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和蚂蚁》读书笔记
“gouy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蚕和蚂蚁》读书笔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蚕和蚂蚁》读书笔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蚕和蚂蚁》读书笔记
《蚕和蚂蚁》读书笔记
《蚕和蚂蚁》这篇童话讲的是:许多蚕都在一个劲儿地吃桑叶。有一只蚕呆呆地趴在竹匾边,它在想:活在这个世界上,难道就是为了吃桑叶,然后再做成茧,抽出丝来织成绸缎,给那些不相干的“人”用?于是,他灰心了,决定不再干吃桑叶这工作了。
爸爸整天就是工作,不但白天要上班,晚上还经常熬夜。我始终不明白,爸爸为什么工作起来这么卖力,不分白天黑夜地拼命写文章?读了《蚕和蚂蚁》这篇童话,我找到了答案。
这篇童话讲的是:许多蚕都在一个劲儿地吃桑叶。有一只蚕呆呆地趴在竹匾边,它在想:活在这个世界上,难道就是为了吃桑叶,然后再做成茧,抽出丝来织成绸缎,给那些不相干的`“人”用?于是,他灰心了,决定不再干吃桑叶这工作了。它从竹匾爬到地上,开始过起那“不要工作”的日子。后来它遇到了一只蚂蚁。蚂蚁问它:“你为什么这么瘦?”它说:“我恨透了吃桑叶这个工作。”蚂蚁忍不住笑了,说:“不要工作,这不等于不要生命了吗?”蚂蚁带着蚕到蚂蚁国参观。蚕看到蚂蚁们个个那么卖力地工作,个个那么有精神,终于知道自己错了。
爸爸那么卖力地工作,就像那小蚂蚁一样,活得很有意义,很幸福。相反,整天什么事也不干的人,看起来轻松,实际上很无聊。这样的生命毫无意义,就像那条无精打采的蚕一样。
爸爸在一篇文章里说过:“生命既然只有一次,又是那样的短暂,我们何不在生命的质量上多下工夫呢?这意味着必须抓住每一个今天,全力以赴地去学习、去工作。”将来,我也要像爸爸那样,抓住每一个今天,精神抖擞地去工作,努力提高生命的质量。
篇2: 《蚕和蚂蚁》读后感
爸爸整天就知道上班工作。不但白天要上班,晚上还常常加班,我始终都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这么卖力的去工作。我读了《蚕和蚂蚁》这篇童话后,我找到了答案。
这篇童话说的是:一群蚕都在一个劲儿地吃桑叶,有一只蚕却呆呆的趴在竹匾边,它在想:活在世上,就是吃桑叶,然后再变成茧,最后在出来做绸带;我们的一身就是为了别人吗?它决定丛竹匾上爬到地上,开始过不做工作的生活。
有一天这只蚕遇到了一只蚂蚁;蚂蚁对这只蚕说:“-你怎么长的这么C?”蚕对这只蚂蚁说:“我恨透了吃桑叶的工作。”蚂蚁说:“我带你看看我们蚂蚁王国吧!”到了蚂蚁王国这只蚕看见了这里的蚂蚁都在卖力的`工作,没有一只蚂蚁不劳动,蚂蚁对蚕说:“不要工作,就等于不要生命。”这时这只蚕才知道自己错了。
同样爸爸那么卖力的工作,就像那只勤劳的蚂蚁一样,活得很有意义。相反,整天什么事也不作的人,看起来很轻松,实际很无聊,什么事也不会,这样的生活毫无意义,就像这只蚕一样。
我在一篇文章里看见这么一句话:“生命既然只有一次,又是那样短暂,我们何不在生命的质量上多下些功夫呢?”这意味着,抓住每一个今天,全力以赴地去学习,努力地去工作。”以后,我一定要抓住每一个今天,努力地学习,不断提高生命的质量。
篇3:《蚕和蚂蚁》读后感
在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很有道理的书,这本书的名字是《稻草人》,书里的故事丰富多彩,我最喜欢《蚕和蚂蚁》这个故事,它告诉我一个道理:凡事不要看黑暗,要多看有光的地方。
《蚕和蚂蚁》的故事引人入胜。故事里讲述了蚕和蚂蚁的生活完全不同,“蚕国”里的'世界是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环境。那个不愿意吃桑叶的蚕是蚕中之王,一个不一样的蚕,它不喜欢这样的生活。而“蚂蚁国”呢?却是人们平等劳动,它们一起用劳动换来美好生活。
这个故事最打动我的是蚕和蚂蚁在阳台比唱歌的情节。因为蚕唱的没有感情、没有新奇、没有活跃;而蚂蚁那边唱的有感情、有新奇、有活跃。蚂蚁动听的歌声,瞬间让蚕中之王明白了它自己原本的使命,它不再害怕人们用热水浇它,用它抽丝、纺织,把它做成暖暖的棉衣。
看完这个故事,我也知道了自己的使命,我的使命是勤奋学习,努力成为有才华的人,将来为祖国做贡献。
篇4:《蚕和蚂蚁》读后感
我的妈妈整天就是工作,不但白天要上班,晚上还经常要熬夜。我始终不明白,妈妈为什么工作这么卖力,不分白天黑夜拼命地工作?读了《蚕和蚂蚁》这篇童话,我找到了答案。
