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田中村有机农业基地的工作计划
“小肥仔”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篇创建田中村有机农业基地的工作计划,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创建田中村有机农业基地的工作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创建田中村有机农业基地的工作计划
随着莲峰公路的开通,加快莲峰山区的综合开发,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已摆上了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莲峰山区的特殊区位、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当前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为创建田中有机农业基地,带动山区发展、帮助农民致富提供了条件。现根据我镇的镇情、山区实际以及市场前景,制定田中村有机农业基地创建的工作计划。
一、创建有机农业基地的有利条件
1、区位条件:莲峰山区位于宁德市西部,距市区仅6公里,离高速公路互通口不到8公里,各自然村也都通了乡村公路,便于产品向外输出。同时,山区地广人少,周边均无工矿企业,不存在土壤、水质和大气的污染源,又有白岩鼻、南峰等大山为天然屏障,其大气、土壤、水质均十分优越。
2、水热条件:生产、生活用水均为山泉水,全部达到饮用水标准,并且拥有2万多亩的山林,水源充足。年降雨量2100mm。山区海拔高度为450-800米,年平均气温为16-18度,不仅适合多种常规蔬菜种植,同时,也适合于发展夏季的反季节蔬菜。山区的通风条件极好,不利于病原体的产生、繁殖,也能抑制虫害的大面积发生,不仅适合于种植业发展,也适合于养殖业的发展,利于山区生态有机农业的整体发展。
3、土壤条件:土壤为红壤土,有机质含量相对较低,靠近村旁现仍耕作的农地和水田的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由于山区经济落后,其化肥、农药的用量相对较少,对土壤结构的破坏较校同时,从改革开放以来到莲峰公路通车前,山区人口外出务工多,出现了土地抛荒现象。山林保护较好,造成野猪等对农作物的破坏现象日趋严重,加剧了土地的抛荒。绝大部分抛荒地土壤的肥力和结构已基本得到了恢复,对发展有机农业极为有利。
4、耕作情况: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山区经济十分落后,处于待开发状态,农民基本上保持传统的精耕细作生产方式,仍有使用农家肥和轮作、间作的习惯。这为引导农户发展有机农业提供了耕作习惯的基矗
5、传统产品优势:山区的水热、土壤等条件,不仅使莲峰山区的传统大宗蔬菜,如佛手瓜、白萝卜、淀粉、茭白等在市区市场享有盛誉,而且,山区家养的鸡、鸭、兔深受市区群众喜爱,常常出现脱销。
二、发展思路
1、主导思想:以“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创新机制、基地带动、综合开发”为山区开发的指导思想,通过整合山区现有的土地、人力资源、发挥山区的气候、土壤、优质无污染的良好生态优势,针对山区自然村落分散,地多人少、民风淳朴、农民整体素质水平低,农业生产水平低,农民进入市场参与竞争能力极弱等特点,通过组建行业协会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为农民提供种苗、技术服务和产品销售服务,引导农民进入市场,行业协会负责组织生产、技术培训、技术措施落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等,构建“公司+协会+农户”的运作机制,创办生产示范基地,发挥示范、推广、辐射的作用,以带动山区农民发展有机蔬菜、圈养肉鸡、科学养猪、养兔为主,带领山区农民共同致富奔小康。
2、远期发展目标:通过积极发展生态有机农业,在广大农民中树立了发展生态有机农业的理念,使广大农民自觉地拒绝使用化肥、化学农药和化学激素,掌握科学的种养殖技术,掌握生态型立体式农业开发技术,并且引导农民向休闲生态农业方向发展。在条件成熟时,将整个莲峰山区划为有机农业生产保护区。
篇2:创客教育基地创建的工作计划
创客教育基地创建的工作计划
一、背景及创客教育缘起
1.学校的基本情况
平阳县阳昆镇第二小学创办于1906年,一百多年来,历经几代人不断地探索,厚积了“人文关怀、寓学于乐、领先一步、追求卓越”的文化底蕴,焕发着蓬勃的朝气。目前学校占地面积约40亩,拥有46个班,2451名学生,在岗教职工116人,其中市县名教师、名班主任、教坛新秀、学科骨干教师61人。
在百年的办学历程中,阳昆二小始终坚持抓特长,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追求。不断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深化教学改革,取得不俗成绩。2001年成为浙江省现代教育实验学校,06年5月成为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教育技术重点研究课题的实验学校。十年磨一剑,如今学校的信息技术师资力量和信息技术教育在全市独领风骚,先后获得浙江省现代教育实验工作成果突出学校,全国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学校;2011年被温州市教师教育院确定为中小学教师素养提升培训基地学校(信息技术学科),2015年全国M35青少年创客教育协会首届单位会员。我校信息技术师资力量雄厚,共有专兼职4人,其中有市信息技术教坛新秀2人,市信息技术骨干教师1人,县信息技术教坛中坚1人。
