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边人》观影心得体会
“滴蜡惨叫罗一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守边人》观影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守边人》观影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守边人》观影心得感想
《守边人》观影心得感想1
十二月的金陵城已入深冬,走在路上寒风凛冽吹彻肺腑,却丝毫不能阻挡我前去观看国防教育电影《守边人》的满腔热情和虔诚之心。两小时的电影看得我热血澎湃泪流满面,感动我的不是影片中壮丽优美的塞外风光,也不是演员们精湛绝伦的演技,而是主人公朴素的人格品质和甘于奉献的精神。
影片在一场慷慨激昂热情澎湃的退役护边动员会中拉开了序幕,片中主人公魏大有和新婚妻子刘小好经过一个多月的汽车颠簸来到北疆,和其他战友们开始了从无到有的开荒建设。住地窨、粗茶淡饭、骑马数十公里的来回巡逻、无广播通讯,只有浩荡旷野的阵阵狼嚎和辽阔无际的万点繁星。他的妻子为了配合他执行任务两次流产、仍随他白头偕老的守边地。
至亲的战友马忠诚在一次巡逻中碰上了狼群的围攻牺牲了;腼腆胆小的花花为了保卫土地在暴雨中和战友们一起跳下河流,做起了“人肉堤坝”为此而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战友们的牺牲也没有动摇老魏守边的决心。上级要求解散二连,让他们改为优裕的地方编制,老魏不想“享福”找到团部力争留守边关,诉求得到批准他的护边决心更加坚决。即使后来女儿上学寄宿在县城,受委屈想父母也丝毫没动摇护边的决心。
老魏到了退休年龄,女儿多次接他进城养老,他不愿意,让老伴去,自己一个人继续守着老屋,升国旗,喂鸡放羊,巡逻在已设铁栏立界碑的边防线上,这一守便是50余年。影片最后定格的画面,是五十年后老战友聚会的全家福,尽管少了“花花”那张青春笑脸,没有了那个同野狼搏斗而牺牲的憨厚老张,但这张全家福足够见证这些守护者与日月同辉于天地共存的群体形象。
整部电影通过时间线索与人物命运交叉叙事,艺术展现了魏大有作为一名普通退役战士,以扎根艰苦偏远边境地区半个多世纪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献身党的事业的赤胆忠心和高度自觉;生动诠释了兵团党员干部“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优秀品质;生动诠释了兵团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执着坚守;忠于职守、坚韧执着、脚踏实地、认真较真的崇高境界;热爱家乡、保卫祖国、勇于牺牲、寸土不让的国防国土意识。
通过观看这部主旋律电影,她带给我巨大的精神动力,提升了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结合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与自身工作,弘扬奉献精神,就要像魏大有一样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是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奉献精神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做为一名青年党员始终牢记党员宗旨观念,保持公仆情怀,增强看齐意识和学习意识,力争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做为一名江苏省人民医院职工,必备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认真的钻研态度,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切实做好本职工作,力争做一名让患者、让医院、让社会满意的医务工作者。
生命凭骨骼而挺立,人类因精神而伟大,生命的长短以时间来计算,生命的价值以奉献来衡量。奉献是生命的花开,人只有奉献于社会、贡献于世界,才能活出生命的意义。每个人不论职位高低,不论在什么岗位,都能够尽自己的所能作出奉献!
《守边人》观影心得感想2
“为什么感受生命旋律,为什么梦想变得如此清晰,为什么初心不忘如此美丽,因为有你,因为有你……”电影中悠扬的歌声又在耳畔响起,将记忆召回那个黄沙吹遍的疆野,让视线触及那些坚守的身影。
风霜雪雨始终不渝
云层翻滚着沉重的弧度,浪波奔赴着不知方向的前路。洪水沸涌,没了这山川形胜,没了这林海雪原。不敢想象,在这番天地间,却有一人,单着一袭暗色雨衣,便只身迈入这惊涛骇浪。他的双臂,扣着同样冰冷却鲜活的生命,呼喊着一腔热血,誓要用单薄的身躯抵挡浊浪滔天的激进。云开见日,川河依旧,他终得以安然喘息,而僵硬的双腿却从此驻扎在了边境。他坚定,只因脚下,是千里江河的波澜汹涌,是万年冰川的熊咆龙吟,更是他护之以生命而万死不辞的祖国。纵然沐雨经霜,雪虐风饕,守边人誓死捍卫的决心任尔千磨万击,坚韧如一。
骨化形销依然不惧
四周一片肃穆,棺起,默悼。柳花花同志,在抗险抗洪的救援中不幸遇难,年轻的生命就此香消玉殒。山河寂静,日月无声,黄沙扬起又落在每个人挺直的腰板、靴面,还有棺木上。人们的心在悲痛中浸没,没有人后悔,亦没有人责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们悲恸,却只是静默地哀悼。他们坚忍,一如许下坚守的诺言。大漠西北,风沙中,无数的葬礼在这举行。死亡不曾令守边人畏惧而离开,相反,他们视死如归。生死与否,他们坚守;骨化形销,他们不惧,傲然屹立成最坚牢的边界线。
