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语使用设题情况和考查方向
“给你个大嘴巴巴”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高考成语使用设题情况和考查方向,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高考成语使用设题情况和考查方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高考成语使用设题情况和考查方向
高考成语使用设题情况和考查方向
从这几年的题目来看,湖南卷对成语的考查,侧重于辨析选择同义成语,辨析成语使用的正误等。误点设置常表现为: ①望文生义;②错用对象;③褒贬误用;④颠倒尊卑;⑤搭配不当,具体又分为前后矛盾、语意重复、不合惯用句式、错带成分等。下面举例予以说明。
1.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例如:
(1)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分析】“一念之差”的意思是一个念头的差错。多指引起严重后果的念头。“差”是差错,而不是差异、差别,命题者利用了考生望文生义的心理,将“一念之差”曲解为“一个观念上的差异”,以示农民和服装厂对“下脚料”一者抛弃、一者变废为宝的不同态度。由于有这样的语境干扰,考生容易以误为正,掉进陷阱也就在所难免。
(2)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分析】事情在将近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这是成语“功败垂成”的意思,它常含惋惜意味。“垂”是接近之意,这是准确理解该成语时不可遗漏的.一个关键字。但大多数考生恰恰忽视了这个关节点,只注意了其他三个词,这样,该成语在他们的眼里就成了“成功”“失败”的意思。此处的陷阱,极具迷惑性。
(3)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分析】句中的 “火中取栗”,语出法国寓言《猴子和猫》,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而本句句意是指消费者利用厂家竞相降价的机会得到实惠。所以,也犯了曲解词义的错误。这是成语题中最常见的错误类型。
2.错用对象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例如:
(1)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分析】句中的“美轮美奂”,语出《礼记・檀弓下》。轮:高大;奂::众多。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此句中用来赞美“花鸟虫兽、人物形象”,属于对象误用。类似的,还有“穿云裂石”“六马仰秣”是指歌声的;“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是指夫妻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指男女儿童的;“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不同凡响”“别出机杼”是指文艺作品的;“崭露头角”多指青少年;“功高不赏”一般用于对别人的评价。
(2)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分析】拉运书籍的时候,牛会累得出汗,此之谓“汗牛”;堆放书籍的时候,会一直堆到屋顶,此之谓“充栋”。“汗牛充栋”常用来形容藏书非常多。虽然这个成语也表示数量多,但它仅用于表示“书籍”的数量,而不是一概表示所有事物的数量。
(3)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分析】何谓“拍手称快”?其字面意思是拍着手喊痛快。可是,这个成语是有其特定的对象和范围的,它多用来形容仇恨得到消除、正义得到伸张或目的得到实现时的痛快心情,不是表示在任何情况下的欢乐心情。而上句则没有顾及该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将其扩大为表示一般意义上的欢乐,是错误的。
(4)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
【分析】“琳琅”指美玉。根据最新修订的《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可见,这个成语的使用对象是非常明确的。但是,上句却用它来形容城市“夜景观”建设的情况,属于不辨对象的错乱使用。
(5)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分析】“绘声绘色”是描绘声音和形貌,形容描述得生动逼真。“绘”是描绘的意思。可见,这个成语只用于口头对某人某事的叙述、笔下对某人某事的描写,除此之外,用其他形式生动逼真地表现人、事、景,均不能用“绘声绘色”。上述句子是讲两位同学的表演,其中固然有口头叙述的成分,但同时也有更多的形体语言(表演),因而属成语使用错位。
3.褒贬误用
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从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又可分为书面语和口语。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例如:
(1)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分析】“雨后春笋”的意思是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可见该成语主要用于褒义。而本句讲的是造假者非法大量建立垃圾食品厂的事情,显然不能用“雨后春笋”来修饰。此处可以考虑改用“源源不断”之类的修饰语。
(2)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
【分析】“巧立名目”的意思是为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而想方设法编造理由,定出新的名义。不难看出,这是一个贬义成语,但句中所言对旅游项目的
篇2:高考语句衔接题设题情况和考查角度
关于高考语句衔接题设题情况和考查角度
(一)从设题情况来看
纵观近几年高考的语句衔接题,题型无非是两种:
①嵌入题(也称“复位题”),已给定上下文(句),确定了语境,要求在其中填上一句或几句话,高考语句衔接题设题情况和考查角度。湖南省单独命题以来,出题考查的两年(好)都是考查的这个题型。
②排序题,即给出若干句子,按语意连贯的要求排列成一段话;例如:
示例1:(20全国1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在水上遨游, ——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
①时而沿着水边, ②回到有人的地方,
③时而到岸旁嬉戏, ④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
⑤时而离开它的幽居, ⑥藏到灯芯草丛中,
A.③①⑥⑤②④ B.①④⑤⑥③②
C.①②③⑥⑤④ D.③②①④⑤⑥
【答案】A (考察对语境的体会。时而在水上遨游对应时而在岸上嬉戏,则排除B,C。然后根据语境得第五句和第二句搭配,故选A。 )
示例2:(年安徽卷)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古代,这个信念有些神秘色彩,高考辅导《高考语句衔接题设题情况和考查角度》。
②在一切比较深入的科学研究后面,必定有一种信念驱使我们。
③对于数学研究则还要加上一点:这个世界的合理性,首先在于它可以用数学来描述。
④可是发展到现代,科学经过了多次伟大的综合,如欧几里得的综合,牛顿的.综合,爱因斯坦的综合,计算机的出现,哪一次不是或多或少遵循这个信念?
