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读后感>日记体小说《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

日记体小说《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

2023-01-23 08:02:2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saw”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日记体小说《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日记体小说《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日记体小说《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

篇1:日记体小说《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

《安妮日记》是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记述二战期间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实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1942―1944),战争境况对德国纳粹来说越来越紧迫,同时,他们对犹太人的大肆屠杀也在不断加剧。安妮·弗兰克随着家人躲藏到父亲公司的顶楼上,同时还有父亲的朋友万达安一家,随后又来了一位犹太医生和他们一起生活。他们只能依靠父亲公司的同事供给食品生活用品,和获知外界的一切。

在漫长的25个月里,安妮用她的笔,用她要做个作家的梦想,支撑她记录下顶楼内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她思考战争、反犹太人主义,思考与父母的关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对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因为突然处于狭小的空间,突然面对每天被发现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八个个性不一的人,对于继续生存的希望有形形色色的表现,人在困境下的真实的表现——这种真实本身所传达出的信息与意义就能让所有人感受到一种使人窒息的深刻,直到最终被发现被逮捕送往纳粹集中营。

可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不就是战争吗?因为有了战争,才有了杀害犹太人。当时的犹太人到处被追杀,也有不少犹太人逃往中国,可实际保护下来的只有5000多犹太人,现分布在上海和香港。和平是最重要的,至今为止还有国家在发生战争,看看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一个个饥肠辘辘,骨瘦如柴。每一场战争都可能伤害无数无辜的人们那都是一条条活生生的生命。如果没有战争世界就会和平,如果没有战争,就不会让有家的孩子无家可归,如果没有了战争,世界上的每个人都会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每一天,再也不会提心吊胆!

和平是我对世界最大的希望,所以希望大家记住,不管什么时候,和平都是最重要的!

篇2:日记体小说《安妮日记》读后感400字

读了《安妮日记》这本书,是我受益匪浅。和安妮比童年,我们今天是多么幸福啊!

《安妮日记》是从犹太小女孩安妮的视角记述二战期间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实录。安妮原来居住在德国的法兰克福,纳粹兴起后随家人避难到荷兰的啊姆斯特母。她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在漫长的25个月内,她用她的笔,用她要做个作家的梦想,记录下顶楼内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面对战争,反犹太人主义,思考与父母的关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问题,让她展现出她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阅读和学习的人生态度,永远满怀着理想,身处逆境不气馁,不屈服。

看了这本书,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以前生活的艰辛和生活在战争时代孩子的心情,还让我懂得了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好好的珍惜眼前这美好的生活,我们要学习安妮善于思考于深刻剖析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不断提升自己的品格。这本书可以读到历史,战争,种族迫害,还可以读到期盼,成长与困惑。最重要的是:愿安妮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伴我们快乐的成长。

感谢安妮·弗兰克写的《安妮日记》这本书,让我改变了对生活的态度。我真喜欢《安妮日记》这本书。

我合书沉思,不禁思绪万千。

篇3:安妮日记小说读后感

去年的暑假,我读了一本名叫《安妮的日记》的书,留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这本书是犹太女孩安妮·法兰克从十三岁到十五岁的真实纪录。

书中主要讲述了一九四零年开始攻打荷兰,安妮的全家开始了提心吊胆的日子。在她十五岁那一年全家不幸被纳粹发现并送入了集中营。一九四五年三月死于集中营,那时她还不到十六岁。

读完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十分的震惊,想不到是如此的残暴,在他身上找不到一点人性。在现在这个和平的年代里,我就连美国攻打伊拉克都觉得已经很血腥了。换个角度来说,的身上充满了暴力,整天把所谓的不优秀的人种是不应该存在的这种思想往人的脑子里灌。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不存在谁优谁劣,希特那种思想我真正恨透了。希特还把抓来的男人当苦力,那些幸存的苦力出来后就像是骷髅一样,皮包骨头。女人和孩子就把他们杀死后烧掉,用他们的脂肪作肥皂什么的。让人看了都觉的十分震撼。

再来想想我们的现在,整天只用学习什么都不用想,是不是比安妮整天在提心吊胆下过日子好多了呢?我们还整天抱怨作业太多,学习太累,放假太少,真是“身在福中”啊!

