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学资源>对自己考研政治复习方法的总结

对自己考研政治复习方法的总结

2024-08-14 07:36:1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斯蒂文”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对自己考研政治复习方法的总结,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对自己考研政治复习方法的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对自己考研政治复习方法的总结

篇1:对自己考研政治复习方法的总结

对自己考研政治复习方法的总结

首先说明,我是一个迷信权威的人,所以我的备考主线,就是一本书――大纲解析。

我去年是这样做的:买了一本正版的红宝书,然后网上找到了高教了另一本书《考试分析》,这本是大纲解析的缩量版。我对照着考试分析,在大纲解析上用红笔画出了考试分析上的内容,这样做的好处是重点一目了然并且在画的过程中,有重点的把大纲解析过了一遍,缺点是费时费力。

特别说明:虽然考试分析是缩量版,但是有些细小的知识点(主要是客观题),考试分析上是没有的,而大纲解析中却有。我之所以画出来,是把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都综合到一本书上,方便浏览。如果你两本书都有,那么首先应该看大纲解析,后期看考试分析。

虽然是过了一遍,但是其中内容的逻辑关系还是不清楚,所以我对照着大纲解析中的目录和正文中的黑色标题,做了一个各科的框架,手写的,速度快的话,半天功夫就可以做完。最好能把框架背下来,我始终认为,“点面结合”是学习文科的一个好方法。点就是框架,面就是具体内容。从点到面,然后再从面到点。

然后配合着框架,再次浏览大纲解析,省时省力。

听课。在网上,听过任汝芬、肖秀荣、李海洋、陈先奎等人的,只推荐一个人:马基的李海洋。

任汝芬、肖秀荣两位大侠,也许水平很高,但讲课,我并不认同。其他人,我就不说了,自己领悟去吧。

做题。我对做题感触很深。之前看过市面很多的习题集,时,有一本很好,恩波的小题狂做,都是客观题,也有解析。所以去年就到书店买了一本的。后来发现,除了超纲的就是陈旧的题。这本书的封面上却写着“无超纲题”“按照大纲解析编写”云云,呵呵。教训啊。还有,序列二,我也看过,不习惯,那种没有解析的。还有其他的像什么,1600等。也看过。之所以没有买,我就不解释了。其实,总体说来,去年的市面上的政治习题,很烂。

在回答其他网友询问选书时,我的回复是:“从去年看来,那些习题集水平都差不多,如果你非要选一本,哪个都可以,正所谓“矬子里拔大个”,但我实在是看不到“大个”的影子。也不排除,各位辅导考研多年的`老师,今年真心悔过,出了一本令我们“拍案叫绝”的习题,但我想,“向钱看”是“考研经济”的重要目标,也是提高各位老师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更是这个纷乱时代的必然选择。不必纠结了,多看几遍红宝书比选择哪个习题更重要!”

时政。我只选了一本,肖秀荣的,其实市面上的这类书,都差不多,选哪个都可以。这部分不在于你选那本书,而在于你买完后,是否认真看过,认真背过。千万别贪多,一本足以!

后期。朋友用过导航的冲刺卷,我看过,我是一个谨慎的人,所以没打算买。

用过恩波的冲刺卷,很基础,比他们出的习题书可强多了。

教训

慎用网上的各种资料,去年,我在网上下载了海量的资料,都打印了,却没时间看了。每年中后期,网上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资料,还有一些不自觉的网友把很陈旧的政治资料也都发到网上了。不知是何用心!其实,红宝书才是关键。是做习题,是冲刺的基础。看多遍教材比看那些所谓的各种资料可强多了!

政治不要挤占其他科目的复习时间。我去年花在政治上的时间太多了。

基础是关键!很多时候,基础才是成败的关键!看多了,你就自然知道哪里是重点了。

篇2:对如何掌握考研政治复习方法的建议

对如何掌握考研政治复习方法的建议

针对考研政治,很多考生都有不同的感慨。有些文科考生对于背诵内容相较理科生容易一些。有些理科生面对政治大篇幅的背诵记忆感到无从下手。但是一般考研政治通过分数线是比较容易的,但对于高分则比较困难,如何能够掌握复习考研政治的技巧?下面,为考生提供一些建议与方法,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首先,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这样根据你多年的学习经验,总结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既要契合复习知识背景,又要符合考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制定复习方法。

其次,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有效的学习计划有助于建立复习的信心以及有效的把握知识理解,循序渐进的掌握知识点。有计划地安排好复习时间及内容,按计划进行复习。

再次,准确了解大纲精神。等到大纲出来,按照大纲内容进行重点复习。把大纲中所提及的所有知识点一一掌握。

最后,保证充裕的复习时间。很多考生都觉得政治简单,而且大学四年一直接触,把它放在了考研复习不重视的地位,导致最后未能过线。我们在全程复习中要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保证充裕的考研政治复习时间。

总之,面对考研政治,只有合理的学习方法,以及正确的复习态度,才能攻无不克。

篇3:考研:考研政治80分复习方法回顾,你的复习方法对了吗?