心中界碑永远耸立
一轮红日,一面红旗,在雪山环绕的戈壁升起。日光斑驳,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老旧收音机的国歌雄浑响亮。旗杆下,坚守的一家三口肃立。画面定格在这一幕,晨光穿过冷雾,洋洋洒洒地落在旗与人上,宛若一幅光与影交织的印象派油画——不是此时此刻,而是今生今世,他坚守在边防一线;不是形单影只,而是无数军人的负重前行,守卫祖国锦绣河山。连队虽散,守边依旧。动荡或和平,魏大友始终站在边疆最前线,五十年如一日。界碑有无,守边人心中的界碑将永远耸立。
因为有你——守边人。担负着家国的重任,直面遍地白草狂沙,扛起枪支力争主权。迎风霜雪剑而行,置国家于个人生死之上,以一生守护“中国”二字。这一切,是信仰,是坚守,是奉献,是无悔。前仆之人,一抔黄土掩埋忠骨;后继有人,狂沙吹尽面色无惧。边界线上,守边人的足印绵延了整个人生。
然而,守边人的精神又何止是那个艰辛岁月特有的产物。和平年代,毅然而行的“你”从未缺席。因为有你,铁骨铮铮,在印度挑衅我国边境主权时誓死捍卫;因为有你,英勇无惧,在大凉山的火光中化作英魂;因为有你,虽为平凡的个人,却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在平凡的一生中成就伟大。这一切,我们难以忘记;这一切,我们不应忘记。是你们,让我们拥有岁月静好;是你们,替我们负重前行。
因为有你,无私捍卫,护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感谢有你,毅然坚守,保华夏儿女追逐光明。
《守边人》观影心得感想3
此片是于20__.4.7日看的,学校统一观看,可能是因为这是很多年前的影片,看起来画质特效什么的不太好!但是剧情还是很感人,有的片段还是让人忍不住流眼泪,还是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争做新时期的“守边人” 《守边人》主要讲述的是一位普通退役战士魏大有自愿守护北疆边界半个世纪的感人故事。这是一部教育片,如果说教育片的意义来自于人性对待事物时的感受,那么《守边人》的魅力就应在于没有过多的采用特效,它将坚守、信仰、国家与个人之间做了一次完美的糅合。影片一开始就是响彻云霄的口号和宣誓:“到西北去,到新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影片通过新中国成立时到现代中国的时间相互切换,讲述了整整五十年代魏大有的信仰从未变过,五十年如一日,镇守祖国的边界线,始终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边疆的环境是多么的险恶,大风大沙,荒无人烟,萧瑟寒冷,野兽出没,洪涝灾害,还要面临着随时会因为边界而引起的纠纷而会死亡的可能。这样的环境,会有多少人能够忍受呢?可是魏大有和刘小好以及他们一群战友和家人做到了!尽管指导员被洪水冲刷了双腿,花花也因此而牺牲,马忠诚在巡逻时被野狼而吃,小好因为救援活动而失去两次孩子……但是这并没有使他们的信仰削减,反而使他们信心大振,更加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守卫边界线,决不让祖国失去一寸土地。就像哈萨克斯坦欲要越过边界线时,魏大有只身一人,不畏强权,一边又一遍的喊着“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请你们立刻离开”有时候真的会有一刻的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是我们中华儿女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上面有着我们奋斗努力和坚守信仰的足迹,一步一个脚印,就像魏大有说的“我走了这么多年,难道还不知道边界线在哪吗?”他们就是祖国的活地图。看着影片的时间线不断往后,中国逐渐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像影片里频繁出现的句子“祖国在变得越来越强大”!是啊!祖国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大!在现代,我们不一定要去西北,要去边疆,但是我们一定要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我们有困难的时候,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我们能感受到深深的自豪感!当祖国需要我们时,无论无时无刻,我们都是祖国坚强的后盾。如今的社会,又要多少人能够像魏大有一样呢?当今时代的新新人类,更应该有坚韧的决心和信仰!不能受到一些小挫折就放弃。现在许多人会因为环境恶劣就推三阻四,是否想过不仅富裕的地方需要我们,贫穷的地区也需要我们。有时候信仰就是咬咬牙,一缓几十年就过去了!我们并不是按部就班的模仿魏大有走着祖国的边界线巡逻一走就是五十年,在西北地区每天早上升国旗……但是我们也应该有我们的信仰!当国旗缓缓升起时,国歌响起,我们应响彻云霄的奏唱国歌。祖国发出政策时,我们应该坚韧的支持,当他国试图在言语还是舆论中侵略中国,我们应该有信仰的站出来,我们是有信仰的中国人,我们都应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中国在变得越来越强大,我们都应人人争做新时代的“守边人”!