这篇童话讲了:好多蚕都在使劲地吃桑叶,却有一条蚕呆呆地趴在竹匾边,它想:在这个世界上活着就为吃桑叶,然后再做成茧,吐出丝来做成绸缎,给那些不相干的人用。它灰心了,决定不再吃干桑叶这个工作。它从匾边爬到地上,开始过那不要工作的日子。后来,它遇到一只蚂蚁,蚂蚁问它为什么那么瘦,它回答了自己的想法。蚂蚁忍不住笑了:“不要了工作,那不就等于不要生命了吗?”蚂蚁带着蚕来到了蚂蚁国参观,它看见蚂蚁个个都卖力地工作,个个都那么有精神,它终于知道自己错了。
妈妈卖力地工作,就像那些吐丝结茧的蚕一样活得很有意义,还常常能够享受接近目标、实现目标带来的快乐。相反,整天什么事也不干的.人,看起来很轻松,其实很无聊,就像那条自以为聪明的蚂蚁一样。如果每天无所事事,一辈子就这么碌碌无为,回过头来看看,自己什么也没做,什么目标也没有实现,生命也就失去了价值。
篇5:《蚕和蚂蚁》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蚕和蚂蚁》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有一只蚕,一只蚂蚁,蚂蚁告诉蚕工作是为自己,应该快乐地做。可蚕还是不想做吃桑叶的工作,蚂蚁叫它到蚂蚁洞去看看,它来到蚂蚁们的洞中,看到蚂蚁们都在辛勤地工作,才懂得工作并不是白做的,蚂蚁们赞美工作确实有道理。
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工作并不是白做的,不是为别人而做,是为自己做的,蚕的'工作是吃桑叶,它认为最后做成茧又被人类做成华丽的衣裳,就认为自己工作是为人类而做,其实并不是,如果它不吃桑叶就会被饿死。做任何工作都是为自己做,只有工作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篇6:《蚕和蚂蚁》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蚕和蚂蚁》这篇后使我受益匪浅,也让我知道了世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原来每一次收获都要付出很大努力。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只不愿意工作的蚕和一群勤劳的蚂蚁。那只好吃懒做的蚕说,它们工作都是为了人,所以它们不愿意工作,它异想天开的想着过望望天,看看地的幸福生活,可是蚂蚁就不同了,它们热爱工作,它们把工作比做生命,比作歌声,在它们的生活中,工作是多么美好啊!蚕最终也被蚂蚁们的所作所为感动了。
其实这样的事也曾发生在我身上。记得那是我刚要上一年级的时候,一个天高云淡的秋天,金色的落叶像一位金公主,穿着闪闪发光的衣裳,来装扮大地。我正在家里和小伙伴玩“摆摆”家,妈妈走过来对我说:“桂花过几天,让你爸爸带你去报名上学去。”妈妈的一席话一下子让我愣住了。那是年龄幼小的我只想着天天跟小朋友一块儿玩,那才是最快乐幸福的事。我对妈妈说:“上学多没意思啊!天天还要写作业。多累啊!我现在不是很快乐吗?这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多好呀!”妈妈一听我的话两眼看着我,左手抚摸着我的头,微笑着说:“你知道吗?我们那时候想上学都上不起,可是你现在这么好的条件,还不好好珍惜这美好的时光,不上学,你长大怎么办?向我们这样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一辈子活吗?”我似懂非懂地听着妈妈的话,只是点点头。
记得那是四年级盛夏的午后,火辣辣的太阳毫不留情的炙烤着大地上的一切,青翠挺拔的树苗没精打采的垂着枝条,碧绿的叶子卷曲着,仿佛像一个挨了批评的孩子,垂头丧气地耷拉着脑袋。风也不知道躲到哪儿去了,到处都是热的,老柳树上的知了也拉长了嗓音拼命地叫:“受不了,受不了……”妈妈带我去地里扒草,刚开始我跟妈妈兴高采烈地扒草,起初,我干劲十足,两手紧拽靠近根部的草,用力向上一提,有时用劲过猛,我抱着草摔个仰面朝天。不经意间,汗水悄然从额头上沁出,从脸颊上滚落下来,以至于浑身汗流浃背了。可是过了一会儿,我的手上就磨出小水泡来了,我跑到妈妈跟前,哭哭啼啼的`伸着右手对妈妈说:“妈妈,你看,我的手磨破了。”妈妈边用嘴吹吹我的手,边安抚我说:“没事,休息一会儿就好了。”说完妈妈又俯身埋头苦干起来。我坐在一边,看见那豆大的汗珠从妈妈脸颊上一滴一滴滚落下来,望着烈日下妈妈的背影,我似乎明白了妈妈先前对我的良苦用心。
现在我感觉那时的我就像童话中那只好吃懒做的蚕,而妈妈则是一只伟大、踏实而勤劳的蚂蚁,时刻鞭策着我改正自己犯下的错。我很感激这篇童话,是它让我懂得了“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只要我的心向着生活,并时常热爱着它,就能在这生活中感到真正的快乐!
