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书心得1000字左右
“shootthemoo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水浒传》读书心得1000字左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水浒传》读书心得1000字左右,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水浒传》读书心得1000字左右
小学时候,我常常读《水浒传》,这本书的生动有趣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仿佛回到了一百零八将豪气冲天的时代,不能自已。水浒传共一百二十回,文章妙笔生花,匠心独具。令人愈读愈快,乐也自在其中了。这一百二十回中的第六十八回—宋公明夜打曾头市,卢俊义活捉史
文恭更是令人流连忘返。这一章主要讲了晁天王在攻打曾头市时不幸负伤而亡,死前立下遗嘱,谁能杀掉史文恭替他报仇,谁便是梁山之王。后来卢俊义将史文恭活捉,本应由他继位,不想梁山众将却不愿意,几乎闹得散伙,不得已之下只得让给宋江。那时我只觉得宋江德高望重,才学非凡,实为济世之英雄,救世之能臣。再加上他及时雨、黑孝义等称号。此时的宋江在我眼中的形象愈发高大。
而这也是宋江给我的第一印象。可是,当我读完整本书时,梁山的败亡也给我留下了极大的疑惑。在如此英明神武的宋江的领导下,梁山又为什么会走向灭亡呢?抱着浓浓的疑惑我开始了二品宋江之旅。
此刻,再读到这一段,感受也就愈发杂多了。晁盖怎么说也是梁山之王,他的遗嘱也有人敢违背,这说明晁天王的权利正在被逐步侵蚀,并且有人起了反心。
再看看,最后的结局,宋江登上梁山之王的宝座。而帮助他登上梁山之王的宝座的重要因素之一—李逵,更是他的好兄弟,是受过他恩惠的人。正是因为他的出头,那些犹疑不定的梁山众将才会选择宋江。好精妙的算计。此时,我对宋江不由产了一丝疑心,如果宋江真的如书里所写的那般伟大,却又怎会用这等阴谋诡计,本该是与世无争、忠厚老实的他又为何要获得梁山之王的位子呢?
此刻,我只觉得宋江这个人并不简单,而他在我心中的形象更是图抹上了一层模糊的黑色?几年过去了,那时的我已许久没有读过水浒传,当我重新把它捧起之时,一切都变得明晰。在第五十一回 ,插翅虎枷打白秀英,美髯公误失小衙内中,我看清了一切,以前的那些疑惑也更是不复存在。
朱仝对宋江有恩,一身武艺更是精湛无比。宋江想拉他上山,可以理解。不过人朱仝并没有这方面的意思,强人所难,这便已经很不地道了。而宋江为了完成这一切,竟是杀了一个六岁孩童。虽说是由李逵代劳,不过他的背后却也少不了宋江的影子。至于那位老县太爷,却也并不坏,而宋江为了一己私利竟是将他的孩子杀死。这及时雨、黑孝义之名,也并不属实。他,只不过是一个自私自利、不择手段的小人罢了。此刻,我只觉得无比失望,多年来的疑惑虽被解答,然而最后的答案却依然令我感慨万千。三品宋江,三次学习,三次感受,让我受益匪浅。首先让我明白一个道理:看待生活中的人和事,不要只看表面,而应看本质。同时,从宋江的思想和举动上,我也获得了人生的启示:不要向你的敌人妥协,也不要接受威逼和利诱,否则将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篇2:《水浒传》读书心得1000字左右精选
这个春假,我看了四大名着之一的《水浒传》,但没有看完。并和几个看完的朋友深入的分析了下面几件事。
还有关于鲁达何以成为了五台山和尚?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五台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五台山的和尚当然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得的,何况像鲁达这样有命案在身的凶犯?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的故事,至于他如何做了名山古刹的大和尚,不细心看还未必看得明白。
鲁达三拳打死郑屠之后便亡命天涯,一日,在代州雁门县的十字街头正好遇上了他曾搭救过的金老,金老的女儿嫁给了雁门的大财主赵员外,赵员外既然取金老的女儿,鲁达自然成了他的大恩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赵员外和五台山的关系非同一般,寺里的智真长老是他的弟兄,而且他祖上曾舍钱在寺里,是寺里的大施主。赵员外还曾向寺里买了一个名额,寺里曾许过愿让他剃度一僧。于是,赵员外就把这名额给了鲁达,有了名额还不够,赵员外还向寺里缴纳一笔集资费,那集资费便是赵员外带鲁达上山见智真长老时特意准备的一担段匹礼物。如果没有赵员外的一个名额和一担集资费,鲁达便有天大的本事也进不了五台山山门,更不会成为后来大名鼎鼎的花和尚鲁智深了。
再说生辰纲事发与晁盖的关系。
这次劫了当朝太师的生辰纲,绝对是死罪一条。作为这桩劫案的首犯,晁盖在生辰纲东窗事发之后,利用他多年精心编织的关系网居然安然逃脱,远走高飞。晁盖很富裕,但也很会花钱,可他的钱不会是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得,那是怎么来的呢?这是个问题。晁盖用这大量的钱财精心编织了许多的关系网,而这些关系网在这紧要的关头就发挥了作用。先是在县衙门作事的宋江从济州府捕头何涛处获得秘捕晁盖的消息后,便立即前去通风报信,使晁盖得了宝贵的时间。在围捕行动中,郓城县的两位和他交往很深的,平时得了许多好处的都头朱仝、雷横更是心怀鬼胎,阳奉阴违。打前门的的雷横故意大惊小怪,高叫嚷,暗示晁盖快逃,打后门朱仝更是不但放过了他,还特意为他指出了一条逃生之路:“你不可投别处去,只除梁山泊可能安身。”关系网织到这个份上,谁还奈得他何?