《守边人》观影心得感想4
眼前,有一双手,有点黑,还有点粗糙。粗大的指关节边布满了老茧,每一个都是岁月,是沧桑。相比那些白皙丰满的手,它显得那么“不堪入目”,但却有一种刚强,一种无限的力量!
这双手属于一个叫魏大有的守边人。他24岁来到边疆,用五十年如一日的初心诠释了一句话:祖国的领土,在我们手里,一寸也不能丢。斜阳草树,狼野牛羊,每天数十公里的路,走在祖国的边疆。新中国刚刚成立,河山还未重整,是多么需要这样一些人带着双手,来建设边疆,捍卫国家尊严。
当他用自己的双手搭起第一根房梁的时候,就决心要在边疆扎根。根是什么?说不清,也道不明。但他依然告诉自己,这是一条艰难的路,只有用顽强的毅力走下去,祖国的命运才能掌握在中国人民自己的手中。因此,当界河要改道,他握紧了手,扛起了麻包;当邻国欲跨过边界,他握紧了手,端起了枪;当边境竖起了中国的石碑,他握紧了手,却流下了清泪。他的手里究竟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有一个被握紧了的“守”。“守”是什么?宝盖头下的寸,魏大有就是用“手”“盖”住了祖国边疆的每一“寸”土地。哪怕是一丝尘埃,那也是中国人的!
当部队向他借每天早上他升起的国旗,他腼腆地说:“那……都褪色了!”可褪色的只是国旗,他的精神永不褪色,但国旗褪色了又何妨?他,魏大有,一个守边人,早就用他的初心,他的灵魂为国旗镀上了一层更璀璨的红光。守边人,早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名称,而是一种精神,一种荣誉,更是国家尊严的写成。是呀!中国的领土在我们手里一寸都不能丢!说得好!这是一个国家的坚定信念,一族人民的精神依靠,更是一类用生命去浇灌它的人的手中守!
这一双手,告诉了我们祖国的边疆之路应该这样走;这一双手,告诉了我们,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应该这样守。忽然地,觉得这一双手真得很伟大,充满了力量,充满了担当。它为我们点亮了新中国成立后生生不息的火炬,燃烧在边疆,燃烧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守边人的这一双手的背后,是建设边疆的辛勤,更是不负青春的豪情,他们将青春的热血通过手无私献给了边疆,传给了祖国。每一个守边人都有一双为祖国奉献的手,而每一个手中都握着一个坚定的“守”。或许只有走在边疆才能真正感受到它沉甸甸的分量。从前,我从不相信“只手可遮天”,可这样一双手,真的很“大”,“大”到可以护住祖国的整片蓝天!
与守边人的邂逅,使我有了一双真正的手,握紧了一个守。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要传承并发扬守边人爱国,为国的精神。为祖国守住疆土,为人民守住幸福,为每一个从1949年走来的守边人守住灵魂的边界。或许,此时我的双手还略显稚嫩,但它们已有了一股蓄势待发的力量。只要祖国需要,人民需要,必当贡献毕尽,在所不辞!如愿以血荐轩辕!
守边人手中的,是一类人一生的字眼,是一个民族不屈的字眼,是一个国家永恒的字眼!
《守边人》观影心得感想5
在茫茫萨尔布拉克草原上,有一个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的无人区,在那里住着一位七旬老人——魏大有。
他是一位丈夫,一位父亲,他有血,有肉,有情,有感,但他却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在那生活了五十二年,因为他同时也是一位守边人。
影片中曾有一句话“人在边境在,人不在边境也得在。”每一个守边人的信仰就是陪伴国家的边远寸土,直到白头。无论前方是雄关漫道还是荆棘满途,他们都不会畏惧。因为他们要守卫的是中国的领土!
