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读后感>小学生抗日读后感

小学生抗日读后感

2023-07-13 12:26:5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SANPELLEGRIN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小学生抗日读后感,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小学生抗日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生抗日读后感

篇1:小学生抗日读后感

今年的9月2日,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日。“反法西斯”这个主题,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根本不了解。但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二战和法西斯主义,我看了一部影片——《美丽人生》。

这是一部意大利的片子,影片内容十分感人。

就先讲讲第一部分。影片的开头叙述:这是一个漫长的故事……这给观众们留下了无限感慨,也留下了无限想象,这是个什么样的故事?故事是怎样的?

前一部分的一家三口,生活是美好的,幸福而又快乐。

但幸福的生活不是永远存在的,战争爆发了,他们的命运都受到威胁。这位父亲和他的儿子被抓去德国人的集中营,而母亲却依依不舍,请求陪着父子俩一起上“通往地狱的”火车。

爸爸和儿子被抓入同一宿舍,父亲安慰儿子说:这只是个游戏,积攒够一千分,可以得到一份大奖——真实的坦克。很明显这是在说谎,但对于这天真无邪的儿子,父亲哪敢告诉他这残忍地现实。

父亲把每次残忍的惩罚,都告诉儿子,说是个游戏关卡,眼看就要到胜利了,却也到了这残忍的一晚——父亲在这晚为了保护儿子,这位伟大的父亲,在这一夜牺牲了……但是,他的牺牲给他的儿子和妻子换来了自由和再生的机会,并且那位儿子也真的得到了胜利果实——一辆真正的坦克。尽管这一切都只属于巧合。

这个影片让我感到了深深的父爱,也感受到了当时战争的残忍,我觉得,今天的幸福,是来之不易的,我只能希望在未来的任何一天,战争不再重演。也希望人人平等,而和谐社会就在眼前,让我们向全新的小康社会进发!

篇2:小学生抗日题材观后感

今日,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一部惨烈悲壮、扣人心弦的一部抗战影片――《太行山上》。看过之后,我惆怅满怀,既义愤填膺,又催人奋进。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华北地区因其战略位置的重要而成为日军的主要突破口。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率领八路军的三个主力师奔赴抗日前线,开辟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兵力单薄、装备落后的八路军凭借赤子爱国之心和顽强的斗志,将平型关十里大峡口变成了侵略者的大坟场,取得了震惊中外的平型关大捷。这一战沉重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热情,也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

之后,国民党政府却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和被动防御方针,阎锡山与蒋介石联合,给共产党建立革命根据地设置了重重障碍。国民党军队据守的娘子关失守,国民党爱国将领以身殉职!八路军独臂团长贺炳炎浴血奋战,雁门关依旧告急,日军占领太原城……

之后,在河北黄土岭,八路军与阿部规秀率领的日军展开激战,最终以八路军胜利结束,不可一世的阿部规秀,日本的“护国之花”,也就此凋零。胜利后的八路军,在太行山上站稳脚跟,巩固了抗日革命根据地,使这块战略要地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脊背。日寇不公残酷杀害被俘的我军战士,还向被八路军释放的日本同胞举起屠刀,何其残忍!

看到这一幕,我不禁想起此刻的日本政府依然不能很好地反醒过去,还要不断参拜靖国神社,鼓吹中国威胁论,鼓动台独。这怎样不叫人紧握双拳、义愤填膺呢?我是龙的传人,我要继续呐喊:中国人民是热爱自由、和平和英勇不屈的。看,巨龙正升腾高飞!

“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继承革命先辈遗愿,好好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也让我们远离战争和日本等世界各国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篇3:小学生抗日片观后感

看了这部影片,我不禁开怀大笑。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保护从日军手里夺回来的国宝——金佛的头像,八路军、老百姓和机灵又聪明的两个儿童与可恶的日本小鬼子斗智斗勇,最后终于国宝运送出了石桥村,送到了安全的地方,并消灭了占领石桥村的日本鬼子。

看完影片,我的感触很深。中国人不可以、也不能被威胁,我们一定会奋起反抗的,因为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有一个信念,就是干掉所有的日本鬼子让他们在我们国土上举起双手投降,然后像老鼠一样灰溜溜地逃出我们神圣而又伟大的领土。

