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数学教案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数学教案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025-01-28 08:45:5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倩宸蔚”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数学教案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数学教案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教案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篇1:数学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归纳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正确归纳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一)说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0.3 6

(二)已知126×45=5670,直接说出5670÷45和5670÷126的得数,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根据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不用计算就能知道这两题的结果,谁还记得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三)引新: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吗?分数除法如何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除法、(板书课题: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二、新授教学

(一)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演示课件:分数除法的意义)

1、每人吃半块月饼,4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

教师提问:半块月饼用分数怎么表示?求4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就是求几个 ?求4个 是多少怎样列算式?( )

2、两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块?怎样列式?

列式:2÷4

3、两块月饼,分给每人半块,可以分给几个人?

列式:

教师提问:说一说结果是多少?你是如何得出结果的?

4、组织学生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

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5、练习反馈

根据: 写出

(二)教学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出示例1、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演示课件:分数除以整数)

(1)求每段长多少米怎样列算式?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得多少呢?

米平均分成2段就是要把6个 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 米是 米、

(3)教师板书整理、

2、教师质疑:如果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3段、6段怎样计算?

也可以这样想: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3段,就是求 米的 是多少,列式是:

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6段,就是求 米的 是多少,列式是:

3、教师继续质疑:如果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多少米?怎样计算?

为什么采用转化成分数乘法这种方法比较好呢?

组织学生观察 在转变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讨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4、学生边概括教师边板书: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三、巩固练习

(一)计算下面各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二)求未知数

1、

2、

(三)判断、

1、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

2、已知两个分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分数,求另一个分数,用除法解答、( )

3、 ( )

4、 ( )

5、 ( )

(四)解答下面各题、

1、把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2、什么数乘以6等于 ?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米,它的边长是多少米?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课后作业

(一)计算下面各题、

(二)解下列方程、

六、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

篇2: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一组习题,学生能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通过学生试做例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正确的归纳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1.投影,看乘法算式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6×7=42

(  )÷(  )=(  )

(  )÷(  )=(  )

问:谁还记得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板书:积  一个因数  另一个因数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板书课题)

首先研究分数除法的意义。(板书:意义)

(二)新授教学

1.分数除法的意义。

我们来看下面的问题。(投影出示)

(1)每人吃半块月饼,5人一共吃几块月饼?

问:谁会列式计算?

问:你是怎么想的?

(2)两块半月饼,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分得多少月饼?

问:怎样列式计算呢?

问:没有学过分数除法,得数怎么得来的?

(3)两块半月饼,分给每人半块,可分给几个人?

问:谁会列式计算?

问:为什么这样列式,怎样算出的得数?

观察这三个算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同桌讨论,指名回答。

生:后两道除法是根据第一道乘法变化而来的,被除数相当于乘法中的积,除数是乘法中的一个因数,商是乘法中的另一个因数。

板书:积  一个因数  另一个因数

问:与整数除法对比一下,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定2~3名学生说。

板书: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师:同学们说得好极了!书上是怎么说的?打开书第30页看下面几行字,边读边画出来。

做一做:(同学们做在书上。投影订正。)

根据下面的乘法算式和分数除法的意义,写出两个除法算式的得数。

问:你根据什么写出得数的?

师:分数除法中的商可以根据与它有关的乘法得出。但是不能每道除法都这么做,下面我们来研究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板书:法则)

2.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为什么这样列式?

(2)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生:把1米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6份。

(3)4人一组讨论:怎样计算出每段长多少米呢?试说一说算理。

师:有道理,结果也正确,还有别的方法吗?

师:这种方法也有道理,分数除以整数到底哪种方法好呢?同学们任选一种方法做下面一题。

学生做完后提问:你们用的哪种方法?有用第一种方法的吗?为什么不用?

师:看来第一种方法不能解决所有的分数除以整数的题。第二种方法是可以的。

(4)观察第二种方法,看哪儿没变,哪儿变了?是怎么变的?

