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其二及翻译
“阿樽”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短歌行其二及翻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短歌行其二及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短歌行其二翻译
短歌行其二翻译
短歌行二首
曹操
其二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贡献,臣节不隆。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征伐。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
犹奉事殷,论叙其美。齐桓之功,为霸之首。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车。正而不谲,其德传称。
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赐与庙胙,命无下拜。
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晋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赐圭瓒,秬鬯彤弓,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
威服诸侯,师之所尊。八方闻之,名亚齐桓。
河阳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
翻译:
其二
姬昌受封为西伯,具有神智和美德。
殷朝土地为三份,他有其中两分。
整治贡品来进奉,不失臣子的职责。
只因为崇侯进谗言,而受冤拘禁。
后因为送礼而赦免,受赐斧钺征伐的权利。
他被孔丘称赞,品德高尚地位显。
始终臣服殷朝帝王,美名后世流传遍。
齐桓公拥周建立功业 存亡继绝为霸首。
聚合诸侯捍卫中原,匡正天下功业千秋。
行为磊落不欺诈,美德流传于身后。
孔子赞美齐桓公,也称赞管仲。
百姓深深受他的恩惠,制服荆蛮无左人。
天子赐肉与桓公,命其无拜来接受。
桓公称小白不敢,天子的威严就在咫尺前。
晋文公继承来称霸,亲身尊奉周天王。
接受玉器和美酒,弓矢武士三百名。
晋文公声望镇诸侯,从其风者受尊重。
威名八方全部传遍,名声只次于齐桓公。
佯装称周王出去巡狩,招其天子到河阳。
以臣召君乖于礼,因此大众议论纷纷。
篇2:《短歌行》其二历史背景
《短歌行》其二历史背景
诗文背景
建安十六年(2)春正月,汉献帝自从命曹操子曹丕为五官中郎将,置官属为丞相副后,又将曹植等诸子封为侯爵。于是,有人认为,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太原商曜、汉中张鲁、关中马超、安定阳秋等将官一时俱叛,曹操分命夏侯渊、徐晃、钟由等讨之。
建安十七年(2),汉献帝特命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赞拜不名”是说,曹操朝拜汉献帝时,赞礼的人不直呼曹操的姓名,而是称呼他的官职,这是皇帝给大臣的`一种特殊礼遇。在古代,臣子朝拜皇帝时,赞礼的人一般都是直呼姓名。“入朝不趋”是说,曹操上朝拜见汉献帝时可以不用疾步行走,这是给曹操的特殊待遇。在古代,臣子上朝时必须疾步行走以表示恭敬之心。“剑履上殿”是说,曹操可以佩戴着宝剑穿着鞋上朝,这是给曹操的特殊待遇。古人席地而坐,入室须脱鞋,贵族、大臣佩剑,从秦朝时就开始规定,大臣上殿时不得佩剑。“如萧何故事”是说,像萧何那样行事。由于萧何的巨大贡献,汉高祖刘邦给了萧何诸多特殊待遇。
建安十九年(2)三月,汉献帝命令,魏公曹操位在其他诸王之上,改授金玺、赤绂、远游冠。金玺就是金制玉玺,赤绂就是红色的腰带,远游冠是一种帽子,“金玺、赤绂、远游冠”都是地位的象征。
建安二十一年(2)五月,汉献帝又加封曹操为魏王。建安二十二(2)夏四月,汉献帝又命魏王曹操“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冬十月,天子命王(曹操)冕十有二旒,乘金根本,驾六马,设五时副车,以五官中郎将丕为魏太子。”曹操不是天子,也使用了天子所用的那种旌旗。“警跸”是指古代天子出入时,所经过的路途需要侍卫警戒,清道止行,曹操也享有了这种待遇。到了十月,曹操的冠冕、车队配置也和皇帝很像了,尤其是把曹操的儿子曹丕立为太子了。
东吴孙权趁机派遣使臣上疏称臣,意在引起其他群雄对曹操的反感,揭穿所谓的曹操“实为汉贼”的本质,可是,曹操识破了这一阴谋,拒绝了孙权。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曹操做了这首《短歌行》,以表明自己的心志,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贡献,臣节不隆。
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专征。
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
犹奉事殷,论叙其美。
齐桓之功,为霸之道。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一匡天下,不以兵车。
