容:16、17、18减几,例1--3,课堂活动1、2
教学目的 :1、进一步运用多种方法计算16=17、18减几
2、能看情景图写算式
3、自制16、17、18减几的卡片
教学过程:一、
1、8+( )=16 8+( )=17
7+( )=16 9+( )=18
2、15-9=( )想:
二、新授
例1
出示例1图
问:有多少棵树?小红浇了9棵,剩下的小化浇。小化浇几棵?
怎样列算式?
16-9
怎样计算呢?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如果小化浇7棵,剩下的小红浇。小红浇几棵?
怎样列算式?14-7
学生说计算方法
2、学生自学例2、3
17-9 17-8 18-9
学后全班交流
三、课堂活动
自制16、17、18减几的卡片
有规律的排列
四、作业
113页1、2
课后记
第15课时
教学内容:114页-115页3--8
教学目的:1、通过游戏进一步熟练掌握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2、熟练计算
3、在实践中应用
教学过程:一、基训
1、17-8 16-9
学生 说计算过程
2、○○○○ ○○○ △△△ ?
○○○○ ○○○ △△△
? 15
二、指导练习
口算114页3
游戏:小蝌蚪找妈妈,114页4
用8、917写四个算式
115页6
出示
公共汽车16名 小气车3名 小客车9名
学生看图提问题,并列算式
发展练习
115页8
小组讨论完成
课后记: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116--117页1--4
教学目的:1、通过亲身经历,探索,感悟20以内的加减法表的整理方法
2、观察发现加减法表达的一些规律
3、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
4、培养小组合作学习,体验成功感受
教学重难点:整理加减法表
教学过程:一、10以内的加减法表小朋友已经整理;了,那么20以内的加减法表你会整理吗?
揭示课题
二、整理
反小组尝试把 加法算式有规律的排列
学生填加法表,引导学生观察第1竖行的规律后学生再完成
出示加法表
你发现了什么?
全班交流
横看:每排得数相等
竖看:9加几,8加几
观察9+2 2+9…………..
发现了什么?
学生当老师,指读算式
116页2
用刚才方法整理减法表
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横看:11减几 ,12减几…………..
竖看:几减9 几减8…………………..
首尾看:11-9 11-2
你还知道什么?
课后记:
五单元 统计
教学内容:119页--120页例1、2,121页课堂活动
教学目的:1、通过具体真实有趣的情景,激发儿童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体会统计的重要性
2、通过实例认识象形统计图,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3、让儿童经历解决问题过程,获得初步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小朋友,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谁能把收集到的46届世界乒乓塞的有关情况说给大家听?
中国乒乓球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让我们再来回顾以下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吧》
出示图
二、探究例一
提问:看者这么多的奖牌,你想说什么?
有这么多奖牌,但我们并不知道有几种奖牌,每种有多少,怎么办?
怎样分类?为什么这样分?
主动探究
动手操作:7个黄圆,4个白圆,5个灰圆,小组分类
汇报交流,抽一个学生上台演示,并且说理由
观察讨论:分类前有什么变化?分类后,能不能一眼看出谁多谁少?多几块?少几块?
在操作
看这个图,你看到了什么?
看书回答问题
二、学习例2
我们可以把学过的图形进行统计
出示例2图
这里有那些图形?
先看圆有多少个?老师示范画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看书回答问题
四、课堂活动
121页
课后记
篇7:《比一比》教案(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一.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2.在情境中快乐地朗读课文,体会农家小院的可爱有趣;
3.学习正确使用量词。
二.课前准备
录象、识字转盘、图片、词语卡片、动物玩具和水果等。
三.教学流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
游戏引入:我们来玩一玩识字游戏!
1.看动作、图片猜词语,并找出相应的词语卡片(指名说--分组说),同时对念错的字正音(例如:“子”的轻声、“苹”与“杏”的后鼻音)。
2.玩一玩快乐大转盘,齐读复习词语(例如生念:“咕噜咕噜转--停--蜜蜂-蜜蜂。”)
3.反馈作业情况,写一写“少”字。
(1)出示两本有差距的作业跟学生一起讨论,比一比。
(2)再看一看课件范写。
(3)写一写“少”字,写两个。
(4)评价(出示写得不太好的那位同学现在的作业,与前面的作业比一比,给予鼓励)。
(二)快乐朗读儿歌。
情境引入:昨天,我们去牛牛家的院子里,认识了那么多的动物和水果朋友。今天,冯老师还要带领大家去牛牛家的院子里,你会发现更多有趣的东西呢!