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国家的。如果有侵略者要强占去,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民一定会和他们拼命到底的',对他大喝一声“举起手来”。这部电影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痛击侵略者的决心、智慧和勇气。面对强敌,只要团结一心,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勇敢面对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打不败的敌人。

侵略者就是应该___,才能让中国人过上永远安稳的,快乐的日子。

篇4:抗日英雄读后感600字

有一种气概叫宁死不屈;有一种精神叫舍己为人;有一种人叫抗战英雄。-----题记

有这么八个人来自不同的地方,出生不同的家庭,国难当头,她们毅然选择了保卫国家。战争,让这八个姐妹走到了一起,她们相挽着在乌斯浑河边,铺展在我们的视野中,烧灼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她们就是由冷云、李凤善、黄桂清、杨贵珍、胡秀芝、安顺福、郭桂琴、王惠民组成的抗联八女。

在敌人的袭击下,她们并没有退缩,顶着弹尽援绝的压力勇往直前。她们为了党,为了赶出日本鬼子,不惜以身犯险。“我们是共产党员、抗联战士,宁死也不做俘虏!为祖国的解放而战死,是我们最大的光荣!”这一番话不知感动了多少人的心。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们选择了为国牺牲。从她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心为国的宝贵品质。今天,这样的事实是多么让人难以想象,但这是远去的岁月留给我们的断痕。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从脚下这个时代走过去,站在乌斯浑河畔,以真诚和耐心,去感知、熟悉并在内心里呼应那段已经被我们疏离和即将遗忘的日子。“白山黑水烽烟起,抗日联军举义旗。谁言女中无英豪,牡丹江畔鬼神泣!”这首诗便是她们最真实的写照。

说起一心为国,赵一曼就是一个最真实的例子。面对白色恐怖,赵一曼以非凡的胆识和勇气,毅然加入了共产党。在中华民族遭到劫难之际,赵一曼义无反顾地走上抗日最前线。被敌人抓去,她宁死不屈。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她也毫不屈服。终于,她为国牺牲了。这一个又一个的例子如一支支剑,时刻提醒着我们曾经有这么一群人,她们为国而死,为人民而死。曾几何时,人们常被“人活着为了什么 ?活着有什么意义?”这样的问题而困惑,找不到人生的坐标,碌碌无为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这样的人生是平庸的人生。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是的,人生的价值是给予而不是得到,是付出而不是索取,这就是无私奉献精神。她们一生只选择一种姿势――站立。狂风袭来时,她们不肯倒下;大雪压顶时,她们不肯屈服;洪水肆虐时,她们不肯俯首;刀斧临头的黄昏,她们不肯折腰。她们虽然以逝,但她们的行为犹如一盏明灯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她们是夕阳,但并不逊色,夕阳的余辉别具一种魅力。是一弯残月,也要辉映大地;是一座古桥,也要背风负雨;是一棵古柏也要装点大地;是匹老马,也要指点迷途。我要向她们学习,从小树立远大的目标与理想,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不要辜负当初那些牺牲的人。我要成为一名老师,教我的学生们,也让他们长大后报效祖国。所以我现在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好大学。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这是毛泽东说过的话。只有平凡中的奉献者,才有今天的社会的平安与发展。这正是抗联八女真实的写照!

篇5:抗日故事王二小读后感

我们现在有这么美好的生活,和当时在战争时期牺牲的许多战士们是分不开的,王二小就是其中的一个。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村里的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有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们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们,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鬼子发现上当后,非常生气和惊恐,又看见王二小正准备逃走,就在王二小快要安全的一刹那,鬼子用枪打中了他,又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把他弱小的身躯摔在一块大石头上!八路军一口气把这股日本鬼子全部歼灭了,战斗结束后,几个战士扑向流着鲜血的二小,当时他还活着,大家把他和另外两名受伤八路军战士一起送到刘家庄,可惜伤重无治,为国牺牲。

现在,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美好,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要知道,我们的幸福来之不易,因为是我们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国家,现在好不容易和平了,有许多孩子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他们肯定说:“现在是和平年代,还怕啥?”我知道现在是和平年代,但突然打起仗来看你怎么办?继续在家里玩电脑、睡觉等死?不是的,谁愿意死呢?没人愿意。如果你们像王二小那样机智勇敢就好了,但不可能的。现在的小孩子就是太舒服了,家长太宠孩子了,你们要个自己的孩子锻炼的机会,孩子们不可能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心怕碎。