2019考研:专业课太重要,你的复习方法对了吗?

以参考书为纲

一般来说,各个学校各个专业都是自主命题,所以同一门专业,各个学校的考查范围也是不同的。我们可以参考的资料,只有各个学校相关专业挂在网上的参考书目。考试中试卷上所考查的内容,都是围绕着参考书展开的,小伙伴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以参考书为纲,千万不能脱离。

参考的专业书中为我们所提供的,都是最基础的知识,所以小伙伴们在整个的复习过程中,要以参考书目为中心向外发散,活学活用。

背书要灵活

只要去考研自习室走一圈,一定会看到许多抱着厚厚的专业书猛背的小伙伴。在这里要说明,背书并不是完全不可取,但是想要完全依靠背书拿高分,也并不现实。

拿到一本书的时候,首先要熟悉整本书的知识结构和框架,然后再翻开正文,根据整理好的知识结构填入具体的知识点。然后再根据我们之前整理好的框架看书,我们就能感受到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是需要细细揣摩的,哪些是需要一带而过的。这样找准方向之后再选择性背诵,重点是要学习人家的专业思维和模式,这样不光能对复习的内容了如指掌,也方便我们随时查漏补缺。

好笔记让你事半功倍

说到专业课复习,复习笔记绝对是一个最佳助攻手。但是记笔记这件事,很多小伙伴,尤其是女孩子,很容易进一个误区,就是记笔记要“好看”,但是事实却是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了一本堪比画报的笔记,之后就很少翻开了。

笔记,应该是我们在看书的过程中对重点、难点问题的归纳、总结和整理。笔记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我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书本上重点内容的梳理和总结,另一部分是自己遇到的难点问题记录。在日后翻看笔记的时候,随时复习,随时添加心得思考和整理。

笔记是帮助我们提升复习效率的利器,笔记不仅仅要帮助我们把书读薄,还要帮我们把书读细。

要思考!要思考!要思考!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背书的同时不能忘了思考,学会了知识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怎么去应用。

小伙伴们把知识点都记住了,但是缺少实际演练的话,也就无法弄清楚自己的复习质量。所以,小伙伴们要重视练习和应用的作用。在复习的过程中,要不停地进行头脑风暴,发散自己的思维,看到一个知识点要联想到更多的相关的知识点,猜测围绕着这个知识点可能出现的各种出题方式。要善于总结,善于思考,才能真正将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

专业课所占分比大,内容多,得分不容易,小伙伴们复习起来也是耗时长,难度大,但这也是最容易拉开差距的科目,小伙伴们一定要重视起来,找准方向,认真准备。

考研政治80分复习方法回顾

从应试的角度,考研政治是一门不能花费太多时间复习的科目。考研整体复习的时间分配要严格根据学科分值安排。政治和英语都是只有100分的科目,而且一般分数差距分数差距都不会超过10分。所以,我对多数人的建议是:先保证两门150分专业课(含数学)复习好了,再追求政治的高分。

01

考研政治学科特点分析

题型分布: 选择题(50分)+简答题(50分);

选择题34题:单选(16题共16分)+多选(17题共34分);

简答题5题:每题10分共50分;

得分策略规划(供参考)

目标60分:单选10分,多选22分,简答28分

目标70分:单选13分,多选24分,简答33分

目标80分:单选14分,多选28分,简答38分

评价:

12月份之前最能拉开差距的是选择题。但到了12月份,选择题都差不多定型了。就好比英语阅读,最后一个月改变不了多少,只能保持手感。12月份真正能通过认真准备去有把握的提高得分的其实是简答题!

12月份之前,选择题才是这门课的全部复习任务,只要复习选择题!!!