安妮的日记里虽然都写了当时的社会黑暗,但在文字中还是能发现她也是十分细心地观察,体会生活的美好。我十分佩服她,我们需要的就是她的这种精神。生活是美好的,用心去体会生活,你就会获得很快乐。即使像安妮一样很小就死去了,但是能在快乐中生活,你一定是个幸福的人。

我佩服安妮,痛恨希特,是他扼杀了无数个家庭的幸福。如果世界上多一些像安妮这样乐观的人,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篇4:安妮日记小说读后感

你大概也有记日记的习惯,但你见过这样的时刻处在死亡的威胁下的‘密室’里的少女的日记吗?

安妮是一个犹太小姑娘。再大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安妮写了两年多的日记,从13岁写到15岁。安妮父亲经商,母亲是家庭主妇,家里还有一个大她三岁的姐姐——玛格特。1933年希特在德国全面推行独裁统治,猖狂迫害犹太人。安妮一家在1933年前往荷兰避难,可是德国军队入侵荷兰。希特视犹太人为劣等民族,想要将犹太人赶净杀绝。八个人在秘密后屋里度过了两年难熬的时间。虽然有朋友们的帮助,但他们每天还是生活在恐惧中。秘密后屋里本来善良的人变得自私,外面原本忠厚的人也被逼的去偷去抢。然而有人告密,八人中除她父亲外均遭不幸,安妮和姐姐玛格特最终被转移到伯根_伯森集中营,在1945年3月初(被解放的几周前)因伤寒而死。

安妮的遭遇我十分同情,她写日记的时候和我一样大小,她当时在秘密后屋的生活艰难。我和她比真是天壤之别!安妮在日记中如实记录了两年间隐秘、艰苦的生活状况,自己的寂寞、苦闷,对现实的恐惧、憎恶,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对战争、人性的深入思考,但是战争回报给她的却是苦难和死亡。想想现在的生活,回忆安妮的生活,你就知道现在有多幸福,多快乐!安妮在秘密后屋里并没有绝望,她坚持读书,写日记,希望在一个和平的世界里当一位作家和记者,施展自己的才能,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安妮在日记中写下了她对友谊,对种族,对军事等等的看法。在几十平方的小天地里,大家时刻担心被发现,被抓走。他们经常空袭警报的惊吓,飞机轰炸的威胁……安妮在日记中观察仔细,文章通畅,描写生动,着实让人感到可惊可叹!

战争只能说是一种悲剧,它会摧毁我们在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安妮对漫长的和平而痛苦的等待,换来的只是苦难和死亡。像安妮一样苦苦等待和平的不止一个,让我们大声说出:“和平万岁!团结万岁!”

篇5:《安妮日记》读后感精选600字

《安妮日记》是安妮·弗兰克写的,讲的是安妮的爸爸妈妈还有姐姐,为了躲避德国警察的追捕,躲进了父亲的办公室,于是他们开始了两年之久的“密室”生活。后来,凡·达思一家和杜塞尔也搬了进来。

而中间让我欣慰的是,当安妮的爸爸妈妈在唉声叹气时,安妮却一笑而过。因为她很乐观,之所以乐观,才会一笑而过。当时他们的生活十分受限制:走路不能发出声音、不能出还要早睡晚起……但是安妮却以乐观的态度来看待每一件事。

由此可见,乐观对人生是多么重要。如果安妮不乐观,她就会像其他家人一样被笼罩在悲伤之网下。所以我喜欢安妮,因为我有时很悲观地看待事情,悲观和乐观像两面镜子,一面能照出事物的美好,另一面却只能照出事物的缺点。在生活中,我们去看待一件事情,何不想着用乐观的态度去看待?就比如文中的安妮,她虽然听到家人在埋怨眼瞎的生活,但是,她却不把这当回事儿。我仿佛听见一个不屈的灵魂在黑暗中大声地呐喊。