1.正确地读一读。
(1)自由读儿歌。(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朗读上的困难请你想想办法。)
(2)朗读质疑。(可以请老师、同学帮助,鼓励并赞赏那些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的同学。)
(3)采用多种形式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2.快乐地读一读。
(1)读读第一句。
激趣引入:今天,老师请来了牛牛家院子里的小动物们,你们想抱抱他、亲亲亲他吗?(让孩子们和卡通黄牛和小猫握手、拥抱等,唤起孩子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①比较大小,体会发现大和小的乐趣。(从它们的个头上看,你发现了什么……它们个头很悬殊,却是一对好朋友呢,多有趣啊!)
②自由试读第一句。(就把你的喜爱和快乐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吧。)
③指名读--评价(提示学生注意表情)--范读--再指名--齐读。(花猫发出“喵喵”的叫声,表扬读得好的小朋友。)
(2)读读第二句。
过渡:鸭子和小鸟要是听到我们快乐地招呼它,一定也会开心地叫起来的!请你读读第二句。
①自由试读--齐读(传来了小鸟的叫声)。
②出示鸭子和小鸟。(小鸭子问你:嘎嘎嘎,你从我们的数量上发现了什么?)
③再齐读。
(3)读读第三、四句。
过渡:对可爱的小动物我们是那么的喜爱,那么我们喜欢甜蜜蜜的水果吗?
①自由试读三、四句(在实物投影仪上出示水果实物)(请你自己去发现,比比大小多少,把你快乐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
②男女生比赛读(个别--集体)(鼓励大家读得好,一起假装咬一口:“啊呜。”)
(4)齐读全文。
①起立,齐读全文。(让我们一起分享我们的快乐。)
②老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小结引出下一环节:我看见有的小朋友把快乐写在了脸上,有的把快乐放在了心里。牛牛家的院子是那么有趣!
(三)读读练练,学会正确使用量词。
1.温习儿歌中的量词
(1)课件出示儿歌中“一头黄牛”等词组,读一读。
(2)质疑、发现这些词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左边是动物,右边是水果,都有“一()”。
2.迁移学习、积累课外的量词
过渡:山区农村的生活真令我向往,以后带我去你们老家玩,好吗?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去一个地方--老师的家。
(1)播放老师家的录象。(你看到什么东西?请你用“一()?”来说一说。)
(2)出示六幅房间里的小图,选择最喜欢的一两幅图和同桌小朋友说一说。
(3)反馈。(纠正学生用错的量词,例如:“一个赛车”改为“一辆赛车”,“一个床”改为“一张床”;随机复习“群”、“堆”等量词。)
(四)做做认认,完成拓展识字作业,鼓励学生课外多认字。
1.出示大的老师的房间图画(图上有认识和不认识的字)。
2.引入:看,老师把自己的房间画下来了,你认识上面的字吗?我把它贴在教室里,有兴趣的话,你可以去认一认、读一读。我们班的小朋友最喜欢画画,你也可以在画上写上字,不会写的可以请家长和老师、同学帮忙,要是能自己去学会再写上去就更棒了!(机动:自由选择认字、看图说量词或朗读。老师和学生一起参与。)
四.设计意图
这篇课文展示了美丽的农家小院,温馨的生活场景。其间有勤快的黄牛、悠闲的花猫,有嬉闹的鸭子、快乐的小鸟,还有酸酸甜甜的杏子、桃子、苹果和红枣。这篇课文是琅琅上口的儿歌,诵读间会传出一种暖暖的情意。一个大,一个小,一边多,一边少,这是一种简单的比较,又一种充满童趣的比较,在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依稀看到一个孩子在院子里跳跃、玩耍的身影,听到孩子清脆的童音。以下谈一谈我这堂识字课的设计思路。
(一)设计富有趣味的识字情境,增加学生自主识字的机会。
我们运河学校的学生都来自山区和农村,对农村生活比较熟悉,有亲切感。第一课时以我班小朋友年牛牛介绍自己家的院子的一段录像为线索,学习了生字词语,理解“堆”、“颗”、“群”的用法。
小朋友最喜欢玩,最喜欢小动物。第二课时各个环节的设计都从他们的认知情感出发,通过游戏来巩固识字,通过出示小动物的玩具,让他们亲亲抱抱,充分激发孩子们识字的情趣。从“正确地读”到“快乐地读”,无论识字的热情还是朗读水平,都有了质的升华。可见,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直观、可接触的教具是最能打动他们的媒介。
一年级的学生对老师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在运用量词的训练中,我创设“参观老师的房间”这个拓展学习的情境,使每一位学生都饶有兴趣地积累运用量词。
我们班的学生喜欢画画,因此,我在作业中鼓励学生在画自己的房间时认字写字,积累识字量。
(二)拓宽语文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识字、爱识字。