篇7:《蚕和蚂蚁》读后感
如果有人问我,最喜欢哪位中国作家的童话?我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他,是叶圣陶。叶圣陶的每一篇童话,都令人回味,启迪智慧,教导人生,例如,我读了《一粒种子》后,明白了只要善良,心底的种子就能开出美丽的.花儿。我读过几十篇他的童话,其中对《蚕与蚂蚁》印象最深刻。
一只蚕,认为自己拼命吃桑叶,到最后是为了那些不相干的“人”,做了等于白做,于是它离开了家族,准备过“不工作的逍遥日子”。在路上,它遇到了一只蚂蚁,蚂蚁让蚕参观自己的国度,让它知道了它的想法是怪思想,世上没有白做的工作,不工作就等于放弃生命;勤奋工作不只是为了别人,为了社会,也是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
这几天晚上,爸爸早早吃完了晚饭,就回书房看书。我有些奇怪,爸爸以往晚上从不看书,这几天怎么看起书来呢?从门缝中,我看见他手中捧着一本厚厚的书,还在上面画画记记。怎么感觉爸爸像明天就要参加高考似的呢,这么的认真,连我在门口都没有察觉。妈妈见我站在门边,连忙把我拉开,小声说:“你爸爸下个月要考试,别打扰他。”
爸爸已经参加工作了,有一份让人艳羡的机关工作,却还是这么刻苦地学习,他不就是蚂蚁吗?我是一个小学生,却没有爸爸用功,岂不应该惭愧?我应该向爸爸学习,这样将来才能拥有美好的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
我要以蚂蚁为榜样,暑假里早睡早起,自觉练习古筝,或者泡毛笔写字,不再要妈妈打电话提醒,不用姑姑亲自督促了。不能做有怪思想的蚕,不能过“望望天,看看地”的生活,我要做勤劳的小蚂蚁!
篇8:《蚕和蚂蚁》好词好句
《蚕和蚂蚁》好词好句
【好词】
辛辛苦苦 自言自语 厌恶 急雨似的声音 沉默沉思 一模一样 一边跳一边唱 有气没力 懒洋洋 顽固
【好句】
1、沙,沙,沙,像秋天细雨的声音,所有的蚕都在那里吃桑叶。
这句话把蚕吃桑叶的声音形容成秋天的细雨声,写得好。
2、蚕细心听着,听到“工作!工作!——我们永远的歌声”那儿,眼泪忍不住掉下来。他这才相信,世界上真有不是白做的工作,蚂蚁们赞美工作确实有道理。
蚂蚁们赞美工作、热爱工作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主要内容】
这个童话讲的是一只蚕在他同伴们都在吃桑叶的时候,却一动不动,在那里沉默沉思自己来到这个世上到底为什么,当他从祖先的.历史中了解到他们生到世上,唯一的大事就是做茧,然后把茧扔到开水里,抽出丝来织成绸缎,做成华丽的衣裳。他灰心极了,辛辛苦苦一辈子,原来是为那全不相干的“人”!他明白后,决定离开这个群体。他来到草地上,看见了天,又望见了地,于是就休闲地走着。后来他碰到了一只蚂蚁,蚂蚁听到他在唱自己编的“不愿工作”的歌,忍不住笑着说“哪里来的怪思想,不工作不就等于不要生命,不要种族吗?”然后蚂蚁邀请蚕去参观他们的国土。蚕到了蚂蚁的王国,受到了热情的招待,看到了蚂蚁们为了建造自己的家园辛勤的工作着,他看到了另一个全新的世界,听着蚂蚁们唱的“热爱工作”的歌,他终于明白了蚂蚁为什么赞美工作。
【读后感】
故事中蚕觉得他活一辈子吃东西只是为了给不相干的人做工作,他厌恶工作,拒绝工作。而蚂蚁们热爱工作,他们靠自己的双手辛勤的工作,创造美好家园。我从蚂蚁的身上看到了他们对工作的热情,作为一名学生,我要学习蚂蚁的精神,对待学习也要投入多的热情,学到更多的知识,为以后打基础。
【家长评价】
这篇读书笔记和以前的相比,在增加了两项内容后更丰富了,并且这一篇的主要内容写的不错,基本上讲出了故事的重点,说明读书更细致了。妈妈建议在假期读书过程中这一优点继续发扬。
篇9:叶圣陶经典童话故事《蚕和蚂蚁》
叶圣陶经典童话故事《蚕和蚂蚁》
沙,沙,沙,象秋天细雨的声音,所有的蚕都在那里吃桑叶。它们也不管桑叶是好是坏,只顾往下吞,好象它们生到世上来,只有吃桑叶一件大事。
不大一会儿,桑叶光了,只剩下一些脉络。蚕的灰白色的身体完全露出来,连成一个平面,在那里波动。养蚕的人来了,又盖上大批桑叶,撒撒撒的声音跟着响起来,并且更响了,象一阵秋风吹过,送来紧急的雨声。
蚕里有一条,蹲在竹器的边上,挺着胸,抬着头,不吃桑叶,并且一动也不动。它是要入眠吗?是吃得太饱吗?不,都不是,它是正在那里想。看它那副神气,伊然是个沉默深思的思想家。
不管什么事情,只要能想,到底会弄明白的。
它先想自己生在世上究竟为了什么,是不是专为吃桑叶这件大事。它查考祖先的历史,看它们的经历怎么样。祖先是吃够了桑叶做成茧,人们把茧扔到开水里,抽出丝来织成绸缎,做成华丽的衣裳。它明白了,蚕生到世上来,唯一的大事是做茧。吃桑叶并不是大事,只是一种手段,不吃桑叶就做不成茧,为做茧就得先吃桑叶。想到这里,它灰心极了,辛辛苦苦一辈子,原来是为那全不相干的“人”!它再不想吃桑叶了,只是挺着胸,抬着头,一动也不动地蹲在竹器边上。
又一批新桑叶盖到蚕身上,急雨似的声音又紧跟着响起来。只有它,连看都不看。
左近有个细微的声音招呼它:“朋友,又上新菜啦!怎么不吃啊?客气可就吃不着啦。”
它头也不回,自言自语地说:“你们只知道‘吃’,‘吃’!我饱得很,太饱了,不想吃!”