“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请你们立刻离开!”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一句震憾人心的话语,从古到今,无论是秦始皇的一统六国,还是蒙古铁蹄踏遍欧洲,以及明朝提出的“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都彰显着中国的每一寸土地神圣而不可侵犯。
在1894年的一个秋日,爆发了一场使所有中华儿女都为之惊心动魄的甲午中日战争,在当时,他们都知道,无论北洋舰队如何奋起反抗,终究是寡不敌众,尽管如此,由邓世昌带领的200余名将士仍是义无反顾的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天高云淡,伴着丝丝秋雨,他们壮烈殉国……可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不会忘记他们每一个人为守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而献出的生命。“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而我们的守边人,也许平凡而普通。在你的眼中,萨尔布拉克草原被蓝天白云映衬着辽阔壮美,可你又何曾知晓那儿的冬季狂风肆虐,夏天蚊虫猖獗,时时生活在危险之中,是狼群随时的出没,又亦或是外国士兵看似不经意的“侵略”……每一次危险的到来都是如此的突然,但守边人他是一张“活地图”,他不怕死,不畏死,心中只有中国。他们不忘初心,为国戍边,此时的守边人,与奋斗在一线的士兵、与为革命而牺牲的先烈相比,他们丝毫不逊色。
老魏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升起家门口的五星红旗。没有国歌,没有观众,他却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这是对国旗的敬意,对中国的敬意,试问有多少人可以做到?今年六月以来的香港游行是对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14亿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主权完整坚定意志的公然挑衅。他们肆意侮辱国旗,但历史却不能被改变,香港永远是中国的香港!然而,此时的我们都是“守边人”,只为守护中国领土的完整。
其实无论界碑有无,守边人心中的界碑将永远耸立。
魏大有不曾忘记他的初心,守边人不曾忘记他们的初心。尽管一代人的躺下,但又会出现一代人的崛起,那是生命的蜕变和轮回。那些面孔在变,那些声音在变,不变的是对灵魂的诠释和一颗坚决守卫祖国领土的心。
当影片结束时,我的内心已如激荡的湖水,眼眶中噙着眼泪,“为什么我们总是热泪盈眶?因为我们的血为祖国流淌。”周总理从小便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我辈更亦当一步一个脚印,为之中国梦而奋斗。
崇山峻岭之上,峭壁深壑之间,始终有守边人的身影。
不要忘记,花开花落
不要忘记,生死相依
不要忘记,守边人!
耳畔的旋律久久不能停息,“为什么感受生命旋律,为什么梦想变得如此清晰,为什么初心不忘如此美丽……”因为有你,因为有魏大有,因为有守边人。
《守边人》观影心得感想
篇2:《守边人》观后感
《守边人》观后感500字
“为什么梦想变得如此清晰,为什么初心不忘如此美丽,因为有你……”这几句优美而感人的歌词深深打动着我,这正是《守边人》这部电影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正是这些守边人在平凡之中默默付出,我们的生活才有安宁。
《守边人》是以全国“时代楷模”魏德友的先进事迹改编,展现了魏德友五十多年坚守戍边的感人故事,谱写了平凡人伟大的爱国情怀。其中影片中的魏大有就是魏德友的原型。在抗洪中他失去了第一个孩子,在与新疆人民争辩中失去了第二个孩子,在戍边生活中拥有了第三个孩子“宝贝”可是他忍受骨肉分离的痛苦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县城读书。可“宝贝”在学校中却被人说是没人要的孩子。魏大有的无私,舍小家的精神令人动容,让我敬佩、感动。边陲之戍,用保封疆,国之大防,莫过于此。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请你们立即离开。”这是魏大有的信仰,也是每一个戍边人的信仰。当兵二连被解散,调离其他岗位,唯有魏大有不忘初心坚持留下。当战友借去自己褪色的.五星红旗时,却用自己女儿的红领巾作为红旗的一角,庄严的敬礼。昂扬的旋律,魏大有每天都会升起这面红旗,红旗的颜色随岁月消褪,而魏大有的爱国心永不泯灭。他的爱国情是那样纯粹,我内心的爱国情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光荣在于平淡,艰苦在于漫长,英雄不老,只是抵不过岁月的沧桑。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位戍边人都是一座界碑,清晰地标示出祖国的边界和人生的境界。向那些不忘初心、无私奉献的戍边人致敬!
篇3:《守边人》观后感
前两天看了一部电影《守边人》,讲的是以全国“时代楷模”魏德友的先进事迹改编创作而成的电影,刘佩琦担任主演。
刚开始听见影片名字时,我本以为是“手边人”,猜想可能是一部推理悬疑剧,只是没想到是“守边人”,保护我国边境的大英雄。影片一开始就交代了事件发生的背景,1964年有一支部队驻扎在中哈边境萨尔布拉克草原无人区,他们被称作“守边员”,一系列的场景和背景很自然的就将人带入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去,在那个新中国刚崛起的年代,饱受了战火摧残的我们,对国家、对领土,有一种莫名的、神圣的信仰,它和先前一样,只是更增添了一份坚定。
守边,多荣誉的任务,多有意义的经历,但是却面临着诸多的无奈与艰辛,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的庄严工作。生活在这里的他们,为国守边固边、奉献自己的青春,时刻坚守岗位,不容祖国领土遭到侵犯。
影片中的主人公名叫魏德友,在组织取消他所在的那支部队,让军人们返回家乡时,他毅然决然地选择继续留下,自愿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满腔护国热情,这一守就是一辈子。面对女儿上学、家人分开也不能影响他护边的坚定,他每日都要在自家门前的木制旗杆上升起庄严的国旗,唱着熟悉的旋律,这是一天美好的开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重复再重复,丝毫没有觉得厌烦和乏味,于他来说,每日在这片土地上走一遍,心里才踏实,才有归属感。这是一个时代的榜样,也是一个平凡人不平凡的爱国情怀。他值得我们每个人发自内心的尊敬,时代楷模,就是他们这样的人。
看完影片让我想到了塞罕坝的护林员,这同样也是一个艰巨又伟大的工程,将这片“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苦寒之地,变成如今世界最大的人工林,一代代塞罕坝人传递了一代代塞罕坝精神,为祖国修筑起一道绿色长城、一道风沙屏障。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在捍卫祖国,为祖国而战,我无法切身感受到当时的不易,只能通过影片的只言片语,但是已经足以让人震撼,让人向往这美丽的地方。
在我心中,朝夕相处的中建人也似他们这般,用技术、用双手,为祖国的经济发展奉献一份力量,为家乡、为那些相信我们的人而战,中建人,你们都是最棒的!