这个观点,在你们今后的复习过程,会不断的担忧、怀疑是否靠谱。不过学长从未改变过观点,最多只是建议那些不放心的同学,11月底买本徐涛的小黄书学一遍。这个补充建议,不是必须的学知识过程,只是对于有些同学“心理”上的一种安慰以缓解其焦虑而已。

个人心得:

政治选择题知识点无穷多,全部记忆不现实。少数同学会反复看大纲解析(600页左右,字体又很小,密密麻麻),内容当然最全,但是效率最低。这样的复习方法,我认为只适合少数文科学生或喜欢看书的同学。对于我自己,以及多数理工科学生是无法接受看那本厚厚的大纲解析的。

因此,前期复习阶段(9月-12月初),个人推荐的选择题复习组合只需要:肖1000题+风中劲草核心考点,具体使用方法下文有。

关键点:努力把知识体系化!!!

选择题知识点是个无底洞,不要陷入题海战术。要通过做题,去建立一门课大致知识体系/框架。以史纲为例,我在以前的线上讲座分享中给18级讲解时复习经验时,就指导大家如何以历史时间轴的顺序,对这门课建立框架。然后重点根据关键的时间节点去学近代史纲要这门课(如1840年、19、19、1937年、1945年、1949年、1956年、1978年)。这样就可以拿下90%的史纲选择题。很多学生给我的反馈也表明这个方法的效果很好,因此强烈推荐。

Q:进入12月份以后,复习重点为什么不再是选择题?

A:任何基础再差的同学,通过前期3个月的复习把肖秀荣1000题做2遍,并确保错题基本上掌握。那么选择题也能拿到大部分基础分数,50分的选择题,拿个30分问题不大。后期再做做模拟卷把形势与政策的分数拿一下。选择题分数就高于平均水平了。

选择题再往上提高得分,一是要投入大量时间去从四门课不断积累琐碎的知识点,属于大海捞针的复习过程了,难度直线上升,这属于高分考生之间的竞争(比如有些学校专业复试线380以上的),多数人不必去参与这个过程。二是考场手感很关键,特别是多选题的时事类题型有大约8分不可能复习到原原本本的知识点,得分偶然性较大。因此,提高选择题的分数,适合于那些其他科目复习很充分,希望再拔尖的同学。多数人,考个60~70的分数,政治科目就足以不拖总成绩的后腿,只要走常规复习路线即可(后文展开)。

Q:为什么12月份最有把握拉开差距的是简答题?

A:因为很多人没有用心的备考简答题!你要做的只是考前半个月,每天多花1-2小时研究简答题的答题模式。 根据我所了解,大多数人的简答题是寄希望于考前半个月的肖四预测卷。确实只要把4套题的简答题背下来,就能拿个平均分30分左右。但是如果只是将4套卷进行简单的死记硬背,是一种缺乏逻辑支撑的知识,无法形成考场答题模式的。因为我曾经把肖四的毛概简答题答案复制到百度一搜,显然,这种答案写上去一定是正确的,要给及格分,但必然不是考场高分。

简答题建议:资料仍然是肖四,但要自己加工整理。每道题选取要点,分点归类,形成固定的答题模式。篇幅所限,具体的操作例子,后续文章会更新推出,请大家持续关注。此文暂时讲方法论,希望大家能有所体会。

篇4:考研:考研政治80分复习方法回顾,你的复习方法对了吗?

2019考研:专业课太重要,你的复习方法对了吗?

以参考书为纲

一般来说,各个学校各个专业都是自主命题,所以同一门专业,各个学校的考查范围也是不同的。我们可以参考的资料,只有各个学校相关专业挂在网上的参考书目。考试中试卷上所考查的内容,都是围绕着参考书展开的,小伙伴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以参考书为纲,千万不能脱离。

参考的专业书中为我们所提供的,都是最基础的知识,所以小伙伴们在整个的复习过程中,要以参考书目为中心向外发散,活学活用。

背书要灵活

只要去考研自习室走一圈,一定会看到许多抱着厚厚的专业书猛背的小伙伴。在这里要说明,背书并不是完全不可取,但是想要完全依靠背书拿高分,也并不现实。

拿到一本书的时候,首先要熟悉整本书的知识结构和框架,然后再翻开正文,根据整理好的知识结构填入具体的知识点。然后再根据我们之前整理好的框架看书,我们就能感受到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是需要细细揣摩的,哪些是需要一带而过的。这样找准方向之后再选择性背诵,重点是要学习人家的专业思维和模式,这样不光能对复习的内容了如指掌,也方便我们随时查漏补缺。

好笔记让你事半功倍

说到专业课复习,复习笔记绝对是一个最佳助攻手。但是记笔记这件事,很多小伙伴,尤其是女孩子,很容易进一个误区,就是记笔记要“好看”,但是事实却是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了一本堪比画报的笔记,之后就很少翻开了。