“你一定在什么地方吃了更好的东西吧?”话刚说完,来不及等答话,嘴早就顺着桑叶边缘一上一下地啃去了。
“更好的东西!你们就不能把‘吃’扔下,动动脑筋吗?我饱了,是因为厌恶,很深的厌恶!”
“你厌恶什么?”
“厌恶什么?厌恶工作。没有比工作更讨厌的了。从令以后,我决定不再工作。我刚编一个歌,唱给你听听。”它就唱起来:
什么叫工作!
没意思,没道理,什么也得不着,白费力气。
我们不要工作,看看天,望望地,一直到老死,乐得省力气。
但是跟它说话的那条蚕还没听完它的新歌,就爬到另一张桑叶的背面去了。其余的蚕全没留心有个朋友决心不吃桑叶的事。
什么叫工作!
没意思,没道理,……
它一边唱,一边爬,就到了竹器的外边。既然决定不再工作,何妨离开工作的地方呢?并且,那些糊里糊涂只知道吃的同伴,也实在叫人看着生气。它从木架上往下爬,恨不得赶紧离开,脚的移动就加快,不大工夫就爬到屋子外边的地面上。它站住,听听,听不见同伴吃桑叶的声音了,就挺起胸,抬起头,开始过那“看看天,望望地”的“不要工作”的日子。
忽然象针刺似的,它觉着尾巴那儿一阵痛,身体不由自主地扭动一下,连忙回头看,原来是一个蚂蚁。
那蚂蚁自言自语地说:“想不到还是活的。”
“你以为我是死的吗?”
“你象掉在地上的一节干树枝,我以为至少死了三天了。”
“你看我身体干瘦吗?”
“不错,你既然还活着,为什么这样干瘦呢?”
“你知道我决心不吃东西了吗?”
“你这是怎么啦?为什么想自杀,把自己饿死?”
“我厌恶工作。我看透了,吃东西只是为了工作,我不想再吃了。小朋友,我有个新编的歌,唱给你听听。”
蚂蚁听蚕有气没力地唱它的宣传歌,忍不住笑了,它说:“哪里来的怪思想!不要工作,这不等于不要生命,不要种族了吗?”
蚕呆呆地看了蚂蚁一眼,叹息着说:“生命和种族,我看也没什么意思。开水里煮,丝一条条地抽出去,想起这些事,我眼前就一团黑。”
“我从来没听见过这样的话,大概你工作太累,神经有点儿昏乱了。我们也有歌,唱给你听听,让你清醒一下吧。”“你们也有歌?”“有。我们都能唱。唱起歌来,象是精神开了花。”说着,蚂蚁就用触角一上一下地打着拍子,唱起歌来:
我们赞美工作,工作就是生命。
它给我们丰富的报酬,它使我们热烈地高兴。
我们全群繁荣,我们个个欣幸。
工作!工作!
──我们永远的歌声。
蚂蚁唱完了,哈哈大笑,接着就仰起头,摇动着腿,跳起舞来。蚂蚁一边跳一边问:“我们的歌比你那倒霉的歌怎么样?你说谁有光明的.前途?”
蚕猜想那小东西一定也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跟那些死守在竹器里吃桑叶的同伴一模一样,不然,就想不透它这一团高兴是哪儿来的。就问:“难道没有一锅开水等着你们吗?”
蚂蚁摇摇头说:“我们喜欢喝凉水,渴了,我们就到那边清水池子里去喝。”
“不是说这个。是说没有‘人’用开水煮你们抽丝吗?”
“什么叫‘人’?我不懂。”
蚕想解释,可是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停一会儿,它决定从另一个方面问:“难道你们的工作不是白做的吗?”
“你怎么问这个?”蚂蚁很惊奇,“世界上哪会有白做的工作!”
