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汇报报告>紫阳县矿产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

紫阳县矿产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

2023-09-12 09:26:1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菊豆豆”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紫阳县矿产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紫阳县矿产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与借鉴!

紫阳县矿产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1:紫阳县矿产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

紫阳县矿产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

按照安政协办[]19号文件要求,紫阳县政协会同县环保局、水利局、国土局组成联合调查组,深入到全县部分矿点中,就矿产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

近年来,紫阳县委、县政府坚持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本县矿产资源优势,不断加强工业兴县进程,以矿山开发为主的工业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全县有矿产资源57种,目前开发利用的有板石、石煤、锰矿、毒重石、花岗石、石英石、石灰石、石料、页岩共9种,其中以板石、石煤、锰矿为主。全县板石储量约60亿立方米,主要有耐酸板石、黄板石、黑板石和绿板石。蓝黑板石储量最大,市场前景好,是本县板石出口的主要品种。现有板石企业91家,板石矿山47个,年生产板石130万平方米,实现工业产值6500万元,上交税收200万元。《紫阳天然板石标准综合体》已通过国家认证,现正在争取组建板石外贸公司,争取直接出口权,提高板石生产效益。全县石煤分布较广,储量达数千万吨,但大多数为劣质石炭。现有石煤企业16个,年生产石煤(炭)30万吨,产值万元,大部分为县内及周边地区群众的生活燃料,少量销往湖北等地。全县已探明的锰矿储量为20余万吨,锰矿生产企业1家。

强化矿区地质环境保护,促进矿区生态环境建设,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紫阳的需要,也是矿山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紫阳县委、县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严把治理关。针对矿区废渣乱堆乱放,废水乱排的问题,逐矿制定治理方案,多数企业采取了封沟打卡、修建沉淀池等方法,治理矿区环境。二是严把准入关。县上对新上矿山提高环保准入条件,把严格按有关规定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作为办理采矿许可证的前置条件,并在各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规划中设立了环境和生态保护禁采区,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对环保不达标,没有采取环保措施的项目不予批准。三是严把监管关。对所有县境内的板石企业都实行全程监管,对发现的问题,都能现场及时处理。通过近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全县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破坏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但是,矿山环境保护问题依然还很严峻。

二、问题

(一)矿业固体废弃物堆积,形成不安全隐患。由于部分小矿山没有按照环保要求修建尾矿库,废石和尾矿随意堆放,一些小型矿厂,由于生产设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特别是板石企业,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弃渣倾倒于河道沟边,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堵塞河道或形成泥石流。

(二)矿区植被遭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由于资金缺乏等多方面原因,矿区复垦程度低,复垦面积与矿山开采中破坏的面积相比,相差甚远,矿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破坏。

(三)水污染较为严重。一些小型矿山企业缺乏应有的废水处理设施,生产加工的废水不经处理随意排放,造成对矿区周围的河流、地下水、农田的污染。

三、建议

(一)进一步严把环境影响评价关。环保主管部门要继续坚定不移的.按照《环保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认真履行好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前置审批职能,把好“环保准入”门槛,对当前已开工的重点矿产开发项目要逐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督促补办行政审批手续,使“环评率”达100%。要采取强有力措施,努力提高项目业主的环境意识,促使企业认真落实“三同时”要求,即:主体工程与污染治理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二)进一步强化环保工作执法监管。一是要通过建立健全矿山排污企业档案,加强对矿山排污企业的规范管理,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度,规范企业排污行为。二是督促老矿山企业编制环境治理方案,落实治理任务,强化对矿山生态环境的治理。三是加强对重点矿山开采企业的污染治理专项检查,督促企业按时完成污染治理任务。四是要定期开展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对设施不配套的企业,要出台相应措施,强制淘汰落后设备,不断改进开采、加工工艺,要依法取缔技术含量低、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重、经济效益差的企业。