2.创客教育缘起
2012年9月,我校开始开展Scratch教学,2013年开始开展创客教育。我们的第一批设备是Scratch传感器,我校先后购买50套Scratch传感器,并把它引入到小学信息技术常规课堂,在四到六年级展开教学。在其之间,我们的温州市课题《小学信息技术scratch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方案》顺利结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校课题组撰写了创客校本课程《Scratch互动媒体创作》。2015年我们申报并成功立项了市课题《小学信息技术创客教育校本课程开发》,通过系列创客课程(3D打印机、Ardiuno教育机器人、智能桌面实验室等)的开设和撰写,进而普及二小创客教育。
二、我校创客教育的足迹
为了普及创客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我校于2015年3月设立创客吧、组建了5个“创客社团”,在谢贤晓老师的带领下,开设创客系列课程和各种创客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我校作为承办方多次承办市县极层面的创客活动。
(一)我们的阵地——创客吧
我校已建成师生创客活动专用场地——创客吧。创客吧配置了一台3D打印机、30套Scratch传感器、12套Ardiuno教育机器人、12套智能桌面实验室、60套电子多功能学具,还有坦克机器人、胸章机等设备,以及其他一些必须的工具等。基本奠定了开展创客活动物质基础,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
我们接下来的计划是进一步完善基础实施,配置双色或多色3D打印机一台;完成makerblock机器人的'购置;增加Ardiuno教育机器人和智能桌面实验室套件的数量到25套;DFrobot机器人的购置;拼一拼电子积木的购置。并且我们将进一步拓展创客吧的空间,改善场地条件,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拥有一个条件成熟的场所,为开展系列创客活动提供物质保障。
(二)我们的活动——创客社团
目前我校已经成立“创客社团”,有专门的教师负责开设创客课程。每周二、三下午4:00-5:00开展创客活动,开设课程有:Scratch传感器的应用、Ardiuno教育机器人、智能桌面实验室、3D打印机等课程。
为了保证创客活动的开展,形成区域合力快速推动这项工作,我们邀请了校外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加盟。如今负责创客社团的老师不仅有阳昆二小的信息技术教师,还有部分来自于平阳县其他学校的信息技术老师。创客小组活动时,我们都有2位老师在场负责,一位老师执教,另外一位老师协助。这些老师分别是:鳌江一小郑书琴;阳昆六小屠盈盈;练川小学杨雄;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创客社团活动开展的非常顺利。
阳昆二小“创客社团”组建方案
为了普及创客教育,阳昆二小计划建立创客吧、组建“创客社团”,开设相关课程。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各种创客活动的参加,旨在让小学生了解3D打印机、pcDuino、Ardiuno、Scratch及传感器等软硬件。通过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互动,带领孩子们进入创客世界。
一.人员分工
总负责人:z
具体负责人:zz
二.招收对象
四年级30人、五年级40人
三.活动地点
创客吧、机房一、机房二
四.具体安排:
活动时间
小组 负责人 地点
周二4:00-5:00
第一组:智能桌面实验室
(20人)
机房一
第二组:Ardiuno教育机器人(20人)
机房二
周三
4:00-5:00
3D打印机教学(30人)
创客吧
周三
4:00-5:00
Ardiuno教育机器人
机房一
我们的行动计划:
1.以阳昆二小为据点,鼓励更多的县内其他学校信息技术老师参与到我校创客教育。
2.帮助并指导对创客教育感兴趣的我县外校信息技术老师在执教学校开展创客教育。
3.继续招收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参加学校创客社团活动。
4.成立校级创客协会,由创客协会的学生负责管理午间创客吧开放的管理、承办各类创客活动的志愿者等工作。
(三)我们的行动——创客活动模式
创客教育在我校的开展模式共有三种,分别是创客教育融入到常态化的信息技术课堂;组建创客社团,每周开展创客教学;午间开放创客吧,感兴趣的学生在创客吧自主学习。具体操作如下:
1.Scratch传感器融入到常态化的信息技术课堂;
2.创客社团活动内容:Ardiuno教育机器人、智能桌面实验室、3D打印机。
3.午间开放创客吧:3D打印笔、拼一拼电子积木、makerblock机器人、DFrobot电子轻粘土等。
我们接下来的行动计划:
1.电子多功能学具融入到六年级信息技术课堂;Scratch传感器融入到五年级信息技术课堂;3D打印机融入到四年级信息技术课堂。
2.增加创客社团活动内容,推荐设备:makerblock机器人、拼一拼电子积木。
3.增加创客吧设备,扩大创客吧空间,午间开放时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操作设备。
【创建田中村有机农业基地的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2.个人农业工作计划
3.镇农业工作计划
6.平安创建工作计划
10.创建社区工作计划范本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