笔记,应该是我们在看书的过程中对重点、难点问题的归纳、总结和整理。笔记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我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书本上重点内容的梳理和总结,另一部分是自己遇到的难点问题记录。在日后翻看笔记的时候,随时复习,随时添加心得思考和整理。

笔记是帮助我们提升复习效率的利器,笔记不仅仅要帮助我们把书读薄,还要帮我们把书读细。

要思考!要思考!要思考!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背书的同时不能忘了思考,学会了知识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怎么去应用。

小伙伴们把知识点都记住了,但是缺少实际演练的话,也就无法弄清楚自己的复习质量。所以,小伙伴们要重视练习和应用的作用。在复习的过程中,要不停地进行头脑风暴,发散自己的思维,看到一个知识点要联想到更多的相关的知识点,猜测围绕着这个知识点可能出现的各种出题方式。要善于总结,善于思考,才能真正将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

专业课所占分比大,内容多,得分不容易,小伙伴们复习起来也是耗时长,难度大,但这也是最容易拉开差距的科目,小伙伴们一定要重视起来,找准方向,认真准备。

篇5:考研:考研政治80分复习方法回顾,你的复习方法对了吗?

从应试的角度,考研政治是一门不能花费太多时间复习的科目。考研整体复习的时间分配要严格根据学科分值安排。政治和英语都是只有100分的科目,而且一般分数差距分数差距都不会超过10分。所以,我对多数人的建议是:先保证两门150分专业课(含数学)复习好了,再追求政治的高分。

01

考研政治学科特点分析

题型分布: 选择题(50分)+简答题(50分);

选择题34题:单选(16题共16分)+多选(17题共34分);

简答题5题:每题10分共50分;

得分策略规划(供参考)

目标60分:单选10分,多选22分,简答28分

目标70分:单选13分,多选24分,简答33分

目标80分:单选14分,多选28分,简答38分

评价:

12月份之前最能拉开差距的是选择题。但到了12月份,选择题都差不多定型了。就好比英语阅读,最后一个月改变不了多少,只能保持手感。12月份真正能通过认真准备去有把握的提高得分的其实是简答题!

12月份之前,选择题才是这门课的全部复习任务,只要复习选择题!!!

这个观点,在你们今后的复习过程,会不断的担忧、怀疑是否靠谱。不过学长从未改变过观点,最多只是建议那些不放心的同学,11月底买本徐涛的小黄书学一遍。这个补充建议,不是必须的学知识过程,只是对于有些同学“心理”上的一种安慰以缓解其焦虑而已。

个人心得:

政治选择题知识点无穷多,全部记忆不现实。少数同学会反复看大纲解析(600页左右,字体又很小,密密麻麻),内容当然最全,但是效率最低。这样的复习方法,我认为只适合少数文科学生或喜欢看书的同学。对于我自己,以及多数理工科学生是无法接受看那本厚厚的大纲解析的。

因此,前期复习阶段(9月-12月初),个人推荐的选择题复习组合只需要:肖1000题+风中劲草核心考点,具体使用方法下文有。

关键点:努力把知识体系化!!!

选择题知识点是个无底洞,不要陷入题海战术。要通过做题,去建立一门课大致知识体系/框架。以史纲为例,我在以前的线上讲座分享中给18级讲解时复习经验时,就指导大家如何以历史时间轴的顺序,对这门课建立框架。然后重点根据关键的时间节点去学近代史纲要这门课(如1840年、19、19、1937年、1945年、1949年、1956年、1978年)。这样就可以拿下90%的史纲选择题。很多学生给我的反馈也表明这个方法的效果很好,因此强烈推荐。

Q:进入12月份以后,复习重点为什么不再是选择题?

A:任何基础再差的同学,通过前期3个月的复习把肖秀荣1000题做2遍,并确保错题基本上掌握。那么选择题也能拿到大部分基础分数,50分的选择题,拿个30分问题不大。后期再做做模拟卷把形势与政策的分数拿一下。选择题分数就高于平均水平了。

选择题再往上提高得分,一是要投入大量时间去从四门课不断积累琐碎的知识点,属于大海捞针的复习过程了,难度直线上升,这属于高分考生之间的竞争(比如有些学校专业复试线380以上的),多数人不必去参与这个过程。二是考场手感很关键,特别是多选题的时事类题型有大约8分不可能复习到原原本本的知识点,得分偶然性较大。因此,提高选择题的分数,适合于那些其他科目复习很充分,希望再拔尖的同学。多数人,考个60~70的分数,政治科目就足以不拖总成绩的后腿,只要走常规复习路线即可(后文展开)。

Q:为什么12月份最有把握拉开差距的是简答题?