(三)进一步抓好矿山环保法制宣传工作。环保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宣传工作尤为重要,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一是建议县上要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相关乡镇和部门的考核,与其他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二是要利用“6.5”世界环境日、“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科技之春”等活动为契机,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继续搞好“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等一系列创评工作,让环保工作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大力弘扬环保文化。三是要把执法检查与环保宣传有机结合起来,在执法中宣传,在宣传中执法,不断提高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进一步完善矿山环保长效机制。建议县上在环境保护上要标本兼治、管治并举,要在建立健全环保长效机制上狠下功夫。一是继续推进工业清洁生产。要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支持和鼓励矿山开采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通过示范带动,引导企业走清洁生产之路。要进一步要求板石企业修建三级沉淀池,实行循环用水,让生产污水基本达到零排放。在板石矿区要努力实行洞采,减少植被破坏和资源浪费。二是要健全基层环保网络。乡镇要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选配热爱环保工作的干部兼任环保干部,完善环保网络建设,将环境管理触角延伸到乡镇,畅通环保信息渠道,落实环保工作责任。三是要进一步夯实环保目标责任制。除县政府每年要与各乡镇签订《环保目标责任书》外,还要适时召开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环保座谈会,通过与煤碳、板石等企业负责人签定《环保目标责任书》,夯实环保责任,促进矿山企业在生产、开采中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按企业环境保护方案的内容认真抓好环保措施的落实。

篇2:广西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广西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要求,阐述了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立统一关系.指出了广西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它们产生的主客观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广西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必须加强矿业法制建设和宣传教育、强化规划、加大科技投入等对策和建议.

作 者:冯佐海 柏元夫 黄朝关 FENG Zuo-hai BO Yuan-fu HUANG Chao-guan  作者单位:冯佐海,FENG Zuo-hai(桂林工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柏元夫,黄朝关,BO Yuan-fu,HUANG Chao-guan(广西国土资源厅,广西,南宁,530023)

刊 名:中国地质矿产经济  PKU英文刊名:CHINA GEOLOGY & MINING ECONOMICS 年,卷(期): 14(3) 分类号:F407.1 X24 关键词:矿产资源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开发利用   广西  

篇3:贵州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策略论文

贵州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策略论文

1.贵州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贵州是我国矿产资源大省,有42种矿产资源储量排名居全国前十位,矿产储量排名居全国前三位的有20种,截至,贵州省矿业生产总值达917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虽然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很大成绩,有效支撑了省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在后期加以解决。否则,将严重影响和阻碍我省矿产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矿山结构不够合理、开采方式粗放落后、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较多等方面。

2.贵州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开发,将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而环境不断恶化的同时,将造成资源的损毁并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枯竭,还引起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问题。所以,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以环境保护为前提,坚持在“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才能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2.1 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1 破坏植被、地形地貌

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易造成地形地貌和植被破坏。贵州因受地质条件的影响,在地形地貌上,高坡陡,落差大,因此矿区在建设和开采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大量山体撕裂、破损,岩石裸露、植被破坏,有的甚至使植被和原生地形地貌面目全非。对矿山植被和地形地貌破坏最为严重的是砂石矿、铝土矿和卡林型金矿、煤矿,植被和地形地貌破坏都比较严重。

2.1.2 破坏地下水均衡

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许多有害物质进入地表水体和农田,同时以直接渗入方式进入地下含水层,造成周围地区的土地和地下水严重污染。一些矿井由于排水,破坏了矿区水均衡系统,导致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大面积的疏干漏斗,使原本使用地下水的厂矿、村庄、城镇发生水荒。如在全省的煤矿、磷矿、铅锌矿、铝土矿、汞矿等矿山开采区,尤其以煤矿开采区较为严重,如毕节市纳雍、织金等各县煤矿区和铅锌矿区;遵义市桐梓,仁怀市的'煤矿区。这些矿区的开采活动严重破坏了地下含水层,导致泉井干枯,水田变成旱地。