语文源于生活,学生的语文学习资源也应回归生活。以自己房间的摆设作为量词训练课程资源的灵感,是我在一天早上起来刷牙时突然产生的。我觉得,语文教师应成为能感受生活中点点滴滴并为之感动的人。我热爱生活,热爱学生,我爱带着学生去发现生活的美,用丰富美丽的语言表达出来。一年级的孩子还不太会表达,可是当他们看到录像中“牛牛的家”、“老师的房间”时,他们脸上顿时绽放出激动、新奇和喜爱之情。这时,哪怕老师不提什么要求,他们也会快乐地举起小手,对一件件物品细细道来。
本单元的识字课都是在具体的环境中开展学习的,有《菜园里》、《比一比》和《自选商场》。这些课文启发我带着学生走进更多的环境中识字,于是我创设了一个“老师的房间”的识字环境:将房间画成了一幅很大的画,贴上了带拼音的生词。我想,通过这一设计,也会启发学生到课外主动识字。
(三)鼓励学生质疑、自己解决困难。
善于发现问题是学好任何一门课的关键。我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并通过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肯定寻求帮助的方法,更赞赏能独立解决问题的精神。因此,在朗读和量词的训练中,我让学生自己发现朗读的难点和一组词组的共同点,想办法读熟句子,正确运用量词。
(四)充分挖掘、体现课文的人文内涵
在重视语文训练的基础上,我没有忽略文本的人文内涵。本课呈现的是快乐的农家小院的场景,在教学设计中,我多次唤起学生对农村生活的眷恋之情,并联系实际,把学生带进老师的房间,同时也作为这一单元的延伸
[《比一比》教案(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篇8:anang教案(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一、激趣引入
1. 复习d、一课的儿歌。出示注音字卡:“团”、“甜”、“碗”,让学生在儿歌中找找读读。
2. 观察,找出三个音节相同的部分。
3. (出示)慢慢地读一遍“团、甜、碗”,猜猜念什么。
4. 小朋友猜得对不对呢?用表音图检验一下。
二、学读、
1. 学习。
⑴ 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读准“天安门”。⑵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位韵母朋友,它的读音就藏在“天安门”的音中,猜猜它读什么。读准,讲发音要点,辅以形象的手势演示,介绍前鼻韵母。
2. 学。看图,读准“昂着头”。由“昂”引出,讲发音要点,辅以形象的手势演示,介绍后鼻韵母。
3. 读带调韵母。读给同桌听;同桌读给大家听,师生共同指正;齐读,分大组赛读(不按声调顺序读)。
三、指导书写,完成“读读写写记记”
四、拼读练习
1. 两拼音。
⑴ 射线图出示图上声母与、相拼的练习。⑵ 自由练读,抽学生读,齐读。
2. 三拼音。
⑴ 以i为例,课件演示两拼音变三拼音的过程(中间嵌进介母),练习拼读
⑵ 换声母与i相拼,学生教读,领读。
3. 拼读带调音节词。
qi mi, l i, pio y, yu f
五、学读儿歌
六、完成“试着读读连连”
七、指导读书
[anang教案(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篇9:《anang》教案(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学会韵母an、ang,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
2、能准确拼读韵韵母是an、ang的音节。体会前后鼻韵母发音的不同。
3、在教师的帮助下试着自己拼读儿歌,感受拼读的乐趣。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相关的拼音卡片或者投影等。
学生:《自主拼音本》或拼音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步骤:
一、激趣引入
1、复习d、t一课的儿歌。出示注音字卡:“团”、“甜”、“碗”,让学生在儿歌中找找读读。
2、观察,找出三个音节的相同的部分。
3、(出示an)慢慢地读一遍“团、甜、碗”,猜猜“an”念什么。
4、小朋友猜得对不对呢?用表音图检验一下。
二、学读an、ang
1、学读an。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读准“天安门”。(2)读准an,讲发音要点,辅以形象的手势演示,介绍前鼻韵母。
2、学ang。看图,读准“昂着头”。由“昂”引出ang,讲发音要点,辅以形象的手势演示,介绍后鼻韵母。
3、读带调韵母。读给同桌听;同桌读给大家听,师生共同指正;齐读,分大组赛读(不按声调顺序读)。
三、指导书写,完成“读读写写记记”
四、拼读练习
1、两拼音。
(1)射线图出示图上声母与an、ang相拼的练习。(2)自由练读,抽学生读,齐读。
2、三拼音。
(1)以tiān为例,课件演示两拼音变三拼音的过程(中音嵌进介母),练习拼读。
(2)换声母与ian相拼,学生教读,领读。
3、拼读带调音节词。
qián miàn, lán tiān, piāo yáng, yuǎn fāng
五、学读儿歌
六、完成“试着读读连连”
七、指导读书
