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的检测
“一颗酥”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传感器的检测,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传感器的检测,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心得
学了一学期的传感器,在最后期末的时候我们也参加了传感器这一学科的实训,收获还是颇多。
在做测试技术的实验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物理实验一样,做完实验,然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做完.直到做完测试实验后,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但学到的知识与难度成正比,使我们受益匪浅.做实验时,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这样,也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验就是使我们加深理解所学基础知识,掌握各类典型传感器、记录仪器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具有测试系统的选择及应用能力;具有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能力;得到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与分析能力的训练,使我们初步掌握测试技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独立进行机械工程测试的能力,对各门知识得到融会贯通的认识和掌握,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
这次实习的却让我加深了对各种传感器的了解和它们各自的原理,而且还培养我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做实验的时候,连接电路是必须有的程序,也是最重要的,而连接电路时最重要的就是细心。我们俩最开始做实验的时候,并没有多注意,还是比较细心,但当我们把电路连接好通电后发现我们并不能得到数据,不管怎么调节都不对,后来才知道是我们电路连接错了,然后我们心里也难免有点失落,因为毕竟是辛辛苦苦连了这么久的电路居然是错了,最后我们就只有在认真检查一次,看错啊你处在哪里。有了这次的经验下次就更加细心了。以上就是我们组两人对这次实训最大的感触,下次实训虽然不是一样的学科,但实验中的经验和感受或许会有相似的,我们会将这次的经验用到下次,经验不断积累就是我们实训最大的收获。
篇2: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考试题
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 )
A.迟滞 B.过冲量 C.稳定性 D.线性度
2.传感器能感知的输入变化量越小, 表示传感器的( )
A.线性度越好 B.迟滞越小
C.重复性越好 D.分辨力越高
3.下列测力传感器中,属于发电型测力传感器的是( )
A.自感式传感器 B.磁电感应式传感器
C.电容式传感器 D.应变式传感器
4.下列被测物理量适合于使用红外传感器进行测量的是( )
A.压力 B.力矩 C.温度 D.厚度
5.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 )
A.重复性 B.线性度 C.灵敏度 D.固有频率
6.按照工作原理分类,固体图象式传感器属于( )
A.光电式传感器 B.电容式传感器
C.压电式传感器 D.磁电式传感器
7.测量范围大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类型为( )
A.变极板面积型 B.变极距型
C.变介质型 D.容栅型
8.利用相邻双臂桥检测的应变式传感器,为使其灵敏度高、非线性误差小(
A.两个桥臂都应当用大电阻值工作应变片
B.两个桥臂都应当用两个工作应变片串联
C.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反的工作应变片
D.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同的工作应变片
9.影响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低频响应能力的是( )
A.电缆的安装与固定方式 B.电缆的长度
C.前置放大器的输出阻抗 D.前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
10.固体半导体摄像元件CCD是一种( )
A.PN结光电二极管电路 B.PNP型晶体管集成电路
C.MOS型晶体管开关集成电路 D.NPN型晶体管集成电路
11.差动螺线管式电感传感器配用的测量电路有( )。
A.直流电桥 B.变压器式交流电桥
C.差动相敏检波电路 D.运算放大电路
12、在以下几种传感器当中( )属于自发电型传感器。
A、电容式 B、电阻式 C、热电偶 D、电感式
13、( )的数值越大,热电偶的输出热电势就越大。
A、热端直径 B、热电极的电导率
C、热端和冷端的温度 D、热端和冷端的`温差
14、热电阻测量转换电路采用三线制是为了( )
A、提高测量灵敏度 B、减小引线电阻的影响