篇4:《守边人》观后感
“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请你们立刻离开”,影片结束后,这句话也依旧在我的耳边萦绕,这是每个守边人的信仰。
在新疆萨尔布拉克无人区一望无垠的草原上,鸡声报晓,晨光熹微,一位白发苍苍、步伐坚定的老人,五十年如一日地带上他的干粮和收音机开始了一天的巡逻。萨尔布拉克草原100多平方公里山川上的每一株蒿草都记得他的脚步声,每一块石头上都印上了他的身影。52年来,他用一双比测量仪还准的双脚在边境线上丈量了18万公里,堵截越境牲畜数万头只,劝返临界人员上千人,管控区内没有发生一起涉外事件。他把自己像一棵树一样深深地种在了萨尔布拉克草原上,他就是魏大有,原型是“时代楷模”“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魏德友。
不畏困难,忠于职守
魏大有的守边生涯充满了困难和挑战。当界河暴雨洪水冲岸,魏大有不畏权利,持枪命令怠慢失职的连长发放抗洪物资,才堵住了洪流,守住了国家的边界线。当境外军队翻土机犯边,魏大有举枪同对方五人对峙,眼神坚定,没有丝毫畏惧,用生命阻止异国进犯。作为新时代的测绘人员,更要立足本职,保持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勇于攻克工作中的困难,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再上新台阶、为测绘行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篇5:守边人观后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魏老的一生就是为了这个初心和信仰不懈奋斗的一生,52年间,随着兵团的撤销、恢复,战友们陆续撤回团里或内地,他和妻子却选择留下,即使后来小女儿为了上学,寄宿在县里兰芝家,受委屈、想父母,也丝毫没动摇护边的决心,其他守边户都是逐草而居,他却哪里也不去,继续守着老屋,升国旗,喂鸡放羊,巡逻在已设围栏、立界碑的边防线上。我们从魏老的倔强中,看到了他的初心——家国情怀,也感悟到了他的信仰——保卫祖国。同样,还有许许多多的守边人,他们可以在物资匮乏、洪水泛滥的季节,为了保卫那五平方公里的土地,做起“人肉堤坝”,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力量,他们生动诠释了保卫祖国、勇于牺牲、寸土不让的国防国土意识。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要向魏老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把誓言刻在心中,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入党誓词字数不多,记住并不难,难的是终身坚守。”信仰的力量在于笃行,要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只要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中国共产党必将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篇6:守边人观后感
电影《守边人》是我国第一部反映民兵驻勤的影片。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十九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的重点影片,该片不仅让我了解了全国“时代楷模”魏德友53年为国戍边的先进事迹,也让我对“信仰”二字的理解更加深刻。以魏德友为代表的守边人们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影片原型人物魏德友于1964年响应国家号召,从北京军区转业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61团兵二连屯垦守边,至今已经52个年头。这些年下来,他义务巡边近20万公里,相当绕赤道5圈,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堵截临界牲畜万余只,从未发生一起涉外纠纷,被边防官兵誉为边境线上的“活界碑”。半个世纪匆匆而过,他仅收音机就用坏了整整50台。如今,76岁的他仍和妻子住土屋、喝咸水、啃冷馍、守寂寞,与星月羊犬为伴,与风雪饿狼较量。观看影片的人不难发现,守边人魏德友身上有一种力量:坚守。这份平凡的坚守,闪烁着质朴的人格魅力。
篇7:守边人观后感
守边人观后感
假期,我看了一部关于爱国系列的电影《守边人》。这部电影既有新中国边疆建设的不易,又让我看到边境守护人的辛苦!