所以,我们一定要像文中的安妮乐观地看到事情,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成功地做更多的事情,不会陷入失望的沼泽。正如佚名所说的“你的负面情绪,并不是一直都有的,而是你没有乐观地看待世界。”

点评:你的作文一向没有令我失望,这次写得也很好,尤其是联系自身的部分,感觉写得很真切,把乐观与悲观比作两面镜子,更为生动传神地表达了自身观点,做到了议论、叙述、抒情三合一。唯一要注意的是,本文有多次用词重复、啰嗦的地方,可以尝试换不同的表达,尽量做到精简。很欣慰有你这样写字儿好,爱读书,又认真写作的孩子,新的一年继续加油呀!

篇6:《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

我们亲爱的 安妮小姐如果能够活到战争结束的话,我敢打赌世界上肯定又会出现一位优秀的 女性作家或是记者。可惜,上帝太过喜爱他的这位聪慧而美丽的“选民”了,在安妮15岁时 就将她带去了天堂。

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一个少女的内心竟然是如此得丰富多彩。在书的前半部分中, 描绘了一个真实的青春期少女和她家人的关系:她与母亲关系交恶,更深爱她的父亲。甚至 ,在书中称呼父亲为“甜心”。这完全符合同样生为犹太人的弗洛伊德先生所提出的“俄狄 浦斯”情节。而后半部分则主要是在讨论宗教、艺术、哲学、人类的本性这样深刻的主题。 这使我十分震惊,这真的是出自一个少女的手笔吗?怪不得曾经有学者质疑这部书是由成年 人润色过的。但从整部书的连贯性来看,应该是完全出自安妮本人之手无疑的。后来的笔迹 鉴定专家也证明了这一点。以我的理解是,在极端恶劣的状态下,一个人的内心会疾速成长 。

我们迷人的安妮小姐,在14岁时就开始广泛阅读严肃文学类、艺术类、哲学类、历史类等书 籍了。这点让在下十分羞愧,想想我14岁时还沉浸在低劣的漫画中无法自拔。而且,通过她 的介绍我还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和她一起躲在密室的另外7个犹太人,无论是年长的还是 年幼的,无一例外的都对阅读很痴迷。即使是在那种恶劣的、艰苦的生存条件下,也无法改 变这一点。

犹太人经常自豪地宣称他们是“上帝的选民”。其他民族的人们虽然很不服气,但也不得不 佩服犹太人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有的人把这种情况归结为犹太人智商高超,由于在下 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不好妄下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读书地热爱,是他们取得那 些伟大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的安妮小姐正是由于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才能写出闻名 世界的《安妮日记》来。

珍爱生命,拒绝战争。希望安妮的悲剧不要再次上演了。

篇7:《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精选

漫漫暑假,幽幽书香。在长长两个月的暑假里,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安妮日记》更是知识与力量的源泉。

《安妮日记》是我从好朋友那儿借来的。一翻开书的第一页,我就被它牢牢吸住眼球,再也挪不动步子了。因为它,我还闹出了不少笑话:吃饭的时候被安妮的机智诙谐笑喷了饭;踢球时球还没踢到我这儿,我就径直一踢,结果把鞋给踢飞了;走路时为安妮打抱不平。结果一脚踏进了泥水里,后果可想而知……

《安妮日记》中安妮·弗兰克假借给朋友吉蒂的写信形式,真实的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的日志。在日记中,安妮用细腻的笔触,记录了成长中的困惑、期待及对和平年代的向往。她不畏强敌,勇敢的用笔墨控诉了法西斯战争的邪恶。讲述了战争带给人民深深的灾难。这本《安妮日记》不仅仅是安妮这位成长中的少女的内心独白,也是德军占领区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是对人性和平与安宁的迫切呼唤。

