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先锋行观后感
“龙骥图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时代先锋行观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时代先锋行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时代先锋行观后感
这次教育活动,犹如一阵清风,让我混沌的视线豁然清晰。
静下心来细细思量,才发现自己的生活在不知不觉中有时陷入了麻木,需要一股清泉来将蒙上尘埃的心灵进行洗涤。
这次教育活动,不仅使我增加了政治知识和理论,提高了党性修养,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一次思考的机会和一个思考的角度,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共产党员先进性内涵的理解,进一步坚定了“立足平凡岗位,争做时代先锋”的理想信念。
作为教育战线的一名普通党员,我该如何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如何在教书育人中争当时代先锋?
党员是否先进,不在于怎么说,而在于怎么做。
党员教师的先锋形象能否体现,不仅在于要有先进的理念为人民教育服务的观点,更要有为人民教育服务的本领和无私奉献的具体行为。
我选择了这个职业,我就要无愧于“教师”这个称号。
学习他们恪尽职守、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政治品质,学习他们志存高远、开拓创新、严谨务实、勇攀高锋的科学精神,学习他们牢记宗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怀,学习他们不求索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境界。
今后工作,我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务实的作风、耐心负责的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来展现我们人民教师高尚的品格和人格特征。
用他们的事例鼓舞自己、激励自己,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
通过学习,使我有了这样一个观念:党和人
民交给你一个岗位,不是用它来行使权力的,而是用它来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
要做到无私奉献,要善于从本职岗位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实事中,渗透在教学的细节中。
我将以科学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在平凡岗位上体现共产党人的本色,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智慧和力量、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到一心一意教书育人上来。
俗话说得好,“根深才能叶茂”、“水厚方能负大舟”。
教学是一门艺术,我将更加注重教学理论的学习,不断地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认真授课。
在教学进程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吸收别人的经验,将别人好的经验,合理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结构,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不断地向“博学多才”这一目标靠拢,成为“学习型”、“研究型”教师,使自己成为令学生敬佩的教师,使自己的教学理念永远处于教学改革的前沿。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党的教育事业、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以是否符合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一切工作和行动的最高衡量标准。
将爱岗敬业精神和自身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与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结合起来,在自己的岗位上拼搏进取,无私奉献,以饱满地状态投入到党校的建设当中去,让自己的生命在岗位上闪光。
篇2:时代先锋行观后感
观看《信仰》时代先锋行
6月29日,下午2点,六街社区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在六街村会议室观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
虽然只有短短的49分钟,确包含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共产党员模范事迹,是共产党克服困难走向胜利的缩影,是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历史,学习党史的宝贵教科书。
纪录片中的每一名共产党员都是一面鲜艳的旗帜,每一名共产党员都用信仰去感染着周围的人,始终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这部纪录片给我的感触很深,纪录片中的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先锋事迹,我都多多少少听说过,当时没有很深刻的认识,这次观看后,才真正的意识到,为人民,为国家,为党,在平凡的岗位上,从小事做起,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生,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
共产党员沈浩同志下基层3年,得到小岗村全体村民的认可,期满之后,全村村民按手印要求再留沈浩3年。
充分体现了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这不正是最好的写照吗?一个时代的前进,靠的是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靠的是积极进取的意志:一个带领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更需要在各个领域彰显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创造一流业绩,才能把自己的理想逐步变为现实。
靠着改革创新,推动了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亿万农民走上了小康之路;靠着改革创新,建立了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和各项试验的重要窗口;靠着改革创新,突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鞍山市齐大山铁矿的这条路,也许能让我们理解什么是平凡:在直径数公里、深度超过150米的矿坑中,这条曲折盘旋的道路总长有40公里,养路工郭明义从至今,在这条路上走了。
郭明义的信仰,不仅在他的工作岗位上闪着光芒。
从1991年开始,他献血6万毫升,是自身血量的10倍多。
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一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一个80年代中期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旧房里。
共产党人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就站得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