正而不谲,其德传称。
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
赐与庙胙,命无下拜。
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
晋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赐圭瓒,秬鬯(chang)彤弓。
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
威服诸侯,师之所尊。
八方闻之,名亚齐桓。
河阳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
篇3:短歌行其二原文
曹操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贡献,臣节不隆。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征伐。为仲尼所称。
达及德行,犹奉事殷,论叙其美。齐桓之功,为霸之首。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车。
正而不谲,其德传称。孔子所叹,并称夷吾。
民受其恩。赐与庙胙,命无下拜。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
晋文亦霸,躬奉天王。受赐圭瓒,钜鬯彤弓,
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威服诸侯,师之所尊。
八方闻之,名亚齐桓。河阳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
翻译
姬昌受封为西伯,具有神智和美德。殷朝土地为三份,他有其中两分。
整治贡品来进奉,不失臣子的职责。只因为崇侯进谗言,而受冤拘禁。
后因为送礼而赦免,受赐斧钺征伐的权利。他被孔丘称赞,品德高尚地位显。
始终臣服殷朝帝王,美名后世流传遍。齐桓公拥周建立功业,存亡继绝为霸首。
聚合诸侯捍卫中原,匡正天下功业千秋。号令诸侯以匡周室,主要靠的.不是武力。
行为磊落不欺诈,美德流传于身后。孔子赞美齐桓公,也称赞管仲。
百姓深受恩惠,天子赐肉与桓公,命其无拜来接受。桓公称小白不敢,天子威严就在咫尺前。
晋文公继承来称霸,亲身尊奉周天王。周天子赏赐丰厚,仪式隆重。
接受玉器和美酒,弓矢武士三百名。晋文公声望镇诸侯,从其风者受尊重。
威名八方全传遍,名声仅次于齐桓公。佯称周王巡狩,招其天子到河阳,因此大众议论纷纷。
创作背景
短歌行其二作于建安十七年(212年)至二十二年(217年)之间。自建安十六年(211年)春正月汉献帝命曹操子曹丕为五官中郎将,置官属为丞相副后,又封曹植等诸子侯,实为曹氏代替刘氏作盘石安排。人多以为曹操“为汉相,实为汉贼。”于是太原商曜,汉中张鲁,关中马超,安定阳秋等一时俱叛,曹操分命夏侯渊、徐晃、钟由等讨平。建安十七年(212年)汉献帝特命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建安十九年(214年)三月献帝七命魏公曹操位在诸王上,改授金玺、赤绂、远游冠;“二十一年(216年)五月献帝又加封曹操为魏王;”建安二十二(217年)夏四月,献帝又命魏王曹操“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冬十月,天子命王(曹操)冕十有二旒,乘金根本,驾六马,设五时副车,以五官中郎将丕为魏太子。”以上诸项都是曹魏代替刘汉的实际步骤和得力措施。距取代汉献帝的傀儡地位仅一步之遥。时东吴孙权遣使上书称臣,称说天命。但曹操机敏地警觉到这是孙权的一个阴谋,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曹操深知功高震主之危,故赋此诗表明心迹。
篇4:短歌行翻译
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注:“对酒当歌”一句,很多学者认为“对”和“当”是对称同意,两个字的意思是一样的,此句应译为:面对着美酒与乐歌。呈现的是曹操与众臣齐集厅堂,一边饮酒,一边欣赏歌舞表演的情景。)
好比早晨的露水,苦于过去的日子太多了!(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愁长久难以散去。(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喝酒方可解脱。(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有才识的人啊,是我深深的牵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只因为你的缘故啊,让我思念到如今。(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沈同沉)
麋鹿找到了艾蒿,就会相呼相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要是有了嘉宾,一定要鼓瑟吹笙。(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那皎洁的月亮呦,何时可以摘取呢?(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掇:摘取。)