C、减小非线性误差 D、提高电磁兼容性
15、汽车衡所用的测力弹性敏感元件是( )。
A、实心轴 B、弹簧管 C、悬臂梁 D、圆环
16、在热电偶测温回路中经常使用补偿导线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 ) 。
A、补偿热电偶冷端热电势的损失 B、起冷端温度补偿作用
C、将热电偶冷端延长到远离高温区的地方 D、提高灵敏度
17、以下四种传感器中,属于四端元件的是 )。
A、霍尔元件 B、压电晶体 C、应变片 D、热敏电阻
18、下列( )不能用做加速度检测传感器。
A、电容式 B、压电式 C、电感式 D、热电偶
19、将超声波(机械振动波)转换成电信号是利用压电材料的( )。
A、应变效应 B、电涡流效应 C、压电效应 D、逆压电效应
20、在实验室中测量金属的熔点时,冷端温度补偿采用( )。
A、冰浴法 B、仪表机械零点调整法 C、计算修正法 D、电桥法
二、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稳态标准条件下,输出 的变化量 与输入 的变化量 的比值。对线性传感器来说,其灵敏度是 输出比输入 。
2.用弹性元件和电阻应变片及一些附件可以组成应变片传感器,按用途划分用应变式 测力 传感器、应变式 加速度 传感器等(任填两个)。
3.采用热电阻作为测量温度的元件是将 温度 的测量转换为 电阻 的测量。
4、已知某铜热电阻在0℃时的阻值为5 0Ω,则其分度号是 CU50 ,对于镍铬-镍硅热电偶其正极是 镍铬 。
5.空气介质变隙式电容传感器中,提高灵敏度和减少非线性误差是矛盾的,为此实际中大都采用 差动 式电容传感器
6.由光电管的光谱特性看出,检测不同颜色的光需要选用 阴极材料 不同的光电管,以便利用光谱特性 的灵敏 的区段。
7.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是变 极板间距离 型的。
8、传感器由 敏感元件 、 转换元件 、 测量电路 三部分组成。
9、在压电晶片的机械轴上施加力,其电荷产生在 电轴 。
10、霍尔元件采用恒流源激励是为了 克服霍尔片输入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5分,共10分)
1. 简述传感器定义。
2. 色谱分析仪由那几部分够成?
3. 简述电磁流量仪组成及特点?
4. 测量误差按规律可分为那三种误差?
四、已知对某一温度的10次测量值分别为(单位℃):
75.01 75.04 75.07 75.00 75.03
75.09 75.06 75.06 75.02 75.08
求测量列的算术平均值、均方根误差及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10分)
五、根据你所学的传感器相关知识,请分别列出下列物理量可以使用什么传感器来测量?(本题10分)
1、加速度;2、温度; 3、工件尺寸;4、压力;5、流量
六、推导差压式流量计的流量公式,并解释每一项的意义。(10分)
篇3:检测水中有机磷农药的酶传感器
检测水中有机磷农药的酶传感器
摘要: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制作厚膜型电极,通过交联法将乙酰胆碱酯酶固定在电极上,开发快速检测水中有机磷农药的酶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对电极所做的检测结果表明电极彼此间的差异在10%以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在交联剂、酶和底物等方面优化传感器的工作参数,确定了戊二醛、酶和底物的浓度分别为0.2%、0.5 mg/mL和10 mmol/L时,传感器响应最好.在交联固定酶的情况下,根据酶活受到有机磷抑制的原理,采用时间-电流法对特丁硫磷和对硫磷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这2种有机磷的.检测限都可以达到1 ng/mL,线性区间1~10 000ng/mL.在物理吸附固定酶的情况下,采用循环伏安法对特丁硫磷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采用循环伏安法检测的灵敏度比采用时间-电流法的灵敏度要高.作 者:陈向强 何苗 蔡强 朱仕坤 施汉昌 CHEN Xiang-qiang HE Miao CAI Qiang ZHU Shi-kun SHI Han-chang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084 期 刊:环境科学 ISTICPKU Journal: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年,卷(期):, 27(8) 分类号:X859 关键词:酶生物传感器 丝网印刷电极 乙酰胆碱酯酶 有机磷农药篇4:综合表决的传感器故障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综合表决的传感器故障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针对传感器不具有等精度的特征,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均值-偏差积检测法,通过加权变换的方法将不等精度的传感器,根据其精度分别赋予不同的'权值,组成了综合表决系统,进行多传感器冗余系统的故障检测.本方法不受传感器等精度和故障传感器输出不能相同等假设条件的限制,既减弱了使用的假设条件,扩大了应用范围;又提高了检测的正确率,有利于提高数据融合精度和降低设备成本.