《水浒传》毕竟是宝藏,不时会有新发现。最近,一位着名史学教授的研究又出新成果:“《水浒》是中国第一反腐名着”。教授认为,在封建社会里,直接迫害农民的是贪官污吏,是高俅一类人物。农民起来反抗,矛头直指贪官,这是理所当然。《水浒传》虽然情节复杂纷纭,但其主题总离不开一件事——“反贪污、反腐败”。
因为是初读这本名着,所以只读出了这么多。以后我会把这本中国四大名着之一的《水浒传》给读完,并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篇3:《水浒传》读书心得1000字左右精选
《水浒传》看了一遍又一遍,仍是看不厌。
施耐庵老先生是如此擅写男人的戏,兄弟之间的忠义让他刻画得淋漓尽致,可水浒也不单只是一部男人的戏,里面的爱情篇章以令人啧啧嗟叹。
武松和玉兰得感情给人感觉是微妙的,二人相识后一直兄妹相称,兄妹相待。但玉兰的温柔体贴怎不会使得终年漂泊的武松感到温暖,寄人篱下的玉兰又何尝不想有这样一个哥哥相偎相依。可玉兰又是如此渺小,在强大的恶势力面前无力又无奈,非但不能保护自己心爱的人,还成为至他于死地得梭镖。当武松的朴刀刺入玉兰的胸膛,可以想象玉兰心中是多么幸福,这是她朝思暮想的最美的结局。不知武松会不会流泪,当然这不是玉兰所求的,但刀咣当落地时,是谁的心也碎了一地?
若说武松杀玉兰时仍心怀不忍,可杀死其嫂潘金莲时时如此决绝。潘金莲和西门庆的恋情,众所周知是算不得光亮的恋情的。但有一点不知大家想过没有,这场是是非非之中有一个人是动了真心的,那便是潘金莲。只是她太傻,她押注没押到好男人,却还为这薄情的西门庆犯下了谋害人命的大罪。她像一个失败的赌徒,心灰意冷的潘金莲不禁破灭了关于美好爱情的希望,更失去了赖以立命的武大。她该如何活下去,谁也不知道,施老却有办法。好吧,那就让武松割下她的头颅吧!说句题外话,现在看来,书中的武松确实像一个杀红了眼的冷血狂徒,做事方式极端,杀人如麻。可老百姓仍是喜欢他,尊崇他,认为他是大英雄,这也不难理解。潘金莲命途多坎,内心孤独无助。玉兰身份卑微,受人支使和蒙蔽。她们这种软弱可欺的代表,以及那些为富不仁,掌权欺人的恶势力代表,在施耐庵老先生的眼中是容不下的。所以便有了披头散发的武松手起刀落,扫尽污浊,于作者于读者倒也心神快哉。
施老也是懂得浪漫的,在他的笔下一共促成了两起姻缘,王英和扈三娘,燕青和李思思。且说王英和扈三娘这对夫妻很有意思,女的美若天仙,男的却身材矮小,其貌不扬。谁看谁不说好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但施老先生却觉得有意思,前后铺陈,飞沙走石的越写越带劲,临入洞房还特意给他二人安排了一场打戏,龙飞凤舞,好不精彩!而最后王英和扈三娘一同喋血于马蹄之下,情深意切的描写使人涕零,而这,又是施老自己对王扈爱情的肯定和升华。燕青和李思思是唯一活着的一对情侣,但东山已崩,沧海茫茫,只剩两情相依依,溘血心头……
写一个不懂爱情的人的爱情是颇有难度的,但施老却把我的如此到位。黑铁牛与庞秋霞的爱情便将一种单相思的模糊感觉写的一触千层纹。铁牛与庞妹子初遇时,不识她是女儿之身,二人逃难时还共骑一马。分手时铁牛知道了真相,方才所讲的那种千层水纹的感觉开始滋生,但分手在即,只得一个向北一个向南。又相见却是刀马相交,阮小七一刀劈下去,随着庞秋霞倒在血泊中,李逵心中那仅有的一点暖橙色消亡了。这场爱情是如此的朦胧与平静,恐怕黑铁牛李逵本人也爱的不那么理直气壮,可人心中那细小的部分受到伤害,又怎不让一个血肉之躯歇斯底里的痛。
沧海桑田,风流远去,善恶美丑,这一切也都早已付之笑谈。水浒是一部男人的大戏,将儿女情长这些柔软的情愫糅合在内,不求感天动地,但求使人阅后心头一颤,也就足够了。
篇4:《水浒传》读书心得1000字左右精选
古往今来,英雄的形象一直是人们尊敬而崇拜的。然而,只有真正值得人们敬佩的人物才是人们所认同的真英雄。合上《水浒传》一书,那一百零八位好汉的形象在我的心中一直挥之不去。在我看来,这些忠义正直、富有孝心、敢作敢当的汉子都是顶天立地的真英雄。鲁达,素有“花和尚”之称的他最爱打抱不平,最看不惯别人欺负弱小。他不怕官兵的追捕,不怕敌人的打杀,不怕小人的诡计。刚开始,我对这位只会用蛮力解决问题的“莽夫”没什么好感,毕竟那些聪明灵活、机智敏捷的人更容易讨得大家的喜欢。可读着读着,我不禁发觉:这个看似脾气急躁的人原来也有出事谨慎、细心精微的一面。当他被派去看守菜园子时,几个无赖想给他一个下马威。我本以为他绝对会上当的,然后怒气冲冲地给那些整他的家伙些颜色看看。
谁料鲁智深竟粗中有细,非但没有被戏弄,还识破了无赖们的诡计。还有后来他的拔刀助人、不避水火;冲锋陷阵、不畏刀枪;抗暴除恶、舍生忘死,都无不令人拍手叫好。鲁达,我敬佩你,你是个真汉子。林冲,有“豹子头”之称的他生性耿直、爱交益友。提起林冲,就不得不提他的一大特点;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与鲁达、武松、李逵等人不同,虽然林冲也是个响当当的英雄人物,了不起,值得歌颂。可是作者一开始就写他的弱点,不好的一面。这么说吧,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在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调戏,这是奇耻大辱,不能忍受的。但看见对方是高衙内,先自手软了。这与鲁智深形成鲜明的对比,鲁智深当时便撂下话来:“你却怕他本管太尉,洒家怕他作甚,”,”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叫他吃洒家三百禅杖去了。”林冲不是鲁智深,他虽引人懦弱,却深明大义、宽宏大量,且十分地讲义气。