A:因为很多人没有用心的备考简答题!你要做的只是考前半个月,每天多花1-2小时研究简答题的答题模式。 根据我所了解,大多数人的简答题是寄希望于考前半个月的肖四预测卷。确实只要把4套题的简答题背下来,就能拿个平均分30分左右。但是如果只是将4套卷进行简单的死记硬背,是一种缺乏逻辑支撑的知识,无法形成考场答题模式的。因为我曾经把肖四的毛概简答题答案复制到百度一搜,显然,这种答案写上去一定是正确的,要给及格分,但必然不是考场高分。

简答题建议:资料仍然是肖四,但要自己加工整理。每道题选取要点,分点归类,形成固定的答题模式。篇幅所限,具体的操作例子,后续文章会更新推出,请大家持续关注。此文暂时讲方法论,希望大家能有所体会。

篇6:考研时事政治高效复习方法总结

2014年考研时事政治高效复习方法总结

首先,考试在即,时时刻刻关注国内国外重大事件。

很多考生在复习时一头扎进书本,不闻窗外事,这是十分要不得的。在紧张的复习过程中,不仅要熟悉了解课本知识,还要关注时时刻刻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并通过所学知识对相应事件进行阐述和表达自己观点。

政治时事主要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重大时事,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学会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全面摄取各类时事信息。获得这些信息的渠道主要有《人民日报》社论、《参考消息》、《时事资料》、新闻联播、新华社等信息发布权威机构,对这些承载信息的资料要当作学习形势与政策的主要阵地,重点理解和识记党和政府公布的重要文件、制定的重大方针政策(今年主要是十八大)以及国际上的重大时事,培养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地把握形势与政策的`命题规律,要知道形势与政策的考查方向,把自己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简单化。结合时政的特点,发挥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多角度、全方位的理清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脉络,进而全面提升考生自身的考试能力。

其次,面对时事,进行理解记忆,综合分析。

很多考生把考研政治当中的时政知识点看的过于简单,从而在复习时间的制定上就有失偏颇,而在实际复习当中只靠死记硬背也是很难获取高分的。政治考试是考查同学们在所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还有利用所学基础理论来判断试题的能力。好多考生只是背诵,却忽略了理解。考试大纲在“评价目标”中明确规定:“政治理论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考试的要求,也是考生在复习时应特别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哲学,要把抽象的理论化作实际工作中的方法论,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背的再多、做的再多,不总结不分析都是徒劳。

形势与政策的复习主要以记忆为主,同时对其他涉及政策性的问题、重大事件的原因、意义、后果等则应注重理解。尤其现在把形势与政策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整合成一门学科来考查,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分析题考查的内容,与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的联系更为密切,考生更要重视对重大问题的理解。考生在复习时要将时事热点材料与教材基本理论知识相结合,必须学会将所得材料进行梳理,将那些有可能作为命题材料的信息、事件整理出来,自觉地运用大纲规定的“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知识点对它们进行综合分析。

最后, 抓住重点,一切以考点为重。

我们经常提醒考生要随时随地关注时政新闻,可是由于考研所要考查的时政是年度间国内外重大的时事,面对众多的新闻内容,考生要学会把握住重点,并进行理解记忆。所为重点的时政是指年度间国内党和政府召开的重大会议、现阶段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等,国外主要是中国就重大国际事件、国际组织召开的重要会议和提出的外交主张和建议等内容。

因此,考生在复习中要密切联系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重大战略方针和政策,这是形势与政策的重大理论品质。在答题中一定要明确本国利益是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出发点,不能脱离这条主线,要体现国家的意志在于维护本国的切身利益。另外复习过程中考生必须基于自己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最后落脚于教材上的基础理论或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注重思维过程,重视思维方法训练。

【对自己考研政治复习方法的总结】相关文章:

1.考研政治法律基础复习方法

2.中考政治复习方法总结

3.考研政治 形势与政策复习方法

4.考研英语复习方法

5.统揽全局?找到专属自己的考研复习方法

6.考研政治真题对考研指导作用

7.高三政治自主复习方法

8.中考政治总复习方法

9.高二政治的复习方法

10.考研政治知识点总结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word文档
《对自己考研政治复习方法的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