《守边人》这部电影讲述复原军人魏大有回忆自己退伍后,远赴西北边境参加革命建设和誓死守卫边境线的故事。他们从开始的一无所有,到兵团所有人自己动手,克服重重困难,不但生活越来越好,还坚定不移守护国家边境线,最后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年老的魏大有走在戈壁滩回忆起原来的事,刚来时一望无垠的大草原建设兵团的老战友热闹的篝火晚会……现在已不会再有了。当我看到在洪水泛滥的季节,兵团战士为了保卫五平方千米的土地,由于物资不够,战士们不顾自己的.生命做起了“人肉堤坝”也要保护的时候,我不禁热泪盈眶……
最惊险的一次是魏大有巡逻时,发现五名外国兵因计算错误,险些侵占中国土地,魏大有在五个外国兵的威胁下也决不动摇,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寸步不离,后来在援军的帮助下,才脱离困境。记得在电影中,魏大有说:“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请你们立刻离开!”这是魏大有的心声,也是所有守边人的心声!
五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他在这片无人区义务巡防守护,还被誉为边境线上“活的界碑”。即便是老战友的聚会也不能使他离开边疆,他这种“保家卫国,守护边疆”的精神让我感动!
正如电影里的话:“大海是每一滴水组成的,我们就是那小水珠。”劳动创造美,我们要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树立保家卫国的思想,为圆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写在观影后:
《无声大爱,省人心,塑忠魂》
“为什么梦想变得如此清晰,为什么初心不忘如此美丽,因为有你......”这几句优美而感人的歌词深深打动着我,这正是《守边人》这部电影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正是这些守边人在平凡之中默默付出,我们的生活才有安宁。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一个名字,一个平凡的人,却铸就了一种精神。祖国大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上,每时每刻,也都在发生着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反省,让我们铭记于心的事情!
向大爱无疆的守卫者们致敬!
篇8:《守边人》观后感推荐
电影《守边人》是我国第一部反映民兵驻勤的影片。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十九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的重点影片,该片不仅让我了解了全国“时代楷模”魏德友53年为国戍边的先进事迹,也让我对“信仰”二字的理解更加深刻。以魏德友为代表的守边人们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影片原型人物魏德友于1964年响应国家号召,从北京军区转业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61团兵二连屯垦守边,至今已经52个年头。这些年下来,他义务巡边近20万公里,相当绕赤道5圈,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堵截临界牲畜万余只,从未发生一起涉外纠纷,被边防官兵誉为边境线上的“活界碑”。半个世纪匆匆而过,他仅收音机就用坏了整整50台。如今,76岁的他仍和妻子住土屋、喝咸水、啃冷馍、守寂寞,与星月羊犬为伴,与风雪饿狼较量。观看影片的人不难发现,守边人魏德友身上有一种力量:坚守。这份平凡的坚守,闪烁着质朴的人格魅力。
倔强中感悟初心和信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魏老的一生就是为了这个初心和信仰不懈奋斗的一生,52年间,随着兵团的撤销、恢复,战友们陆续撤回团里或内地,他和妻子却选择留下,即使后来小女儿为了上学,寄宿在县里兰芝家,受委屈、想父母,也丝毫没动摇护边的决心,其他守边户都是逐草而居,他却哪里也不去,继续守着老屋,升国旗,喂鸡放羊,巡逻在已设围栏、立界碑的边防线上。我们从魏老的倔强中,看到了他的初心——家国情怀,也感悟到了他的信仰——保卫祖国。同样,还有许许多多的守边人,他们可以在物资匮乏、洪水泛滥的季节,为了保卫那五平方公里的土地,做起“人肉堤坝”,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力量,他们生动诠释了保卫祖国、勇于牺牲、寸土不让的国防国土意识。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要向魏老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把誓言刻在心中,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入党誓词字数不多,记住并不难,难的是终身坚守。”信仰的力量在于笃行,要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只要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中国共产党必将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篇9:《守边人》观后感推荐
魏老和他的妻子刘景好以及其他的守边人,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尊敬的,边疆的生活十分艰苦。没有美味佳肴,只有粗茶淡饭;没有空调风扇,只有透过地窨子破席棚吹进来的野风;没有通讯广播,只有浩荡旷野的狼嚎,冬季大雪过膝、夏季蚊虫肆虐。这一切,对于常人,无疑是糟糕透顶,但是这些守边者,没人选择逃离,他们物质贫乏,但精神富足。
当下,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广大党员在生活方式面临着新的选择,但是我们更要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崇高的精神追求,时刻遵守党的纪律,牢记党的宗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树立良好的党员形象。
淡泊名利且甘于奉献
魏老在国家建设最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投身于边疆地区,成为了一名守边员,扎根艰苦边境地区半个多世纪,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展现了兵团党员干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奋斗、特别能奉献”的坚韧品格。虽然影片中仅用几十分钟来讲述了主人公几十年的守边历程,但我们依然可以想象出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一位老党员是怀揣着怎样的一份信念坚守在祖国的边界,我深深地被他那保卫祖国、不畏牺牲、寸土不让的国防国土意识所折服。