⑤这个信念就是:世界是合理的,简单的,因而是可以理解的。
A. ②①④③⑤ B. ①④②③⑤ C.②⑤③①④ D.①④②⑤③
【答案】C(此题考查句子的连贯,能力层级为C。解此类题时要注意代词、关联词语、重复的词语、特殊词语及逻辑顺序。由“这个信念”和“必定有种信念驱使我们”可知5在2句后,由“在古代”和“可是发展到现代”可以推知4在1后,排除A、B,由于1句中有“这个信念”,如果放在句首代词的指代无法落实,所以排除D。)
预计本考点在湖南的高考中应该仍然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仍然以以上两种题型为主,并且会将“简明、得体”知识融入题中;设题时仍然会考虑到句式、对象、情景、音韵乃至风格等东西。当然,“语料”可以是记叙性的、议论性的,也可以是描写性的、说明性的。
(二)从考察角度来看
高考“语句衔接题”一般从哪些角度来考查?我们通过对近几年全国卷和各省市卷的分析,发现一般有以下一些考查角度:
①从内容来讲,话题的一致、语气的贯通是一个首先要把握的问题。
②从形式来讲,语句结构的统一、对应,音节和谐等,不可忽视。
③从写作来讲,可能涉及到描写方位的转换,内容层次的衔接,思维顺序及逻辑关系等。
④从情感来讲,情感色彩的一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依据这些角度,可以概括成这样一句话:审清题干、辨明语体、把握中心、发掘意境、确认顺序、结构贯通、形式关联、前后照应、音节和谐、抓住特征、思辩抉择。
下面具体地举例说明:
1. 陈述对象(话题或叙述角度)是否同一
在表现一个中心意思时,要围绕一个话题来安排句子,保持陈述对象或叙述角度的一致,而任意转换话题,容易造成思维的混乱。因此在做题时,看前后语句的陈述对象(主语、话题、叙述角度)是否保持同一,是常见的解题思路。
【示例】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 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为“门辟九霄仰步
篇3:高考语言表达题考查趋势
高考语言表达题考查趋势
高考语言表达题,是高考语文试题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历来是广大备考者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高考命题一直坚持着“迈小步,不停步,稳步前进”的命题思路。纵观2007年的各套试题,可以看出高考语言表达题的如下命题趋势:1、题型稳中有变,知识涵盖面广。2、考查侧重思维,内容与时俱进。3、涉及语言应用及操作,赏评能力考查日益加强。“赏评题”首次在2005年湖南卷亮相后,2006年现身湖南、安徽等地高考卷,2007年全部试卷中涉及赏评性质的试题多达17题,充分说明了该题型的强大生命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题型是湖南卷中的“文章赏析”,2007年高考安徽卷(某校拟制作安徽名人宣传橱窗,同学们已搜集到下列材料。请你据此写一段陶行知简介,再就人物言行、品质或贡献的某一点进行评价)、湖北卷第21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分别刻画了林冲和杜十娘两个人物形象。请各用一个单句对这两个人物形象做简要概括。要求对形象理解正确,表达简明通顺。每句不超过25字)的人物评价。
由此看来,将阅读鉴赏水平考查与语言表达能力考查熔为一炉的赏评题,引导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方式,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为测试考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也使考查的综合性大大加强,一改往年命题区分度低的`弊端,选拔功能强,大有开发潜力,代表着高考语言表达题考查的新方向,是值得关注并认真加以研究的命题形式。随着高考研究的深入,尤其是在2007年高考率先在作文命题中涉足诗歌评论题材之后,相信会有更多形式的赏析类写作试题出现在考生面前。因此,赏析题就应该成为备考者应该特别关注的对象。
笔者相信在未来的高考试题中,该题型将会进一步走俏,命题上也将会有一些变化:①字数还会有所增加。目前限定的字数,极大的影响了考生的发挥,必须适当增加字数,以便于考生发表真见卓识。②领地将会越来越大。在语言表达题及现代文阅读题、古诗阅读题、作文题中均可出现,③“赏评点”将会越来越宽。比如对文章的赏评考查,既可从微观方面考查,如要求考生解读文章的“文眼”,赏析某一种艺术手法、某一种表达方式的运用,或要求考生从运用语言的需要出发,捕捉精巧的语言文字,进行炼字、炼词、炼句的艺术品析;又从宏观方面考查,如要求考生从多种思维视角,探赏一篇文章的美点、劣点等等。当然,未来的“赏评题”的“赏评点”将可能更多地是让考生自主择取,以利于考生见仁见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解读与评价。
【高考成语使用设题情况和考查方向】相关文章:
3.如何正确使用成语
7.高考祝福成语
10.下一步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