“我的意思正跟你相反,世界上哪会有不白做的工作!”
“你不信?去看看我们就明白了。我们的工作没有白做的,只要费一点儿力,就能对全群有贡献,给全群增福利。”
“我想不出来你说的那样的事,我只知道工作的结果是全群叫开水煮死。”
蚂蚁有些不耐烦,“顽固的先生,怎么跟你说你也明白不了,只有亲眼去看,你才知道我不是骗你。我现在有工作,还要去找吃的,不能陪你去,给你一封介绍信吧。”说着,伸出前腿,把介绍信交给蚕──介绍信上的字,要是人类,就得用很好的显微镜才能看见。
蚕接了介绍信,懒懒地说:“谢谢你。我反正不想工作,在这儿也没事做,去看看也好。”
它们分别了。蚂蚁匆匆地跑去,跑一段路,停一会儿,四外看看,换个方向,又匆匆地跑去。蚕懒洋洋地爬着,好象每个环节移动一点儿都要停好久似的。
蚕慢慢爬,爬,终于到了蚂蚁的国土。它把介绍信递给门前的守卫,就得到很热诚的招待。它们领着它去参观各种工作,运粮食,开道路,造房屋,管孩子,又领着它参观各种地方,隧道,礼堂,育儿室,储藏室。它好象到了另一个世界,看它们个个都有精神,卖力气,忙碌,可是也很愉快,真是工作就是它们的生命。最后,都看完了,它们开会招待它,大家合唱以前那个蚂蚁唱给它听的那个歌:
我们赞美工作,工作就是生命。
它给我们丰富的报酬,它使我们热烈地高兴。
我们全群繁荣,我们个个欣幸。
工作!工作!
──我们永远的歌声。
蚕细心听着,听到“工作!工作!──我们永远的歌声”那儿,眼泪忍不住掉下来。它这才相信,世界上真有不是白做的工作,蚂蚁们赞美工作确实有道理。
篇10:《蚕和蚂蚁》读后感作文750字
《蚕和蚂蚁》读后感作文750字
爸爸整天就是工作,不但白天要上班,晚上还经常熬夜。我始终不明白,爸爸为什么工作起来这么卖力,不分白天黑夜地拼命写文章?读了《蚕和蚂蚁》这篇童话,我找到了答案。
这篇童话讲的是:许多蚕都在一个劲儿地吃桑叶。有一只蚕呆呆地趴在竹匾边,它在想:活在这个世界上,难道就是为了吃桑叶,然后再做成茧,抽出丝来织成绸缎,给那些不相干的“人”用?于是,他灰心了,决定不再干吃桑叶这工作了。它从竹匾爬到地上,开始过起那“不要工作”的日子。后来它遇到了一只蚂蚁。蚂蚁问它:“你为什么这么瘦?”它说:“我恨透了吃桑叶这个工作。”蚂蚁忍不住笑了,说:“不要工作,这不等于不要生命了吗?”蚂蚁带着蚕到蚂蚁国参观。蚕看到蚂蚁们个个那么卖力地工作,个个那么有精神,终于知道自己错了。
爸爸那么卖力地工作,就像那小蚂蚁一样,活得很有意义,很幸福。相反,整天什么事也不干的人,看起来轻松,实际上很无聊。这样的生命毫无意义,就像那条无精打采的蚕一样。爸爸在一篇文章里说过:“生命既然只有一次,又是那样的.短暂,我们何不在生命的质量上多下工夫呢?这意味着必须抓住每一个今天,全力以赴地去学习、去工作。”将来,我也要像爸爸那样,抓住每一个今天,精神抖擞地去工作,努力提高生命的质量。
篇11: 读《蚕与蚂蚁》有感
读《蚕与蚂蚁》有感400字
做一个勤劳的人――读叶圣陶童话《蚕与蚂蚁》有感
如果有人问我,最喜欢哪位中国作家的童话?我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他,是叶圣陶。叶圣陶的每一篇童话,都令人回味,启迪智慧,教导人生,例如,我读了《一粒种子》后,明白了只要善良,心底的种子就能开出美丽的花儿。我读过几十篇他的童话,其中对《蚕与蚂蚁》印象最深刻。
一只蚕,认为自己拼命吃桑叶,到最后是为了那些不相干的“人”,做了等于白做,于是它离开了家族,准备过“不工作的逍遥日子”。在路上,它遇到了一只蚂蚁,蚂蚁让蚕参观自己的国度,让它知道了它的想法是怪思想,世上没有白做的工作,不工作就等于放弃生命;勤奋工作不只是为了别人,为了社会,也是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
这几天晚上,爸爸早早吃完了晚饭,就回书房看书。我有些奇怪,爸爸以往晚上从不看书,这几天怎么看起书来呢?从门缝中,我看见他手中捧着一本厚厚的书,还在上面画画记记。怎么感觉爸爸像明天就要参加高考似的呢,这么的认真,连我在门口都没有察觉。妈妈见我站在门边,连忙把我拉开,小声说:“你爸爸下个月要考试,别打扰他。”
爸爸已经参加工作了,有一份让人艳羡的机关工作,却还是这么刻苦地学习,他不就是蚂蚁吗?我是一个小学生,却没有爸爸用功,岂不应该惭愧?我应该向爸爸学习,这样将来才能拥有美好的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
我要以蚂蚁为榜样,暑假里早睡早起,自觉练习古筝,或者泡毛笔写字,不再要妈妈打电话提醒,不用姑姑亲自督促了。不能做有怪思想的蚕,不能过“望望天,看看地”的生活,我要做勤劳的小蚂蚁!