这册日记是犹太少女安妮在父亲公司的密室里完成的。为了躲避法西斯对犹太人惨无人道的残酷迫害。安妮和家人逃到了父亲公司的隐蔽密室里。他们在密室整天提心吊胆,连大门都不敢出。就这样生活了25个月,直到被捕进了集中营。在这漫长的25个月里,面对一切苦难,安妮没有绝望,心怀生的追求与期盼,以及对未来的向住与期待。安妮这种微笑着面对逆境,永远乐观期盼的人生态度难道不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吗?

读着这本安妮用生命写就的日记,我深深的感受到法国人对犹太人的不公平:犹太人必须佩戴一颗金色六角星;犹太人必须上交自行车;犹太人不能乘坐一切交通工具;犹太人只许在下午3~5时出行买东西;犹太人只能上犹太人开的商店、理发店;犹太人禁止到娱乐场所、体育场去……如此种种,简直是把犹太人整天关在家里!我还了解了历史,战争与种族迫害。真是太不公平了!大家都是地球妈妈的孩子,何必互相残杀呢!

安妮,我敬佩你。我敬佩你的勇敢和坚强,尤其是你身处逆境不气馁、不屈服,永远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篇8:《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精选

这个星期,我读了一本以二战背景为题材的小说——《安妮日记》。读完之后,我陷入了沉思……

安妮,一个十四五岁的花季少女。她的生活本应无忧无虑,却因丧失天良的德国侵略者入侵而被迫躲进了一个暗无天日的密室。在那里,她的灵魂发生了质的蜕变——由原来的纯真善良逐渐变得有些偏执。然而这种性格很大程度是受到密室里愚蠢无能的凡•丹太太和脾气暴躁且固执的杜瑟尔医生的影响所致。

虽然这个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却也演绎了一段美好的爱情——彼得和安妮之间幸福浪漫的故事。然而,就在黑暗即将过去,黎明即将到来之时,他们被残忍地杀害了,只有安妮的父亲一人活着走了出来……

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在这本书中,一切故事都被战争刻上了痕迹,这些平凡的人们仅仅只是想要一份安定的生活,一方自由呼吸的天地。然而,战争如一只遮天的黑手操纵着太多人的悲欢离合,小小安妮生存的心愿却被泯灭在硝烟中。所以我觉得文中更多的是表现一个受战争影响,灵魂被摧残的花季少女对命运的抗争,似乎有一种无声的呐喊响彻在我的耳畔,搏击着我的心灵。

纵观当今世界,战争的硝烟从未中断,世界还很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依然存在,或无助的人们在枪林弹雨中逃难,或武装冲突地区热点连连。即使貌似和平的大国之间亦是暗潮涌动,各种“突发事件”接二连三。

本世纪世界平均每年发生45场局部战争,多少安妮会挣扎其中,多少纯真的心灵被战争扭曲。我仅仅是一名中学生,对国家大事无能为力,但是,我还是要发出我心中的呐喊:“远离战争,铸剑为犁,让和平永驻人间!”

老师评语:文章较清楚地表述出了故事内容,文题醒目有力,由主人公在战争中对命运的抗争痛斥了战争的残酷,进而联系当今世界形势。写出了对局部地区仍处于战火中的状况的忧虑和渴望世界和平的美好心愿,体现了当下中学生胸怀天下的担当和责任感。

篇9:《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

1942年—1944年,在历史上上演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浩劫。也诞生了一本名著《安妮日记》。安妮是位犹太少女,她原本幸福的生活就这样破碎了。1942年7月,由于压迫犹太人的风声紧急,他们家和另外四名犹太人到她父亲公司的“密室”躲藏。

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尤其对安妮这样一个好动多话的13岁女孩。单调的饭菜、性格怪癖的居伴、几年不能出门、连用水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而且常常担惊受怕。这一切差一点把安妮逼疯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她所经历的一切并没有使她的心田荒芜,那里已经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希望的田野!她写到:“我仰视天空,冥冥中觉得世界还能好转,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在此同时,我必须执着我的理想。也许有一天,我能实现我这些理想!”