[《anang》教案(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篇10:《aoai》教案(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学会韵母ao、ai,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会读它的四声。
2、能准确拼读声母与ao、ai组成的音节。
3、试着自己拼读儿歌,感受阅读的喜悦。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相关的拼音卡片或者投影等。
学生:《自主拼音本》或拼音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
出示单韵母卡,做“认读接龙”游戏。
二、学习ao、ai
1、引导学生回忆声母学习方法,用相似的方法学习韵母。
2、学习ao。
(1)引导看图。(2)出示音节词“棉袄”,教学生读准,引出韵母。(3)比较ao和单韵母的不同,认识复韵母。(4)对比读a和ao,观察口形,体会单、复韵母发音方法的不同。(5)给ao加上声调,练习组詞或说话。
3、学习ai。
(1)引导看看,读准音节词“高矮”。(2)用前面学到的方法学ai,试着读一读,老师相机点拨指导。(3)给ai加上声调练习组词或说话。
三、完成课后练习“拼一拼”
1、弄清题意,同桌一起用拼音卡片做拼读游戏。
2、老师和全班小朋友做这个游戏,相机指导正音。
四、练习书写,完成“读读写写记记”
在学生书写时,注意观察他们的写字姿势,及时纠正不良的写字姿势。
五、学习儿歌
1、自己拼一拼,把有困难的音节点出来。
2、仔细听老师读儿歌,注意自己点出小困难的音节。
3、先前觉得有困难的音节是不是学会了,给大家说说。老师相机指导。
4、用齐读、赛读等方式让学生把儿歌读熟。
5、完成“试着读读连连”。
[《aoai》教案(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篇11:西师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二单元 分类,认识物体
教学目标:1、经历根据色彩,形状,用途等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初步形成有条理整理事物的习惯
2、能对简单的几何形体和图形分类
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形,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立体图形
借助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立体图形进行简单的拼图,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54--57页。练习6
教学目的:1、通过实际操作感悟分类的方法
2、感悟在生活中的应用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1、通过实际操作感悟分类的方法
2、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出示54页图
这幅图是什麽意思?
你准备怎麽办?
出示小猴整理后的房间,问:小猴整理得如何?
二、谈话引入
在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需要把一些东西分类,板书:分类
新授
那出6个三角形,5个圆,请你分一分,想怎样分?学生活动,动手分,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并扮演 :按颜色
按形状 既按颜色又按形状
每个小组把所有的铅笔放在一起,分一分
说说你的方法
二、课堂活动
53页1
小朋友的书包是怎样整理的?
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
学生说方法
同桌交流
三、课堂练习
56--57页1--6
课后记:
第2课时
教学内容:58页例1例2,59页--60页课堂活动1、2、3,练习七1、3
教学目的: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和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
对简单的几何形体进行分类
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请小朋友把课前准备的各种盒子拿出来,前面我们学习了分类,可以按颜色分,可以按形状分,……….今天,我们再来分一分,好吗?你可以自己分,也可以同桌,还可以小组分
二、探索
教学例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出示教具
问:能将这些物体分成两堆吗?
学生上台分
讨论:他门是按什麽形状分的?
你知道他们是什麽形状?板书:长方体,正方体
老师画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
联系实际,巩固认识
你们带的里面有没有长方体,正方体?