篇12:蚕·蚂蚁·父亲400字作文
蚕·蚂蚁·父亲400字作文
爸爸整天忙来忙去,不但白天要上班,晚上还经常很晚回来。我始终不明白,爸爸为什么工作起来这么卖力。读了《蚕与蚂蚁》这篇童话,我找到了答案。
这篇童话讲的是:有许多蚕都在吃桑叶,只有一只蚕什么也不吃,蹲在竹器上静静地思考。它想道:我们作茧吐丝,就是为了那些毫不相干的'“人”?它彻底灰心了,决定不吃不喝。
有只蚂蚁问:“你为什么这么瘦呀?”
蚕说:“我不想结茧了。”
蚂蚁哈哈大笑说:“你不工作,会死的!”
蚕叹息道:“不管你工作的多好,最后还是要被一锅开水给煮了,再把我们的丝一根一根地抽出来,编织成许多丝绸,送给那些跟我们毫不相干的人。”
蚂蚁带着蚕去蚂蚁国参观,蚕看见蚂蚁们个个都那么卖力的工作,个个都那么的精神。蚕终于知道自己的想法错了。
爸爸每天非常卖力地工作,正如那只小蚂蚁,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很有意义。相反,有许多人整天什么事情也不干,看起来很轻松,实际上却非常无聊,这样的生活是一点儿也没有意义的,像那只无精打采的蚕一样。我们要向小蚂蚁学习,是它教会了我抓紧每一天。以前我老是把事情拖到明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后来看了《蚕与蚂蚁》中的小蚂蚁,我学会了充实每一天,抓紧每一天。谢谢你——《蚕与蚂蚁》,让我成长了不少。
篇13:蚕和蚂蚁的读后感600字
今天我读了《蚕和蚂蚁》这篇文章后使我受益匪浅,也让我知道了世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原来每一次收获都要付出很大努力。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只不愿意工作的蚕和一群勤劳的蚂蚁。那只好吃懒做的蚕说,它们工作都是为了人,所以它们不愿意工作,它异想天开的想着过望望天,看看地的幸福生活,可是蚂蚁就不同了,它们热爱工作,它们把工作比做生命,比作歌声,在它们的生活中,工作是多么美好啊!蚕最终也被蚂蚁们的所作所为感动了。
其实这样的事也曾发生在我身上。记得那是我刚要上一年级的时候,一个天高云淡的秋天,金色的落叶像一位金公主,穿着闪闪发光的衣裳,来装扮大地。我正在家里和小伙伴玩“摆摆”家,妈妈走过来对我说:“桂花过几天,让你爸爸带你去报名上学去。”妈妈的一席话一下子让我愣住了。那是年龄幼小的我只想着天天跟小朋友一块儿玩,那才是最快乐幸福的事。我对妈妈说:“上学多没意思啊!天天还要写作业。多累啊!我现在不是很快乐吗?这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多好呀!”妈妈一听我的话两眼看着我,左手抚摸着我的头,微笑着说:“你知道吗?我们那时候想上学都上不起,可是你现在这么好的条件,还不好好珍惜这美好的时光,不上学,你长大怎么办?向我们这样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一辈子活吗?”我似懂非懂地听着妈妈的话,只是点点头。
记得那是四年级盛夏的午后,火辣辣的太阳毫不留情的炙烤着大地上的一切,青翠挺拔的树苗没精打采的垂着枝条,碧绿的叶子卷曲着,仿佛像一个挨了批评的孩子,垂头丧气地耷拉着脑袋。风也不知道躲到哪儿去了,到处都是热的,老柳树上的知了也拉长了嗓音拼命地叫:“受不了,受不了……”妈妈带我去地里扒草,刚开始我跟妈妈兴高采烈地扒草,起初,我干劲十足,两手紧拽靠近根部的草,用力向上一提,有时用劲过猛,我抱着草摔个仰面朝天。不经意间,汗水悄然从额头上沁出,从脸颊上滚落下来,以至于浑身汗流浃背了。可是过了一会儿,我的手上就磨出小水泡来了,我跑到妈妈跟前,哭哭啼啼的伸着右手对妈妈说:“妈妈,你看,我的手磨破了。”妈妈边用嘴吹吹我的手,边安抚我说:“没事,休息一会儿就好了。”说完妈妈又俯身埋头苦干起来。我坐在一边,看见那豆大的汗珠从妈妈脸颊上一滴一滴滚落下来,望着烈日下妈妈的背影,我似乎明白了妈妈先前对我的良苦用心。
现在我感觉那时的我就像童话中那只好吃懒做的蚕,而妈妈则是一只伟大、踏实而勤劳的蚂蚁,时刻鞭策着我改正自己犯下的错。我很感激这篇童话,是它让我懂得了“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只要我的心向着生活,并时常热爱着它,就能在这生活中感到真正的快乐!