生:被除数不变,除号变乘号,除数变成了它的倒数。

(5)试着说一说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板书:分数除以整数(  )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想:为什么要空几个字的地方?为什么要加“0除外”三个字?(补充板书:0除外)

问:谁再来说一说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同桌互相说一说。要真正理解。

计算法则是否会用呢?我们来自测一下。

投影“做一做”,学生做在书上,投影订正。

(三)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投影)

2.判断下面的计算过程是否正确。对的举“√”,错的举“×”,并说明理由。(投影出示)

(2)题为什么对?举错的说说你的想法?1的倒数是几?

(3)错在被除数变倒数了,而除数没有变。问:这道怎么改?

(4)错在除号没有变成乘号。怎么改?

(5)错在除数没有变成倒数。怎么改?

去计算。)

师:同学们审题非常认真,判断力很强。我们做题时就不应该出现上面的错误了。

下面我们计算几道题,看谁能正确运用计算法则。

3.计算:

4.想一想:如果a是一个自然数,

(3)用一个数检验上面的结果是否对。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

课本32页第3,4,5,6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有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分数除法的意义。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首先出示一组整数乘除法的复习题,复习整数除法的意义,然后通过书中一组分数乘除法题,让学生观察三个算式之间的关系,再与整数一组题比较,发现道理完全一样,从而很自然得出分数除法的意义。第二部分内容是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画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讨论试做例1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说出两种不同的思路,老师都加以肯定,然后让学生任选一种方法计

相关文章

“分数的意义”课后反思

我怎样教《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论文

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有意义学习活动的尝试

小数的意义

除法的意义

减法的意义

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复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意义和法则

小数除法的意义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篇3: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2(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归纳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正确归纳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一)说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0.3       6

(二)已知126×45=5670,直接说出5670÷45和5670÷126的得数,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根据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不用计算就能知道这两题的结果,谁还记得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三)引新: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吗?分数除法如何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除法.(板书课题: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二、新授教学

(一).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演示课件:分数除法的意义)

1.每人吃半块月饼,4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

教师提问:半块月饼用分数怎么表示?求4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就是求几个  ?求4个  是多少怎样列算式?(  )

2.两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块?怎样列式?

列式:2÷4

3.两块月饼,分给每人半块,可以分给几个人?

列式:

教师提问:说一说结果是多少?你是如何得出结果的?

4.组织学生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

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5.练习反馈.

根据:  ,写出  ,

(二)教学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出示例1.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演示课件:分数除以整数)

(1)求每段长多少米怎样列算式?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得多少呢?

米平均分成2段就是要把6个  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  米是  米.

(3)教师板书整理.

(米)

2.教师质疑:如果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3段、6段怎样计算?

也可以这样想: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3段,就是求  米的  是多少,列式是:

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6段,就是求  米的  是多少,列式是:

3.教师继续质疑:如果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多少米?怎样计算?

(米)

为什么采用转化成分数乘法这种方法比较好呢?

组织学生观察  在转变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讨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4.学生边概括教师边板书: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三、巩固练习

(一)计算下面各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二)求未知数

1.                    2.

(三)判断.

1.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

2.已知两个分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分数,求另一个分数,用除法解答.(    )

3.        (     )

篇4: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2作文

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2作文

(1) 计算时,也可以不把相乘的两个数改写成分子、分母分别相乘的形式,直接把整数或分数的分子与另一个数的分母进行约分。(2) 分数加法、减法、乘法混合一起的'时候,运算顺序跟整数的运算相同。(3) 整数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率,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4) 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2作文150字

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篇5: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1―112页的例1和例2,第111页、113页上面“做一做”中的 题目和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少先队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1250克,第二小队采集了986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让学生先解答,再说一说整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笔算。

4.67十2.5= 6.03十8.47= 8.41―0.75=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并注意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

二、新课

1.教学例l。

(1)通过旧知识引出新课。

教师再出示一次复习的第l题,把已知条件和问题稍作改动,变成例l。让学生读题, 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比较整数加法和小数加法的意义。

