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菜花》读书心笔记
“熊猫熊猫tiffan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苦菜花》读书心笔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苦菜花》读书心笔记,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苦菜花》读书心笔记
书对我们而言,是一种珍贵无价的赐予。借着书,我们可以和先哲们一同漫步在那些优美迷人的意境中;借着书,我们可以神游四海,翱翔于斯宾塞笔下的天堂或弥尔顿笔下的乐园。但是,最让我们铭记的却是那些和《苦菜花》一样感人的红色经典。仔细品读,可以了解先辈们的凄怆和悲壮,正是他们在硝烟弥漫和埋伏重重的生死场中,用自己的红色鲜血谱写了一部部英雄曲与血泪史。
夜已深,寝室内柔和的灯光下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气氛。窗外的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似乎把我带到了《苦菜花》描写的那熟悉而又遥远的抗战年代。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这位母亲微厚的嘴唇两旁,有两道明显的弯曲的深细皱纹,像由于在忍受巨大的苦痛而紧闭着嘴强不呻吟似的。她在村中一向是受人尊重信赖的女人,谁都说她贤惠、心肠好、待人直,为人正派,肯帮助人。
母亲曾说:“苦菜的根虽苦,开出的花儿,却是香的。”这片土地上女孩子们都会唱《苦菜花》这首歌谣。母亲就像一朵芳香的苦菜花。
母亲家是抗日革命的榜样,她家的事还被编成了村中的顺口溜:“王宫庄有个老大娘,她是抗日的好榜样,大儿子参加了八路军,大女儿区里的妇救会长,二女儿儿童团里团长当,小儿子也在儿童团里扛戳枪,她全家抗日真模范哪!”但是,母亲走上抗日道路却是有些波折。
冯德英笔下的母亲,当初面对大女儿娟子要参加抗日时,心中满是怀疑,眼中全是恐惧。但当她和村人目睹日本人野兽一样的行径,明白了非要革命不可时,这位母亲立刻转为支持儿女,她是儿女们坚实的后盾。一步一步地,母亲也走上了抗日这条漫长而又曲折的路。有多大的苦,她都坚持下来,她也是革命的榜样人物。她对待亲人是那样的亲切和友善,对待敌人却又是那样的坚定与冷漠。面对敌人的严刑酷打,威逼利诱,用精神战胜肉体折磨的苦楚,母亲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理智地面对事实:“革命就是要打仗,要流血,要死人。”
在攻战道水据点时,不甚被人泄密。母亲为掩护儿子离开而冒险去开城门,生平第一次拿起枪,她机智、镇静、勇敢的表现令人感叹不已。
篇2:《苦菜花》读书心笔记
“活着”这个词在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意义,从词的本意来说,在抗战时期,活着的意思是单纯的不死,但在那个死亡那么近的年代,战争激烈而残酷,活着一天是一天。而现在,死亡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显得有些遥远了,人的生命也越来越宝贵,被国家保护着,被法律保护着,再也不是那一个个不值钱的可以任人任意践踏的'命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活着又是不仅仅局限于肉体的存活,还有精神的存活,在《寻梦环游记》里,真正的死亡是当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记得你时,你才是真正的死了,我们存活在这个世界上,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有的人死了,却是活着,有的人活着,却仿佛死了。
在《苦菜花》中,先辈们击败那些穷凶极恶的侵略者,以胜利者的姿态迎来了黎明。仁义嫂最后在胜利的前夕,却不幸中弹,当她注视着女儿秀子给她送的一大片金黄色的苦菜花时,她嘴唇两旁的两道明显的深细皱纹,微微抽动,流露出幸福的微笑。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她的一生就如“苦菜花”一般,生活是苦的,生命的最后却是甜的,活着的意义是幸福的,馨香的。不知为什么,我觉得在那个战争的年代,人生命的价值在无时不刻的放大,每个人都为了国家的解放,为了守护自己的世界而不顾生死的奔走着。这也时时刻刻的警醒着我们,身在和平的当下是多少个先辈们,多少个“母亲”,多少个“生命”换来的,我们的生命现在已经全权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以到底为了什么而活着,怎么活着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这成为了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有人愿意拼尽一生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有人愿意碌碌无为的度过一生,有人在现实的压迫下不得不去工作学习,有人在为金钱低头,有人在喜爱的岗位上放飞自我,是了,每个人定义自己的幸福的尺度不同,在每个时代对于幸福的定义不同,每个阶层对于幸福的尺度的把握不同。
篇3:《苦菜花》读书心笔记
《苦菜花》里的仁义嫂,从一个只知爱子女的母亲,发展成为爱革命、爱一切革命子女的母亲,对于承受过一切苦难和压迫的旧时代妇女来说,并不是件容易事。在对革命的认识过程中,她经历过剧烈的思想感情的斗争。
1940年,日寇对山东革命根据地疯狂扫荡,在地下党负责人姜永泉的领导下,王官庄农民举行了武装暴动,娟子也勇敢地拿起父亲的猎枪与革命恋人姜永泉并肩战斗在第一线。娟子的弟弟德强等热血青年,则直接参加了于得海率领的八路军。日伪军根据王唯一叔伯兄弟王柬芝的情报,搜索我军在反扫荡战中隐蔽起来的兵工厂,突然地袭击了王官庄,我军没有来得及逃出去,血腥的审讯开始了。暗藏的大汉奸王柬芝,出卖了村干部。老村长德顺和共产党员兰子、星梅,都英勇不屈地死在敌人的屠刀下面,敌人得不到关于兵工厂的任何口供。最后轮到母亲了。凶残的敌人以为疯狂的屠杀,可以吓倒这位善良温训的妇女。但是,他们没有料到,血也会使善良的人民成为钢铁的战士。母亲唾骂王竹:“机器,你别作梦!杀人灭种的狗崽子,你等着吧,我骨头烂了,也难告诉你一个字。”敌人用尽了一切酷刑,也催毁不了母亲钢铁一样的意志,甚至使凶残的汉奸王竹都颓丧地说:“真不知这老婆子得了共产党的什么宝贝,这样顽固!”