生活中还有那些是长方体?正方体?
课堂活动1
学生先说每个图形的名称,在连线
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看一看,摸一摸,问:你如何辨认他们?
回忆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
教学例2
出示例2教具,学生分成两堆
讨论:他们按什麽分类的?
他们是什麽形状?板书:圆柱体,球
老师画圆柱体和球
联系实际,巩固认识
你们有圆柱体吗?有球吗?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圆柱体,球?
再观察圆柱体,求的形状,
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麽?三、课堂活动
练习七1、3
课后记
第3课时
教学内容:59页,例3,练习七2、4、5
教学目的:1、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求
利用这些物体搭积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根据不同的形状,搭出不同的积木
教学过程:一、复习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求和圆柱体
学生辨认
分小组,把带来的物体分类
用橡皮泥做这些物体
二、教学例3
老师:我们手中有各种各样的物品,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来塔各种物体
老师示范
分小组活动
全班展示
三、课堂活动
60页2
61页4
猜用几个小的正方体可以把一个大的正方体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课后记:
三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目的: 1、通过对单元主题图的观察和小棒数数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丛中体会11--20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一,初步知道十位和个位,知道11到20各数的组成
能认读写11--20各数,用11--20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
能用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的多等语言描述11--20个数。
能熟练口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知道一个加法或减法有不同的计算方法,能于同伴合作进行计算方法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从中产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时间:7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62--63页例1--例3,课堂活动1--3,练习八1
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认识11--20各数
2、认识感悟10个一是10
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
会读11--20各数
理解个位,十位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1、认识10个一是0
2、理解个位十位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出示图,你看到了什麽?
初步认识11-20
二、新授
学生那10根小棒,捆在一起,问:这捆小棒有多少跟?
10跟小棒叫做一个十
齐读:10个一是十,一个十就是10个一
教学例1
学生数12、13根小棒
捆小棒
怎样捆才能看出是多少根小棒呢?
学生操作
写12
认识数位
出示计数器
1捆小棒是10根,就是一个十,在十位上拨一个珠子
这个珠子表示多少?
还有几跟没有捆?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学生操作
个位的2表示什麽?合起来是多少?
读12
根据小棒写算是10+2=12
同理教13
教学例3
学生拿15、18根小棒,并捆一捆
在计数器上画
问:十位,个位上的珠子表示什麽?
写15、18
填算式
观察计数器图,你发现了什麽?小组讨论
老师:从右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各位表示几个一,十位表示几个十
教学例3
学生拿1捆和一根小棒,问: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一个十和一个一合起来是11,学生填算式
观察11,你发现了什麽?十位的1表示什麽。各位呢?
学生独立填16、17、19的算式
出示20根小棒
学生数,有多少根?有几个十?
在计数器上拨20,问:十位的2表示什麽/
写算式10+10=20
齐读11--20 的组成
三、课堂活动
66页1
67页2、3
练习八1
课后记
第2课时
教学内容:66页例4例5,练习八2--5、9、12
教学目的:1、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
知道这些数的顺序和大小
正确书写11--20
进一步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
巩固数位顺序
教学重难点:1、知道这些数的顺序和大小
2、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
出示卡片11--20各数
看卡片说数的组成
一个十,6个一 9个一1个十 一个十 3个一1个十 14个一
二、新授
(一)、教学例4
出示放大的直尺图
看图读0--20
问:0表示什麽?
观察:你发现了什麽?
小组讨论
从左往右,依次多1
15 在14 的后面,在16 的前面
…………………………
(二)教学11--20各数的书写
描红
田字格写
三、课堂练习
练习八2--5、9
第3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八6--13
教学目的:1、进一步巩固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
巩固掌握数位的意义
联系生活应用
增进学习的兴趣几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一、基训
对口令,说数和数的组成
二、指导练习
69页7
看数画珠子,并且说个位,十位表示什麽
69页8
出示图
小猪家新修了一座房子,小熊也修了一座房子,他门请自己的好朋友来完,小猪的好朋友小于13,小熊的朋友大于15,你能帮他们找朋友吗?
学生练习
69页10(10 分钟)
70页11
看图,弄懂图的意思
70页12
学生独立完成
出示图
小动物门出去玩,他们排着队伍,你知道山羊排第几吗?