在新时代我们弘扬奉献精神,就要清楚地认识到真正的奉献精神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指引下淡薄名利、真诚自愿为他人、为社会付出的行为。我们应向魏德友等人学习坚守信念为国奉献的精神。无论处于怎样的工作岗位,都能兢兢业业工作,默默无闻奉献,强化责任意识,勇于拼搏向前,要坚信付出是有价值的,奉献是有意义的,生命因坚守而傲然,人类因精神而长存。
平凡的坚持、不平凡的守护
10月,魏老获得中宣部授予的“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并被新华社评为“中国网事·感动”年度人物,同时也是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之一。但魏老在随后的采访中,总是觉得自己没有做什么事情。“那时候屯垦戍边,守边是工作和职责,守着守着就习惯了,就一直干下去了,就这么简单。”就是这样简单平凡的话语,才更让我们感动。魏老的妻子刘小好面对采访说不出宏伟的理想和远大的追求,只是一句“只要你不嫌弃我,我就跟你去边疆”
这样朴素的话充分显示出她的淳朴和善良,这份淳朴和善良让他们厮守了五十年,哪怕在生命最危急的那一秒,她依然是那么朴素而坚定:“我不离开你,我怕你死”,魏老守护着边防,刘小好守护着魏老,就这样坚持了一辈子。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以魏德友同志为榜样,弘扬奉献精神,要像魏德友一样淡泊名利,不计个人得失、甘于奉献,把国家利益置于最高利益;作为一名基层测绘工作者,我们从事的是基础性、保障性的工作,这些工作看似平凡,但我们要坚信岗位可以平凡,但态度不能平庸,我们要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为测绘事业发展做出自己的积极贡献,从而最终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做一名忠诚事业的“守边人”。
篇10:《守边人》观后感推荐
“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请你们立刻离开”,影片结束后,这句话也依旧在我的耳边萦绕,这是每个守边人的信仰。
在新疆萨尔布拉克无人区一望无垠的草原上,鸡声报晓,晨光熹微,一位白发苍苍、步伐坚定的老人,五十年如一日地带上他的干粮和收音机开始了一天的巡逻。萨尔布拉克草原100多平方公里山川上的每一株蒿草都记得他的脚步声,每一块石头上都印上了他的身影。52年来,他用一双比测量仪还准的双脚在边境线上丈量了18万公里,堵截越境牲畜数万头只,劝返临界人员上千人,管控区内没有发生一起涉外事件。他把自己像一棵树一样深深地种在了萨尔布拉克草原上,他就是魏大有,原型是“时代楷模”“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魏德友。
不畏困难,忠于职守
魏大有的守边生涯充满了困难和挑战。当界河暴雨洪水冲岸,魏大有不畏权利,持枪命令怠慢失职的连长发放抗洪物资,才堵住了洪流,守住了国家的边界线。当境外军队翻土机犯边,魏大有举枪同对方五人对峙,眼神坚定,没有丝毫畏惧,用生命阻止异国进犯。作为新时代的测绘人员,更要立足本职,保持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勇于攻克工作中的困难,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再上新台阶、为测绘行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淡泊名利,不计得失
边防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住地窖子,骑马巡逻,魏大有夫妇俩52年来都没有任何一句怨言。魏大有的妻子刘小好两次因为执行任务流产,也没有动摇他们坚守边境线的信念。当161团兵二连的解散,上级为了照顾这个团队多年的辛苦,将其改为优裕的地方编制,而魏大有不想进城“享福”,找到团部力争留守边关。后来为了不耽误孩子读书,夫妻俩忍受骨肉分离之痛将孩子寄养在战友家,继续守在边境线上。反观当下,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不要被名利禁锢双脚、冲昏头脑,而是要始终不渝地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和理想信念,不重名利,不计得失,以淡泊的情怀书写出高尚的人生。
人生有限,奉献无涯
除了魏大有一家,还有为了抗洪守边而失去双腿的指导员、被洪水冲走年轻生命的花花、守边巡逻遭遇狼群袭击而牺牲的马忠诚,他们都把最好的青春甚至生命奉献给了边防。生命的长短以时间来计算,生命的价值以奉献来衡量。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传承先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坚信付出必有意义、奉献必有价值,为引领测绘行业向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52年,他们不忘初心,兑现自己青春时对国家许下的诺言,他们无怨无悔,把“攻不破的边防线难不倒的兵团人”这句话演绎的淋漓尽致,铸就了边防线上一座“永不移动的生命界碑”。我们每个人都很平凡,但只要大家像守边人那样忠于职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每个人都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
篇11:《守边人》观后感
今天天气虽然十分炎热,但我依然保持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因为今天下午学校组织我们三年级看一个叫《守边人》的电影。
电影讲的是退伍军人魏大有和刘小好夫妻俩,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下,依然守护北疆边界长达五十二年之久的感人故事。当我看到在洪水泛滥的季节他们为了保卫那五平方公里的土地,由于物资不够,他们竟然跳入湍急的洪水中用自己的身躯来充当麻包,花花被洪水冲走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还有马忠诚为了保护边疆的人民被狼活活地咬死了,当我看到这儿时,不由得泪流满面,恨不得冲上去用枪把狼打死为马忠诚报仇。
这个电影中有很多的片段让我印象深刻,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魏大有像往常一样到边界线去巡逻,突然看见外国军队开着翻土机要进入中国边境,魏大有立刻举起枪同对方五个人对峙,并大声喊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请你们立即离开!”边境线上的军人都是荷枪实弹,稍有差池便是流血牺牲,而魏大有不顾生命危险、勇敢地阻止外国人。他的爱国精神真让我敬佩!