篇14:蚕和蚂蚁的读后感600字
暑假里,我看了叶圣陶爷爷写的《稻草人》这本书,其中的一文《蚕和蚂蚁》,让我感触良多。《蚕和蚂蚁》说的是一条与众不同的蚕。当其他的蚕在大口大口地吃桑叶的是时候,这条与众不同的蚕却挺着胸,抬起头,不肯吃桑叶。它不是不饿,也不是生病了,哪它为什么不吃桑叶呢?原来它知道蚕生在世上就是吃桑叶,最后是被人扔到开水了,目的就是做成华丽的衣裳。唉,辛苦了一辈,就是这样子了。
看到这里,我感觉我有点像一条蚕。为什么这么说呢?没放假之前,我天天背上书包上学。上学可真累!上课要认真听讲,要积极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在学校做作业,在家也得做作业。做好作业,差不多就到睡觉时间了。难道我就应该一直过这样累的日子吗?我向妈妈抱怨说:“为什么我要去上学,而妹妹可以天天在家里玩,又不用做作业。我辛辛苦苦地学习又是为了什么?“妈妈说:”妹妹还没到上学的年龄,所以不用上学,也不用做作业。妹妹会写字吗?会算术吗?“我摇摇说:“不会”。
蚕认为一直在吃,最后就是为了做成人类美丽的衣裳,所以厌恶了吃。蚕遇到了蚂蚁,蚂蚁告诉它,不要工作,就等于不要生命,不要种族。世界上没有白做的工作。
看到这里,我又想到妈妈常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有付出,就会有收获。"上学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学知识。我的作业也不是白做的。我抄写汉字,我就牢牢记住汉字的写法,我做计算题,我去购物的时候就知道该付多少钱。蚕听了蚂蚁的歌声明白了,世界上真有不是白做的工作。努力吧,我们每个人的工作也不是白做的,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篇15:蚕和蚂蚁的读后感600字
叶圣陶的童话,我已经看了许多篇了,如:《燕子》、《稻草人》……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蚕和蚂蚁》。这篇童话主要讲了一只蚕,它认为很不公平,天天工作,到头来还要放在开水里煮,还要让别人把丝一条条抽出来。觉得自己的工作只是为人类服务,得不到任何报酬,觉得自己的工作总是白干。”蚂蚁忍不住笑了,语重心长地对它说:“不要工作,就等于不要生命了!”便对蚕说世上没有白做的工作,只要你付出了就会有回报。然后又邀请蚕到蚂蚁王国,当蚕看见蚂蚁们那么努力工作,热爱工作,它们把工作比做生命,在它们的生活中,工作是多么美好啊!蚕最终也被蚂蚁们的所作所为感动了,工作是有意义的。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有很深的感触。我们在学习中出现很多错误的思想,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为老师学的,有的认为是给家长学的。这样的想法和蚕不是一样的吗?我们应该向蚂蚁学习。我们的一生是有无数个今天组成的,我们不能虚度光阴。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抓住每一天,好好学习,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长大之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篇16:蚕和蚂蚁的读后感600字
看多了国外通俗小说,自然要读一些国内著名的文学作品,如果有人问我最喜欢谁的作品,我肯定告诉他,我最喜欢叶圣陶写的童话。他所写的每一篇文章,都使我回味,例如我最喜欢的一篇名叫《蚕和蚂蚁》,让我感觉--做一个勤奋的人。
一只蚕,认为自己拼命的吃桑叶到最后是为了不相干的“人”而工作的,做了等于百干,于是它离开了,准备过“不工作的好日子”,它来到了屋外,遇到了一只蚂蚁,蚂蚁见到了一只干瘦的蚕就很奇怪的问了它,蚕跟蚂蚁说了自己的“工作论”。于是蚂蚁让蚕参观了自己的国度,让它指导了它的想法是错误的,世上没有白做的工作,不工作就是在虚度生命,放弃生活。勤奋工作不是只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美好的生活。
妈妈是在银行工作的人,她每天除了上班,晚上回来还要辅导我的功课,还要操心妹妹,除此之外,妈妈还经常拿书看要参加公司里的考试,妈妈是大人了,却还要这么刻苦的学习,她不就是一只“蚂蚁”吗?我是一个小学生,却没妈妈用功,岂不是应该惭愧?我应该向妈妈学习,这样才能做一个有用的人。
我要以蚂蚁为榜样,在现在这种全国疫情在家学习的情况下,早睡早起,自觉安排学习时间,完成老师在群上布置的作业,不用妈妈天天提醒,我不要做看看天、望望的,为不相干的人工作思想的蚕;我要做勤奋的小蚂蚁。工作就有幸福,所以我要认真学习,天天向上。