你还能提那些问题
房子里有几个动物
房子外面有几个动物
一共有几个动物
可后记:
第4课时
教学内容:71--72页例1--例3,72页--73页课堂活动1、2
教学目的:1、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感悟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2、认识加减法各部分名称
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计算方法多样化
教学过程:一、复习
3+2 5-2 10+7 10+9+
学生说计算方法
二、新授
教学例1
出示小棒图
看图写算式
认识各部分名称
我们每个人有自己的名字,加法算式也有自己的名字
板书:加数 加数 和
学生用小棒计算13+2 ,同桌交流,
把3喝合起来再加10
从13 接着往后数
………………………………..
教学例2
出示小棒图,学生说图的意思
列算式 15-2
认识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板书:被减数 减数 差
学生用小棒计算15-2,同桌交流
先算5-2,再算10+3
因为13+2=15,所以15-2=13
…………………………………
教学例3
学生蓝图写算式
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全班交流
三、课堂活动
72页1
口算卡片
课后记:
第5课时
教学内容:73页--76页1--9
教学目的;1、进一步巩固算法
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
73页1题
73页2
二、指导练习
74页3题
学生先填空,在观察,你发现了什麽?小组讨论
得出:不进位加,个位相加,十位不变
不退位减,个位相减,十位不变
74页4
找朋友游戏
老师准备算式和数字卡片
学生游戏
如:那到14的学生说,我的朋友在那里,拿10+4的小朋友就说,你的朋友在这里
全班齐读:10+4=14
游戏:过河
(1)6+4 +8 -7 +5 -4 +6
(2)19-9 +7 -5 +6 -4 +3
76页7
76页8
76页9
先引导学生看图,明白图的意思
问:可以怎样租船?
小组讨论
课后记
第6课时
教学内容:77页整理和复习1--6
教学:目的:1|进一步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
能按一定的顺序数数
巩固个位,十位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引导学生看书,回忆本单元内容
二、复习
出示小棒,知道10个一是10
77页1
学生按顺序数数
一个一个数
两个两个数
五个五个数
77页2
出示图,学生独立完成
5、在圈子里填20以内的数
十位是1的数 个位是0的数
78页5
78页6
学生填空,你发现了什麽?
课后记
第7课时
教学内容:79页7、8、9
教学目的:1、进一步巩固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过程
2、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对口另
11--20各数的组成
而、出示图
( )○ ( )=( )
( )○( )=( )
2、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怎样算嘴快?
79页7
出示卡片
如:一个十和4个一
学生答:一个十4个一组成14
10+4=14
4+10=14 14-4=10 14-10=4
79页9
学生拿1分,2分,5分币,小组合作,要1角2分,可以怎样拿?
可后记:
篇12:西师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准备课:上学了
教学内容:1--2页
教学目标:1、在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中,让初入学的孩子了解学校生活,渗透思品教育。
2、在数1---10 各数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体验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最初步热情。
3、让儿童在数数过程中进行相互之间 的交流,以感受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亲切,克服陌生感,产生愉悦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能用带数字的一句话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一、问:九月一日是什麽日子?学生回答,板书(上学了 )
今天,小朋友们上学了 ,老师先带小朋友一起参观校园,请小朋友门仔细的观察,我们的校园都有什麽?
师:刚才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参观校园,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你看见了一些什麽?
学生交流]
师:是啊,明亮的教室是我们学习的乐园,宽阔的操场就是我们活动的天地,校园是我们学习和活动的场所,你喜欢自己的校园吗?
二、出示挂图
老师这里也有一所美丽的校园图,你们还想不想看看?
学生观察:这所校园有些什馍?同学们在干什麽?
观察后同桌交流。在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 教师板书1--10]
小结:小朋友刚才观察的非常仔细,数的也非常认真,在校园里,我们找到了那些数呀?
学生说1--10,并齐读
三、那你能用带数字的一句话说说身边的事吗?
学生小组交流后在全班交流。
小朋友们说的很好,原来呀,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有数,到处有数学。
四、谁知道我们这节课上的什麽课吗?你们喜欢数学可吗?