这样的一名如花少女最终还是在贝根贝尔森集中营永远地闭上双眼,她距自己16岁生日只差3个月。

在看《安妮日记》的时我常想,安妮是怎样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的?是的,是她心中带着不可泯灭的希望!我又想起了她写地那句话:“我仰视天空,冥冥中觉得世界还能好转,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在此同时,我必须执着我的理想。也许有一天,我能实现我这些理想!”

我相信,她有这种勇气。就因为安妮明白,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篇10:《安妮日记》读后感精选600字

安妮日记读后感细细地品读完安妮middot;弗兰克的《安妮日记》,这个女孩,这个与我同龄的女孩,着实给了我很大的震撼。

犹太少女安妮13岁时,为躲避德国纳粹的追杀而住进狭小的密室,他没有自由,她恐惧,她痛苦,如花的生命随时会因一次大意而丧失,她的生活没有保障,就连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都成了问题,而这样的生活她足足呆了两年之多……真的很难想象,当人们因生活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感到痛苦时,安妮却仍然能够以乐观的心态将这一切化为了自己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动力。文中有一段曾写道“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不绝望。

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作是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和浪漫情事,并且将每段艰辛的事情当作我日记的材料。”安妮虽然恐惧,但她不放弃,而是把逆境化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可见她的精神家园是丰硕的,富有的。再看看我们自己,从小就在糖水中泡大的我们就好似一个美丽的泡泡,尽管耀眼夺目,但却经不得一点风吹草动,随时可能破碎。

因此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小小的挫折而轻言放弃,但相对于经历战争痛苦的安妮,我们所谓的“逆境”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微不足道。安妮,一个和我们同龄的女孩受到如此大的磨难都勇于为自己理想而努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到呢?

所以,如果你遇到了困难,请千万不要在逆境中沉沦,我们应该勇敢地站起来,奋起抗争,以乐观的心态直面逆境,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努力拼搏,并在逆境中锤炼自己,把自己磨练得更加坚实!

因为,安妮一个不曾绝望的女孩;一个永远乐观永远快乐的女孩;一个面对逆境却不愿低头的女孩正激励着我们冲出逆境!

篇11:《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

最近读了一本书,《安妮日记》,它是一本世界名著。虽然作者只是和我年纪差不了多少的女孩,但我读过之后,思绪万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13岁的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随着家人躲藏到父亲公司的顶楼上,他们在密室里生活了25个月之久。这段时间,安妮用她的笔,记录下在狭小的空间里自己的成长。在面对死亡的恐惧中,她开始思考战争、自然,宗教等等,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对生命有深刻感悟的人。

安妮的勇敢让我非常敬佩,在死亡面前,人们都表现出畏惧的情感。而她,却依然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对爱情充满了向往。书中,安妮多次提到,在那样的环境下,学习是最好的状态。啊,我们真的应该效仿她思想。

想一想,被困在灰暗、狭窄的小屋里,看不到光明、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你会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呢?能做到安妮那样吗?

1944年8月,因为有人告密,隐匿的8个人被捕并关进了集中营。到战争结束,只有安妮的父亲费兰克一人得以还生。为此,在很长一段的时间里,费兰克先生曾经十分消沉。后在周围友人的帮助下,他最终鼓起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他后半生致力于宣传安妮的日记,希望能完成女儿“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对世界作出贡献的人”的愿望。也就是现在我看到的这本书。