是的,一个出卖祖国的汉奸,怎么能够理解有觉悟的母亲这种英勇不屈的高贵品质呢?
英雄的母亲,革命的母亲,她没有被血的屠杀吓死在敌人面前,显得更高大了。在《苦菜花》里,这些情节是富有象征性的,只适合于这样的生活真实,这位母亲的成长和发展,母亲丰富的精神境界,崇高的革命品质,不能不说是反映了千百万中国革命母亲的本质面貌。
《苦菜花》是一部革命群众的血泪史、成长史、奋斗史。作家以血淋淋的现实和沉甸甸的语言,为我们再现了一段血与火的革命史。母亲是娟子的母亲,是我们的母亲,也是革命的母亲。
篇4:《苦菜花》读书心感悟
今年暑假,我读了许多红色经典系列丛书有《平原枪声》、《铁道游击队》、《新儿女英雄传》等,我最喜欢《苦菜花》这本书了。
打开这本书,我就爱不释手,它主要讲述的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日本军队侵华。深受灾害的老百姓,八路军,纷纷拿起武器,共同对抗敌人的故事。牺牲了多少百姓和八路军,才换来今天这样幸福、美满的生活。冯德英赞扬了这些善良而朴实的老百姓,和鬼子英勇斗争的八路军,可歌可泣的斗争。
文章里的主人公母亲,是一个朴实的老大娘。她的儿子德强、德刚,都参加了革命,还有女儿娟子、秀子。可怜的嫚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鬼子给害死了。母亲的丈夫因被地主逼迫,而离家。四大爷的女儿花子,也历尽了艰辛,最终还是没和她心爱的人老起在一起。还有星梅、兰子,为了革命,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德强德刚坚强不屈,娟子秀子聪明伶俐,在面对可恶的汉奸,娟子表现出了一般人难有的勇敢。而可爱的秀子,在逃难期间,仍然那么勇敢。
母亲在面对鬼子的酷刑,咬紧牙关,死也不说出八路军的机密。而且,就为了革命,那可爱的嫚子,也离我们而去。母亲在紧要的时刻,在即将取得胜利的时刻,用那从来都没有摸过枪的手,打出了胜利的一弹,帮八路军攻进了敌人总部。
读完《苦菜花》以后,我更要认真学习,长大以后,好好报效祖国,使我们的祖国更加强盛、兴旺,使我们的祖国人才繁多,更要使我们的祖国永远不再受外国的欺凌!洗刷原先的耻辱!
篇5:《苦菜花》读书心感悟
刚读过一本名叫《苦菜花》的小说。在这部小说里,有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它说:苦菜花的根虽然是苦的,但花却还是香的。
铿锵玫瑰——冯大娘
整个故事,冯大娘是一条很重要的线索。没人知道她的名字,所有的人都很亲切地叫她一声“冯大娘”。她的经历是坎坷的,用陆游的一句词来说就是:“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她的丈夫为了去要回那几亩地,被地主给活活逼死了,而后她的儿子也在战争中永远离开了她。但是,冯大娘却依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并坚定地将自己的孩子都送上了革命的道路。
冯大娘,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为了革命事业,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以大局为重,割舍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去为了革命事业而奋斗。难道这种母爱不值得我们去赞颂吗?在如今的生活中,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如此?同时,她也是一名优秀的革命者,她积极配合着八路军的行动,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让鬼子得逞,难道她不是绽放在那个时期的一朵铿锵玫瑰吗?
木棉花般的女子——星梅
那是一位多么年轻美貌的女子;一位多么贤惠孝顺的儿媳;一位多么优秀能干的干部,就这样为了革命事业壮美地牺牲了。在鬼子把村民们都聚集到村头的时候,当鬼子要伤害冯大娘的时候,星梅站了出来。那种坚忍不拔的气势,让人为之敬佩。她就像是一朵木棉花,就算凋谢也是那样坚毅、挺拔、不屈服。她高喊着:“怕死?怕死就不闹革命!怕死?怕死还算什么共产党员。”那一声声呐喊,都在不断激励着人们前进的步伐。
一场成功的革命的背后,必定要有着惨痛的牺牲。就像冰心的诗:一朵成功的花的芽是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的。
含苞欲放的骨朵儿也灿烂——妹儿
那是一个小姑娘,长的很是水灵、惹人爱,她也是家中最小的一个。故事中有一幕,让我潸然泪下。她躺在冯大娘的怀里,遍体鳞伤,连说话都没大有力气了,但她却没有哭泣。她说:“娘,我不哭。”冯大娘深深地看了妹儿一眼,满眼的心疼。最后,妹儿竟然讲出了这样教人鼓舞的话:我以后也要学大哥哥、大姐姐,打鬼子、闹革命!这是一朵怎样娇小的花骨朵啊,她的力量却在于勇敢地向凄风苦雨宣战!
【《苦菜花》读书心笔记】相关文章:
1.根鸟读书心笔记
9.呐喊读书心得笔记
10.四年级读书心得笔记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