不要看我们现在这么美好,就可以懒懒散散的,大家一定要珍惜。

篇6:《抗日英雄赵一曼》读后感

中国,一个经历了50历史的洗礼,在这岁月的长河中,是先驱者的热血,才有了我们美好的未来。

在这个寒假我通过了一本书了解了一位伟大的抗日女英雄。书中写赵一曼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委员。在一次战争之中,赵一曼被捕。可恨的敌人为了想知道她的联络所地,可赵一曼把嘴堵的死死的,宁可受一次次的酷刑,她的右膀臂被斩断,被带上十斤重的铁镣。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也不告诉日本人机密。1936年8月22日抗日英雄赵一曼离开了人世,年仅31岁。

虽然说赵一曼离开了人世,但她的名字那烙印在我们心中,也与我们同在。有着像她这样一群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整个青春乃至宝贵的生命,漫长而艰辛的复兴路上撒满了先辈们的鲜血与汗水。

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把伟大的祖国变得更繁荣富强。

篇7:《抗日英雄赵一曼》读后感

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老国度,在这如河的岁月中,涌现出千千万万的爱过英雄,他们的爱国事迹给予我们的感动。

我在课本上看到一篇文章――《抗日英雄赵一曼》,读后心中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激动。文章中,赵一曼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委员。在一次战头中,她不幸被捕。凶恶的敌人妄想从赵一曼口中知道抗联所在地,但赵一曼忍受一次又一次酷刑,她的右膀被斩断,被戴上几十斤重的铁镣。1936年8月2日,抗日英雄赵一曼,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牺牲时,年仅三十一岁。

赵一曼这个名字已深深烙在我的心中。她为了民族的解放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充分体现了一个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他的一句话使我久久不能忘却,她说:“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的信仰......”这种浩然正气永远震撼和激动着每一个中国人。

“巍峨、险峻是上的个性;澎湃、娴静是水的个性;坚强、无畏使中国人的个性!”“苟利的国家生死似,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中国人特有的情怀,也是所有中国人一生不变的情怀!

祖国的山河无限壮丽,爱国豪情在我们心中如彩般绚丽,永远、永远......

篇8:抗日英雄刘胡兰读后感

这天,我在图书馆买了一本书,叫《刘胡兰传》。读完这本书后,我受到了很大触动。

刘胡兰(1932-1947)原名刘富兰。1932年出生于文水县的贫农户。8岁上学,10岁参加儿童团。曾担任文水县云周西村(现已改名为刘胡兰村)妇救会秘书和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等职业。

有一次,红军把国民党的一个团包围了,县妇女部长奉上级命令组织农民兵担架支援战场。刘胡兰和几名妇女也去了。她们在激烈的战场上,毫不惧怕,表现得异常勇敢,她们像护士一样救死扶伤,像战士一样运送火药,一点也不比八路军战士差,她们一向忙到天黑才回去,当时她才13岁。

1947年1月的一天,刘胡兰和6位革命战士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去,应对敌人残暴于威胁,他们临危不惧地说:“怕死就不当共产党,你们想怎样”。敌人见他们不知好歹,便当场用铡刀铡死了他们。刘胡兰虽然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她永垂不朽、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刘胡兰这么年轻就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她是多么的勇敢,再想想此刻的社会,理想此刻和刘胡兰同龄的人,被开水溅到了一点就觉得痛。那么刘胡兰身上的伤痛,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要比开水溅到痛100倍、1000倍,再想想刘胡兰的生活是多么艰苦,吃的是什么,穿的又是什么,和我们相比,要差100倍、1000倍。从今以后,我们要向刘胡兰同志学习,学习她伟大的精神,以她为榜样。

篇9:抗日英雄刘胡兰读后感

我读了《刘胡兰》这本书,对刘胡兰感到深深的敬佩。

故事讲的是刘胡兰在她15岁时被两个国民党用铡刀害死的,那几个坏蛋逼着刘胡兰说村里还有几个共产党员?刘胡兰说就我一个,要杀要剐随你便,但我警告你,你不许伤害村里的老人。那些坏蛋的军长说:“刘胡兰要是再不说,就把他和那个村民一齐杀了。”