因为这本书,全世界重新认识了战争的残酷,它简直是一轮太阳,灿烂千阳,照耀我们的成长。

《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5】

战争,是一个令人发指的名词,每一场战争,战场上的黄土下就会掩埋无数的之灵,那死神的滞留之地。因为它,带给人类的将是国破家亡的悲剧。

在德国法兰克福市曾有一个犹太少女,叫安妮·弗兰克,她曾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纳粹兴起之后,对犹太名族进行迫害。1942年7月6日,安妮一家由于环境所迫,躲到她父亲公司的“密室”中,只是一个与私人办公室相通的实验室,后来长期闲置,渐渐被人淡忘。从此,她就与凡·丹先生一家,杜瑟尔先生在密室中生活。

安妮把所有发生地事情都记叙在她的日记本理,这本日记是安妮13岁生日时,她受到的其中一个生日礼物。

从此安妮使以它为友,倾诉了一个在战乱中生活得少女的心声,并且她为自己的日记取了一个名字“吉蒂”。

在日记中,她写道:“每天晚上几百架飞机从荷兰上空飞往德国城市,把炸弹丢在德国的土地上,在俄国和非洲,每小时都有成百成千的人丧命……”大片乌云像一堵墙不透的墙一样挡在我面前,想压碎我们,只是还压不过来.“我生来快乐,我爱人,我天性信任人而且希望人人都快乐”……

安妮在日记中如是的记录了两年间的隐私、艰苦的生活状况,自己的寂寞苦闷,对现实的恐惧、憎恶和对战争的深入思考。

两年后,安妮及密室中的所有人遭人举报,被纳粹投入集中营。

安妮,她是一个不幸的孩子,她的生命还是那么的年轻,朝气蓬勃,她希望用自己的善良热情,拥抱世界,而战争却给她带来的是苦难与死亡。

安妮在日记中说过“我仰视天空,冥冥中觉得世界还能好转,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这就是《安妮日记》。是的,“我们不要战争”这不仅是安娜的心愿,也是全球每一位孩子稚嫩的一声呼唤。

篇12:《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

《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

《安妮日记》读后感 《密室日记》读后感:勿忘历史,热爱和平

星期五我们学习了《密室日记》,它取材于《安妮日记》,安妮的日记,传达了生活在绝境中的一群人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一个成长中的少女虽在绝境也不放弃的乐观,以及在艰苦的环境也阻挡不住的情感的萌发,

文章共写了七则日记,主要写了安妮对战争的痛恨、对战后的憧憬、对小伙伴的思念和对自由的向往。读完这篇文章我为安妮和其他犹太人感到不公,他们也是人呀,并且还十分钦佩安妮能在这样的困境下,有如此乐观向上、坚持到底的精神,用此我想到了这件事……

这件事发生在这个星期,你应该猜到了吧!星期三那天小A去看她的语文成绩,无意中看到了我的语文成绩,之后他对我说:“高树你一个坏消息,你语文考试考了77分,

”从此以后,“77”这个醒目的数字应在我的'心头,那天中午,我趴在课桌上大哭,班长看见后走过来,边抚摸着我的头,边说:“不要紧的,下次靠好点就行了。”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小A看见我哭的那么伤心,不停埋怨自己:“早知道就不该告诉你,还你那么伤心。”同桌为了逗我笑说:“别哭了,我来个你讲个笑话吧——儿子说:‘爸,我的这篇稿子往哪里投?’ 父亲说:‘往钱多的地方投。’ 儿子说:‘中国人民银行,行吗?’”听了她们的话,但我还是十分伤心绝望。当我在星期四晚上预习《密室日记》读到“我经常沮丧,可是从不绝望”时,我问我自己是什么力量支持安妮面对困境不屈不挠呢?是她的理想。此时我想了很多,妈妈每天早出晚归为的是谁?是为了我。爸爸节约每一分钱,即使换季了,也很少买衣服,经常穿得很单薄,为的是谁?为了我能够上好的学校。于是我振奋起了精神,虽然这次失败了,但是我能够把这个化为我学习的动力,要时刻保持一个乐观向上的心态,要和安妮一样,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都不套绝望。

学旺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什么是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精神,以后我们要多向安妮学习,如果人们都像安妮一样充满希望,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篇13:《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