作 者:段凤阳 张庆国 常丽敏 陈孝君 DUAN Feng-yang ZHANG Qing-guo CHANG Li-min CHEN Xiao-jun 作者单位:空军航空大学,长春,130022 刊 名:电光与控制 ISTIC PKU英文刊名:ELECTRONICS OPTICS & CONTROL 年,卷(期):2006 13(5) 分类号:V271.4 TP206.3 关键词:故障检测 均值-偏差积检测法 加权变换 综合表决系统篇5:光电式生物量浓度在线检测传感器研究
光电式生物量浓度在线检测传感器研究
研究表明,生物量浓度的变化会引起溶液的折射率变化,从而导致反射光能量的变化.从菲涅耳公式和折射定律可知,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数值决定了反射率的大小,反射光能量与界面两边的介质的折射率有关,该文正是从这一物理现象和理论出发,将反射能量的大小与具有实用意义的生物量浓度测量联系起来,建立了一种新的生物量浓度测量方法.文章论述了传感器的`组成电路、设计原理、入射角的选择方法.并通过实验研究深入地讨论了在入射角小于和大于临界角两种情况下,对生物量浓度测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及理论分析表明;这种方法用于测量微生物液体浓度是可行的,具有生物量浓度在线测量准确、灵敏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作 者:赵明富 廖强 罗渝微 钟年丙 陈艳 ZHAO Ming-fu LIAO Qiang LUO Yu-wei ZHONG Nian-bing CHEN Yan 作者单位:赵明富,ZHAO Ming-fu(重庆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重庆,400044;重庆工学院,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重庆,400050)廖强,LIAO Qiang(重庆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重庆,400044)
罗渝微,钟年丙,陈艳,LUO Yu-wei,ZHONG Nian-bing,CHEN Yan(重庆工学院,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重庆,400050)
刊 名:压电与声光 ISTIC PKU英文刊名:PIEZOELECTRICS & ACOUSTOOPTICS 年,卷(期): 28(6) 分类号:V241 关键词:生物量浓度 在线检测 传感器 反射 棱镜篇6:纳米技术传感器
传感器材料是传感器技术的重要基础,材料科学的进步使传感器技术越来越成熟,种类越来越多,采用纳米材料制作的传感器具有庞大的界面,提供大量物质通道,导通电阻很小,有利于传感器向微型化发展。纳米技术传感主要包括纳米化学/生物传感器、纳米气体传感器和其它类型的纳米传感器(压力、温度和流量等)。开发纳米传感器的厂家包括安捷伦(Agilent)、波音、Dow Corning、IBM、Lockheed Martin、摩托罗拉和三星,还有像Ambri和Nanomix这样的新兴公司,
NanoMarkets, LC是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市场研究、咨询公司,由来自享有盛誉的CIR, Inc.的Lawrence Gasman和Robert Nolan于2月发起创办,其主要业务是分析微米级和纳米级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市场机遇。该公司日前发布报告,预测全球纳米技术传感器市场规模将增长到28亿美元,到市场规模可望达到172亿美元。主要的应用领域包括医药和保健、军事和国土安全、工业控制和机器人、网络和通信、环境监测等。
篇7:热电偶传感器
热电偶传感器
工业热电偶温度传感器选型标准是如何界定的呢,一般是以现场为主,通常现场的要求会被忽视或谈化,因为现场工程师没有正确理解,也许没有从深度去考虑,所以在选型时一定认真了解现场的实际使用情况,正确去选择热电偶温度传感器,主要是根据使用温度范围、所需精度、使用气氛、测定对象的性能、响应时间和经济效益等综合考虑。
1、测量精度和温度测量范围的选择
使用温度在1300~1800℃,因为温度范围的理解也要正确理解,比如:1300~1800℃,是指的实际使用温度:还是最高温度?所以正确的说法是:0~1300℃,0~1800℃,这个说法更精确一些,要求精度又比较高时,一般选用S或B型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要求精度不高,气氛又允许可用钨铼热电偶,高于1800℃一般选用钨铼热电偶;在1000℃以下一般用K型热电偶和N型热电偶,低于400℃一般用E型热电偶温度传感器;250℃下以及负温测量一般用T型电偶,在低温时T型热电偶稳定而且精度高。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是工业上最常用的温度检测元件之一。其优点是:
①测量精度高。因热电偶直接与被测对象接触,不受中间介质的影响。
②测量范围广。常用的热电偶从-50~+1600℃均可边续测量,某些特殊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最低可测到-269℃(如金铁镍铬),最高可达+2800℃(如钨-铼)。
③构造简单,使用方便。热电偶通常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丝组成,而且不受大小和开头的限制,外有保护套管,用起来非常方便。
2、使用气氛的选择
S型、B型、K型热电偶适合于强的氧化和弱的还原气氛中使用,J型和T型热电偶适合于弱氧化和还原气氛,若使用气密性比较好的保护管,对气氛的要求就不太严格。
3、耐久性及热响应性的选择
线径大的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耐久性好,但响应较慢一些,对于热容量大的热电偶,响应就慢,测量梯度大的温度时,在温度控制的情况下,控温就差。要求响应时间快又要求有一定的耐久性,选择铠装偶比较合适。
1.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测温基本原理
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焊接起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导体A和B的两个执着点1和2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势,因而在 回路中形成一个大小的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热电偶就是利用这一效应来工作的。
2.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种类及结构形成
(1)热电偶的种类
常用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可分为标准热电偶和非标准热电偶两大类。所调用标准热电偶是指国家 标准规定了其热电势与温度的关系、允许误差、并有统一的标准分度表的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它有与其配套的显示仪表可供选用。非标准化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在使用范围或数量级上均不及标准化热电偶,一般也没有统一的分度表,主要用于某些特殊场合的测量。
标准化热电偶 我国从1988年1月1日起,热电偶和热电阻全部按IEC国际标准生产,并指定S、B、E、K、R、J、T七种标准化热电偶为我国统一设计型热电偶。
(2)热电偶的'结构形式 为了保证热电偶可靠、稳定地工作,对它的结构要求如下: ① 组成热电偶的两个热电极的焊接必须牢固;
② 两个热电极彼此之间应很好地绝缘,以防短路;
③ 补偿导线与热电偶自由端的连接要方便可靠;
④ 保护套管应能保证热电极与有害介质充分隔离。
4、测量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对热电偶的选择 运动物体、振动物体、高压容器的测温要求机械强度高,有化学污染的气氛要求有保护管,有电气干扰的情况下要求绝缘比较高。 选型流程:型号--分度号―防爆等级―精度等级―安装固定形式―保护管材质―长度或插入深度
3.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冷端的温度补偿 由于热电偶的材料一般都比较特殊,而测温点到仪表的距离都很远,为了节省热电偶材料,降低成本,通常采用补偿导线把热电偶的冷端(自由端)延伸到温度比较稳定的控
制室内,连接到 仪表端子上。必须指出,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补偿导线的作用只起延伸热电极,使热电偶的冷端移动到控制室的仪表端子上,它本身并不能消除冷端温度变化对测温的影响,不起补偿作用。因此,还需采用其他修正方法来补偿冷端温度t0≠0℃时对测温的影响。
【传感器的检测】相关文章:
1.传感器论文
4.基于Proteus的机电类传感器与机电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究论文
5.核酸检测
6.检测实验室
7.消防检测
8.检测员
9.自我检测
10.检测英语






文档为doc格式