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是无数个刘胡兰式的革命烈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因此做一个人更要自尊,自爱,自强。当遇到危险困难的关键时刻,不能只顾自我的生命。不顾别人的生命安全,要想到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要敢于同坏人作斗争,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

英雄少女短暂而光荣的一生,她经历了凄惨的童年,小小年纪就协助游击队员镇压汉奸,用心向党靠拢,在危险的环境中临危不惧,英勇不屈,15岁就献出自我宝贵的生命。

因此毛主席亲自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与刘胡兰对照一下,我觉得自我十分渺小,平时碰上一点困难,遇到一点挫折就垂头丧气叫苦叫累。刘胡兰的英雄事迹给了我很大启发,要向她学习,做一个用勇于挑战困难,勇于拼搏忠于党和国家的人。

篇10:抗日英雄刘胡兰读后感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读了《刘胡兰》有感广西区横县横州镇城司小学五年级班颜荧瑶伟大的人物刘胡兰的故事,小时候就听爸爸妈妈讲过。刘胡兰这光辉的名字早就铭记在我的心里,我盼望早一天能读到这样一本关于刘胡兰的书。

这天我最后有幸地读到了这本书,我被书中的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了,心灵震撼很大。

刘胡兰,一个只有15岁的小女孩,表现出来的是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对人民、对其他革命同志忠心爱戴,应对敌人的屠刀脸不改色心不跳,最终献出了自已年轻的生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呕心沥血,死而后已。

我最受感动的是:刘胡兰在就义前两眼闪着光,并且瞪得圆圆的。似乎在向人们诉说:她要亲眼看到敌军的灭亡;看到自已的队伍胜利归来。这是多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啊。

15岁,是一个花样年华。15岁,我们还在父母身边享受着天伦之乐!无忧无虑地学习着、生活着!但是,刘胡兰,却被敌人屠杀,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纪念刘胡兰时写道:“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对刘胡兰英雄事迹的高度概括。

虽然刘胡兰牺牲了,但是她的爱国爱民的光辉形象与不屈不挠的精神,一向在传颂着,正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人民的富裕、国家的昌盛,为实现共产主义英勇奋斗!

读了这本书,使我懂得一个道理:我生长在和平年代,没有了销烟,没有战争,这样的环境是千千万万个像刘胡兰姐姐一样的革命英雄经过抛头胪、洒热血换来的。此时此刻我们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啊!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决心从小要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炼就过硬的本领,正确树立世界观和人生观,不断磨炼自我的意志,严格要求自我,身体力行,使自我向一个正确的目标迈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篇11:抗日英雄刘胡兰读后感

我怀着十分崇敬的情绪读完了小说《刘胡兰》。这本书详细讲述了英雄少女刘胡兰伟大的一生。小小年纪就帮忙游击队打汉奸,在危险的环境中临危不惧,15岁就献出了自我宝贵的生命。

最让我感动的是刘胡兰应对残酷的敌人战斗,誓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为了游击队现出了自我宝贵的生命。因此,毛主席亲自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跟刘胡兰对照一下,我觉得自我自愧不如。平时碰到一点点困难,遇到一点点挫折就会失去心信,刘胡兰的英雄事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决定向刘胡兰学习,做一个不怕困难、英勇不屈,以后做一个忠于人民忠于党的事业的人。

篇12:抗日英雄刘胡兰读后感

《刘胡兰》这篇文章,主要是介绍少年共产党员刘胡兰,为了保护党的机密和乡亲们的安全,在敌人的刀前,誓死不屈,毫不动摇、宁死不屈,仅仅15岁就光荣牺牲了自我的生命,所以她很令我敬佩。

如果谁要问我,你心目中的民族是谁?我会大声地回答他(她),是“刘胡兰”大姐姐。

刘胡兰大姐姐为什么是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呢?因为刘胡兰大姐姐直到牺牲前,两眼都还瞪得圆滚滚的,闪着咄人的目光,似乎在表示,她要亲眼看到阎匪的灭亡和蒋家王朝的毁灭;似乎在等待,她要等待自我的队伍归来,等待新中国的成立及贫苦人民翻身得解放。解放后的1951年,徐得胜、张全宝,都先后被人民抓到,归案法办。