自己也成为了最幸福的人。
郭明义的一言一行,让我们想到了战争年代的张思德,建设时期的雷锋,这是共产党人同一个精神谱系在社会思潮多样多变的新形势下的延伸和发展。
这些共产党人在岗位上的自觉奉献,有情有义,可亲可信。
他们的信仰,就像是有人感到寒冷时围在脖子上的一条围巾,感到乏累时很自然地伸过来的一双手。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时刻向党靠拢,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来严格要求自己,向片子中的每一名党员学习,学习他们那种为人民,为国家,为党奉献自己的精神,不怕艰难,坚定自己的信念,爱岗敬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成绩。
篇3:时代先锋张富清事迹观后感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看似寥寥数语的评价实则却是对张富清老英雄的高度敬重。在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启动之际,总书记亲自做出重要批示,彰显出“不能让英雄流血流汗又流泪”的铮铮承诺,张富清同志的典型事迹无疑是最为鲜活的“历史教科书”。
张富清同志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与“死神”博弈、同时间“赛跑”,于贫困山区的崎岖小路上与人民“同甘苦”、和群众“共患难”,这一切都离不开虔诚向党、忠诚为民的政治自觉和高度自律。生活在和平时期的我们更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应该珍惜现在工作、生活。在工作中在时刻不忘自己党员身份,铭记初衷,做到勇于担当、无私奉献,严于律己,忠实履行组织交付的职责。
“当年和我并肩战斗的那些战友,许多都牺牲了,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比起他们,我今天吃的、住的已经很好了,我有什么资格把战功拿出来显摆?又有什么资格向组织提要求?”“我死都不怕,还怕吃苦啊?”“人离休了,政治上、思想上绝不能离休。”张富清老人是我们身边的英雄,是我们不断学习的榜样,他的先进事迹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更加坚定了我们建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我虽然不再担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但我会全心地投入现在的工作中去,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保持一致,争做优秀共产党员。
篇4:时代先锋张富清事迹观后感
因为信仰,所以伟岸
“共产党处处都是为人民办事的,为国家昌盛办事的。只有跟着共产党,进一步受党的教育,使自己为党、为人民做点工作。”
今年95岁的老革命、老党员、老干部张富清,这样讲述着自己的入党初心。
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张富清舍生忘死,只要部队一有突击任务,就报名参加。翻城墙、缴机枪、炸碉堡……越是艰险,越要向前。敌人的子弹和弹片,掀起过他的头皮,灼烧过他的腋下,撞碎过他的牙齿,但击不穿他为人民求解放的信念。
什么都不说,祖国知道我。
在看不见硝烟的建设和改革年代,张富清公忠体国,响应组织号召,脱下军装,收起奖章,直奔当时湖北最艰苦、最边远的恩施来凤,一干就是三十年。
时局艰难时,他以身垂范,动员妻子下岗;忠孝两难全时,他坚守岗位,没奔母丧成为毕生遗憾;改革开放时,他殚精竭虑,破除陈规桎梏……在同事眼里,他勤劳肯干,任劳任怨,不矜不伐。
或许在一般人看来,为国浴血奋战、九死一生的老革命,忘我工作、公私分明的老干部,应该好好歇一歇。
工作上离休了的张富清,在思想政治上没有离休。他时刻铭记着自己老党员的身份。
当他认为自己不能再为国家贡献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少索取。88岁截肢的他,拒绝在轮椅上被照料,靠着一条腿和假肢、支架重新站了起来;白内障手术期间,明明可以给自己安一个好的晶体,他却选了最便宜的一款;明明没人会动他的药,但他每次都将药瓶锁上,生怕别人挪用他全额报销的一粒药。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张富清的伟岸,不止在少年从戎时屡立战功,也在中年转业后恪尽职守,还在晚年离休间奋进不息。
张富清曾说,战场上决定胜败的关键是信仰和意志。
的确,在人生的征途上,因为信仰,他也一往无前。
篇5:时代先锋张富清事迹观后感
近日,总书记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今年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一名战士,解放战争中,他炸毁、攻占敌4座碉堡,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1950年获西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人民功臣”奖章。1955年,他主动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此后深藏功名,默默奉献。立功的事,老伴不知道,儿女孙辈们更不知道——“只知道他当过兵”。2018年底,因国家开展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这段英雄往事重现在人们面前。老英雄张富清给我们上了一堂“不忘初心”的人生课,也向我们展示了党员的忠诚与无私奉献的作风,他是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
向张富清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胸怀大局、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我们有幸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更有责于这个新时代、奉献于这个新时代”。这是向每一个中国人发出的新时代最强音。为支援地方建设,张富清同志响应国家号召,主动申请到条件最艰苦的来凤县工作;在国家精简工作人员时,率先动员妻子放弃“铁饭碗”。他数十年如一日,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主动作为,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作为一名审计干部要以老英雄为榜样,把无私奉献当作人生价值最美的篇章,让奉献担当成为习惯,为审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向张富清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奉献精神。他把党的事业、党员责任和群众利益看得很重,他把金钱名利,个人得失看得很淡,只讲付出,不求回报。88岁截肢的他,拒绝在轮椅上被照料,靠着一条腿和假肢、支架重新站了起来;白内障手术期间,作为离休干部,明明可以给自己安一个好的晶体,他却选了和同病房农民兄弟一样最便宜的一款;明明没人会动他的药,但他每次都将药瓶锁上,生怕别人挪用他全额报销的一粒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作为伟大事业的参与者,作为一名平凡又神圣的审计事业工作者,正是需要老英雄这种甘于平凡,奉献自己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生活和工作中清正廉洁,奉献才智、创造价值。
高山安可仰, 徒此揖清芬。向老英雄学习,以老英雄为榜样,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在努力拼搏和无私奉献中成就自己的价值。
【时代先锋行观后感】相关文章:
1.时代先锋征文
4.互联网时代观后感
5.小时代观后感
7.平安行观后感
8.釜山行观后感
10.互联网时代观后感「优秀」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