看完这个电影,我学到了魏大有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责任心,学到了马忠诚保卫他人而献出生命的无畏无私,学到了刘小好身上的纯朴善良……
同学们,我们之所以现在能够生活在幸福、安定的中国,是因为背后有无数的像“魏大有”、“马忠诚”和“花花”一样无私奉献的守边人。我们的快乐幸福都来源于他们的无私奉献啊!
同学们,我们现在一定要好好锻炼身体、认真学习文化知识,长大以后也要保家卫国,为祖国的幸福、安定、繁荣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篇12:《守边人》观后感
同一片蓝天下,同一抹阳光挥洒,却有着不同的风景;同样的生活,却又有着不一样的选择。有人愿意苟且的活着,有人却一直在为理想而苦苦坚持着。电影《守边人》主人公魏德友一名入党33年的老党员和老军垦们,以扎根艰苦偏远边境地区半个多世纪的感人经历诠释着他们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那天下午,单位组织党员观看这部影片,初冬,虽然阳光璀璨,但是我衣着单薄去影院的路上,还是颇感寒意,二个小时剧情大幕落下,我却热血沸腾泪流满面。并不是靓丽的画面,更不是精彩的演技,感动我的是主人公朴素的人格品质,“老魏和他的妻子刘景好”,一对可爱至极的守边人,边疆的生活十分艰苦。没有美味佳肴,只有粗茶淡饭;没有空调风扇,只有透过地窨子破席棚吹进来的野风;没有通讯广播,只有浩荡旷野的狼嚎。这一切,对于常人,无疑是糟糕透顶,但是这些守边者,没人选择逃离。
影片情节处处感人,她,老魏的妻子刘景好说不出宏伟的理想,理不出高尚的追求,但她身上有的是纯朴,善良,为了承若“只要你不嫌弃我我就跟你去边疆”朴素的一句话让他们厮守了五十年,哪怕在生命最危急的那一秒,她依然是那么朴素话语:“我不离开你,我怕你死”此时我的眼帘浸湿了泪珠:
电影最后定格的画面,那是五十年后老战友聚会的全家福,尽管少了“花花”那张青春笑脸,没有了那个同野狼搏斗而牺牲的憨厚老张,但这张全家福足够见证这些守护者与日月同辉于天地共存的群体形象。
篇13:《守边人》观后感
假期,我看了一部关于爱国系列的电影《守边人》。这部电影既有新中国边疆建设的不易,又让我看到边境守护人的辛苦!
《守边人》这部电影讲述复原军人魏大有回忆自己退伍后,远赴西北边境参加革命建设和誓死守卫边境线的故事。他们从开始的一无所有,到兵团所有人自己动手,克服重重困难,不但生活越来越好,还坚定不移守护国家边境线,最后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年老的魏大有走在戈壁滩回忆起原来的事,刚来时一望无垠的大草原建设兵团的老战友热闹的篝火晚会……现在已不会再有了。当我看到在洪水泛滥的季节,兵团战士为了保卫五平方千米的土地,由于物资不够,战士们不顾自己的生命做起了“人肉堤坝”也要保护的时候,我不禁热泪盈眶。
最惊险的一次是魏大有巡逻时,发现五名外国兵因计算错误,险些侵占中国土地,魏大有在五个外国兵的威胁下也决不动摇,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寸步不离,后来在援军的帮助下,才脱离困境。记得在电影中,魏大有说:“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请你们立刻离开!”这是魏大有的心声,也是所有守边人的心声!
五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他在这片无人区义务巡防守护,还被誉为边境线上“活的界碑”。即便是老战友的聚会也不能使他离开边疆,他这种“保家卫国,守护边疆”的精神让我感动!
正如电影里的话:“大海是每一滴水组成的,我们就是那小水珠。”劳动创造美,我们要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树立保家卫国的思想,为圆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守边人》观影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7.惊天动地观影心得
8.周末观影作文
9.纸飞机观影心得
10.地心引力观影心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