2.1.3 诱发各类次生地质灾害

贵州多为喀斯特地貌,地质构造复杂且地质环境脆弱,由于采矿而诱发的各类地质灾害多而频繁。在矿山在开采过程中,一些地区乱采滥挖以及落后的采矿方式,造成地下采空,地面及边坡开挖,影响了山体、斜坡稳定,改变了地质结构,从而不同程度地引起地表下沉、山体开裂、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环境问题,诱发各类地质灾害。如前所述,贵州矿山地质灾害在煤矿山分布最多,常见地质灾害类型为采空塌陷、其次是地裂缝、崩塌滑坡等,主要分布在六盘水市、毕节市和遵义市等地。矿山开采活动诱发的各类地质灾害已日趋严重,极大地危及到生态环境平衡和附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2 贵州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策略

2.2.1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目前,一些法律条款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和矿业形势。法律滞后致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受到了严重制约。因此,需要健全完善各项法律制度,确保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有法可依。同时,根据贵州矿产资源开发的具体环境保护问题,制定矿山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为矿山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提供法律保障。

2.2.2 依法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保护监管

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矿产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的监管。(1)严格规划管理,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坚持以转变全省的矿业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调整矿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提升矿山规模和集中度;(2)加强对矿产开采过程的监管,在矿山开采的全过程严格勘查、开采审批登记、进行地质环境评估、矿山企业资质条件审查、监督企业进行环保设施建设等。

2.2.3 综合利用资源、减少三废排放

尽量减少“三废”的排放量和开发过程对环境的影响。(1)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支撑,采用数字矿山开发技术、天井掘进新方法、大直径深孔采矿法等先进的技术进行矿产开采。(2)积极发展矿产品深加工业,提升主要矿产资源的就地转化率,延长产业链,提高矿产品的附加值,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经营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3)采用一定的回收技术,对“三废”进行回收处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废弃物闭路循环和再资源化。(4)合理引进部分矿产资源,减少劣势矿产资源和对本土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矿产资源开采,保护本土的生态环境。

3.结语

贵州省是我国西部资源大省,在发展中面临着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只有正确认识并处理好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统一规划、协调发展,才能从源头上解决资源与环境、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篇4: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矿山生态地质环境保护,强化生态地质环境监督管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本文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对矿山生态地质境环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加强矿山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措施建议.

作 者:赵力强 李贵成 董威武  作者单位:丽水市国土资源局,浙江,丽水,323000 刊 名:资源・产业  PKU英文刊名:RESOURCES & INDUSTRIES 年,卷(期): 6(2) 分类号:F407.1 关键词:生态环境   保护   措施   矿山  

篇5:在煤炭开发中加强环境保护

在煤炭开发中加强环境保护

摘要: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但是煤炭开发也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诸如地表沉陷、土地挖损、地下水资源破坏、煤矸石堆存占地等.为了促进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本刊记者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4月6-7日召开的煤炭开发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研讨会上了解到,煤炭行业环保工作的当务之急是推进规划环评,严格煤炭项目开发的环境准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做到有序开发,并在煤矿开发过程中大力推行矿井水、煤矸石和煤层气等“三废”的综合利用.作 者:孙钰  作者单位: 期 刊:环境保护  PKUCSSCI  Journal: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年,卷(期):, (8) 分类号:X3 

篇6:实现矿产资源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之我见

实现矿产资源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之我见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最大特点是不可再生性.因此,如何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用,实现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作 者:卢元恩  作者单位:百色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刊 名:南方国土资源 英文刊名:NANFANG GUOTU ZIYUAN 年,卷(期): “”(9) 分类号:F4 关键词: 

篇7:遥感技术在矿产资源开发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矿产资源开发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在地学里应用最广泛的.是地质填图和矿产资源调查.随着信息获取和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遥感地质找矿在遥感应用领域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文章结合遥感技术,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及其在矿产资源开发预测中的应用,并以实例进行研究.