教师:“例1与复习中的第1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例1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 么要用加法算?”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说出:从复习的第1题可以看出整数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从例1可以看出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因为要把两个小队采集中草药的千克数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3)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师板书横式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写竖式,并提问:“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然 后把以千克作单位的小数改写成以克作单位的整数,列出竖式,并提问:“整数加法应该怎样算?”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

教师接着再提问:“为什么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引导学生说出相同计数单位上 的数才能相加。教师告诉学生:小数加法也是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所以列竖式 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然后让学生计算,算完后教师提问:“得数7.810末尾的‘0’怎样处理?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能去掉?”引导学生说出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的“0”去掉。并告诉学生以后在计 算小数加法遇到小数末尾有“0”时,通常要把“0”去掉。

2.让学生做第111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是否把小数点对齐了,最后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比较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师:“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法和 整数加法都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小数加法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对齐:

4.教学例2。

(1)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得出小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例2的条件和问题与例l比有什么变化?例2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启发学生说出例2是已知两个小队采集中药材的总数和第一小队采集的千克数.求第二小队采集 的千克数;可以看出小数减法也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所以它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是相同的。

(2)利用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让学生联系小数加法小数点对齐的算理,说一说小数减法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然后教师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并列出竖式,提问:“个位上是几减几?”接着让学生看小数减法竖式,提问:“被减数干分位上没有数计算时怎么办?”利用小数的性质使学生理解被减数干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减,也可以不写“0”,把这一位看作“0”再计算,以后 在计算时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这样处理。接着让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小数点是 否对齐,被减数千分位的处理是否正确,得数的小数点点得是否正确。

5.比较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

让学生讨论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使学生明确这和小数 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的关系是一样的。

6.小结。

教师:“通过学习上面的知识,小数加法和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都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都要从最低位算起。然后教师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完整地说一说。并让学生看书上的法 则,齐读一遍。

7.做第113页最上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学生做题之前,教师先提问:“整数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整数加减法是怎样验算的?”从而说明小数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及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一样。再让学生做题.检查竖式的书写及计算有没有错误,得数的小数点点得是否正确,验算的格式 对不对。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并验算的。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

1.做第l题,教师先说明题意,要根据加法算式来写减法算式的得数,不用再列式计算。学生做完之后,可以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写减得的差的?”使学生加深对小数减法的 意义和加减法关系的认识;

2.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做,可以要求学生验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订正时, 针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重点说一说。

篇6:-上学期六年级数学教案(1)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主备人:孙菲

4、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6页第1、2题,练习七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乘法运算定律在分数中的推广和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2、进-步提高学生计算分数乘法的熟练程度和灵活计算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及良好的审题习惯。

重点、难点:

分数乘法的意义,法则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

1、口算。

(1)、听算

(2)、说出意义并分类

×2          ×         ×        3×          ×

×          ×         0×         ×2         ×

分类:分数×整数:

一个数×分数:

(3)、听题列式

3个              的3倍            的               8的

17个             312 的            的213 倍         4.75的

小结:1、求几个几是多少

2、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都用乘法。

3、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二、复习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www.xkb1.com

1、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2、注意先约分后计算。

3、在第1题的前两道题只中,都有一个因数是整数,约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整数与分数的分母约分。)

三、复习乘法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

教师:“谁能说一说我们学过用哪些乘法运算定律,它们在分数乘法中适用吗?”指名学生回答。

×334 ×7                 245 × ×3

( + )×15                × + ×

请全班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科书第27页练习七第4题。教师巡视检查。同时,请三名学生把这三道题做在黑板上,做完后集体订正,让这三名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计算中用到了什么运算定律。

三、作业新课标第一网

练习七的第1、4题。

一、课堂小结

通过复习,我们对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能应用乘法运算定律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法及简便运算

【数学教案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相关文章:

1.数学教案-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数学教案-分数除法应用题

3.《分数与除法关系》五年级数学教案

4.分数和除法的课件

5.数学教案-乘除法的意义及关系

6.说课稿:分数除法

7.分数除法教案

8.分数除法课件

9.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10.《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说课稿

下载word文档
《数学教案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