这个星期,我读了《安妮日记》这本书,这是一部真实的以书信为形式的日记体小说,主要内 容是作者安妮·弗兰克用日记记录了在两年多时间里经历的许多事情。通过阅读,使我对战 争与和平有了更多的认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受德国迫害,1942年,13岁的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随着家人躲藏 到父亲公司的密室里生活了25个月之久。这段时间,安妮用她的笔,描写了在秘密小屋里的 每一个日日夜夜和每一件难忘的事情,记录下在狭小的空间里自己的成长。在面对死亡的恐惧 中,她开始思考战争、自然、宗教等等,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对生命有深刻感悟的人。

直到1944年8月,因为被人告密,和安妮一起隐匿的八个人被捕并被关进了集中营。到战争结 束,只有安妮的父亲弗兰克先生一人得以生还。后来,他整理了女儿在藏匿期间的日记,出 版后引起极大的反响,这本书已成为世界上非常受欢迎的一本书。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地为安妮的遭遇而十分难过,也无比憎恨发动战争的法西斯。中国也是深 受日本法西斯伤害的国家,我们更应该呼唤和平,反对战争,让当今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 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作为一名小学生,学习《安妮日记》,就要珍惜我们的幸福生活 。主人公安妮原本出生于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可是因为战争受到迫害,被逼躲进了秘密小屋 。正如《安妮日记》中所说:白天连去洗手间都不行,也不能发出一点声音。想想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是多么幸福啊!所以,日常学习生活中,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和父母发脾气;不要 因为一点小事和同学吵架;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和老师顶嘴;不要……总而言之,让我们行动 起来,为我们今天的生活而满足吧,并且为了我们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吧。

篇14:《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

“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

这句话出自《安妮日记》,作者是一名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这本日记记录了在希特勒迫害犹太人期间,安妮一家与凡·达恩一家、杜塞尔先生躲在密室中度过漫长的两年。这两年不仅物资缺少,温饱也是问题,为他们提供食物的人大部分都被德国人抓去了。可在这非常时期内,作者安妮并没有失去信心,而是每天都记录着自己渴望自由的决心。1944年8月,密室还是被发现了,藏匿在内的所有人被捕。1945年3月,年仅十五岁的安妮倒在了黑暗中,但犹太人渴求自由的精神没有倒下,犹太人顽强地活了下来,法西斯终于倒塌了,犹太人终于重见光明。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中既有对安妮不幸的悲伤,又有对犹太人顽强斗争的感动,更多的是对残暴的希特勒的憎恶!闭上眼睛,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在一个光线微弱的房间里,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坐在桌前,手拿钢笔写着日记。再想想与她年纪相仿的自己:每次写作业家里都灯光通明,有一点不懂的地方就让父母教,写累了就休息休息、吃点零食……条件比安妮好多了,却使我对学习不以为然了。合上书,我想:现在文学作品中不是流行“穿越”吗?真希望安妮能穿越到我们这儿来,我一定会带她四处转转,放风筝,滑旱冰,去写生,把安妮所有向往的活动都做一遍;带她去吃美味的小吃,再也不让她吃变质的莴苣和土豆,我要让安妮彻底忘掉那暗无天日,整日忧心忡忡的密室生活。当然,我也会以安妮为学习榜样,她遇到挫折不在逆境中沉沦,而是勇敢抗争的精神。今后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也会直面逆境,锤炼自己,把自己磨炼得更加坚强,更加勇敢!

【日记体小说《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相关文章:

1.安妮日记 读后感

2.安妮日记读后感

3.小学生《安妮日记》读后感

4.安妮日记读后感英文版

5.五年级《安妮日记》读后感

6.安妮日记读后感1000字

7.安妮日记读后感精选

8.《安妮日记》读后感读书心得600字

9.安妮日记读后感550字精选

10.《安妮日记》读后感500字优秀

下载word文档
《日记体小说《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