因此而忧心啊,一直不曾断绝。(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来吧朋友!越过那田间小道,别管他阡陌纵横。有劳你枉驾前来,让我们永远相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欢饮畅谈,重温那往日的恩情。(契阔谈,心念旧恩。“”同“宴”)
月光如此明亮,星光也显得暗淡了,一群乌鸦向南飞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飞了三周,却找不到它们的栖身之所,(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会满足自己的雄伟,海再深也不自满。(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若如周公那样礼待贤才,天下人心皆归向于我也。(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篇5:《短歌行》翻译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
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篇6:《短歌行》 翻译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翻译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写作背景
此诗的写作时期各说不一,归之有两种说法: 一是赤壁之战之前。《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有一段曹操横槊赋诗的描写。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万雄师,饮马长江,与孙权决战。是夜明月皎洁,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酒酣,操取槊(长矛)立于船头,慷慨而歌。二是赤壁之战之后。第一种说法以章回小说为据,不可靠。第二种说法也无史政。所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尚无定论。
诗文简析
《短歌行》正像曹操的其它诗作如《蒿里行》、《对酒》、《苦寒行》等一样,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治策略服务的;然而它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在曹操的时代,他就已经能够按照抒情诗的特殊规律来取得预期的社会效果,这一创作经验显然是值得借鉴的。同时因为曹操在当时强调“唯才是举”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所以他对“求贤”这一主题所作的高度艺术化的表现,也应得到历史的肯定。
篇7:短歌行全文及其翻译
短歌行全文及其翻译
《短歌行二首》是汉末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两首诗。短歌行全文及其翻译,我们来看看。
原文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词句注释
对酒当歌:意思是一边喝着酒,一边唱着歌。当,是对着的意思。
几何:意思是多少。
去日苦多:意思是跟(朝露)相比一样痛苦却漫长。有慨叹人生短暂之意。
慨当以慷:意思是指宴会上的歌声激昂慷慨。当以,这里“应当用”的意思。全句意思是,应当用激昂慷慨(的方式来唱歌)。
杜康:意思是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意思是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
沉吟:意思是原指小声叨念和思索,这里指对贤人的思念和倾慕。
呦(yōu)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shēng):意思是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呦呦:意思是鹿叫的声音。苹:意思是艾蒿。
鼓:意思是弹。
何时可掇(duō):意思是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掇,拾取,摘取。另解:意思是掇读chuò,为通假字,掇,通“辍”,即停止的意思。何时可掇,意思就是什么时候可以停止呢?
越陌度阡:意思是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阡,南北向的小路。
枉用相存:意思是屈驾来访。枉,这里是“枉驾”的意思;用,以。存,问候,思念。
讌(yàn):意思是通“宴”(原文中为“”)。
三匝(zā):意思是三周。匝,周,圈。
海不厌深:意思是一本作“水不厌深”。这里是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原文是:意思是“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周西伯昌:意思是即周文王,名昌,姬姓。殷商时为诸侯,居于岐山之下,被封为西伯。