文水县人民在胜利中纪念了刘胡兰……英勇献身的烈士们,中国共产党晋绥分区分局认为:刘胡兰同志入党以后忠诚、勇敢,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的大无畏精神,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因此追认刘胡兰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毛主席也以前用“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句话以纪念刘胡兰。

1932年10月8日,一个暴风雨的日子,刘胡兰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刘胡兰是个长女,不是男丁,旧社会重男轻女封建思想严重,刘胡兰不受奶奶喜欢,妹妹出生后不久,母亲就去世了。从小没了娘,在奶奶的埋怨、唠叨声中,刘胡兰养成了倔强的性格。卢沟桥事变,日军得寸进尺,快攻到山西了,阎锡山一路溃退,还欺压百姓,明火执仗、打家劫舍,老百姓苦不堪言。之后来了共产党八路军,对待老百姓和和气气,帮忙老百姓干活,挑水、磨面,象一家人一样,与阎锡山的败兵构成了鲜明的比较。这时,刘胡兰接触到队伍里的叔叔、伯伯和姐姐们,跟他们学知识学文化,并且悄然理解了革命救国的思想。抗战的第七个年头,14岁的刘胡兰秘密加入了妇救会,之后被发展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她把自我当正式党员一样,用心参加革命工作。1947年解放前夕,阎匪军突然袭击包围了村子,黑名单上的刘胡兰不幸被捕。被捕时她只有15岁,当时阎匪军官慢悠悠地说:“你不怕可惜了你15岁的年纪吗?”

刘胡兰顶得更硬,说:“我活了了,再过15年,又是这么大。”

刘胡兰_好样的,你为人民的幸福、国家的昌盛英勇献身,你的形象和不屈的斗争精神,鼓舞了我,你真是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啊!

篇13: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读后感

我读了杨靖宇的故事我的感受是:杨靖宇,一个不曾忘记,也永远不能忘记的名字,亦如天安门广场耸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雍容壮美的华表,己成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象征。杨靖宇将军以他短暂却又辉煌的一生,谱写了一篇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而勇于的精神。

这么冷的天气杨靖宇他们连棉衣都不齐,而敌人呢?棉衣齐全,吃的也齐全,__够打三天三夜还不止的,在雪地上行军的时候,裤子都湿了,他们在这个时候是多么需要火,生一堆火啊!还可以好好的烤一烤湿的衣服。

吃的都吃不好,连草也埋在两三尺深的积雪里,没法找、没法挖,只能吃那难咽的树皮,吃树皮还要削掉那些老树皮,还和战士们一起吃那用雪煮的糊糊,吃的是草根、棉絮充饥。

最后杨靖宇被敌弹射到胸膛,最后,壮烈殉国,敌人将杨靖宇的腹部抛开。

篇14: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读后感

东北是日本人入侵中国最早的地方,在东北抗日军队是影响最大的就是东北抗日联军。

在杨靖宇的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给日军以学生的打击。日军海派大部队进行“围剿”,杨靖宇带着部队转移到了长白山的丛林中,在高寒缺氧、粮食、服装、药品完全断绝的情况下,坚持同日寇日夜战,最后,只剩下7个人,结果还是被敌人发现。可杨靖宇以顽强的毅力同敌人周旋,直到最后无情的子弹穿透了杨靖宇的胸膛,他倒下了。英雄的热血染红了这块黑土。他死后,残暴的敌人剥开他的腹部,发现他肚子里竟只有野菜、树皮和棉絮。就连凶残的日军也感到震惊。在抗日战争时期,有多少中华儿女为了祖国前赴后继,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啊!我突然又想到了放牛娃王二小和炸碉堡的董存瑞,他们都是令人尊敬的抗日英雄!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如此勇敢坚强?当然是强烈的爱国之情!杨靖宇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杨靖宇烈士永垂不朽!“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我们的幸福今天,正是英雄们在昨天以生命热血创造的明天,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今天的一切。

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捍卫祖国!

【小学生抗日读后感】相关文章:

1.抗日英雄小故事读后感

2.抗日英雄事迹

3.抗日口号

4.《抗日小英雄王朴》读后感

5.八路军抗日口号

6.小学生读后感

7.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演讲稿

8.抗日题材电影观后感

9.抗日电影观后感300

10.写抗日英雄人物作文

下载word文档
《小学生抗日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