作 者:黄万宽 弓帅  作者单位:河南省地矿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河南,郑州,450045 刊 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英文刊名:CHINA HIGH TECHNOLOGY ENTERPRISES 年,卷(期): “”(20) 分类号:P627 关键词:遥感技术   矿产资源   开发预测   地质遥感信息  

篇8:遥感技术在矿产资源开发状况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矿产资源开发状况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本文利用多种遥感平台获取的多时相、多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以北京市房山区大安山地区煤矿开采现状为试点,以矿产资源的非法开采监测为主题,开展了矿产资源开发状况动态监测的方法与技术路线.通过对此不同监测数据源的效果和性能,为大规模监测类似地区时遥感数据源的选择提供依据.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时相遥感数据的解译结果,指出工作区存在部分违规采矿行为,很好地实现了对本区采矿行为的`动态监测,为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及其相关处室进行矿产资源的开发管理、低成本快速高效打击非法采矿行为,提供科学执法依据.

作 者:李晓琴 吴小英 苏新旭 张志峰 LI Xiaoqin WU Xiaoying SU Xinxu ZHANG Zhifeng  作者单位:神华,北京,遥感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85 刊 名:城市地质 英文刊名:URBAN GEOLOGY 年,卷(期):2009 4(2) 分类号:P237 关键词:遥感   矿产资源开发   动态监测   融合   遥感解译  

篇9:浅谈油田产能开发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的编制

浅谈油田产能开发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的编制

摘要:文章在分析油田产能开发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阐述了该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调查报告的工作程序、调查方法、调查范围和调查因子以及调查报告的.重点,期望对该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的编制有所帮助.作 者:门晓棠    曾铮    李九陆  作者单位:门晓棠,曾铮(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

李九陆(中国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期 刊:油气田环境保护  ISTIC  Journal: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OIL & GAS FIELDS 年,卷(期):, 18(1) 分类号:X8 关键词:油田产能    开发建设    竣工    环境保护验收    调查报告   

篇10:农村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农村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对农业旅游开发活动中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对农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农村地区具有较多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开发中若不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则可能会很快耗竭当地旅游资源,同时造成当地自然资源不可逆转的损失,妨碍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在农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在依托当地实际旅游资源状况下合理进行旅游开发,避免急功近利,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作 者:朱广伟 张春兰 陈英旭 ZHU Guang-wei ZHANG Chun-lan CHEN Ying-xu  作者单位:朱广伟,陈英旭,ZHU Guang-wei,CHEN Ying-xu(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浙江,杭州,310029)

张春兰,ZHANG Chun-lan(江南游报社,浙江,杭州,310012)

刊 名:农业现代化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年,卷(期): 21(5) 分类号:F590.3 X37 关键词:农村   旅游开发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篇11:我国中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综合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中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综合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针对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更好地开发中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作 者:刘晓华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学院马列部,河南 郑州 450002 刊 名:经济经纬  PKU CSSCI英文刊名:ECONOMIC SURVEY 年,卷(期):2000 “”(3) 分类号:F127 关键词:中西部地区   矿产资源   开发利用  

篇12:日本开发中环境保护经验对中国的启示论文

日本开发中环境保护经验对中国的启示论文

1.日本北海道开发中环境保护经验

北海道是日本的四大岛屿之一,总面积为8.345平方公里,占日本国土面积的20.1%,人口557万人,占日本总人口的4.3%。日本对北海道的开发始于明治维新时期,迄今巳有14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二战后日本加大了对北海道的开发力度,将其作为日本战后经济的特殊资源供应地,先后实施了6期综合开发计划,在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其粮食自给率达到200%,掌握着日本粮食安全保障的命脉;城市化率达到了73%,高于全国66%的平均水平,森林覆盖率达到71%。日本在推进北海道开发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创造了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1.1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减轻产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承栽压力。日本最初对北海道的开发主要是鼓励移民、资源开发和开垦农田。二战失败后日本为恢复经济,把北海道作为重要的能源主要是煤炭和粮食基地来建设,随着煤炭等资源的大量的开采和沿太平洋海岸工业的发展,也给北海道的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日本在环境问题上觉醒早、行动快,随着经济的恢复发展,他们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能源由自给及时调整为依靠进口,重点发展农业、渔业和以物流、电子信息、旅游观光等为主的第三产业,即使是工业也以组装加工为主,这样就大大减少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产业结构的及时调整和日本人在环保问题上的及时觉醒,使北海道避免了走重度污染、高难度治理的老路。