篇17:蚂蚁读书笔记
前不久,卡通频道播放了一部动画片,叫《别惹蚂蚁》。整个动画生动活泼,故事情节异常新颖。感觉看了一遍还想看第二遍。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叫卢卡斯的小男孩,他曾多次用水冲蚂蚁窝,蚂蚁中有个巫师发明了使人变小的神奇药水,为了报复卢卡斯,它们把他变小了,抬回蚂蚁窝,蚂蚁女王要卢卡斯变成蚂蚁中的一员后再送他回去。卢卡斯通过努力,在帮助蚂蚁打败它们的敌人后,取得了蚂蚁们的信任,变成了“蚂蚁”。后来他回到了家。
主人公卢卡斯开始变小后,来到蚂蚁巢里,蚂蚁们对他是恨之入骨,都纷纷要求杀了他,蚂蚁女王宽大仁慈把他留了下来。他由一个小蚂蚁带着,小蚂蚁告诉卢卡斯它们怎样生活,怎样找东西吃。这时碰巧有一个比赛,小蚂蚁让卢卡斯去参加,卢卡斯被分在篮队,任务是把甜石头搬到指定的地点,首先要过一个裂缝,然后爬上一堵墙就可以了。蚂蚁齐心协力,过了裂缝,而卢卡斯自认为是人,自己很强大,不需要小蚂蚁的帮助,一意孤行,结果还是未过去,蓝队输了。这时甲虫又来袭击蚂蚁们,卢卡斯逃跑了,他向离蚂蚁窝远的地方逃去,这时一只甲虫追来,他身边没有人帮助他,他孤军奋战,最后点燃炸药赶走了甲虫们。蚂蚁们对他有了好感,他也渐渐意识到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开始和蚂蚁们一起找食物,一起学爬墙。一天,来了一个“喷云吐雾”者(杀虫公司的人),他的到来意味着甲虫、蚂蚁等昆虫的死亡,卢卡斯和蚂蚁们、甲虫们一起作战,他们想把使人缩小的药水放入他的耳朵里,但他戴着耳罩,于是他们把药水注入他的大腿里,他的腿缩短了,那人吓得落荒而逃。卢卡斯赢了,蚂蚁们让卢卡斯回到了家。
看完动画片,我赞叹蚂蚁们的神奇,它们虽小,却能举起比自己体重重十倍以上的东西,这点大象也办不到。它们虽小,但它们团结一心,克服了许多困难。人也不过如此,他们为了争夺利益、金钱,不惜使出各种招数,连亲兄弟也不例
外,因此伤了和气,还能团结吗?
看完动画片,我感到我们应多学习蚂蚁的那种品质——团结一心!
篇18:蚂蚁读书笔记
人世间,有许多强者,他们个人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得不引起全人类对他们的一次又一次地重视。有了强者,就有弱者,他们的力量是卑微的,人类常常认为世间根本没有他们,他们太不起眼了。
但是,有这么多的强者,那些弱者单单靠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是如何顽强地生存下来的呢?
你知道吗?一群蚂蚁要从悬崖的这一边到达另一边寻找食物,他们往往是用眼神交流,用触角感应,短短一秒的时间,蚂蚁间就手尾相连,成为了一架蚁桥。没有任何一只蚂蚁犹豫,没有任何一只蚂蚁抱怨。接着,一头的一只蚂蚁极力抓住悬崖这边的峭壁,后面的蚂蚁一使劲,在空中经历了1800大翻转,另了头的蚂蚁就紧紧抓住了悬崖另一边,再重复一次刚才的状况,整群蚂蚁便成功地过了悬崖,爬向远方。
看到了吗?是团结的力量,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这些弱者把各自卑微的力量凝结到一起,战胜了困难!
一群蚂蚁在遇到困难时,经常要重复这样一句话:“为了蚁穴……”蚁穴是他们共同的家,是他们一个在集体的称号。他们常常不惜自己的生命,去保护蚁穴,哪怕最好的结果只是断壁残瓦,他们也会用最大的力量去跟强者搏斗,直至他们共同的敌人已经死亡,他们的蚁穴没有一点儿的危险,他们的心才会落了下来。
看到了吗?是集体的力量,使这些弱者不顾一切去爱护这个集体,保住了他们共同的家园,战胜了强者!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人世间的弱者是怎样战胜困难,战胜强者,用自己卑微的力量在人世间生存。他们是卑微的,却能战胜我们人类还战胜不了的大自然中的强者,而我们能对他们做的,只有敬重。
我想,他们卑微者能做到团结,我们也能。他们能够用集体的力量战胜困难,战胜强者,我们一样能行。
而我们现在能做到的,只有团结,只要我们能团结一心,能为了集体的利益而不惜自己的利益,就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集体,一个永不失败的集体!这一刻,我们要做的是敬重卑微,而下一刻,我们就要在敬重卑微的基础上,学习弱者的精神,让他们卑微者作为我们永远的榜样!
【《蚕和蚂蚁》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3.蚂蚁和西瓜教案
5.蜜蜂和蚂蚁读后感
6.蝈蝈和蚂蚁作文
8.蚂蚁和蜘蛛作文
10.雌蚕和雄蚕如何分辨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