课后记:
篇13:《ou、onɡ》教案(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毖Щ嵩夏福铮酢ⅲ铮瞑溃能在四线格里正确地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
2蹦苷确地拼读韵母是ou、onɡ的音节。
3笔宰抛约浩炊炼歌,感受成功的快乐。
教具准备
教师:拼音卡片、课件。
学生:拼音卡片、拼音练习本。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带入新课
孩子们,我们今天又来到了拼音王国,首先进入韵母乐园,来和老朋友打打招呼吧。
出示卡片:ɑo、ɑi、ɑn、ɑnɡ(读)。
你能说说这四个韵母共有的特点吗?读的时候该注意什么?
对,这四个韵母都是ɑ打头的,读的时候,我们的口型都张得大大的,然后迅速向后一个字母滑动。
今天我们要认识两个以o打头的韵母,它的发音方法也和这几个韵母一样,不同的是开口时的口型是圆的。
二、学习ou
1鼻肟创笃聊 (藕的图片)。
孩子们,这是什么?(藕)领读,读准ǒu。
这“藕”的音节是第三声,你能试着读出第一声的音吗?(学生试读)你体会到它的发音方法了吗?
对,口型由o滑向u,o的发音响亮清晰,u只表示舌位滑动的方向,发音轻短、模糊。
范读,领读,齐读。
2蓖桌互相读读,看看口型变化,听清发音。
3背槎粒检查是否读准,读得好的孩子当小老师教读)。
4绷范了纳。
孩子们,我们学会了ou的发音,下面我们练习ou的四声,读的时候借助手势,读准四声。
(1)教读。
(2)自由读。
(3)同桌互读, 读准了伸伸大拇指奖励对方。
(4)开火车读卡片( 注意纠正,特别注意二声与三声的读音,二声与四声的手势)。
(5)齐读。
5焙⒆用牵我们学会了ou的读法,我们还要学会写,请大家先看清楚ou的形状,谁能给大家提个醒儿,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看清它们是一个韵母,两个字母要挨拢,成为一体。)好,现在在书上写一遍,要写得漂亮。
6背樯上台书写,大家评价。
7弊芙嵫习方法。
我们学会了ou,想想我们是怎样学的。
看图读音节想韵母的读音练读练习四声练写。(学生边总结边出示大屏幕)
三、学习onɡ
下面我们运用这种方法学习下一个韵母。
1鼻胨娜诵∽楹献餮习(学生学习时,老师巡视)。
2毙∽榛惚ǎ耗忝茄习的韵母由哪两部分组成?(onɡ)你推断出这个韵母读什么?
你是怎么推断出来的?(onɡ是后鼻韵母,发音方法是在发好o的基础上,舌位迅速向鼻韵尾玻瞑阑动。)
3背槎粒教师正音,练读。(韵母练读,四声练读)
4奔觳槭樾础W⒁庠衔波涝谒南吒窭锏奈恢谩
四、拼读练习
1币艚诹废啊
孩子们,经过了韵母乐园,我们来到拼读乐园。看看小猫和小熊它们手里拿着什么。
课件:小猪、小猫、小熊、小兔和气球。
哦,原来是漂亮的气球。这些气球是拼音气球,拼对一个,就能得到一个气球。孩子们,你能帮助小猪它们得到气球吗?
(拼对了,气球就到了小动物手里。拼的时候可以加声调,组词,说话练习,注意n和ou相拼只有一个音节“耨”。)
2笨挝牧废啊
孩子们,刚才我们帮助四位小伙伴得到了气球,有一位爱劳动的小豆豆也在帮助爸爸做事,他做了什么呢?请看课文。
出示课件:一片美丽的荷塘,大肚皮的青蛙蹲在迷人的荷叶上,池塘里的荷花开得正艳,空中飞着鼓眼睛的蜻蜓。一个胖乎乎的男孩背着一篓白白胖胖的鲜藕。(小豆豆帮助爸爸挖藕,背藕。)
孩子们,你觉得这图美吗?
图美,课文也美,想读读吗?课文中的拼音娃娃我们都认识,我们来合作学习吧。(图中出现课文全文)
(1)先用铅笔圈出带有今天学的ou、onɡ的音节,试着拼读。
(2)出示音节词:hónɡtōnɡtōnɡ、dòudou、lián’ǒu、yídàlǒu、xiān’ ǒu,拼读。
(3)四人小组选读句子,愿选读哪句就选读哪句。
(4)选的句子大家分别拼读,一人拼读一两个音节词,然后小组合起来练读,把这一句读通。
(5)交流。每小组读自己拼读的内容,并把它教给大家。
(6)齐读儿歌,边读边看汉字。
(7)熟读儿歌,看谁读得最美。
(8)抽读。你最喜欢读哪句,先说说喜欢的原因,再美美地读读看。读完后大家评价,谈读的体会。(指导朗读)
五、课后练习
1痹谄炊晾衷袄铮汉字娃娃和拼音娃娃玩得可高兴了,小伙伴都走散了,你能帮它们找到自己的伙伴吗?