1.2加强环保立法,依法推进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日本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上升到了政府和全体公民的层面,以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为指导,北海道开展了一系列的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法律的保障和国民的认同促进了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推进。可以说,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和日本国民超强的执行力是推进环境保护的根本保证。

1.3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有序、有度开发,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日本包括北海道主要采取了三大措施。一是划定保护区域。为了保护环境日本划定了大量的自然保护区、国立公园、国定公园等以加强对重点生态区域的环境保护。北海道人也深知北海道的环境对国家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支撑北海道品牌价值的重要因素。因此对生态环境、生物物种的保护高度重视。二是加强重点污染区域治理。如网走湖因海水流人和污水超负荷发生了严重的绿藻、绿潮等水质障碍后,网走市采取盐淡分界层控制、水质净化、水草割除、底泥清淤等多种措施加以整治,使网走湖的水质得到了大的改善,保住了该湖水产养殖产业。三是开展与环境和谐的旅游观光。加强对景点地区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展开造林运动以抵消旅游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通过北海道创建具有先驱性的植树技术开展造林活动,新造了大量的'道路防雪林尼石缓冲林和利用混播技术再造接近自然的树林,以此推动旅游观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4积极开发新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促进循环利用,是推动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北海道对此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一是加强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北海道认真审视自身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并寻求建立一个限制自然资源消耗和减轻环境负担的社会,认真开始做三件事,即首先尽量避免产生废弃物;尽量将巳产生的废弃物作为资源加以利用;对不能以任何方式再利用的废弃物进行合理处理。为此他们动员起每一个公民组成一个整体促进循环型社会的创建,实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建立起白石清扫工场和山本垃圾处理场等垃圾处理设施,对可燃烧垃圾进行焚烧发电,不能焚烧的集中填埋,对产生的垃圾尽可能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同时也促进了垃圾的减量化。二是积极开发新能源。积极利用国家对新能源开发利用的补助政策,北海道积极开发新能源。2009年共有10个项目成功人选日本国内“新能源百选”项目得到政府支持。如雪冰热利用、太阳能发电、天然气汽电共生、绿色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等在北海道都有了一定的利用。三是厉行节约,减少资源消耗。日本也包括北海道人都深知本国资源的缺乏,有很强的危机意识,特别注重资源能源的节约,这种观念已深人到他们衣食住行、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以切实减少资源消耗带来的环境压力。

2.日本经验对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启示

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我们应虚心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经验与教训,在制定西部开发和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把环境保护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人点,切实抓紧抓好,确保西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1找准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结合点。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合理确定地方主导产业,注重发展绿色产业、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努力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碰。

2.2发挥政府在推进环境保护中的主导作用。北海道综合开发计划的制定、环保法律法规的建立、新能源开发补助政策的出台等无不体现了政府的主导和决定作用,是一种自上而下、上下联动政策性推动的结果。

2.3广泛动员组织各方主体积极参与。强化全体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明确了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公民的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使保护环境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一种工作责任、一种自觉行动、一种道德规范。

【紫阳县矿产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1.环境保护问题调查报告

2.矿产资源规划合同

3.中央第一环境保护处理情况的调查报告

4.矿产资源初二地理教案

5.日照市矿产资源管理办法全文

6.核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7.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的批复

8.八年级地理第四节《矿产资源》地理教案

9.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

10.浅析我国矿产资源法律体系建设

下载word文档
《紫阳县矿产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