林冲从忍到不能忍、从懦弱到坚强,从屈辱到反抗,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这才是有血有肉的英雄。因此,我也更加觉得林冲了不起,杀人杀得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是真正的英雄人物。林冲,我欣赏你,你是个真英雄。《水浒传》中,鲁达的个性是鲜明突出的,也是最容易让人看懂的。不得不说,他那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让更多的人记住了他,认可了他。而林冲则不同,也许有人认为他太过懦弱。可懦弱隐忍本就是他性格的一部分。天性使然,有的时候,他不得不那么做。可他并没有一忍到底,这才是他令人敬佩的地方。如果说懦弱是天生的,很难改变,那么林冲后来的反抗就是他真英雄的地方,总而言之,令人敬佩。 鲁智深与林冲都是英雄,响当当的英雄。《水浒传》也因成功地塑造了这些英雄们,得以流芳千古、传名百世。
篇5:《水浒传》读书心得1000字精选
《水浒传》通过对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的全过程的描述,展现了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奸臣当道、民不聊生的社会面貌,在封建专制社会具有普遍意义。更多《水浒传》读后感作文尽在百度攻略。
《水浒传》时我国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是一部描写和歌颂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它以发生在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为题材,生动地叙述了起义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塑造了一系列农民起义英雄形象,直接鼓舞了封建社会人民大众对统治者阶级的反抗斗争。它运用纯粹的白话,达到了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的艺术效果,确立了白话文体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优势,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对后代文学具有深远影响。
《水浒传》真实反映了农民起义的全过程,它由相对独立、完整的各个故事联结成一个整体。一百二十回的《水浒传》是由层次分明而又统一连贯的前、中、后三大段落组成。作者首先写了林冲、晁盖、武松、鲁智深以及宋江等人的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各种形式的“逼上梁山”,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各路英雄逐渐聚集,梁山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水浒传》充满了官逼民反的悲壮和“替天行道”的豪情,是一曲“忠义”的悲歌。小说通过对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的全过程的描述,展现了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奸臣当道、民不聊生的社会面貌,在封建专制社会具有普遍意义。作为对社会全景式的描述,在政治的上层,有高俅、蔡京、童贯、杨 等一群祸国殃民的高官;在政权的中层,有受前者保护的梁士杰、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贺太守等一大批贪酷暴虐的地方官;在此之下,又有郑屠、西门庆、蒋门神、毛太公一类胡作非为、欺压良善的地方恶霸。如此广泛的对于社会黑暗面的揭露,是随着长篇小说的诞生而第一次出现。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完全通俗口音写成的长篇小说,它标志着古代通俗小说语言艺术的成熟。《水浒传》的语言生动、活泼,极富表现力,充满生活气息。无论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其语言或细腻,或简洁,或夸张,或明快,都显得粗 俊爽,雄健豪放。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水浒传》是运用日常口语达到炉火纯青艺术境界的典范。
《水浒传》不仅是农民起义的壮丽史诗,而且是中国古代英雄传奇的光辉典范。它以辉煌的艺术成就彪炳文学史册。
【《水浒传》读书心得1000字左右】相关文章:
1.水浒传读书心得
5.水浒传的读书心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