怀此圣德:意思是《诗经·大雅·文王》有“文王在上,於昭于天”、“亹亹文王,令闻不已”、“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诗经·小雅·伐木》反映了周文王“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孔子曾谓“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意思是《论语·泰伯》谓“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周文王时,殷商之地共分九州,周文王已将六州归纳于自己经营管理之下,是故孔子有“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之说。曹操在此亦说“三分天下,而有其二”,是说献帝之世,之所以尚能保持刘汉统绪,是他在不遗余力而努力维护的结果。
贡献:意思是谓进奉,进贡。《荀子·正论》谓“夫是之谓视形势而制械用,称远近而等贡献。”节:意思是礼仪、规矩、纪律。坠:意思是失去。《国语·晋语》“敬不坠命。”这两句是说当周文王三分天下,已有其二的情势下,仍遵命唯谨,持守臣礼,毫无不臣行为。应给朝廷供给的所需物资,都能按时保质保量奉献。
崇侯谗之,是以拘系:意思是清吕世安《中华全史演义》第六回谓“纣宠妲己,所言皆从,所好者贵之,所憎者诛之,作奇伎淫巧以悦之”。周西伯姬昌闻纣王以上诸端,甚为叹息。商纣王的亲信崇国(今河南嵩山周围)的崇侯虎是商纣王统治集团中比较有头脑的人物,他早就觉察到了周人势力日益壮大对商纣的威胁,他探听到西伯姬昌对纣王的叹息之声,便乘机向纣王告状谓“西伯昌与子发及旦,皆圣人也,三圣合谋,君其虑之”。商纣王觉得有理,于是下令逮捕周西伯姬昌,关押在羑里(今河南汤阴)大牢,并准备**。后在西伯之臣闳夭、散宜生等人的积极营救下,通过纣嬖臣费仲献言,终被释放。“崇侯”二句即指此事。但曹操在此并非一般性的用典,而是暗示他觉察出献帝皇后伏氏及其父屯骑校尉伏完曾勾结董承计诛曹操事。
译文
面对着美酒高声放歌,人生的岁月能有几何?好比是清晨的露水日出就干,可悲可叹失去的日月已经很多。
慷慨激昂地唱着歌,内心忧虑却不能遗忘,用什么来消除忧愁?只有那美酒杜康。
穿青色衣领的学子,寄托着我悠长思慕之心。就是因为渴慕贤才,焦虑吟沉直到如今,
鹿儿嗷嗷鸣叫呼唤朋友,共享原野上找到的艾蒿。我有了尊贵的贵宾,更会设宴鼓乐盛情款待。
清明如约的博学贤才,什么时候被我招来?我的忧虑发自内心,日日夜夜都不会断绝,
有劳您走过阡陌小路远道跋涉,枉驾而来致意问候。久别重逢欢宴畅谈,感念您还结记着旧日的恩情。
月儿明亮的夜晚星辰稀疏,乌鹊寻找依托向南而飞。绕着大树飞翔三圈,不知可以依些在那根树枝?
大山永远不会嫌高,大海也永远不会嫌深。像周公那样虚心对待贤才,一定会得到天下人的拥戴。
创作背景
第一首诗的写作时期各说不一,归之有两种说法:一是赤壁之战之前。《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有一段曹操横槊赋诗的描写。
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万雄师,饮马长江,与孙权决战。是夜明月皎洁,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酒酣,操取槊(长矛)立于船头,慷慨而歌。二是赤壁之战之后。第一种说法以章回小说为据,不可靠。第二种说法也无史政。所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尚无定论。
第二首诗当作于建安十七年(2)至二十二年(2)之间。
自建安十六年(2)春正月汉献帝命曹操子曹丕为五官中郎将,置官属为丞相副后,又封曹植等诸子侯,实为曹氏代替刘氏作盘石安排。人多以为曹操“为汉相,实为汉贼。”于是太原商曜,汉中张鲁,关中马超,安定阳秋等一时俱叛,曹操分命夏侯渊、徐晃、钟由等讨平。建安十七年(212年)汉献帝特命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建安十九年(2)三月献帝七命魏公曹操位在诸王上,改授金玺、赤绂、远游冠;“二十一年(2)五月献帝又加封曹操为魏王;”建安二十二(217年)夏四月,献帝又命魏王曹操“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冬十月,天子命王(曹操)冕十有二旒,乘金根本,驾六马,设五时副车,以五官中郎将丕为魏太子。”以上诸项都是曹魏代替刘汉的实际步骤和得力措施。距取代汉献帝的傀儡地位仅一步之遥。时东吴孙权遣使上书称臣,称说天命。
但曹操机敏地警觉到这是孙权的一个阴谋,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曹操深知功高震主之危,故赋此诗表明心迹。
篇8:短歌行 翻译
短歌行 翻译
原文:
朝代:魏晋
作者: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翻译: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
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短歌行其二及翻译】相关文章:
1.短歌行原文及翻译
2.短歌行翻译
4.短歌行的翻译
6.曹操短歌行翻译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