课件出示课后题“试着读读连连”,大家在书上完成,课件上检查。
2弊芙帷
[《ou、onɡ》教案(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篇14:连加 教案 (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40页例1、41页课堂活动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理解连加的含义,掌握连加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与态度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连加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连加的含义。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启发式谈话、练习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开火车(口算题卡)
2、(1)师:同学们,小鸟们在开演唱会,你们想去看吗?
(2)点出课件师提示:仔细观察,地上、树上、空中。师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
师:说得真完整,地上有4只小鸟,树上有2只小鸟,空中有3只小鸟。边板书:4、2、3。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列式。
(1)师点出幻灯片2: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鸟?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师板书:4+2=6 6+3=9。
(2)师点出幻灯片3:这位同学列了两个加法算式来表示,真不错。谁能用一个加法算式来表示:地上、树上、空中一共有多少只小鸟?(配合手势,语气轻短,再次强调三部分合起来,启发列式。)
学生回答后,师板书:4+2+3=9。读作:4加2再加3等于9.
(3)师:还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思考后回答,师板书出其余的算式。
2、师: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同学们列出了像这样的加法算式,算式里的4、2、3分别表示什么?师指图。
3、师幻灯片4:
(1)4+2+3等于多少呢?你是怎么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回答,师板书:4+2=6 6+3=9
(2)先算4+2=6,我们来看看4+2表示的是什么呢?
生回答,师:是把地上的小鸟和树上的小鸟先合起来,一共有6只。(手势)算完了吗?
接下来怎么算?
生回答算6+3,师反问:几加3?
师:是用我们刚才先算出来的得数6来加3。
师:大家同意他这样算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他的方法:先算4+2=6,再算6+3=9。
师总结算法(幻灯片7):计算4+2+3,先算4+2=6,再算6+3=9。(边小结边板书横式)。
师指另一个连加算式问:这个加法又该怎么算呢?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回答后,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先算…再算…。(师板书出横式)
4、总结运算顺序(幻灯片5):
对比4+2=6 4+2+3=9
师:像这样3个数相加的加法,我们一般从左往右算,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加得的结果与第三个数相加。(像这样的加法叫连加。)师板书课题:连加
三、巩固拓展
1、完成课堂活动
2、试一试。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连加,掌握了连加的计算方法。
篇15:《uw》教案(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步骤
1课时
学习韵母u和声母
教师活动
1.出示乌鸦图,请学生来说一说图中画的是什么。
2.再出示u的图片,并说明u的读音和乌鸦中的“乌”的读音相同,让学生试着读一读。
3.再出示w的图片,说明w也读“乌”,但它是声母。让学生再次试读。
4.对学生试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和纠正,并示范正确的读音。同时采取领读、齐读、分组读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巩固u和w的读音。
5.采取小组讨论、抽读、分组读、齐读等方式来学习u的四声。
6.让学生把教材翻到13页,观察u和w的笔画以及它们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并在草稿纸上试着书写。
7.讲解书写u和w时要注意的问题:二者都是占据四线格的中格,笔顺都是从左往右,w不要写得太宽。然后再次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u和w各五遍。
认读音节w、u
教师活动
1.继续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音节,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来学习一个音节,它的读音也是“乌”,它就是wu。(出示wu的示意图)
2.利用口诀等方式来帮助学生记住音节wu,比如:大w带小u,紧挨在一起,就是音节wu。
3.利用口诀来帮助学生记住wu的四声,比如用下面的口诀:乌鸦乌鸦它性乌,叔叔叔叔他性吴,一二三四五,空中升起了雾。
读一读,连一连
教师活动
1.出示教科书12页的示意图,让学生来说一说树上有什么,树下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肯定学生的回答,让学生自读儿歌,并找出带u的音节。
3.采取领读、齐读、分组读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熟悉儿歌。
4.让学生独立做课后的“连一连”,然后点坪。
[《uw》教案(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bp》教案(西师版一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